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综合能源管理解决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014年,企业在数据中心建设方面将有两个关键点:
1. 绿色、高效的IT将是首席信息官和企业的重中之重。由于能源成本不断上涨,企业将寻求首席信息官的帮助来管理和降低成本。
2. 寻求可靠的人才做合适的工作。专业人才很难寻找,即使找到也很难留住,尤其是在数据中心领域。
绿色IT
目前,业务需求造成IT需求的增长使IT基础设施不堪重负。IT需求的增长必然导致数据中心电力消耗的增加。国际知名分析机构Frost & Sullivan指出,亚太地区超过80%的主要数据中心正在以将近90%的容量运转。面对这样的形势,亚太地区的企业正努力应对由低效设备和电力搁浅带来的数据中心容量受限问题。
能效管理和碳排放对IT界的盈利和可持续发展而言至关重要。要在当前市场中保持竞争力,企业必须改变他们对数据中心投资价值的评估方法。绿色、高效的数据能够延缓企业的能源成本上涨、控制开支、提高利润率并帮助减少碳排放。
能源成本通常是企业支出最多的一项运营成本——约占总运营成本的三分之一,但同时也是运营成本中可控制的一项。选择合适的节能设备、部署综合能源管理计划可以实现高达30%的成本节约。这些节省下来的成本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更具竞争力的优势,并通过制造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来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
因此,很多企业正在将更多的预算转移到促进技术和设施管理的能源管理上。越来越多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DCIM)软件如StruxureWare、可扩展模块、预制模块化等解决方案的采用佐证了这一点。事实上,根据预测,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的相关支出在2013年的增长会达到20%以上;到 2016年年销售额将达到6.9亿美元,进一步印证了能源成本将成为未来的关注焦点。
人才战争
在蓬勃发展的IT行业,数据中心正在面临技术人才无法满足行业需求的困境。这种人才资源的匮乏意味着工资的上涨和企业成本的上升。从行业角度看,工程、IT和技术能力的挑战性仅次于销售能力;而后者被喻为最具挑战性的技能。
大数据蓬勃发展的趋势使这一人才战争变得更加明显。人才资源的供求情况存在巨大的差距。随着数据继续呈指数增长,那些面对问题能够通过组织、存储和检索数据,迅速提供解答和深刻见解的人,将会成为拥有极高技术能力和价值的IT专业人才。
在此提供一个有关上述人才问题的一个大概数据。仅在美国,拥有分析专业知识的人才短缺大致在140000~190,000人。预计到2018年,美国对拥有统计学高级学位人才的需求将超过实际供给约60%。
这样的情况也蔓延到了亚洲。整个地区都面临这一问题。鉴于此,各地的教育机构都需要紧跟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趋势,确保求职者可以找到能够真正施展自己专业技能的职位。想要找到并留住人才,企业必须进行人力规划,并且制定能够适应地区差异的切实战略。
能效管理问题
如今,人们缺少对能源管理的了解。在亚洲,企业的能源管理成熟度水平参差不齐。
在绿色数据中心、节能数据中心方面,亚洲部分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各种综合因素远远落后。而相关建设比较完善的国家包括新加坡、澳大利亚和香港等也同样需要应对挑战。
数据增长和能源成本的上涨是当今成熟的亚太数据中心市场普遍面临的两个主要挑战。
挑战一:数据增长
世界上90%的数据是在过去两年中被创造出来的。根据IDC的数据,我们的数字世界从现在起直到2020年,将达到每两年翻一番。除了消费者和企业生成的数据之外,监控设备和智能城市传感器生成的数据也将极大推动数字信息的大量涌现。
因此,为了跟上指数增长,许多数据中心正在购买并安装额外的物理及虚拟高密度服务器。企业每年在服务器上的花费高达450 ~ 500亿美元。
服务器增加的同时意味着数据中心复杂性、服务器管理新挑战的增加。当IT部门仍旧像管理物理机器那样管理虚拟服务器时,挑战就出现了。这种落后的管理不仅效率低下,而且花费巨大。施耐德电气发现,企业在服务器管理上的花费超过了服务器设备本身的3倍。即使服务器数量的增加由于过去几年的整合和虚拟化而趋于平缓,但服务器管理的花费仍然保持增长。但从长远看,这一趋势并不会维持太久。
挑战二:能效
当今,传统数据中心的能效改善是数据中心在提高能效时面临的主要挑战。这是因为传统数据中心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数据需求和新技术,会消耗更多的电力:比如虚拟化会使传统数据中心PUE(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电源使用效率)值升高。尽管在数据中心整个生命周期中,电力能源成本可能会超过电力系统本身的成本,也可能会超过IT设备的成本,但能源消耗并不是一个典型的数据中心设计标准,也不作为一项成本进行有效管理,尤其是对传统数据中心而言。基本上,资本成本将在几年内被运营成本(OPEX)赶超。
数据中心能效低下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过度规划。过度规划是数据中心电力浪费的最大推手之一,也是用户理解和评估的最大难点。每当电力和冷却系统的设计值超过了IT负载,就会产生电力和冷却设备规模过大的情况。
虽然从投资角度看,安装过多的电力和冷却设备明显是一种浪费,但过度规划会导致系统整体电力效率的大幅下降,同时导致持续的过度电力消耗问题却并不明显。大多数用户并不明白无论IT负载存在与否,电力和冷却系统都存在固定损耗,并且和总体额定功率成正比。
这些固定损耗是数据中心物理基础设施(DCPI)在典型安装下电力消耗的主要形式。在较小IT负载率时,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固定损耗通常会超过IT负载。当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过度规划,固定损耗在总电力成本中所占比例也相应增加。这意味着客户在使用资本支出(CAPEX)和运营成本(OPEX)来支持尚未真正出现的负载容量。
IT高管最需要的特质
对能源有效和全面的管理将超越对IT的管理,因此IT高管需要与设施管理部门紧密合作,制定全面的能源管理策略。
针对数据中心策略和能源管理,IT高管还需要建立一套更全面的、端到端的方法,而不是寻求零碎的解决方案,例如服务器虚拟化或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同时还需要专注于在企业内部署人才战略和继任计划。
管理战略、IT基础设施策略、支出和企业信心方面的变化
2013年,很多企业采用单一解决方案(例如:服务器虚拟化、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和合理规划)来发展节能、可靠的数据中心。2014年,企业的数据中心策略将更倾向于采用全面的、端到端的方法。企业的目标是为数据中心寻求贯穿整个生命周期的支持,来协助规划、设计、建设、运维和设施优化—这将确保数据中心在全生命周期的高效和安全。
飞思卡尔半导体日前推出针对电表和流量计量的三个高级微控制器(MCU)解决方案,同时还推出了综合智能表参考设计解决方案。飞思卡尔微控制器让智能表的设计具有篡改检测机制和实时使用情况监控功能,为客户提供安全性更高的智能表产品。
随着全球领先的企业改革过时的电网并建立智能电网,智能计量继续表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智能计量产品实现了与电力公司和消费者的双向通信,以消除浪费,优化电力,并鼓励减少耗能。
“我们的目标是向开发人员提供综合的目口插即用解决方案,旨在降低成本,减少上市时间,同时让每个人都更加贴近统一的智能电网,”飞思卡尔工业和多元市场微控制器部市场总监TeffBock表示。“飞思卡尔的智能能源技术能够满足整个电网中的智能计量和智能电网应用的需求,向全球客户提供安全的下一代能源管理解决方案。”
飞思卡尔的先进器件有多项重要功能汇聚在一个芯片上,这是迄今为止在所有单一解决方案中最先实现的。借助飞思卡尔计量解决方案上的实时时钟(KTC),电力公司能够根据一天中的时段、最大需求和负荷可用性等实施不同的费率。此外,KTC有篡改检测机制,检测偷电情况,检测到篡改时向电力公司发送触发或错误通知。如果发生主电源故障,它还能够用其自有电池电源独立运行,这又增加了安全性,以防止断电时发生篡改情况。闪存的两个独立块允许在一个闪存库用新固件进行更新时,计量仪继续在男一个闪存库上运行,避免代价高昂的宕机。
智能表提供了一种经济高效的方式测量能耗,按需实时定价,并最大程度地减少高峰负荷时的能耗,减少增加更多发电能力的需要。根据ABI Kesearch公司预测,到2015年全球将安装大约2,12亿智能电表一一五年内增加大约1.30亿。全世界的政府正在快速执行策略实施项目,加快在家庭和办公室里部署智能计量系统。
飞思卡尔智能表产品亮点
使用MCF51 EM256的多相电表解决方案
MCFSlEM256参考设计的突出优势是:为多相位电表提供了完整的软硬件参考设计,包括测量、校准和GUI软件:并且优化了成本的高端单相位电表参考设计。
MCF51EM256的具体特点是:
・具有一个32位ColdFire V1 MCU内核,带有乘法累积单元;
・包括针对美国110v和dEMEA/亚洲234 v的多相软件和硬件参考设计;
・对流行标准(如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预认证;
・四个集成的16位SAKADC模块和相位补偿可编程时延块,实现3相电能计量;
・带有篡改检测功能的独立实时时钟;
・灵活的LCD控制器能够在超低功耗模式下运行,支持最多288个分段。
使用MC9S08LH64的低成本单相电表和能源监控的解决方案
9S08中央处理单元的优势是:高达40MHz一足够执行计算计量,比如RMS计算、有效功率和能源消耗:在低电压下为电池驱动的应用提供高性能。
MC9S08LH64具体特点如下:
・具有8位S08内核:
・带有灵活的、低能耗集成LCD驱动器的低成本单相电表解决方案:
・嵌入式超低能耗振荡器实现低功耗模式下的准确时基:
・集成的16位SARADC能够驱动低成本电能计量或用于电能监控:
・可按需提供成本优化的单相电表参考设计。
使用MC9S08GW64的单相电表、气表和水表的解决方案
GW64参考设计是低成本单相参考设计,包含无线功能和完整的软硬件;是优化后的煤气表设计。MC9S08GW64的特点是:
・具有8位S08内核;
・集成的天然气和水计量脉冲计数器提品处于停止模式时的自动的传感器解码和流管理功能,对于流量计量应用非常重要;
・电能计量模拟前端,提供两个独立的16位SAR ADC和相位补偿可编程时延块;
・正在开发中的多个参考硬件和软牛设计,包括带有集成的AFE的单相电表、以及天然气和水表参考设计。
飞思卡尔计划今年公布一系列适用于智能电网不同点的计量解决方案。
供货情况
飞思卡尔针对单、三相电表的MCF51EM256器件目前已供货,10,000件批量的建议零售价是3.97美元。MC9S08LH64器件已供货,10,000件的建议零售价为2.79美元。MC9S08GW64产品的供货情况将在今年内公布。
开发工具
飞思卡尔提供一流的针对智能表应用的硬件和软件开发工具,帮助降低开发成本,简化设计复杂性,加快上市时间。如需获取在线培训、视频、网上演示、技术文档及应用指南等,可登录/
飞思卡尔:RF功放专为中国TD―SCDMA打造
据ABI 2009年的调查表明,在无线基础架构功率晶体管领域,Freescale的市场份额为63%市场。但这个市场专为中国TD-SCDMA设计的功放还不多。
2010年5月,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两款LDMOS射频功率晶体管,为TD-SCDMA量身定制。MRF8P20160HSIL3晶体管和MRF8P20100HSR3器件均采用飞思卡尔最新的高压第八代(HV8)LDMOS技术,性能水平位居业界前列。两器件都提供对宽带的固有支持,所以能够在专为TD-SCDMA的运行而分配的两个频带(1880―1920 MHz及2010―2025MHz)上提供它们的额定性能。这让一个单独的器件能够为两个频带提供服务。
(本刊讯)近日,云南泰兴隆地产举行了“上东城数字社区演示会”。上东城“数字社区”合作方之一――昆明锦大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现场为大家做了生动而形象的数字社区技术演示,整个演示过程全真呈现了上东城科技、人文、绿色社区的舒适主义生活。
会演示了单位触摸系统、TCL全数字对讲系统、家庭媒体中心、异地控制等一系列智能化生活平台系统。通过这一系统可随时获知家庭财产安全,方便对老人和小孩更好的监护,实现安防、娱乐、信息获取等全方位智能家居功能。
将“智能化生活”引入上东城,这在云南尚属首次,那么,上东城投资数千万来打造“数字社区”,会否将这一成本摊算到房价中?对此,上东城项目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数字社区”作为上东城的品质提升的一项内容,是免费给客户安装的,并不计入房款之中。市民只需进入上东城售楼部,即可亲身体验“数字社区”带来的各项便利功能。
海尔智能家电携“U-home技术”亮相成都安博会
(本刊讯)日前,第九届成都安博会顺利举行,海尔首次在本次展会上亮相,展出美好住居解决方案――海尔U-home,该方案通过有线和无线网络相结合,将“家庭小网”联向“社区中网”,并最终与“世界大网”互联网相联,实现3C产品和智能家居系统的互联和管理,以及数字媒体信息的共享。
记者在展会现场看到,海尔U-home的展台被布置的极为紧凑条理,智能家居、智能社区、数字酒店等几大板块展示出U-home的全套智能化产品。最为引人眼球的智能家居体验间里包含了智能影音屋,选择了影音模式后:体验间灯光渐渐暗下来,窗帘缓缓合拢,用作播放电影的幕布徐徐落下,幻灯进入了工作状态,从网上直播的高清大片透过幻灯,投放在幕布上,现场顿时响起了震撼的音响效果。像这样舒适娱乐的生活顿时成了现场参观者的向往,智能化在这样的演示中改变了人们心目中硬梆梆的感觉。而正在电影播放过程中,画面突然一转,屏幕上出现展会现场的影像,工作人员解释说,U-home技术能够实现电视屏幕与户外监控相连,业主可以直接在电视上看到车库等关键位置,确保户外财产的安全。
除了众多智能化解决方案,海尔U-home的展品里还包含了可通过短信、电话、网络控制的家电、煤气阀等通用设备,厨房电视、卫浴电视等影音设备和楼宇对讲等安防设备。展品全、技术含量高、演示手段新颖成为展会之最。
思科打造人性化居住空间
(本刊讯)鉴于休闲旅游产业的产值持续攀升,思科推出整合行动通讯技术的智能型建筑解决方案,协助旅馆与建筑业者有效运用科技开发出的各种网络应用。
思科智能型建筑解决方案提供一个可整合数据、语音与视讯的IP网络平台,协助业者改造管理与服务流程,并搭配行动通讯技术,让手持式装置可与房间服务系统、电话闹铃、窗帘与空调等旅馆设施进行连结,打造人性化的居住空间。
另外,思科也推出新一代的物业管理解决方案,让旅馆得以将在不同的大楼系统中,以独立网络运作的控制设备,将包括照明、电梯、空调系统、火灾预警、能源管理、影像监视和其它安控系统等,整合到单一IP网路,以强化管理与控制性。
澳斯迪家用中央音响形象店布局迅速
(本刊讯)为了加快市场建设,澳斯迪通过引进优秀的营销人才,开拓思路大胆创新,坚持走家电市场策略,通过样板市场、样板工程、专卖店、体验中心等各种形式,让市场尽快熟悉这个行业和产品,也让更多的消费者可以直接体验家用中央音响带来的生活感受,为整个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009年澳斯迪公司更是看准市场契机,大力发展体验中心建设,产品已经进入苏宁卖场,成为国内首个进驻大型卖场的家用中央音响品牌。总部与邦家家居签订全国战略合作协议,将作为家用中央音响唯一品牌进驻邦家全国家居卖场。
此后,产品推广会还将在山西、河南、宁夏等地陆续举办。
LONMARK协会发起智能照明标准
(本刊讯)2009年5月5日,LONMARK国际协会成立照明咨询委员会,为照明系统提供开放式网络技术。委员会由国际室内、室外照明系统先进的的开发商、设计公司和重要用户的代表组成,包括美国BetaLED公司、加州能源委员会、加州照明技术中心、美国Echelon公司、美国大华府贸易局、美国太平洋煤气电力公司、飞利浦照明公司和ROMlight国际公司等。
LONMARK国际协会的执行主席罗恩-伯恩斯坦先生说:“开放性的标准是任何一种网络获得成功的关键。有了标准就能为生产商开拓更大的市场,为系统集成商节约更多的成本,为最终用户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更丰富的功能。我们相信,如果遵照ISO/IEC 14908标准的要求,按照LONMARK国际协会制定的规范开展工作,一定会提高和加快智能照明系统在建筑物和城市管理中的应用,不仅能给投资人带来新的机遇,而且能给环境带来更多的好处”。
家电智能控制研究所落户珠海
(本刊讯)日前,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智能控制研究所及珠海中家微电子有限公司在珠海正式成立。
据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院长邴旭卫介绍,目前,智能控制研究所已与国内外多家科研院所及著名芯片厂商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在变频空调控制器、智能家电控制器、变频冰箱控制器、芯片国产化及RFID无线射频应用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
智能控制研究所所长陈建民表示,长期以来,中国家电业给外界的形象都是“制造大国,技术小国”。中国家电行业产量虽大,但关键的控制技术和芯片都只能从国外进口。智能控制研究所将致力于提升中国家电业的技术水平,争取将成熟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向各家电企业推广,改变关键技术完全依赖国外厂家的被动局面。
目前,该所已经和行业内一线厂商达成了合作意向,相关的产品及技术方案将很快付诸实施。
套餐式服务促智能家居平民化
(本刊讯)2009年4月10日,名艺廊平面设计(深圳)有限公司――家・天美在国贸大厦大堂内举行了主题为“让老百姓都能拥有智能家居”的大型“智能家居”新型装饰会。其智能化装修的样板房也同时亮相,向公众展示。其推出了一套只要38800元的智能化装修套餐,让普通老百姓享受有钱人才能享受的智能家居生活。
为了迎合不同的消费群体的需求和喜好,家・天美共推出的智能化装修套餐分为三类,经济型、时尚型、星级型,装修和材料全包。
此次波创与家・天美的合作也为同行业的其他智能家居厂商和装饰设计公司树立了一个榜样,在金融危机和房地产低迷的情况下,家装企业积极寻求新的商机,与智能家居厂商共同开展智能化装修业务,不仅为家装企业带来了新的利益增长点,同时也为智能家居厂商提供了销售新渠道,更为广大的消费者提供了解智能家居、使用智能家居、享受智能家居的途径。
索博智能家居启用品牌代言人
(本刊讯)近日,对市场敏感的索博与上海某著名广告公司合作,在全球范围寻找合适的品牌代言人,经过多方策划,最终决定在2009年为大家提供了一套美丽的视觉盛宴。
索博预言在未来10年,除了金字塔尖的客户之外,中产阶级将成为智能家居行业的消费主流,为了培养与教育这个未来市场,索博针对这个比较稳重、时尚,消费提倡物有所值的中产阶级消费群体,特别启动“成就了事业,不能将就生活”智能生活体验的宣传计划,通过品牌代言人的智能生活方式的真实演绎,来吸引更多中产阶级关注智能家居,关注未来时尚科技生活方式;索博希望通过这样的目标群体市场定位宣传,引爆这个新兴市场。
此次品牌代言宣传广告,主要以索博高端PLCBUS水晶系列和Pt铂金系列智能家居产品为重点,通过代言人对智能照明与智能电器功能的演绎,主要展现了高贵的未来智能生活方式,很好的表现了智能生活的本质意义――节能、环保、舒适、高贵、智能的生活。
五项举措促集电产业走出低谷
(本刊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将是我国集成电路行业最为困难的一年,何时走出低谷,要看市场是否持续景气。为此,我们要依托政府出台的政策,认真解读和落实《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依靠自身力量,奋力冲出低谷。
《规划》第三部分将“突破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软件等核心产业的关键技术”作为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的主要任务之一,涉及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支持骨干企业整合优势资源、加大创新投入、推进工艺升级。国家将支持大型骨干企业,让具有优势的、有一定竞争力的大企业和大集团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参与全球竞争。
二是要继续引导和支持国际芯片制造企业加大在我国的投资力度,增设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
三是要“引导芯片设计企业与整机制造企业加强合作,依靠整机升级扩大国内有效需求。支持设计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目前上海华虹集团和上海宏力半导体先行了一步,在芯片制造上强强联合筹建12英寸生产线,成为“909”升级改造项目;上海贝岭则把芯片设计作为主业,把芯片制造划出成为子公司,逐步组建一个芯片设计大公司,以提高我国及本地区集成电路设计业的水平,从而推动高端通用芯片的设计开发和产业化。
四是将促成集成电路产业链发展与国家集成电路重大项目建设、科技重大专项攻关的有机结合,并有重点地取得突破,如重点支持设备、仪器、原材料等产业,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振兴提供支撑。
五是提出立足自主创新,强化国际合作,统筹资源,合理布局,形成较为先进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业是整个集成电路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没有先进的封装测试业,也就不能实现整个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与振兴。我国先进的封装测试技术攻关已列入集成电路重大项目与科技重大专项,并将促进和带动与封测业相关的专用设备业、专用材料业的发展。
研华携手伙伴 成就绿建与节能
(本刊讯)2009年5月21日,研华邀请楼宇自控与节能行业伙伴一起,齐聚北京研华大楼,共同探讨“绿色建筑与节能”的话题,并分享研华的应用经验,北京研华大楼的节能改造成果也同场展示。研华中国区总经理,研华工业自动化事业群全球总经理,研华工业自动化事业群中国区总经理以及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主任沈龙海先生作为嘉宾一同参与本次会议。
研华科技自1983年创立以来,致力于提供高品质、高性能的产品和服务,其旗下第一大业务集团――研华自动化,凭借多年自动化市场的应用经验,不断深耕垂直行业,并提供前瞻性的解决方案。如何成就绿色产业,研华很早就将目光放在新能源领域里面,利用产品与整体解决方案的优势,分别提出在风能、太阳能、核电、节能等领域的现状和机会。紧跟市场的变化,研华自动化已拥有自主开发的基于WEB的智能楼宇自控系统,顺应了系统对开放性及网络化的需求;伴随“节能降耗”理念的深入人心,研华开发出BEMS楼宇能源管理系统软件,并完全符合建设部相关导则的要求。
在会场最后环节北京大楼节能改造工程的展示上,研华楼宇行业经理远程登录能源管理系统,在线演示基于WEB技术的能源管理系统,其中实时能耗数据采集系统、如何建立能源成本报表及能源折标系统等内容,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强烈兴趣。
国家会议中心击剑馆获詹天佑奖
(本刊讯)由北京北辰会展中心发展有限公司承建的,北京泰豪智能工程公司承包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国家会议中心击剑馆,继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后,日前又荣获了第八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是经科技部批准,建设部认定,以推动科技创新为宗旨的工程大奖。该奖项设立于1999年,是涵盖建筑、桥梁、铁道、市政等土木工程各领域的重要奖项。
2008年第八届詹天佑奖在全国共遴选出31项精品工程,国家会议中心击剑馆位列其中。该项目以其在规划、设计、科研、管理等技术方面具有突出的创新性和较高的科技含量,以及在同类工程建设中的领先水平,经过资格审核、专业预评、评委评审、核定及公示等程序,最终获此殊荣。
智能家居设计师:入行不易转行难
近日,记者通过寻访几位香港以及深圳的智能家居设计师了解到:智能家居设计师大多与房地产公司联系紧密。房地产商经常召开研讨会或在旅游度假区举行联谊活动,把智能家居设计师们聚集在一起。但事实上,招聘一名智能家居设计师并不难,也不太容易。以华侨城房地产有限公司为例,招聘智能家居设计师的要求要满足:相关经验10年以上,有在房地产公司或大型甲级设计研究院工作的经验。
从业十多年的香港智能家居设计师林剑雄,承接过众多大型设计项目,如香港东华三院、仁安医院等,据林剑雄介绍,香港智能家居设计师很少。林剑雄原来是室内设计师,2007年末,他帮一个客户设计豪宅,而且要成为电视节目的样板房。因此,林剑雄费了很大心血,交出了一份近乎完美的成绩单,把豪宅设计成了一个智能化豪宅的典范。从中他窥视到智能化的巨大魅力,深信这一潮流将在不久的将来风靡市场,于是,纵身跃入智能家居设计师行列。
智能家居设计师除了对室内设计要谙熟之外,还要懂IT、电路及建筑等各方面的知识,很少有家装设计师能达到这一要求。从室内设计师到智能家居设计师,林剑雄说实现这种转变并不难:“没有做不到的事情,最怕你没有梦想”。林剑雄自信地说:“真正的设计是由零到有”。
声音点评:智能家居设计师这一概念从专业的角度看,主要指的是电气工程师。设计是无限的,问题在于设计师们如何思考。相信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智能家居将逐步进入到普通人家中。
安防产品设计:细节成就差异化竞争力
随着信息技术和物流的高速发展,同质的产品和服务也随时加入到市场中来,那种过去“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已很难再现。对于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安防行业同样也不例外,日前深圳市视得安罗格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张达勇总工程师撰文指出,细节在安防产品差异化竞争力中所扮演的角色越发重要。
如何创造出客户认可的差异化,如何用“差异化”将自己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来,并形成核心竞争优势?张总工认为这涉及到商业活动的各个环节,包括企业战略、企业管理、产品规划、产品设计、产品生产、市场推广,售前、售中、售后的服务等等。每个环节都能“设计”出自己的差异化,都能创造出差异的价值,这需要我们从小处着眼,从细处着手,从而使整个企业从决策到每一个工序都要进行精细化管理,可见一个粗放型管理的企业是难以产生出有核心价值的“差异化”竞争优势的。
以安防产品设计为例,早期的使用人员都要接受比较专业的培训才能够正确的操作。然而随着安防产品民用化的普及,安防产品的使用和操作已面向各种文化层次和年龄阶段的人群,因此,其操作的人性化、简单化,已成为安防产品设计的重要课题,如图标菜单、一键操作、语音提示、自动纠错等细节上有着广阔的发挥余地。在产品外观结构设计上,不同安装环境、不同安装方式的需求,以及不同外观、色彩的搭配,甚至细到每个接插件,每个按键的尺寸和手感等都有提升的空间。在产品功能设计上,既要满足大多数客户的常规需求,也要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则模块化产品结构的设计是兼顾二者需求的有效途径。
声音点评: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实际安防工程中,厂家已经注重“差异化”战略,并取得到较好的效果。要在细节中追求差异化竞争的价值,除了有全面的战略调整、管理方法,还必须具有优秀的执行力、科学合理的过程监督和评估。
业界首款可为RF遥控技术
提供软硬件的解决方案
(本刊编译)日前,德州仪器(TI)宣布面向射频(RF)遥控领域的最新标准化ZigBee RF4CE规范推出业界首款同时包含软件与硬件的完整网络协议。RemoTI网络协议是一款功能丰富的低成本解决方案,包含TI业界最佳的CC2530 IEEE/802.15.4片上系统与软件协议栈。TI的综合开发套件可提供评估、开发、测试以及调试符合 RF4CE 标准的产品所需的全部软硬件及工具,从而可帮助设计人员加速RF遥控产品的上市进程。
主要特性与优势方面,ZigBee RF4CE规范建立在采用2.4 GHz无许可限制频带的IEEE 802.15.4. MAC/PHY无线电广播技术基础之上,可充分满足电视与机顶盒等各种遥控音频/视频消费类电子产品的需求。
RF遥控产品更加快捷可靠,提供只有通过RF技术方能实现的增强型功能,同时为消费者提供可从更远距离操控设备的更高自由度,从而消除了目前红外(IR)遥控产品的视线障碍。
RemoTI开发套件提供了一个直观易用的软件架构框架以及能够以最低成本加速符合ZigBee RF4CE标准产品上市进程的所有必要工具与支持。
全面的ZigBee RF4CE协议栈可提供样片应用代码、具备目标板的便捷遥控套件、简单的API或可选的直接RF4CE接口以及参照设计。
Vishay上市2万9700mcd的白色LED
(本刊编译)美国Vishay Intertechnology上市了光输出功率为1W的“VLMW711U2U3XV”表面安装型白色LED。输入350mA电流时,亮度达到标准2万9700mcd,光通量达标准90lm。热电阻仅为10K/W。除了路灯、建筑照明灯、装饰照明灯之外,还可用于汽车日间行照明、雾灯及内饰灯等。
最大顺向电流为350mA,最大顺向电压为4V。输入350mA电流时,光通量为87.4~113.6lm。放射光的半值角为60度。符合车载部件可靠性标准“AEC-Q101”。ESD(静电放电)耐压符合美国JEDEC的“JESD22-A114-B”标准,最大为2kV。
传感器销售形态由提供单品变为系统销售
(本刊编译)触摸传感器及加速度传感器等各种传感器逐渐成为设备上不可缺少的部件。日前,三洋电机了使用两个陀螺仪传感器和一个加速度传感器来提高位置检测精度的简易型车载导航仪(PND)“Gorilla”,而索尼则了配备触摸面板的便携式媒体播放器“Walkman”。这些产品都利用传感器实现了不同于其他公司产品的特色。
另一方面也有很多人指出,与其他电子部件相比,传感器很难灵活使用。其原因是,电容器等电子部件购买后可直接使用,而传感器则需要开发各种驱动软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村田制作所推出了提供传感器采用的新服务。与村田电子共同开发了装有村田制作所传感器的演示套件“SysCube”,目前已开始提供。村田制作所此前一直销售传感器单品,今后将提供装有软件等的系统。安装的软件具有输入控制等固定功能。实际上,设备厂商在投产装有传感器的设备时,多数情况下会自己开发应用软件,使用SysCube,可缩短最初计划的开发时间。
立邦涂料开发太阳能电池涂料
提高背板反射率
(本刊编译)日本立邦涂料(Nippon Paint)将积累的涂料技术,用来强化太阳能电池涂料的开发。目前已开发出提高背板反射率的“薄膜用高白色涂料”和防止玻璃附着脏物的“Nippe Clystacoat”。
上海东郊宾馆、金沙江大酒店、龙柏饭店、东湖宾馆、圣安德鲁斯庄园、上海宝山寺这些上海著名的酒店和景点有一个共同点――都使用了挪宝新能源集团(以下简称为挪宝)为其提供的地源热泵技术。“使用地源热泵,一般情况下可以节能60%-70%的能源,也就是说一个中型酒店每年至少能节省上百万元的资金。”挪宝董事长兼CEO孙国平告诉记者,挪宝目前是国内唯一一家把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与地源热泵技术相结合的节能公司,为客户量身定制能源节能方案。
地源热泵的概念是早在1912年由瑞士专家提出的,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爆发第一次能源危机,该技术才开始受到重视,以瑞士、瑞典和奥地利等国家为代表的欧洲国家甚是追捧。在美国,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占整个空调系统的40%,是美国政府极力推广的节能环保技术。
更节能更省钱
技术出身的孙国平在北欧生活了十几年,耳濡目染了北欧国家的节能环保环境,也是在那时接触到了地源热泵的技术。回到国内的孙国平立即意识到了中国的节能环保市场的商机,并最终选定地源热泵行业,创立了挪宝。
其实地源热泵系统说起来很容易理解,是一种利用浅层地热能,以土壤(地下水、地表水等)作为冬季热源和夏季冷源,通过热泵机组向建筑物提供热量和冷量,并可同时制备生活热水的新型中央空调系统。
与传统的中央空调系统不同,只需要少量的电能,地源热泵就可把热量从低温热源向高温热源转移,即冬季供热时,大地可作为低温热源,通过埋地盘管获取土壤中热量为室内供热及供应热水。夏季制冷时,将大地作为排热场所,把室内的热量通过埋地盘管排入大地中,再通过土壤的导热和土壤中水分的迁移把热量扩散出去。
据孙国平介绍,挪宝的市场定位是在地源热泵领域研发、咨询、设计、生产、销售、安装以及创新的合同能源管理为一体的综合型新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将客户的价值最大化。
上海东湖宾馆位于上海的东湖路,毗邻上海音乐学院和白崇禧故居,是一家很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宾馆。“起初接受这个地源热泵产品的时候有点排斥,认为这是一个‘玩概念’的东西,纯粹就是为了赚钱。”东湖宾馆市场部负责人陈宏告诉记者。但令陈宏没有想到的是,东湖宾馆使用了挪宝的地源热泵系统之后,每年大约节约的能源费用在150万至200万元之间。而且,过去宾馆使用的中央空调系统需要很多设备,不但造价昂贵,每年的维修费也不少。东湖宾馆通过淘汰原先的设备,节省了每年几十万元的设备维护费用。
“对于我们来说,除了节约了资源、节省了一大笔费用外,我们还能从中赚钱。”陈宏表示原先宾馆的供热设备占地500平方米,而挪宝的设备只需要45平方米,腾出的场地出租出去变成了餐厅,宾馆一年的租金收入又增加了几十万元。此外,宾馆原先巨大的冷却塔被拆掉之后,腾出的空间增加了几十间客房,这又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显然,对于楼宇业主来说,这种节能安排是非常划算甚至是挣钱的买卖。
“我们没有销售部门,现在许多客户都是自己找上门的。”孙国平的底气很足,这是因为挪宝的地源热泵的示范效应已经开始显现。“我们希望能成为节能领域的先锋队。”挪宝的地源热泵技术也获得了风险投资商的注意,青云创投在今年8月向公司注资2500万美元。
技术服务双突破
简单照搬国外的技术那不是核心竞争力。挪宝目前是世界上唯一一家提供和应用中型模块机的公司,其机组由多个模块机并联组成,并能通过智能控制系统使其各自高效独立运作,主机能自动检测在建筑内的人员量而自动卸载主机数达到智能节能目的。
挪宝还对很多地源热泵系统中的技术应用进行了自主开发,例如老建筑旧系统翻新无缝衔接技术。在挪宝的客户中,有一家地处某旅游城市市中心繁华地段的四星级酒店,由于酒店的建筑属于老建筑,不但能耗大,而且每年花在中央空调系统的维修费超过500万元。酒店的业主希望能够使用挪宝的地源热泵,但是又不希望停业。“酒店提出的唯一要求就是能正常营业,而正因为我们有老建筑旧系统翻新无缝衔接技术,所以很顺利地签下了这个客户。”孙国平说。
挪宝自主开发的老建筑旧系统翻新无缝衔接技术,可以在建筑正常营业同时将老系统更换成的挪宝新系统,老系统和新系统即时切换只需几分钟。而目前欧洲最新技术也需要将原系统停运一个月后才能完成顺利衔接新旧系统。“衔接的技术缺陷一直是困扰地源热泵行业多年的问题之一,而我们开发的快速衔接技术将使公司在旧系统翻新项目市场上占有绝对优势。”孙国平说。
两个方向
这场被称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大变革,实际上从上世纪90年代就已初露端倪。当时,IBM曾设想,在未来的世界,人类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以任何终端获得任何信息。尽管这一设想尚未完全实现,但事实正如郭士纳所言,这个过程缓慢而坚定。我们很难预测具体的路径,但我们知道未来的方向。第三次工业革命最终得以完成,必将依赖几个重大的推动因素,而这些因素似乎可以归结为两个方向:云+端+大数据技术的成熟,分布式能源的普及。
信息技术的成熟 如果说两三年前,CIO们对云计算的认识还只停留于谈论阶段,那么今天,云计算已经完全到了普及和实施的阶段。这是因为以下几方面的事实:首先,云计算的技术架构在硬件设施、软件部署上已经实现,将在未来的两到三年内大幅普及;其次,随着CPU成本的飞速下降和虚拟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在智能终端上的普及使用,端将更为普及,能力也更为强大;第三,数据分析技术以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把商业数据、设备数据、人类行为数据以非结构化的形式在后台集中起来,进行非结构化的分析和挖掘,使企业对客户行为乃至设备使用有更深刻的洞察。2012年,全世界大概有十万亿个可以与移动互联网结合起来的设备,而对这些设备数据的分析和洞察将使我们对于商业、工业的下一步发展有一个全新的理解。2012年11月,GE公司在美国高调宣布进入工业互联网时代。如果说,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初期是由商业和社交驱动的,那么当工业企业开始进入电子商务、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时候,所谓第三次工业革命就真正地开始了。
分布式能源的普及 杰里米·里夫金在其著作《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提出,第三次工业革命实际上是能源的革命,人类将摒弃化石能源,并最大程度地扩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他的构想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包括社会化媒体技术,最大程度地进行分布式能源的使用,从而改变传统能源的集中式使用。集中式能源在美国、中国最为强势,而分布式能源已经在欧洲、澳洲大行其道。集中式能源的使用是传统能源的权力结构决定的,譬如中国,几大发电公司如果不能放弃传统的集中式能源管理和使用方式,进而投资发展分布式能源,中国就很难走出目前的能源困境。当前,中国60%以上的能源来自海外供应,能源使用结构的变化才能彻底改变这一现状,而这一改变需要国家能源产业政策的驱动。美国虽然也有类似的问题,但是美国在非常规能源特别是页岩气方面的突破,已经使美国从能源进口国变成能源输出国,这一改变将深远地影响世界能源格局乃至政治格局。未来的世界能源图景应该是分布式能源为主体的,这个趋势不可忽视。
新技术涌现
平台之争
虚拟化技术包括服务器虚拟化和桌面虚拟化的技术,这方面以美国公司VMware和Citrix掌握的技术为代表,但是相信中国公司会逐渐进入这些领域,因为这是云计算技术的核心技术之一。但是最重要的是高效地利用云计算技术,为客户提供可持续演进的产品和服务。这就不得不提到客户终端应用的开发平台,我认为,未来的中国会出现很多模块化的平台级公司,以及基础的操作系统公司。
宽带产业基金董事长田溯宁毫无疑问是国内“云产业”最积极的引领者之一,其理想让人尊敬。但是,他还是在用电信运营商的思路打造云平台:先建立基础设施,再联合软件开发商做软件,这条思路类似于中国移动这种增值服务商的角色,是有局限性的。因为,尽管云平台的硬件、网络、基础设施很重要,但云时代最重要的是软件开发平台。他鼓励中国企业从开源软件环境入手来开发软件,但是只靠开源软件环境很难形成产业规模。因为,众多软件开发商需要的是一个开放的、模块化的、可以持续扩展的平台。这个平台类似于安卓系统和苹果的iOS系统,应用软件可以在此平台上升级,而该平台最终将推动商业化软件开发的中小企业发展。硬件建设将不是问题,能够使软件开发效率大大提高的软件开发平台将是最有生命力和竞争力的。
2012年9月,阿里云系统被谷歌指称抄袭安卓系统,这个应该是阿里云平台的痛点。可以说,阿里巴巴的梦想不仅仅是一个商业平台,更重要的是软件开发平台。
成都市政府曾消息说要打造中国软件之都,然而,如果没有自己的平台,而只是在iOS系统或安卓系统上做软件开发的话,那么最好的结果也无非是信息时代的富士康。目前移动互联网行业有三个平台,iOS,安卓系统和Win 8系统,它们的开放与封闭完全取决于商业利益之争,将来的格局如何还很难说。中国是个大市场,如果没有自己的平台级企业,就很难掌握将来的经济命脉。我看到,有一些中国企业是有这种做平台的倾向的,阿里巴巴和华为都在做;京东在做垂直一体化的电子商务,在自建物流,如果可以跟上游产业链有效整合的话,可以是一个差异化的纵向平台;腾讯拥有广大的用户群体,但是微信很难形成交易平台。互联网的精神不是垄断,而是自由和创业的精神,我相信中国企业会在这方面取得一些突破。
传感器感知中国
只有传感器技术达到了一定水准,并且与IT技术有效融合后,物联网才有可能走进寻常百姓家。比如,传感器技术可以应用于汽车胎压测试,这就要求传感器低能耗,能够持续供电,不会出现故障;传感器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洗衣机污渍检测,冰柜温度控制(包括血库温度控制)等。这些要求都是很高的。但是,中国本土企业很难做出高质量低成本的传感器。目前中国的传感器应用还是依赖于从美国、日本进口,中国在传感器技术方面仍然属于低端组装者的角色。
3D打印颠覆制造业
现在的制造业模式源于福特汽车奠定的流水线生产工艺,其基本逻辑是标准化和产业链分工。3D打印技术并不是新鲜事物,曾广泛应用于模型设计和制作,但是随着计算机3D设计技术的成熟和材料技术的突破,3D打印技术将真正颠覆制造业,真正实现按需生产。GE的科学家已经宣布,可以在四年内实现航空发动机部件的3D打印生产。航空发动机部件意味着高质量,极其低的缺陷和持续稳定的运行能力,可以说是3D打印技术的高端突破。3D打印甚至可以促进医学发展,因为人类器官将可以利用3D打印技术通过逐层扫描、逐层打印的方式生产。在材料技术取得相应突破后,这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这意味着,制造业的重心将重返掌握高科技的国家和公司,而中国的世界工厂角色将不复存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是对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颠覆,而中国甚至没有完全完成前两次工业革命。如果我们不改变思维,在基础研究和科技研发上面跟上全球的步伐,中国可能会像希拉里 · 克林顿所言,成为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
管理升级
企业存在的目的是高效率地创造价值,这涉及到两个维度,一是价值维度,二是效率维度。云计算等新的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会使得企业与客户发生更频繁的互动;新的生产技术比如3D打印等新的制造技术的出现,将使得企业满足客户需求的方式发生彻底的改变。
再造价值链
旧的价值链会被解构,新的价值链、价值系统将会出现。
在创造价值方面,阿里巴巴等企业在谈论一个新概念:C2B,就是说商业的路径要以客户为开端,未来世界的生产方式将由客户来定义。海尔公司倡导的倒逼模式,可以说是对互联网时代的一种适应,是C2B的另外一种诠释。然而,真正的实现还需要企业的不断摸索。举例来说,如果3D制造已经普及,那么它就会颠覆了传统制造业的采购、粗加工、精加工、装配、运输等环节。企业与客户的互动方式也会发生根本变化:在过去,我们研发新产品前要做市场需求调研,然后根据调研矫正研发计划;但是现在企业可以迅速掌握关于客户需求的海量信息,而客户的单个需求也能成为企业生产的基本动力。跟客户之间距离缩短,互动速度加快,对企业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如何与客户共同创建新的产品和服务,将成为企业生存的基本条件而非选项之一,认识不到这一点的公司将被淘汰。
这一点不仅应引起企业的注意,对政府也有启发意义。我看到有报道说,一位公务员辞官回乡后在河南农村种植各种水果蔬菜,但把销售点放在北京,通过互联网把订单传回农村按需生产,快速配送,保证质量。比起这种模式,更多的农业还是粗放型。今年陕西政府补贴经济作物,苹果生产成本里有三分之一是政府补贴,但因为不能与市场挂钩,苹果丰收后烂在地里。如果政府换个思路,资助建立一个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将广大的客户需求和农村生产能力对接起来,省掉中间各种低附加值、低效率的环节,将会是对传统农业的有效颠覆。
知识工人成主体
在效率模式方面,企业价值创造的流程和自身管理将发生很大的变化。
首先,在社会化媒体时代,知识的传播速度会极度加快,知识工人将成为企业主体。当所有人都可以成为专家时,企业的目标就是如何激发更多人的智慧,而不是按照传统的金字塔结构分配任务。这个转变不仅是对企业组织结构的挑战,更是对企业经营哲学的挑战。互联网时代的管理架构和知识分享将不遵循过去自上而下的方式,而是更加平等和民主;不能获取信息、创造知识、带来价值的员工将不能在企业立足。如果不能以正确的方式看待员工,看待知识分布的方式,看待企业价值产生的新方式,那么这个企业将很快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其次,灵活的小型组织将会更为普遍。在传统时代里,大型组织才能整合大量资源,也形成了我们司空见惯的金字塔型结构。然而,互联网时代将不需要这种资源配置方式,大型公司将被逐渐解构,小型组织遍地开花。苹果公司就是一个例子。iPod颠覆了音乐出版行业和生产Walkman的索尼们,iPad、iPhone和App Store颠覆了软件行业和手机制造行业。苹果只提供平台,让别人去做软件,却给传统手机供应商带来了巨大冲击。在未来的软件开发平台上,十来个软件工程师就可以组建一个公司,开发极好的产品,根本不需要依附于大的组织。他们将成为价值网络的一部分。
第三,在未来的世界,知识工人可以找到平台来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提供标准的客户服务。这样一来,人们互为服务提供者,也互为客户。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互联网精神就还没有发挥到极致,就还会有新的平台产生。互联网精神就是工作者和使用者界限模糊化,世界变得更加平等和扁平,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参与者。套用彼得·德鲁克的话说,企业的基本功能就是创新和营销。那么,企业要做的就是聚焦最核心的产品和服务,不断创新和营销。
拥抱第三次工业革命
未来互联网普及后,只有整合性的平台级公司和将自有产品与互联网技术有机融合的公司能够存在。社交网络只是互联网技术普及的第一步,当产业界真正开始拥抱电子商务时,第三次工业革命才真正开始。
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发生,顺应潮流,领导企业变革的将是两类企业:一类是在新价值网络中具有平台级整合能力的企业,另一类是将信息技术与自身产品高度整合的企业。平台级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整合价值网络内的更多企业。例如,阿里巴巴就是一个把产业、金融、物流等相关服务高度整合的平台级企业,而且将来可能会涉及制造业。平台级企业掌握着客户的真正需求,是最有发言权的企业。
将信息技术和自有产品高度整合的企业则更让人眼前一亮,比如推出“Nike +”的耐克公司,利用传感器技术、互联网技术创建了一个网络社区,将客户有效地黏住。汽车行业、农业、家电行业等对传感器的利用,都将大大改变人类生活。
无人驾驶汽车将大有用场 有消息称,通用汽车在两个月前终止了跟惠普公司长达25年的信息系统外包合同,并为此招聘一万名软件工程师,将业务转至公司内部。这是一种战略信号,无人驾驶汽车将很快登上历史的舞台。2012年11月份,美国加州政府已经通过相应法律,允许无人驾驶汽车上路;就在同一个月,中国第一辆无人驾驶汽车已经在京津高速上试运行。GPS定位和自动驾驶技术成熟后,汽车行业将不需要司机。更智能的是,汽车的所有零部件将都由智能化终端控制,何时需要加油,何时需要检修,可是完全自动化的,不需要人工的介入。现在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包括德尔福公司都在开发类似的技术。所以,我认为汽车行业将会很快发生颠覆性的变化。
农具也智能 全球农机巨头美国迪尔公司(John Deere)从一家单人铁匠店起家,开始只做最简单的农具,而现在,他们把传感器应用在农具中,可以测量土地的墒情等状况,并将数据通过卫星传递到总控中心。中心可以向农户提交一个解决方案,包括怎么改善土地耕种、施肥、使用农药,甚至是精确地犁地。最传统的行业跟现代技术结合起来,只需做出一点改变,就能产生不一样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