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智能时代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 故障可视化方案 电力系统
一、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可视化系统的功能介绍
(一)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现状
为了配合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的安装以及使用需求,应当在配置智能变电站硬件设备的时候采用新型的设备,提高变电站的继电保护效率;在智能变电站电力系统的指导下变电站能够合理地分配电能,实现电能的运输和转化,并借助监控设备对变电站的运行状况进行了解;在智能变电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变电站系统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地被发现,及时地向人员反馈,尽快通知维修人员进行修理,降低系统运行的故障损失,提高电力的运用效率,为之后的电力系统优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可视化系统的功能介绍
第一,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可视化系统的报警功能。在智能变电站系统内,智能的自动化系统能够从整体的角度分析变电站的整体运行效率,并且在智能系统内建立数据信息库,对智能变电站的运行情况进行全方位的信息收录,找到合适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为变电站的后续运行做出更好的优化决策,在智能变电系统搜集信息的时候,智能系统能够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一旦发现问题,就会对问题进行报警,并在数据分析的时候找到具体的故障位置,为后续的事故处理做好准备。
第二,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可视化系统的集中控制功能。在智能变电站系统运行的时候,系统能够对变电站的整体系统作出全面的控制与管理,在系统运行的时候首先分析系统的先后顺序,并对其中的运转状态进行严格的流程处理,并在系统运行的时候采用既定的检查工作方案,集中控制最好的一点就是能够借助系统检查的整体控制功能来实现变电站内问题的发现以及反馈,减少了工作人员自行检查的工作量以及提高检验工作的准确性,为下一个变电站运行流程进行做好准备工作,并使用一键式控制模式提高电力企业的优化管理水平,智能系统的操作流程也变得相对简单。
第三,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可视化系统的合理控制负荷的功能。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装置一旦在运行的时候出现超负荷的情况,可以提高系统的设备运行效率,一旦出现超负荷的现象,智能电力系统就可以制定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为智能系统的后续运行做好准备工作,进而方便对智能变电站的控制以及管理。智能系统一旦能够实现负荷问题处理的功能,就可以降低其他变电站设备运行中出现故障的概率,确保整个变电站智能系统能够高效率的运行,也为变电站的后续运行以及管理留出了信息存储以及备份的空间,为运行信息的后续存储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二、实现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可视化功能的措施
(一)将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装置内的信息进行一体化操作
智能变电站运行的最根本的依据便是信息流,强大的信息流能够为智能变电站的设备保护提供最佳的保障。为了实现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装置的故障可视化功能,一定要做好信息流的建设以及完善操作,在强大信息的支持下,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将信息转化成各个工作元件的工作运行状况,将庞大的数据信息转化成易于理解的图形或者是图表,继电保护装置的信息可理解性很高,智能变电站的信息采集操作也就变得相对简单。工作人员在进行信息监督的时候,也能够在庞大信息的支持下实现信息的高度辨析和分类,对于经过智能系统分析的数据信息也有了更直观的理解和认知,为之后的变电站系统优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保护逻辑图的分析技术完善
在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装置辅助下,继电装置的保护原理发挥了很大的功效。为了使得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装置的故障可视化功能更加强大,应当在现有的基础上对保护原理以及保护技术进行分析和完善。在完善继电保护装置的电路控制的时候,要对节点中的电路开关进行优化,在设计的时候,要用一张逻辑电路保护图来判断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效果,预判未来的继电保护装置的可视化功能,在逻辑保护图的辅助之下,工作人员可以实现判断整体电路的运行情况,尤其是一些基础性的错误以及问题能够在事先做好预防工作,就并将逻辑保护图当做电力工作人员的电子录入器件,将一些可能结果放在电子系统内进行演示,将演示的结果展现在屏幕上,在电子屏幕上生成可视化的视图,在电力系统的工作人员面前更清楚直观地展现智能变电站中各个元件之间存在的联系。
(三)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中故障信息生成分析技术的完善措施
为了确保继电保护装置的故障能够准确地显示出来,应当对信息生成功能进行重点的完善。为了跟上智能变电站内信息变化以及更新的速度,要对智能变电站内的信息变化情况进行跟踪,更新智能系统内部的信息分析以及生成技术,改进每次继电保护装置的启动以及信息分析技术,在每次启动、动作录播的时候做好各个节点之间的文件结合,在采集智能变电站系统内的信息的时候可以对故障信息进行分析和信息的准确性,使得智能变电站系统内的信息在利用准确性上有很多可取的地方,也能够合理的利用故障分析技术,为社会大众的用电需求满足和提高生活水平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结语
在信息时代,新一代的智能变电站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大,智能化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装置需要更进一步的维护社会大众的生活安全,也需要从技术的角度完善我国的电力系统自动化系统,促使我国的电力系统以及电网设备愈加完善和完备,以此来提高智能变电站的故障时间发现以及后续的故障维护,使得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维护作用得到最大的发挥。为此,我国的电力系统的工作人员应当积极地投入到相关的建设以及功能维护之中,降低故障的发生以及促进现代科技与电网系统的结合,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功能,为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为重庆鼎兴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李宝伟,倪传坤,李宝潭,等.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可视化分析方案
[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5):73-
77.
[2] 卢孟杰.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优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 工厂化 一体化 自动化
0 引言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采用集成化智能设备和一体化业务系统,采用一体化设计、一体化供货、一体化调试的变电站模块化建设模式,实现“占地少、造价省、可靠性高”的目标。2015年国家电网公司组织实施了50座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扩大示范工程,旨在进一步验证和提升第一批示范工程应用的技术路线和相关标准,为后续智能变电站建设和推广提供依据。
为确保扩大示范工程项目顺利实施,有必要紧密结合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的产品技术特点,对项目组织实施方案进行深入研究,以下从工程设计、生产采购、厂内调试与集成、现场实施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1 一体化、标准化设计
(1)编制产品技术方案
针对各个示范工程项目的技术要求和国网的相关标准规范,组织研发、工程、设计人员成立技术方案支撑团队,从方案确定、设备选型、设计图纸、生产支持、系统联调乃至现场调试阶段全程进行方案的跟踪、评审与变更。方案支撑团队首先对合同范围内的所有设备进行逐项审定,确保选用的设备的软硬件满足合同的要求,同时均通过国网公司统一组织的入网检测。
预制舱吊装需要编写专项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负荷测算,充分考虑吊装实施安全措施,确保吊装安全。预制舱运输需要进行道路勘探,以合理设计预制舱的机构尺寸,选择合适的运输车辆,满足道路运输中对高度、重量、转弯半径等的具体要求。
(2)多单位、多专业协同设计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采用全站二次设备集中招标的一体化供货模式,集成商负责各个单位、各个专业的统一协调工作。各厂家的二次设备屏柜最终在集成商处进行一体化集成,即入舱安装,因此需要各个厂家二次设备屏柜设计、预制舱结构设计、设计院二次布线设计能够进行跨单位、跨专业的协同工作,即实现一体化设计。例如各厂家的屏柜颜色、型式、开门方向、并柜结构、与舱体固定的配合结构等均需要进行充分沟通、协同设计。而舱内屏间电缆清册和预制光缆清册往往需要各专业设计方案确定后,设计院根据各个专业的图纸出具施工图后才能给出,留给后续长度复测、生产采购、安装集成的时间非常有限,需要集成商与各厂家设计人员和设计院进行充分、有效的沟通。
(3)设计联络会议
公司设计部门牵头负责组织各专业、各厂家的设计人员与业主和设计院召开设计联络会议。在设计联络会上,和相关设计院、业主单位进行细致的沟通,确定以下工作内容:
1)复核投标产品的主要性能和参数,并进行确认。
2)需设计院或用户进行工程项目的详细提资。
3)确定项目里程碑计划。包括方案确定、设计确认、生产完成、厂内联调、系统集成、运输发货、现场调试、验收投运等。
4)讨论各配合厂家、设计院、业主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
5)决定土建要求/运输尺寸和质量,以及工程设计的各种接口的资料要求。
6)讨论监造、工厂试验及检验问题。
7)讨论运输、安装、调试及验收试验。
8)沟通总进度控制、质量保证程序及质控措施。
2 模块化、工厂化生产
生产加工阶段根据各个专业的耦合关系,做好详细的生产采购计划,将项目生产、采购任务进行分解。按公司质量体系的规定做好产品状态标识,加强生产过程检验和采购到货检验,确保工程产品质量。参与工程实施的人员须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相关产品作业指导书进行调试、检验及现场服务。
对预制舱式二次组合设备等模块化集成设备,按照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的功能模块,在厂内进行设备集成。设备入舱集成环节,与项目业主单位和施工单位充分交流,熟悉地区二次电缆安装接线规范要求,做到和现场施工工艺的一致性。
3 一体化、自动化调试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的工程项目采用一体化、自动化的调试手段,可最大限度的将厂外工作向厂内转移,提高厂内联调工作效率,减少现场调试的工作量,缩减现场调试周期,提高现场调试质量。具体步骤如下:
1)制订联调方案。制订厂内联调和发货计划,梳理全过程工作任务分解表并提交由业主方审核确认。
2)联调提资。编制工程项目提资清单,向运行单位、设计单位、其他调试单位进行多方位的提资,收集相关ICD模型文件和图纸资料。
3)SCD集成。利用虚端子可视化工具,批量导入各厂家ICD和设计院虚端子,可视化检查虚回路,在线修改后离线导出文件供他方确认。大大提高了SCD集成效率。
4)单体调试和设备互联测试。在设备联调前利用自动化调试工具进行单体调试。各厂家设备进行互联测试,为系统级调试做好装置级的准备。
5)一体化调试。各厂家二次设备1:1模拟现场连接方式进行组网,在厂内进行二次设备的充分联调。联调过程中采用自动化调试工具检验虚回路配置的正确性、核查过程层和间隔层实时数据、进行网络故障定位分析,提高系统调试效率。各厂家、业主、维护与运行单位、设计院、电科院、施工方均派员参加厂内联调,并对联调结果进行验收确认,做到调试、验收一体化,厂内、现场一体化。
4 装配式建设、施工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通过一体化调试方式在厂内进行了充分的系统联调,通过预制舱等模块化集成手段实现了二次设备的安装、接线和整体运输,通过预制式光、电缆的应用,使得模块间建立起快速的连接方案。这都减少了现场调试、施工的工作量。
现场仅需进行预制舱和模块化二次设备的整体就位,模块间二次光电缆的快速插接,二次设备与一次设备的联调传动,变电站与调度远方的通信调试和信息核对。模块化二次设备采用装配式建设、施工方式,大大提高了现场施工效率。
5 结语
本文所述的变电站组织实施方案在国电南瑞所承担的9座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扩大示范工程中得到应用,通过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加工、一体化调试和装配式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得以顺利实施。示范变电站应用了预制舱、二次设备模块化集成和预制光缆,采用了工厂化、一体化的调试手段,减少了现场安装、接线、光纤熔接和工程调试的工作量,实现了环保施工,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资源成本。
参考文献
[1]宋旋坤,李敬如,肖智宏等.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整体设计方案[J].电力建设,2012.11.
[2]王进虎,杨威,王娜,吕宾宾.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站域保护调试技术研究.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2014.07.
[3]刘强兴,田家运.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与系统优化集成探讨. 电力系统装备,2015.06.
[4]何磊,孟强,田霞.智能变电站试点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电工技术,2013.05.
作者简介:
1.实现教育手段的动态功能与静态功能相结合。静态功能表现在图书馆主要以文献流通阅读为主要方式;动态功能表现在可以对相异的文献进行再次加工、整理,开发创新,产生工具性、系统性较高的二次文献。利用这一特点,可以萃取中华民族之精华,从而一一被学校的师生良好的吸收,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作用。
2.教育方法的主动与被动相结合。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可以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利用馆藏文献资料、网络资源,对学生的阅读进行适当引导和影响,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及掌握、运用文献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在安静的图书馆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良好的学习资源环境、优良的专业化信息服务进行独立的探索和思考,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二、影响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的因素
(一)管理者对图书馆教育职能的提升不够重视长期以来,高校管理者往往都忽略了对图书的高效管理和对馆藏文献的有效补充,从而容易形成墨守成规、固守教条等不良现象,忽略了图书馆的创新教育职能。
(二)图书馆馆员的个人素质和职能意识有待提高一些普通高校的馆员在职业素养、教育意识、学历层次、知识体系等方面不符合要求,也不合理,从而制约图书馆教育职能的发挥,严重影响了高校的信息素质教育。
三、高校图书馆的创新与提升
(一)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众所周知,图书馆的藏书量不在多而在精,在有特色。一方面,一个好的图书馆能给读者提供全面而优质的信息服务;另一方面,要努力给读者提供很好的物质服务也是必要的。只有从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为读者提供优良、全面的服务,才能吸引读者,使他们愿意去图书馆学习。
(二)加强网络知识的存储量当今社会,网络媒体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部分人的研究资料和学术信息都来源于网络资源。一个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的本地局域网络知识必不可少,而图书馆能给学生和教师所提供的网络信息是完善图书馆教育职能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实现信息增值在信息时代,面对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图书馆要做的就是把知识有效地整理、归纳、分类,从而为读者解决从网络获取优良的有效信息的问题。只有这样,图书馆才能被读者认可,才能实现它作为高校信息服务机构的价值。
(四)校方应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图书馆的学习要充分利用图书馆主动服务的特点,让学生自发、自觉地去图书馆学习,而不是让图书馆成为学生们聊天约会的场所。身为图书馆馆员应该主动引导学生利用好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从各方面提升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四、结语
一、图书馆馆藏文献
现有图书馆馆藏文献大多偏重于自身的读者群。各图书馆资源特点、物质条件、发展环境、历史文化背景等都有差异,都有自己的某种优势。各图书馆重视收藏一定范围内的文献,对其他非此范围内的文献不收藏。图书馆的工作都是围绕已有文献展开的,用户使用馆藏文献的方式主要是馆内阅读、文献复制、书刊外借等。各图书馆服务于自己的读者群,彼此之间的沟通互动较少,各图书馆用户了解别的图书馆馆藏文献的渠道不通畅,导致馆藏文献资源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网络成为人们检索各种文献信息的主要途径,图书馆也应利用网络技术,建立数字图书馆,把馆藏文献目录,摘要等信息提供给所有用户,扩大用户范围,提高文献利用率。各图书馆间应加强联系,建立电子版馆藏文献联合目录,对各图书馆用户都开放,并提供馆际间文献互借,馆际间新到文献通告,馆际间预定采购文献等服务。这样各图书馆在不增加经费的情况下既保持了自己的馆藏优势,又扩大了可利用文献量。
二、图书馆服务方式
随着现代互联网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图书馆不仅需要开发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静态信息资源,更要注重开发收集最新产生的即时性和跟踪性的动态信息资源,提供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服务,它必须用各种高新技术手段,为用户提供跨时空和跨学科的虚拟化信息服务,实现检索的智能化和信息资源虚拟化,这样才能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目前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普遍仍是传统的,以加工、收藏、保存图书、期刊资源等纸质为载体的文献信息为主。在服务方式上,无法与现代网络技术充分接轨。因此,由传统图书馆到电子图书馆,再到数字化图书馆,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实现服务改进。图书馆只有首先在技术处理上取得突破与进展,建立支撑知识管理的技术设施,才能适应信息时代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
互联网环境和数字图书馆的创建与开发使用为现代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管理的开发利用创造了有利条件,面对全球信息产业网络化发展的大趋势,图书馆应当加快信息网络化建设步伐,不仅要在图书馆内部形成网络资源共享,而且还应当与图书馆外部网络沟通,最终使网络之间互相连接。这样在更大范围,更大程度上改善图书馆与用户的关系,达到信息资源开发的充分化,信息资源管理的标准化、有序化和信息资源利用的有效化。建立数字图书馆必须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和特点,定做个性化的特色信息资源和服务,并由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定制个性化的信息产品。
在数字化时代,人们的信息自主意识空前强烈,新技术的发展也使之成为可能,比如Web2.0。在Web2.0环境下,网民可以写网络日志(Blog),可以收藏资料(网摘),可以参与社群的写作和探讨(Viki)等。在Web2.0环境下,虚拟社群、图书馆工作人员、用户在一个平台上沟通、交流,用户将发现的问题张贴出来,图书馆工作人员使用强大的各馆际馆藏资源储备寻找答案,或在网络上搜集、查找资料,通过自己的分析对问题进行解答,其他用户或图书馆工作人员又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完善,为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图书馆还应提供个性化主动信息服务,即根据个体用户的需要,他们使用信息的习惯和特点,向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如利用网络技术,在用户可能需要的时间和地点,提供可能需要的文献。用户是服务的最终使用者,服务质量需求由用户进行认可,图书馆的服务必须以用户为向导,我们要意识到,新服务的设计者和使用者不同,会对服务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如果没有用户的参与,设计出的新服务的实际效果可能会不如人意,不仅如此,用户还是创新思想的重要来源,对服务的成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因此,在图书馆为用户服务过程中,图书馆要注重与用户的交流,让用户参与图书馆服务,发挥用户的创造力,图书馆在其服务过程中,需要了解用户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服务,所提供的服务最终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能给用户带来什么样的利益,用户对现有评价如何,对现有服务存在哪些不满,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进,改进现有的服务沟通交流方式,积极听取用户意见,采纳用户好的建议,重视用户反馈信息,在服务提供过程中,要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以及用户对服务结果的反馈。
三、重视用户教育
用户教育的目的是增加用户的信息意识,培养用户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查找信息的能力,提高用户信息检索效率,及时、快速从信息中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但图书馆很少做这方面的工作,导致用户不知道什么是检索工具,不了解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不会选择和使用数据库等,从而造成读者找不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和现有的数字资源、网络资源又极少利用的局面,往往不是没有读者所需要的资料,而是读者不会用。用户教育的形式应根据用户的不同特点灵活选择。如在网上设立专门的窗口,进行各种有关网络、网络技术知识与技能的介绍,用户在进行网络操作时,遇到问题可及时查询。或设立有问必答栏目,为用户解疑释疑,也可举办专题讲座、辅导报告,对不同层次的用户,进行有针对性培训。
关键词电子信息;智能家庭;管理方式
面对如今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人们常常会觉得身心疲惫,在这种情况下,家对他们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据调查显示,每100个白领中就有将近80个希望在工作结束后回到家中享受舒适的生活,来放松身心。这不但显示出了他们对家的舒适度的要求,也体现出在电子时代之下,智能家庭管理方式的巨大发展市场。那么什么是电子信息技术,家庭管理方式是否可以得益于电子信息技术呢?本文将逐一论述。
1电子信息技术的概念及发展状况
1)概念:电子信息技术,又称IT,主要是依托计算机与电子通信科学,研究信息接收、处理、存储、传输的一门学科。2)发展状况:从个人电脑进入人类生活算起,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总体来说经历了3个重要阶段,即PC机时代、分布式网络时代以及移动互联网与云计算时代,伴随3个时代技术的快速进步与发展,电子信息产品使用成本整体呈下降趋势,这就为电子信息技术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创造了条件。随着电子信息产业化速度不断加快,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正在快速渗透到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中,市场也呈现出良好的趋势,4G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以及以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终端性能的不断提升,加快数据处理与信息传输,人类生活正在大踏步地进入到大数据与云计算时代,信息技术在不断给人类生活各方面带来全新体验[1]。
2智能家庭管理发展的背景
1)信息技术的发展。伴随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除了手机、笔记本电脑等通用电子产品,更多的产品正在以多样化形态隐身嵌入在家庭生活设施中,我们的家庭生活设施也越来越智能化。网络与高速移动网络走入千家万户,从技术角度来说,对家庭生活设施的互联与远程控制已经成熟。2)对舒适、便捷等生活环境的社会需求。快节奏的社会经济生活常常使人身心疲惫,也更加催生了人们对一个舒适、便捷、高效的生活环境的企盼。3)智能家居理念的提出。1984年,美国第一座“智能型建筑”向世人展示了智能家居的理念,利用智能家居进行智能化的家庭管理成为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如今“智能型建筑”等许多设想已经实现,如普遍使用的智能门铃设备、刷卡付费等[2]。人们正在依赖电子信息技术将智能家居发展推向更高的阶段。
3智能家庭管理的现状
现如今,住宅小区主要通过智能化、网络化系统对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及传输,在小区日常的安全系统、收费系统等方面采用智能化管理,具体管理方式如下。1)安全上,在住宅小区的安全功能上,可以借助红外探测等手段,全天不间断对各类安全问题(如火灾产生的可能性、水的泄漏、室内遭窃等)进行监测,利用计算机与网络进行信息采集、分析,并向业主和物业部门及时提示,避免危害产生以及扩大,在最大程度上减少经济损失,从而为人们的居住生活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2)收费上,住宅小区的收费上主要是通过对用户水、电、气产生的费用等信息进行收集与反馈。采用智能化计量技术,能够自动抄表并计算费用,之后将具体情况通过移动网络反馈给物业与业主双方。这简化了收费程序,便捷了人们的生活。3)家电上,智能家电已经逐步投入使用,业主可以通过手机与iPad等移动设备远程控制家电。如业主正在下班的路上,他可以通过手机打开相关操作的页面对智能煮饭机进行控制,让它自动完成淘米、加水、煮饭等厨房工作。由此不难看出,这些智能家电的信息化管理,节省了人们的大量时间与精力,让生活变得更加简单与方便。
4电子信息时代智能家庭管理方式的未来展望
现在的一些智能家庭管理系统、产品已经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其中还存在着家庭智能网络系统相对脆弱易被恶意攻击、智能化程度不够等缺陷[3],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问题都终将被解决,那么未来的智能家庭管理方式又会是什么样子呢?1)使用家庭网关与防火墙。随着智能家庭管理的快速发展,对网络环境愈发依赖,家庭网络的信息安全性问题将十分突出,因此迫切需要发展家庭网关与防火墙,作为对外信息交互的门户,确保网络系统接入的安全性;对内PC机与所有智能家电互联构建局域网,通过对PC机安全的控制提升内部整体的安全性。2)语言控制家庭开关。语言分为肢体语言和语音语言两种,而这两种都可以运用到对家庭的智能管理上,通过家庭智能设备对语音的识别以及对肢体语言的触觉感受而控制相关智能家电。比如,当你夜晚进入家门之后,随着你身体的移动,相对应位置的灯会自动打开;当你进入客厅时,发出打开空调的命令,空调会自动打开,随后你可以用语音调节温度。这不仅为用户节省了时间,还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家电的使用。3)移动设备控制家庭电器。用户的手机等移动设备会通过一个自定义设置与家庭管理系统进行连接。连接之后用户可以体验到更智能化的生活管理。比如,用户的手机与家庭智能冰箱相连接,当冰箱里的食材存储不够时他会向你的手机发送相关信息,并提醒你是否购买,当你点击确认菜单时,它会自动将信息发送出去,等你回家之后便会有人自动为你送上食材。4)个人习惯的信息化管理。电子信息时代下,智能家庭管理系统会更加注重每一个个体的人性化需求,对个人习惯进行信息化记录,对相应的信息数据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从而判断出个人的需求,并及时提供相应的服务。比如,有的人习惯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洗澡,智能家庭管理系统会提前将浴室里的温度提升等。这种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工作以及学习等,是未来电子信息时代智能家庭管理方式发展的重要方向。
5结论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在家庭管理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深入和广泛,人们的家庭生活也因智能家庭管理而变的更加美好。诸如,在这种生活模式下,我们不必在下班之后急匆匆地赶回家做饭,也不必在炎热的夏季忍受没来得及开空调的烦恼,更不必忧心窗户有没有关、门有没有锁好等问题,我们将会迎来一个高效、快捷、舒适的智能生活时代。
参考文献
[1]王俊丰,钟少恒,程凌森.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家庭用电信息系统构建[J].物联网技术,2013(4):25-28.
[2]李福彬.浅析智能家居[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4(10):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