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有机合成课程

有机合成课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有机合成课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有机合成课程

有机合成课程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药学类;有机化学实训;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8.5?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40-02

有机化学实训是药学类专业的专业基础实训课程,它的后续实训课程是药物化学实训、药物分析实训、药剂学实训等专业课。目前,在工学结合的推动下,药学各专业实训课都进行了很大的改革,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也对有机化学实训课程的开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当前高职药学专业面临的问题,教学面临的问题

目前,高职高专有机化学实训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缺乏高职高专教育特色。主要问题有:首先,学校对实训教学重视程度不够。有机化学实训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课程成绩主要由理论考试成绩来决定,使实训教学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作用不够明显,造成部分学生高分低能现象;其次,是实训课程教学内容安排不够合理,不适合高职高专能力培养目标。一方面,近年来,生源减少,高校扩招,导致大多高职院校生源质量下滑,学生基础薄弱,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较差。另一方面,实训理论及验证实训偏多,综合有机合成实训较少,几乎没有开设综合设计实训,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再次,部分实训教学内容和实训手段陈旧。这就致使与后续实训课程脱节,不适应现代科学的新发展。

二、实施工学结合有机化学实训教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高职药学专业培养的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良好职业素养和较强的岗位适应性,为临床药学、药品生产、药品检验、制剂等药学工作岗位第一线服务的技能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主要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人才,以完成任务为主线,强调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要与企业岗位对接,使培养的学生走出校门后能更胜任工作岗位,这就要求我们在校期间使学生成为基础扎实、思维敏捷、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拓意识的新型人才。显然,目前有机化学实训教学现状难以达到这一目标要求。笔者所在的学校将“以提高综合实训技能为主线的模块化教学”应用于药学类有机化学实训课的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工学结合下药学类有机化学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1.重视有机化学实训课程开设、优化课程结构,精选实训内容。目前,大多数高职药学类专业都把有机化学实训作为有机化学的辅助课程,课时往往是“68+20”式,即:理论课68课时,实训课20课时。从数据上看仅仅是帮助学习有机化学而开设的,难以完成当前教学培养目标。我校已将“68+20”式改成“58+40”式,即:将有机化学实训作为独立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与有机化学同等重要,而且建立了一套独立的考核制度。这样不但形势上重视了该课程的开设,更重要的是切实加大了实践教学,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并重,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高职药学专业有机化学实训主要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性质验证、有机化合物的制备等四个部分。为了优化课程结构我校把课程分成三部分:基本知识及操作、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和综合设计性实训。其主导思想是:精化基本知识和操作、删除性质验证实训、加大合成实训、增开设计实训。适当增开一些设计性实训,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为了优化课程结构,精选实训内容,使整个制备的产物不仅是各种有机化合物类型,而且是常见药物(如:阿司匹林、肉桂酸的制备等),这样可以兼顾到各种知识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不但能巩固有机化学知识,学到实训知识和操作技能,而且还能学到一些药物知识,实现知识、技能和兴趣的三重收获。我们讨论修订了原实训教学大纲,增开了药物合成实训,删减了性质验证实训,并与合成部分合并。其中有机制备实训是综合实训,需要基本的有机化学知识、基本操作能力、性质验证知识及有机化合物的鉴定知识,是学生有机实训操作技能、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综合体现.也是对实训水平的检验。如果在这一部分加强教学,可为后续课程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等实课程验的药物合成、分离、提取及鉴定的操作能力打下扎实基础[1]。利用合成的产品进行性质验证,这样既节约了实训药品又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也有利于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训操作技能的系统化,同时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再如:改经典验证型的内容为应用型的内容,适当开设综合设计性实训。设计性实训由任课教师出题(如:乙酰苯胺的制备、水杨酰苯胺的合成等),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后,自选设计方案,经任课老师审阅后,再独立进行实训。这种实训方法和材料贴近专业,能够使学生学以致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与药学接轨,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探索知识、独立思考、灵活运用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研究创新能力。实践表明:通过优化实训内容,既能促使学生巩固所学理论知识,不断增强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激发学生实训兴趣,训练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增强学生综合实训能力,为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2]。综上所述,我院有机实训课程作如下开设(表一):

2.完善教学模式,建立开放性的课堂,培养实训能力。根据三部分实训内容的特点,可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首先,在基本知识及操作模块,这一部分安排课时较少,可采用理论教学、动手操作与软件模拟相结合的方式,曾加基本知识的信息量,强化基本操作技能。其中动手操作练习可以选常见的基本操作如:沸点测定、熔点测定、减压蒸馏等以提高动手能力,以满足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实训操作的基本需要;其次,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模块是有机化学综合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运用部分,这一部分可以采用“四步走”模式:预习与问题操作与记录总结与思考再操作,在实训操作前提出问题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以增强学生的实训兴趣,并记录作为考核参考;总结与思考阶段,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实训的成功与失败,并找出改进实训的方法,如:如何提高产率,如何提高纯度等;再操作阶段,可利用“开放性实训室”,即:建立课余时间开放的实训室制度,为那些一次实训不足,需要改进实训的同学提供弥补机会,也为那些追求完美、敢于探索创新的同学提供机会,而这些都记录作为考核依据,以鼓励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最后,设计实训部分,教师给出几个题目分组讨论,并根据设计有机合成路线总结组织实施实训总结实训成果及不足的步骤来检验效果。

3.细化考核,促进有机实训的高效开展。考核不是目的,考核是保证教学实施的方法和手段,而实训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平时的实训中进行。本着这个原则建立平时考核(60%)+期末考核(40%)相结合。其中期末考核分为期末实训操作知识考试和期末单项基本操作演示,成绩各占20%,考核的目的是促使学生重视实训,增强学生参与实训的动力和兴趣[4]。平时成绩要细化到以学生每次实训的预习报告、回答问题、操作规范、实训报告及学习态度、良好习惯、开放性课堂等来进行综合评分,涉及到实训教学的各个方面,这样既保证了整个实训教学的有效进行,同时也避免了最后一次操作技能考试的偶然性。因此这个考核比例分配是比较具有科学性和人性化特点的。

参考文献:

[1]黄耀峰,何彬,等.高职药学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时代教育,2010,(02):55-56.

[2]郑明,卢薇等.高职药学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索[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2006,5(5):82-83.

[3]王丽君,景蕾,等.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有机化学实验体系[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2(2):60-61.

有机合成课程范文第2篇

一、红色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资源,使得课程更加丰富化、动态化、园本化

在学期初拟定课程教学计划时,我们依据课题的目标、内容,预设新的主题活动,并根据实际情况生成新的活动。

1.预设活动。我们的课题是《利用红旗民兵团资源促幼儿意志品质的研究》,在预设主题活动时,我们拟定“勇敢的小民兵”和“勇敢的我”两个主题活动。

在“勇敢的小兵”主题活动中,我们带领幼儿参观红旗民兵团团史陈列馆、民兵训练靶场,观看民兵训练表演。活动中幼儿对兵器、民兵拳击操很感兴趣。于是在早操时,我们让幼儿唱红歌,练习拳击操;晨间锻炼时,开展勇敢的小民兵训练活动:匍匐爬、过壕沟、打靶、学民兵晒粮食――创意玩蓝花青布、学民兵紧急集合――负重跑、学民兵送水运粮――挑水、背粮过障碍……区角游戏时,幼儿模仿小兵与敌人展开周旋、搏斗……

“勇敢的我”主题活动中,活动涉及语言、社会、艺术、科学、体育各领域,如语言活动《胆小先生》,体会胆小先生内心从害怕到勇敢的心理活动;美术活动《勇敢的我》,要求幼儿画出自己曾害怕但又克服了的事情。数学活动《勇敢的我》,指导幼儿对应点数,一枪一个坏蛋;体育活动《勇敢的小蚂蚁》,幼儿探索蚂蚁的爬的动作,并完成相应的挑战任务等等。主题活动的开展,极大地培养了幼儿勇敢、不怕困难、敢于挑战的品质。

2.生成活动。在课题实施意见调查中,我们发现部分孩子的爸爸、妈妈是角斜红旗民兵团的一员,他们在民兵军事演习中,不怕苦、不畏难,在摸爬滚打中锻炼。然而对自己的孩子他们却给予了过多的呵护,孩子勇敢性、坚持性都不容乐观。为此,我们设计了亲子游戏“我是一个兵”。活动中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军事训练、海边护堤、抢救海边幼儿园……游戏既让幼儿体验到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快乐情感,又锻炼了他们坚强勇敢、克服困难的品质。同时,也让家长通过活动来重新审视自己的孩子:其实他们很坚强,很能干。

二、课程的有效实施,使得课题研究更有保障,更系统化、深入化、价值化

本学期,我们以大课题为统领,划分出子课题《拟军事化运动中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的研究》,以拟军事化运动活动为形式,从晨间锻炼活动、自由活动、集体活动课程实施入手,注重幼儿自我控制能力意识的培养。以晨间锻炼活动为例:

晨间锻炼时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幅晨练图景:有的幼儿拿着活动材料四处游荡,有的在互相追逐打闹,有的拿着器械看别人锻炼,有的则较频繁地更换活动材料。总而言之,幼儿缺乏自制性和能动性。我们作如下调整:

1.提供一定的活动材料,并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进行调整,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勇敢的意志品质。

在晨间锻炼中,我们通过游戏材料为幼儿创设克服不同困难的情境,这种困难可能是生理的,也有可能是心理的,是幼儿经过努力后能够克服的。对幼儿来说,任何一项体育活动都要付出努力,要克服比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困难。如在挑水活动中,刚开始幼儿还是颤颤悠悠地往前迈,多次练习后,他们便疾走如飞。于是我们增加障碍,挑水走平衡木,踩梅花桩,最后再增加水的重量,运动难度一次比一次大。幼儿在完成一个个挑战后,红扑扑的脸蛋上写满挑战成功后的兴奋与自豪。

2.选择适宜的军队音乐,激发幼儿的运动欲望,通过音乐播放时间长短培养幼儿的坚持性。

为了激发幼儿的运动欲望,烘托运动的气氛,我们选取了节奏铿锵有力的《我是一个兵》《十个兵》《打靶归来》《运动员进行曲》等作为幼儿锻炼时的背景音乐,激发了幼儿参与运动的兴趣与活力,幼儿在运动时像小兵一样精神抖擞。此外,我们还通过音乐的转换提醒幼儿交换训练,通过音乐的长短控制幼儿的训练时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的坚持性。

3.开展竞赛性体育游戏,激励幼儿克服困难,积极面对挑战。开展竞赛性体育游戏,能给幼儿带来欢乐的情绪,有助于幼儿运动能力的提高,激励幼儿克服困难,积极面对挑战。在晨间锻炼中,我们常常采用小组赛,个人赛,当然,竞赛性游戏时更重视评价过程,尽量挖掘幼儿的长处,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增强自信,以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有机合成课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学科教学 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我校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运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1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

今天,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这是一种将文字、声音、图形、静态及动态图像与计算机集成在一起的现代教育技术。它具有表现力丰富、交互性强、共享性好等特点,可以将多种媒体方便、快速地集成,实现对所有教育教学资源有效的整合,成为各学科优势教学资源共享的倍增器。

(1)信息技术可提供多种媒体的刺激,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在课堂教学中,教材的容量远不及现实生活的丰富多彩,而多媒体教学软件可以呈现教科书以外的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这些软件依据学科特点由科任教师有目的、系统地选择、集成在计算机中,便于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随时使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信息技术可提供超文本特性,实现对教学内容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在乡土教材建设方面,信息技术可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有机地集成,可开发多媒体电子教材、教学资料,还可制作成CD-ROM等光盘大容量、长期地贮存备用;(3)信息技术可凭借网络传递方式,实现教学内容的实时开放,实现基于网络的师生互动的重要渠道。特别是学校的各学科教学资源库与软件包,既可供教师和学生有针对性地使用,又方便教师整合相关教育教学资源,随时更新与补充。

2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整合

学生以计算机、网络设备为媒介,在自主筛选、合理接受、科学加工、适时反馈的信息传输中可轻松自如地搞定富有个性化的学习过程。这种学习方式以快捷、高效的优越性被迅速普及,备受师生所青睐。

(1)发挥信息技术的集成功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主要是为学生的“学”提供辅助工具,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纯辅助教师的“教”。各学科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按照教学活动的内容与要求,利用电教媒体集成工具对知识内容进行筛选、重组,以整合、交互的方式集成处理为学生的学习资源。而这些学习资源可以通过CAI为学生提供的生动、形象、直观而真实的学习情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有选择的自主探究,完成自身知识系统的构建;(2)利用现代网络这个资源工具,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它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种具体表现;(3)利用多媒体动画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行动都是由动机引起的,所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前提。在教学中,教师利用各种手段来创设情境,往往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谱写事半功倍的教学华章。在物理教学中,一般的静态图示很难把物理过程清晰呈现给观众看,而多媒体动画就成了很好的帮手,它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生动的生活情景,把复杂的物理过程细致入微地暴露无遗。

3信息技术与教师教学方式的有效整合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为各学科教学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它通过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像等进行综合处理,编制一系列鲜活的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既便于信息共享,又便于资源整合。

有机合成课程范文第4篇

    《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要紧紧围绕典型的职业活动,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打破学科界限,突出课程的实践应用性,完成课程培养目标。根据这一原则,依据化工企业生产产品的种类繁多、工艺流程复杂等特点和岗位设备类型情况,紧紧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的软硬件条件,选择典型化工产品生产装置或实训装置为载体,以其生产过程为实施任务,设计规划学习情境。共选择了五个典型有机化工产品的生产工艺,分别为:烃类热裂解制乙烯、甲醇的生产、醋酸的生产、苯乙烯的生产、均苯四甲酸二酐的生产,对应设置五个学习情境,从原料投加到产品产出的完整工作过程进行教学设计,根据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在各个教学情境中设计了相应的具体工作任务,通过完成工作任务实施课程教学。下面以烃类热裂解制乙烯为例说明,其他情境类似(如表1)。

    2组织实施教学内容

    组织学习经验也即教学内容时,泰勒认为应遵守三个准则:连续性(continuity)、顺序性(sequence)和整合性(integration)。连续性指直线式地陈述主要的课程要素;顺序性是强调每一后续经验以前面的经验为基础,同时又对有关内容加以深入、广泛的展开;整合性是指各种学习经验之间的横向关系,便于学生获得统一的观点,把自己的行为与所学的课程内容统一起来”[4]。依据这一理念,对所选定的教学情境的工作任务进行组织安排,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角度,又遵循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各个任务按照:布置工作任务、搜集整理资料和预习、认识工艺流程、分组讨论和讲解流程及工艺原理、仿真实训操作、工艺学习汇报与总结、教师点评等步骤实施教学过程,真正实现“教中学,学中做”的模式。

    3设计学习效果评价

    关于课程评价,16号文件主要提出“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结合泰勒原理,实际上要求教师对学生课程学习结果要进行多主体、全方位、立体式考评,从而走出以往课程考核单一式、平面式的误区,忽略了对实际操作能力、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考核。理论考试于期末进行,占30%;平时过程性考核占70%。其中,平时考核在每个能力训练项目的同步完成的。实训过程考核包括:装置运行稳定性、操作规范、学习态度、劳动纪律等构成。此外,资料整理、收集和形成报告,安全知识和遵守纪律情况等列为第三方面。实行百分制。每个项目形成一个过程考核结果,期末三项平均即为该课程的过程性考核成绩。考核表举例如表2所示。

有机合成课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选修课程;开设开发;规范化;多样化;社会化

永济中学是一所名牌老校,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底蕴深厚,资源丰富,又是省新课程实验基地,各项工作都应该起到排头兵的作用。再开发、开设选修课方面,我们的指导思想是:国家课程重执行,地方课程重开发,校本课程重合理,选修课程重实用,新设课程重加强。选修课推进实施中,我们形成了自己的三个鲜明的特色。

一、重制度、重规范、多样化,开启选修课程

开发和开设选修课伊始,我校就开始对选修课实行规范化的管理,制定了选修课开发与实践的方案,适时出台了《永济中学实施选修课条例》,从制度上规范教师、职工参与校本选修开发的行为,保证了学校如期向学生开出选修课程。

本学年,学校对上一学年开设的十五门选修课程进行了总结和完善,撤消了部分受学生欢迎程度小的课程,同时又增加了学生感兴趣的课程。目前经审核已确定向高一、高二年级学生开设的共有四大类、二十六门课程,包括《蒲坂文化》《永济名胜古迹》《中学生礼仪》等,并全部进入向学生开放,由学生自主选择的阶段。这不仅体现了选修课的自主性和开放性,也体现了学生在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选修课的开发与实施真正成为教师、学生成长的需要,也成为学校发展与特色培育的需要。

在选修课开发上,我们注重内挖外引,合力推进。在校内选拔特长教师组成选修课程编写组,利用内部优势资源,充分开发。语文教师陶存锁、历史老师戈建勇他俩对河东文化颇有研究建树,请他们带领一个班组编写永济乡土选修教材,从永济的地理坐标、历史风貌、思想源流、本土资源、戏曲文化、山水诗韵等方面进行介绍,从而使同学们更加熟悉、热爱自己的家乡。通用技术老师越仰华对航天航模独有情钟,他开发的小发明小制作选修课同学们格外喜爱。除内部挖潜外,学校还派出经验丰富有编写能力的老师与高校、企业、职校、社会机构、种植户、加工业合作开发,也取得一定成效。

在选修课开发、开设过程中,我们非常注重多样化、规范化。多样化是学生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求,学生千差万别,各有所爱;社会行业各式各样,这就要求选修学习必须多样化来适应。目前我们已开发四大类二十六门课程,计划在三年内,360个教师三人合开发一门,将达到百十门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

在选修课开发,开设过程中,我们特别强调规范化的重要性,也就是要有个统一的标尺,统一的分寸,不能盲目而为,胡乱凑数。选修课程必须符合学校颁发的《永济中学实施选修课方案》中各种要求,课程目标要明确,课程内容要翔实,课程实施要简捷,课程评价要可行。这样的选修课才会起到真正的实效。

二、廓清理念、多元支撑、多方协助,推进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需要理念更新。选修课过去一直是国编教材,以知识拓宽为主,而现在的校本选修则以社会需求、学生需要为主,这在理念上就需要更新转变。学生需求量大,社会需求面广,这就必须重新认识选修课的意义、价值和内涵。教导处成立组织机构,科研处协调聚集专业人才,进行培训,掌握必修课程的编写目标、任务、内容实施及评价,形成统一认识,把责任任务及理念在全体教师中宣讲、贯穿和执行,使得选修课程这棵大树更加根深叶茂,郁郁葱葱。

选修课需要人才支撑。永济中学是一个大校,带课教师360人,职工16人,各方雇工60人,可以说人才济济,群英荟萃,我们可以就近选出有关方面人才,他们有知识、有技能、有人脉资源,可以为选修课的开发开设广开门路,献计献策。以永济文化为背景乡土教材,剪纸、曲艺、书画、果树栽培、病虫害防治航天航模等就是一些有特长老师编写的。

选修课需要经济支撑。我校每年都要拿出一定资金来支撑选修课程,公用经费5%用来培训教师,每年光印刷费都得几万元,这才使得选修课程舒叶伸枝,挺拔向上。

选修课需要制度支撑。开足课时,必须保证;设法求全,我们在努力;形式多样,更需要坚持。例如与选修课配套的组班制,我们目前未能如愿,但我们正在研究更好的组织形式,确保从根本上把选修课程开发到位。

选修课程更需要社会支撑。选修课程的开发、开设仅靠校内实力还明显不足,需要社会支持,在这方面我们还没有大动作,只是和一些名流人士交流沟通有待进一步深入磋商,还有待把社会上珍贵有价值的内容纳入我们的选修课教程。

三、横向交流、资源整合、追求品位,提升选修课程

社团活动是我校的办学特色,是学生自我教育的好形式,学会合作的好途径,激发自信的好方法,锻炼提高的好场所。而选修课是学生兴趣爱好的释放点,学以致用的试验田,因此我们以社团活动为载体,让两者融合渗透,相得益彰。

经过选修课的开发开设及课堂指导,加之团委、学生会、政教处组织,目前我校社团百花齐放,异彩纷呈。共有课程拓展类、理论学习类、科技研究类、文学艺术类、体育健身类、社会实践类、综合类等七类84个,参加学生占总人数的80%。社团活动的开展,不仅得到了广大师生与学生家长的认可,而且受到了社会的肯定,获得了各种荣誉与奖励。

文学艺术类的河东文化社团代表队参加央视十台“异想天开”栏目的“破解开元铁牛之谜”系列知识竞赛,独夺二金;清扬文学社承办校报——《清扬报》历时14年,参展全国中小学报校刊比赛获二等奖;舞蹈社团积级响应国家“阳光体育”号召,在全校范围内排演了校园集体舞,并把它作为示范校验收的一个亮点展示,受到省专家团的一致肯定。

科技研究类的航天航模社团参加全国第十届青少年航模比赛荣获团体奖;电子技术设计社团设计的“红球听令”、“冲天火箭”等五件作品获省通用技术作品展二等奖;机械制作社团的贺文法在校期间就有小创作,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农机局、发明节水双头喷雾器,申请了专利,很受农民欢迎。

社会实践类的无菌栽培社团有八名会员被蘑茹专业户聘为技术指导员;“绿之韵”社团给环保局提出治理涑水河方案,得到市委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