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哲学的基本观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哲学产生于19世纪,但又超越了19世纪,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真理。真理只能发展而不能被。哲学的基本观点是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同时,人们对哲学基本观点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我们应当辩证地理解和把握哲学的基本观点。
哲学的有些基本观点已经成为常识性的观点,像物质统一性、能动反映论、历史决定论以及矛盾论等。对这些基本观点,应结合当代实践的新经验、当代科学的新成果阐释出新内容,显示出哲学的开放性。我们应当把哲学的物质观放到当代科学的背景中去理解,结合量子物理学及其“测不准原理”去阐释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正是对“客观实在”的研究,把哲学的物质观同当代科学和哲学共同关心的课题联系了起来,并凸显出哲学物质观的当代意义。我们应当结合“数字化的虚拟”阐释能动的反映论,结合统计决定论阐释历史决定论,结合系统论阐释矛盾论,等等。
有些观点本来就是哲学的基本观点,只是由于种种原因,原有的哲学教材没有涉及或未加以重视,没有把它们作为哲学的基本观点加以阐释。例如,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以及马克思的交往理论等。历史常常出现这样一种奇特的现象,即某个伟大思想家的某些重要观点往往在其身后,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历史运动之后,才充分显示出它们的价值,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哲学的历史命运也是如此。例如,经济全球化运动使马克思世界史理论的价值凸显出来,而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又使我们真正理解了以人为本这一哲学的基本观点及其意义。因此,我们应以当代实践为基础,深入解读哲学文本,全面理解哲学的基本观点。
有些观点本来不是哲学的基本观点,在经典作家那里只是有所论述,尚未充分展开、详尽论证,但当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又日益凸显出这些问题,使之成为迫切需要解答的热点、难点问题,如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人与自然的“和解”、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这样一些问题。对于涉及这样一些问题的观点,我们应以当代实践和科学为基础,深入讨论、充分展开、系统论证,使之成熟完善,上升为哲学的基本观点。
有些观点经典作家并没有提出,而是的后继者依据哲学的方法论分析、研究变化中的实际而提出的新观点。这些观点契合着当代实践中的基本问题,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因而应当成为哲学的基本观点。例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等等。哲学始终关注变化中的实际。因此,哲学教材不应成为脱离现实的纯粹的范畴演绎系统,不能仅仅成为哲学教师之间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更不能成为学者个人的自言自语,而必须关注变化中的实际,与现实对话,同时依据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来阐释哲学的基本观点。
有些观点本来是哲学的基本观点,至今仍是的基本观点,但随着学科的分化,这些观点已从哲学中分化出去,成为其他学科的重要内容,如阶级、国家和革命的理论已经成为政治学的内容。对于这样一些观点,哲学教材就可以不再把它们作为基本观点加以详尽论述。这主要是为了适应学科的分化,而不是说这些观点不重要。实际上,任何一门学科的内容都要经历一个从不确定到确定、确定以后再不断调整的过程。哲学教材也应如此。
关键词:实践 直观唯物主义 实践唯物主义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的出现绝非偶然,它是时代的产物,是马克思哲学理论活动的结晶。费尔巴哈突破了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回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仍然存在着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的缺陷。马克思从无产阶级的斗阵出发,依据哲学发展的必然逻辑,对德国古典哲学进行了分析和批判。《提纲》正是马克思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费尔巴哈的哲学一个重要理论成果,也是马克思亲身实践的结晶。《提纲》对实践的强调就是对实践体验的理论回应。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抛弃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主义,特别是抛弃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但同时也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承认自然界离开意识而独立存在,意识是人脑的产物,空间、时间和机械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人是自然的产物,是思维和存在的统一体。他肯定了世界可知性,坚持认识论上的反应论,但他把人看是一种脱离历史和社会关系而存在的生物,并唯心主义的解释社会现象,着就使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成为“半截子的唯物主义”。
《提纲》是哲学革命的重要标志。在《提纲》中,马克思恩格斯既分析批判了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又吸取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本内核,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并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运用辩证法深刻分析和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内在矛盾,发现了唯物史观,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提纲》对于哲学的革命表现在许多方面,但是有一个根本的基点是其核心,既实践的观点。马克思在草拟这份提纲时,已远远超出了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片面性的观点,明确地提出了新哲学最根本观点,即革命的实践的观点。在这一观点的统帅下,阐明了三个重要的问题:一是“实践”本身的哲学阐明;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唯物主义视角来分析社会历史的发展;三是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来解释人的本质。
另外,《提纲》指出了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及其社会基础。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三大缺陷:一是旧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脱节,和形而上学结合在一起,从而具有了形而上学性;二是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消极被动的反应论,不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前提和基础;三是旧唯物主义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由于它的不彻底性,从而不能吧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贯彻到社会领域中去,从而而只是由社会意识去说明社会存在和发展。
关键词:哲学基本观点;思想品德课;渗透;教学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2-0003
哲学是一门对学生进行基本理论教育的课程,同其他政治课一样不是单纯的理论教育课,更主要的是思想教育课。讲清哲学原理是提高学生思想觉悟的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是讲清理论的归宿,是哲学教学的目的。怎样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哲学原理,让学生感觉到这门课的趣味性、实用性是我们的责任。因此,在教学中单凭空洞的理论说教、不结合当前社会实践、不结合学生实际是不可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的。必须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合理地、适当地贯彻思想教育,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初中生,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人才。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要求,初中思想品德课应以学生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和人文素质。而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它对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让初中生了解一些哲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他们正确处理学习、生活和成长中遇到的各种烦恼与困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
笔者认为,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有意识地渗入哲学思想,会取得较好的效果。例如,在对七年级学生进行《做意志坚强的人》的教学时,可向学生提出“挫折是好事还是坏事”的思考题。多数同学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坏事。”首先应肯定学生的回答,指出挫折本身并不是好事,也可以说是坏事;然而,也有人能战胜挫折,成就一番事业。如我国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曾三次参加科举考试,都失败了,但李时珍并没有因此消沉,他立志学医,终于写成了流芳百世的医学著作《本草纲目》。许多有作为的人,都是在挫折中成长起来的。这样,运用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的观点,使学生懂得了培养坚强意志和顽强毅力的重要性,对学生起到了强烈的激励作用。
违法和犯罪是七年级法律知识教育中的两个重要概念。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违法是犯罪的前提,犯罪是违法发展的必然结果,两者在本质上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它们在本质上都是危害社会的违法行为。一个人如果经常做违纪违法的事,不思悔改,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犯罪。有这样一个案例:王某从小经常打架、破坏公物,还逃学到网吧或游戏厅上网玩游戏,没有零花钱就偷拿同学的钱物或敲诈小同学,经教师批评教育后仍不改正。因为他认为自己没犯罪,犯点小错误没事。后来,因偷窃邻居的财物被公安机关送去劳教所劳动教养。但劳教回来后,仍恶习不改,一次因参加一团伙抢劫被逮捕,经人民法院审理,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在引导学生分析王某“违纪――违法――犯罪”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渗入哲学上的“量变与质变”原理。指出大量的违纪是违法的前提和准备(量变),违法则是违纪的必然结果(质变),违法之后不思悔改,继续行窃,就是在做量的积累(新的量变),久而久之必然导致走向犯罪的深渊(再次发生质变)。在仔细的分析中,使学生认识和理解了违法与犯罪的联系,懂得没有“小错不断,大错不犯”只有“小错不断,大错必犯”的道理。
综上所述,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入哲学思想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但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年龄特征、认识特点和理解能力,用简明通俗的语言、生动有趣的事例,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学实践表明,在教学中把握以下几个方面,有助于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寻找机会,适时渗入
在进行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时,我们要认真研究教材,挖掘教材所蕴涵的哲学思想。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揭示出相关的哲学思想,使学生的认识和理解更进一步,由特殊具体的知识上升到一般普遍的原理,体会到哲学基本观点和原理对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际指导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二、把握尺度,适当渗入
初中思想品德课毕竟不是哲学原理课,我们只是想让学生对哲学知识有个初步的了解。因此,只要抓住与教材内容紧密相关的哲学基本原理,用通俗的语言和适当的方式予以介绍即可。让学生在对比的基础上有所感悟,从而训练学生的思维,增长学生的智慧,使学生更灵活、更聪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循序渐进,逐步渗入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蕴涵着许多哲学思想,如普遍联系的观点、矛盾分析的方法、量变质变原理、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实事求是的思想等。我们一方面渗入哲学思想,另一方面要启发引导学生经常运用已了解的哲学原理学习新的内容,达到温故知新。在经常运用中,加深哲学思想的理解,使学生懂得哲学并不是抽象空洞的理论。
四、巧选材料,自然渗入
引用故事、寓言、名人名言等,使学生领悟其中的道理,这样有助于理解重要的哲学思想。为了使学生理解实事求是的含义和重要性,向学生讲述“滥竽充数”的寓言故事,让学生从南郭先生的下场中体会到不懂装懂、弄虚作假的尴尬与害处,懂得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绝不能脱离实际。“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故事则让学生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摘要:论文讨论了:1、中国传统系统观的基本特征,它们是,普遍主义的大一统的系统观;基础主义和整体主义的系统观;2、科学实践哲学和新经验主义科学哲学蕴含的多元主义的地方性系统观;3、多元主义地方性系统观对于系统科学的意义。
关键词:科学实践哲学;新经验主义;大系统观;地方性;多元主义
导言
中国系统科学领域和系统科学哲学领域占主流的观点基本上一直秉持着这样一种把世界视为有层次结构的系统的整体主义、系统结构主义和系统普遍主义的大系统观。
例如在中国比较权威的著作《系统科学》(许国志主编,2000)就这样说“:系统科学以这样一个基本命题为前提:系统是一切事物的存在方式之一,因而都可以用系统观点来考察,用系统方法来描述”[8]P.17。绝大多数研究者也一直视其为当然,而很少对这种系统观及其哲学基础提出质疑和挑战。近年来,由于实用主义、工具主义的出现,特别是科学实践哲学[2][3][4]和新经验主义科学哲学[1]的兴起,在科学哲学领域掀起了一股关注科学实践的实用主义思潮,这种思潮由于自身的需要,在论证科学实践和科学知识的局域性、地方性的同时,也间接地带来了对于整体主义、普遍主义和结构主义的种种挑战和冲击。然而,这种挑战与冲击由于学科界限所限,还没有引起中国系统科学哲学领域的重视,也没有引起中国系统科学研究者的重视。但是,在西方,我们已经看到实用主义思潮已经影响到这种系统观,这是一种新变化。本文试图借助科学实践哲学、新经验主义科学哲学对于中国系统科学界和系统科学哲学界所长期秉持的大系统观进行批判、剖析和讨论。
1.中国系统观基本观点及其问题
在中国,早期形成并且延续至今的当代系统观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研究方面有六个被视为当然的基本观点。
1.1很明显,由于长期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传统的影响,中国系统论思想在本体论上一直秉持三个基本立场,它们是:
(1)系统实在论———认为:世界独立于人的认识而客观存在,世界的存在是按照系统方式存在的。更强的版本认为,世界的一切存在都是以系统方式存在的,没有非系统方式的存在。
(2)系统整体论———认为:世界由各种系统组成,这些系统之间存在普遍联系,因而形成了有机联系的系统整体[注2]。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系统观一直就持有这样的立场,比如天人合一的思想其基础就是系统整体论,《黄帝内经》里借黄帝之口说“: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就说明了人与天的整体性[9]P.35。
3)系统结构论———认为:系统都是有结构和层次的;不存在没有联系、无结构和层次的系统[8][7]。
1.2中国系统论思想在认识论上同样秉持着三个相应的基本立场。
换句话说,在上述系统实在论的支配下,加之辩证唯物主义作为中国正统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系统认识论也自然秉持这样的基本观点:
(1)系统反映论。
尽管没有成为体系的系统认识论,但是伴随系统科学的诞生,中国系统科学和哲学界,大多数均认为,认识论的重要任务,就是在思维中如何正确反映世界这个统一的整体的大系统;由于世界作为系统存在是独立于人的认识的,是唯一的客观存在,因此正确的反映就具有唯一性;不把世界作为大系统看待,就是错误的认识。我认为,这是朴素的系统认识论,它是被动地跟随在系统实在论之后的“系统反映论”。同时,它也是独断的认识论,因为它封闭了其他认知的可能性和言说的可能性,凡是把世界看做其他存在的方式,都因此有可能被扣上“错误”的帽子。
(2)系统普遍论。
由系统实在论和统一论推论,可以给系统认识论意义的普遍论赋予这样的特性,即由于认为系统是世界上一切事物的普遍存在方式,因此认识的真理一定是系统化的,是普遍适用于一切系统客观存在的。只要按照系统的方式看待世界和事物就是走在了正确的认识道路上。抽象出来的系统规律性可以适用于一切系统,系统样式可能有各式各样,但是本质是同一的;系统的抽象和还原因此也是可行的。
(3)结构认识论。
由系统结构存在论推论,可以认为认识论意义的结构认识论的特性是,认为认识的系统一定是有结构和层次的体系。凡是无结构、无层次和非系统化的认识,都构不成真正的认识(比如零散的认识,就不构成真正的认识)。系统结构认识论是一种关于认识必须体系化的观点,这种观点很容易导致建构大体系的观点。
1.3中国系统论思想在在方法论上秉持的基本立场是受到上述本体论和认识论支配的。由于有系统整体主义和基础主义的支配,占主流的观点先天地、形而上学地认为,世界是一个大系统。因此,系统方法论上常常持有结构化的方式,即切克兰德所说的“硬”系统方法论,或者社会学里的结构主义的方法。这种系统方法论常常从文本和系统教义出发,而不是从实践出发,去处理社会和管理事务,把本不可结构化的事情也硬性地结构化。
总之,在中国,系统整体主义、系统和系统普遍主义的思想,占据系统科学和哲学研究的支配地位,虽然有一些其他的声音,但是在没有从哲学的基础上动摇其整体主义、统一主义和普遍主义的根基之前,中国的系统哲学研究到今天也还仍然保持着这样的状态。
2.科学实践哲学和新经验主义对于大系统观的批判
著者在21世纪初,在继续研究系统哲学的同时,接触到西方的20世纪90年代初兴起的科学实践哲学[2][3][4],并且在研究它和把它介绍到中国的过程中,发现科学实践哲学的思想与原有的中国系统科学哲学研究所秉持的大系统思想、整体主义和普遍主义有很深的矛盾;著者在进一步的研究中,也开始接触与科学实践哲学有着密切关系的新经验主义科学哲学,特别是卡特赖特的《斑杂的世界》(DappledWorld,AStudyoftheBoundariesofScience,Cartwright,N.,1999),发现那里有更为直接的与大系统观、整体主义、基础主义和普遍主义直接抵触的观点和立场。著者在比较了中国系统科学哲学研究处于支配地位的系统观与科学实践哲学、新经验主义科学哲学的思想,同时在接触切克兰德的后期软系统方法论之后,深感中国的系统科学哲学研究应该有所变革。以下为了表述简洁起见,我把目前还占支配地位的中国系统论思想称为中国传统系统观。
科学实践哲学与新经验主义的科学哲学立场和观点与中国传统系统观在什么地方有何不同呢?让我们分别给予论证。
我们先看科学实践哲学观点,它的一个基本观点是秉持“地方性”的认识。它认为,人们的实践都是当下的实践,是基于具体环境的地方性实践,因此所产生的认识也一定是地方性知识。之所以会有普遍性知识的认识,是因为某些知识通过标准化的技术、标准化的语言和其他形式的努力使之标准化,形成了被标准化的知识,它看上去像普遍性的知识,而实际上其知识本性并没有改变,仍然是地方性的[2]chap.4。
如果我们拿地方性实践和地方性知识的观点看待系统,那么首先不会认为在世界上存在一种统一的大系统,因为人们的实践是地方性的,认识是地方性的,因此,对一切人而言都相同的客观存在的大系统只是一种幻象而已。在持有科学实践哲学观点的学者看来,系统就是与行动者在一起的局部的可参与的系统,它一定是地方性的,是一种行动参与的具体系统,而不存在那种抽象的、与时间和语境无关的系统。这点与中国传统系统观所秉持的整体主义、统一主义和基础主义均有不同。所以,如果有科学实践哲学意义上的系统观,那么这种系统观对于系统的认识一定具有如下特征:第一,这种系统是与行动者的实践扭结在一起的,它不能完全划界为本体论的和认识论的,它应该是实践性的,即通过实践把本体与认识扭结在一起的、有实践者参与其中的系统。即是一种介入主义的地方性系统观。
第二,不存在抽象的大系统本体或者认识,如果有认识的系统方式,那么也一定是地方性的,是与相对照的实践和认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脱离开行动者的抽象系统;也没有脱离开具体实践环境的单属于行动者的系统本体和认识。因此,这种系统的本体和认识是之于行动者与其环境共有的。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行动系统观。
第三,在方法论上,它提倡实践的行动方法,即通过行动者在具体语境中的与对象打交道的实践方式,介入认知对象、系统和环境。因此,这种方法论更看重实效,更看重在实践中改进认识。所以这种方法论的基础有实用主义的特性。
从新经验主义的科学哲学看,中国传统系统观的观点与之差异就更大了,新经验主义科学哲学家卡特赖特直接引用维也纳学派的钮拉特的话说:“‘那个’大系统是个大的科学谎言”(‘The’systemisthegreatscientificlie,Neurath’ssaying)[1]p.6,她在《斑杂的世界:科学的边界研究》中到处都在论证,不存在统一的科学系统,科学是分为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经济学、心理学……,等等的,它们的使用也是分别应对不同的领域的,这些科学既没有统一的定律适用领域,也不存在完全可以还原为一种科学的那种情景[1]p.6。因此在多元局域实在论的立场看来,不存在统一的同一的某种大系统,世界是分为不同领域,不同方面的,是斑杂的,而不是统一的、同一的整体。统一的整体主义和基础主义都是有问题的。
卡特赖特是认可实在论的。但是,卡特赖特的或者以卡特赖特为代表的新经验主义的实在论很有特点,即它是一种形而上学多元主义的局域实在论。所谓形而上学多元论的实在论是什么呢?
其一,在形而上学的意义上,即这种实在论是一种信念,一种从事某种活动(如科学实践)必要的承诺,既然作为信念和承诺,我们也可以不去深究其实在论面对的对象或者指称的对象是否存在,而是说,有了这种承诺,可能在操作意义上,对于外部世界的认同和实践可以更为放心。
其二,在多元主义的意义上,这种实在论不是整体实在论,不是大系统统一主义,而是按照行动者的实践把实在区分为实践的地方性的实在。在这个意义上,这种实在论与其说是本体论意义的,倒不如说是更具有认识论意义和方法论的实在论。这是一种与劳斯的科学实践哲学意蕴协调的地方性系统观。
以上两种科学哲学观点也都具有共同的情境主义立场。人们的认识不可能脱离开具体的情境。劳斯甚至认为,在型塑实践的过程中,情境比参与者更为优先[3]chap.5;[4]chap.5andchap.6。这就表明,情境这种具体的“系统”中的要素,是具体的,是与其他要素,如行动者、对象一起构成了具体系统本身的。不可能在发现和辩护的过程中,抽象地论证一个不包括具体情境的系统。
在表明实践的时间性和历史性上,劳斯比卡特赖特走的更远。在卡特赖特那里,实践的时间性被固化在实验室的条件上,固化在其他情况均同的设计上。而在科学实践哲学那里,实践的时间性是第一位的[3]pp.134-135。由于实践是历史的,具体的,情境化的。那么,抽象的大系统就是一句谎话。
更为深刻的是,隐藏在中国传统系统观背后的基础主义、统一主义,有一种话语的霸权主义在里面。追求大一统、认为只有一种真理,认为这种真理是普遍适用于一切系统,认为所有的系统都是一个系统,不存在差异,这实际就是在说,有一个智者一旦掌握了这个真理,这个系统,那么就应该唯我独尊,就应该是“普天之下莫非我之系统”。这样的认识一旦付诸实践就可能带来极大的恶果。历史对此已经有所警示。
综上所述,科学实践哲学和新经验主义科学哲学所可能具有的系统观在多点上与中国传统系统观有很大的差异与矛盾,引入科学实践哲学的地方性观点,引入新经验主义的多元形而上学实在论观点,有助于思考、揭示中国传统系统观存在的问题。
3.破碎的地方性系统观之要义借助科学
实践哲学和新经验主义的科学哲学,我们对新的系统观提出的基本特征可以做出这样的概括:
(1)介入主义的实践系统观:行动者在实践,因之行动者也同时就在认识,因此行动者是与行动者周围所及的那个世界是一体的,我们可以承认有一个外部的世界,但是这个世界就是行动者实践和认识的世界,而不是抽象的大系统;与行动者的实践和认识无关的世界是否独立存在,对于我们是没有意义的。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区分本体论与认识论,本体论和认识论区分本身就是一种主客二分的传统哲学。实践的认识论是一种介入主义的认识论,因之也是一种实践介入的本体论,一种与实践行动者相关的本体论。
(2)多元主义的地方性系统观:行动者的视野总是地方性的,行动者的实践也是地方性的,不同的行动者关注不同的问题,即便面对的是所谓的一个环境,他们也面对的是不同的地方性情境,所以关于外部世界统一性的推论是站不住脚的,认识世界和实践的科学种类具有多样性,我们所认识的世界是斑杂的。因此应该放弃统一的大系统论,放弃系统普遍主义的观点,而秉持多元主义的小系统观。地方性系统观。由于不同的行动者所认知的系统可能都是存有差异和不同的,因此社会协商与沟通是必要的,应该的。
(3)建构主义的实践系统观:按照科学实践哲学和新经验主义科学哲学,我们并不把外部的实在视为当然的系统,更不把这种系统视为所有人共有的系统,而是视为透过行动者的实践介入的、建构起来的不同地方性的系统。是与行动者关联在一起的,通过行动者努力构建起来的系统。这种系统与其说是实在本身的,倒不如说是行动者通过实践环境建构起来的。因此,这是一种实践建构的系统观。当然,因为实践在整合社会力量和自然力量,因此这种实践建构论的系统观也区别于社会建构论。
最后,从科学实践哲学和新经验主义的科学哲学里总结出来的地方性的多元主义的系统观,对于中国系统科学和哲学研究的最大益处,我认为是它们都共同地带给中国系统和哲学科学研究的视角转换,即把一种所谓的客观系统实在论的视角转换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视角,把一种大一统的系统观改变为局部的、地方性的小系统观。而科学实践哲学和新经验主义科学哲学带给中国系统界的系统观还有一层,那就是介入主义的实践系统观。介入主义看重的是交流、沟通和合作,唯此,这只有在地方性的知识与实践中才能扩展开来。并且在系统扩展后,我们仍然需要牢记其根本仍然是地方性的。正如卡特赖特把牛顿第二定律的普遍化表述改为律则机器的条件限制的表述一样,[注3]我们在说“,系统存在的特性是……”,也应该自觉地意识到,这是我认识的系统,也应该把这种表述改为“,我认识到的系统的特性是……”。如果结合科学实践哲学和新经验主义的科学哲学关于局域实在论的多元主义立场,那么,我们应该意识到,我们都是从地方性的立场上看到的我们所实践基于的地方性实在。这种实在是否为系统存在,那就要从具体问题出发来说了。所以,这种系统观如果可以做出简要而生动的说明的话,那么它就是破碎的系统观。
[注1]苗东升教授这样说“:现实世界的任何事物都是以系统方式存在和运行的,……绝对不能当成系统看待的事物是不存在的”[7]P.37。
[注2]许国志主编的《系统科学》此处的原话是,“整体观点是系统思想最核心的观点,系统科学是关于整体性的科学”[8]P.21。
[注3]例如,卡特赖特指出,对于牛顿第二定律(F=ma)来说,我们大多数人是在基础论的规范中长大的,把它理解为前面有全称量词:在所有情形中的所有物体,它的加速度将等于它在此情形中受到的力除以它的惯性质量。
我想换个读法,实际上我相信我们应该把这种关于所有的所谓普遍的律则读成“其他情况均同定律”(ceterisparibuslaw)[1]pp.28。卡特赖特把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改写为:对于任何情形中的任何物体,如果没有东西干扰,它的加速度将等于它所受的力除以它的惯性质量[1]pp.28-29。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复杂性研究》编委会.复杂性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
[2]成思危主编.复杂性科学探索[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9.
[3]苗东升.系统科学精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一、生活与哲学
例1 下列关于哲学与生活的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哲学来源于生活 ②哲学就是生活经验 ③哲学可以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 ④哲学可以为人们解决问题提供具体方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解析 本题容易误选②或④。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和看法。人们对生活经验的不断反思和追问,慢慢就会涉及到带有哲学性质的问题,因此,哲学不等于生活经验,②的观点是错误的。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但是,哲学方法论是根本的方法论,在哲学方法论的指导下,人们可以结合具体问题去探索具体的方法,哲学不会为人们解决问题提供具体的方法,④的观点是错误的。故本题选C项。
点拨 方法论是有多个层次的,有哲学方法论、一般科学方法论、具体科学方法论之分。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对立统一关系;而哲学方法论在一定意义上带有决定性作用,它是各门科学方法论的概括和总结,是最一般的方法论,对一般科学方法论、具体科学方法论有着指导意义。
二、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例2 庄子认为,要“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这样才有可能达到“畸于人而侔于天”的境界。荀子则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
A. 庄子客观唯心主义,荀子是主观唯心主义
B. 庄子主观唯心主义,荀子是朴素唯物主义
C. 庄子强调要顺应客观规律,荀子强调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改造自然
D. 庄子强调要顺从自然规律,荀子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解析 误选A、B项的原因在于没有搞清楚庄子、荀子的观点属于朴素唯物主义,误选D项的原因在于没有明确“制天命而用之”的含义,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能消极地顺从自然,而要主动地控制和利用它。故选C项。
点拨 以文言文作为背景的试题往往让同学们犯难,有两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一是记住一些主要思想家所属的哲学派别(见下表)。隋唐以前的思想家更侧重于唯物主义;隋唐以后,唯心主义思想家多了起来。
[所处时代\&唯物主义主要代表\&唯心主义主要代表\&隋唐以前\&荀子、墨子、王充、范缜等\&董仲舒等\&隋唐以后\&王夫之等\&王守仁、朱熹、陆九渊等\&] 二是找关键词。没有读过庄子相关文章的同学很难理解引文的意思,但是,引文中“不以人助天”、“无以人灭天”的意思非常清楚,就是要顺应自然规律。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的意思也明确,“制天命”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用之(天命)”就是利用自然,这就说明了他的观点并没有夸大主观能动性。
三、思维与存在
例3 回顾我们所走过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程,可以看出,经济发展水平的每一次跃升,都缘于改革理论的突破,都缘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如闪电走在雷鸣前一样,思想要走在行动前面。“正如闪电走在雷鸣前一样,思想要走在行动的前面。”这里包含的哲理是( )
A.一定形态的思想是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B.一定形态的思想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
C.思想路线决定改革的进程
D.先有理论,后有实践
解析 A项的观点本身是正确的,但材料强调思想要走在行动的前面,所以,很容易排除。思想路线属于意识范畴,不能起决定作用,C项的观点是错误的。“正如闪电走在雷鸣前一样,思想要走在行动的前面”似乎表明先有理论,后有实践。但是,实践是认识(含理论) 的基础和源泉。D项的观点违背了这一原理。根据“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理论,一种理论可以先于实践而出现。这种先于实践出现的理论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基础上提出来的。故选B项。
点拨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其实也是一种解题的重要工具。这一原理有一重要内容是“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即,一个事物不管它怎么特殊,它必须具备同类事物的共性。命题者往往故意离开事物的普遍性强调事物的特殊性。本题就从材料入手,提出“先有理论,后有实践”违背了实践决定认识的基本原理,也就是存在决定思维。
现代工业文明的高速发展,使物质生活的富足成为现实。然而,资源的枯竭、环境的破坏、人口的膨胀使人类面临着严重的危机。“自然资源是否可以无限制地开发和利用?”“生态环境为什么如此恶劣?”“人类在自身的发展的过程中应怎样处理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人们在经过了这一系列思考后理性地选择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落实科学发展观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据此回答1~2题。
1.人们面对人口、资源、环境之间日益加剧的矛盾而进行的思考不可回避地触及到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这说明( )
A.哲学的智慧是人努力想象出来的
B.在生活实践中产生的思想都是哲学思想
C.哲学是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产生的
D.实践的发展是为了适应哲学的需要
2.人们在经过了一系列思考后理性地选择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落实科学发展观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这主要体现了( )
A.人们改造世界的水平取决于主观认识
B.思维方法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起决定作用
C.真正的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没有哲学智慧,就没有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3.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在根本观点上是正确的,但也有不足之处,它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
A. 缺少辩证法思想,不能把世界看成不断发展中的物质世界
B. 它在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的
C. 否认意识反映物质
D. 往往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
4.有人认为,人脑产生意识,就像肝脏分泌胆汁一样。这种看法属于( )
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D.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5. “马克思和黑格尔一样,认为世界是按照一个辩证法公式发展的,但是关于这种发展的原动力,他和黑格尔的意见完全不同。黑格尔相信有一个叫“精神”的神秘实体,使人类历史发展下去。在马克思看来,推进力不是精神而是物质。然而,那是一种特别意义的物质,是人对物质的关系。”关于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哲学中的辩证法与黑格尔的辩证法意见完全不同 ②哲学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③黑格尔是一个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 ④人对物质的关系最重要的部分是人的生产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 有人认为,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错误的,因此,它是毫无用处的。请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