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学小实验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有些学生知道实验是怎么做的,但叫他填写实验报告的时候他却写不出正确的假设、过程和结论。例如在教学《小水珠到哪里去了》一课时:水蒸发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报告单时出现了假设和结论表述不完整、假设的因素和实验步骤中的因素不一致、假设中同时改变几个因素、在实验现象后面写结论以及实验报告写的不完整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是由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强造成的。在针对实验报告单上的问题讨论交流时,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发言,对实验过程进行了理性思考,得出了正确的结论。由此可见,填写实验报告单可以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从而帮助学生不断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二、增强学生科学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表达与交流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活动之一”。
科学语言是表达和交流科学信息的一种通用语言。学生用口语表达与交流时,老师发现不了的错误在实验报告单上发现了。例如: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时,李程远同学说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小车自身的“重力”大小有关时,一部分学生听成了“动力”,引起同学们的不解。还有在填写实验报告单过程中出现的错别字等等。因此,在科学实验教学中,让学生填写实验报告单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错误,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能使学生的科学思想表达更规范、正确和严谨,真正掌握相关的科学术语、科学概念及其表达形式,逐渐提高其掌握和运用的科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三、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填写实验报告单,学生通过对假设、实验设计等的编写,使实验操作过程在头脑中得以预演,可以明显提高动手实验的能力。例如在做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的实验时,学生把假设、不变的因素、改变的因素都确定并填写好,实验操作时就做到心中有数,实验得以顺利进行。
四、巩固新知识,及时弥补不足之处
学生通过填写完整的实验报告,使实验的目的、过程、结果在头脑中得以重现,不足之处得以显现。因此,填写实验报告有助于学生巩固新知识,及时弥补不足之处。例如通过对水蒸发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报告单的讨论交流,学生能能针对自己的不足之处加以整改、弥补,把假设和结论写完整,假设中只改变一个因素,把假设的因素和实验步骤中的因素保持一致,如实记录实验现象,通过分析实验记录,写出正确的结论。
五、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热情,调动学生的实验兴趣。
随着科学课程改革的日益发展,科学实验也随之有了较明显的变化,实验的种类日渐繁多,如由验证性实验向探究性实验和应用性实验的逐渐过渡,由定性实验向定量实验的逐渐转变,由课内实验向家庭实验、研究性实验的逐步扩大……在新的形势下科学实验报告应该如何书写呢?不同的年级阶段要求不同,高年级阶段学生要能够自主设计简单的实验报告或撰写科学小论文,不同的实验目的和要求不同,在实验报告的书写内容上应不必强求一致,该繁则繁,该简则简。
一、科学实验报告的书写。
一般情况下化学实验报告是根据实验步骤和顺序从六方面展开来写的:
1.实验名称:即本次实验所要达到的目标或目的是什么,使实验在明确的目的下进行,可避免学生无目的的忙碌。
2.实验日期和实验者:注明实验时间和实验者名字。这是很重要的实验资料,便于老师掌握学生的查找时进行核对。
3.实验器材:写出主要的仪器和药品,应分类罗列,不能遗漏。此项书写可以促使学生去思考仪器的用法和用途、药品的作用,从而有助于理解实验的原理和特点。需要注意的是,实验报告中应该有为完成实验所用试剂的浓度和仪器的规格。
4.实验步骤:根据具体的实验目的和原理来设计实验,写出主要的操作步骤,这是报告中比较重要的部分。此项可以使学生了解实验的全过程,明确每一步的目的,理解实验的设计原理,掌握实验的核心部分,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在此项中还应写出实验的注意事项,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5.实验现象:正确如实地记录实验现象或数据,为表述准确应使用专业术语,尽量避免口语的出现。这是报告的主体部分,对实验现象进行记录,应要求学生即使得到的结果不理想,也不能修改,可以通过分析和讨论找出原因和解决的办法,养成实事求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6.实验结论:对于所进行的操作和得到的相关现象运用已知的科学知识去分析和解释,得出结论。这是实验报告的关键所在,有助于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二、在实验报告的书写过程中,应注意表达的方式方法。
教师应结合科学实验报告的特点指导学生书写。科学实验报告有如下特点:
1.以说明为主。即实验报告以说明为主,不用像记叙文一样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更不用在说明过程中展开联想或比喻等,要避免主观感受的出现。
2.必须记实,资料客观。实验报告所使用的资料都应是通过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和所获得的数据。这些内容应是客观、真实、确切的,不允许有半点虚假。
3.尽量用图解辅助。
图解可以增加实验报告的表达能力,比如实验装置有时较复杂,光靠文字无法完全说明,如果使用图解辅助,加上文字注解,就可以一目了然;图解有时也可以省略繁琐的实验步骤的表达;对于非标准仪器的使用,则必须进行图解说明,使他人对本实验所用仪器能有一个感性认识。
4.表达准确简明。准确,就是按照实验的客观实际,选择合乎科学学科特点的最恰当的词句,科学地表达意思;简明,就是在说明问题时语言简洁明了,避免冗长的句子和啰嗦含糊的表达。教师可以利用书写表达方面的要求训练学生科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作风,提高科学素养。
三、科学实验报告的书写格式没有固定的要求,可以根据实验类型的不同而不同,教师应鼓励学生根据不同的实验类型设计不同形式的报告。
对于常见的验证性实验,由于实验内容较多且相互间无过多联系,一般可以采用表格形式。表格可以分成三大块: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也可以不采用上述表格形式,只需按照实验项目的顺序,罗列成条,完整表述即可。 近年来科学课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探究性实验,这种类型的实验重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去解决一些实验问题,因此重点在实验的设计和评价上。实验内容较为单一,只围绕一个主题,但实验各环节联系紧密。这类科学实验的书写格式较为开放,可以采用表格式、罗列式或论文式等。
论文式实验报告要求以论文形式书写实验,除适用于以上实验类型外,更加适用于科学研究性学习的实验以及一些家庭和课外实验。这可以为撰写科学小论文打下一定的基础。教师对论文式实验报告应作细致的说明和指导。
论文式实验报告应包括:
(1)选择该项实验课题的原因。
(2)实验采用的方法。
(3)实验设计依据的原理。
(4)实验步骤和实验记录。
(5)实验结果及分析。
(6)实验结论。
(7)实验评价和改进。
(8)实验体会。
一、学院师德师风现状
1、学生对我院师德师风状况的评价,选择“很好”和“较好”的比例分别为16.81%和59.83%,选择“一般”和“较差”的比列分别为20.80%和2.56%;这说明学生对我院教师总体的师德师风评价还是不错的,但是也应该看到还有二成多的学生对教师由更高的期待和希望。
2、在对本专业课堂教学的满意度测评中,选择“非常满意”或者“比较满意”的比例达到66.66%,选择不满意的比例为3.74%;这一数据说明专业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离学生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仍然需要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进而发挥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
3、从学生对学院师德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调查中,“育人意识淡漠”、“学术功利化严重”、“爱岗敬业精神不强”和“自身表率作用欠缺”分别达到38.44%、26.43%、18.62%和16.52%;从教师自身角度来分析目前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学术功利化严重”、“合作精神创新精神不强”
、“爱岗敬业精神不强”分别列前三位,分别达到34.5
%、27.6%、24.1%,而“育人意识淡漠”仅为3.4%。学生和教师对“育人意识淡漠”这一点认识还是由很大的差异,学生认为教师育人意识还比较淡漠,而教师则认为育人意识方面都做得还不错;教师可能还需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进一步了解学生的需求,真正确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处于主体地位。此外,学术功利化现象,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认为是目前影响着师德师风建设的一个很负面的因素,需要学校有关部门引起一定的重视,加强学术评价方面的引导工作。
4、在加强学院师德师风建设方式的选取上,选择“加强氛围建设,培养教师道德自觉”的比例高达62.1%,“加强制度建设”和“奖惩结合,以奖为主”都为17.2%。这足以说明,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进行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要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和作风,同时要适应时代要求努力进行创新,以高度自觉的精神,同时辅以必要的制度建设和奖惩措施,才能扎扎实实地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二、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形成师德建设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加强对师德建设工作的全面领导。学院成立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由学院领导、系主任、学科负责人、教学督导组、辅导员等组成。学院党委书记作为学院师德师风建设的第一责任人,主体是学院领导、专业教师、实验室人员、办公室人员与辅导员。建立健全“师风师德信息员”制度,建立一支信息员队伍,及时反映沟通学院师德师风情况。
2、坚持严格的教师准入制
要进一步规范新进教师的选拔鉴定,坚持用严格的政治标准、道德标准和业务标准选拔新教师。每学年举办一次“新教师谈心”活动,开展学院领导一对一联系与指导。加强青年教师上岗前必要的培训和指导工作,继续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
3、强化师德教育与培训
加强班主任与辅导员队伍建设,开展专题研讨与培训,进一步提高班主任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开展辅导员工作技能培训和专家化培训,深入开展政治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发展指导技能等方面的培训。
4、开展模范教师表彰
构建师德师风建设的奖惩机制。进一步加大对师德高尚和教书育人成绩显著教师的表彰力度。通过学院优秀教师、“吾爱吾师”我最喜爱的老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导师评选等,对成绩突出者予以表彰和奖励,并作为职务晋升、岗位聘任的依据之一。对有失教师形象的言行,领导小组要对有关教师及时劝诫、警示或给予处分,对师德师风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在年终考核中评为不合格。每年举办一次“新老教师话师德”座谈会,邀请学院领导、新老教师参加。
5、加大师德师风宣传力度
学院领导小组要善于营造氛围、发现和宣传师德先进典型的思想和事迹,及时总结教师在教书育人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充分利用学院网站、公告栏、校报等媒体加以宣传推广,激发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1)在寝室楼道、学院教学楼、专业教室等场所营造良好的氛围,悬挂标语、口号、图片等,潜移默化中对教师进行提醒,对学生进行教育。
高一年级
第一学期第二学期
第一学段第二学段第一学段第二学段
课程课时课程课时课程课时课程课时
语文语文14语文24语文3
选1-54语文4
选1-54
英语英语14英语24英语34英语44
数学数学14数学24数学344数学344
物理物理14 物理24
化学 化学14 化学24
生物 生物14生物24
政治政治12政治12政治22政治22
历史 历史14 历史24
地理地理24 地理14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基础(1、2)2信息技术基础(3、4)2信息技术基础(1、2)2信息技术基础(3、4)2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2技术与设计12
美术美术鉴赏1美术鉴赏1系列231系列231
音乐音乐鉴赏2音乐鉴赏2
体育系列1-32系列1-32系列1-32系列1-32
体育与健康1体育与健康1
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2研究性学习2研究性学习2研究性学习2
周课时数 34 34 33 33
1、由于电脑室使用紧张,信息技术基础在高一年级的4个学段中,1、2班与3、4班轮流开课。2、高一年级4个班的体育课同时开课。3、研究性学习两节连排,相关教师同时开课。
附件3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选修课开设情况
领域或科目模块名称学时
数学矩阵与变换18
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探索历史的奥秘36
体育第一学段(篮球、武术、乒乓球、健美操);
第二学段(篮球、乒乓球、体操、艺术体操)36
公共基础课;教师评价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2)7-0016-01
为构建具有职业学校特色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深远发展,通过对湖北省黄石地区8所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教师、专业课教师以及教学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各校公共基础课教师的教学及其评价情况。
一、调研对象
本次问卷调查以黄石地区的湖北省机械工业学校、湖北城市职业学校等8所中等职业学校的公共基础课教师、专业课教师以及教学管理人员为对象,共发放问卷210份,回收183份,回收率87.2%。
二、调研方法及内容
1.方法
采用无记名问卷方式进行调研,分学校进行,8所学校问卷内容一致。
2.内容
要求教师根据自己在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如实选择相应的选项。本次问卷主要分为四个要素:(1)教学方法手段要素,5,6,8,9,10,11,16题;(2)教学过程要素,2,3,7题;(3)教学评价要素,12,13,14题;(4)其它要素,1,4,15题(调查问卷略)。
三、调研结果及分析
(上面从左到右分别为图1、图2、图3、图4)
图1反应调研对象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手段应用的看法。90%的调研对象认为教学手段的应用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很重要,8.5%的教师认为教学手段的应用不是很重要,1.5%的教师认为教学手段的应用一点不重要。
图2表明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课堂氛围的情况。20%的调研对象认为在公共基础课程课堂氛围活跃,30%的调研对象认为在公共基础课程课堂氛围枯燥无味,50%的调研对象认为在公共基础课程课堂氛围一般。说明公共基础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大量教学手段,但不能提起学生的兴趣,不能将学生带到我们并不是很感兴趣的公共基础课程中来。
图3说明对学生的评价侧重点。64.2%的调研对象认为公共基础课程应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的评价,31.4%的调研对象认为公共基础课程应注重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评价,仅有4.4%的调研对象认为公共基础课程应注重对学生作业评价。
图4说明学校对公共基础课程的重视层度。只有20%的调研对象认为学校是重视公共基础课程,10%认为一点不重视,70%认为学校不是很重视。
四、对策
调研显示:①公共基础课程教师的教学方法运用,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好公共基础课程有较大帮助;②活跃的课堂氛围对可以很大层度上帮助学生集中学习的注意力;③公共基础课程教师应在学习和交流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鼓励;④公共基础课程教师应该适当掌握所教授班级的专业课知识;⑤学生学习态度对提高公共基础课程成绩有很大影响。
结合问卷调研体现的四个要素,对公共基础课程教师提出如下建议:
(1)教学方法手段要素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公共基础课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
(2)教学过程要素方面,一是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结合生活中息息相关的例子进行预习;二是摒弃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过程,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研究的热情,鼓励学生参与其中。
(3)教学评价要素方面,注重能力的评价。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缺乏有力的外部评价机制,如等级证书。要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公共基础课程评价机制,对待不同的专业,评价的要求也不同,根据专业的要求决定考试或者考查,主要在于应用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