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形容古典音乐的美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的简介: 流行音乐,大家都很熟悉,就是popular music。大范围的流行的,能够让广泛的人们感受到艺术的魅力。流行音乐包括国外的、包括国内的,不再是简单的作词作曲就能完成一首歌。多数的流行音乐的创作者都是青年一代;多数的流行音乐的都是以青年们的情感主体为主;多数的流行音乐使用的乐器都是大众流行的乐器,比如吉他;多数的流行音乐的创作贴近大家心灵,不要求高雅的情操和精湛的技术。流行音乐作品就像他所说的只是“流行”,并不能***长久的保存它的经典。从《纤夫的爱》、《朋友》、《同桌的你》到《天黑黑》、《黄昏》、《他一定很爱你》,无数的流行音乐雨后春笋似地出现,隔一两天就有新专辑。从邓丽君、尹相杰、刘德华到张惠妹、周杰伦、阿杜,无数的歌星献给人们无数美丽的音乐。 古典音乐,起源很早,就是classical music。从巴赫、海顿一直到李斯特、约翰•斯特劳斯,古典音乐的魅力让很多人记忆犹新。古典音乐为什么能够久胜不衰呢?那是因为古典音乐比流行音乐更能够震撼心灵、更能让人记住。多数的古典音乐的创作都是经典,没有很强的艺术天赋的人是创造不出经典的古典音乐的;多数的古典音乐使用的乐器都是古老的民族/西洋乐器;多数的古典音乐都是权利和品位的象征;多数的古典音乐有着高雅的艺术情操和精湛的演奏技术。古典音乐有很多作品家喻户晓,像《命运交响曲》、《梁祝》、《星星变奏曲》、《婚礼进行曲》、《蓝色多瑙河》、《爱之梦》等等。古典音乐里有着很多辉煌的创作家,像 音乐巨人——贝多芬,钢琴诗人——肖邦,音乐神童——莫扎特,交响乐之父——海顿 等。他们多数都有着平凡的一生,并不富裕,也并不渴望富裕,他们用自己的作品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进步思想,他们的作品了既壮丽宏伟又极朴实鲜明,它的音乐内容丰富,同时又易于为听众所理解和接受。
二、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的对比:
每一个人从内心都会肯定古典音乐的魅力,只是有时还认识得不很透彻,才没有表现出来而已。这个“认识”不但包括对音乐的领会力,还包括教育程度和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即使是肖邦,他休闲的时候说不定也会乐意听听迈克儿的热血作品,因为当时他为能休息而兴奋不已,需要比钢琴曲更激烈的东西来表达。
三、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的探讨: 为什么从过去的只听钢琴曲、交响乐,转变到现在兼容并包的局面呢?因为流行音乐的感情蕴涵非常浅显,能够瞬间唤起听众的感情。因此,听众不需要特定的心情、特定的环境,就可以直接进入到主创人员创设的情景中,从而达到与演唱者一起激动、一起忧伤、一起回味悠长的境界。流行音乐的流行就是因为它实在太大众化,根本不需要你有任何的条件,是完全的大公无私的音乐。如今的社会节奏日趋快速,大量信息的广泛传播需要及时处理,商业谈判分秒必争,学习生活如同绷紧的弦。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紧张,需要以音乐来加以调剂。这种情况下古典音乐那种深深埋藏的韵味怎么会是享受呢? 一位音乐爱好者拜访了一位友人,她家中的光碟数目绝对是瞠目结舌,但找不到任何音乐盛典、外文歌曲,哪怕是老一辈歌唱家的单集、合集。“您认识李古一吗?”“听说过李双江吗?”甚至,“你知道蔡琴和高胜美吗?!”摇头,自始至终。已经忘却了近似常识的音乐知识。这也是沉迷流行音乐,不听古典经典带来的后遗症。还好,像这些还未引退的老一辈歌手还有人认识,伟大巨人贝多芬一生的事迹未被遗忘。 中学是性格爱好形成的时期。目前迷恋流行音乐而不能自拔的大多是十几岁的初中、高中生,试想他们一旦迷恋流行音乐而彻底排斥古典音乐。没有正确的引导,青少年追星简直到了
不可思议的地步。这就更是流行音乐的悲剧了。不过我承认,被追星追得不可思议的大多是实力超群的,像刘德华、周杰伦等,的确是优秀。但现在不但世界是在多极化发展,音乐界也在!还有这么多古典经典被抛弃,不知当人们都忘却了古典音乐的时候,音乐界是个什么样子。
不知是大家忘却了古典音乐的原因是什。是没有接触?还是觉得太差劲?当然,我觉得第二种可能性是极小的,每一首古典音乐都是经典,怎么会差劲呢?所以只可能是广泛的青少年没有接触古典音乐。我曾经给我一位热爱流行音乐的同学介绍了她从未听过的肖邦的著作《幻想即兴曲》和《降e大调夜曲》,她听后的感觉非常不错,说:“有一种流水般的感觉”。的确,这两首音乐都有着非常精湛的技巧;有着非常深奥的韵味;有着不可磨灭的精神。这两首曲子并不是古典音***乐中最经典的乐曲,还有像《田园交响曲》、《少女的祈祷》,甚至《梦中的婚礼》、《水边的阿蒂丽娜》非常优美的乐曲让大家欣赏。在 百度 每日金曲排行榜 上只有一首可以算是古典乐曲的音乐进入了前50名,排在第38,这就是《梁祝》: 试问,难道能够打动人心的只有这一首乐曲么?只可惜的是大家根本没有机会去细细品味这些现在已经没有更多的古典音乐了!
【关键词】《英雄交响曲》;《英雄的生涯》;古典主义;浪漫主义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它可以同文学、戏剧和绘画等不同的感官艺术结合在一起,藉此创立出一种新的富含标题性叙述性的新的音乐体裁,是为交响诗。贝多芬的bE大调英雄交响曲》就是一部传统的交响乐,它遵循交响乐的技法和结构,更多的带给人一种抽象的精神上的描写;而理查・施特劳斯《英雄的生涯》则是赋予了标题、以叙述性为主,将形象具体而准确地描绘出来。
那么下面我们就从背景上来分析二者的差异所产生的社会原因。
一、历史背景
贝多芬所生活的年代正处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社会的动荡使人们对生活现状及其不满,强烈渴望着一个新的政权能够旧的制度,使人们从压迫中解放出来。在创作《英雄交响曲》之前,法国大革命爆发,在贝多芬当时所生活和学习的校园中,到处充斥着自由和革命的口号,对贝多芬的精神观念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英雄交响曲》是对封建王朝的拿破仑所做的丰功伟绩的一种讴歌,即使最终拿破仑却并没有如他所愿成为无私的英雄,而是夺取政权称帝,当他将作品的扉页撕去的时候,在他心目中的那个英雄便已成为了过去,但仍然不能掩盖其曾经的辉煌。但此时作曲家的创作已经完成,那么作品所描绘的也是过去式的英雄在已经消逝的时间里为大家所留下的形象。
在他的心目中,英雄的命运应当是悲壮的,带有自我牺牲精神、为和平和自由而不断努力的形象,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是对封建王朝的拿破仑所做的丰功伟绩的一种讴歌,然而拿破仑却并没有如他所愿成为无私的英雄,而是夺取政权称帝,但此时作曲家的创作已经完成,那么作品所描绘的也是过去式的英雄在已经消逝的时间里为大家所留下的形象,给挣扎在困境中的人们带来无限的希望,如同神话传说中的普罗米修斯一般,有着大无畏的精神。影射着作者自己的英雄形象相比推动历史车轮的伟人来说,略显得单薄和闲适,因为只是一种对理想中英雄的描述和对自身意见的坚持,使这个英雄的形象并不如贝多芬《英雄交响曲》中的那么大气,然而并不能因此就认为前者比后者逊色。每个人都有自身的追求和对胜利的认知和渴望,能够坚持自己的信念而完成自己一生的人,同样实现了自身的价值,这价值是无法通过功绩来进行对比和衡量的,每个人都可以是自己的英雄。
二、结构对比
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基本保持着传统的交响乐套曲形式。
第一乐章朝气蓬勃的快板以传统奏鸣曲式呈现,没有使用引子,而是直接的向我们展示了英气势磅礴的形象。这个乐章呈现出非常戏剧化的效果,由主题性格对比强烈的呈示部,进入扩大展开的发展部,并由不同的乐器,奏出一个又一个新的动机,通过频繁而严谨的调性转换,增加乐曲的紧张性。十分重要的是,在再现部之后的结束部做了发展和扩充,使得整个乐章恢宏的气势如同决堤的河水一般滚滚而来,将英雄悲剧的形象和坚强的意志烘托至,同时也在一起强调了整个乐曲的基调。
第二乐章英雄之死采用了及慢板,符合传统套曲曲式中第二乐章的抒情性,沉痛哀婉,以示人们对英雄的哀悼和痛惜,大小调交替呈现着从哀婉到获得慰藉、又再度回忆起苦难的过程,最终结束于安静的主题当中。这个乐章非常受人们喜爱,而从人们常单独演奏这个乐章也可以看出,传统的交响曲套曲结构中每个乐章的独立性。
第三乐章是欢快的快板,3/4拍的舞曲节拍为听众描绘出由英雄的牺牲换来人们和平安宁的生活和对当下生活的喜悦之情。这个乐章以非常简洁的创作手法描述了英雄胜利的果实,好似理想中的国度一般。由法国号奏出的三声中部营造出令人心醉的美妙场景。而后主题的再现代表着英雄精神的贯彻。
第四乐章的快板回到主调上进行,是较为自由的变奏曲式,重现了第二主题的同时,又采用了贝多芬自己早年在舞剧“普罗米修斯”中使用过的主题,体现出贝多芬自身的英雄情结。
呈示部以英雄主题作为主部,是全曲中唯一一个与后面的段落有正式停顿间隔的部分,对主题进行了3次扩展,不断地将新的动机编织在一起,并且每个动机都以横向的方式引领者调性的变化,模糊了调性的边界,使得乐曲在纵向上错落有致,层次丰富,这与传统严谨的调性转换不同。虽然作用都是增加乐曲的紧张感,然而贝多芬乃至绝大多数古典主义时期的作曲家所采用的手法都是横向上相对平衡的和声进行,而透过理查・施特劳斯的作品我们可以窥见浪漫主义时期惯用的调性改变手法则偏重使用各声部流动的旋律来进行推进,使得调性不再清楚明确,而调性的转换则是更有连贯性和流畅性。敌人的主题作为承接英雄和英雄情人的连接部来讲,更是生动地体现出这一点。首先敌人的主题便不具有明确的调性,而是强调音程和旋律之间的连接,而后经过窥伺英雄一般的发展,在英雄的主题苏醒之时,代表英雄情人的副部忽而如同点燃的火苗一般窜出,象征爱情的迸发。展开部是英雄的战斗,施特劳斯运用大量不协和的和弦和横向上的半音进行,造成听觉上的强烈刺激。
结 语
通过对比我们不难看出,浪漫主义时期音乐风格比之古典主义音乐而言,古典主义音乐严谨、端庄,而浪漫主义音乐却高歌自由、奔放的主旋律,与古典主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用书法来形容,古典主义更像是一幅正楷,一笔一划规规矩矩,而浪漫主义则更类似与行楷,随兴所至自由奔放,却不失严谨活泼。正是基于此,浪漫主义音乐时期也涌现出了非常多的优秀作品,而这一音乐时期也是欧洲音乐发展史上一个硕果累累的音乐时期。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一方面是对古典时期音乐的继承,所谓继承,是指音乐传承的一个过程。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并非抽离音乐发展历史独立存在横空出世的产物,而是古典音乐的延续和发展。在浪漫主义时期涌现出来的很多出色的音乐家,他们都是在古典音乐的环境中长大的,而他们的技巧包括他们的乐理知识等,都是在古典音乐长期的浸中,慢慢形成的一种良好的音乐素养,而这个音乐基础让他们有能力创作出如此之多的佳作,为浪漫主义时期出现的音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如果只是一味的继承,那么浪漫主义音乐不过是古典主义音乐的衍生品,最终必然是昙花一现。然而事实却是,浪漫主义音乐不仅没有走向消亡,反而迅速壮大了起来,成为了音乐史中的一朵奇葩,而其中的关键,自然也就是不变中求变化,也即是在继承中寻求创新,这也是音乐生命力延续的关键所在。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并不是完全的继承古典音乐,相反的,对于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作品而言,已经传唱的古典音乐是它们的基础,而他们所做的,是一件伟大的事情,在已经被许多人接纳的古典音乐中,找到一个创新,做了一个大胆的突破。
也正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不断的探索、创新,才使得音乐的生命得意延续下来,伴随着人类共同向前进步,而所留下的作品也成为了时代的印记,为我们留下细细品味的空间,为我们展现出它们当时的风采。
【参考文献】
[1]钱仁康.欧洲音乐史话[M].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
[2]J・怀特.音乐分析[M].张洪模,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3]吴祖强.曲式与作品分析[M].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
[4]杨儒怀.音乐的分析与创作(上、下册)[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通读储的全文,我觉得它是矛盾和混乱的。比如:
1. 储文第三段“首先声明”对“通俗音乐不了解、不熟悉、没有研究;平时不听或曰不大喜欢听”,但随后就说“对此问题的关心是长期存在的,基本观念也是有的”;那么“作为一个从事作曲、演奏的音乐人士”,发表言论不就显得没有根据吗?况且,后文中出现了伯恩斯坦、格什温、埃尔顿・约翰、迈克・杰克逊、甲壳虫、邓丽君这些流行音乐界的响当当人物(还有作品《昨天》《月亮代表我的心》),知道它们“广泛及深远的社会影响”和“影响着几代人”,自己“每当聆听此类音乐时都受到感染”,这说明作者也了解、也熟悉、也研究、也聆听。
2. 储文第四段正文开始也是“概念的梳理”,对“高雅、通俗、古典、流行”等词语做了一番介绍,并搬来《牛津音乐大词典》《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企鹅古典音乐词典》。既然作者同意周文中所说“每个概念都不能涵盖人们实际上所指的这个音乐类别的全部作品”,那么再来“梳理”一番不是多余吗?
3. 储文第五段认为周文“审美价值的基本依据――个体主观性”与“高雅音乐的审美价值高于通俗音乐”是矛盾的。其实这一点并不矛盾,周文说的是两种意思,一是指这种主观性是一种客观现实存在,二是指这种现实存在仅仅是影响审美价值的一个因素,而非全部。请看周文原话:⑴“在审美活动中,似乎每个人都有一把标准不同的尺子,那么就必然不能进行审美价值高低的比较,自然也就得不出‘高雅音乐’的审美价值高于通俗音乐的结论”。⑵“但是在社会生活中,艺术作为一种社会产品,其审美价值判断的个体主观性,仅仅是影响审美价值判断的一个因素,而不是全部因素。”请注意原文中的加点字,仅从文字逻辑关系上看,我们也看不出它们之间有什么矛盾的地方。况且,这两段文字确实是紧紧挨在一起的,并非笔者的死搬硬抄。
4. 周文中说“人们通过统计得票多少来决定艺术比赛名次”,是用来论证审美价值判断的群体普适性原则这一个基本原理的,并没有说用这种方式来全民投票对两类音乐进行价值的评比,所以储文第七段有曲解周文的意思。
5. 储文在第八段说周文有否定通俗音乐审美价值的意思,并举例说《昨天》《月亮代表我的心》两首曲子,前者广泛及深远的社会影响,可用“不可估量”来形容,后者在世界华人圈内“影响着几代人”。对于储文所说的情况,周文没有否定的意思,文中说得很清楚:“当然我们也不否定,一个非常优秀的通俗音乐作品的审美价值会高于一个较差的高雅作品”。
6. 储文第九段中“着重强调社会环境、社会影响及欣赏习惯等对人的感知能力发展过程的重要作用”,这一点没有什么错误,大家也承认这种客观现实,但和周文要论述的高雅音乐整体上审美价值要高于通俗音乐是两回事。
7. 储文在第十、十一、十二、十三段不厌其烦引用周文中软饮料和酒的比方,觉得“有失审慎”,因为它“不严谨不科学,反而降低了周文学术论证的说服力”。我们知道,虽然任何比方都不是准确的(储文对于周文中“很准确”三个字心有“存疑”,笔者也赞成),但作为写文章来说,我们打个比方、用个比喻是经常的,储文中不就用“四川人吃辣”、“骑自行车、驾驶汽车”来打比方吗?
8. 储文第十五段说周文一方面认为“从本质上说,音乐艺术是听觉的审美消费品”,另一方面又认为流行音乐“可以创造巨大的艺术产品消费价值,但主流社会对其审美价值的判断并不高,特别是在艺术行业专家的判断中更是如此。”这两点按储先生的意思是说它们有矛盾的地方,但后文中又没有说矛盾在什么地方,而是转而对“行业专家”有看法了。笔者通读周文,也没有发觉有什么矛盾的地方。
9. 储文在第十六段说周文结尾对“‘青菜萝卜’一视同仁的感情荡然无存”了(即抬高高雅音乐,贬低通俗音乐),笔者没有在周文结尾看到这样的意思,相反周文表达的意思很清楚,两者是“共存、伴生、互相帮衬与支持的关系”,可以“相安无事,各司其职”。况且储文自己在文中也引用了这些话的。
10. 最后一点很有意思的是,周文是进行两类音乐审美价值的比较,储文也“认为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之间可以做很多比较,从理论上、学术上、技术上、实践上去探讨二者的特点、优劣长短,目的是相互借鉴和融汇”,但同时又说“问题在于,我并不认为比拟它们之间的高低之分有多么重大的意义”。这是多么矛盾和混乱的说法呀!
其次,储文中说对两类音乐比拟它们之间的高低没有什么重大意义,笔者却认为这意义是重大的。“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的高度主观审美判断原理与人们(包括音乐行业专家和普通音乐爱好者)倾向于认为“高雅音乐”的审美价值高于通俗音乐的心理,这之间存在着许多模糊不清的关系,这是一个大众音乐文化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不论是在实践上还是理论上,都有很多工作要做。笔者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就经常碰到此类情况,比如如何通过多样的教学手段去揭示不同音乐作品中各不相同的丰富的美感,如果说高雅音乐总体要比通俗音乐丰富,蕴含的形式美以及内容美是一般通俗音乐所无法比拟的话,那么它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如何进行它们的比较?一些人(特别是年轻人)对于文化部门和教育部门所大力推崇的优秀的、经典的、古典的、高雅的音乐置若罔闻,不听不看,甚至多有不屑之辞。我们光大声喊高雅音乐的好,说大多数通俗音乐的不好,但不能心服口服地让人知道怎么好和为什么好,结果还是没用。周文就在理论上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储先生近些年生活在澳大利亚,想必对国内的情况可能不太了解。国内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对流行歌曲能否进课堂有过很长时间和激烈的争论(参看1994、1995、1996、1997年《中国音乐教育》杂志“探索与争鸣”栏目),这至少说明对于两类音乐的价值,大家在思想观念上还是模糊不清的,不能从音乐美学的角度有理有据地来解释音乐审美的价值判断问题。
再次,周文和储文虽然对高雅音乐、通俗音乐等在概念所指上做了一些说明,但笔者认为还不够。具体说来,现在影响着普通听众的通俗音乐绝对数量上指的是通俗音乐中的流行歌曲,而且很大程度上又是流行歌曲中的歌词,特别对于青少年来说。如果大家听的是纯音乐的话,即使是纯音乐中的“通俗音乐”(像商场、饭店中放的轻音乐,“女子十二乐坊”音乐,班得瑞音乐等),那么这已经离我们所谓的高雅音乐、古典音乐非常接近了,因为听者听音乐的思维方式和听带词的流行歌曲时的思维方式已有了很大区别,能够良好地感受这些音乐中的丰富美感形式并乐此不疲,也就能够在很多方面去感受我们所倡导的那些高雅、古典音乐了。关于带词的流行歌曲、不带词的轻音乐以及更高级的室内乐、交响乐等,它们对于一般听众来说,欣赏起来是一种什么层递的关系(是否有层递关系?),如何推进和演化,笔者希望能够看到包括周老师、储先生在内更多音乐行家对这个问题的论述。
一、音乐欣赏教学现状
音乐欣赏课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各个学校对其都十分重视,但只有部分学校单独开设了音乐欣赏课,其中大部分的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又流于形式,教学设施落后,资金投入不足,造成音乐欣赏课教学质量普遍不高。部分音乐教师的教学也仅仅局限于看懂五线谱,学唱几首歌曲,欣赏一些音乐作品。
(二)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对学生缺乏吸引力
目前音乐欣赏课程以中外古典音乐作品欣赏为主要教学内容,授课形式比较单一,教学过程沉闷,教学效率低下。大多数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还只停留在感官和娱乐层面,老师对欣赏作品先做简单介绍,然后放音乐,学生听,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不能从音乐中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更谈不上从音乐中获得启迪和思想升华。
(三)流行歌曲成了音乐的同义词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流行音乐充斥校园,而比较高雅的民族音乐和交响乐则无人问津。这种现象与学生人文素质基础相对薄弱,审美水平不高,所受艺术教育不多的生源特点息息相关。他们对歌曲的欣赏以“好听”或“不好听”来形容,缺乏对歌曲的意境、内容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因此也就缺乏对艺术歌曲进行欣赏的能力,“从音乐中提炼美”只能成为一句空话。
二、优化音乐欣赏课堂教学的对策
(一)创设情境以激发兴趣
1.以图画创设情境
教师指导学生在以听觉为主的前提下巧借视觉激发兴趣,是通过视觉作用共同解决其情感与作品内容难融的教法。但要明确,图画是辅助手段,为创设情境所绘制的图画必须紧扣音乐内容,且要形象明显,力求“意在画中,藏而不露”,体现以听为主、以看为辅的原则。在初、复听中播放录音的音量要随需要而变化,做到适度对比,效果方好。
2.演讲故事创设情境
教师借助文学故事形式,通过口头语言揭示音乐作品内容的方法。爱听故事是青少年的特点,故音乐欣赏教学时要充分满足学生这一需求,做到所讲故事紧扣音乐作品内容,而且语言生动形象,声态、体态、情态密切配合,务必引导学生以欣赏音乐为中心,以听讲故事为次之,必要时把音乐主题或重点乐句的范唱(奏)巧插于演讲故事之中,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兴趣。
3.配音描述引入情境
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中,审美的情感交流极为重要,特别是在以谈话描述方式进行时,更需借助相应的乐曲声。在欣赏教学中进行语言描述时,我常同时用轻音量播放该作品或相关乐曲为背景音乐,以更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其迅速进入情境。
(二)音乐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欣赏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应该让学生在音乐中通过感知、联想、想象与情感的激发,再以赏析、比较、认同等理的参与为手段,获得审美体验。但是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忽略了欣赏主体“学生”的音乐感受,而把“听”这一活动看做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行为,完全依照欣赏教材、介绍作者、年代、背景等,从标题着眼讲述音乐,最后进行欣赏。或是把自认为最完美的理解“灌”给学生,把音乐作品说“死”、说“僵”,或是把想象中的视觉形象描绘得有声有色,而让学生按图索骥,最终导致学生对音乐欣赏兴趣的丧失。
因此,我们应该探求一种新的欣赏途径:不以语言讲授为主、不拘泥于欣赏教材、不从作品感受作曲家的创作意图,而是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欣赏、感受、讨论、表现音乐。具体表现为:课始,不告之作品名称、作者情况等,让学生先聆听音乐作品,感受音乐特点、情绪,根据自己的经验,理解音乐,展开想象,之后,同学之间进行交流讨论。这种教学,有可能会与作者的表现意图有所出入,但学生所说的音乐形象,都是通过认真聆听而得到的,具体、实在。课堂上,往往同学听得认真,教师上得轻松,气氛活泼热烈。同时,使学生都有一种成功感。
(三)欣赏多种风格、类型的音乐,从各种音乐中吸收营养
我国著名音乐家朱践耳先生主张音乐家必须具备四副耳朵:听古典音乐的耳朵、听民族民间音乐的耳朵、听现代音乐的耳朵、听流行音乐的耳朵。这一观点在普通中小学的音乐欣赏教学中同样适用。但目前的情况是,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特别是高年级学生,你问起他们喜欢什么样的音乐时,他们会告诉你喜欢流行音乐,对此讲得头头是道,老师有时候都插不上嘴。他们热爱甚至崇拜这一种类型的音乐,对艺术性更高、内涵更丰富的高雅音乐漠不关心,这样就很难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对于这些学生,在欣赏教学中,应积极地给予引导和指导,培养他们对音乐作品的比较与评价能力,在欣赏过程中去粗取精,不仅在课堂,在平时也要加强这方面的指导。只有广泛地欣赏各种类型和风格的音乐作品,才能提高学生学习音乐兴趣,开阔学生视野,增长音乐知识,对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大有裨益。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只有通过欣赏者自己的聆听、欣赏,才能逐步获得音乐欣赏能力,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捷径。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能提高音乐欣赏课教学质量
1、欣赏古筝名曲《渔舟唱晚》,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通过速度变化的练习,让学生体会到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
2、引导学生听辨、讨论、联想,综合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通过花指技法的模仿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弹拨乐器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了解并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
【教学重点】
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体会乐曲表现的情绪和意境。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培养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
古筝、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设计】
一、主题导入,弹唱对比,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
师:同学们,我们看一个曲谱。让老师看一看你们的识谱能力有没有提高,大家来唱一唱。(多媒体出示《渔舟唱晚》A段曲谱,学生视唱,教师指导)下面听老师用古筝演奏这段旋律,看看它带给你哪些新感觉?谁来说说?
生:更优美,更有韵味了。
师:正像同学们所感受到的那样,古筝演奏的这段旋律,更富于独有的韵味与意境。古筝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既善于表现优美抒情的曲调,又能够抒发气势磅礴的乐章。古人曾用“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坐客满筵都不语,一行哀雁十三声”的生动诗句,描绘了筝的演奏艺术达到令人神驰的境地。在中国古典音乐当中,由古筝演奏的作品很多,其中最为经典的有《渔舟唱晚》《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等。(教师用多媒体课件进行配乐介绍)
二、通过哼鸣和速度变化练习。让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和意境
师:刚视唱的这段旋律就是乐曲《渔舟唱晚》第一段的主题音乐,现在,我们来完整地聆听这段旋律,注意体会乐曲的速度和情绪是怎样的?(聆听A段)
师:先说说这一段的速度是怎样的?
生:徐缓地。
师:情绪呢?
生:宁静地。
师:缓慢的速度使这段旋律听起来非常优美,表现了一种宁静的情绪。让我们仿佛置身于夕阳余辉尽染、碧波涟漪的湖面,沉浸在微风轻拂,渔舟缓缓而行的诗情画意之中。(多媒体出示背景画面)让我们轻声哼唱这段旋律的主题部分,进一步感受乐曲塑造的诗情画意。(指导学生哼鸣演唱,注意放慢速度、投入感情)我想你们已经体会到了其中韵味和意境了。
师:那么,请大家思考一下,如果改变速度,这段宁静地情绪会不会受到影响呢?(生:会)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呢?我们来体验一下:(打着拍子用中速唱A段主题)情绪有变化吗?(生:听起来不够优美宁静了)好,再加速(提速唱),情绪变得怎么样了?(生:变得活泼跳跃了)再提速。谁来说说?(生:更加欢快了)看来,速度的变化真的会影响到乐曲的情绪和它所表现的意境。再来完整的体验一次由慢到快的过程,注意体会情绪的变化。
师:继续欣赏第二段,注意感受“4”音产生的独特效果。(教师示奏B段音乐)刚才老师演奏的这段旋律是从前一段音乐中发展而来的,在这个乐句出现了“4”音,从全曲来看,“5”是旋律的中心音,“4”音的出现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谁来说说?我们可以用短暂离调来形容它所产生的效果。
三、模仿学习花指的演奏。让学生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来。体验弹拨乐器的艺术魅力
师:接下来,老师教你们一种古筝的演奏技法。这种技法可以说是最能够体现古筝乐器艺术特色的,对旋律起到了装饰、润色的作用,它的名字叫花指。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制作的古筝道具来跟老师学习花指的演奏:右手自然弯曲,手腕放松,大指小关节凸出来,放在靠近我们身体的这根琴弦上,然后给予一定的力度向前刮奏,别把它们想象成一根根弦,弹奏感觉就像是流水一样,这样弹出来才会有味道。(学生模仿练习)
师:下面我们欣赏的这段旋律就是用花指演奏的,这一连串的音,通过一次比一次加快速度的反复,你们似乎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欣赏乐曲的第三段。(听C段音乐)
师: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说一说想象到的情景。(教师总结,多媒体出示背景图片)这一部分速度逐渐加快,与前两段对比,情绪变得欢快了,让我们仿佛看见渔船满载丰收的喜悦,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划船比赛,摇橹声、船浆声、水花飞溅声越来越响,渔船越来越近。听到了渔民们开心的笑声,还有同学们刚才说的那些,构成了湖面上一部快乐的交响曲。现在,我想邀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奏响这部快乐的交响曲,好吗?请同学们跟随我的演奏,通过花指动作的模仿,来感受这段旋律营造的热闹欢腾的气氛。(教师弹奏,学生打着节拍模仿花指的动作)
四、完整聆听,通过多种方式综合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加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师:下面我们完整的欣赏这首乐曲,大家可以用哼唱、肢体语言等多种方式来参与聆听。随着音乐的发展,在一连串刮奏中,乐曲达到了,很快又突然停住,你们听,这时尾声缓缓流出,与A段主题首尾呼应,画面又恢复了平静,耐人寻味。(多媒体出示背景图片)
五、配乐朗诵。教师总结
师:从同学们陶醉的神情中,我看到了你们对这首乐曲的喜爱,老师和你们的感受一样,最后让我们伴随的优美的旋律轻盈的朗诵这首小诗:(配乐朗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