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市管理提质增效

城市管理提质增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市管理提质增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城市管理提质增效范文第1篇

经过三天的紧张学习,全市城管系统执法培训到此就要结束了。这次执法培训时间安排紧,培训内容多,但同志们能够始终按照培训计划和要求,严格执行学习培训各项制度,顺利完成了相关法律知识、专业知识的学习培训,充分展现了城管执法人员的优良素质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在这里,我代表局党委对同志们几天来的辛苦学习表示慰问。

这次执法培训是在全系统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全面促进管理服务提速增效的新形势下召开的。时间虽短,但内容丰富,质量较高,效果较好。刚才,局长已就本次执法培训作了总结,很全面也很具体。下面,我就如何在今后的城市管理执法工作中坚持学以致用、全面践行学习培训成果讲三点意见,也可以说是对大家提出的三点希望。

一、继续深化学习,增强素质能力,不断强化“三种意识”

执法培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人员的依法行政能力和执法水平。执法培训虽然结束了,但学习永远不会结束,打造学习型人才,建设高素质城市管理队伍是城市管理永恒的主题。希望同志们要牢固树立和强化长期而为的思想认识,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以此次执法学习培训作为进一步强化服务理念、增强能力素质,转变工作作风和提高管理效率的助力载体和有效手段,将执法学习培训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坚持下去,常抓不懈。要通过学习教育和执法培训,不断强化“三种意识”。

一是服务意识。城市管理的根本是服务经济发展,服务社会进步、服务大局和谐。通过学习培训,进一步增强执法人员的服务意识,时刻以打造宜居城市环境、增加社会满意指数、切实解决事关广人市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急难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兼顾并妥善处理城管执法与各方的利益关系。在管理执法工作中始终坚持以民为本,在日常工作细节中时刻体现服务意识,紧紧围绕“为民生、谋民利、顺民意”,扎实做好城市管理日常执法工作。

二是法律意识。法律作为一门实用学科,浩如烟海、博大精深,需要不断地加以学习研究才能积少成多、融会贯通。要不断加强对公共行政法律和业务法律等知识的学习,特别是新颁布实施的《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条例》,熟练掌握其内容、范围及其精神实质,充分发挥城市管理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要做遵纪守法、依法行政的带头人和践行者,杜绝随意执法、等现象,树立执法队伍形象。

三是目标意识。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执法培训,中心主题就是要正确理解行政执法的精髓,从而推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服务奉献执政理念的贯彻落实。因此在学习教育中应有所选择、有的放矢。既要围绕当前一个时期城市管理中心工作开展学习教育和执法培训,又要充分考虑城市未来发展;要结合我市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大局,突出针对性和时代特点,坚持从城市管理工作的实际出发,有计划地组织好执法培训和学习教育活动,并坚持学有所获。

二、全面解放思想,突出发展主题,力求实现“三个突破”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和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市民群众对城市管理的需求日益加大,社会各界对城市管理的关注程度和热切期望与日俱增,城市管理面临的形势任务也纷繁复杂。如何适应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对城市管理执法工作的要求,切实做好新时期的城市管理执法工作。这就需要我们城市管理执法人员要紧扣服务发展主题,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开展执法培训对坚持依法行政、全面优化城市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重要性、必要性和现实需要的思想认识程度和把握力度,力求实现“三个突破”。

一是在实施依法管理城市必然选择的认识把握上有所突破。加强执法培训,是全面实践依法行政,实施依法管理城市的重要基础和坚强保证。是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增强党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改善执法环境,推动并形成社会管理主导模式的主要手段。因此,我们要继续采取有力措施,推进执法培训的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健全执法培训制度,以制度做保障,靠制度抓落实。同时要进一步深化对开展执法培训的思想认识,完善执法人员法律素质和法制修养,全面提高管理能力和执法水平。

二是在建设高素质执法队伍迫切要求的认识把握上有所突破。建设一支科学规范、廉正务实、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城管队伍,实现城市管理全面协调发展,是一个需要长期为之努力和奋斗的目标,任重而道远。要以加强执法培训为助力,进一步加强城管执法队伍思想作风建设和能力素质建设,扎扎实实解决在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切实推动党员干部转变意识理念,提高素质和科学管理能力,改进作风和工作方式,为打造一支高素质执法队伍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思想保证。

三是在全面优化城市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现实需要的认识把握上有所突破。当前,我市城市管理正处在关键时期,面临工作任务繁重,时间紧迫。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城市管理年”和暑期服务保障等重大活动,城市环境形象建设、队伍形象素质建设等重点工作。面对今年特殊的形势和任务,如何突破管理瓶颈,是当前城市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开展并始终坚持城管执法培训是立足工作实际,着眼未来发展的一项具体举措,是系统广大执法人员进一步坚定信念、战胜困难的思想基础和动力保证,要切实将学习法律、运用法律和遵守法律贯穿到城市管理各项工作之中,提高执法水平,全面优化城市发展环境,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三、坚持学以致用,恪守知行统一,切实做到“三个转变”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面对基层和广大人民群众。一直以来,我们始终致力于积极探索经营管理好城市与切实维护好市民群众切身利益之间的平衡基点,着力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市场运作和社会广泛参与的最佳管理模式,而坚持依法行政正是实现这种模式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通过不断加强政治理论、执法业务技能的学习培训,切实将执法培训成果转化为坚定依法行政的信念决心、提高科学管理的能力水平、塑造城市管理文明执法新形象的基础保障。在管理执法工作中坚持以学习成果指导工作实践,恪守知行统一,以执法学习培训推动城市管理的新变化、新气象、新进步,使管理成果惠及广大市民群众,切实做到“三个转变”。

一是执法理念的转变。通过学习培训,不断强化科学发展理念,进一步增强做好城市管理执法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科学谋划工作思路和发展举措,不断提高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科学发展理念贯穿城市管理工作始终。坚持从全市发展大局出发,突出“优化城市环境,促进全面发展”主题,进一步增强以人为本,服务奉献意识,着力完善优化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形象,大力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创新,为推进我市城市管理工作实现科学规范、全面协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

二是执法作风的转变。以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和行风评议活动为抓手,巩固“树创促”活动成果。按照“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要求,全面加强队伍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建设。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承诺必践、首问首办、限时办结、考核评议和追究问责等工作制度,坚持将转变工作作风与城市管理执法和服务工作相结合,把人民满意不满意、群众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和依法行政,提高工作透明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城市管理提质增效范文第2篇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落实“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实干要求,以服务群众为根本,以改进作风、强化执行、提速增效为重点,进一步弘扬城管执法“家”的理念,通过实施“一二三四五”工程,加强执法队伍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纪律建设,着力解决行政不作为、行政乱作为、服务态度差、办事效率低等影响效能建设的突出问题,优化市容秩序,为建设市强民富、宜居文明的新作出新的贡献。

二、重点任务和工作措施

(一)升华“一个”理念,凝聚执法队伍合力

以机关集中教育整顿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倡树城管执法“家”的理念,树立起“爱家爱城,爱岗爱民”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着力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热情服务、亲民爱民的执法队伍。

(二)落实两种责任,提升城管执法水平

一是严格落实目标考核责任。依据目标管理考核办法,严格落实“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工作管理责任,切实纠正思想观念落后、创新意识不强,能力平庸、执行不力,敷衍了事、效能低下,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歪风,始终保持昂扬向上、锐意进取,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的精神风貌,不断提升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二是落实首问负责责任。凡群众来电、来信、来单位咨询办理事项的,落实首问负责工作责任,规定第一位受理业务的工作人员为首问责任人,主动服务当事人,及时帮助群众解决困难,不得推诿扯皮,设置障碍。对在工作中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职责、失职或渎职造成重大过失的执法人员,严格按照工作纪律进行处理,追究相应责任,决不姑息迁就。

(三)增强三种意识,维护良好执法形象

始终坚持严纪律、提素质、树形象的执法队伍教育管理思路,强化执法队伍为民服务意识,引导全体执法人员积极投入到“效能建设年”活动中去。

一是增强责任意识。牢固树立优化发展环境是城管执法中心工作的思路,增强“我为人民管城市,管好城市为人民”的服务责任意识,自觉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局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始终与城管执法工作同发展共进步。二是增强干事意识。将不出事、不惹事、干成事的工作理念落实到执法工作中,体现到执法队伍教育管理中,切实增强执法人员的事业心、责任感,激励执法人员在优化发展环境工作中服务群众,干事创业,多做贡献。三是增强廉政意识。引导城管执法人员始终不渝的坚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自觉将优化发展环境的要求融入到廉政工作中去,恪守政策底线,廉洁服务,勤政为民,严惩各类吃、拿、卡、要等违法违纪行为,树立和维护城管执法队伍的良好形象。

(四)创新四个机制,实现长效管理服务

一是创新重心下移管理服务工作机制。突出街道、社区、居委会在城市管理中的职责,弥补城管执法力量的不足,扩大城管执法管理服务的覆盖面。二是创新疏堵结合管理服务工作机制。大力推行建立临时摊点群等便民利民措施,最大程度地服务市民,方便群众。三是创新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城管志愿者、业户自我管理、文明经营户评选等互动平台作用,提高社会化管理服务效能。四是创新联动互动管理服务工作机制。与企事业单位、学校、物业管理单位及城管志愿者进行城市管理联动互动,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管理。

(五)推行五项服务,创造优美市容环境

全面围绕市容执法中心工作,倡树管理就是服务的宗旨,紧紧抓住占道经营、店外经营、露天烧烤、户外广告、噪声油烟扰民等重点工作,加大执法管理服务力度,全力净化城市市容环境,为市民提供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

一是推行引导服务。坚持方便市民、规范管理的原则,主动加大城管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引导经营业户自觉规范占道经营、店外经营行为。引导露天烧烤经营业户更换无烟烧烤炉具,进店进场经营,解决露天烧烤污染环境、油烟扰民问题。二是推行前置服务。出台行政审批和行政处罚规程,规范审批和处罚程序,优化流程,压减时限,开设便民审批窗口,帮助经营商户统一审批,努力避免因经营商户违规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三是推行利民服务。及时解决市民噪声和油烟扰民热点投诉问题,教育督促经营商家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和降低噪声隔音设施,为市民群众营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四是推行公开服务。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及时对外公布城管执法工作执法依据、执法程序、处罚标准和办事结果,逐步实现城管执法工作“公开、透明、阳光、便民”的管理和服务,保障群众对城管执法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五是推行首违不罚服务。对首次违反城管法律、法规情节较轻、影响较小,并能及时纠正、积极配合执法工作的违法行为,实施“首违不罚”,最大限度地为管理对象服务。

三、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高度重视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把它作为改进机关作风、提高行政效能、服务广大群众的重要举措加以推进,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责任意识做好工作。

城市管理提质增效范文第3篇

一、坚持招大引强、做大总量,工业经济增势强劲

今年以来,我县按照园区化承载、集群化发展的思路,强力实施“工业强县”发展战略,有力推动了工业经济提速增效。预计到6月底,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亿元,增长%;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利润总额亿元;其中四大主导产业工业增加值完成亿元,实现利润亿元。

(一)大力开展招商引资。

一是突出引进大项目。

二是围绕产业做文章。

三是多策并举求实效。

(二)全力加快项目建设。

一是抓服务促落地。

二是抓落地促到账。

三是抓进度促投产。

(三)强力推进园区发展。

一是做大园区规模。

二是做强主导产业。

三是做优服务保障。

二、坚持夯实基础、特色引领,三农工作成效明显

今年以来,我县以农民创业园为支撑,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全面加快传统农业向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转变。截止目前,夏粮总产达万吨,较去年增产吨。全县猪、禽、牛、羊存栏分别达万头、万只、万头、万只;肉类、蛋类、奶类产量分别达到万吨、万吨、吨。

(一)巩固完善农业基础。

一是水利设施进一步完善。

二是农机装备进一步提高。

三是林业生态进一步改善。

四是沼气建设进一步加快。

(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一是突出抓好高产创建工程。

二是积极推进台创园建设。

三是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

(三)认真落实惠农政策。

一是做好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工作。

二是落实国家农业补贴。

三是推进扶贫开发工程。

三、坚持延伸链条、树立形象,旅游转型步伐加快

今年以来,我县牢固树立“大旅游”理念,着力打造“国际旅游名县”和全国旅游服务、某部地区旅游产业创新、某原城市群企业休闲总部等“三大基地”,致力拉长产业链条,提高综合效益,有力推动了旅游业由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的转型。1—6月份,全县共接待游客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亿元,旅游综合收入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

(一)发展产业促转型。

(二)完善设施提档次。

(三)争创品牌树形象。

一是不断推进申遗工作。

二是不断加快上市步伐。

三是不断强化标准化建设。

四是不断提升服务品牌形象。

(四)开拓市场引客源。

一是国内市场更稳固。

二是对外交流更深入。

三是推介方式更新颖。

四、坚持城乡联动、提升品位,城市建设面貌一新

今年以来,我县以新型城镇化总揽新区建设、老城改造和新农村建设全局,着力构建“县城—小城镇—新型社区”三级城乡发展新格局,以城带乡,以乡促城,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一)优化城乡空间布局。

(二)加速城市扩容提质。

一是建设精品城市。

二是完善基础设施。

三是强化住房保障。

(三)全面加强城市管理。

一是强力实施“一建一打”。

二是大力开展城区入城口规范整治。

三是全面开展标准化工地建设。

五、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今年以来,我县把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倾情民计民生,凝聚发展向心力,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人民群众分享更多的发展成果,感受更多的公平正义,体验更多的和谐幸福。

(一)深入推进民生工程。

(二)统筹发展各项事业。

(三)着力构建和谐社会。

一是完善工作机制。

城市管理提质增效范文第4篇

一、整改目标

(一)总体目标

围绕我市建设滨江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定位,以此次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整改为契机,巩固以往创建工作成果,进一步强化各项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机制,引导我市城市园林绿化水平更上一个发展层次,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全面达到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标准,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具体目标

通过加大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投入力度和一大批园林绿化工程的实施,促进园林绿化整体水平提高;通过对城市商铺、广告牌等市容市貌集中整治、规范管理和长效监管,促进城市形象的整洁有序;通过加强老城区绿地建设,提升社区绿化养护水平,着力建设园林绿化专业队伍,建立健全绿化维养长效机制,促进我市人居环境的进一步美化、和谐。

二、整改内容

(一)拓展绿量,塑造精品,不断提高城市园林绿化水平。

具体通过“三抓”促进城市园林绿化的提升。一是抓执行,进一步提升园林绿化水平。按照*城市发展框架,认真执行绿地系统规划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20*年4-6月,由市规划局牵头,组织力量对在建、将建的各项城市建设项目执行绿地系统规划情况开展专项调查,对违反规划、侵占绿线范围、绿化面积不到规定比例等情况发出《整改通知书》,责令及时纠正,着力体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严肃性。进一步完善园林绿化相关的规范性文件,留足留好园林绿地建设空间,严格把好园林绿化规划方案审批、建设监督及竣工验收等环节,为进一步提升园林绿化水平创造基础条件。注重园林绿化的“四个结合”,即:点线面相结合、大中小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重点与一般相结合,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把远景目标与近期安排有机融合起来,以全局的、发展的眼光审视园林绿化工作,真正把园林绿化的规划建设贯穿到城市规划建设的各个环节之中。二是抓实施,进一步推进园林城市建设。加强城市生态园区建设,加快建设40米宽的杭州湾工业园区拓展区沿海大通道的防护林项目。加快园林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强对沿海滩涂地绿化的试验研究,继续做好目前在盐碱地滩涂成活生长较好且表现突出的20个树种选育和驯化工作,在全市原有4000亩耐盐碱地花卉苗木面积基础上,新建区块集中、设施齐全、功能完备、技术雄厚的400亩盐碱地苗木基地,扎实做好耐盐碱、水湿和抗风的植物品种引种培育工程。积极发展城市绿化,开展春秋季绿化大行动和冬夏季护绿大行动,今年春季“植树节”前后,市四套班子领导带头,发动社会各方力量,在三环曹娥江滩涂、人民东路、铁路涵洞等地植树4000余株,造林面积达到23000平方米。加强城区社区公共绿地养护管理,安排资金120万元,为恒利社区、西横河社区、银河社区、滨江社区、金鱼湾社区、半山社区、卧龙社区开展春季维养、补种苗木工作,植绿、补绿面积达到6000平方米。着力推进生态景观的建设,推进生态公益林、绿色长廊工程以及大型公共绿地、花园式单位建设,不断提高绿化覆盖率,形成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山水自然景观。三是抓重点,进一步加快重点工程建设。根据总体工作计划,投入资金6750万元,重点实施好四环大道、保驾山路西侧绿地建设工程、迎宾大道等6只园林绿化项目,新建绿地面积278720平方米。做好城市绿化增量文章和园林生态多样性建设,积极开展城区特色林绿地建设,对城区景观效果差的绿地进行完善改造和面积拓展。

(二)综合治理,长效监管,着力加大市容市貌整治力度。

具体通过“三落实”来达到市容市貌的有效转变。一是制订措施,落实有关职责。针对长期以来我市一些地段市容市貌存在的杂乱、不洁现象,特别是一些商铺、广告牌不规范现象,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5月份由市府办牵头,联合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工商局、卫生局、环保局、规划局、建设局、百官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委会等责任部门,制订出台整治行动计划,落实好部门单位、街道社区的各自职责,明确各自工作内容、范围,做到既不留死角,又不重复交叉。二是严格实施,落实整改方案。计划在6月初,向全市城市范围内的商铺、广告牌业主发放《文明经营,自觉维护市容市貌整洁的倡议书》,提醒业主进行自查,及时纠正、拆除不规范的设施,消除对周边环境的不良影响,6月底组织职能部门进行巡查,对限定时间仍存在问题的发出责令整改书,7月初,由市政府统一指挥,各部门集中行动,各方联动,着重对全市26条主要道路和53处城市节点开展二次查处行动,通过“取缔一批、警告一批、处罚一批”的有力整顿,在较短时间内促使一些地段的市容市貌有较大程度改观,实现城市商业环境的进一步美化。同时,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制订详细计划,开展好对城区夜排档、人行道乱停机动车、洗车店占道洗车、家畜犬类、建筑废土运输撒漏、违法建筑等六大类存在问题的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巩固创建成效,保持市容整洁美观。三是齐抓共管,落实长效机制。20*年3月我市制订出台了《*市户外广告管理办法》,理顺和明确了市城管行政执法、规划、工商、建设、财政等部门的户外广告规划、管理、监督职责,把户外广告管理纳入长效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发展轨道。对户外广告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置、统一审批、统一管理”,使户外广告设置有据可循,有章可依。今年4月份由市与各部门、部门与下属单位、单位与个人层层签订市容市貌整改工作的各级责任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责任到人;其次实行巡查制,由各责任部门组织专人进行定期不定期巡查,各部门之间紧密联系,发现问题相互提醒;再次做到严格管理与文明执法相结合,投入1000万元,加快“数字城管”建设,强化监管监测,对市容市貌上出现的苗头性问题及时上门联系沟通,并实行对“初犯”责令纠正,对“再犯”从严处置,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服人,从而达到良好治理效果。

(三)多方挖潜,精心维养,全面提升老城区绿化建设、养护水平。

具体通过“三结合”促进老城区绿化建设、养护水平的提质提档。一是结合民生工程的实施,进一步拓展公共绿地。按照“见缝插绿、一景一品”的建设思路,对老城区的公共绿地“新建一批、改造一批、完善一批”,投入财政资金1350万元,着力实施34只园林绿化类民生工程,新建绿地面积37371平方米,改建绿化面积31643余平方米。二是结合社会宣传发动,大力开展社区绿化行动。积极开展园林式单位、社区评选活动,倡导市民踊跃参与创建活动,深化“家庭绿化”活动,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动员各单位和居民积极开展庭院、阳台、屋顶、墙面、室内绿化,以拆墙透绿、见缝补绿、立体绿化等各种形式美化环境,充分利用空间潜力,实行全方位植绿布绿,深化实施“认种、认养、认捐”工作,做到发动社会方方面面,人人参与绿化建设。三是结合绿化队伍建设,切实提高老城区绿化养护水平。进一步理顺老城区绿化养护管理机制,将老城区绿化养护资金列为财政全额保障。由市建设局牵头,在5-6月开展两期社区工作人员、物管人员的园林绿化技术培训(每期受训人数控制在40人左右),精心培养一支业务精、素质好的老城区绿化养护队伍,把老城区绿化养护纳入常规工作范围,通过“四到位”(经费到位、制度到位、人员到位、指导到位),使养护工作覆盖到老城区的每片绿地,做到精细化、无盲区,同时依法加大老城区公共绿地的保护力度,增设各类温馨提示牌80块和绿化小知识卡片200余张,提醒广大市民从身边做起,积极开展爱绿护绿活动。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方责任。

坚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四套班子齐抓,各个部门密切配合,广泛动员全社会方方面面共同参与”的创建工作方针不动摇,调整充实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协调,确保各项工作机制的高效运行。同时,已在4月初由市府办牵头,详尽制订整改方案各项工作分解表,明确要求,倒排时序,落实责任部门、配合部门,并把整改工作列入政府年度考核专项内容,将对完成任务出色、工作优异的部门实行加分,对工作不到位、造成负面影响的实行扣分并追究责任人相关责任。

(二)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措施保障。

市财政加大园林绿化资金投入,计划列支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整改专项资金50万元。确保重点园林绿化项目的资金到位,全力保障园林绿化建设项目的实施;认真执行城市绿化补偿费标准,对政策规定收取的易地绿化补偿费、临时占用绿地补偿费,实行专款专用,专门用于城市绿化建设。市财政切出一定的园林绿化科研专项经费,由市科技局牵头,采取政府立项、企业参与、专家评审、以奖代补、全程公示的形式,重点扶持实施一批指导园林绿化生产发展、生态增效的重点科技项目,为今后市园林绿化建设发展打好基础。

城市管理提质增效范文第5篇

国外大数据发展情况

世界经济论坛的一份报告称,“大数据为新财富,价值堪比石油”。大数据将成为未来提高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受到了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重视,从发展战略、数据开放及大数据应用三个方面积极推进。

实施大数据战略

美国将大数据视为强化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把大数据研究和生产计划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2012年,投资2亿美元实施“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英国将大数据列为战略性技术,给予高度关注,推出一系列支持大数据发展的举措,2013年投资1.89亿英镑支持大数据技术研发。法国《数字化路线图》,宣布将大力支持大数据在内的战略性高新技术,投入3亿欧元资金用于推动大数据领域的发展。韩国积极制定一系列有关大数据的发展战略,将大数据技术研发项目视为具有“国家意志”的科技项目,划拨了2亿美元预算,将在2013年起的4年时间里打造旨在运用大数据的国家工程。新加坡抓住大数据的机遇,加强政府数据分析的能力建设,推动新加坡成为全球数据分析中心。

开放政府数据资源

美国积极推动政府数据公开,不仅要求政府新增和经处理数据的开放和机器可读,还于2013年了《数据开放政策》行政命令,要求公开教育、健康等七大关键领域数据,并对各政府机构数据开放时间作出了明确要求。英国实施“开放数据”项目,建立“数据英国”网站用于数据公开;利用和挖掘公开数据的商业潜力,为英国公共部门、学术机构等方面的创新发展提供“孵化环境”。法国于2011年推出“公开信息线上共享平台”,公开了包括国家财政支出、空气质量等数据。韩国在首尔市打造“首尔开放数据广场”,为用户提供十大类公共数据信息。新加坡也于2011年建立政府公开数据平台,开放来自60多个公共机构的数据。

推动大数据广泛应用

美国政府是大数据的积极使用者,2012年“数字政府战略”,提出要通过协调的方式,促使联邦政府部门提高收集、储存、保留、管理、分析和共享海量数据所需核心技术的先进性,并形成合力,通过大数据技术改变联邦政府工作方式,为美国民众提供更优公共服务。英国在资金和政策上支持大数据在医疗、农业、商业、学术研究等领域的发展;2014年,英国宣布建立图灵大数据研究院,确保英国未来大数据发展在经济和社会中处于领导地位。法国政府开展一系列的投资计划培养新兴企业、软件制造商、工程师、信息系统设计师,通过发展创新性解决方案,并将其用于实践,促进法国在大数据领域的发展;法国还利用大数据推动其智慧城市建设,实现降低城市管理成本或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目标。韩国将建设一个开放大数据中心,利用大数据技术解决业务或者研究方面的问题;民间企业也大力研究大数据技术的商业应用;首尔市2011年的“智慧首尔2015”计划则提出“利用大数据解决市民小烦恼”。新加坡的多个国际领先企业在当地设立大数据技术研发中心,加速数据分析技术的商业应用,支持新加坡企业采用大数据技术,利用大数据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北京迎来大数据发展机遇

IDC的报告预测,中国大数据技术与服务市场规模将从2011年的7760万美元增长到2016年的6.17亿美元,5年的复合增长率达51.4%。中国市场的规模之大为大数据发展提供了大空间、大平台,我国在省(市)一级的大数据的尝试走到了世界的前列,北京也迎来了发展大数据的绝佳机遇。

大数据符合北京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要求

十以来,北京市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鼓励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在传统产业的集成应用,让科技赋予传统产业更大活力、更高质量,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大数据能够实现巨大商业价值,可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发展质量,将可以加快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产业体系整体升级,培育发展大数据符合北京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要求。

北京具有良好的数据资源基础

北京培育大数据具有原发优势。北京科技资源集中,研发实力丰厚,政府机构及大公司云集,有很强的数据生产能力。通过“科技北京”、中关村(000931,股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等一系列规划、战略的实施,北京积聚了全国最大规模和最有价值的数据资产,为发展大数据奠定了良好的数据基础。

做大做强大数据窗口期依然存在

全球的大数据应用处于发展初期,做大做强大数据可能性很大。从行业来看,大数据应用呈现“阶梯式”格局:互联网行业是大数据应用的领跑者,金融、零售、电信、公共管理、医疗卫生等领域积极尝试大数据。从数据源看,大数据的应用还处于自给自足的时代,现有的应用仍然以机构内部数据为主,数据的开放和综合应用还有很大的空间;从技术角度看,大数据仍以初级应用为主,多数应用仍然使用传统分析流程和工具,技术发展也有待进一步推进。

大数据技术要求相对容易突破

北京在海量数据存储、挖掘、云计算等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与国外大数据技术热点保持一致,发展大数据遇到的关键技术相对容易突破。大数据的整体技术发展层面,美国等传统IT强国的大数据战略也都处于试错阶段;硬件方面,相对于其他一些高精尖技术,大数据对于硬件基础设施的要求相对较低,不会受困于基础设备核心元件的相对落后。软件方面,与在传统数据库操作层面的技术差距相比,大数据分析应用的中外技术差距要小得多。

发展大数据的建议

北京市在大数据发展方面已经提前布局,形成了卓有成效的成果,如推动政府信息公开、鼓励大数据产业集群、建立中关村的大数据产业联盟及交易平台、搭建首都科技大数据平台等。下一步,北京可结合自身巨大优势,布局大数据。尤其要完善大数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继续鼓励大数据通用关键技术研发,进一步开放政府等公共部门数据,统筹谋划大数据应用,培育相关产业,开展“数据驱动型创新”,把北京打造成智慧的创新中心。

制定大数据相关政策及行业标准

在政策层面,密切关注国际立法理念的演变趋势,结合大数据技术发展趋势和具体的国情、市情对相关制度进行前瞻性研究,充分利用专家及智库的作用,调动行业的积极性,推广最佳实践,逐步形成行业共识,在试点成熟后上升为法律法规并推动实施,为大数据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在行业技术标准层面,加快制定大数据分类、文件格式、传输协议、访问应用程序接口等。

鼓励大数据通用技术研发

大数据的急剧蔓延使得企业在存储架构方面逐渐面临史无前例的考验,由此引发了数据仓库、数据挖掘、商业智能、云计算等应用的一连串连锁反应,技术升级势在必行。北京可抓住时机,发展大数据技术,在前沿及共性基础技术上增加研发投入,如实时大数据处理、海量数据存储管理、交互式数据可视化、云计算及应用相关分析技术等;激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参与技术开发,聚集产学研用力量形成合力,力争在大数据平台级软件上实现突破;加强大数据技术研发方向的前瞻性和系统性,通过技术引进、自主研发、创新实践等培育自主的大数据技术和产品,在世界大数据行业培育核心的技术水平。

推动大数据在企业界的广泛应用及流通

大数据可以提升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预测能力,大数据对于中国企业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的更新,更是企业发展战略的变革,因此,要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开展大数据的应用创新,培育大数据产业。同时,政府也应积极规范和引导商业化的大数据交易活动,为数据资源的流通创造有利条件。

开展“数据驱动型创新”

大数据带来的影响是空前的,不仅在企业界,科研和创新领域也发生了变化,科研进入了数据密集型科学研究时代,许多领域的科研人员的工作重心多已转向如何分析海量数据,并获取知识。因此,结合北京市创新中心的建设,可采取措施,支持数据开放共享,鼓励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开展数据驱动型创新,开创北京智慧型创新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