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节能与能源利用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建筑;节能;途径
Energy Conservation of 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ies
WANG Feng
( Department of plan and Construction, Sichu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e,Sichuan Dazhou,635000 )
Abstract After analyzing and researching the status quo and problems of power-consumption in public rooms of Sichu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this paper sets forth a system of practical solutions to save energy in order to reduce the energy-consumption and construct a type-saving university.
Key words Construction, energy conversation, solution
0 引言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发展必备的物质基础,化石能源的不断枯竭已是全人类的忧患,节约能源及开发新型可再生能源是当今人类的共同使命。我国人口众多、能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基本国情。改革开放30年间,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能源和环境方面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一方面,能源供应不足,一方面能源浪费惊人,这种资源短缺和低效利用并存,使得本就突出的矛盾更加尖锐。因此,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节能减排是当前国家重大的战略部署[1]。中国政府把节约能源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列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中,规定了发展经济的具体节能指标(“十一.五”期间单位国民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因此建设节能型高校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为教书育人的高校,人口密集,人员属性复杂,是能源消耗集中、管理难度较大
的地方。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冷暖设备普及应用于高校建
筑室内,这给高校建筑节能带来了更大的空间,因此高校建筑节能及其优化的后勤节能管理也日显必要和紧迫。
笔者对四川文理学院能源使用状况与节能工作进行了长期的调研分析,浅析了学院建筑节能的潜力、节能的途径,总结了高校建筑使用运行中节能管理的一些实践经验。
1 四川文理学院能源状况概述
1.1电能消耗现状
我校能源消耗种类有电、煤、油及天然气,下面着重分析建筑室内消耗量及节约空间较大的电能。
学院地处秦岭以南的四川东北重镇达州市,冬天平均气温10℃,夏天平均气温34℃,全校师生共计1万余人,有公共建筑面积(不含职工住宅)约10万平方米,建筑室内除采暖、制冷用空调、电风扇等耗电设备外(未配置锅炉采暖系统),还包括照明、饮用开水、电教设备等耗电设备,平均建筑室内耗电量为28kWh/・年,总耗电量280万kWh/年。其中教学科研楼用电设备较多,耗电量最大,达到了35%,其次是行政及生活楼,耗电分别为24%和20%,其余为室外公共用电及线路损耗。全校电能消耗量大,浪费较为严重,给我校带来了沉重经济负担。
1.2 存在的问题
(1)由于历史原因,传统旧建筑外墙围护基本采用实心粘土砖,其传热系数大,保温效果差,在安装空调后电能消耗大。
(2)建筑实用节能技术缺乏普及应用。由于学校办学经费和建设发展资金紧缺,一些实用的建筑节能技术应用太少,缺乏普及。
(3)师生员工节能意识淡薄。长时间无人的办公室空调、电脑等照常运转;教室、学生宿舍楼“人走灯不灭”现象时常发生;“无论白天黑夜、人多人少灯火通明”情况也较常见。
(4)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由于节能奖惩制度不健全及监管不严,办公楼、教室及实验室等公共场所没有实行单独计量控制等原因,师生对用电多少无感知,抱无所谓态度。近年来高耗电设备逐渐进入校园,因此应严格使用规章制度,如空调应严格限制使用时段及调节温度,高耗电实验仪器设备应严格使用操作规程,杜绝浪费现象。
(5)部分配送电设备及线路老化,设施陈旧,且时常超负荷运转,加大了线损和变损。
1.3 节能潜力分析
我国的建筑节能水平与发达国家比较存在很大的差距,国家经贸委资源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在《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中指出,“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全面执行节能50%的标准是现实可行的,与发达国家相比即使达到了节能50%目标以后仍有节能潜力”。可见,我国建筑节能挖潜降低消耗存在着很大的空间[2]。
从我校的实际情况看,建筑节能同样存在巨大的潜力,通过对2008年我校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学生宿舍、食堂、教工宿舍、后勤服务、行政等各类建筑用电及路灯、线路损耗、供水加压等用电分类剖析,其建筑室内实际耗电指标和节能先进指标逐一比较,全校建筑控制在合理用电指标后,我校全年有72万 KWh节电空间,节电率可达12.8%。
2 节能途径
2.1规范节能设计,建造节能建筑
首先,新修建筑应严格按照节能规范统筹设计及建造,去年8月,国务院出台了《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四川省出台了《四川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要求对不按建筑节能标准审查施工设计图样或图样审查不合格的,将不予颁发施工许可证;对竣工验收达不到节能设计标准的工程项目,将不得交付使用,不得办理产权证,2006年四川省建筑节能工作汇报会强调指出:到2010年,全省新型墙体材料占建材生产总量的65%以上,建筑应用比例达70%以上,实现新建建筑节能50%的目标。
因此要求建筑物的外墙围护材料应具备良好的隔热保温性能。据统计普通建筑用于冬季采暖、夏季制冷能量的30%都通过墙体、窗户及屋面散失到室外。而使用传热系数低(热阻高)的外墙围护材料是节能的最佳途径,比如外墙体采用空心保温砖代替传统粘土砖、屋面采用聚苯板等隔热建筑材料。目前最新建材研究成果表明,将烧结后的多孔页岩空心砖内二次充填发泡聚苯颗粒材料的复合阻桥保温砖具有最佳的隔热效果,经四川省建材科学研究院按照《建筑构件稳态热传递性质的测定和防护热箱法检测方法》(GB/T13475-1992)检测,其24墙传热系数小于1.07W/m2.K,其价格仅为同体积普通粘土砖的1.5倍左右,该砖适用于非承重的框架结构墙体中,可大大提高室内采暖、制冷系统的热利用率,从而省下昂贵的采暖和制冷费用,下面通过粗略计算比较,采用复合阻桥保温砖虽然一次性建筑成本较高,但若室内长期使用空调是十分合算的。
外墙体采用复合阻桥保温砖建材后增加了建筑成本费用,但由于室内安装使用空调又能节约电费,计算增加的建材成本与使用空调的节电成本之间的时间平衡点。
参数:普通粘土砖砌成24厚砖墙平均传热系数1.65 W/(m2・K),每匹砖(标砖240×120×60)市场售价为0.3元,复合阻桥保温砖砌成24厚砖墙平均传热系数1.07W/m2.K:每匹砖(240×240×200)市场售价2.10元/匹,当地民用电价0.55元/KW.h,一般办公室面积15 m2(5 m×3 m),层高3m,装有冷暖空调,每年冬、夏两季共使用空调60天,每天8小时,空调能效比90%,夏冬室内外平均温差为t=12℃,墙围面积(去门、窗面积5m2)43 m2,耗粘土标砖约4730匹,耗复合阻桥保温砖817匹。
(1)采用粘土砖时墙体散失热量:1.65W/(m2・K) ×12℃×43 m2=851 W
(2)采用保温砖时墙体散失热量:1.07W/(m2・K) ×12℃×43 m2=552 W
(3)每天耗电价差: [(0.851kW-0.552kW)÷90%]×8×0.55=1.46元/天
(4)采用两种砖墙材料的价格差:817×2.10-4730×0.3=297元,
(5)增加的砖成本回收时间:297元÷1.46元/天=203天
既在安装使用空调203天后(即3.4年左右)节约的电费就能与增加的建筑成本费用相抵消。
其次,建筑物窗墙比适度并安装隔热型玻窗。因为大面积飘窗其保温效果远不如砖墙好,窗户与实体墙的比例对建筑节能影响很大,窗墙比例大,浪费的能量更大,这就要求科学合理地设计窗户尺寸,即能充分采光,又要考虑节能,比如采用导热系数低的玻璃材料,中空双层玻璃。此外,东、西墙和屋顶当晒,应更加注重墙体隔热处理,降低建筑能耗[3]。
总之,整个建筑设计要利于施工和日后的运行维护,并最大限度地综合利用各种节能技术及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物能耗,最终达到高校建筑良好综合的节能效果。
2.2改造旧建筑,利用新型能源
加大对传统旧建筑墙体隔热保温改造力度,运用先进的外墙保温新技术,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能。在早年修建的房屋中,墙体材料全采用的实心粘土砖且墙体较薄,隔热效果很差,安装进空调后电耗大,必须加以墙体隔热保温改造,比如墙体材料采用陶粒混凝土砖代替粘土砖,专用外墙保温板,屋面采用聚苯板等。2006年四川省建筑节能工作汇报会强调指出:建筑节能工作十分紧迫而重要;对既有建筑要逐步实施外墙保温改造,各地相应成立了墙改办(挂靠于建设厅局)。
同时,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有条件的地方可利用太阳能、地热或热泵原理为建筑采暖及热水系统提供热源。
2.3 完善节电管理机制,加大监控力度
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节能管理制度。高校节能管理是一项综合而复杂的管理工作,技术性、政策性较强,首先应从组织上、管理机制上保证学校教学、科研、生活的有序进行前提下,建立和完善节能管理制度、节能绩效评估体系及有效的节能奖惩制度,并根据学校具体情况查找研究节能挖潜方案和远景规划,实现节能的安全、长期、有效管理,将节能优先的方针落到实处。
对高校节能潜力进行科学评估,合理核定用电定额指标,实行指标计量管理,推行二级责任管理和目标定额考核制度。把节能降耗纳入学校发展、职工年终考评的考核体系,建立信息定期公布制度。查找耗电大户及低效薄弱环节,建立群众监举制度,严格新装用户的手续审批。加强电路设施巡查,及时抢修损坏设施,杜绝乱拉乱接的偷电现象。
2.4 借鉴节能经验,培养管理人才
建筑节能是专业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项经常性、繁琐性的工作,需要付出大量的心血和精力,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综合各个部门及环节,齐心协力才能见到好的成效。因此,先进的节能经验和专业的管理人才是保障节能工作见成效的关键所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建筑节能成熟经验和培养引进节能管理人才是当前高校节能管理的重要措施。
3 结语
本文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对全校的电能消耗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查找该校节电薄弱环节,为节电挖潜提供科学依据,并对高校普遍节能途径提出一些建议。随着国家节能减排工作的推进,高校实施建筑节能是大势所趋,通过长期摸索总结,在学校基建资金不充裕的条件下,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建筑节能新技术及实用技术,做到与学校经济能力相协调,达到建筑节能合理可行的目的,最终整体推进高校建筑节能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文庄.高校建筑节能的思路与对策[J].建筑节能,2009,(1):56~57。
[2] 吴旭,陈江. 高校建筑的节能潜力分析与运动[J].中国水运,2006,4(8):38~39。
关键词:工程管理 绿色施工 施工管理 临时设施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energy consumes 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ccounting for a large proportion of the total social resources, and accompanied with many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green construction has been strongly advocated in China. In the outline of green construction proposed by the Guidance for Green Construction issued by the Ministry of Construction in 2007,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technical measures of green construction has been presented from the aspects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terial saving and utilization, water saving and utilization, energy saving and utilization, land saving and construction land protection. In the paper, the technical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of green construction of engineering are discussed, which is conductive to the improvement of construction level of China.
Key words: project management; green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temporary facilities
中图分类号:TL3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概述
国家正大力推广工业工程的节能降耗,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施工行业作为消耗大户也不例外。其中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相关法规以及导则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施工导则》、《绿色施工管理规程》的出台便是表现之一。但上述文件多是在原则、框架层面上进行定性规定,执行起来弹性大,不利于绿色施工的有效执行,本文主要从绿色施工管理和施工临时设施注意问题两个方面去探讨如何践行绿色施工。
二、施工管理
2.1 组织管理
1)建设项目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包括设置相应的管理部门和职能人员。在项目经理下属的职能部门中社绿色施工管理部门,如绿色施工部或环保施工管理部,也可在各部门内部设立专门的绿色施工管理班组;
2)明确规定现场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各自的职责、权力范围等,职责落实到人。由于绿色施工涉及施工多个工种和部门,现场绿色施工管理部门应被赋予跨部门、跨工种的管理权,以确保绿色施工得到有效地执行和监督。
2.2 规划管理
1)建设项目设置绿色施工的专向目标,包括“四节一保”中各项内容;
2)对施工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状况进行调研,包括水文、地质资料、生物种群资料、文物资料等,并进行备案,提出现场施工的环境保护方案及建议;
3)建立体现“四节一保”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包括施工机械管理制度、材料储存和使用制度、废弃物收集和再利用制度、有毒有害物管理制度及人员培训制度、检查和奖惩制度等;
4)施工组织设计中设置关于绿色施工的相关章节,如在项目施工方案选择中提出绿色施工的要求,对建筑材料和机具设备选用提出一定环保指标要求等;
5)施工方案设计和施工操作要求中设置“四节一保”相应内容,包括环境保护(如施工机械鸣笛以及大噪音作业的时间限制,避免光污染、水污染及土壤污染)、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如选材流程、材料下料流程控制、下脚料收集和再利用规定)、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如施工水源选择、施工合理用水方案、施工水再利用方案)、节能与能源利用(如施工能源利用规划、节能措施以及节能目标)、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如施工现场及附近土地资源状况分析、现场施工用地计划、节地和用地保护措施和目标)。
2.3 实施管理
1)现场设施绿色施工的相关资料及设施,用于对绿色施工的宣传和教育,形成实行绿色施工的良好氛围,提高现场人员的绿色施工意识。如在施工现场设立绿色施工的宣传牌,介绍绿色施工的意义、要求和操作方法等,并针对不同工种制定相应的学习资料,如绿色施工作业指导书;
2)施工开始前根据需要统一购置、配备绿色施工辅助设备,如对讲机、手机、定向照明灯、充电手电同等;
3)对施工人员(或者相关岗位人员)进行绿色施工教育和相关技能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对绿色施工措施的执行能力。培训可以借鉴安全培训的组织方式,采取进场前统一培训与施工过程定期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培训内容结合岗位确定,如对钢筋工,一方面教育其避免在工地高声喧哗,避免夜间施工时随意将灯光照射到附近住宅,休息时及时关闭钢筋加工机械,另一方面教育其结合构建所用材料长度和钢材长度确定下料组合,提高材料利用率。
4)相关职能部门对现场绿色施工制度、专项方案执行进行督促,实施过程跟踪。各个部分以及专项操作情况形成相应书面文件,便于以后检查评估并督促相应规定的执行。对相应人员的执行情况和效果进行记录,并依次执行相应的奖惩制度,根据完成情况的好坏分别进行奖励、教育培训、扣罚薪水等处理。
2.4 评价管理
1)设置专门的绿色施工评审人员和评审制度。评价人员由具有一定绿色施工经验的人员组成,可以采取委派或邀请的形式。评审制度内容包括材料、机具的选用,绿色施工措施的执行情况,评审的时间节点以及人员安排等;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省政府有关节能降耗工作要求,确保完成“十一五”时期节能降耗目标,市政府决定在全市重点用能企业中开展节能行动,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目标任务
围绕实现“十一五”时期万元GDP能耗降低20%的总体目标,以年综合能耗5000吨标煤及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为实施主体,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坚持节能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加强管理相结合,大力调整和优化结构,开发和推广应用节能技术,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进一步提高节能管理水平。
二、工作要求
(一)强化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目标管理。要建立健全能源计量、统计制度。完善节能激励机制,加强节能宣传与培训。加大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的应用力度。加快淘汰高耗能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大力调整企业产品、工艺和能源消费结构,把节能减排技术改造作为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根本措施来抓,促进企业生产工艺的优化和产品结构的升级,实现技术节能和结构节能。
(二)重点用能企业节能行动按照属地原则管理。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园区)管委会、市级有关部门负责本地区或下属的重点用能企业节能行动的跟踪、指导和监督,与重点用能企业签订*年度节能目标责任书,并督促实施。责任书副本应在6月底前报市节能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三)落实重点用能企业目标责任制考核。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园区)管委会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按照统一要求、上下联动、分级管理的原则,明确节能责任,落实节能措施。市节能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市经贸委、财政局、统计局、电力局、质监局等部门,每年组织对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目标责任制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三、考核与奖惩
(一)考核。以重点用能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比上年下降5%作为考核目标,按下降百分比从高到低进行排序。统计部门及时向节能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各重点用能企业的能源消耗等统计数据,经节能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或抽查后,报经市重点用能单位节能行动领导小组同意后定期公布。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原则;设计要点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8年8月4日公布我国第一批“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项目,推广绿色建筑、树立绿色理念的话题再一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国务院2013年“1”号文件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政府投资的国家机关、学校、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等建筑,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的保障性住房,以及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机场、车站、宾馆、饭店、商场、写字楼等大型公共建筑,自2014年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广州市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审议通过绿色建筑提及相关内容。绿色建筑是顺应时展的潮流和社会民生的需求,是建筑节能的进一步拓展和优化。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兴起,既是形势所迫,顺应世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潮流的重要战略转型,又是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必然组成部分。
1、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1.1适当技术的原则
1.1.1小即是美
所谓适当技术的原则就是尽量采用适合当地产业、设备、材料、施工水平的技术。相对于最原始的茅草屋或砖混乡村建筑是大多数的民众均可自立与兴建完成的低技术,所谓高科技、高精密度高效能的建筑技术的极致就像广州西塔,香港汇丰银行一样,是极少数的尖端设计团队与工业化产业才能完成的,而所谓的终极技术或适当技术的建筑,就是当地生活、设计、建造、材料、管理技术均可胜任完成的建筑作品。绿色建筑的精神并不鼓励少数菁英、少数企业才能拥有的卓越技术产品,而是鼓励以一般建筑师、建筑商和普通业主均能掌握的技术程度,去追求低耗能、低污染、低环境冲击的作品。适当技术并非容许原有地方技术的落后于降低,而是着眼于当地的技术的接受能力,以发展高水准的地方技术以求与当地社会经济与生活水平的协调。
1.1.2以高科技建筑迈向生态科技建筑
适当技术的原则在于使绿色建筑智慧化与平民化。过去许多人以为绿色建筑需要高科技的辅助,以为闪闪发亮的太阳能面板、结构复杂的保温层、昂贵的LOW-E玻璃、全自动监控通风、采光、空调、遮阳等的大楼机能才是绿色建筑的表现,在生态上并非正确的想法。事实上真正的智慧型的绿色建筑设计应该是在现有大众化的材料、技术、施工、设备水准下,发挥最大的环保设计才是上策。宁可多一点自然通风来减少一点空调设备;宁可充分采光来减少照明用电,宁可少装修来减少污物污染,才是真正的环保绿色设计。
中国地大物博,每个地方的气候、水土、环境各不相同,唯有结合当地的知识、当地特色、当地技术、当地建材、当地产业、当地文化背景下,去追求更卓越的建筑设计才是绿色建筑的极致。
1.2俭朴的建筑设计及建筑美学
最近绿色建筑的好号广为大众支持,但是很多人对绿色建筑却有偏见,他们以为科技万能、苛求设备科技来完成各项环保功能,贪图方便、舒适、豪华的享受,而拒绝人作为建筑主体使用者养成环保的生活习惯。真正的绿色环保建筑最美,我们设计者尽量不要作夸大不实的设计开发,尽量少作不必要的装潢建设,进而培养高雅的环保眼光去欣赏21世纪环保时代的绿色建筑。花最少的代价、最少的设备、最平凡的技术来完成设计才是绿色建筑的精神。
真正的绿色建筑有赖于我们民众绿色生活的配合。能住俭朴素颜的小房子、能随手关灯、能随手节水、以爬楼梯代替坐电梯、以电风扇代替冷气就是绿色建筑的精髓。在二十一世纪地球环保时代,没有绿色生活哲学相辅的绿色建筑是徒劳无功的。
2、绿色建筑的设计要点
2.1规划设计技术要点
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涉及到的有规划、建筑、给排水、电气、暖通等众多专
业,是一个全系统的设计。在规划时要充分了解建筑周围的环境,进行合理有效
地规划。在室外环境方面,应该种植适应性较强、绿化效果好的植物,这样不仅可以对环境起很好的绿化作用,还可以节省大量的植物维护成本,除此之外,还要采取减少建筑外立墙和室外照明引起的光污染、采用雨水回渗等措施减少室外环境对建筑的不利影响。
在室内环境方面,要创造良好的通风、光、声及空气环境,对通风要求较高
的建筑要尽量保证每栋建筑物都有一定的迎风面,通过建筑形体设计、朝向、建
筑群的布局等,根据当地风玫瑰来取得最大的自然通风,获得较好的通风效果;
通过对天窗、窗户、照明系统等的合理布置,使室内达到最佳的采光效果;通过
对建筑进行动静区进行平面布置和空间划分,合理选用具有隔音效果的建筑材料
都可以很好地保证声环境。
在节水方面,绿色建筑要实现节水目标,就需要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即将废
水、雨水回用,将水环境系统由原来的“供给—排放”模式进行技术改进,增
添必要的贮存和处理设施,形成“供给—排放—贮存—处理—回用”的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合理地利用水资源。
在节能与能源利用方面,首先要降低能耗,通过合理地布置环境减少能量的
消耗,还要适当地能量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系统,进行能源回收等,当然,我们
要尽可能开发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等。
由于早期规划的不规范、杂乱无章等问题,现在我们国家提出了一个新的话题——建筑一体化。在规划、建筑方案之初就必须与给排水、电气等专业密切配
合,准确计算出建筑物所需的各种建筑材料,合理确定建筑物的体型及屋面形式,
为光热、光电集热构件的安装提供合理安全的初始条件,使其融入建筑,成为建
筑物的构成元素,使它们成为绿色建筑的亮点。
2.2施工技术要点
在施工场地环境方面,通过合理布置,减少施工对场地及场地周边环境的
扰动和破坏;设置专门场地堆置弃土,土方尽量原地回填利用,并采取防止土壤
流失的措施;采取保护表层土壤、稳定斜坡、植被覆盖等措施;使用淤泥栅栏、
沉淀池等措施控制沉淀物等等。要降低环境负荷。施工废弃物分类处理,且符合
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的要求;避免或减少排放污染物对土壤的污染,如:仓库、
油库、化粪池、垃圾站等处应采取防漏防渗措施,防止危险品、化学品、污染物、
固体废物中有害物质的泄漏;施工结束后应恢复施工活动中被破坏的植被(一般
指临时占地内)补偿施工活动中人为破坏植被和地貌造成的土壤侵蚀等损失。要
保护水文环境。岩土工程勘察和基础工程施工前应采取避免对地下水污染的对
策;保护场地内及周围的地下水与自然水体,减少施工活动对其水质、水量的负
面影响;优化施工降水方案,减少地下水抽取,且保证回灌水水质。
在节材与材料资源方面,临时设施充分利用旧料和现场拆迁回收材料,使用
装配方便、可循环利用的材料,例如采用再生混凝土骨料。周转材料、循环使用
材料和机具应耐用、维护与拆卸方便、且易于回收和再利用;采用工业化的成品,
减少现场作业与废料;减少建筑垃圾,充分利用废弃物。
2.3运营技术要点
首先是建立优良的管理网络平台,加强对节能、节水的管理和环境质量的
监视,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建立必要的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
理系统。
在节能与节水管理方面。建立节能与节水的管理机制;实现分户、分类计量
与收费;节能与节水的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对绿化用水进行计量,建立并完善节
水型灌溉系统。在耗材管理方面。建立建筑、设备与系统的维护制度,减少因维修带来的材料消耗;建立物业耗材管理制度,选用绿色材料。在绿化管理方面。建立绿化管理制度;采用无公害病虫害技术,规范杀虫剂、除草剂、化肥、农药等化学药品的使用,有效避免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的损害。在垃圾管理方面。建筑装修及维修期间,对建筑垃圾实行容器化收集,避免或减少建筑垃圾遗撒;建立垃圾管理制度,对垃圾流向进行有效控制,防止无序倾倒和二次污染;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回收和资源化利用。在运营时应充分应用管理学知识,做到有效、有序的管理。
3、结语
建筑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是凝固的乐章,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载体。每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都有其特性,拥有无穷的魅力,成为人类文明史的见证。随着地球人口的急剧增长,人类不断向地球索取,环境破坏以及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成为制约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新时期里迫切需要改变传统的建筑生产模式,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使建筑既舒适、健康、高效,又与环境和谐共生。绿色建筑的兴起是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提高的客观要求,是可持续发展的新探索,人类进入了建筑史的新时代。
参考文献:
[1]陈列.建筑设计中的绿色技术[J].广东建材,2008(3)
关键词: 绿色施工 节能 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 A
一、工程概况
东莞生态园控股有限公司办公楼项目的建筑高度约23.98米,最大单跨约8.1米,层高5层,设有一个单层地下室,总建筑面积为37,664平方米,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方案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何镜堂院士设计,强化自然通风降温功能,提高围护结构隔热性能和采用先进的空调方案及高效的空调设备,在保证相同的室内热环境前提下,与基准建筑相比,全年建筑能耗相应减少65%。核心目标是营建一个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并符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3星级的办公楼,以点带面将推动整个区内的建筑向绿色建筑方向发展,拟建成更多节能、舒适型的绿色建筑群。
二、绿色施工总体框架
该办公楼项目绿色施工总体框架由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六个方面组成(图1)。这六个方面涵盖了绿色施工的基本指标,同时包含了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的指标的子集。
图1 绿色施工总体框架图
三、绿色施工的措施
3.1 组织措施
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并制定管理制度与目标,项目经理为绿色施工第一责任人,负责绿色施工的组织实施及目标实现,并指定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
3.2施工管理及环境保护措施
3.2.1 施工现场主要道路应根据用途进行硬化处理,土方应集中堆放。的场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应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走重载车辆道路采用可重复利用的承重砖(构
件)进行处理;一般走道,可铺设可重复利用的渗水砖;裸土的地块应及时进行覆盖或种植速生草种。施工现场应尽量减少土方开挖量和土方转运频次,有场地堆放条件的应提前进行挖填平衡计算,减少施工现场的土方存放量。
3.2.2施工现场建立封闭式垃圾站。建筑物内施工垃圾的清运,采用相应容器或管道运输,严禁凌空抛掷。
3.2.3施工现场严禁焚烧各类废弃物。
3.2.4建筑材料应有合格证明。对含有害物质的材料应进行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3.2.5施工现场设置的临时厕所化粪池应做抗渗处理,食堂应设隔油池,
并应及时清理。食堂、盥洗室、淋浴间的下水管线应设置过滤网,并应与市政污水管线连接,保证排水畅通。
3.2.6施工现场严格按照国家标准GB/T12524《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和GB12523《建筑施工场地噪声限值》的要求制定降噪措施,并对施工现场场界噪声进行检测和记录,噪声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标准。
3.2.7 对于因施工而破坏的植被、造成的裸土,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避免土壤侵蚀、流失。如采取覆盖砂石、种植速生草种等措施。施工结束后,被破坏的原有植被场地必须恢复或进行合理绿化。
3.2.8施工现场临时搭建的建筑物符合安全使用要求,施工现场使用的装配式活动房屋具有产品合格证书。建设工程竣工一个月内,临建设施应全部拆除。严禁在尚未竣工的建筑物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
3.2.9 施工现场采用封闭式硬质围挡,高度不得低于1.8m
3.2.10在不同的施工阶段及施工季节、气候和周边环境发生变化时,施工现场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达到文明安全施工条件。
3.2.11 施工单位按照劳动防护的要求为施工人员配备安全帽、安全带及与所从事工种相匹配的安全鞋、工作服等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3.2.12 高温作业时,施工现场应配备防暑降温用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3.1.13 施工现场应设置标志牌和企业标识,按规定应有现场平面布置图和安全生产、消防保卫、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制度板,公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流程图。
3.1.14食堂建立后到卫生部门办理卫生许可证,为炊事员体检并办理健康证,各类器具规范清洁。
3.1.15光污染控制。尽量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光污染。夜间室外照明灯加设灯罩,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范围;电焊作业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泄。
3.3 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措施
3.3.1施工总平面布置做到科学、合理,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为施工服务。
3.3.2施工现场仓库、加工厂、作业棚、材料堆场等布置靠近已有交通线路或即将修建的正式或临时交通线路,缩短运输距离。
3.3.3临时办公和生活用房应采用经济、美观、占地面积小、对周边地貌环境影响较小,且适合于施工平面布置动态调整的多层轻钢活动板房、钢骨架水泥活动板房等标准化装配式结构。生活区与生产区应分开布置,并设置标准的分隔设施。
3.3.4对深基坑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减少土方开挖和回填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的扰动,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
3.4节能措施
3.4.1 施工现场应制订节能措施,提高能源利用率,对能源消,耗量大的工艺必须制定专项降耗措施,建设工程施工应实行用电计量管理,严格控制施工阶段用电量。
3.4.2 建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开展用电、用油计量,完善设备档案,及时做好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设备保持低耗、高效的状态。
3.4.3 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
1、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的体形、朝向、间距和窗墙面积比,使其获得良好的日照、通风和采光。南方地区可根据需要在其外墙窗设遮阳设施。
2、临时设施宜采用节能材料,墙体、屋面使用隔热性能好的的材料,减少夏天空调、冬天取暖设备的使用时间及耗能量。
3、合理配置采暖、空调、风扇数量,规定使用时间,实行分段分时使用,节约用电。
3.5节水措施
3.5.1施工实行用水计量管理,按定额严格控制施工阶段用水量。
3.5.2施工现场生产、生活用水使用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在水源处应设置明显的节约用水标识。
3.6节材措施
3.6.1施工现场应建立可回收再利用物资清单,制定并实施可回收废料的回收管理办法,提高废料利用率。
3.6.2现场材料堆放有序。储存环境适宜,措施得当。保管制度健全,责任落实。
3.6.3建设工程施工所需临时设施(办公及生活用房、给排水、照明、消防管道及消防设备)采用可拆卸可循环使用材料,并在相关专项方案中列出回收再利用措施。
四、绿色施工总结
按照绿色施工要求进行施工组织,使得原材料、能源、水、土地等的使用的减少,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但是为符合绿色施工的要求,导致施工单位原有设备报废,同时也将导致施工成本的增加,可通过控制指标对采用绿色施工的单位进行补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