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画画流程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举全省之力打造三大城市群,撑起崛起新跨越的脊梁
依据城镇化规则和我省地舆特点、人口散布、行政区划、发展基本等状况,应重点培养三大城市群。一是以为中心的环城市群。二是以为中心的沿长江港口城市群。三是以为中心的城市群。在城市群内部和城市群之间,经过城际高铁、高速公路、航空等现代化的立体交通收集来联合并带动发展。还,依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配套发展节点城市系统,逐渐构成中心带动、南北照应、全省联动、城乡一体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式。
二、结合生态经济区规划的落实,顺应低碳经济的要求,科学、合理、超前地规划建立三大城市群和节点城市系统
依照生态经济区“两区一带”的功能分区来精确定位每一座城市,建立宜居情况。经过城市的规划建立来落实生态经济区规划,让全省新型城镇化历程与生态经济区建立历程一样步。
低碳经济革命正在深入改动人类的生产生活方法。可借鉴国际上新的城市规划理念——低冲击开发形式,在城市建立中尽量采用节能环保的新型建筑资料和新型建筑工艺。并且,城市功能设计要提早思索未来低碳生活的需求。如,设计好各居民小区的充电、充气场合,以便未来普及运用新动力汽车、电动车等。还,增强应急系统建立,完善城市应急功能,使每个CBD(城市中心商务区)都有自成系统的应急系统。城市全体规划要彰显特性,城市的每栋建筑物都应精心设计,表现历史文明价值,留下历史记忆,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查验。
三、合理结构全省的生产力系统,为新型城镇化供应支持
每座城市都应构建独具特征的产业系统。城市产业应与城市功能设备一同规划、一同建立、协调发展。经由多年的发展,的现代制造、的石化、景德镇的陶瓷、的有色金属等产业都已构成优越基本。应顺水推舟,依照错位发展、优势互补、产业配套的要求,统筹结构全省会市产业系统,构成若干经济板块。
四、坚持规划先行,县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司运营,提高城市运营程度
县政府不能过多介入房地产业的发展,而应着力打造公道合理的发展情况,制订完善城市规划特别是功能区规划,对资源进行整合、包装,再推进市场化运作,构成以城建城、以城养城的良性循环。比方,可组建地盘收储、交通运输、供水供气、建筑地产等各类集团公司,发扬金融衍生产品的效果,推进资源证券化、成本化,经过企业上市、刊行债券和设立城投基金等进行直接融资。
五、坚持以人本,共建共享属于人民的城市
关键词:项目;流程;手术室护理;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2-0097-02
外科护理技术操作常作为评价护理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指标[1]。本学院对2010级护理本科专业的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尤其是对手术室护理技术方面进行项目化、流程化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对象。本次研究对象是将我校2010级护理本科全部115名学生作为实验组,进行项目化、流程化教学。将2009级护理本科全部108名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两组学生均经全国高等院校统一招生考试入学,性别、年龄、医学基础课成绩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的教材及任课教师也都相同。
2.方法。实验组和对照组均由4名教师共同完成外科护理实验教学,其中3名为任课教师,1名为实验教师。技能考核工作也由3名任课教师按各项技能操作统一的评分标准进行考核。①对照组教学模式。采用既往教学模式,即:外科实验课程从属外科护理学课程,实验教学插入在外科护理学的各章节,每次实验课均为两学时,由教师示教,学生分组练习。②实验组教学模式。采取改革后的教学模式,即对实验进行项目化、流程化教学,具体的改革措施有以下几点。一是重新修订本科护理专业外科护理学的培养计划:外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分为两个学期完成,其中第一学期实验课的主要内容是手术室护理技术。将这一学期外科护理学课程划分为两门独立的课程即外科护理理论课及实验课,其中理论课学时为40学时,学分2.5分;实验课学时为24学时,学分1.5分,并分别排课,理论课以2学时为一次授课单位,实验课以4学时为一次授课单位。二是将手术室护理技术的教学内容分成四个大的项目进行教学:A.手术基本操作技术;B.手术人员的无菌准备;C.手术布类包及器械包的打包、手术器械台的准备、整理,协助医生完成手术病人皮肤消毒、铺巾,正确传递手术中的常用器械;D.手术室护理技术综合训练(动物实验)。三是详细制定各项目操作的具体流程,严格按照流程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将四个大的实验项目分解成若干个小的项目,每个实验项目按仪表、评估、操作前准备、操作过程、操作后处理、效果质量评价等流程进行,并且细化每一流程的具体操作要点,教师教学演示及学生练习均严格按此流程进行。四是学生练习时引入相互监督机制:练习时学生分角色进入一个实验项目中的某流程,其操作的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下一流程中学生的操作,故此,下一流程的学生在操作中可以对上一流程学生的操作进行监督与评价。五是重视动物实验:用动物模拟手术操作,是手术室护理技术的综合训练。让学生进行活体动物手术的操作,分别担任主刀、助手、麻醉师、器材护士、巡回护士等角色,能强化操作技能,增强无菌观念,还能让生学会怎样与实验伙伴沟通,在实验中怎样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2]。六是完善外科实验室开放式制度,增加学生练习机会:这次改革将实验室实施了两种开放模式,一种是单项目式开放,也就是在完成每一个大的实验项目教学后,将这一项目的实验室及设备对上课班级开放;另一种形式是集中式开放,在一学期实验课全部结束后,将本学期所有开设实验项目的设备分别安置在相应实验房间,让任课教师轮流值班,学生抽自己空闲时间到外科实验室练习自己想练习的项目,值班的任课教师可以从旁指导。七是优化实验成绩评定方法:实验成绩为单科成绩,不记入理论成绩[3]。实验成绩总分100分,由操作技能考核成绩60分及平时成绩40分组成,每位学生都要合格,不合格者重修。操作技能考核应按实验项目制定每一流程的具体操作规范及分值,学生通过抽签方式选择考试项目。八是加强实习前的岗前培训:通过岗前培训,使学生对临床实习中的可能接触到的常见护理操作能更好地掌握,能更顺利地进行临床实习。③效果评价。操作技能考核成绩评价:2010级本科护理专业学生在其外科护理实验结束后按2009级统一的评分标准及相同的任课教师对操作技能进行考核,得出其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只将两个年级学生的操作技能成绩进行对比,不包括实验的平时成绩。问卷调查:课程结束后,采用无记名方式让学生参加对七个方面的问卷调查,比较学生对改革前后教学效果的评价。④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x±s),采用t检验的统计方法;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二、结果
1.2010级与2009级护理本科学生相比较,操作技能考试成绩有较大的提高,P
2.两组学生对手术室护理实验教学效果的评价。问卷调查中:教学效果好、收获大,有助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团队协作精神,减轻了临床实习前焦虑等五个方面的满意率,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检验,P0.05)。
三、讨论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由于学生对专业技能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再加上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只是机械地简单模仿,使相当一部分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实验教学效果不理想[4]。通过实施项目化、流程化等一系列实验教学改革,明显提高了教学效果,学生评价较高。
1.增强了学生对实验的重视程度。以往只将实验成绩作为外科护理学总成绩占分较少的一部分,有的学生只重视占分较多的理论课的学习,而对操作技能的重视不够,这必然会让一些动手能力较差但仍然被评为合格甚至优秀的学生进入临床实习。改革后,将外科护理实验课从外科护理学分立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实验成绩为单科成绩,不记入理论成绩,每位学生都要合格,不合格者重修,否则不能进入临床实习,学生不得不对实验技能操作重视起来。
2.强化了教与学的目标性。将整个实验内容项目化使学生明确了整个实验内容的总体构成,实验教学内容板块化,使其学习更有目的性,避免了以往将外科护理实验插入各章节而导致实验内容凌乱、学习盲目的现象。
3.增强了教与学的程序性。将每个实验项目分解成若干流程,并且细化每一流程的具体操作要点,教师教学演示及学生练习均严格按此流程进行。学生对每一个操作步骤“应做什么”、“怎么样做”,都心中有数,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操作顺序错误及方法错误。
4.让教与学更具连贯性。将每次的教学时间由2学时增加为4学时,避免了大的实验项目只能分次上课的现象,让教学演示具有连续性,学生在教师示教后能立刻练习,减少了对演示内容的遗忘。
5.增强了学生规范化操作的意识和责任感。每个项目中不同流程练习的学生相互监督,并且将这种相互监督得到的互评成绩计入学期实验的总成绩中,让学生在练习中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进行规范化操作。技能考核时如有合作性内容,考生合作部分的分值相同,这样可以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责任感。
6.增加了学生练习机会。通过开放实验室,大大增加了学生的练习时间,并在进入临床实习前加入了岗前培训,使学生能对技能操作内容反复练习,娴熟于心,增强其进入临床实习时对相关护理操作的信心,减轻了实习前焦虑。
本次对手术室护理技术实验课进行项目化、流程化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的
操作技能成绩,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团队协作精神,是一种适应外科实验教学的较好方法。当然这种实验教学模式还需要不断地探索、改进和完善,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范平,陶慧,手海彦.护理实验课教学方法的改革[J].中华护理教育,2007,4(5):211-213.
[2]杨毅,林晓铭.外科动物实验的阶段性特点及目标性教学方法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102.
关键词: 化学教学 思维流程 思维品质
一、问题的提出
化学教学中程度不同地掩盖化学思维流程,是当前化学教学的通病,主要表现在:
1.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知识的再次发现过程被压缩,结论性及应用过程过分膨胀,常要求学生机械地记忆物质的性质和套用结论,忽略其分析推理过程。
2.课堂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仅重视性质、结论的验证,忽视了学生的观察现象、动脑、动手参与实验,得出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现象等具体分析思考的活动,使思维模型化,陷入僵化状态,缺少真正的探究过程。
3.只讲物质具有哪些性质和解题的正确方法,忽略物质为什么具有这些性质的分析、推理的思维剖析。教师在课堂上没有让学生展示在他们的知识层面和思维水平上的思考过程和思维方法,掩盖了必要的探讨过程。
4.采用“题海战术”,形成条件反射,以使学生“对号入座”与机械模仿,把解题思维活动降低到最低点,从而使学生看到新问题,就有畏惧心理而无从下手。
5.形式上的启发引导,实质上是包办代替,削弱了学生的自主思维活动,不仅造成教学效果低下,而且带来了思维品质的劣化,导致思维的局限性和封闭性。
因此教学中展现思维流程,激活学生的思维是促使素质教育深化、减轻学业负担、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拓型人才的具体实施,是值得我们重视的课题。
二、展现思维流程的意义
1.展现思维流程是由化学教学的内涵决定的。化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物质性质等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分析化学问题的思维方法,形成敏捷、独特、灵活、缜密等良好的思维品质。
2.展现思维流程是学生参与实验,逐步体会摸索研究化学问题方法多角度发展和完善思维的有效途径。通过实验方案设计,动手操作,观察现象,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的思维活动,是培养学生良好发散思维的有利环节。
3.展现思维流程是发展学生思维的需要。化学思维流程是培养学生优秀思维品质的运动场。我们总是在曲折中求简捷,在运动中变得灵活,在疏漏中学会缜密,在思考中学会思考。
4.展现思维流程是形成学生良好认知的需要。可使新旧知识间建立起联系问题的纽带,通过认知结构的同化和调节,让已学杂乱孤立的知识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使新旧知识系统化、网络化。认知结构的优化,能有效地防止知识的遗忘,减轻机械记忆的负担。
三、怎样展现思维流程
展现思维流程应根据化学教学的特点,制订长期的思维训练计划,结合课程的教学内容,有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
1.抓好化学概念和原理的教学,突出概念、原理的提出,抽象和概适过程,让学生参与思维活动,展现思维流程。
(1)课题引入—设置情境—提出问题—思维活动的基础
课题引入,一要设置情境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要简洁明快地提出问题点出课题,可采用的方式有:问题讨论;实验探究;观察自然现象;提供科学成果和信息等。
(2)概念形成—比较判断—思维活动的关键
概念和原理的教学须延缓学习概念的比较判断进程,强化概念规律的形成过程。其主要原因:一是学生个体认识规律与整个人类探索客观世界的认识规律相似,而化学概念是人类长期探索化学现象和化学事实的结晶。二是学生在具体学习形成过程中进行分析、比较、判断、归纳、抽象等系列的思维活动中,才能有效地发展自己的认知能力,培养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同时深刻领会和理解化学概念和规律的内涵和外延。
(3)难点化解—设置阶梯—思维活动的
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往往受挫于几个疑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帮助他们化解难点,成为教学活动中的环节,达到系列思维活动的。化解难点要具体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认知能力后,选择有效的途径。如借助实验,分散难点,形象类化,铺设问题台阶,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手段等。
(4)知识深化—应用拓展—思维活动的延伸
如何使学生对获得后的知识深化理解,更好地掌握呢?可以进一步让学生明确概念原理或性质真正的含义,也可以帮助学生讨论化学问题的各因素的协变关系,也可以通过设置应用拓展情景来巩固深化和掌握,使思维活动进一步延伸。
2.运用实验变式,激励思维品质。
(1)通过对相同或相异的比较,有助于发现和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在实验教学中,不失时机地设置一些对比性的实验,是培养学生思维比较性的有效手段。
(2)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力求通过互补性的实验来防范学生由于思维的疏忽造成片面乃至于错误的认识,进而培养思维的严密性。
(3)通过矛盾性的实验,可以置学生思维于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迫使学生通过积极的思考作出判断,进而培养学生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和精细地检查自己思路的批判性思维品质。
(4)通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重点对问题分析研究,善于从一般模式或通常制约中解脱出来,全方位地思考问题,积极地进行各种猜测和联想,摸索出解决问题的各种新颖途径。通过联系性实验,让学生思维活动如信马脱缰般地自由驰骋,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5)在教学中教师可借助一些拓展性实验来促使学生全面地看问题,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认清事物的本质特征,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3.教学过程中,要努力揭示思考、选择的过程,并重视思路的剖析,特别是学生的思维。要让学生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不仅是正确的过程,还是错误的过程,都是让学生展现出来。让大家一起分析他的分析问题的过程,讨论他的方法好在什么地方,不足之处,以及错误之处,而且不同的学生思维方式不同。要克服长期以来解题中存在的“题海战术”及只讲正确解法,忽视思路分析,把解题教学中的思维活动降低到只要求学生“对号入座”与机械模仿等不同程度地掩盖必要的分析、选择、归纳等思维活动的不良倾向。
四、展现思维流程应遵循的原则
1.展现思维流程与教材结构相配匹。在化学教学中,新知识的引入、展示、拓展都伴随着思维活动的逐渐展开和深化,教材的重点内容应是思维的重要领域,教材的难点应是思维的着力点。因此展现思维流程应据教材结构、知识难易程度有所侧重。特别是教材的难点,伴随着思维的高度抽象,跳跃性大,思维方法独特或某些思维环节被掩盖,因此分析教材难点的思维因素,提供足够的思维素材,揭示与补充必要的思维环节,渗透必要的思维方法,是攻克难点的必由之路。暴露隐藏于教材难点中的思维内核,使难点向不难点转变,是磨炼思维能力的绝佳时机。
2.展现思维流程应致力于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在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提出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帮助学生制定解决问题的策略,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在解题过程中不断地拓展思维空间。
参考文献:
[1]蔡其勇.化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研究.重庆教育学报学院,2004,5.
[2]巴新红.化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化学教育,2005,4.
[3]叶树铮.化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C].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一),2004.
【关键词】德育 习惯 渗透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则为语文教学德育渗透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如我校使用的人教版语文教材,所选文章不仅反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还注意充分反应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当代世界文化生活。这些作品都文质兼美,既有非常优美的文学语言,又包含着作者深厚的作品体验。因此,能够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同时,还能够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促进学生在思想道德、人格品质方面健康发展。几年来的语文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我初步体会到了语文教学和班级管理存在着很好的结合点,这个结合点就是德育教育。
一、深入研究,全面把握教材深度,找准德育切入点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然而,有米还不一定就能做一个巧妇。在挖掘到教育的契机之后,怎样让它更易为学生所接受,让它随文本潜入学生心田,以更好地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呢?语文学科不仅是集工具、知识、能力、文学欣赏于一体,更重要的也是一门思想教育学科。它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拓宽,它不仅是人的交际、思维、生活的工具,还是人认知世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工具,同时又有着强烈的人文因素,对学生人格的熏陶、情感的陶冶、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语文学科得天独厚的教书育人的有利条件。我们语文老师就应该充分把握好语文学科的这优越性,积极探索在语文教学中如何用好语文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准德育切入点,加强德育渗透。
二、正确处理好德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在认知中调动学生的热情
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不是靠我们口头上劝戒就能行成的,事实上它需要我们不断地、有意识地去帮助学生来实现,作为课任教师就是要在自己所教的科目上帮助学生。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总是将语文课本中那些饱含着人生是非的判断、社会善恶的评价的优秀篇章,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获得最基本的语文素养,还要从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德育仅仅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也绝不能少的衍生品。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只有正确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才不至于喧宾夺主、流于形式。
三、通过强化写作教学,全面渗透德育理念
语文离不开写作,没有写作的语文实际上是不能称其为语文的。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实行“文道结合”的综合训练过程,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高中阶段,正是学生明辨是非、真假、美丑、善恶能力成长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学生具有健康的人格,是写好作文的关键,而另外一方面,学生作文及日常练笔的过程也是其提炼和升华思想、促进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康人格形成的过程。因此,在高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也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运用现代媒体手段强化德育情景渲染
要创设好一个富有感染力的课堂情境,教师必须首先进入角色,倾注自己的情感然后用语言、表情、动作、形体等来达到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的目的,使学生触景生情因事激情、知理明情,否则就没有感染力,虚情假意,言不由衷,学生听你的教育而不是在感受教育,很难打动学生的心灵。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一个对学生进行祖国语言文字学习的同时进行的心灵净化的过程,它不比思想品德课那么直接,它是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之中的,是在对文章开展深入学习的过程中去发现和感知的。只有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认真研究教材编排体系,深挖文章中的思想教育点,捉摸透学生,着眼于把思想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活动中去,将品德培养与语文知识训练有机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吴柳.素质教育理论与基础教育改革[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关键词: 激趣导入 自然呈现 结合课本 练习检测 联系拓展
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进而使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积极主动地跟着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听、说、读、写等技能训练,提高实际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英语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结合教学实践,我深切体会到合理流畅的教学流程是推动目标顺利实现的生命线。
一、激趣导入,活跃氛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把握好课的开端,努力通过简洁易懂、流利的英语口语、借助生动有趣的情景、富有吸引力的导入使课堂气氛迅速活跃,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为整堂课的教学奠定良好基础。教师要给予学生以亲和力,将自信、敢于表达的热情传染给学生,用微笑和幽默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着力营造一种和谐向上的学习氛围,提供足够的语言刺激信息,使学生信心十足地用英语表达与交流,实现向新课知识学习的自然过渡。针对小学生喜欢自我展示、爱听儿歌和故事、喜探究、好竞争的欲望等特点,结合教学内容采取多样化的导入方式,我结合在教学中的实际运用探讨如下:(1)以旧引新。 学习的过程是循序渐进、不断丰富深入的,了解学生已有的语言知识储备,做到温故而知新,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复习梳理自然引入更高层次知识的理解掌握是导入新课的最基本方法。运用Free talk与学生进行互相问候和日常交际用语的使用而自然展开复习,激发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巩固运用。(2)借助儿歌故事。 通过上课开始的三分钟与学生齐唱英语歌曲,也可边听歌曲边带着学生做手势律动,渲染学英语的语言环境,带入新课的教学活动。如5A Unit8 Christmas 的教学,播放节日的儿歌或Flash 课件,展开对歌曲涉及内容的讨论进入新授。选择与新课教学有联系的简短小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打开学生思维闸门,增强其求知欲,激发对新知学习的兴趣。(3)分组竞赛延续课堂 按教学活动的开展,将学生分为几个比赛小组或男、女生组,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如在3A Unit6 Colours的相关语言项目中,由小组自行选择自己的组别Red Team/Green Team...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激发学生不甘落后的心理意识。(4)设疑启发思维 “学贵有思,思贵有疑”,学生有了问题才能产生急于探索的欲望,只有主动探索才能有所发现、有所领悟。在导入新授时,教师可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巧妙恰当地设计一些有待探究的问题,唤起学生的活跃思维,激励他们思考,进入主动学习状态。如在教学语篇前预设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主动带着疑问分析并解决问题。
注重导入的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强烈求知欲,从而使学生以最佳思维状态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对整节课教学得以顺利进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自然呈现,真实感知
新课改下的英语更强调语言教学应避免空洞地讲解、单调地强行记忆,尽可能模拟真实的语境,让学生经历体验、感知、理解到接受的自我获得知识的过程。为保证学生准确地把握语言,要优化语言的呈现策略: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直观的场景中接触语言,感知语义及其运用的特点;在贴近自然的语境中让学生有感情地进行英语会话,在生动理解中组织语言作流畅表达。呈现学习语言点时应把握好几个要点:
1.材料力求直观真实
根据小学生对直观形象、富有动感的事物易产生兴趣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应多使用直观教具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可以借助图片、挂图或实物呈现要学习的词汇,或者与学生进行游戏活动,自然引出新词汇或新句型的使用。也可使用电教手段,观看动画或人物对话录像、幻灯片,使语言与形象结合,产生直观、形象生动的视听觉效果,增加感性认识,调动积极心理活动,达到最佳接受状况。如教学动物类词汇时,可用多媒体播放动物园场景,带领学生兴致勃勃地边观看边教学词汇,在学生会读单词后设计模仿动物叫声或动作猜出单词的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有效巩固单词记忆。
2.带着情趣积极感知
贪玩是儿童的天性,学习材料有无趣味性对掌握知识的效果起决定作用。新知传授要注意第一印象对记忆牢固稳定的重要影响,把握好初次接触这一关键阶段,让学生在快乐中接触,愉悦中感悟。可通过讨论、描述、竞猜等活动形式激发兴趣,水到渠成地引出正题,启迪学生组织运用语言的灵感,自然轻松地习得语言知识。如在5A Unit6教学职业类词汇时,采取学生扮演各种职业的方式,通过Act and guess的比赛,自然引出职业名称的学习,学生更是为了讲得连贯流畅,积极学、用新句型表达。
3.词句结合,整体把握
词汇的教学要打破以往那种“就词而教”的思想,力求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领悟词的意思,这是新课程对词汇教学提出的变革。我们学习、掌握词汇的目的是运用。因此词汇教学应突出它的整体性,力求在贴近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接触词汇,学会及运用词汇。教学6A Unit 8一般将来时,在用学生已学过的“What do you usually do at/on ... I ...”让学生讨论展示,然后进行提问“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并帮助作答“I am going to ...”。运用多媒体或挂图展示人物活动场景讨论“What is he/she going to do ?”引出新词教学。在整体感知中学习词汇,在学习掌握词汇时强化整体运用,推动语法知识的学习,加深对语法知识的形象深刻感知,使学生在运用中自然领悟比空白的说教语法现象的效果更牢固。
4.集中再认促进有效记忆
小学生思想结构还不够健全,缺乏综合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对新知识的学习最好有个集中再认的过程。在学生有一定的听说训练之后,再进行语法、词汇及语音知识的归纳小结,则能使学生对新学知识有一个理性化、知识化的系统认识。在集中梳理巩固中,加强对词汇句型的听说读写的有效记忆,可采取拼读操练、说唱、小组提问抢答、游戏等形式加强词汇记忆,力求将知识逐步当堂吸收消化,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
三、结合课本,融会贯通
课堂上借助情境呈现重点语言项目要点是为了帮助学生更真实集中地学习词汇句型,围绕具体话题学、说英语,课前的认真准备,课堂的优化呈现落脚点都在于更好地为课本知识学习服务。围绕课本的再学习是对新学知识的整合和升华,是知识点的集中再认。在学生初步掌握了教学中的知识要点并进行了大量的口头练习语感积累之后,进行课本知识的疏通学习就显得轻松自如。教师应遵循语言学习“四会并举”原则,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推动其自我探究能力的发展。在通过优化有效呈现操练之后,让学生带着对新知的初步理解,结合教材进行相应的阅读、问答等活动,在特定的语言设计中充分掌握语言的使用特点,积极进行语感体验。在语篇教学中,应循序渐进分层设计学习任务力求逐步消化,由简单的听读作答题―阅读回答较难问题―个人的跟读与小组的朗读到角色的表演―提供重点词汇鼓励学生连贯地复述课文、由小组帮扶学习到教师的择疑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加以集中讲解点拨,再到教者询问学生的疑难由全班讨论作答考查学生的自学理解程度。鼓励学生积极地朗读习惯、跟着录音磁带的语速,培养学生个体英语语感的形成与发展。对语篇的阅读教学课应突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采用多样化的阅读形式,避免学生的枯燥乏味感,多次阅读设定不同的激励策略和阅读要求,实现“异曲同工”的教学目标,促使学生能全身心投入,提高阅读实效。小学生不善于做笔记,教者应悉心帮助学生对重点词汇进行归纳整理,指导学生标出重点短语,强化记忆并在具体情境中灵活运用。在重点句型的操练活动环节,如Ask and answer部分,要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运用实物、挂图或课件呈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某一点,开展师生举例示范到生生自主参与的反复操练活动。小学生的注意力不易持久集中,因此相同的问题可安排多人反复操练强化句型使用频率,或者组间问答操练调动学生积极的语感体验。在学生能运用句型流利表达时,为克服小学生“眼高手低”的毛病,鼓励学生动笔整理对话并进行同桌互查互比活动,在书写过程中再次对句型加以强化,尤其是帮学生克服易产生失误之处。开展角色扮演、借助短语或问题提示复述教学内容,强化对所学内容的有效巩固和记忆。
四、练习检测,理解巩固
“趁热打铁”, 在有限的四十分钟里,我们很难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了解和记忆每一个知识点,因此有必要借助适当练习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回忆和消化语言知识点。在学生对此节课教学重难点有了一定理解记忆后,采取多样化的练习方式促进学生对知识要点的灵活运用,促使知识内化为能力。合理的练习题型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巩固所学知识,指导他们学习,培养学生带着课上所学综合运用语言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提高他们的综合语言能力,并感受学习获取知识的乐趣。组织学生进行自主练习是老师教学流程中的重要环节,教者要避免一开始就采用难度过高、综合性较强的练习而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练习的内容除了应紧扣课文和上课内容,以体现知识巩固,加深印象为主,更应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翻看教科书顺利完成。对于语言知识点的训练,可以采用一些简单的选择题、连线题、填空题和辨析题,如果条件具备,则应尽可能多地使用图片帮助学生引起对所学内容的回忆,要启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本节课所要掌握的语言项目要点,如通过对词汇的英汉互译、师问生拼读、组词造句等形式检测学生对词汇的掌握情况,适时给予正音、记忆方法提示。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够健全,语篇的教学检测应优化形式,如采用缺词填空的短文设计,考查学生阅读的效果及知识的灵活运用。如在教学了日期的表达后,出示具体日期检测学生用英语表达日期的学习水平。由学生板演完成,在学生完成后进行看板书让学生找错、同桌互改、投影呈现个别学生的练习答案等检查方式,实现对学习状况获取准确信息反馈,及时有针对性地指导并通过表扬书写认真答题正确的学生,发挥以点带面的示范辐射作用。当学生集中复习巩固书本上最基本的语言知识和运用规律之后,可设计些概括性较强、稍大难度的练习活动,强化学生对所学内容拓展和深化运用能力。设计的尺度要适度,要使得经过教师略作点拨指导,大部分学生都能够顺利达到练习目标。结合所学对话、短文可以设计改编课文、改编对话并适当扩充课文对话等听说训练等,也可进行借助图片、词汇进行自主复述等活动,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知识的准确率,为今后的阅读、写作打下基础。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引导,在教会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合理的分析思维能力和正确而高效的学习方法。
五、联系拓展,凸显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