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普类文本的文体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是科普味儿的缺失。有的教师认为,科普类文章内容简单,学生一读就懂,因而忽略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引导学生围绕文本内容进行延伸阅读,缺少对学生科学品质和阅读探究能力的培养。
二是语文味儿的缺失。有的教师认为,科普类课文在“语文味儿”方面存在不足,科普类课文不如叙事类课文更容易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不太容易进行教学。有的教师在教学时索性让学生读一读课文或大概了解一下课文内容就匆匆结束教学。
这样一来就造成了极为负面的影响,一方面曲解了编者的意图,弱化了学生对科普知识的深入探究和阅读兴趣;另一方面误导了学生对此类课文的关注程度,使本该成为学生学习方法习得、学习习惯养成、科学知识熏陶的过程弱化了,最终导致此类课文的教学“科普味儿”不足,“语文味儿”缺失。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科普类课文的教学能很好地体现这些理念,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思维方式,把科普类课文作为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素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知内容,乐于探究――收获科普味儿;品味语言,习得方法――收获语文味儿。那么,教学科普类课文应该如何进行文本解读,以及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呢?
一、文本解读凸显“科普味儿”和“语文味儿”
科普类课文内容涉及宇宙、克隆、纳米、航天等自然与科技领域,本身就散发着浓郁的科普味儿,对于这一点,学生在自主阅读时就可以感知得到。然而,在教学中,学生的阅读往往起于文本,止于文本,我们又该如何丰富此类文本的科普味儿?
笔者以为,解读科普类课文时,在内容方面,教师要在学生“已知”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由已有的“浅知”过渡到“深知”。首先,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阅读兴趣点。学生对于新奇的事物总是很感兴趣,拿到科普类读物,他们喜欢反复地阅读。教师要善于抓住这样的契机,引导学生对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深入的阅读。如《神奇的克隆》一文,克隆的神奇魔力深深地吸引着学生,阅读此类课文很容易激发他们的猜想:人可以克隆吗?假如你被克隆了会怎么样?对于生活中出现的现象他们甚至有试一试的冲动。其次,教师要努力发现文本内容的空白点。科普类课文在介绍一类事物或一种现象时,多以概念、举例的形式呈现,这就为解读文本留出了空间,教师要善于发现这样的空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怀着强烈的好奇心走进科普领域。比如,解读《人类的“老师”》一文,除了课文中介绍的一些现象,还可以向学生提问:在别的读物中还有哪些这样的现象?生活中我们还会发现哪些类似的现象?将学生的兴趣引向课外,延伸至生活,文本的科普味儿就凸显出来了。最后,教师还要善于依据课文题材的特征,挖掘其中隐含的科学品质。比如,教学《我是什么》一文,教师要能够解读出其中蕴含的科学精神:1.事物是变化的,固定不变的东西是不存在的,文中的谜底――水,能变成云、雨、冰雹等;2.事物的变化也是需要条件的,水的变化需要太阳、风等条件;3.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水有时很温和,有时很暴躁,既能“做好事”,也会“做坏事”。
必须明确的是,不能把语文课上成科学课。教师教学科普类课文要认真研读,反复琢磨,充分挖掘文本的语文因素,而不能只停留在读一读,知晓文本内容层面。教师必须带着思考在文本的言语世界中行走,去捕捉文本殊的词句和语言表达形式。仔细阅读文本我们会发现,在一定程度上,编者、作者已经做到了将科学知识大众化、平民化的“浅出”,同时也考虑到了课文的阅读对象是学生,突出了语言的趣味性。因此,在解读文本时,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挖掘语文味儿:
1.精妙的词句运用。虽然是科普类课文,但是作者依然注重词语的运用,讲究词语使用的精当、贴切。比如科学术语的运用,在《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一文的最后写道:“科学家推测,火星地表下面仍然可能有水,只要有适当的温度,就可能孕育出生命来。如果地表下真的有生命,它们是什么模样,是怎样生存的,这仍然是一个谜。”这种带有推测性质的问题,作者运用了“可能”“如果”等词语,体现了此类文体特有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再如,拟人手法的运用,文中“家常便饭”“集体大逃亡”等词语,准确、鲜明、形象地说明了火星上关于“水”的来源与消失的推测。
2.精彩的布局结构。文本的结构是作者叙述思路的表征,是作者独具匠心的体现,这同样需要读者认真去发现,并与作者形成认知上的共鸣。比如,《神奇的克隆》一文,作者在表述“克隆”这一科技问题时条理清晰,叙述了什么是克隆,哪些事物可以克隆,克隆有什么益处,并具体介绍了作者在文中所采用的多种说明方法:一是把深奥的语言往浅显处说,如“《西游记》里的孙大圣,紧急关头常常拔下一把毫毛,再吹一口气,毫毛立刻变成了一群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孙悟空。这当然是神话,不过用今天的科学名词来讲,孙悟空可以快速克隆自己”。二是把深奥的含义通过对比阐述,使之变得简明易懂。如“动物一般要通过雄性和雌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才能繁殖后代,人们把这种繁殖叫做有性繁殖。如果不经过两性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就叫无性繁殖,也称克隆”。三是通过举例说明克隆的含义,如“例如,从一棵大柳树上剪下几根枝条土里,枝条就会长成一株株活泼可爱的小柳树;把马铃薯……凡此种种都是植物的克隆”。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挖掘与解读,科普类课文的趣味性、语文味儿就凸显出来了。
二、教学策略体现“用教材教”的思想
科普类课文在平时的教学中遭到“冷遇”,原因是教师们的教学依然停留在“教教材”上,并且认为科普类课文没有什么可教的,文本一读就懂,或者完全等同于其他文体的课文教学,忽略了文本的科学趣味和语文学习的本质。
“用教材教”体现了教师心中想到的是学生的收获和发展,科普类课文的教学也应采取“用教材教”的思想。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喜欢科普类课文,对文本内容感兴趣,学习时有意识地推敲语言的运用、句式的变化、文本的布局谋篇等特点,积极开展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探究活动。那么,如何体现“用教材教”的思想呢?笔者认为要重点突出以下两点:
1.专注于学习方法的习得。对于学生而言,学习方法的获得一般有两种途径: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对于教师而言,一种是教师的讲解传授,一种是引领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建构。不同的年级段侧重点不同,小学中高年级更侧重于自我的建构。科普类课文正好提供了学生学习方法实践的载体,就此类课文学习而言,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概括课文内容、品析词句、收集资料、模仿表达的方法。
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应结合每篇课文的特点进行有选择性的侧重练习。学生学习方法的习得,不能只靠机械呆板的训练,而应靠教师在有效教学的过程中,适当、适时的巧妙引领。这就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文本,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悦读”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比如,一位教师教学《航天飞机》一课时,巧妙地将课文中航天飞机与普通飞机的区别通过对话的形式进行教学,创新了教学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1)自由读一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想一想,完成下面的对话。
普通飞机:我是普通飞机,我能飞两万米高。
航天飞机:我是________,我能______________
普通飞机:我是普通飞机,从东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要飞四个多小时。
航天飞机:我是_______,我______________
普通飞机:我是普通飞机,我的本领可大了,我可以自由自在地飞翔。
航天飞机:我是_______,我能______________
(2)老师化身为普通飞机介绍自己,学生化身为航天飞机介绍自己,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语言特点,尤其是数字的运用,体会两种飞机在比较本领时各自的语气、神情。
(3)当老师介绍完普通飞机的全部内容后,要求学生介绍航天飞机的全部内容,学生需要将已有的句段进行整合,同时注意人称的变化。
这位老师利用对话方式,通过比较两种飞机所拥有的本领,促进学生对航天飞机特点的认识,学会运用对比和列数字的方法说明航天飞机的特点,提升了学生读思结合的能力。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习得的是语言运用技巧,习得的是概括课文与整合课文内容的方法。
2.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好的学习方法一旦形成了习惯,学生自主学习就不再是一句空话。当我们找到了教学科普类课文的方法,并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方法习得与学习习惯养成时,我们就不会再埋怨此类课文的语文味儿、科普味儿不足了。教学科普类课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阅读兴趣、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比如,教学《神奇的克隆》一文,课前的预习可以让学生在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哪些内容?课中结合最感兴趣的一个方面,查找相关的资料、图片、视频,读一读、理一理、议一议。课后请学生围绕话题“克隆对于今天的生活是利还是弊”展开讨论,在这个环节,学生需要进一步查阅资料,为自己的观点搜寻信息,此时,文本的教学成为了学生学习的起点,教学呈现的将是“射线式”的开放式语文学习。学生从中习得的学习方法、养成的学习习惯在实践中通过思维、内化,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注科学品质,提升语文素养,科普类课文的教学需要得到这样的重视,需要肩负这样的责任,而我们的教学更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如文本解读时充分挖掘文本的科学趣味和言语趣味,教学策略要充分体现“用教材教”的思路转变。如此,科普类课文的教学才会成为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素养和科学素养不可或缺的好素材。
关键词:阅读;教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3-0151-02
语文课堂现代文阅读教学的单调、乏味,是与阅读取向的单一有关联的。在文章式阅读取向一统天下的环境里,我们培养的只是单一的语文学分析能力;而在新课程标准指引下泛滥的鉴赏式阅读,又无法培养出学生批判性的思维和创造性的阅读体验。人所面对的阅读对象永远是一个复杂的存在,需要教师提供丰富的阅读方法,才能全面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一、依据文体组织单元,抓住文本的核心价值
教学设计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什么”。我国语文教材一直都是以选文型教材为主。课改前很长一段时期,不少教师常常有意无意地把教材选文内容等同于教学内容,教材有什么便教什么,教学被简单地理解为“教教材”,甚至进一步简化为以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为主的奇怪教学模式,语文教学的内容被狭隘地理解成教材内容甚至教参内容。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用教材教”,但也出现所谓“泛语文”的教学倾向。教《想北平》“领略北平开阔大气的城市气质”,教科普文探究文中的科学知识。前后两种教学倾向看似差异很大,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种表现:教师对于用选文“教什么”没有明确的把握,未能充分认识选文的价值体系。
语文教材中的选文来源广泛,涉及的领域五花八门,在不同的视角下有着多种教学内容,例如社会认知教学内容、品德伦理教学内容、科普教学内容等。我们不否认多种教学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各自的价值,但这些文章既然选入语文教材,其中所包含的语文知识就应当作为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教材有什么教什么”,是对选文缺乏学科视野的谨慎分析的体现;剥离语文知识的教学倾向,则是对语文教学核心价值的漠视。
语文教学内容设计应体现语文学科特点,关注文本特征,把训练的重点放到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力和表达力上。不同类型的选文有着不同的文体和语言个性。文体和语言既是文章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作者人格的体现。辨明文章的体裁,整体把握文章气脉,理解作品主题经营的过程,逐步窥探作品的内核,是贴近阅读常态的设计切口;不同的作者在语言上、文体表现形式上又有着不同的特点,这与作者的人格特点、思维方式密不可分,抓住了文体的特征,也就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个性和创新要素。
二、依据单元学习目标,培养学生多元处理文本的能力
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学目标,要以课程观为引领。教师设计教学时应立足于课程观,将教学导入课程化方案,整体审视教学目标与上位目标、生情学情的联系,对创生的教学内容进行筛选、整合,从而把握好教学目标的适切性。
确立合宜的教学目标,首先做到具体而有效。每堂课有相对集中的教学内容。关于教学目标常常出现诸如“培养阅读文章的方法”、“提升人文精神”这样的抽象表述,这样的目标陈述实际上是教学意图模糊的表现。“培养”怎样的“阅读方法”、有哪些“阅读方法”需要“培养”,都应是教师在建构课程过程中应该考虑的问题。《课标》从实践中分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类教学目标,于是有些设计便以此按图索骥,罗列出大大小小近十条教学目标。这种盲目地照搬《课标》体系的做法,明显忽视了教学过程应有的逻辑。目标不集中,课堂势必为不同的目标取向所割裂,无法形成有效的教学训练。有较为具体和集中的目标,教学中才有清晰的课堂结构,才能为学生提供合理有操作性的学习过程,形成稳定的言语学习图式。
其次,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学设计,不再是只针对某篇文章的教学点和教学流程,教师应把《课标》目标体系与单元设计思路、单课教学目标做合理的梳理和分布。每篇选文都有许多各不相同的教学点,面面俱到的做法既无可能也无必要。仅就单篇文章进行设计不仅容易造成与前后学段教学内容的重复,也无法建构出有逻辑的课程体系。教师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哪些是本学段教学的关键点?它们是按照怎样的序列展开的?本单元重点要解决什么问题?单元内不同选文分别承担怎样的教学任务?从课程整体安排上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筛选整合,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有序地学习、提高,保持学习的新鲜感和成就感。
例如科学类文本阅读。一直以来,教学中采用的是文章式的阅读取向,对于这种文体,这自然是一种合宜的解读方式。但这类选文除了文章学上的意义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体现的是文献意义。张玉新老师在执教《导言》一课时,就另辟蹊径,将教学的重点并不放在课文的阅读上,而是通过学生小组合作的方式,以达尔文的进化论为重点,去搜集相关信息,并加以处理、消化,打开了学生的视野。其教学梗概如下[1]:(1)导入。(2)研读文本。第一步:整体阅读。“神创论”与“进化论”(分小组查阅资料,综合观点)第二步:拓展阅读(课堂交流资料与观点)。(3)归纳总结。这堂课实际上并不要求学生能对达尔文的进化论获得怎样的认识――这并不是语文课的教学目标,而是通过这种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文献信息阅读处理的能力。这就打开了科学类文本教学的思路,更全面地训练了学生面对这类文本的阅读能力。
三、依据文本意义生成特点,培养学生多元解读文本能力
文本在教学中生成的意义具有不同的类型。依据前述美国文论家艾布拉姆斯对文本要素的四分法,我们可以析出作品意义、作者意义、读者意义、社会生活意义四种意义类型。不同意义类型在不同读者的阅读过程里呈现的顺序也是不同的。要深入地把握某种体裁的阅读方法,必须掌握多种阅读技能,懂得不同阅读取向下的阅读策略。
以必修4戏剧单元为例。对于本单元内的三篇选文,宜设计出不同的侧重点。《雷雨》一文通过对文本的反复诵读,寻找出文本内意义的“空白点”,引导学生去努力填充文本本身自足型的含义,从而理解作品中所包含的复杂情感;《窦娥冤》一文从“三桩誓愿”的典故意义入手;《哈姆莱特》一文则从文本本身的叙事结构入手,探究文本的互文型意义,形成文本认识,并批判性地理解本文。最后以“走向文学大师”这一专题活动课作结,整体性地总结多元阅读文学类文本的阅读策略和阅读方法。
根据新闻时效性的强弱和语言风格的定位,新闻翻译可以分为三大类:硬新闻,软新闻以及中间新闻。硬新闻指的是主题题材严肃、时间性强、意义重大的新闻,主要包括新闻简讯,实时报道和电讯电函等;软新闻软新闻文化色彩浓厚,兼具信息性和趣味性,语言风格轻松明快,富有很强的感染力,并且可以产生“即时报酬”,也就是说读后可以使得读者产生阅读,包括社会新闻,科普文章,杂文小品,旅游词等。中间新闻,顾名思义,其风格特点介于硬新闻和软新闻之间,具有一定的创造性,主要指的是通讯报道,特写和新闻评论。软新闻除了具备新闻基本文体特点以外,多反映社会文化道德内容,以引起读者兴趣为目的,表现手法轻松活泼,这种特殊的文体特征要求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克服死译,胡译等翻译错误,克服翻译中差异,采取不同于硬新闻翻译的方法和策略,达到软翻译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
因此,软新闻翻译要求不仅要忠实原文,还应该根据软新闻翻译目的灵活处理译文,对 原文的“背叛”(增删、改写和解释等)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也就是说,软新闻翻译要倾向于功能对等,将翻译至于一个动态交际目的下,充分发挥文化传播功能。因此,编译现象在软新闻的英译中普遍使用,编译是指翻译时对原文作一定程度的“删除”或“增加”,并非对源语言进行形式和内容对等。
20世纪70年代,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诞生。主要代表人物为卡塔林娜·赖斯、汉斯·弗米尔、贾斯塔·赫尔滋·曼塔里和克里斯蒂安·诺德,其内容主要包括: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Text Typology),弗米尔的目的论(Skopos Theory),曼塔里的翻译行为理论(Theory of Translation Action)和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Function plus Loyalty)。其中,翻译功能理论的核心为费米儿的目的论,目的论认为,翻译必须遵守三大法则:目的性法则、连贯性原则、忠实性法则。三大法则中,目的性法则为核心,忠实性法则和连贯性法则都要服从并服务于目的性法则。
二、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软新闻翻译策略分析
1、以翻译主体目的为导向,运用增词、删词和信息重组法等多种翻译手段和方法。
汉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英译:“the five principles of peaceful coexistence, that is, mutual respect for territorial integrity and sovereignty, mutual nonaggression, non-interference in each other’s internal affairs, equality and mutual benefit, and peaceful coexistence”
分析:在汉译英时,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具体说明,易让读者准确理解这个概念,
2、将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和短语进行解释,可以最大化地传递文本信息。以实现语义衔接和连贯为原则,使用多样的语言风格和表现手法,实现信息传播最大化和准确性
英文:For the purpose of attaining freedom in the world of nature, man must use natural science to understand, conquer and change nature.
汉译:人们为了能在自然界获得自由, 就要用自然科学来了解自然, 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本句截取于科普文章,翻译要表达的含义是强调自然科学与自然的关系,前半部分是整句话的目的状语,无主语,但是为了语言的流畅,要把行为主体体现出来。另外,对与understand ,conquer ,change都具有同一个宾语nature,汉语多用重复和对仗手法来进行表述,这样可以反映出汉语独特的语言风格。
3、以体现文化交流和传播为要求,体现文化差异和背景,提高译文可读性和艺术感染力。
汉语:亚洲四小龙
英译:four Asian tigers
解析:在英语中,dragon是一种凶恶丑陋的象征;然而,在汉语中,“龙”对中国文化有深远影响,是民族文化一部分,代表“神圣,吉祥,高贵”,是中华民族精神象征。因此,在处理类似这种体现文化差异的翻译时,要充分考虑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翻译出得体和委婉的英文表达。
三、结语
自孔子“述而不作”“我注六经”开始,至刘勰“宗经”、韩愈“载道”,所谓“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作文教学着力于文化原典精神的诠释——还原。在教学结构要素上,其更注重阅读—作文之间的文化传承关系。而作文教学程式上的探索则始于文体的形式规范,汉灵帝设鸿都门学以教尺牍和文赋,曹丕《典论·论文》和陆机《文赋》指出“奏议宜雅”“铭诔尚实”“诗缘情而绮靡”等文体特征。宋代真德秀《文章真宗》选文分辞命、议论、叙事、诗赋四类,陈骙《文则》确立“文选+知识”体例,倪士毅《作文要诀》将作文拆为冒题—原题—讲题—结题四段,分别从教学体式、教材编写和训练步骤等角度构建了作文教学模式的雏形。清代唐彪《读书作文谱》将作文过程简化为体认—布格—取材—修辞四步,超越了板滞僵化的八股程式。至于作文教学方法,谢枋得《文章轨范》指出:“凡学文,初要胆大,终要心小,由粗入细,由俗入雅,由繁入简,由豪荡入纯粹。”深得作文学习之内在机理,至今仍是作文教学的金科玉律。[4]朱熹提出不作“千人一律文字”,要作“出众文字”,袁宏道高举“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旗帜,都充分肯定了作文训练中的创造性元素。总揽古代作文教学模式,在言志与缘情、宗经与性灵、规范与创新的交替中,构成了道—式—技的完备体系。
现代以降,作文教学模式随理念而革新。概言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以学生为本位。《奏定学务纲要》要求新式作文教法“以适合学生之地位为主旨”“勿令学生苦其艰难”。二是以生活为底色。叶圣陶提出“立诚”作文观,强调“写出诚实的话”,这是今天真情作文的理论原型,“在国语教育史上划了一个时代”。三是以结构为基础。梁启超借孟子 “大匠能予人以规矩,不能使人巧”一语,说明文章构造之规矩可学,易培养学生“整理思想”的习惯。四是以趣味为动力。概括出“因为没有趣味”“所以没有成效”的作文教学因果律,认为兴趣才是写作冲动的主因。五是以训练为中心。无论是夏丏尊、刘薰宇追求教、练一体化的《文章作法》,还是陈望道着眼于构造法、体式法、传达法全方位练习的《作文法讲义》,抑或朱自清以朗读促写作的《国文教学》,均符合“文章惟多做始能精熟”的训练宗旨。六是以程序为进境。朱光潜将作文程序划分为疵境—稳境—醇境—化境四种境界,以描述作文不断趋向高尚、纯正、趣味的跃升过程。虽然笔者根据自身写作教学实践建构归纳出的现代作文教学模式的六大特征,终究未能超出结构—程序—方法的总体框架,但显然相比古代作文教学,其侧重于思想性、规范性,平添了较为显著的生活化、趣味化的色彩。
以国际视野审视,教学模式之嬗变大致形成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的递变历程。行为主义根据“刺激(S)—反应(R)”的心理机制,适度强化知识点以加深学习印象,与之相应的作文教学模式是苏联的观察写生法;认知主义强调新旧信息之间的迁移与联想,与之相应的作文教学模式是德国的故事续集、法国的图文并茂;建构主义主张知识和能力由个体在学习历程中建构,总结出了“问题背景—互动合作—学习生成”的基本范式,与之相应的作文教学模式是美国的校园作文辅导站(布置必读书—指导写作计划—检查作文)、日本和新西兰的“小组学习”等。国外作文教学模式中提倡“作家”(教师)与“思想者”(学生习作者)的理念,对教师的文化素养和学生的独立思考精神,均提出了挑战。其教学过程中所蕴含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和研究意识,也远远超出了中国传统模式的固有格局,尤其是作文教学中对好奇心、独立思维、想象力、个性的培育,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这只要浏览美国作文题目《你认为今天避免战争的最好办法是什么?》和《当你漂流到一个荒岛上,将怎样生活?》就可以明白,“少年派奇幻漂流”式的作文,在为作文教学增添活力和为学生开拓创造空间方面所产生的积极作用。至少,国外作文教学在培养好奇心和独立思考能力上的优势,对我们建构作文教学模式不无借鉴意义。
考察作文教学模式的系统构架,我们不难发现,古代作文教学模式以读—写关系为核心,呈现为阅读—写作〔体式—程式(入格—破格)〕的三个层级。其中“体式”和“格”均由阅读习得,所以读—写之间的互动是主线。不过,这种互动围绕“文本”展开,所以古作往往冠以文章学的名称。现代作文教学模式,在中西文化碰撞的背景下难免会受到西方文艺理论的影响,现作理论的核心范畴“主—客—受—载”四体,几乎就是艾布拉姆斯《镜与灯》中四要素“作者—世界—读者—作品”的翻版,作文教学模式即在四体基础上进行着有所侧重的训练:主体—真诚,客体—趣味,受体—传达,载体—规矩,其中,主体(作者)是协同各体的枢纽。国外的作文教学模式更多从心理学、教育学、语言学角度切入,构筑起教(作家)—练(行为、认知、建构)—学(思想者:好奇心、独立思维)三位一体的教学框架,训练是教学重心。由古代、现代、国外作文教学模式推论,文本—作者—训练,是作文教学之鼎立的三足。
作文教学模式的六种现代范型,具体而言,立足于“文本”的作文教学模式,以英美新批评派“细读”(close reading)理论为依据,结合中国传统评点串讲之法,对经典文本或学生习作进行了微观分析。在特定语境中品味文本的旨趣、材质、思辨方式、修辞风格,并逐项批注,以建构“截面式”的内涵细析模式。截面式并非仅取一个横截面,而是分解其每个截面和所有细节,昭示其中的“妙思”和“神来之笔”。如果在“全貌”中选取“一斑”,并对这“一斑”进行放大性考察,以探究文本体式的共同特征、表达方式乃至创作规律,则需建构起“纵深式”的追问模式。例如,童话体式由道具、变形、对话、对比、误会、巧合、悬念等元素构成,这些元素是关于童话体式的知识点,作文教学就是要把文体知识的单向讲解,转换成步步紧跟的追问,把平面化的知识结构转换成“A+……”的叠加模块,以生成印象深刻的“文体感”。而与“纵深式”相对的是“横联式”。横联式不同于纵深式对文本体式的内在追问,而是通过外向横移、多体联动,在比较碰撞中凸显“这一个”文本体式的特殊性。例如围绕“古莲”话题,展示图片—百科全书定义—新闻—解说词—科普作品—寓言等一系列文体,以“互文性”相互参照的方式丰富“古莲”的内涵,并以众多文体为背景“浮雕”出“寓言”体式的写作特征。
立足于“作者”的作文教学模式,总是和作者的素养和创造力有关。作文不仅需要套路更需要功底,古代重视读—写关系,除了文本传承的意义外,阅读对写作的文化熏陶作用也不容忽视。读—写关系在本质上就是素质提升的进程。因此,名篇赏析—文体定位—佳作点评—习作升格—请你演练—在线自学的作文教学模式,如荷瓣逐渐绽放,学生就在这“花开”的过程中渐悟作文之法。因为是渐悟,所以“绽荷式”的作文教学,要营造“兴趣”的情境,如《诗经》之“兴”,创设氛围,引导学生渐入佳境。在现代心理学那里,“兴趣”不仅是人学习的内驱力,而且是描述人在世界上存在方式的一个词。[5]为了维护学生的兴味,鼓励他们不拘题材体裁,自由抒写随笔发表在校刊班刊上,不失为一种展现作文课程魅力的有效方法。因为自由和真情迸发,所以妙思泉涌,喷射写作的正能量。“喷泉式”教学模式,在激发兴趣的同时,也在无形中印证了发散思维属于创造性思维。[6]无论是渐进的“绽荷式”还是随性的“喷泉式”,均以提高作者素养、激发作文创造力为宗旨。
立足于“训练”的作文教学模式,吸纳了符号学、话语理论和现代传播学的研究成果,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聚焦中心话题,通过文本—媒体、师—生、生—生的话语链接,动态传递交际过程的多维度信息,[7]并适时“嵌入”视频音频等艺术形式,从而构建360度环球视角的震撼力。“环球式”作文教学,以话语交际和元素嵌入为显性方式,极具合作学习的互动性。
“文本”视角、“作者”视角、“训练”视角的作文教学模式,均离不开“文本”这一特定归属,这由作文课程特性所决定。而文本的内涵创新与形式规范总是如影随形。所以梁启超主张“予人规矩”,而巧妙地避开了“使人巧”的难题,即学习作文体式特征容易,而达到内涵创新则属于高要求,后者需要学生“自悟”,非教学所能承担。而今天的作文教学模式如果止于“规矩”,未免裹足不前。对学生思维—言语、智力—创造的开发,理应纳入作文教学的题中之义,“教规矩”和“使人巧”是作文教学模式的一体两面。或许,“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才是作文的“化境”。以此类推,作文教学模式——招术的至善境界,也是超越一招一式之上的无招无式,是新招新式复归于原式——母体的“知白守黑”。作文教学若能以提高学生写作素质、功底为旨归,方不离课程改革的本意。
参考文献:
[1] Bruce Joyce,Marsha Weil. Models of Teaching Second edition[M].New York:Prentice-Hall,1980:1.
[2] [美] 保罗·D. 埃金,等. 课堂教学策略[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1.
[3] 刁维国. 当代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的新进展[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8(11):42~45.
[4] 潘新和. 中国写作教育思想论纲[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21.
[5] [加拿大]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57.
一、精研考试大纲,明确最新趋势
2016年10月,教育部考中心下发了《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教试中心函〔2016〕179号),对2017年高考全国卷考试内容做了详细说明。对比往年高考,修订内容主要是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具体见下表:
2017年高考在考试内容和试卷结构上都要发生新变化。
二、归纳历年考点,把握命题脉络
全国卷高考试题虽然比较灵动,经常创新,但还是有规律可寻。在复习备考中,对历年高考真题进行归纳总结,就能把握命题的脉络,对科学备考起到指引作用。
1. 论述类文本阅读
从2012年到2016年,论述类文本阅读都是全国卷试题的必考内容,设置三道小题,均为客观题,每小题3分,共9分。2017年的高考试题还会沿用这种命题形式。论述类文本一般在1000字左右。选材一般是社会科学类文章或自然科学类文章,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等,注重人文科学知识的传播,凸显其人文价值、文化含量、教化作用。2015年的史学论文与现实密切相关,论述的是宋代的金融特点。2016年的文本重在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从考点安排上看,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分析概括文章内容成必考点。从试题难度看,近几年的试题考查更灵活,错误选项设置更加隐蔽,有一定难度,需要将各选项与原文进行认真分析比较。考生在解答时,要注意断章取义、强加因果、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命题陷阱。
2. 文学类文本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从2012年到2016年所选的文本均为小说,并且以中国现当代小说为主,外国小说为辅。篇幅在1500字左右,直接选用原作或对原作删改,或从长篇作品中抽取片段进行考查。
这一题型命题重点在概括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鉴赏小说的表达技巧和语言风格等,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鼓励考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文学类文本的阅读重在唤起体验、联想。2016年全国I卷的三道主观题分别从标题的含义、词语作用、句子含义三角度命制,不是考生平时做题的套路,需要考生准确理解小说的主题之后才能答题。
3. 实用类文本阅读
从命题形式上看,近五年对实用类文本的考查相对稳定。在文本的选择上,所选的文本均为传记,且传主都是在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方面的现当代名人。从文本内容上看,从2013年开始有一个小的变化,就是正文后增加一些与传主相关的链接材料,对文本进行恰当的补充,有些题目的答案就渗透在这些链接内容里。
从近五年试题情况看,实用类文本阅读往往围绕传主和与传主相关的事件,结合传记的特点进行能力考查。一是结合作品考查对传记理论知识的理解,如自传的真实性、传记作者与传主的关系、传记的真实性与文学的虚构、传记的选材与语言表达、传记人物描写与刻画、勾勒与细节等。二是利用传记知识作品,如分析传记的结构、表现手法,总结传主的事迹、贡献或形象、性格特点,评价传主的价值、影响或传记作者的观点、态度等。
《2017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有一处变化需要注意:“实用类文本阅读和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016年以前的大纲都是“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今年首次把新闻排在了第一位。2017年高考全国卷现代文阅读部分很可能为小说+新闻。
4. 文言文阅读
从2012年到2016年,文言文阅读试题一直保持比较稳定的态势,以客观题和主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该题分值基本保持在19分。约占高考语文试题总分的12%。其中客观题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主观题为翻译题,包括两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阅读文本均为人物传记,字数大约在600―700字,涉及的人物大都是忠臣良将或在某一方面有建树的人物。
高考阅读文段从思想上来说必须是“文以载道”,从文字难易程度上看必须是“浅显易懂”,近五年的选文均出自《二十四史》中的记叙性文段,阅读材料难度适中。2016年试卷用文言文断句题替换了文言文实词题,2015年试卷用文化常识题替换了信息筛选题,2016年沿用2015年的考查形式。高考命题组将文化常识这道题归入“理解”层级,而非“识记”层级,其实质是考查考生对实词更深层次的理解。这道题的变化体现了高考试卷重视传统文化精神的方向。
5. 诗歌鉴赏
近五年的古代诗歌鉴赏试题,选材范围非常广泛。但从整体上看,仍然以唐宋诗词为重点,名家名篇相对减少,考生不熟悉的作品比例大,名家的非名篇和非名家的名篇所占比重不断加大。题材上突出写景诗和咏怀诗,篇幅上是短篇,即是律诗或者双阙的词。太短和太长的诗歌均不便于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也不便于试题的命制。其最主要的变化是2016年出现了两首诗歌进行比较鉴赏,2015年和2016年与课内诗词结合考查,既考查考生对教材理解的程度,又考查考生对教材要求背诵的篇目记忆的熟练程度,还考查比较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两道试题的考点分别涉及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语言风格,其中分析作者的思想内容、鉴赏表达技巧(表现手法)是高频考点。此类试题需要考生在整体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准确答题,单纯的背诵答题公式和术语无济于事。
6. 名篇名句默写
近五年考查的名句多出自先秦和唐宋作品,先秦是百家争鸣的时代,散文思想性强;唐宋诗词和散文俱佳。在命题内容上对初中和高中内容的考查比例比较固定,为1:2。从2016年开始采用情境默写的形式,难度有所增加。从已考查过的名篇名句来看,能被选为默写内容的句子大致为:思想深刻的句子,主要是道德教化,弘扬正面的人格精神,侧重思想性、教育性;写景叙事特别精妙的句子;格式上比较工整的句子,在结构上侧重于对偶,体现审美性。
7. 语言文字运用
全国卷语言文字运用版块命题的总特点是稳中求变。共5道题,3道客观题,2道主观题,分值为20分。成语、病句、语言连贯、图文转换成为高频考点。
成语考查由考查4个成语变为考查3个近义成语,2016年改为考查6个成语。
病句辨析题覆盖面广,考点均匀分布,尽量涵盖多种病句类型;所选的句子贴近生活,时代感强,涉及的话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错误类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病句语病典型,尽量避免争议,所选语料大都见诸报章杂志。
语言连贯题为考点,成为近几年高考试卷的固定题型,分别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考查。2016年全国卷的三套试卷改变以往选用句式的题型,考查语段准确选择恰当词语的能力。
三年连续考“图文转换题”,分别涉及图表解读、图片解说、漫画解读。“图文转换”题,表面看来是“看图说话”,实际上,它综合了“句式变换”“仿写”“续写”“压缩语段”等多种题型,说到底这类题是在考查考生综合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
8. 写作
近五年,全国卷作文多为新材料作文,2016年全国I卷把文字材料改为漫画材料。命题呈现如下特点:凸现理性人文色彩,注重思辨能力,关注对生活的思考和体验,引导个性思维,折射中国社会多元化。
2015年出现的任务指令型作文仍然是热点题型。作文试题创设了生活情境,规定了具体任务。复习备考时,应强化理性思维,摈弃宿构、模式化作文。
从上面的统计可以看出:2012到2016五年全国卷试题,试卷结构没有多大变化。但2017年预计有大变化,如文学类阅读和实用类阅读要挨着文本类阅读。三篇现代文阅读之后考查古诗文阅读。从命题设计角度看,试题能够均匀分布各知识点,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从试题题量上看,题量安排科学,分值设计合理,难度适中,考点全面。预计2017年阅读量要加大,答题时间会比较紧张。从考查形式上看,命题灵活多样,能够针对考生的实际,使每一位考生都能展示自己的真实水平。
三、做好专项复习,领略答题技巧
高考考查的是高中生的C合能力。所以,在高考语文备考复习的时候,语文教师要正视学情,立足现实,为学生建立专项复习计划,利用有效的教学资源做好专项复习工作,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回归课本,举一反三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这是对中国几千年语文教育经验的总结。全国卷高考语文试题与课本的联系非常紧密,很多考点的设置均来自于教材,考生备考时应注重课本的示范功能和迁移功能。比如,复习诗歌鉴赏时,考生可以根据作者进行分类整理,分别找出李白的诗、杜甫的诗、李清照的词等。还可以根据诗词中的景物进行分类整理,分别找出诗中运用了“月”的意象的,诗中运用了“雨”的意象的,等。当考生能够在心中形成严密的知识网络以后,就能够轻松自如地答题了。
2. 坚持积累,锲而不舍
语文是一门慢课程,快不得,急不得。只有老老实实,不断增加语文积淀,才能提高语文能力。在复习中,坚持“每日一练”,对基础知识要低起点、全覆盖、高密度、分门别类加以练习,并及时反馈,狠抓落实。用好《笔记本计划》,督促学生读背结合,理解并运用相关知识。注重课前活动和课后反馈检测,督促学生利用零碎时间每天都要落实相关内容。可以利用连缀成文等新形式把基础和能力结合,增强训练的综合性、趣味性。
3. 倡导读书,厚积薄发
语文是感性十足的科目。没有大量阅读,视野与思维就变得狭窄,也难以有灵敏的语感。高中学子,特别是高三学生视读书为累赘,浪费时间。这是认知的误区。语文的内在规律不像理科那么明显,不经历大量阅读,难以获知其规律。语文试题要重视第一感觉,而感性思维能力只有在长期的阅读积累中才能形成。
4. 重温真题,培养题感
“重者恒重”,高考试题的核心重点内容是基本固定的,每年虽有变化,但涉及的主要知识点却是基本不变的,少数情况下还有重复的题型。高考真题在命题时经过了反复打磨,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考生通过做高考真题能够切实感受到高考语文的难度,对自己的实力做出准确的估量。而且,考生通过分析题目的关键要点,能够学会从命题者的角度分析问题,寻找切入点,培养“题感”。
在做高考真题时,考生一定要勤于动笔,亲自动手。将答案写出,看与标准答案的差距在哪里。做完之后,做好总结和反思,让自己的做题能力得到提升。
5. 重视训练,总结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