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酒桌文化与礼仪

酒桌文化与礼仪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酒桌文化与礼仪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酒桌文化与礼仪

酒桌文化与礼仪范文第1篇

关键词:仡佬族 仡佬三幺台 饮食文化

仡佬族的饮食文化,与全国其它民族文化有着极大的差异,一曲用方言演唱的歌曲《仡佬三幺台》让人们对仡佬族饮食文化兴趣盎然。什么是“干颈茶”?什么是“息闹菜”?什么是“金银饭”?什么叫“肥尕尕"?它又为什么叫“三幺台”如此丰富多彩引人入胜。

仡佬族自古以来有一种风俗习惯,每年秋收后的农闲时节,人们就有时间安排做很多事。如“立房”,嫁女结亲,尤其是时冬腊月逢年过节,走亲串戚更为热闹。在办这些事时,最为隆重的礼节就是用仡佬族“三幺台”来招待宾朋好友,以示自己的热情好客礼节周到。尤其是春节期间,各家各户都有“三幺台”。均作好充分准备,随时接待亲朋好友。仡佬族亲朋好友拜年时,不会先提前告诉主人。当客人走到村口或距主人家有二、三十米处时,只要通主人家没有岔道时,就以放鞭炮为信号。这时全村人均会闻声出门观看。谁家的鞭炮时间放得长,谁家的客人就来得多,这也说明这家人缘好、福气好,主人会感到十分荣耀。

客人中如果有长辈就让长辈相陪,平辈就让平辈陪,自己家里的女人、小孩及帮厨的人均不能上桌。待宾主到齐后,背靠香龛,主客依次按规矩围坐于八仙桌,一台名为《接风洗尘》的一幺台开始,桌上摆满了九大盘果品糕点。

首先是一人一碗油茶。油茶是用适量的混合油(即猪油和植物油混合)放入锅内,待油热后放入糯米二勺、黄豆一勺、芝麻五钱、花生二勺、核桃仁二勺、茶叶一把,用小火煎炸,等到炸好后放入1.5~2斤水煮,待以上东西煮软后用较大的木瓢用力在锅里来回磨压,将之磨溶后放入适量的水,烧开后放入适量的盐和颗粒较小的油渣后即可食用,食用时不能放味精。

喝油茶时,配用的食品叫“息闹菜”,“息闹菜”包括几种:一是加上糖做成的乳白清香酥食。用米磨成粉,做成叫加上糖的酥食,酥食上有印板花纹,纹样中有各种果形、动物、植物或寿字;二是用红、黄、绿米、天星米做成的麻饼;三是用各色干糍粑做成各种油炸花瓣;四是形为锥体红帽子粑,肚里包有豆腐颗、肉、枣等;五是美人痣泡粑,在雪白的泡粑上,用筷子点上桃红色的圆点或四开花形;六是油炸荞皮;七是核桃;八是花生、葵花子;九是干闹花等。

“一幺台”以油茶为核心,在这品茶的气氛中,人们海阔天空,谈论国事、家事、趣事,无拘无束,龙门阵一摆就是一两个小时。这时主人已将名为《八仙醉酒》“二幺台”准备就绪。

第二台主人将九盘碟下酒菜端上桌后。首先要举行饮酒仪式:点香烧纸后恭请祖先及各方神祗坐入看龛下的八仙大桌,意思是要神仙与凡人同乐,敬神三杯酒后。客主才各就各位。第二台的菜主要是下酒菜,有卤菜和凉菜。酒是自家酿制的包谷小锅酒,醇和清香,凡饮酒者一定要先喝三杯,不会饮酒者以茶水代酒。第一杯酒由主人先发话,说一些热情洋溢的谦词,称之为敬客酒。第二杯由客人代表说话,对主人表达感激之情及祝福称为祝福酒。第三杯酒称为孝敬酒,由晚辈向长辈敬酒。三杯酒后,善酒者可多劳,尽情享用,不喝酒者左右捧场,气氛热闹而和睦。这酒一扯又是一两个小时。主妇撤出“二幺台”,摆上“四方团圆”“三幺台”。

第三台为正席,前二台也许有的人已吃得差不多了,但不能离席,不论多少,必须吃,不吃者为不礼不敬。大菜用的是九个大碗,基本上都是用猪肉制成。如猪蹄膀、红烧肉、回锅肉、粉蒸肉、夹沙肉、糯米圆子、酸辣椒炒干菌肉片、糖腊鱼等,一大八仙桌上都是热腾腾的好菜。酒足饭饱后,客主离席,“三幺台”才告结束。

酒桌文化与礼仪范文第2篇

每当此时,作为旁观者总是恨恨地想,如果是我的孩子,一定臭揍一顿!但孩子在餐桌上没样儿,并非抽他两个嘴巴、告诉他一堆条条框框就可以解决。多观察就会发现,那些可以安安静静、举止得体的小孩,都是平日里受过良好的言传身教、有愉悦的生活环境,并时刻被成人礼貌对待的孩子。反之,没有被好好尊重过的小孩是不会理解这些抽象词汇中的含义。

对于孩子的教育和培养,并非是粗鲁的命令和强加式的过程,而是在尊重他们、为他们着想的基础上,让他们从懵懂的模仿,到能体会出其中的美好真谛。

教养首先要讲道理

一次吃饭时,一个孩子不断大声地打断我们的对话,对她的妈妈以及其他人大叫――吃饭的时候不可以说话!

场面尴尬。作为父母,是粗鲁地呵斥,大人说话小孩不要搭茬儿,还是含糊地说,大人可以说话小孩不可以?这似乎都不合理。难道不是他的老师或父母曾经这样要求他吗?是否有必要先给他解释清楚,吃饭时为何不能说话?

是的,吃饭时为什么不能说话呢?

难道吃饭的时候不正是交谈最好的时机吗?这条规矩的形成也许起因于希望孩子尽快专心吃完食物,并且不要被饭粒呛到,但这并不合乎生活常理。日本小说家、评论家宫本百合子在她的著作《新教养》中提到,教养要合乎道理,这是非常重要的事。烦琐而不得要领的教养,是最差的。因而,吃饭不能说话这条规矩应该稍作修改――嘴里含着食物的时候,请不要说话。

另外,我们为什么要告诉孩子,先品尝清淡的前菜,味重的荤菜要在海鲜之后,而甜品压轴?因为这样才能享受到味觉丰富的层次。又为什么拿酒杯的时候只能捏住杯脚?专喝勃艮第酒的酒杯杯口窄,而喝波尔多酒的酒杯杯口宽?这里面关于化学和生理学的道理可以等他们长大点后慢慢讲解。

但你要做的是,教给孩子之前,自己要深谙其中的道理,即使像不能抖腿斜眼、筷子不能插在米饭上、不能敲盘子敲碗这些要求,虽然尽可以大喝一声,少废话,这就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但其实,这一切也是和社会文化与心理学之间有着扯不完的关联和典故。

不被打扰的小孩才懂得安静

在餐厅里,我们会遇到这样的孩子――像有多动症一般,一直处于不安的状态。对父母说话高声而无理,甚至尖叫,乱丢食物,还撒泼哭闹。

我们也会遇到这样的孩子――一直专注地吃着面前的食物,小手的动作甚至还笨笨的、萌萌的,却很努力地吃完食物。想要什么的时候会向父母提出请求,会和父母交流,但不会过大声量或一直打断大人的谈话。

这两种孩子从生下来都是一无所知,并没有谁对餐桌礼仪或用餐规则天生就懂,但发展到如此极端的两个方向,必然有其中的原因。

我们把镜头再推过去仔细观察,会看到第一个孩子的妈妈一直在絮絮叨叨,问孩子吃这个还是吃那个,要擦手要喝水要撒尿,不要摔筷子不要敲碗要坐直。那个孩子刚吃一口米饭,妈妈便塞过来一口青菜,刚要喝水,妈妈又叫着擦擦嘴,而孩子的父亲一直在玩手机,与这对母子的交流几乎为零。

而第二个孩子的父母则穿戴精致得体,一边用餐,一边彼此轻声愉快地交谈,他们的目光时常会落在孩子的身上,但很少去打扰他。如果孩子要说什么,他们总会转过目光,注视着他认真倾听,并耐心地和他交流。

被好好尊重和礼貌对待的小孩,才会以同样的礼貌待人。同样,在日常生活中不被随意打扰的孩子,才能懂得安静和专心。从儿童心理学上讲,专注力是幼儿发展的第一要素,成人过多的指令和频繁的干扰会阻碍专注力的发展;不能懂得他们内心的需求,错误的教育手法和无效的沟通方式,都会让孩子因为无路可走而变得焦躁――他们除了以发脾气和搞破坏为手段地发泄和引起关注外,别无他法。

做一个简单的置换游戏,假设你是那个被一万只苍蝇嗡嗡嗡包围住的可怜虫,三分钟被人摆弄一下头发抹一下嘴角,两分钟纠正一次坐姿,并不断地让你吃这个吃那个要这样不要那样,你还不能掀桌子也不能起身就走,不可以以成人的方式表示抗议,怎么办?估计也只能嚎啕着满地打滚儿了……

餐桌礼仪就是日常的教养

在保罗・福塞尔的《格调》一书中提到,人的生活品位随着他的成长一旦形成之后,一般不再会发生大的改变,即使经由有意识的熏陶和训练似乎也收效甚微。这也是你很难看到通过一两个疗程的“贵族礼仪培训课”就能培养出贵族一样。

尤其是在经历过天灾人祸,传统文化曾经严重断裂的中国,重拾礼仪更是一个急迫却也漫长的过程。如今迅速成长的中产阶级父母会格外看重下一代的教养养成,希望他们的孩子可以在餐桌上举止优雅,在社交场合待人接物彬彬有礼,成长为社会中的“新贵族”。但这一切又真的急不得,比如我们讨论的餐桌礼仪,说白了,实际上都是日常的教养,它们并不独立存在,也不会像餐巾布一样,只短暂地展示于餐桌之上,而是整个家庭生活水平、成员教育程度和教养综合熏陶的呈现。

因而餐桌礼仪的培养,不应该仅仅限于在餐桌之上。一言一行具体的身教,胜于空洞乏味的言传。就像简单的请、谢谢、对不起,每个成年人都会教给孩子,但小孩更直观地感受到的不是这些词汇的应用,而是父母对待服务人员的态度;为他人着想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在降低了嗓门、打喷嚏知道遮住嘴巴后,在餐桌上是否会倾听配合别人的谈话则是潜移默化中教养的体现。筷子刀叉的使用方法可以通过严格的管教来传授,但吃相中的贪相和贫相则是更细微之处的流露。

酒桌文化与礼仪范文第3篇

(一)自然与社会基础

长治处于太行山、太岳山环绕的高原地形区域内,山峦起伏,地形复杂,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各占15.9%、33.4%、50.7%,平均海拔在1000米左右,年降水量为500—660毫米,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热同期,四季分明,多样的地形和优越的气候适合于多种生物的生长,漳泽水库渔业、沁县小米、壶关紫团参、长治潞酒、平顺花椒和柿子、黎城绵核桃、襄垣黄土蛋、武乡苦荞茶、屯留玉米、长子青椒、长治县鸡鸭生猪、沁源药材和食用菌类,及小麦、大豆、高梁、马铃薯等构成了长治丰富的物产资源,为长治饮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长治居高设险的地形地势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北宋时期长治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工商业中心,金、元、明、清时少数民族文化与上党文化逐渐交融深化,历史的长河中,长治与外界各种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丰富了饮食文化的内涵。目前,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长治承接着东西部产业转型的战略地位,也是山西省传统能源与新能源产业的重要基地。长治农业产业飞速发展,以绿色为主题的千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各类农户公司、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等,如雨后春笋出现在上党大地,经济社会的进步,提高了上党人的生活水平,为饮食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提供了条件和机遇。

(二)文化资源

1.喜面嗜醋、重盐爱辣的饮食习俗

山西是面食的故乡,长治面食是其中的一支奇葩。据传,上古时炎帝神农氏在上党百谷山尝百草定五谷,开启了华夏农耕文明和面食文化;上党沁水下川文化遗址,出土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石磨锤、石镰刀、石盘磨等种植、收割、加工谷物的工具,代表了上党、山西及黄河流域面食文化的先声;明清时期潞安府及民间的面食在山西已独领。春季吃浇卤面、夏季吃凉拌面、秋季吃肉炒面、冬季吃热汤面,四季面食各有不同。擀、削、搓、拔、擦、揪、蒸、煮、烤、炸、煎、焖等制法多样。上党拉面、饸饹面、三和面、刀削面、黑圪条等以煮制见长,沁县开花馍、雪花烧麦、长治包子以蒸制见长,还有水煎包、长治麻花、馅饼、蜜酥以煎炸为主。长治人技艺精湛,如长治县的“灯糕”堪称一绝,制作时需8~10斤面,底大顶小如一座宝塔,高十二层,逢单层夹30个红枣,双层夹35个红枣,一共365个红枣,灯糕顶部还要做上惟妙惟肖的十二生肖,象征一年十二个月365天,红红火火步步登高。长治人爱吃醋的习惯世代相传,历史久远。据说,古时候“家家有醋缸,人人当醋匠”,现在酿醋的人少了,但是每家一日三餐的餐桌上必备一定的碟、碗、壶、瓶等醋具,长治人制醋就地取材,种类繁多,有高梁醋、玉米醋、小米醋、柿子 醋等,醋文化已成为饮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长治人吃饭还重盐、喜辛辣,常常腌制韭菜、葱花、芥菜、花椒芽、辣椒等作为佐餐小菜,吃饭时,放上四碟小菜,咸酸辣间备,胃口大开。喜面嗜醋,重盐爱辣饮食习俗,深深打了上党地域的烙印,更显高原人的淳朴、智慧与豁达。

2.丰富多彩、人文厚重的饮食内容

长治位于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流域,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饮食文化。潞酒、小吃、名面、名菜、名筵等,种类甚多、丰富多彩、人文厚重。潞酒已有1200年的历史,相传唐玄宗曾多次来潞州“宴父老”,有诗云当时的盛况:“宫里府外灯连彩,街头巷尾笙和歌。夜阑霜起归者少,陌路相逢醉人多。”曾经在潞州做官多年的沈王朱模写到:“潞州城中酒价高,胭脂滴出小檀槽。华胥一天不易返,汉使何须种葡萄”。山西自古就有“南潞北汾”的说法,潞酒一直是山西乃至全国名酒。长治菜肴擅长炒、烧、熘、炸、蒸、煮、扒等,油少汤多、皮薄质嫩酥脆,代表菜有芙蓉鸡、糠醋鱼、过油肉等。长治菜肴选料精细、原料鲜活、注意养生,如黄芪甲鱼汤,选用花山黄芪和漳河甲鱼为主料,加入红萝卜块、野生蘑菇、菠菜等制成,味道鲜美,滋补养生。据传清代宰相吴琠回家乡沁县祭祖时喝过此汤,所以又叫甲第魁元汤。长治筵席就地取材,制法多样,文化内涵丰富,有庆典唐明皇生日的唐王秋宴、纪念长平战争中死亡烈士的长治十大碗、迎接李顺达、申纪兰等劳模的平顺劳模庆功筵,以及伊和轩清真十八碗、神农五谷宴等上百种。长治小吃从热饮羹汤到凉拌冷食,从蒸煮烧烤到油炸锅煎,花色品种多样、咸辣酸甜俱全,沈王府的烧麦、清宫贡品酥火烧、以及襄垣半疙瘩、武乡枣糕,潞城甩饼等。地方特色鲜明,人文色彩厚重的饮食文化资源,将对长治的旅游发展起到助推作用。

3.上党特色、淳朴传统的饮食礼仪

居住在太行山顶的长治人,曾经历过生活环境艰难困苦、生活资料相对匮乏的年代,这也造就了长治人团结互助,共同抗争大自然,创造美好生活的文化特征,从饮食礼仪可见一斑。平日进餐,合家围桌,长辈居中央,小辈周边坐,饭菜的顺序是:先酒后菜,先凉后热,先咸后甜,先荤后素,先饭后汤。平时客人到访,长治人一定竭尽家力热情款待,新碗新筷,置桌摆饭,先酒后菜,邀请客人坐上席位,菜少则有三凉一热或四凉四热,多则有六六席、八八席、双十席等,席间主人举杯劝酒,招呼吃菜,客人很斯文的抿一口酒,吃一口菜,放一次筷子,不快不急。长治地区的屯留人,人人爱喝大叶茶,很讲究茶道、茶礼。沏茶时,一杯茶需沏三遍逐次倒满,这样冲出的茶浓淡相宜,香甜清爽。喝茶时,主人要不断地给客人添茶,一杯茶总是满的,只要客人把杯中剩余的茶水,往地上稍稍泼一点,主人就不再倒茶了。如果家里办红白筵,姑舅姨表亲戚为上宾,等上宾全到才可开饭,如果红白筵未吃完的东西,都要分给左邻右室吃,这是长治人增进感情的重要方式。淳朴传统的饮食礼仪展示了上党文化内涵,富有传承和发展的现实意义。

二、长治饮食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现状分析

(一)开发层次低,资源挖掘不充分

长治有历史悠久的潞酒文化,风味别具的特色小吃,种类众多的农家面食,风味浓郁的地方菜肴,但在国内外知名的饮品却少之又少。以菜肴为例,我国的粤、鲁、川、湘、闽、徽、浙、苏菜系风靡全国,就是在长治的宾馆、饭店也是上等菜和主要菜品,而长治地方菜由于开发层次低,菜品单调,再有“洋菜”、“江湖菜”冲击市场,其发展空间越来越小。究其原因有这么几点:由于地域原因,长治饮食中的原料、调料不足;不太注重营养和养生;以基础层次的饱腹为主;忽视资源内涵的挖掘;烹调技艺创新不够;不注重地方特色;开发理念落后等,这与全国闻名的魅力城市称号极不相符。

(二)品牌意识弱,产品转化度低

目前,长治市的餐饮住宿企业较少,而个体私营业很多,餐饮企业零星分布在英雄路、延安路、大庆路,其它街道更少,资质低的小饭店、小旅店,没有登记的小排档、各种小吃充盈在大街小巷,而且经营品种雷同,以次充好,服务质量差,创新产品更少,品牌意识弱,市场推广意识不强,既使价值高的产品也无法走出去。如长子猪头肉、杨氏肉丸、长治县的肚肺汤等都是长治的名吃,完全可以在山西各地开连锁店,甚至走向全国。长期以来,长治餐饮业在旅游业中的贡献率小,许多饮食特产如:壶关羊汤、潞城甩饼、长治县猪汤等,除个别包装外,大部分只能当时品尝,不能携带,饮食产品转化度低。要想让游客不仅吃好而且能带走,需要开发包装精美,便于携带,具有纪念意义和文化品位的旅游饮食产品,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旅游购物占有比重,扩大饮食产品的宣传范围,提高饮食产品的转化度。

(三)管理水平低,宣传营销力度不够

长治拥有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理念的餐饮企业不多,大部分餐饮业缺乏管理制度、卫生质量标准差、员工经营素质低、经验不足,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基本上是家庭式管理、粗放式经营、简单化服务,导致餐饮业发展受到限制,减弱了市场竞争力。要使餐饮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加强餐饮业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企业服务水平,培养一批素质较高的管理和服务人才。同时,长治地区对饮食产品和饮食文化的宣传不到位,到目前为止,没有进行饮食制作技艺展示的饭店,没有系统介绍和宣传长治饮食文化的书籍和博物馆,更谈不上对制作原料、工艺、文化深入了解。如:红烧肘子、上党腊驴肉、沁源第一锅牛内等长治以外很少有人知道,更没有企业把饮食文化作为旅游重点项目去开发,轻饮食、重游览现象长期存在,仍然固守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理念,缺乏宣传营销手段和力度。

三、长治饮食文化资源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一)政府主导,整合资源,建设设施,培养人才

长治要促进旅游业与饮食文化的互动发展,需要政府制定强有力的政策和措施,整合、保护、扶持餐饮业的发展。首先,政府作为主导部门,应根据旅游目的地的需要,针对长治旅游饮食机构、旅游线路、餐饮产品等进行有效整合,在主要旅游线路上,等级明晰地合理布局餐馆、酒店,建立餐饮产品的投诉机构、旅游饮食信息中心、长治饮食博物馆等,让消费者吃出口味、吃出文化。其次,政府应加强旅游交通、农产品原材料基地、饮食体验式基础设施建设,如:平顺大红袍花椒基地、漳泽水库鱼类生产基地、沁县沁州黄小米生产基地等,建设通往壶关太行山大峡谷、沁源灵空山、武乡八路军总部旧址等重点旅游景区及一些知名古镇、古村落的道路建设,逐步形成集观光农业、旅游线路、餐饮布局、信息服务在内的饮食旅游体系。再者,饮食旅游体系的良好运行,需要一批即有专业素质又有创新理念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对饮食旅游服务人员应进行专业培训,掌握与饮食相关的专业知识、工艺技能、交流技能、管理技能,根据不同顾客的审美需求、体验需求、经历需求,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服务,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严抓卫生质量,建设一支具有创新理念的餐饮服务队伍,把长治的美食做特、做好、做新、做大。

(二)公众参与,挖掘内涵,突出特色,营造氛围

长治饮食文化内涵丰富,许多名吃佳肴典藏着与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相连的故事,渗透着民俗、民情、民风,折射出上党人的处世特点和精神风貌。如:壶关羊汤救曹操、半疙瘩救驾光武帝、六月姥姥送面羊及潞城甩饼与李隆基、雪花烧麦与朱模的故事等等,还有许多饮食成品造型具有较高的艺术鉴赏价值,如:沁县开花馍,长治县的灯糕,雪花烧麦等,旅游者品尝的是名吃,咀嚼的是历史与文化。因此,要可持续开发长治饮食产品,餐饮企业应收集、整理与长治饮食文化相关的民间传说、历史典故、风土人情、制作工艺、祖传秘方、文化诗词等方面的资料,使旅游产品融入地方文化,保持自然本味,彰显地方特色。在旅游过程中,当地旅游服务人员与居民的语言、行为对游客的印象最为深刻,他们的盛情招待、亲切攀谈、热情讲解,营造了详和、友善、欢乐的旅游氛围,传播了长治饮食文化,丰富了饮食文化内涵,所以公众参与是挖掘和传播地方文化的重要途径。同时,在旅游活动中,要营造和谐的餐饮环境,优雅的餐厅装饰、独特的用餐餐具、恰当的服务用语,能让游客在宽松、优美的环境中获得一次难忘的感官体验和精神享受。文化品位上去了,就可吸引客源,增强企业竞争优势,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三)企业联合,产业集群,塑造品牌,注重营销

酒桌文化与礼仪范文第4篇

这天早上,我陪同邻居梁吴贤治女士到山外买菜。吴女士一家的故事是大时代下金门人的缩影。1941年出生的她,童年在金门官澳旁的西园渡过。官澳早期是金门与大陆之间的渡口。吴女士的祖父母,本是福建惠安人,清末民初年间,因贫穷难以为继,于是带着吴女士的父亲、伯公、叔公,搬迁到金门西园。吴女士三岁时,原本经营抬轿(当时金门没有汽车,轿子是交通工具)以及小店生意的父亲,因金门沙美发生布庄抢案,当时占据金门的日军,循线查到西园有五名盗匪涉案,但盗匪行抢后旋即l渔船避往大陆,日军将受l的二名船长以及西园的壮丁们都逮捕,在这场意外中,吴女士的父亲不幸遇难,名字刻在西园纪念碑上。对她,以及金门的历史,留下难以抹灭的印记。

菜市场里的金门记忆

对一般岛民来说,山外是仅次于金城的第二大城镇;但对吴女士来说,除了平常采买外,这里有着她年轻时代的回忆。她十三岁时,祖母不慎跌伤,没钱医治骨伤,无法行走,在家中拖了两年,最后躺到长个大褥疮。历经贫穷、迁徙、丧子、病痛,祖母一生的苦,浓缩于遗言,她告诫子孙:“要搬家。这里不是我们的家。金门不是我们的家。”后来他们搬到山外,一个因军队消费需要而崛起、繁华的新市镇,这里绝大多数都是外来者。

吴女士这一代的金门人,对岛屿拥有鲜明的回忆,如电影般,一幕接一幕,序曲童年大多是贫穷,接下来的青年时期是战争。讽刺的是,战争虽令生命受到威胁,却让多数岛民脱贫,因为金门涌入大批军队,军需消费暴增。从卖菜、餐饮、杂货店、撞球室,到为军人洗烫军服,勤奋女性攒钱的能力更胜一般公教人员。吴女士的大哥当老师一个月薪水四百(台币);而她卖菜一个月赚六七千。十七岁起,每天早上三点即起床,在西园、官澳批了菜,跟姊姊两人,双肩挑着八十斤、百斤的菜,步行约3公里,摸黑等待清晨五点或五点半宵禁结束,军人移除路障放行,菜贩们抢着到沙美市场摆摊卖菜,动作太慢没抢到好位置,菜的销售会欠佳。吴女士指着如今萧条的旧山外市场一角说:“1963年,我在这里卖菜。”若非透过她的描述,很难想象如今免税店、星级饭店进驻的山外,当时只有一条复兴路,连菜市场都是一片荒地,泥土路上面以水泥简单标示左右两道线,线中间就是每个摊贩的摆摊处。

至今74岁的吴女士仍保持着下海的习惯,她回忆道:“我5岁就会去海里取蚵(海蛎),每天取一小盆。小时候家里穷,我跟姊姊会到海里挖蚵、抓鲎;逢年过节,我们更需要取蚵、剖蚵,以换取一些菜、肉。那时穷,不像现在一口气可买这么多,只能买一点肉,小贩拿秤秤好,捆上草,再拿给顾客。”长兄如父,吴女士的大哥毕业后,分配到山后教书,跟担任家长会长的梁家互动良好,由他作媒将妹妹嫁给梁家独子。生于斯、嫁于斯、繁衍后代,吴女士成了梁太太,当然已是不折不扣的金门人。原本手脚就非常利落,又习得娘家、婆家一手好菜,1993年起有3年时间,她曾在山后民俗文化村贩售海蛎面线,深受好评,是邻里聚落公认的厨艺高手。

餐桌上的金门

吴女士一家住在传统的百年闽南古厝,隔局是“三盖廊”。侧门的门扉上写着“文章华国,诗礼传家”,而后厅的门上,上头的木雕图案是寓意富贵的牡丹,门联以红底描黄边的矿物彩写成,经过百年岁月而不褪,传递着祖先的美意。最特别的是前院搭盖的厨房,再加上与主屋相连的原有厨房,两处可供她挥洒的大空间。包括年节炊@(蒸年糕)、冬至制作拭饼(春卷)、祭祀或平常制作“菜头圆”、“菜@”、“土(豆)仁@”,以及总铺师(闽南语外烩主厨)般快速又多样的菜色料理等。如此专业的厨房,让她曾创下提供30位亲友同时用餐的纪录。

吴女士跟80岁的梁老先生,育有2女2男,再加上子孙,过年围炉共有16人,艳红的大厅摆上一大桌菜,大大小小围拢一桌,好不热闹。过年煮的是传统金门菜色,以及她的拿手菜。梁老先生指着今天一桌子的菜,点了以下几道说:“这些是过年一定会准备的菜色。”

五花肉米血糕炒青蒜这道菜,深植在吴女士的记忆里,“我从小到大,过年家里一定有这道菜”。那时猪肉是过年的奢侈品,珍贵得很,只能买三斤。如今养鸡、养猪虽没那么普遍,但鸡、鸭、猪、牛、羊仍是金门主要的家禽家畜,金门酒厂将酿酒后的酒糟,免费提供给民众取用,可拿来饲养禽畜或当作农田肥料。吃了酒糟的鸡、鸭、牛,据说肉质特别好。五花肉炒青蒜是金门家家户户常见的传统菜色,这应该跟逢年过节的拜拜(祭祀)有关,因为闽南人拜拜常需准备五花肉、鱼、禽类等组成的“牲礼”,拜过的五花肉在主妇的巧手下,再制作成一道道佳肴。

在金门的饮食习俗里,菜头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道食材。闽南语的“菜头”即萝卜之意,菜头圆配鸡汤这道菜用的是白萝卜。金门俗谚“食菜头好彩头,食菜豆食到老”,吃萝卜被视为吉利象征。金门传统聚落,常见居民在住家旁开辟一片菜圃,秋天是一年播种高峰期,因为夏天虫害多且日照烈,蔬菜照顾不易且每天多需灌溉两次;冬天虫害少,气候温差大,适合种植大白菜、高丽菜、萝卜等蔬菜,当令特别鲜、甜、脆。吴女士母亲传承她这道菜。菜头圆蒸熟后晶莹剔透,上头摆着虾仁,隐约可见红、青绿、褐色等缤纷食材,令人食指大动。吴女士的女儿梁云卿说:“这道菜是金门东半岛特有的,西半岛没见过。”梁老先生甚至以“有钱吃不到”形容,并强调:“每年小年夜(农历12月29日),我们家一定会吃这道菜头圆配鸡汤。”

主食是炒面线,关于面线,梁老先生还有故事娓娓道来。金门俗谚:“有官作,乞丐吃”。梁老先生在宴席上聊到:“家母是金门琼林人,琼林每年农历二月七日、十月六日有二次祭祖仪式(俗称吃头),拜完后,会准备面线让客人带回去。明朝时,琼林聚落在朝廷当官者众,吃的食物却不因此而豪奢,因此被戏称‘有官作,乞丐吃’。从小家母炒面线都会先蒸过、晒干,再炒,这样会更有弹性。”如果认为炒面线是一道简单的菜肴,那么便是大错特错。“Q弹”是梁家对于炒面线的口感要求;且面线要能拉得越长越好,这样才有“长寿(面)”的寓意。制作炒面线的前一天,吴女士先将买来的面线蒸过,再晒干、风干,她说如此一来,面线才会Q弹有劲。蒸过后,再晒干的面线,以滚水氽烫后,备用。金门人强调刀工,主妇们“比拼”的重点,就是将菜切得越细越好,越能显现高明。面线起锅之后,我以筷子夹起这道什锦炒面线时,面线拉得又高又长,吃在口里非常有嚼劲。吴女士问我吃得怎么样?我答:“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炒面线!”它完全改变了我对面线的制式印象!俗语说“慢工出细活”,制作好吃的食物,正需要这样的精神。

餐桌上也少不了当地特色的甜点。“炸枣”是闽南语,一种传统甜点,普通话称为“芝麻球”。早期金门老百姓经济能力不好,但家中往往食指浩繁,4个小孩算少、6个小孩一般般,9个小孩不稀奇……如何利用有限的食材,变化出不一样的菜色,考验着家庭主妇的智慧。吴女士说,基于健康理由,现代人越来越不爱吃甜;再加上儿孙辈长大出外后,制作甜食的机会越来越少了。为了今天的宴席以及两位小朋友客人,特别制作这道闽南传统点心。走过贫穷、战乱到今日,炸枣从家庭到喜庆宴会,一直扮演着予人幸福、喜悦的角色。这就是传统甜点的魅力!

在红色基调、子婿灯高挂的古厝大厅里,摆上大圆桌,一桌丰盛佳肴,宾客入座,屋子里充满了团聚的氛围。大伙就座后,一家之“煮”的吴女士还在忙进忙出,朝汤碗里添加热汤、端来热腾腾的菜头圆。一家之“主”的她老伴,则拿出两瓶金门高粱酒。金门筵席里少不了它,冷冽的冬季,佳酿入喉,全身暖和起来。大伙跟主人相互敬酒,杯盏交错,天南地北话家常,这是金门的餐桌文化与礼仪。今日是亲友聚会,不似喜庆宴会时会出现的金门传统“鸡头鱼尾”饮酒习俗,因此随意、干杯,各随君意。小酒杯盛装着酒精浓度58度的金门高粱酒,吴女士制作满桌丰盛美食的心意则无法丈量!佳肴美酒,一室欢乐,说明了亲友团聚时,日日是好日!

春日金门小旅行

水头85号民宿

距离小三通码头只有几分钟车程的水头聚落,因地理上的舟楫之便,开庄七百年来形成一多姓氏的自然村。金门俗谚“有水头富,无水头厝”,大意是即使像水头有钱人那么富有,也未必能盖像水头那么漂亮的屋宇,以此夸赞水头的富裕,及其华屋。明代的书院建筑“酉堂”;清初村人到杭州、锦州经商;清末赴印尼开拓,事业有成后返乡兴建古厝、洋楼或中西合璧的风潮,不同时期的建筑,组成多样貌元素,使水头宛如一建筑博物馆。

水头85号,是一栋建于清末,拥有百余年历史的建筑。建造人早期赴印尼谋生,胼手胝足,经商有成,是返乡建屋的第一人,其陆续鼓舞许多乡人赴南洋打拼,具有指标意义。这栋两落大厝,石雕精美、格局恢宏。建造后期,日夜赶工,据说其灯火在厦门亦可见。水头人称这栋房子为“新厝内”,赞其意义不凡。

两岸对峙期间,军队曾将此屋充作军用浴室等用途,随后因年久失修而倾颓,直到后人黄集美将其交由金门国家公园整修,才恢复这栋房屋的风采。2005年,“新厝内”又有了新的意义:为了“活化古厝再利用”目的,它是首栋由民众交由政府整修,且第一批委外经营的古厝民宿,此种方式在台湾地区可说是创举。

地址:金门县金城镇前水头85号

电话:886( 0) 910-364-564

网址:http://

邮箱: e- mail:

金门植物园

春游金门,首推“金门植物园”。除了植物美景外,它拥有各类主题的剧场与展示馆,非常值得一游。金门植物园位于金门海拔最高点太武山脚下,原是军事重地,拥有许多h堡、碉堡建筑,战备储水库等。卸下军事任务后,交由金门县政府利用,纳入林务所管理,将园区规划成湿地水生植物区、河道景观区、森林木屋、展示馆等,呈现绿意蓊郁的生态景观。

“竹廊道”,小径两侧是细竹林夹道,春季可在此感受植物新绿的气息;夏季暑热,则是荫凉的绿色隧道;竹林一年常绿,四季皆美。“环形剧场”、“球型剧场”是利用二座h堡,设计成放映室。环形剧场斥资不斐,采用与台北花卉博览会当时同级的影片制作技巧,利用h堡原有形状,以“环形”270度宽荧幕呈现影片。只能容纳十几人的小巧剧场,让观赏者在欣赏影片的同时,可感受到影片拍摄时的动感,再加上配合影片释出的风、烟雾等效果,令观者留下难忘经验。

开放时间:8:00―17:30

蚵爹之家

金门盛产海蚵,食材新鲜,上午蚵民会将剖好的海蚵,运送到邱良功节孝坊所在的东门市场贩售。“蚵爹之家”上午采购、中午备料,下午才开始营业,一块蚵爹或一条春卷,闽南俗谚“吃巧不吃饱”,它可满足下午饥肠辘辘的人们,而又不致因份量大而影响正餐。

在炸物铁器上淋一层面糊,将碎高丽菜铺成圆拱形、抓一些海蚵放上去,最后再淋上一层面糊。技巧是面糊涂布均匀、内馅不可外露。掌炉的老板娘,将蚵爹置入第一个油锅,大火油炸,外表仍是米白色即捞起;再移至第二锅,慢火将蚵爹炸至金黄色。此时不急着装袋,耐心等几分钟让炸物在铁器上沥干油份,吃起来才不会太油腻。

每到黄昏,肚子有点饿的我,总想念着这传统美食。偶尔来到蚵爹之家,发现人们有志一同,常有一串排队人潮,等待着热腾腾的现炸美食。细品新鲜食材带来美味的同时,见老板娘对此貌似微小的传统食物,坚持做到最好之精神,令人敬佩。我想,这就是台湾小吃的精神吧!

酒桌文化与礼仪范文第5篇

日本之旅的一切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正如朱社长所说,虽然那段历史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但还是要看到广大日本人民是善良、友好的,日本人的认真敬业、遵守规则、保护环境等确实值得我们学习。我真诚希望两国人民通过共同的努力世代友好下去!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日本旅游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参阅。

日本旅游心得体会1在游览完了东京后,我们又乘车去了富士山。富士山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之一,它是日本的最高峰,是日本民族的象征。

富士山是日本的第17处世界遗产。我们没有攀登富士山,因为富士山只有夏天才能爬。我们只游览了富士五湖中的河口湖,它是五湖中第二大的湖,并且是离富士山最近的湖。

接着我们又去了地震体验馆,这是一个收费项目,讲解员给我们讲解了日本的311大地震。地震体验馆里有许多科普地震知识的仪器,例如地震波演示仪、地震灾害3D场景图等。

为了让我们切身感受地震时的情景,我们还乘坐了一次类似于公交大巴的交通工具,在行驶过程中发生了8级大地震。车厢外有隆隆的声音响起,车厢的震动逐渐加强,左右摇晃加上下震动,人们根本无法在车厢中站立或行走。体验完地震感受后,我们穿过了一个被称作“魔幻镜屋”的屋子。因为有很多镜子在里面,所以人们很容易在里面摸不着北而迷失方向。

这次体验让我了解到了地震灾害的可怕,我们国家也应该让孩子们,从小学习如何预防地震灾害的发生。

经过了短暂的休息之后,第二天我们先乘车到了京都,参观了金阁寺。金阁寺正式名称其实是鹿苑寺,因为建筑物外面包有金箔,所以又叫金阁寺。金阁寺是足利家族第三代将军义满作为别墅而修建的,义满死后被改为禅寺“菩提所”。金阁的结构使人联想起船的结构,而下面的一池碧绿的湖水就像海,金阁就像是一艘度过时间大海驶来的美丽的船。

在日本的最后一天,我们去到了奈良神鹿公园。共有1200头鹿生活在这里,这些鹿大多温顺而讨人喜爱。我和爸爸一人买了一袋鹿食,刚开始我有些害怕,但看到爸爸和这些鹿近距离接触,我也鼓起了勇气接近一头小鹿,把饼干喂给了它。

这次去日本,让我了解到了和抗日电视剧里不一样的日本人,并看到了日本飞速发展的文化与科技,学习到了很多新的知识,有很多新的体会。再见,日本!

日本旅游心得体会2寒假的前几天,在一次家庭会议中,爸爸提出了去日本旅游的计划,这样不仅可以体验到日本的风土人情,还可以开拓眼界、增长见识。我和妈妈都十分赞同,于是大年初二这天,我们一家人坐上了从郑州飞往日本的飞机。由此拉开了我们在日本旅行的序幕。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坐车来到了东京内的第一个景点——皇居外苑,这里是日本天皇居住的地方,在后花园里有一位将军的雕像,他的名字叫做楠木正成,是日本著名的武将。楠木正成曾是日本军国主义的化身,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保家卫国的神圣力量,一个崇高的形象。之后我们又参观了都厅,这里是东京都市政厅的摩天大楼,高243米,共48层,从45层的展望室里俯瞰东京,能够看到富士山、东京塔、皇居等景点。

下午我们来到了浅草寺,它是东京都内最古老的寺庙,这里流传着一个传说,有两个渔民在宫户川捕鱼,捞起了一座金观音像,于是附近人家,就一起修建了一座庙宇供奉这尊佛像,这就是浅草寺。之后浅草寺屡遭火灾,数次被毁。到江户初期,德川家康重建浅草寺,让它变成了一座大群寺院,并成为附近市民的游乐之地。每年元旦前后,都有许多前来朝拜的香客,非常壮观。

我们不仅参观了许多景点,还品尝了许多日本的美食,比如说日本小涮锅,用生鸡蛋、芥末、酱油、柠檬、柚子等做酱料,让我记忆犹新。还吃了刺身拼盘,有生扇贝、三文鱼、龙虾、金枪鱼、章鱼等,觉得还是中国的饭菜最和我们的胃口。

经过这一天的旅行,我们非常兴奋,更加期待接下来的旅程。

日本旅游心得体会3在踩着盛夏的尾巴踏上了日本的土地。

在日本游览的5天里,我感慨良多,也认识到我们跟人家的巨大差距。

从我们刚走进宾馆,推开自己的房门,进到厕所的时候,我就发现了中国与日本的不同。日本的厕所小而精致,光是马桶上的那几个按钮,就已经让我的好奇心吊了起来。我坐上去,一边玩弄,一边想,在日本光是一个马桶就已经那么多按钮了,而我们中国却不是这样,甚至还要把这些当作很稀有的东西。你说好笑不好笑?

再有,我就说说日本人的礼貌吧。凡是在日本的街上买东西,你一进门人家都会说欢迎光临,服务员会很诚恳的为你服务,不会有半点不耐烦的表情,很有亲和力,而且就算你不买他们的东西,服务员也会跟你说对不起,这是很礼貌的表现。我们中国呢?却不是这样。服务员的姿态与礼貌程度,比不上人家。在中国,服务员会在你不买他们的东西时还跟你说对不起的吗?我不敢说没有,但我敢说我没碰见过。

说说日本人遵守交通规则的事吧!我们来做个比较。在中国过马路,人是不怎么看人行道的那个灯的,而是看马路上的车。而日本就刚好调过来,人家是看灯不看车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比较?那是因为日本人有常识,他们都遵守规则,不贪那一时的快意。难道中国人就没有常识吗?人们都说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人。果然,中国有那样环境所以造成那样的结果。而日本的环境不同,它没有那种环境所以没有造就那样的人。这就是最大的区别所在。

日本旅行的途中,我们听到了很多的故事,但我有一个最感兴趣的,说给你们听吧。听导游说,他之前有一次来过日本,他说他在街上买东西准备回宾馆的时候,发现迷路了,于是他就向路人打听。由于在一个异地他乡,语言是不通的,所以导游选择用肢体语言与那位路人打听。那位路人大概做了一个跟他走的手势,导游就跟着他走了。但导游觉得越来越不对劲,怎么会把他带到一个黑漆漆的巷子里?导游的心里已经有些害怕了,但他还是想去看个究竟,于是继续走了下去。他们走到了一个停车场,原来那位路人是要开车送他回宾馆。那导游后来还说,之前那样怀疑他,心里真是有点愧疚呢!

日本是一个讲原则的大国,它只把手机卖给自己国家的人,好的东西自己的国民用,不好的东西才出产。这让我很气愤!但从这一点,又让我感觉到了中国的落后。中国是把好的东西出口,不好的东西留着自己用。

正是因为有很多差距,才激起了我对中国的信心。对比以前,你就会发觉中国的确成长了不少,北京奥运会不久获得了世界人民的好评吗?我们还有巨大的潜力可以挖掘,就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日本旅游心得体会4日本,我来了

刚下飞机,心情好激动!此时,我已身在日本。这是一个高科技发达的国家,是一个文明、有序的礼仪之邦。据说,日本人热情好客,笑容可掬。我的心如一潭湖水被一颗石子打破宁静般,泛起粼粼波光。我开心地叫道:“日本,我来了!”

最佩服的事

日本人,不仅热情,而且爱国。日本的大街上,没有垃圾桶,人们很自觉,不随地丢垃圾。即使抽烟很凶的人,也绝不在大街上抽。在日本,不管在哪里,都是干干净净,连一片小纸屑都看不到。

而且听导游说,日本人一辈子只做一份工,我简直不敢相信,怎么可能?在中国,一年就有人转几十份工啊!我眨巴着眼睛为什么,“因为日本人忠诚!”导游这么回答我。日本与中国,天壤之别。

最刺激的事

吃过午饭,我们第一个要去的,是一个高140米的地方。导游领着我们坐了一条横跨两座大楼的扶手电梯。我的脚在发软,身子情不自禁地向前倾,好危险!如果没有梯子,我就在空中!通过电梯后,我们要坐一架观光电梯到达顶楼的空中花园。电梯速度很快,我感觉在玩“跳楼机”,有离心力。其他人都很兴奋,一边说笑,一边观赏风景。而我一直在担心,会不会突然掉下去,真是有点杞人忧天了!

最好玩的事

最好玩的地方莫过于清水寺。那天,我们经导游介绍,来到清水寺瀑布前,山上的瀑布流泻而下,顺着山势,水流分为三条水道:一为事业,二为健康,三为爱情。三条涓涓细流如三条飘带,在阳光下闪烁着奇异的光彩,清澈、干净,如小女孩的眼眸,不含一丝杂质。三条流水,只取两条,我接过了“健康”,抿了一口,顿时,觉得这炎炎夏日已经不在了。

最舍不得的事

要走了,心中充满不舍。导游在安检前,不停地挥手。懊恼起来,时间怎么过得这么快?我们还没玩够呢!突然间,我似乎明白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句里与友人分别依依不舍的心情。再一次挥手,再一次道别,我强忍着泪,别过头,看着导游离去的背影,心里默念着:再见!

日本,再见

上飞机的那一刻,有那么一瞬间,不想走。留恋日本,这里的事,这里的人,这快乐的五天。曾经憎恨日本,而这次日本之行,却让我改变了看法,并且在我心中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五天前是激动,五天后是不舍。日本,谢谢你!这将是我一生难忘的经历!

日本旅游心得体会5经过了四个小时的飞行,我们的飞机终于到达了日本。从东京到大阪、横滨,再回到东京,我们在日本度过了快乐的六天。

最难忘的是去平和公园看富士山。今天我们看到的富士山,半山腰以下都是灰蒙蒙的,山腰上覆盖着白雪,山顶尖尖的,整座山看起来像个大斗笠。最特别的是,山顶的正上方漂浮着一朵白云,就像是给山戴上了小帽子。白皑皑的山尖和洁白的云朵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明净美好。导游说,富士山是女神,可我感觉它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用云朵遮着她的脸庞。

富士山按高度大概分10份,称为10合目,10合目就是山顶了。我们坐车来到二合目,这里有个滑雪的游乐园。我艰难地爬上了小雪坡,眼前一片白茫茫的,坡上的雪,就像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块。我坐上滑雪板,双手一拨,“哇!”滑雪板往山下溜去,好爽啊!风儿迎面吹来,凉冰冰的,我故意把手放在雪上,雪一直冰到我的心里去。旁边传来一群人的欢声笑语,他们正在玩滑雪比赛呢!一、二、三!他们同时往下滑,谁先到谁就赢了。笑声像一串串火焰,在这冰天雪地里快乐地燃烧。滑雪场旁边有一栋两层的小木屋,里面住着兔子一家。屋里什么都有:钢琴、冰箱、餐桌、书桌……电视机里正播放着我看不懂的节目,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它们真幸福啊!可别误会,这是一群穿着衣服的兔子玩偶。

我们还去了忍野八海。这里的海,其实是小池塘。池水清澈见底,波光粼粼,五彩斑斓的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池塘与池塘之间,到处都有小桥、庭院和篱笆,真是太美啦!最后一天,我们去看日本的皇宫。隔着护城河,远远看去,几幢白色的房子耸立在山上,屋顶的造型就像我国古代的建筑。我们在二重桥前拍照,据说当年日本就是在这里无条件投降的。希望日本人记住这个教训,不再侵略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