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礼仪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礼仪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礼仪文化的起源与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礼仪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礼仪文化的起源与发展范文第1篇

摘要:日本是一个非常重视社交礼仪的国家,日本人见面多以鞠躬礼为最常用的见面礼节。它不仅是一种以行为举止表示谦恭的重要手段,也是非常重要且经常使用的礼仪。本文举了一些在国际上发生的有关鞠躬礼仪而引发争论的例子,就鞠躬这一礼仪是否值得我们去传承谈了一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礼仪;鞠躬;心理;争议;传承

一、鞠躬曾在国际礼仪中引发争议

举几个例子,奥巴马曾向日本天皇深鞠躬近90度而遭批评,具体是这样的:美国总统奥巴马访日期间会见日本天皇时,向后者深鞠躬近90度,招致美国媒体和保守派批评。他们指责奥巴马身为国家元首行为不妥,看起来“低声下气”,有向日本天皇“卑躬屈膝”之嫌。而此次并非奥巴马首次遭遇“鞠躬门”,他曾也因向沙特国王阿卜杜拉“鞠躬”而遭非议。奥巴马当时弯着腰、上半身向前倾斜,向阿卜杜拉致意。保守派媒体《华盛顿时报》随后指责奥巴马“贬低美国力量与尊严”,违反美国礼仪传统。另一个人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也有过同样遭遇。克林顿1994年因向明仁天皇“疑似鞠躬”挨批。《纽约时报》当时撰文写道:“白宫南草坪那一幕永远无法抹去:一个谄媚的总统和一个日本天皇。”看了这几个例子,且不说这个礼仪在国际上或这个场合上使用是否合适,但只是一个简单的鞠躬礼仪,只是为了向别的国家表示敬意,为什么会引发这么大的争议,遭到这么大的反对,甚至被人说成是“低声下气”、“卑躬屈膝”和“叛国”呢,我想这不得不不引发我们的思考。

在我看来,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大致还是与大家脑海里那些根深蒂固的与鞠躬有关的偏见有关。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谈论一下鞠躬的起源。日本人这么热衷于鞠躬礼仪,将这个传统保存的这么好,那鞠躬是不是起源于日本呢?答案是否定的,鞠躬其实起源于中国。我国商代有一种祭天仪式“鞠祭”:祭品(猪、牛、羊等)不切成块,而将整体弯蜷成圆的鞠躬形,再放到祭处奉祭,以此来表达祭示者的恭敬与虔诚。这种习俗一直保持到现在,不少地方逢年过节,祭拜祖宗天地时,人们总把整鸡整鸭蜷成圆形,或把猪头猪尾放在一起,表示其头尾相接。这就是由鞠祭演变而来的。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逐渐援引这种形式来表达自己对地位崇高的人、长辈等的崇敬,于是,弯一弯腰,象征性地表示愿把自己作为鞠祭的一个牺牲品而奉献给对方。这就是“鞠躬”的由来。从鞠躬的起源可以看出,鞠躬的却是有屈辱遵从之意,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鞠躬礼早已摆脱了屈辱遵从之意,仅仅表示尊重和谦恭。我相信只要大家摆正心态,用一颗包容的心去接纳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那种无聊的争议也许就不会发生。

其实这些争议也让我产生了一些有趣的联想,奥巴马访华,也应该向中国元首鞠躬才是,毕竟鞠躬礼源自我国,可是为什么不呢?很明显,我国并没有像日本那样将这个礼仪沿袭下来。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中国人其实在骨子里还是比较排斥这种低姿态的礼仪的。

而日本虽然是个小国,但他们却有着极强的民族自尊心和凝聚力,他们不耻于将低姿态作为一种高贵的品质继承下来,由此,我们应该对日本的鞠躬礼仪表示敬畏而不是偏见,尊重他人的文化也就是尊重全人类。

(二)中国作为鞠躬的起源地该不该传承鞠躬礼仪,将其发扬光大

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跟上面探讨的那个问题也有一定联系。为什么日本能传承下来而我们没有,值得我们每个中国人去深思。国家总是在宣传鼓励我们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那么我想鞠躬这一传统文化也是值得我们去传承和践行的。

其实传承和践行鞠躬这一礼仪还是有很大意义的,尤其对正在接受教育的广大中小学生来说,这里有一个例子:银州市的一所中学就将“践行鞠躬礼仪”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一开始,很多学生不愿意行90度鞠躬礼,但通过对学生进行教育,让他们渐渐懂得鞠躬不是什么丢人的行为,而是对别人的一种恭敬时,现在这所学校的学生见到老师都能行90度得鞠躬礼。学校把鞠躬礼作为基本礼仪,也是希望学生们能把鞠躬这一传统美德发扬起来,首先在校园中传播,然后在家庭、社会中传播开来。

我个人也很支持将传统的鞠躬礼发扬光大,就以丧葬礼仪来说吧,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们的丧葬礼仪也跟着时代在改变着。中国古代的跪拜礼在丧葬中是经常出现的。它在古代是检验孝道的唯一标准,但毕竟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比较适合它那个时代的发展。而当今社会崇尚的即是孝道,但更加注重于与时展相适应。在丧葬礼仪中我更支持鞠躬礼而不是跪拜礼,我总结了几点鞠躬礼的优点和跪拜礼的缺点:

丧葬礼仪中鞠躬礼的好处:

1.鞠躬展现一种赞同、肯定、褒美、附和等好感

2.既简便又不失庄重

3.既有礼貌又时尚

4.可以根据鞠躬的深浅表达礼仪的深浅

5.有利于保持个人卫生

6.显得个人比较有素质和修养。

丧葬中跪拜礼的弊处:

1.动作太繁琐不利于老年人使用

2.动作过于夸张显得没内涵

3.既不卫生又容易伤害身体

4.太老套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5.在提倡人与人之间建立平等、尊重、和谐关系的今天显得不合适。

其实,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看还有“多鞠躬,少得病”这么一说,许多中医师发现,多鞠躬对我们的脊椎是很有好处的。也许,一个“鞠躬”不算什么,无非,就是做一个脊椎运动,然而,这却是一种从心而发,从心而感的仪式,代表着敬畏,尊重而演变成的礼仪。如果一直保留这样一种礼仪,我想,现代人得脊椎病的数量也许会少一些吧。

所以,我认为中国作为鞠躬的起源地还是很有必要将其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的,它应该作为一种财富为中华民族所享用。

二、结语

日本人主张低姿态待人,鞠躬几乎伴随着每一位日本人的一生。当今鞠躬礼的普遍程度与规范程度已经远远高于中国和朝鲜。跨文化交流中日益融合的今天,我国和日本人民的交往比任何其他时候都要多,了解日本人社交礼仪规则,理解与尊重日本人社交寒暄的知识等是避免文化冲突、实现平等交往、成功合作的前提,对人们跨文化之间有效沟通具有现实意义。同时作为鞠躬礼发源地的中国更应该将其传承下来,发扬光大,赋予鞠躬礼当代的积极内涵,从而让全世界的人对这一古老礼仪能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参考文献:

[1] 马兰英、藏运发.日本风俗习惯[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2] 陶智子.近代日本礼作法事典[M].柏房,2006

[3] 田知和基.日本文化の基本形[M].勉出版,2007

礼仪文化的起源与发展范文第2篇

1民俗文化的概念与类型

民俗文化,是以民间文化和民俗风情为主体,在物质、精神以及制度上展现的民间文化传统形态。它包括生产与生活习俗、岁时习俗、礼仪制度习俗、社会组织习俗、民间文学、艺术等。民俗文化是各个民族精神情感、道德传统、个性特征、民族亲和力凝聚力的载体,保护重视、开发整合那些最具民族风格、地区特色的风俗习惯、民间艺术、民俗礼仪等文化资源,对于弘扬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民俗文化也被称为“民俗旅游资源文化”。之所以将“民俗文化”与“旅游”紧密相连,是因为旅游本身就和民俗文化有着密切关系。旅游发展对一个地区的民俗起着至关重要的传承作用,浩如烟海的历代游记文献不仅是我国旅游发展史的见证,更保存了大量不同朝代的民俗资料,为今天民俗史的研究奠定基础;旅游是旅游者对旅游地景观的观赏行为,又是一次对旅游地的认知过程。民俗既反映了旅游地的历史,又体现了旅游地的文化和社会生活。丰富有趣的民俗知识开拓了旅游者的视野,使之得到更佳精神享受。

2安康地方民俗概说

安康民间习俗、民间文化的历史背景比较复杂,呈现出多元性。这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受巴、楚、秦三地文化影响;宋元以后战乱连年,经济凋敝,民间文化习俗渐趋淡薄;明清以来湘、鄂、晋、川、滇及关中等地流民为避战乱纷纷迁入,四方人士杂处,各地风俗与安康本土民俗长期交融演变,最终形成今天的安康地方民俗。

2.1 岁时节令民俗活动

除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阳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祖国各地通行的传统节日,安康本地民间极具特色、广受重视的节日还有以下几项。

龙头节。农历二月二这一日,是安康民间传说中“龙抬头”的日子。人们代代相传地下冬眠的龙会在这一天被春雷唤醒,赶上天去行云布雷。民间传统习俗,这一天要打扫房舍、清洁卫生、驱逐害虫等。

晒衣节。时间是农历六月初六。相传这一日是佛祖释迦牟尼晒经的日子,故民间认为这一天要曝晒使衣物干燥利于保管。每年此日,只要天晴,家家户户晾衣晒粮。晒衣节一大风景是老年人晒寿衣祈求长寿,年轻人晒书本祈愿学业有成。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俗称“七月半”,也叫鬼节。传说祖先及亡灵鬼魂都要回家团聚,家家要焚香烧纸。尤其放河灯,更是安康江河沿岸一带的民间习俗。用以祭拜河神,求他不要动怒兴风作浪弄翻船只,并祈祷永无水涝,五谷丰登。

祭祖节。农历十月初一,又谓“十月朝”。这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气候愈渐寒冷,人们怕阴间的祖先缺衣少穿,所以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供物外,还要烧送冥衣,名曰“送寒衣”。

祭灶节。腊月二十三祭灶爷,旧称“扫尘节”、“扫灶节”,又称“过小年”。这一天城乡户户“打扬尘”,打扫室内外卫生。晚上各家焚香敬神,祭灶台,供奉“灶师爷”,请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2.2 婚丧礼仪文化

婚俗礼仪:婚嫁风俗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重要标志。安康旧时的婚嫁程序相当繁琐,如《礼记》所载“婚有六礼: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一样都不能少,时代变迁,这些礼仪现在已得到大大简化、变革。

丧葬礼仪:葬仪是安康人最看重的人生大事之一,丧葬礼仪讲究一定的程序和场面。如提前准备“寿料”(棺材);寿衣讲究“上七下四”或“上四下三”“穿单不穿双”;子女向亲友报丧头戴孝布;死后三天或七天下葬,入土为安;藏地及出殡日期由阴阳先生选定,选择山势好、向阳开阔地作为坟地;出殡时由长子举灵牌在前引路,其他孝子举花圈跟随;灵柩至墓地下坑后以五谷撒向棺盖;丧葬结束,后人要守孝三年,守孝期间过年不贴红对联等。

2.3 生产生活民俗文化

生产习俗包括栽秧酒、守号、狩猎、饲养等。例如“守号”,每年秋季庄稼收获之季,为防野兽糟蹋,庄户人家在地里用茅草搭盖棚子守护即将成熟的庄稼。夜晚在棚前点燃篝火再吼几句山歌,以驱赶偷食庄稼的野兽。

生活习俗主要有饮食、待客、茶俗、酒席等方面的内容。如饮食上汉江谷底和月河平川地带以大米为主,面粉次之,玉米、豆类等杂粮是调剂食品。山区主食苞谷、洋芋、红薯、豆类,山珍野味佐餐;重视饮茶,每家存放茶叶,客人登门好茶相待;坐席“三杯酒”(酒席上敬或罚三杯酒)的劝酒方式等。

3安康民俗文化的渊源与发展

安康地处秦头楚尾,是我国东西南北文化交流聚散地,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文化资源。随着人口的流动、时代的变迁,安康民俗文化显现出厚道豪放、古朴典雅、别具一格的多元化风格和旺盛的生命力。

探寻安康民俗文化的发展,其渊源复杂,构成因素极多。既有历史的沉淀,也有地域的关联;既有民族渊源,也有宗教的影响和侵蚀;既有神秘色彩,又有实用价值。是羌人和巴人的娱乐遗风,是荆楚、巴蜀、关中三方文化的重组、融合。从起源看,一是起源于劳动。如采茶歌、薅秧歌等,是人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歌舞;二是起源于巫术或古老的图腾崇拜。如玩龙灯最初源于对龙的崇拜;三是起源于节日庆贺。如春节贴对联、团年、守岁,端午节吃粽子等。

我区的民间传统文化,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民间戏曲,以汉调二黄、安康道情、八岔、大筒子等为代表;二是歌舞类,以龙舞、狮舞、采莲船、扭秧歌等为代表;三是民间音乐,以民间小调、山歌、情歌为代表;四是节令性民间文化活动,如春节放鞭炮,元宵节放焰火、端午节龙舟竞渡等。

安康的地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多样,精彩纷呈。汉调二黄、紫阳民歌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安康小场子、平利弦子腔、安康八岔戏、安康龙舟风俗、安康道情、旬阳民歌入选“陕西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4安康民俗文化前景展望

礼仪文化的起源与发展范文第3篇

关键词:禅修;服装;款式设计

目前,禅修已不再是学佛信道者的专利,其已经作为一项高雅、时尚的健身运动在全球广泛流行起来。伴随着禅修运动的盛行,禅修服装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市场上存在的禅修服装的设计存在一定问题,如不符合传统的礼仪规范,款式随意,丧失功能性等,本文从禅修服装的历史起源、礼仪规范、功能性等角度分析总结禅修服装的设计思路,为禅修服装设计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1禅修服装的起源与发展

禅修与瑜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源于古印度,是由印度佛教教义本土化并逐渐演化而来。在我国,推崇禅修的主要教派为中国禅宗和少数南传上座部佛教,一些中原大乘佛教也修习禅修[1]。禅修服装是在进行禅修时所穿着的服装,其主要的功能就是为了方便打坐,由于修习禅修的教派不同,导致禅修服装的渊源纷杂。禅修服装最初起源于古印度瑜伽服或僧服,并受到我国传统汉服和道教服饰的影响,在漫长的服饰历史文化进程中,最终演化为现在的样式。禅修服装有特定的着装礼仪,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僧服、居士服的影响。穿禅修服时,要保持端庄、肃穆的仪态,不可将衣袖、裤口挽起,不可敞开门襟穿着,所有衣扣都应系好,不可露出里面的内衣。现代都市人的生活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工作紧张而繁忙,身心容易处在长期疲惫的亚健康状态。越来越多的人发现,禅修可以放松身心、消除疲劳、集中精神,同时具有增强记忆力,治疗疾病的功效,禅修已成为当下最时尚、健康、环保的运动之一。

2禅修服装的特点

2.1禅修服装色彩

禅修服装的色彩设计受佛教、禅宗及道教等文化影响非常深刻。修禅的人大多很注意自己的修为,讲求六根清净,断绝六尘,断除好色相的染着心,着装的清净庄严即是内心清净的一种外在表现,有助于摄心修行。常出入寺庙的善男信女在着装上几乎都讲求质朴、内敛、端庄。在寺庙,花枝招展、浓妆艳抹的着装打扮在僧人看来也是对佛、菩萨的极度不敬。暴露而性感的服装容易扰乱别人的清净,因而,质朴、内敛、低调的色彩成为了禅修服装的主打色。黑白灰、深蓝、棕色,低明度的淡粉色,淡绿色等一些清淡宁静、端庄的色彩广泛应用在禅修服装的色彩设计上方面。

2.2禅修服装面料

禅修服装的面料主要分为夏季面料和冬季面料。夏季面料主要使用一些薄的棉麻面料、麻纱、丝麻面料,这类面料风格质朴、吸湿透气,非常适合禅修者在炎热的夏季打坐穿着[2]。在夏季开空调的房间里,禅定的人长时间静坐会使血液流动速度减慢,全身毛孔张开,容易受到风寒,引发疾病,因此夏季面料的保暖性也很重要,一些加厚的起绒类面料,适合在夏季空调房中使用。冬季面料主要使用厚的棉麻类面料以及一些起绒类面料,如珊瑚绒、舒棉绒面料。动物皮毛类面料是严禁使用的,目前市场上许多高档冬季禅修服,衣服的里子都用人造毛皮来代替天然毛皮。

2.3禅修服装款式设计

禅修服装在款式设计上首要考虑的是舒适性,服装要宽松随体,主要是因为打坐时需长时间静坐。衣领的设计要舒适大方,模仿“三宝领”禅修服衣领比较常见[3]。市面上有的禅修服衣领设计成很高的单立领,领子紧贴颈部,会使穿着者感觉不适。门襟的设计一般以对襟和斜襟的设计为主,禅修服装虽然不如正规的法衣、海青那样极度重视服装的文化传统、着装规范,但也有其自身的礼仪性。门襟的右衽和对襟形式主要源自僧服的法衣、罗汉褂及居士穿着的海青,以示庄严、守戒。禅修服装的衣长不宜过长,衣服在下摆两侧可以设计开衩,主要是为了方便久坐,一些禅修服装设计的衣长过长,长及脚背,行走及盘坐时非常拖沓,应予以改良。衣袖的设计上应尽量设计长袖,穿着短袖长时间打坐容易受风寒,看起来也不够庄重。裤子的设计一定要舒适,臀围和中裆部位要留有足够松量,以方便盘坐,裤口处应设计调节带,可调节裤口的尺寸大小。

3当下禅修服装存在的问题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禅修服装种类繁多,设计水平、服装质量参差不齐。常见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3.1色彩鲜艳杂乱

禅修服装的色彩要有助于修行人摄心不乱,凝神静气,不应引起人视觉上强烈的刺激。市场上出现的一些禅修服装,用色过多,色彩又很明艳,容易使人心神浮躁不安,与禅修的原始初衷相违。禅修服装应可多使用一些灰、褐、黑、深蓝等内敛的颜色。

3.2图案设计不符合传统

禅修服装的图案设计应保持简洁明晰,符合传统,突出禅的意境。一些与佛教相关的图案,如莲花、祥云等可以用在服装上。但一些佛头像、菩萨像等图案是严禁使用的,佛教中的八吉祥纹样,也只有地位显赫的住持、高僧的服装上才能使用,普通僧人不允许使用。现在市场上出现的一些禅修服,随意印染佛教纹样,是有悖佛教礼法和禅修服装传统的。

3.3款式设计不合理

禅修服装主要是针对禅修打坐的人而设计的,有着其自身的服用性,衣裤的设计要方便盘坐,面料要具有一定的保暖性,禅修披风、斗篷、袖毯都是为保暖舒适而设计的。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一些禅修服随意增减衣裤的长度,更改衣领、袖口的造型,使得款式的设计不够严谨、庄重,未考虑禅修服装的舒适性和保暖性。

3.4制衣工艺过于简化

禅修服装的缝制工艺继承了僧服、海青的缝制工艺,很多部位需要手缝,讲求细节的精细完美。随着新型缝纫设备的不断研发,服装工艺被简化,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但一些传统的手工正在消失,这些古老的手缝工艺也是服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需要传承和保留。禅修服装的发展需要在传统工艺与新设备,新工艺之间寻求平衡点,将精细、高端、传统的制衣工艺展现出来。除此之外,目前市场上的一些禅修服与海青、瑜伽服、功夫服的款式相混淆,海青主要是居士在礼诵、听经等佛事活动中穿着的服装,是居士的最高级别礼服;瑜伽服为了适应身体的运动姿势,其面料一般弹性较大,吸汗透气,服装合体而简练;功夫服一般为宽松的上衣下裤,配中国民族感极强的传统盘扣。这三类服装有着各自的文化内涵及功能性,在设计时,应考虑到各自的差别,保留自身的文化特征,不能与禅修服装混为一谈。

4结语

禅修可以稳定精神,洗练心灵,有助于身心健康,是一种时尚的养生健身方法。禅修服装作为禅修时所穿着的服装,既要注重其文化传统,也要考虑到其服用性能。目前禅修服装质量参差不齐,设计水平差距较大,相关企业与设计人员应抓住禅修服装的市场机遇,设计出既符合穿着礼仪又舒适、保健的禅修服装。

参考文献:

[1]心定和尚.心定:禅定与智慧[M].海口:海南出版社,2010.

[2]马大力.服装材料学教程[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

礼仪文化的起源与发展范文第4篇

所谓礼仪是指在人际交往、社会交往和国际交往活动中,用于表示尊重、亲善和友好的首选行为规范和惯,用形式。这一定义包含了以下几层意思:

礼仪是一种首德行为规范。规范就是规矩、章法、条条框框,也就是说礼仪是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的条条框框,告诉你要怎么做,不要怎么做。如你到老师办公室办事,进门要先敲门,若不敲门就直接闯进去是失礼的。礼仪是一种道德行为规范,表明礼仪比起法律。纪律,其约束力要弱的多,违反礼仪规范,只能让别人产生厌恶,别人不能对你进行制裁,为此,礼仪的约束靠道德修养的自律。

礼仪的直接目的是表示对他人的尊重。尊重是礼仪的本质。人都有被尊重的高级精神需要,当在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按照礼仪的要求去做,就会使人获得尊重的满足,从而获得愉悦,由此达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

礼仪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正常的生活秩序。没有它,社会正常的生活秩序就会遭到破坏,在这方面,它和法律、纪律共同起作用,也正是因为这一目的,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都非常重视礼仪规范建设。

礼仪要求全体成 员同遵守。道 德体系中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职业道德、婚姻家庭道德、社会道德。礼仪要求全体成员共同遵守,因此它属于社会公德的内容。社会公德是最简单、最起码的道 德行为规范,如果一个人连社会公德都不能遵守,那么就说明这个人的道 德修养太差了。由此也说明礼仪修养和重要性。

第五,礼仪要求在人际交往、社会交往活动中遵守。这是它的范围,超出这个范围,礼仪规范就不一定适用了。如在公共场所穿拖鞋是失礼的,而在家穿拖鞋则是正常的。在现实生活中,知礼、守礼、行礼的人会赢得别人的尊敬和信任,反之,非礼、充礼的人往往为社会所唾弃。作为大学生在注重礼仪修养。然而,礼仪修养绝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行为表现形式,它是与人内在的道 德、文化和艺术修养密切相关的,是其内在的道德、文化和艺术修养的反映和折射。古人云:“相由心生”。说明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现代人也曾提出这样一种观点:知识美容论。他们认为,掌握丰富的知识,深化自己的内涵,是一 种深层次的化妆,生命的化妆。因为人的精神面貌的塑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这些内在品质,这才是人生命美的长青树,比如,有的人尽管着高级的名牌衣服,但他的服饰样式、色彩的选择都不合适,穿在身上整 体效果并没显示出美的效果;有的人礼仪语言的表达很动听,但给人的感觉是言不由衷的人在社交场合尽管按要求做了一些礼仪动作,但只有形似没有神似,因为他没有外在表现的根基的内在的修养。不此,大学生在学习礼仪行为规范的同时,还要注重自己的内在修养,在勤奋求知中不断地充实自己,以提高自己的礼仪水平。

大学生礼仪的教育目标主要有两点,成为有修养,有品位,有风度,有气质,懂得爱己爱人的现代人。腹有诗书气自华。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为了相互尊重,在仪表、仪容、仪态、仪式、言谈举止等放方面约定俗成的,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礼仪的起源和发展:甲骨文中的“礼”字为最初的起源,在祭祀中用。“礼” 的形成阶段―古代思想家的论述。礼仪的内涵是礼貌、礼节、仪式。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礼记》

衣食以厚民生,礼仪以养其心。――许衡

克己复礼。――孔子 《论语》

人无礼则不生,是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 《修身》

现代礼仪正处于一个变革和发展阶段,礼仪的内容日趋简单化,礼仪的标准日趋国际化。

孟子说过:“尊敬之心,礼也”。

礼仪的原则是:尊重、宽容、自律、适度。尊重领导是一种天职,尊重下属是一种美德,尊重别人是一种教养。礼仪的实质:针对性、继承性、共同性、差异性、时代性。礼仪的作用:自我完善的基础、组织形象的保证、文明程度的标志。

世界上最廉价而又能得到最大效益的一项物质,那就是礼节。礼仪是现代社会做人做事必备的基本功,是个人素质能力的综合指数。在西方社会把礼仪视为人生成功的第一课。

男士发型发式要求:后发不及领,侧发不掩耳,前发不附额。干净整洁,不宜过长,不剃光头。女士发型发式要求:女士留短发,长发扎起来。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一个人的穿着打扮就是他教养、品位、地位的最真实的写照”。

礼仪文化的起源与发展范文第5篇

小麦在全球种植的历史足足有几千年。在世界各地,收获后的小麦被制成面粉,面粉又经过不同的烹饪方式变成各具特色的面食,东方人是蒸馒头、蒸包子,西方人是烤面包、烤披萨饼。对于同样的食物,东西方为何发展出不同的烹饪方式?

出现蒸和烤的区别,在原始时期是由文明发展的先后决定的。“烤”的烹饪方法是食物直接接近火源,不需要借助复杂的厨具,这是落后文明的表现:而“蒸”则是运用了水、火以及水蒸气,再借助有屉或者蒸笼的锅,这也意味着文明程度的先进。在人类文明史上,西方文明的起步要远远晚于东方,当东方民族的农耕文明高度发达时,西方民族还未完全脱离原始蒙昧的生活。直到17世纪时,欧洲贵族的饮食都还没有像样的餐具,人们用公匙喝汤,甚至可以在餐桌上擦鞋,中世纪的西方饮食可以称得上是“手抓饭”。

发展落后不是东西方烹饪方法不同的根本原因,因为落后者不会永远落后,当法国和意大利美食带动着西方饮食文化崛起的时候,东西方烹饪的差异依然存在,这又是为什么呢?

文化不同,烹饪不同

烧烤和蒸煮,表面上看似乎仅仅是烹饪方法的不同,其实也深刻折射了东西方文化观念的不同。西方的烧烤强调原汁原味,并且每一种食材都分别烹制,各种菜品分别摆放在盘中,例如烤牛排,即使盘子中装了土豆泥、西兰花,它们也不是和牛排一起烤出来的,在盘子里也是和牛排“割据”而立的。这是西方人喜欢强调个人主义的思维方式的体现。西方人喜欢把不同的事物分门别类加以研究,就是食谱也不调和在一起,强调每种食材自己的风味。

而中国的蒸煮则是把各种食材放在一起烹饪。比如西方披萨饼的馅料是一层一层铺上去的,而中国的包子馅就是把各种馅料切碎了搅拌在一起来蒸,这样的方式虽然使它们各自几乎失去了自己的本色,却产生了一种新的完整的美味。在中国的食谱里,把各种食材放在一起的做法非常普遍,如福建名菜“佛跳墙”就是中国“调和”的烹饪方法的高端表现,里面有鸡肉、鸭肉、猪蹄筋、瑶柱、鲍鱼、海参、猪肚、鱼翅等多种产自不同地域和领域的食材,从这道菜里虽然再也吃不到各种食材的本味,但是却能尝到一种全新的美味。这种“一锅煮”的方式,与东方人强调集体主义、讲究大团圆、重中和的中庸之道是相通的。

观念不同,礼仪不同

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观念,除了影响了东西方的烹饪方法外,也在影响着进餐礼仪。

中国是礼仪之邦,已有的史料证明“礼仪”最初起源于饮食,《礼记》里说礼仪文化发端于饮食,祭祀礼仪也开始于饮食,至于那些人情礼仪则是后来才兴起的。于是在追求“天人合一”、崇尚和谐的东方,人们进餐喜欢团团围坐的聚餐形式,人们相互敬酒、相互布菜,体现出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以及和谐团圆的氛围,同时也借此交流了感情并巩固了家庭观念,再加上几千年的阶级统治和儒家三纲五常的伦理教化,东方的进餐礼仪中也充分体现了阶层的差别。

而西方自文艺复兴运动以来,大力提倡平等、自由、人权和个性解放,特别强调对个性和自我的尊重,因此西方人进餐时奉行的是分餐制和自助式。在餐桌座次上也能看出不注重高卑尊下只强调平等和个性的“以人为本”的精神,西方以右为尊,男女间隔而坐,夫妇分开而坐,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男士要替位于自己右边的女宾客拉开椅子,以示对女士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