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民间艺术的价值和传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民间艺术;人力资源;保护
一、民间艺术传承人的价值意义
传承是民间艺术的基本特点。民间艺术传承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家庭内传承;二是行业内传承。从个人意义来说,传承的第一义是习得,即通过传习而获得;第二义是创新或发明,即在前人所传授的知识或技能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聪明才智,有所发明有所创新,使传承的知识或技艺因创新和发明而有所增益。从群体(族群或社区)意义来说,民间艺术传承人是民间艺术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他们以超人的才智、灵性,贮存、掌握、承载民间艺术相关类别的文化传统和精湛技艺,他们既是民间艺术的活的宝库,又是民间艺术代代相传的“接力赛”中处在当代起跑点上的“执棒者”和代表人物。
由于经济社会环境的变迁,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民间艺术传承人或由于民间艺术濒临消亡而无法生存,或由于年龄老化无法继续现有技艺的承接。民间艺术的鲜活传承是民间艺术产业开发的物质基础,而民间艺术传承人是民间艺术产业开发的必要人力条件。对民间艺术传承人的保护就有了文化和经济的双重价值意义。
二、民间艺术传承人的保护
(一)民间艺术传承人的调查和认定,建立民间艺术传承人数据库。传承人的调查和认定是民间艺术传承人普查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传承人资助和保护的前提和基础。在对民间艺术传承人进行调查时,要注重弄清楚其传承谱系、传承路线(传承链)、所掌握和传承的内容或技艺、传承人对所传承的项目的创新与发展。传承人的调查,不仅要记录上述所列相关传承情况,还要记录(或描述)、搜集他的作品,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民间艺术及其传承人的消失。
(二)民间艺术传承人的资助和相关政策保障。通过提供经费支持,提供相应生活待遇和社会待遇,开发利用传承人的民间文化资源,保护传承人赖以生存的村寨、社区的传统文化生态环境,提供公共教育的传承途径等方式,对民间传承人进行保护和资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关于建立“人类活珍宝”制度的指导性意见》中,对于传承人保护给予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支持和保障。为切实落实民间艺术传承人的相关政策,河南省于2008年出台了《河南省民间艺术人才职称评定办法》①,凡是从事文化艺术生产活动或以此为创收对象的民间艺人都可以参与民间艺术人才的职称评定。根据不同的职称级别,享受不同待遇。这些举措对于民间艺术人才保护和资助提供了有益启示。
(三)加强民间艺术的相关宣传、引导。通过大众传媒、舆论工具大力宣传民间艺术,积极维护并创造有利于民间艺术传承活动的文化、社区和公众环境。
三、民间艺术人才智库建设
民间艺术传承人是民间艺术传承与开发的核心资源。但是,民间艺术传承人的自身条件限制和现代语境对于民间艺术的崭新要求,对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产业开发还需要既了解民间艺术,又懂得市场运作、善于管理的复合型高端文化产业人才。
(一)民间艺术产业人才的成才要素②
1.对民间艺术和民族文化知识的热爱和自觉储备
对民间艺术的尊重和忠实,来自于对民族文化的正确认知。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的再创造和文化资源的提升过程,虽然可以附以其他形式的外壳和包装,但它传达出的价值理念和文化精神应该是不变的、永恒的。因此,对民族文化的热爱,是创意人才的创意动力;对民族文化知识的充分储备和认知,是创意人才的创意源泉。
2.对现代技术的掌握和创新
传统文化资源,只有进行高起点的重新打造,才能转化成为高附加值的文化财富,并获得长期的回报。要想利用民间艺术资源演绎新文化样式而被消费群体所接受, 并创造出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就需要满足消费者的审美要求,不只是内容上的,还包括形式上的求新求异。因此对创意人才还有在技术层面上的要求,需要了解一切新的技术手段,用新的艺术形式、科技手段演绎传统民族文化。
3.对市场环境的了解能力和资本运用能力
在文化产业链中,市场是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决定要素,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投资始终围绕资本市场展开。因此,熟悉国际国内惯例和规则、擅长媒介市场运作、具有战略思维的外向型经营人才,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文化市场所不可缺少的。只有对市场环境的充分认识和了解,才能将资源资本、技术资本等一切社会资本用到实处。
(二)民间艺术人才智库建设
1.建立良好的用人机制,吸引民间艺术领军人物加入。
民间艺术产业发展,尤其是品牌的打造,需要领军人物的加入。将东北二人转打造成为知名民间演艺品牌的赵本山,让《云南映象》走上国际舞台的杨丽萍,使天津德云社红遍大江南北的郭德纲,都是使该民间艺术形式振兴的领军人物。优秀人才吸收了最前沿的营养,具有创新发展的先进理念和勇气,应进一步活化用人机制,打破地域和行业限制,构筑良好的政策环境、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优厚的科研、物质待遇,吸引高端人才的加盟。
2.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民间艺术相关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
在高校、科研院所设立与民间艺术相关的研究基地和相关学科,培养适合民间艺术传承与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使之成为民间艺术人才的“孵化器”。在学校教育中,将民间艺术传承人、专家组织结合,作为学校特聘教师,对民间艺术进行研究、学习,采用委托培养、订单培养等方式,将有志于从事民间艺术事业的学生集中起来,吸纳民间资本以诸如设立专项奖学金、专项科研基金、专项创业基金等合适方式融入学校、支持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探索和逐步形成不同于其他传统专业的灵活、弹性、富有朝气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培养一支知识复合、学源宽广的民间艺术人才队伍。
3.通过多种手段途径,采取梯级培养模式,培养民间艺术的后续人才。
民间艺术人才的梯级培养模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培训的内容和服务方向上, 既要有能走向世界的高素质创意人才,能运用高端技术、整合社会资源、利用社会资本创造出有影响、有市场、有效益的文化产品;又要有能被农村大众所能接受的、有社会影响力的文化产品样式;二是在对创意人才的培训方式方法上,需要从省市到地方层层设点,梯级推进,在培养出适应各种社会形态的文化人才过程中,也对民间艺术资源的保护和张扬起到一定的作用。
注释:
①/n47595.aspx
②黄晓.《贵州民族文化资源产业转化过程中的人才战略》
《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第5期
1民间艺术传承与艺术教育的关系
对于民间艺术传承与艺术教育而言,艺术教育主要是在创建的环境中对学生进行培养,使得学生能够学习有关民间艺术的众多知识,从而提升学生具有的艺术能力、文化素养,增强学生对于民间艺术的喜爱,帮助学会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多种文化自然综合的环境是艺术学习最佳优良的环境,利用不同形式的综合使得对于艺术的学习变得更加的附有生命力。要学生更多的参与民间的一些节日活动和庆典,民间艺术活动中含有很多艺术教育的素材。民间艺术可以说是文化的载体,民间艺术承载着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历史进程。现代艺术教育是帮助民间艺术进行传承的有效途径,以往民间艺术传承主要通过师徒之间的关系,或者是子承父业的形式进行传承。很多民间艺术的创作人员都是没有经过很长时间文化教育的农民群众,他们本身具有的经验不能够应用文字表述进行传达,对于民间艺术技能传授的方式就是应用“口头”讲述,将自身丰富的经验授予艺术传承者。现代学校的艺术教学系统是非常完善,并且具有科学化、现代化特点的,将学校对于学生的艺术教学与民间文化进行良好的融合,教师可以依据自身对于民间艺术的了解和认知,选择对于学生民间艺术培养的切入点,当然需要尽可能的选择本区域存在的民间艺术,要取其民间艺术中的精华部分,并且将其写入学校艺术教学的课本中去,学会进行系统化的教学。这样不仅仅使得学生可以对本区域的文化有着更多的了解,使得学生对于自己的家乡有着更多的热爱,同时对于传承民间艺术,弘扬区域文化也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还能够丰富学校艺术教学内容[1]。
2民间艺术传承与艺术教育的责任
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对于经典的民间艺术尽心深入研究,可以了解到人类文明历史发展的过程。继承和弘扬民间意识,是人类在如今时展民族文化,使得民族精神受到强烈的鼓舞,促进先进文化建设,并且使得区域文化快速形成的关键。很多的民间文化正在被划为非物质遗产中,遗产两个字同样也表明了民间艺术传承面临的危机。在新时期很多的青年人员对于民间艺术文化并没有太多的重视,一些人认为民间艺术文化太过于低俗登不上大雅之堂,也有一些人认为学习和传承民间艺术文化并不与自身的发展有太大的联系,这些错误的思想误区最终导致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很多的民间艺术文化被历史的长河所淹没,一些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承无人问津,不仅消失了很多民间艺术文化,同时也有着一些民间艺术文化正在面临着失传的危机。对于民间艺术文化进行有效的保护,使得民间艺术文化可以传承发展下去,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是学校艺术教学需要承担起的责任。将民间艺术教育与学校艺术教育进行有效的融合,要学生能够了解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不同区域、不同时代具有的民间艺术作品,能够表达人类在不同区域、不同时代具有的价值观和审美观,要学生能够对生活区域的文化进行保护,同时对于提升学生的艺术文化素养也有着积极的影响力。学校艺术教育是培养民间艺术传承人员和热爱人员的主要路径,也是对于民间艺术进行传承的发展的重要手段,学校艺术教育必须要明确自身需要肩负的重大义务和责任[2]。
3挖掘整理优秀民间艺术是民间艺术传承与艺术教育的发展途径
在上文中也提到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在民间艺术中蕴含着传统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模式,对于民间艺术的传承的保护不是侧重于对于文化进行变革,而是需要最大限度的保存民间文化的原始性。但是也需要了解到,时代是不断发展的,艺术形式如果想要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一直的生存下去,那么就必须要不断地突破自我,使得自身能够跟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不断的去满足现代人们对于艺术文化的需求。学校需要在艺术教育中对民间艺术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将传统的民间艺术文化与现代艺术文化进行有效的融合,从而形成最佳的艺术文化传播环境,为民族文化的不断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学校可以聘请一些民间艺术的传承者走入教学课堂,使得学校的艺术教育具有良好的开放性特点,使得民间艺术人可以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民间艺术文化的精髓。学校可以引导学生增强对于民间艺术文化的关注度,对生活区域存在的民间艺术文化进行调查,不断的找寻具有价值的民间艺术资源。以学生的实际调查为基础,找寻一些经典的民间艺术文化作品,并且与相关人员讨论其具有的内涵,将民间艺术文化与区域文化相联系,加深学生对于区域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
4结语
(一)民间艺术产业化的必要性
人们在享受了现代工业文明带来的方便快捷之后,突然发现,那些原本开始淡出人们生活的民间艺术原来具有无穷的魅力。看惯了摄影作品的逼真,会发现出自农民手中的年画尽管和光学、透视原理不沾边,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亲切;看惯了各种塑料玩具,才发现泥塑、充棉玩具既环保又拙朴可爱。由此可见,民间艺术虽然正走向衰落,但并不是面临着灭亡,也许它作为生活必需品已经逐步淘汰,但作为艺术品它却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作为艺术品,不仅在我国有市场,在国际上也有市场,因此,实行民间艺术产业化具有必要性。
(二)民间艺术产业化的类型
如今在我国政府的支持和倡导下,我国的民间艺术产业化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河南商丘民权县王公庄画虎村的产业模式,利用传统绘画技术,将这一门民间艺术当做出口产业经营。他们村一年创作虎画4万多幅,远销孟加拉、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还远销到美国,这样的产业化不仅保护了民间艺术,还给当地农民增加了收入,根据这个模式,商丘正在酝酿将其他民间艺术按照这个模式进行推广。另一个模式是将民间艺术纳入到旅游业中,利用旅游的发展,将民间艺术作为旅游商品进行推广,有的地方将当地的民间艺术打造成品牌,具有名片效应,像苏州刺绣、惠山泥人、宜兴紫砂壶,陕西皮影和山西剪纸以及四川的蜀锦、蜀绣和瓷胎竹编都是通过这种利用当地旅游资源推广的模式。
二、民间艺术产业化的价值
【关键词】民间艺术 美术教育 应用模式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2014年度项目《基于信息技术的中小学民间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研究》(项目号:146242132)阶段性成果之一。
传统民间艺术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1.实现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创新与传承
目前,包括剪纸、刺绣、泥塑、雕刻之类的传统民间艺术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研究的人越来越少,不仅潜在的经济价值无法得到挖掘,而且鲜明的民间艺术与民俗文化价值也不能得到很好的记录与传承,由此使诸多民间艺术形式面临着日趋消亡的生存困境。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现状,如何以挖掘传统民间艺术实用价值为核心目标,由此实现其创新与传承才是传统民间艺术形式获得良性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将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应用于高等院校美术教育活动之中,正是建立在对于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文化、思想、艺术方面教育价值的挖掘与应用的基础之上而展开的,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专家、学者展开对传统民间艺术的研究活动,由此形成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而高等院校美术专业的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习、掌握传统民间艺术,而且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与工作之中,也能够进一步加以传播甚至是创新,从而实现对传统民间艺术的有效传承。
2.丰富美术专业学生的设计思想,提高其设计水平
自近代以来,我国美术教育活动开始朝着实用主义的方向进行转变,在与西方美术教育进行交流碰撞之后形成了更加西化的素描、速写、水粉、色彩、立体构成、平面构成之类的课程内容,也即是“现代美术热”。这虽然能够使学生掌握现代化的美术设计思想与设计技巧,但却失去了对我国传统设计知识的了解和认识,不仅造成了学生知识结构的缺陷,而且使其设计出的作品缺“地气”。在当前社会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反思之后所形成的“寻根热”日渐浓厚的情况下,此种美术教育现状极大地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工作质量情况。而种类繁多、形式各异的民间艺术形式是我国特定区域内的民众结合自己的文化观念、审美思想、价值追求以及风俗习惯,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固化的艺术形式,蕴含着独特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技巧。
3.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水平和个人修养
我国传统民间艺术不仅在形式上表现出独特的设计思想与设计技巧,而且还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知识、民俗文化内涵以及各种各样的伦理道德思想等。从这个角度来说,加强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还能够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提高其个人修养。
4.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兴趣
通过深入分析可以看出,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不仅在整体造型、题材内容、思想内涵方面具有丰富的趣味性特征,而且是在我国民间社会土生土长的,甚至是广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司空见惯的一些艺术形式,对于普通学生的心理与情感表现出天然的亲和力,能够获得学生的理解和接受,并产生视觉与心理方面的审美体验。据此,将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引入美术教育之中,能够有效地避免素描、速写、水粉、色彩、立体构成、平面构成之类的抽象性课程所带来的枯燥性与乏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美术课堂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传统民间艺术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模式
1.以教学素材的形式引入美术课堂
此种方式主要是依据美术课堂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一些合适的民间艺术形式作为课堂中的教学素材或者是教学材料来使用,由此来辅助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比如将传统的剪纸艺术、木雕、玉雕或者是布雕工艺引入到传统工艺课、造型课、民俗学之类的课程中,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直观而又生动的认识,由此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大大提高其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
一般来说,此种应用方式比较简单,主要由特定的美术课程教师根据课程内容、教学计划情况,来选择合适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并加以处理,由此适应具体的课堂教学的需要。传统民间艺术虽然在课堂中处于附属性、协作性的位置,但同样展现了其良好的艺术教育价值和课堂教学效果。
2.开设民间艺术课程,实施专门性教学
部分高校还可以立足于所在地域内的民间艺术形态发展现状,针对某一民间艺术形式,开设专门的课程。这不仅能够使学生了解此种民间艺术形式的产生背景、历史文化内涵、工艺特点、审美效果与艺术价值等,而且还能够掌握系统的创作技巧,甚至能够进行工艺创作活动等,由此真正实现对民间艺术的创新与传承。此种教学模式的最大优势是具备地域优势,不仅能够方便地搜集所在地域内的民间艺术资料,而且也可以将一些民间艺人引入课堂,进行民间艺术教学活动,由此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但难点在于如何将所在地域内的民间艺术资源与美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培养目标、培养内容相衔接,并据此制订出科学、系统的民间艺术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
3.创办民间艺术专业,培养专门人才
当前,高等院校除了可以开设民间艺术课程之外,还可以凭借所在区域内的民间艺术资源,创办一些个性突出而又符合市场需求的民间艺术专业,由此培养研究、创作和传承此种民间艺术形式的专门人才。学校要能够综合考虑到市场的人才需求情况、自身的人才培养能力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计划与实施方式等,另一方面要经过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审批,方可进行具体的招生和人才培养活动,因此,这需要学校能够进行系统的市场调研活动和精心的前期准备活动,由此建构起系统的专业建设方案,从而获得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审批,尤其是能够培养出获得社会认可和需要的民间艺术专门人才。
传统民间艺术在美术教育中有效应用的建议
要想真正发挥传统民间艺术在美术教育中的艺术传承和人才培养价值,除了需要各个高校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应用方式之外,还需要相关政策的激励与指导作用。首先,我国教育部门一定要结合我国高校实际情况、民间艺术发展现状以及社会对于民间艺术的需求与应用情况等,制定出细致、明确的方针政策和发展措施,深化各个高校对于传统民间艺术历史文化价值、思想道德教育价值、艺术审美价值、艺术教育价值以及潜在的市场经济价值的认识,积极主动地将传统民间艺术引入高校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以及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来,发挥其应有的人才培养价值;另一方面还必须制订出清晰的监督与考核措施,包括对各个学校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选择方面的监督与考核活动,从而避免出现教师引用传统民间艺术的积极性不高,流于形式,应付考核的现象,或者是忽视、遗漏部分传统民间艺术的情况等。这是顺利地实现传统民间艺术转化为可利用的美术教育资源,并发挥其应有的多元价值。其次,国家各级教育部门以及学校机构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尤其是要充分考虑到所在区域内的民间艺术资源情况、高校情况等,围绕着民间艺术转变为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教学课程以及具体课程中的教学内容等主题,建构起包括国家级课题、省级课题、市级课题以及学校级课题在内的不同等级的课题立项体系,由此形成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指导学校专业设置和课程教学活动,提高民间艺术在高校美术教育课程中的应用质量和效率。
总体来说,种类繁多、形式各异的民间艺术形式是我国数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瑰宝。我国高等院校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民间艺术形式的研究,顺利地将各个高校所在地域内的民间艺术资源转变为美术教学资源,从而在提高美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效率的同时,也能够有效地传承区域民间艺术形式。
参考文献:
[1]崔锦:《民间艺术教育》,人民出版社,2008,10月版。
[2]陈卫和:《民间美术与学校教育》,湖南美术出版社,2011,5月版。
[3]毛翔:《浅谈民间艺术对美术教育的影响》,《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7期。
[4]杨琳:《民族民间艺术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第20期。
关键词:民间艺术;文化精神;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TU986
1.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逐步发展,各国之间增加了对政治文化和经济技术的交流,现代设计风格越来越来国际化,使其逐渐趋于单一化并引发了地方精神的缺失,这一现象逐引起了世人的注意,人们逐渐认识到这种国际化模式设计正在吞噬人类古老的传统文化,逐渐扼杀了地方文化的多样性,继而吸引了景观设计师们对地域文化的探索。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充分融入我国民族精髓和民间传统文化,突出景观更深层次的含义和灵魂,创造出独具中国特色的现代景观。
2.现代景观设计中民间艺术的应用价值
在全球一体化设计的浪潮中,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民间艺术作为一个极具民族特性的设计元素,必将以其浓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现代景观的内涵。民间艺术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具有丰富的应用价值,探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民间艺术,使其成为体现地域文化的重要手段。
2.1情感价值
民间艺术是传达故乡情和乡土气息的重要工具,其包含的内容都是人们情感的寄托。现代城市里的人们都来自五湖四海,在这样的一个复杂城市里,怎样让这些“外人”在新的环境里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是将民间艺术与现代景观设计相融合的充分条件,使民间艺术具有的情感价值得到巨大的利用。
2.2文化底蕴价值
隐藏在民间艺术作品背后的文化背景才是民间美术的精髓所在,虽然民间艺术的形式可以千变万化,但是其内在的文化底蕴却是稳定的。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充分应用民间艺术,这里要延续和传承的东西并不是其表面的形式,而是一种内在的精神与文化。充分发掘民间艺术的文化底蕴,将其融入现代景观设计中,满足景观的地方性要求。
2.3 认识价值
民间艺术是不同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对于区分地域来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充分运用民间艺术丰富的题材,将传统审美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造出地域审美观念。一个优秀的景观作品,必须建立在了解当地风俗习惯的基础之上,充分探索民间艺术的历史底蕴,创造出吸引民众注意和极具感染力的作品。向世人展示当地的地域特色。
3.现代景观设计对民间美术的应用
3.1民间艺术对现代景观设计发展的启示
我们对于民间美术的珍视,并不是盲目地沉溺于审美的情感体验,我们所期望的中国现代景观设计是在理性秩序下借助西方之风,熔铸传统民间文化,培育现代景观设计的文化生命力。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探索、提炼民间美术的精华所在,使之成为我国现代景观设计的新能源,创造出具有地域性与地方文化的中国特色景观。
3.2现代景观设计对民间美术的应用方法
民间艺术具有内容丰富的题材和种类繁多的图像,且为现代景观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词汇。景观设计师
通过各种艺术手法和技巧使民间艺术达到“取其形”、“延其意”、“传其神”的要求。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可以运用引用、比例缩放、转化等手法将民间艺术充分与现代设计结合在一起,将传统民间艺术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具体的应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1)直接使用。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直接将民间艺术的造型直接引用到景观设计中,发挥民间艺术与人们的认知价值。
(2)变化比例。将民间艺术的造型进行放大或缩小,根据设计环境进行缩放,强调景观局部的影响,吸引大众的注意。
(3)立体塑性。将地方特色艺术文化中的优秀形象进行透视效果或排列组合形成立体效果,创造与环境互相匹配的景观小品。
4.现代景观设计对民间艺术的创新
我国民间艺术是个丰富的宝库,其经典的艺术符号数不胜数,如石雕、年画、剪纸、皮影等,不仅造型成熟完美,而且具有较大的文化接受背景。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应转化某些作品的功能,将其生活化,使它自然地融入到现代生活中去。
4.1用现代景观设计赋予民间艺术新的功能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民间艺术的某些内容会逐渐地被现代文明所淘汰。景观设计师们要努力赋予民间艺术新的功能,使其完美的融入到现代景观设计中。如在设计中,将腰鼓的造型设计为休息的小石凳,鼓身侧面雕刻剪纸、打腰鼓等民间活动,既可以作为行人使用的座凳,又丰富了景观的特色,向人们展示了腰鼓这一陕北的民间艺术特色。
4.2 利用景观设计使民间艺术融入现代生活
正如张道一先生所说,“在民族文化基础与现代生活之间,架起彩虹般的桥梁,使文化的脱节现象,得到新的衔接,那种拼盘杂拌似的文化现象,将被具有中华民族气派的新的文化所代替。”我们需要让民间美术之水换个流法,流向我们的现代生活。分别从植物、道路、公共服务设施、景观小品等探索民间美术的开发思路。如在道路设计中,通过加入各种民间题材的图案铺地或地面浮雕,体现民间美术的主题;在景观小品设计上,将民间美术的艺术符号进行提取或拼贴,设计既有民间特色,又不失现代感的景观造型。将民间美术以合适的方式切入到景观设计中,自然融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
5.结语
现代景观设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趋于快速发展的状态,不但给民间艺术带来了冲击,而且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民间艺术是一个地域极具民族特性的设计元素,将其与现代景观设计融为一体,必将以其浓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现代景观的内涵。充分研究民间美术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具有的应用价值,贴近人们的生活,将民间艺术以直接挪用、比例夸张或空间塑性等方式融入现代景观设计中,并不断探索现代景观设计对民间艺术的创新,努力做到用现代景观设计赋予民间艺术新的功能,使民间艺术融入现代生活,满足景观的地域性要求。
参考文献:
[1]陈良梅.在民间艺术中探寻现代环境艺术的传承与再开发[D].南京林业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