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学小实验活动方案

科学小实验活动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学小实验活动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学小实验活动方案

科学小实验活动方案范文第1篇

为积极顺应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培养学生二十一世纪的技能,使学生在基础知识、实验技术熟练的基础上,体现交流沟通、团队合作及责任心,人际关系与协作,问题的识别表述与解决,好奇心创新与思维能力等方面有长足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特长,重点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科学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力求对综合实践课程有所突破和创新,使综合实践活动在内容、形式上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进行真实的体验,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基于这些认识,我们以科学教育理念为支撑,以综合实践活动课为依托,以信息技术、机器人、航模等创新实践活动为载体,进行探索和实践。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目标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需求,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其《综合纲要》中也明确指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以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为前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就是开发校本课程资源的过程,为此,结合我校机器人、航模、学生电脑作品制作、集邮等特色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研究适合我校的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综合实践活动系列校本教材为我校重点开发的资源和课题实施的有效载体,能力生根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研究为我校探索研究的目标。

在课题研究、探索过程中,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 、行 、创、 根”的思维品质和综合实践的能力植根于学生一生的成长之中为目标,通过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与实验,探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下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和基本途径。围绕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性质和特点、目标与要求,通过校本课程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实践运用,总结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题成果,逐步建立和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法,为我校和兵团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和实际操作方法。

课题的开发、研究、探索和实施是以:自主性、实践性、综合性、创造性为主要特征;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 、行 、创、 根”的思维品质为核心理念;以综合实践的能力植根于学生一生的成长之中为目标;以兴趣和好奇心为出发点,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实践体验,探究性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来开展。

三、研究内容与操作要点

(一)研究内容:按照实践研究的操作程序,分步骤从以下四方面进行研究。

1、围绕我校的办学特色:航模、机器人创新实验、学生电脑作品制作、集邮、科技小制作,采取以综合实践活动为平台,信息技术、机器人和航模为载体,把各特色相关学科有效的进行整合,融合为一个大的平台,进行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长短结合、化零为整,从而提升学校的办学特色、提升学生的信息、科学和创新素养开展研究。

2、把信息技术、机器人、航模以模块化的形式纳入综合实践课活动课程体系,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

3、在大量实践基础上,形成充分利用校本课程资源的活动案例。

4、以学生的兴趣出发,进行小学六年级、初中八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走班形式的探索实践。

(二)操作要点:

1、运用新视角。关注学生的兴趣、关注前沿科技发展的趋势,以活动实践操作的角度切入进行课题研究和课程的开发实践。

2、注重学生好奇心的培养,好奇心是创新的源泉;注重学生的亲手操作、亲历情境、亲身体验;注重“做中学”和“学中做”,强调通过设计、制作和试验等活动获得技术实践体验。

3、立足于活动实践,以信息技术、机器人、航模教育为平台培养青少年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组织、协调、管理能力,最终实现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4、校本教材的编写、活动的设计和开展要紧密围绕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 、行 、创、 根”的思维品质来进行,并将其能力植根于一生的成长之中为目标

5、做好专任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和素养。

6、规范课题管理。课题实验是一项科学、严肃、认真的事,要有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具体的实施过程和措施,要有科学地检验和总结。建好实验队伍、合理分工,责任到人。在实验过程中抓规范管理,做到有要求、有落实;及时了解新信息、吸纳新经验;定期研讨、总结实验情况,确保实验按程序进展。

7、选择和高校及国内外知名相关企业合作,为课题的开展实施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8、重视学生活动成果。学生的每个活动成果必须用电子成长档案袋的形式进行保存,记录学生的成长历程。

科学小实验活动方案范文第2篇

《材料与热传递》是五年级下册的课程。教材的意图是:先引导学生观察几种不同的“锅烧菜”的现象,发现问题,确定研究主题,然后制定研究方案,再通过对比性实验,得出结论:“材料不同,颜色不同,热传递的效果也不同。”有三位教师先后教授过这一活动内容。

A教师先让学生通过观察大屏幕(教材“提出的问题”中的第一组图)提出问题后,在没有指导学生制定研究方案,特别是没有明确实验操作步骤的前提下,匆忙组织学生用“塑料棒、铁棒、木棒、热开水”做实验。由于实验前学生没有经历制定研究方案的实践活动,对实验步骤不是十分清楚,导致教师边组织指导学生操作,边喋喋不休地强调:“做实验一定要注意三个小棒同时放,同一时间取出,并要一个人体验。”

B教师有所不同:先让学生观察不同材料制成的勺子:一个瓷勺,一个铁勺;然后猜想:两个勺子传热效果怎样;再选择实验方法,制订实验方案;最后动手操作实验,得出结论。可以说,B教师的教学过程基本遵循了研究性学习的一般规律,可实验的结论令人大失所望:“瓷勺传热快”“铁勺传热快”和“两种勺子传热同样快”,三种结论平分秋色。原因很简单,B教师在学生制订方案时完全放手,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在实验的操作步骤上出现了问题:两种材料的勺子在热水中的时间长短不一;取出的时间有差距;不是一个学生同时所体验。这样得出的结论自然差距很大。

C教师与前两位教师的教学有很大的区别,简化了许多过程。除了观察大屏幕、教师的演示和补充填写了研究方案之外,学生没有任何实验操作过程,也没有经历制订实验方案的过程。

以上三节研究性学习活动课,A教师的学生虽然经历了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但没有经历制订研究方案这一实践过程。B教师的学生虽然遵循了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但在制订活动方案时缺乏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并没有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C教师的学生缺少的体验就更多了。

研究性学生的另一个特点是:“研究性学习是重视学习过程而不是偏重结果的学习活动,强调学生经历和体验研究或探究的过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就是说,在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两个问题上,研究性学习更加重视前者,把学生经历和体验学习过程摆在突出的地位。

大家都知道,为了突出教学活动的重点,在每一次教学活动将要结束前,教师几乎都会提出同样一个问题:“通过本节课或本次学习活动,你学到了什么?”这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在《材料与热传递》的教学结束时,A教师是这样提问的:“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学生总结出三点:一是物体能传热;二是材料不同,传热效果不同;三是做对比实验应注意哪些问题。A教师的问题值得商榷。试想,我们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仅仅是为了学习某些科学知识吗?非也。研究性学习重视的是学习过程,强调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研究过程。“研究性学习中的知识,不是以结论或定论的形式传递给学生的书本知识,而是学生通过探究实践而获得的程序性知识和领悟性知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其实,“热传递”是高中物理知识,小学生不必涉及过多,关于“良导体”“不良导体”等一些名词术语,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也会增加他们的负担。

科学小实验活动方案范文第3篇

一、方案简介:

此方案重在开发幼儿多方面的智力潜能,例如:身体-运动智能、自然观察智能、人际智能、语言智能等,为幼儿入小学作好知识及能力的准备。

二、课程安排:

除开设正常的教学活动外,还开设适宜的活动课程,包括:游泳课程、汉语拼音学习、水墨画创作、科学探索活动。

游泳课程:由班级教师带领,到游泳馆,由专业教练进行培训。

科学探索活动:按照20xx年版“小灵狮”幼儿科技教材开展科学实验活动。

水墨画创作:由有经验的教师,教授水墨画技能。

汉语拼音学习:聘请有经验的小学语文教师,教授小学汉语拼音课程。

三、时间安排:

游泳课程:每周二次,每次1小时科学探索:每周二次,每次1小时

科学小实验活动方案范文第4篇

徐胜成

活动课设计是上好活动课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在上活动课之前,必须精心设计活动方案。那么怎样搞好活动课设计呢?

一、活动课设计的两种模式

活动课的设计,就是在活动课目标、内容、形式和方法之间构建一种科学合理的结构。

活动课设计有两种模式:一是程序模式,比如科技小实验、小制作等,学生按照指导教师设计的活动程序操作、实践、从而达到活动的目的;二是目标模式,比如科学实验、科技发明创造活动等,指导教师只提出问题或选题,辅以适当的提示,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设计进行实验,找到答案。一般来说,活动课设计方案追求的是目标模式,但最终也要逐步过渡到目标模式。不管采用哪种模式,都必须突出把握好活动课的本质特征,即活动。它包括三方面意思:一是要有活动项目,二是学生主动参与,三是具有教学基本要求。

二、活动课设计应做到“五要”

活动课方案一般由活动目标、重点、时间、内容、措施五个部分构成。

(一)活动重点要突出。只有确定了活动的重点,才能在实践活动中抓住主要矛盾。

(二)活动时间要把握。要根据活动的类型、活动的内容规划好活动时间。

(三)活动内容要选择。选择活动内容要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生动有趣;要坚持实践性原则,可操作性强;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适合当地的环境条件和师资水平;符合认识规律,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四)活动步骤要分明。

(五)活动措施要得力。包括组织机构、指导教师、参与的学生、活动场地、活动器材,检测手段等。活动措施要求具体实在、确保活动课任务的完成。

三、活动课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一)依靠每一个学生,遵循实践性原则。

(二)相信每一个学生,遵循自主性原则。

科学小实验活动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初中生物 探究活动 实验设计 教学设计 生物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学生探究活动“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设计简单易行,贴近生活,充分体现了新课标“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课程理念。

此活动成功地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不仅能帮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生物进化的过程和原因,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相互协作、记录和分析数据的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上述目标达成的效果却不甚理想:有的学生不能按时完成实验;有的学生得出的结论与事实相反;还有的学生只是应付式地完成实验,没有留下任何印象,更谈不上感性认识了……

针对以上实验出现的问题,笔者对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初二(3)班和初二(4)班的学生进行了实验后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并邀请学生一起对实验方案进行改良,经过实践和教学交流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探究活动的教学难点成因分析

笔者对回收的103份有效问卷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合对部分学生访谈的情况发现,“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探究活动在实施中存在两个教学难点,令实验目标难以达成。

1.1 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无谓时间消耗过多

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角度看,“模拟保护色的形成”活动应在25min内完成为宜。但调查显示,只有41%(42人)的学生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而高达59%(61人)的学生超时。学生反映耗时过长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组长在每个世代之间进行统计、记录数据、计算和安放后代花费了较长的时间;二是扮演“捕食者”的学生“捕食”的速度快且没规律,组长应接不暇,导致剩下的“猎物”不足25个,需重做实验而耽误了时间。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探究小组成员之间分工不合理,小组长的工作量大、繁杂。

笔者调查发现,学生耗时过长的原因是教材原有的探究计划中学生合作存在分工不均。解决该难点的方案是:让“捕食者”与组长一起分担计数工作。实验前,组长根据需要被捕食的纸片数,规定好每位“捕食者”的捕食量;实验时,“捕食者”自己计数,到达规定数量时自动停止“捕食”,统计自己“猎物”的颜色和数目后,交给组长汇总。这样就可以保证“捕食者”捕食的数量,缩短组长的统计时间,从而减少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无谓的时间消耗。

1.2 探究活动受主观意识操控

笔者研究发现:学生在实验中的刻意选择行为是导致本探究活动成功率低下的关键因素。虽然课堂上笔者反复强调不能刻意选择小纸片,但在实验中依然有高达56%的学生存在刻意选择行为,其中13%的学生经常刻意选择(图1)。

你是否有刻意选取某种小纸片的行为

为什么学生会出现这种行为?学生们的访谈可以很好地解释他们的选择行为:

“有时我拿的并不是第一眼看见的,因为它很难拿,抠来抠去也抠不上来,我就选择了比较容易拿起来的……”

“好讨厌,他老故意捣乱,专门挑和底色相同的颜色……

“我和其他人看到了同一张小纸片,他先拿了,我就只能拿另外一张……当然是选一张颜色一样的。”

“一开始,我还可以确定,我没有选择小纸片,但是后来因为回头的次数多了,我已经记得各种颜色的小纸片的位置,所以只能先拿颜色差得远的,再拿颜色相差不远的……”

从上述语录可以看出学生由于“容易拿”、“随意拿”等原因,发生了刻意选择行为。

事实上,学生一旦出现了刻意选择的行为,无论实验的结果是否与事实相符,都是低效的探究,都不能给学生一种“啊,原来是真的”的情感体验。那么,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行为呢?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绝大多数行为都是由意志控制的,无意识的本能活动、盲目的冲动或一些习惯动作都不含有或很少有意志的成分。人在从事各种实践活动时,通常根据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先在头脑里确定行动的目的,然后根据目的去选择方法,组织行动,施加影响于客观现实,最后达到目的。因此,学生的主观意识对行为的影响和控制,是出现刻意选择的根本原因。

如何解决这个难点?经过研究探索,笔者认为,可采用意志转移策略。即,让扮演捕食者的学生背对实验桌,按顺序依次捕食,并规定每位“捕食者”的捕食时间不能超过1s,把“捕食者”的意志力转移到“快”上去了,“捕食者”为了快,顾不得多想,转身就拿,使“捕食行为”成为无意识的盲目的冲动行为。这样就可以有效降低刻意行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验证上述教学对策的可行性,笔者组织初二生物社团的学生进行实践后发现:新思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各小组的探究时间,使“捕食行为”趋向冲动行为,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实验中学生转身的次数多了会感到头晕,且实验桌太小不能增加组员。

为此,笔者在经过反复实践探索后,在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上进行了如下改良。

2 探究活动改良方案

2.1 装置改良方案

2.1.1 把平面的小纸片改为立体的小纸块

针对学生的反映:“我本来并不想记住小纸片的位置,但是小纸片太难拿起来了,时间长了我就记下它们的位置了”;“拿不起来,就换其他好拿的,所以拿出来的其实不是我最先看见的。”将小纸片改成立体的小纸块(图2),使之容易拿取。

2.1.2 平面彩色幕布改为彩色三维立体结构

把模拟生物生活环境的“一块面积为0.8×0.8m2的彩色幕布”改为彩色三维立体结构(图3)。其底面积为0.8×0.8m2,侧面积为0.8×0.4m2。三个面的颜色相同。

2.2 实验操作改良方案(图4)

(1)10~12人一组,推举一名小组长和一名计时员。

(2)组长将彩色三维立体实验装置放在实验桌的一角,并在底面上均匀分散地放上100个彩色立体小纸块(蓝色、红色、粉红色、绿色各25个);记录小纸块的颜色和数量(注意:小纸块分布越分散越均匀实验效果越好)。

(3)组长计算并规定好每位“捕食者”的捕食量(注意:只能取走75个小纸块)。

(4)“捕食者”按一臂间距排好队,围绕实验装置,在一定范围内绕圈,每绕一圈捕食一个小纸块,至规定数量为止。计时员以1次/s的节奏打拍子,催促每位“捕食者”的“捕食”时间不超过1s。

(5)小组长监督“捕食者”捕食,确保环境中剩余。25个小纸块。

(6)统计“幸存者”颜色和数量。

(7)假设每个幸存者都产生3个与其颜色一样的后代。每个小纸块的周围放3个同色的小纸块。

(8)将幸存者及后代充分混合后,重复上面(4)至(7)步。每轮开始前,记录小纸块的颜色和数目。

3 实验改良后的教学效果

笔者在校内对改良后的探究活动方案进行了实施应用,实践表明:一方面,困扰本实验的两个教学难点被顺利解决了,学生们均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同时较好地排除了人的主观意识的影响;另一方面,改良后的实验趣味性大大增强了,学生们参与的热情提高了,成功率大大上升了,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对教师而言,改良后的实验分组比较灵活,更易于操作。对学生而言,由于改良后的模拟实验活动达到与原型――自然界的捕食行为的最大相似度,所以他们更容易对如何将模拟实验结果类推回原型、如何构建模拟实验的模型、如何实施模拟实验等问题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此外,笔者还将本活动方案与校外同行进行了交流推广,在校外实施中获得了认同。例如,萝岗玉泉中学廖慧娇老师采用改良方案进行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作为一种科学的探究活动,改良后的方案仍难称完美,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