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统文化中的餐桌礼仪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餐桌礼仪;文化差异;中西餐桌
中西餐桌礼仪的差异,深受中西方社会文化,历史文化及其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使两种文化的距离相差甚远。在中国,任何一个宴会,不管是什么目的,都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宴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势。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与人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再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争让的美德。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而西方这个主要以面食为主的群体,餐桌礼仪的细节就显得更加繁琐而有条不紊。他们所用的餐则是分餐制,人自扫盘中菜,不管他人碗里汤,互不相扰。西方人喝酒也听凭自愿,白兰地,威士忌,鸡尾酒,喜欢什么喝什么,想喝多少喝多少,所尊重的是个人意志,体现出的饮食思想观念要合理的多。综上,中西礼仪千万种,以下是我对餐桌礼仪的一些浅析方法。
一、出席时间的差异
中国人是多样化时间观念的人,西方人是单一时间观念的人。要求做任何事情都要严格遵守日程安排,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一般说来,时间多样化模式的中国人更倾向于迟到半小时之后到达,主人似乎也早有思想准备,通常会在这段等待的时间里安排些其他节目,如打牌,喝喝茶,聊聊天等,让一些先到的客人们消磨时间。对于这种迟到现象主客双方都习以为常,并不将之视为对主人邀请的一种轻视或者不礼貌的行为。在西方国家各种活动都按预定的时间开始,迟到是很不礼貌的,正式的宴会要求准时到达,十分钟后不到者,将会被视为不合礼仪,是对主人及其他客人的不尊重。
二、座次安排的差异
面向北为下,形成了南尊北卑的传统观念,南在中国人心目中是一种至高无尚德象征,代表了地位和身份。因此,常常见到一些食客在宴会上推推让让,面红耳赤,原来只是为了谦让座位次序的缘故,在中国的大多数宴会上,为高权重者或年长者首先入座并坐首席,这是因为中国人将长幼有序,尊重长者作为排座的标准,在中国,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是儒家文化与思想,儒家以君、父、夫、长为尊,为先,以臣、子、妻、幼为卑为后,进而形成了贵贱有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的思想。而西方人则将女士优先,尊重妇女宴会排座位的标准,同时也作为宴会上其他行为的标准,在安排座位时,先把宾客的性别列出名单,再据此安排座位的形式和详细座位,如果是有男女共同参加宴会,则由男主人共同主持须将男女宾客分两个名单,通常的座次安排形式:男主人与女主人正对面,男主人的左右两侧为女主宾,接着按顺时针方向朝外排列一位。
三、餐具的差异
两种不同文化影响下的民族在餐具上的选择也不同,中国人使用筷子而西方人使用刀叉。
中国由于长期受农耕文化的影响,喜欢和平与安定的生活,由于团结与和气;而西方人一般都是用方桌受用刀叉,则给人一种杀气冲冲的野蛮之感。
不过,随着中西经济交往的发展,餐具的使用已没有明显的分别,很多西方人学着使用筷子喜欢吃中餐,而中国人也常入西餐厅和使用刀叉了。
四、进餐礼仪的差异
中餐的进餐礼仪体现一个让的精神宴会,开始时所有的人都会等待主人,只有当主人请大家用餐时,才表示宴会开始,而主人一般要先给主宾夹菜,请其先用。当有新菜上来,请主人、主宾和年长者先用以示尊敬,西餐进餐礼仪传达的传统美。
而在西方的餐桌上,还有那么一些细节是中餐桌上无法得到体会的。
如:1.使用刀叉进餐时,应从外侧往内侧取用刀叉,要左手拿叉右手拿刀,切东西时,左手拿叉握住食物,右手用刀将食物切成小片,再用叉送入口中。用刀时,刀叉不可向外,进餐中放下刀叉时应摆成八字形,分别放在餐盘边上,刀叉朝向自身,吃完一道菜,将刀叉并拢放在盘中,如果是谈话,可拿在手里而无需放下。不用刀时,可用右手持叉,但若需手势时应该把刀叉都放下,千万不可手持刀叉在空中挥舞。也不可一手拿刀叉一手拿餐巾纸,也不可一手拿纸巾一手取菜,任何时候,都不可将刀叉的一端放在盘内而另一端放在桌上。
2.西餐桌上喝汤时不要啜,吃东西要闭嘴咀嚼。不要舔嘴唇或咂嘴发出声音。若汤过热,可先等稍凉再喝,千万别吹汤。喝汤时,用汤勺将汤从外向内舀,汤盘中的汤快喝完时,用左手将汤盘外侧稍稍翘起,用汤勺舀净即可。吃完汤菜时,将汤匙留在汤盘中,匙把指向自己。
3.吃鱼,肉等带刺或骨的菜肴时,不要直接外吐,可用餐巾捂嘴,轻轻吐在叉上放入盘内。如盘内剩余少量食物时,不要用叉子插盘底,更不要用手指相助食用,应以小块面包或叉子相助食用。吃面条时要用叉子先将面条卷起再放入口中。
4.面包一般需用手分成小块再放入口中,不要拿着整块面包去咬,抹黄油或果酱时也要先将面包分成小块再抹。
5.欧美人多以鸡胸脯为贵。吃鸡腿时应先将骨头用力去掉,不要用手拿着吃。吃鱼时不要将鱼翻身,要吃完上层后要用刀叉将鱼骨剔掉再吃下层鱼肉。要切一块吃一块,切不能切得过大或将肉都切成片。
6.中国餐桌上动,西方餐桌上静。中国人以食为人生之至乐,排场之大,气势之热闹常常令人叹为观止。中国人一坐上餐桌,便滔滔不绝,相互让菜,劝酒,尽情的享受山珍海味,美味佳肴。这样的宴客方式才能体现主人的热情和诚恳,餐桌上的热闹反映了中西方的餐桌饮食文化差异。
阳春三月,威海市实验小学操场热闹非凡,一场“快乐易物爱心捐赠”活动正在这里举行。学生们将自己制作的手工作品、种植的中草药、书画作品以及玩具、学习用品等带到学校进行拍卖。此次活动持续1小时,共筹得爱心款10385.8元。德育处孙晓芹主任,以及家长、学生代表将10385.8元爱心款全部捐助给古北社区,并由社区转交给患有神经母细胞瘤的孩子和社区内的贫困生。这一爱心举措赢得社会广泛赞誉,各级电台、报刊争相报道。
这是威海市实验小学传承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践行核心价值观活动的一个缩影。做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所谓“未做事,先做人”。五千年的中国文明,积淀下来许许多多做人做事的哲理。
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围绕“核心素养”“德育课程一体化”这两方面,积极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承先祖的美德,以课程为依托,完善了传统文化特色课程体系,构建了“弟子规养正课”“学科融合课”“晨诵午读暮省微课”“传统文化特色课”“亲子技能课”等系列课程,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品德修养,培养“文雅、儒雅、高雅”的少年君子。
一、弟子规养正课
弟子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语言至简,内涵深刻。有一个学者曾比喻:用一个天平,一边放上四书五经,另一边放上《弟子规》,两边是平衡的。因为传统经典中的“仁义礼智信”在《弟子规》中都有所体现,而这些内容是植根于民族心灵的“常识”,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光泽。
我校从一年级至五年级,学生每周都会有两节国学《弟子规》诵读课,师生给这节课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养正课”。学校整理开发了《弟子规读本》《弟子规成长手册》《弟子规成长台历》等系列教材,利用校本课、班会课、地方课等对学生进行“养正”训练,从“诵读―感悟―践行”三个阶段,先诵读经典,达到人人熟记,教会孩子通达事理,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后解读实践,与习惯养成教育深度融合,分年级、分层次、分阶段,纵向深入指导学生明理修身,雅言雅行,逐步领会孝亲敬长、为人处世、读书求学的礼仪与智慧,让传统文化浸润学生的心灵,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一年级一班的阿会老师注重言传身教,她看到孩子衣服敞开着,会蹲下身,把孩子的衣领衣袖整理好,教给他学会拉拉链,拉到舒服的高度,同时说“冠必正,纽必结”,并让孩子重复几次“冠必正,纽必结”,孩子觉得很有趣,在边说边做中不知不觉地养成了好习惯。
二、学科融合课
学校将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贯穿于各个学段、融于各个学科,有机地穿插于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之间。语文课上,学校自编的《中华经典素读》有效地补充了传统经典范文、诗词,增强学生对文化经典的接触和吸收;音乐课堂,老师用至真纯善的德音雅乐,配以深情的手语表演,净化学生的心灵,开启学生的孝心、爱心、感恩心和恭敬心;美术课上,学生饶有兴趣地绘制京剧脸谱,体验中华传统剪纸;体育课上,打太极、练少年拳、推手等中华传统武术项目让学生意犹未尽……学生从博大悠久的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思想道德养料,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三、晨诵午读暮省微课
晨诵午读暮省是我校师生的校园生活节奏。伴随朝阳,每个教室里都传来朗朗读书声,师生们用优美的晨诵开启一天的学习之旅。各年级晨诵内容各有不同,指读《弟子规》,素读经典名篇、吟唱《诗经》,老师们则默读《晨起自勉文》……优美的天籁之音,让校园的每一处都洋溢着生命的活力。
午读时间,观看《中华美德故事》,或阅读老师每月推荐的经典好书,学生在好书的浸润下,懂得了和平、尊重、爱心、宽容、乐观、责任……孩子心灵深处那些与生俱来的真、善、美的种子,由此得到充分滋养,悄然萌芽。
暮省时间到了,伴随着“吾日三省吾身”的提示音乐,师生们盘点一天的收获,我日行一善了吗?我做事学习尽力了吗?我对朋友诚信了吗?提起笔来,在小小的《成长卡》上写上自己的感悟,让反思成为师生的日常生活方式,在认错、自省、赞美中滋养自己的品格,扎下德行的根基。
四、传统文化特色课
学校开设传统文化特色体验课。书法、古琴、古筝、吟诵、京剧等选修特色校本课程,挖掘课程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传承文明、滋养心灵,体验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养成良好的情感品质。
围绕中华传统佳节,开设“习俗体验课”。文化的认同,不仅仅是在有意识的学习中,更关键的是在无意识的潜移默化中。当现在的孩子最记得圣诞节那个拉雪橇的白胡子老头儿时,我们教育者尤其要警惕:可怕的不是洋节入侵,而是遗忘自己。让我们的孩子记得自己的传统节日,记得我们的传统习俗,这代表着民族的认同与文明的传承。在学校开展的“中秋赏月”“重阳敬老”“迎春纳福”等主题活动中,孩子们动手做月饼、包粽子,做花灯等,让孩子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重拾自己的节日。
五、亲子技能课
传统文化的学习重在力行,而力行的阵地又离不开家庭。我校家长积极参与到传统文化的学习实践中,弘扬好家风。在家庭中开展“亲子技能”课程。每周的“习劳知感恩”生活技能训练,从系红领巾、整理书包,到做饭打扫、收拾家务,再到为父母捶背、沏茶倒水,让学生在掌握劳动技能的同时,感受父母的辛劳,从而助长学生的孝心和爱心。每学期开展“假日礼仪体验”,学生与家人共同体验餐桌礼仪、待客礼仪、节日传统礼仪,参观礼仪等,在实践中累积生活礼仪经验,遵守社会公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不忘本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与真善美的感召下,实验小学校园处处充满正能量。萦绕着正能量,师生、生生之间传递的是理解和包容,收获着喜悦和幸福。五年级四班的初家伊同学,在山东省中小学“国学达人”挑战赛中,通过层层选拔,在比赛中脱颖而出,取得全省前八强的好成绩。
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不仅是一种学校文化建设的形式,重要的是让文化深入心灵。传统文化进校园,不仅仅是让学生诵读一些经典、引进一些传统的文化艺术项目进课堂,而是让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真正触及师生的灵魂,以此涵养心灵、塑造灵魂、坚定信念、培养意志。
笃行能致远,天道必酬勤。在教育局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我们的努力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近几年,实验小学被评为“威海市特色学校”“威海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威海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威海市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山东省传统文化体验教育实验学校”“山东省心理健康特色校”“山东省心理健康示范校”。教师撰写的论文、执教的优质课也在国家、省市级获奖。此外,开心农场校本课程被收录到《山东省中小学优秀校本课程集锦》里。
关键词 就餐 中西文化 差异
中图分类号:C912.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西方文化不断涌入中国。中西方在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以及生活方式等各方面的差异也慢慢凸显出来。就餐作为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之一,人们对其文化差异的了解也日显重要。
1 从餐具使用上看中西文化差异
就餐餐具的不同是中西方餐桌礼仪最基本差异。中国人主要用筷子,而西方人进餐主要用刀叉。游修龄教授认为,刀叉必然带来分食制,而筷子肯定与家庭成员围坐桌边共同进餐相配。西方一开始就分吃,由此衍生出西方人讲究独立,子女长大后就独立闯世界的想法和习惯。而筷子带来的合餐制,突出了老老少少坐一起的家庭单元,从而让东方人拥有了比较牢固的家庭观念。此外在使用餐具时中西均有不同的规范。如中餐进餐时要注意筷子是用来夹取食物的,用来挠痒、剔牙或用来夹取食物之外的东西都是失礼的。与人交谈时,要暂时放下筷子,不能一边说话,一边像指挥棒似地舞筷子。不要把筷子竖抵放在食物的上面,这是大忌。在使用刀叉时,如手里拿着刀叉,切勿指手画脚。发言或交谈时,应将刀叉摆放在盘上才合乎礼仪。餐品不要一次性切好,尤其带汤汁的餐品,要边吃边切,以防温度降低或汤汁流失等。
2 从座次安排上看中西文化差异
(1)中餐座次。在中餐餐桌上常用圆桌以求团圆。中国人在排座位时,将长幼有序、尊重长者作为基本标准,位高权重者或年长者首先入座并坐首席。通常情况下,首席的位置是坐北朝南或正对门厅处,又称上席。主人与首席相对而坐。其余宾客按其长幼、权位依“左为上,右为次,上座之左为三座,次座之右为四座,以下依此递推”入座。但长期以来,尤其在封建社会,中国的宴会或多或少地缺乏对女性的尊重,许多地区更有女人不上席的习俗,即使上席,女性所坐位置一般也不是很显著。现在女性受尊重的程度逐渐得到了提高。
(2)西餐座次。与中国不同,西方餐桌常用长桌。“男女主人坐于席之两端,客坐两旁,以女主人右手最近为上,左手次之,同样以男主人之右手为上,左手次之。”而且西方在宴会座位安排上则将尊重女性、女士优先作为排座标准。通常座位安排形式是:男女主人面对面, 坐在长桌窄的两端,男女交叉入座,即男主人的左右两侧为女主宾,以右为尊,同时,女主人的左右两侧为男主宾。西方人特别是女性是不愿让人知道其年龄的,一位英法学家也曾说:“除了特殊例外,所有女性都是年轻的,对女性应遵循 “Lady First”原则。
3 从餐桌举止看中西文化差异
在中餐餐桌上,一般是大家围坐在圆桌旁,桌上摆放各色食品,大家一起欣赏、一起共食。西餐餐桌上通常每人都有一份食品,所以他们一坐到餐桌上便专心致志的去切割自己盘中的食物。但调料是公用的,他们在进餐过程中常依据自己口味不同选择调料。但当调料离他们太远时,他们则选择让附近的人帮忙。因此在口语中常说“Please pass the pepper for me. Thank you.”因为伸手取调料这一举动不仅会惊动邻座用餐的人,也可能让自己的衣服沾到盘中的食物。西餐进餐时可以与左右客人交谈,但不要仅仅同几个熟人交谈。说话音量保持对方能听见的程度即可,不建议大声喧哗。另外左右客人如不认识,可先做简单的自我介绍。中餐餐桌上往往非常的热闹,在门外就能清晰的听到里边的人大声说话。此外,无论中餐还是西餐,我们都要求:不要嘴里含着食物同别人讲话,即使这时有人想同你交谈,你也要等咽下食物后再回答;喝汤时不能发出大的响声,如汤菜过热,可待稍凉后再吃,不要用嘴对着吹。吃东西时不要发出咂嘴的声音。
4 从餐桌话语上看中西文化差异
中国人餐桌上的闹与西方餐桌上的静是中西餐桌礼仪最根本差异。中国人常说民以食为天,所以中餐的往往讲究排场,气氛非常之热闹。而西餐的菜量以吃饱为宜,反对铺张浪费。中国人餐桌上的热闹反映了食客发自内心的快乐,他们餐桌相互劝酒,让菜,尽情的享受山珍海味,美味佳肴,席间欢声笑语不断。中国人认为只有这样的宴客方式才能体现主人的诚恳和热情。这种“闹”能从某种程度上折射中国人家庭温馨、邻里和睦的“一团和气”。
中国人请客吃饭时,餐桌上的菜花样繁多,少则有七、八道菜,而传说中的满汉全席会有一百多道菜。席间主人往往会说“菜做得不好”,“ 没什么招待大家的”, “怠慢了您”之类的话。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向来都是礼仪之邦,注重谦逊。然而,若是向西方人说这类话就会被误解为“既然菜做得不好,没什么招待,怠慢那又怎么可以拿上餐桌来招待客人呢”。所以如果是与西方人共餐我们一般不依字面的翻译,如:There food does not do well. Please forgive me. We snubbed you.可以直接说 :“Enjoy yourself. ”“Make yourself at home ”等。在西方餐桌上一般只有四五道菜,份量以吃完或稍微有剩为佳。如果在家里,最好是吃完所有的菜,这样女主人认为大家喜欢她做的菜,因而会很高兴。在西方人宴席上不议论令人作呕之事,会尽量采用含蓄文雅的词来替代toilet(厕所),如:“Where can I wash my hand?”“Can I add some powder?”等。除此之外,在西方国家不要问“吃饭了吗?”等中国式问候语,这会让人感到莫名其妙。如在英国,你若问人吃饭没有,其含义是你有意请对方吃饭;这对于未婚男女,则表明你有意约会对方。
5 结语
世界上各种文化都是平等的。我们应采用一种客观的、宽容的态度对待中西文化差异,既要避免用自己的道德、文化、价值观作为衡量标准;同时,又要避免盲目的追随、模仿异国文化。正确的做法是坚守本国文化传统中优秀的部分,也学习西方的文化精髓。西方文化的思想核心是“个体意识”。所以西方人即使请客吃饭,也是各点各的菜、各喝各的酒,以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而中国文化认为个人的意志必须服从群体的共同意志。我们强调以和为贵,讲人情,重血缘,因此中国人爱聚餐、喜共饮、讲和气。
参考文献
[1] 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M].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10:92-127.
每当此时,作为旁观者总是恨恨地想,如果是我的孩子,一定臭揍一顿!但孩子在餐桌上没样儿,并非抽他两个嘴巴、告诉他一堆条条框框就可以解决。多观察就会发现,那些可以安安静静、举止得体的小孩,都是平日里受过良好的言传身教、有愉悦的生活环境,并时刻被成人礼貌对待的孩子。反之,没有被好好尊重过的小孩是不会理解这些抽象词汇中的含义。
对于孩子的教育和培养,并非是粗鲁的命令和强加式的过程,而是在尊重他们、为他们着想的基础上,让他们从懵懂的模仿,到能体会出其中的美好真谛。
教养首先要讲道理
一次吃饭时,一个孩子不断大声地打断我们的对话,对她的妈妈以及其他人大叫――吃饭的时候不可以说话!
场面尴尬。作为父母,是粗鲁地呵斥,大人说话小孩不要搭茬儿,还是含糊地说,大人可以说话小孩不可以?这似乎都不合理。难道不是他的老师或父母曾经这样要求他吗?是否有必要先给他解释清楚,吃饭时为何不能说话?
是的,吃饭时为什么不能说话呢?
难道吃饭的时候不正是交谈最好的时机吗?这条规矩的形成也许起因于希望孩子尽快专心吃完食物,并且不要被饭粒呛到,但这并不合乎生活常理。日本小说家、评论家宫本百合子在她的著作《新教养》中提到,教养要合乎道理,这是非常重要的事。烦琐而不得要领的教养,是最差的。因而,吃饭不能说话这条规矩应该稍作修改――嘴里含着食物的时候,请不要说话。
另外,我们为什么要告诉孩子,先品尝清淡的前菜,味重的荤菜要在海鲜之后,而甜品压轴?因为这样才能享受到味觉丰富的层次。又为什么拿酒杯的时候只能捏住杯脚?专喝勃艮第酒的酒杯杯口窄,而喝波尔多酒的酒杯杯口宽?这里面关于化学和生理学的道理可以等他们长大点后慢慢讲解。
但你要做的是,教给孩子之前,自己要深谙其中的道理,即使像不能抖腿斜眼、筷子不能插在米饭上、不能敲盘子敲碗这些要求,虽然尽可以大喝一声,少废话,这就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但其实,这一切也是和社会文化与心理学之间有着扯不完的关联和典故。
不被打扰的小孩才懂得安静
在餐厅里,我们会遇到这样的孩子――像有多动症一般,一直处于不安的状态。对父母说话高声而无理,甚至尖叫,乱丢食物,还撒泼哭闹。
我们也会遇到这样的孩子――一直专注地吃着面前的食物,小手的动作甚至还笨笨的、萌萌的,却很努力地吃完食物。想要什么的时候会向父母提出请求,会和父母交流,但不会过大声量或一直打断大人的谈话。
这两种孩子从生下来都是一无所知,并没有谁对餐桌礼仪或用餐规则天生就懂,但发展到如此极端的两个方向,必然有其中的原因。
我们把镜头再推过去仔细观察,会看到第一个孩子的妈妈一直在絮絮叨叨,问孩子吃这个还是吃那个,要擦手要喝水要撒尿,不要摔筷子不要敲碗要坐直。那个孩子刚吃一口米饭,妈妈便塞过来一口青菜,刚要喝水,妈妈又叫着擦擦嘴,而孩子的父亲一直在玩手机,与这对母子的交流几乎为零。
而第二个孩子的父母则穿戴精致得体,一边用餐,一边彼此轻声愉快地交谈,他们的目光时常会落在孩子的身上,但很少去打扰他。如果孩子要说什么,他们总会转过目光,注视着他认真倾听,并耐心地和他交流。
被好好尊重和礼貌对待的小孩,才会以同样的礼貌待人。同样,在日常生活中不被随意打扰的孩子,才能懂得安静和专心。从儿童心理学上讲,专注力是幼儿发展的第一要素,成人过多的指令和频繁的干扰会阻碍专注力的发展;不能懂得他们内心的需求,错误的教育手法和无效的沟通方式,都会让孩子因为无路可走而变得焦躁――他们除了以发脾气和搞破坏为手段地发泄和引起关注外,别无他法。
做一个简单的置换游戏,假设你是那个被一万只苍蝇嗡嗡嗡包围住的可怜虫,三分钟被人摆弄一下头发抹一下嘴角,两分钟纠正一次坐姿,并不断地让你吃这个吃那个要这样不要那样,你还不能掀桌子也不能起身就走,不可以以成人的方式表示抗议,怎么办?估计也只能嚎啕着满地打滚儿了……
餐桌礼仪就是日常的教养
在保罗・福塞尔的《格调》一书中提到,人的生活品位随着他的成长一旦形成之后,一般不再会发生大的改变,即使经由有意识的熏陶和训练似乎也收效甚微。这也是你很难看到通过一两个疗程的“贵族礼仪培训课”就能培养出贵族一样。
尤其是在经历过天灾人祸,传统文化曾经严重断裂的中国,重拾礼仪更是一个急迫却也漫长的过程。如今迅速成长的中产阶级父母会格外看重下一代的教养养成,希望他们的孩子可以在餐桌上举止优雅,在社交场合待人接物彬彬有礼,成长为社会中的“新贵族”。但这一切又真的急不得,比如我们讨论的餐桌礼仪,说白了,实际上都是日常的教养,它们并不独立存在,也不会像餐巾布一样,只短暂地展示于餐桌之上,而是整个家庭生活水平、成员教育程度和教养综合熏陶的呈现。
因而餐桌礼仪的培养,不应该仅仅限于在餐桌之上。一言一行具体的身教,胜于空洞乏味的言传。就像简单的请、谢谢、对不起,每个成年人都会教给孩子,但小孩更直观地感受到的不是这些词汇的应用,而是父母对待服务人员的态度;为他人着想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在降低了嗓门、打喷嚏知道遮住嘴巴后,在餐桌上是否会倾听配合别人的谈话则是潜移默化中教养的体现。筷子刀叉的使用方法可以通过严格的管教来传授,但吃相中的贪相和贫相则是更细微之处的流露。
关键词 儒家思想 韩国饮食 文化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和韩国隔海相望,互为近邻,四季分明,气候相似,文化渊源深厚。因此,不管是在传统文化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很多相似之处。但由于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和社会背景的不同,相异之处也显而易见。特别是韩国人的饮食虽然形成了很强的民族特色,但由于中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它也受到了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本文重点讨论儒家思想在韩国的传播,及其对韩国饮食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1儒家思想的发展
儒家思想也成儒教或儒学,由春秋时期思想家孔子创立。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到了战国时期,经过孟子和荀子的改造,儒学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秦朝时,由于“焚书坑儒”,儒学遭到沉重打击。汉代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以儒家思想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于百家,形成新的儒学体系。儒家思想从此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魏晋南北朝时,儒学发展受到佛教、道教的影响,到隋唐时期出现了“三教合一”的局面。北宋时,儒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同时又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也称“程朱理学”,代表人物有程颐、程颢、朱熹,朱熹是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南宋时期,理学家陆九渊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明朝中期以后,封建专制统治陷入危机。王阳明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学说。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宋明理学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末清初,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儒家中以正统自居的理学家,把儒家经典鼓吹成神圣不可侵犯的经典理论。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大进步思想家则对传统儒学进行批判,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儒家文化持续发展到满清政权时期,仍然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一直影响到现在。儒家思想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不仅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也有深远影响,尤其在韩国和日本。
2儒家思想在韩国的传播过程
儒家文化在韩国的传播已有两千多年,最早传入的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思想。三国时期,统治阶级非常重视儒学,把它视为维护秩序、加强王权的思想武器。高句丽于372年设立太学,传授儒家学说。百济于4世纪建立儒学教育制度。儒学在新罗传播,大约在6世纪。新罗统一后,在中央设立国学,置博士、助教,招收贵族子弟传授儒家经典。同时还大量派遣留学生到唐朝学习儒学,出现了很多著名儒学者。高丽王朝建立后,在首都开城设立国家最高学府国子监,在地方十二州设立乡校,广泛推行儒学教育。958年,高丽开始举行科举,把儒家经典列为主要考试科目,从而推动了儒学迅速发展,并且出现了私学。武臣集权时期虽然儒学发展萎缩,但高丽末期随着程朱理学的传入,经过郑梦舟、郑道传、李w、权近等儒学者之后,则开始了朝鲜时期儒学的大发展。朝鲜时代推崇尊儒抑佛政策,确立了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朝鲜时期在中央设立国家最高学府成均馆,地方各道和邑设乡校。还通过科举选拔人才,任用官吏。朝鲜社会程朱理学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出现了以李辍⒗疃为代表的性理学学派,他们根据本国国情和独到见解形成了韩国儒学,被称为韩国“朱子学”。所以整个朝鲜王朝在儒家思想的主导下呈现稳定发展的态势。
3儒家思想对韩国饮食文化的影响
3.1“天人合一”思想
汉儒董仲舒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成为两千年来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所以人们的饮食也要融入到大自然中,遵循“天人合一”的思想。
受儒家思想影响的韩国,饮食习惯也顺应“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相应是指人体的饮食应与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相适应。所以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常与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韩国三面环海,空气湿度大,多潮湿寒冷,为了祛除寒湿,韩国人常会在饮食中适量地加入一些辛辣食物,增强机体御寒能力,这就是韩国饮食多用辣椒的原因。天人合一思想还强调人作为小宇宙要和天地这个大宇宙协调统一,如果顺应自然环境的变化,人体抵抗力就会增强,反之则人体抵抗力就会减弱。夏天天气炎热,人体温度要顺应大自然温度增高的变化,就要相应地进食一些热食物,所以韩国人在夏天多喝参鸡汤。冬天天气寒冷,人体温度要顺应大自然温度降低的变化,就要相应地进食一些冷食物,所以韩国人在冬天多吃冷面。另外,“身土不二”理念也是体现天人合一思想的典型表述。“身土不二”最早的出处是大乘经,韩国医学家许浚在1610年完成的医学名著《东医宝鉴》中也提出过,“人身和土是不能分离的,人生活在土地上食用土地上长出的东西,如果适应环境就会身体健康”,与“天人合一”思想一脉相承,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受这种思想的影响,韩国人在饮食用料上多购买本地农产品,强调吃本土食品。虽然韩国进口食品比较便宜,正宗的国产食品价格很高,但韩国人仍对本国食品趋之若鹜。例如国产牛肉价格是进口的澳大利亚牛肉的双倍,可韩国人还是爱吃“韩牛”,理由是外国牛肉“不适合烤着吃”。这些都是天人合一思想在韩国饮食中的体现。
3.2饮食尊卑观念
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孝悌”讲的是长幼有序,和人性博爱。孝悌所要求的子弟敬重父兄,晚辈善事长辈,作为一种社会道德风尚,自古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些道德规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部分。
韩国崇尚儒家思想,尊敬长老,有着长幼尊卑、男女差别的等级观念。在同一餐桌就餐时,入座应按照等级来坐。先迎接长辈坐上座,长辈就座后再按照长幼依次入座,男女都应席地而坐,坐姿要端正。用餐时首先要等长辈动筷后晚辈才能动筷。吃饭前后晚辈要向长辈问好示礼,经常会说“我要开始吃饭了”“我会好好吃的”之类的话。用餐过程中,长辈给晚辈添菜,以示关心,晚辈无论是否爱吃,都不能用手挡住碗拒绝,长辈给晚辈添菜时,晚辈一定要起身但不用站起来,以深深点头示意鞠躬答谢。晚辈不能在长辈吃完之前先放下筷子,要配合长辈的用餐速度。用餐完毕后要等长辈把餐具放下后自己才能放下,并放在用餐前的位置上,保持原样。同样也要向长辈问候表示感激之情。例如“我吃完了”“我吃得很好”等。长辈离席后自己方可离席。
3.3饮食礼仪规范
自古以来中国就被称为“礼仪之邦”,非常注重礼仪和礼仪教育。《礼记・冠义》:“凡人之所以为人,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儒家认为,一个人必须知礼义,懂礼仪,礼仪教育的作用在于使人知道如何端正仪容身态,表情适当,言辞恭顺,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使君臣名分确立,父子关系亲密,长幼上下和睦。“礼”是修身做人的基本准则,是国家政治制度、人伦道德秩序的基础。所以人们要学礼、知礼、懂礼、行礼、尊礼、好礼。
礼仪是文化的表现,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文化特质,不同的活动方式和行为准则,故有不同的礼仪规范。韩国受中国儒文化影响颇深,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找到儒文化的痕迹,韩国的饮食文化也不例外。韩国人在饮食上有很多的礼仪规范。韩国人一般都是席地盘腿坐在矮腿方桌周围,入座后切勿用手摸脚、伸直双腿或是双腿叉开。就餐前不要摆弄筷子,弄出声响或随便走动。就餐时不要同时把汤匙和筷子拿在手里,韩国人的就餐顺序一般都是先用右手拿起勺子,盛上一口汤喝完,再用勺子吃一口米饭,然后再喝一口汤、再吃一口饭后,便可以随意吃任何东西了。韩国人吃饭喝汤要使用勺子,夹菜时要使用筷子。不夹菜时,两根筷子拢齐放在右手方向的桌子上,三分之二在桌上,三分之一在桌外,便于拿起再用。另外,共享的食物要夹到各自的餐碟上才能享用。就餐过程中不要把筷子和勺子搭放在碗上。不要端起碗吃饭喝汤,也不要用筷子捞汤里的菜。不要用嘴直接触碰饭碗,也不要让勺子和筷子碰到碗而发出声音。若遇有不能咽的骨头或鱼刺,应该悄悄吐进纸巾内包裹,而不要胡乱吐在餐桌上。用餐时不要随便发出声响,咀嚼声尽量要小;不大声说话,尽量不谈商业话题。吃饭时不要随便发出声响,更不许高谈阔论。打喷嚏或咳嗽时需转身用手绢或纸巾掩嘴,不能打扰别人用餐。用餐后要保持勺子、筷子和碗的洁净,不能粘着食物,勺子和筷子放在开餐时的位置摆好,用过的餐巾要叠好放在桌子上。
4结语
儒家思想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不仅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也有深远影响。受儒家文化影响颇深的韩国,结合本国的自然环境、地理环境和社会背景形成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熟悉并了解韩国的饮食文化特点,有助于加强中韩两国间的文化交流,促进中韩两国间的经济发展, 对于新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再构建和扩大国际影响,也能产生一定的助益,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辰.论儒学在韩国的发展[J].学理论,2014(3).
[2] 廖新竹.浅析韩国饮食文化[J].科学中国人,2014(2).
[3] 郭海燕.浅谈韩国饮食文化[J].中国校外教育,2012(6).
[4] 王书明.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对韩国饮食文化的影响[J].科技信息,2011(7).
[5] 朴英爱.浅谈韩国饮食文化[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6).
[6] 李d平.论韩国儒学的特性[J].孔子研究,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