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价值取向;实现机制
“德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意,在育人工作中发挥不可替代作用。在开放多元的新环境下,立德树人不仅继承了中国文化教育传统,也为教育改革提供指向。党的报告指出,要切实抓好德育、智育、体育、艺术、劳动的基本育人理念,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育、智育、体育、艺术、劳动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一、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价值取向内涵
立德思想在我国历史悠久,早在先秦时期就提出树立德行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从思想道德方面强调高尚的道德修养。道德建设包括师德建设和学生道德建设两个方面,树人主要针对受教育者,也就是培养人才的问题。同时,德育是大中小教育体系中的核心要义,是教育的“先手棋”,在整体教育体系中起到“一票否决”的作用,德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的一生发展。随着高校种种不道德案件的出现,比如马加爵、复旦投毒等,高校道德教育进一步引起重视和强化〔1〕。成绩不是衡量人才的标准,高等学校不应该只用成绩来衡量人才,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高校作为高等知识分子深化学习的场所,是青年学生步入社会的“培养基”,是国家后继有人的重要场域。高校的发展目标需要同时兼顾品德高尚的学生,以及学术型人才。记十分重视培养德育工作,多次呼吁把德育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因此,高校只有牢牢树立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才能时刻抓住教育的根本要义〔2〕。新时代的高校,必须明确两个根本性的问题,一个是我们办什么样的大学,应该如何办这样的大学;另一个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为谁培养〔3〕。高校只有原原本本的按照教育部长陈宝生同志所提出的“四个回归”具体要求一一落实落靠,回归以学生为中心的价值原点,回归教育的本质要求,改变“失去灵魂的卓越”的状态,才能使得我国高等教育得以持续健康发展。党和国家把树立人格作为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高度重视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
二、新时期高校立德树人教育中面临的困境
(一)高校认识的片面性
就目前现状来讲,仍有不少高校存在重视智育、忽视德育的教育误区,德育工作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认为德育工作就是需要辅导员、班主任、思政课教师平日关注一下即可。教书与育人没有实现统一,认为科研人员、行政人员、专业教师做好自己的科研任务攻关、行政事务忙碌、专业知识教授就可以,没有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更没有营造“大思政”育人环境,没有把握德育教育的连续性、系统性、全员性的育人特征,从而德育工作无法见到实效〔4〕。同时,教育工作者以灌输为主,没有结合实际学生特点,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同时,仍严重存在重视智育、轻视德育,重视理科、轻视文科的现象,这是没有深刻理解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及重要使命的主要表现。
(二)新媒体时代的冲击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数据的普遍应用以及新媒体技术的全面铺开,人们已然进入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让新时代高校学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思想和行为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价值多元、文化多样、形式多变是这个时代最大的特点。然而,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西方的一些不良价值取向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各种不良网络文化大行其道,多元信息鱼龙混杂让学生难以辨别善恶,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导致学生的不良道德行为,对道德教育机构的建立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
(三)家庭不良氛围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家庭教育存在着“只要孩子成绩好,其他都不重要”的不良思维模式,这样一来,本应贯穿于始终的道德教育就被无形中摧残。还有一些家庭教育出现了一些严重的教育偏差,如不守信用、功利主义等。在这种长期的家庭教育理念下,学生不免对学校德育工作产生质疑和抵触,从而也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德育进程。家庭教育中缺少的道德教育有时是对孩子产生一生的影响,家长是孩子的终身老师,如不能为孩子树立榜样及正确的教导,将制约着孩子道德教育的延展。
(四)学生自我教育意识薄弱
由于家庭的过分溺爱,容易使孩子出现过于依赖、团队意识不足的心理特点。一些独生子女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即使在学校也依赖父母。在学习上也会受到影响,缺乏判断力、主动性、不善思考等。这些学生大多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为他人着想的意识和团队意识〔6〕。进入新环境中,如果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不被老师和同学认可,容易出现人际关系紧张的问题,也会产生较大的挫败感。信息时代的到来,让学生们更加喜欢接受新的事物,然而,由于不良思潮、不良风气、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以及自身心理的不够成熟,导致自身缺乏敏锐的洞察力、科学的判断力,道德标准被削弱,三观也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腐蚀。有的学生缺乏自律、道德规范、自我教育意识不足,他们的言行也缺乏约束,难以说外在的社会规范,正确地内化为一种道德行为。
三、新时期高校立德树人的实现机制
(一)发挥课程、实践和文化育人的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课程,对于学生的三观教育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立德树人的关键一环,高校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程的作用,实现全过程的道德教育,将德育融入到通识课、专业课、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中〔7〕。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政治,根据学生的特点,比如活动能力强,喜欢新事物,思想活跃等,结合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充分利用新媒体和信息技术,探索多种教育教学方法。理论的学习相对枯燥,高等学校应注重实践教育,坚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理论学习是在封闭的环境下使学生接受、认识、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高校搭建德育实践平台,可以实现理论的迁移,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8〕。比如开展志愿者服务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体验,进而形成和发展道德素质。良好的校园文化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要重视校园文化的作用,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实现文化育人。高校可以定期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将立德树人融入到校园活动中,弘扬正能量。
(二)培养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教育者是实现教育效果的“关键先生”,是立德树人的主体。高素质的育人团队将会全面提升教育水平,一个学校的“大思政”格局的实现程度决定了学校德育的发展水平,全员教育是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开端。教育者首先要做到为人师表,有真知识、真本领、真功夫,同时应是一个热爱教育的人,与时俱进,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9〕。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教师应保持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不断完善自我,树立良好形象。教师应培养自我关怀和责任感,提高教育育人意识,树立道德修养作为重要的教育事业,以实现学生的未来。
(三)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
立德树人需要以情感作为联络的纽带,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和阅历,容易受外部世界信息的影响,对外部世界好奇的同时,也带有压力。教育的最有效方式不是一味灌输,而是润物细无声的嵌入,道德教育同样如此,需要教育者引导学生由传统被动式教育转为自我主动意识,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行为。教育的核心是学生,教师身份的存在也在于学生,所谓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有教无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成才,激励每一名学生的不断前进〔10〕。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我们只有心中时刻想着学生,为学生的未来谋划,主动和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才有可能进一步引导学生自我觉醒、自我成长、自我内化,进而实现德育效果。
(四)大力培育学生社会责任感
加强党史国情教育和感恩诚信教育,培养大学生集体观念和团队合作精神。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维护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独立,防止他们成为西方道德价值观的“附庸”。高度重视培育选树学生先进典型,激励广大学生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增强自觉奉行的能力,养成日常践行的习惯,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加强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设,深入推动学雷锋活动经常化、常态化,鼓励学生为善不辍,集小善成大德。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引导他们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敢于抓住机遇,适应时展,自觉把实现个人梦想和投身伟大中国梦紧密结合,恪尽职守地担负起新时期赋予的历史重任,不断增强为祖国奉献青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五)重点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有序实施“易班”推广行动计划和中国大学生网上领导工程,建设思想教育、教学、生活服务、文化娱乐等网络大学生互动示范社区和综合主题教育网站。提高学生在网络中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网络信息管理。建立实名注册制度和校园网使用溯源制度,形成及时有效的监管机制。加强网上信息研判,及时掌握师生思想动态,及时删除不良信息,维护积极正确舆论导向,始终掌握维稳工作主动权。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大队伍培训和保障支持力度,培养一支过硬的网络宣传思想工作干部队伍,唱响网上正面声音,引领积极的舆论导向。
(六)构建立德树人的有效机制
校党委统一领导,班级管理、师生管理、院系管理为一体,党政共管,充分高校各个学院、部门、教职工等的作用,使高校上下共同营造立德树人的教育环境。加强大学、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合作。学校需要与家长保持联系,与家庭和学校互动,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充分发挥舆论、社会文化和社会实践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公德。高校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同时突出家庭教育的导向作用,发挥社会实践、社会舆论、社会文化等的作用,形成长效联动机制。构建校企文化交流平台,拓展学生的实践范围,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总之,立德树人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大发展,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任重道远。立德树人是一项系统的大工程,需要长期探索和实践,高校要围绕立德树人,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孙晓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J〕.池州学院学报,2017,31(03):1-5.
〔2〕杜玉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发展素质教育(笔谈)———发展素质教育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J〕.中国高教研究,2018,(02):7-7.
〔3〕靳诺.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高校立德树人的中心工作〔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6,(06):5-11.
〔4〕周良发,朱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述论〔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8,(03):1-10.
〔5〕张立顺.体育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路径和机制探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36(05):197-199.
〔6〕殷琛.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与工作机制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7,(08):48-49.
〔7〕王祎黎.高校生态德育的内涵审思、发展取向及实践向度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4):43-45.
〔8〕邓永霞.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内涵、发展及实现〔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7,(4):57-61.
〔9〕许彩标.民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和工作机制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17):14-15.
关键词:人才培养;制度创新;目标引导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008-3561(2015)09-0016-02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改革和发展机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启动实施,为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奠定了可靠基础。展望未来10年,高级人才培养规模进入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
一、明确任务,狠抓根本
1.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
从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探究,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肩负的原初使命。中国高等教育办学的历史经验,也一再证明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人才培养的质量成为树立高校威望,确立高校地位,推动高校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把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是科技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基本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主动为社会、行业服务,积极为区域经济做贡献,助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校长的弗兰克・罗德斯在预测未来高等教育发展前景时明确指出:“成功的大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以知识为基础、以教育为中心、以研究为推动力的大学。”近几年国际高等教育界发生重要变革,例如欧洲推动的博罗尼亚进程,美国着力倡导的学生目标拓展,澳大利亚“墨尔本模式”变革等,都是围绕如何更好地培养人才展开的。
2. “以人为本”着眼于实施人才发展战略规划
“以人为本”确立高校新时期的人才培养理念和目标定位;“以人为本”体现高校能够将各方面的办学优势优先运用于人才培养,并转化为人才培养的质量优势;“以人为本”贯穿高校新时期的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以完善的政策和制度支持教育创新,保障激励教育创新;“以人为本”要体现在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的建设上,为大学生在目标下成长和多样化发展提供沃土。
3. 目标引领奠定人才成长基础
何谓“目标”《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即奋斗目标。”辨别不了初始目标,给不少学子填报高考志愿带来很大盲目性;明确不了发展目标,不少学生一进入高校,不知道自己将来能干什么,能干成什么。用人单位来校选拔,毕业生也不能具体地回答自己究竟能干什么,能胜任什么工作。大学生只有在工作岗位上干上二三年,才开始领悟到自己能干成什么。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围绕人才培养为大学生成长成才设定好目标,使政治目标、专业目标、生活目标等相互结合,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高校当前的迫切需要是以育人为根本、以目标为引导、以创新管理教育为突破,以深化教学改革为重点,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保证,以强化大学生思想教育为抓手,以提升教学质量与水平为标准,确立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课程观、教学观、质量观。
二、创新机制,夯实基础
1. 转变培养理念,做好顶层设计
在培养目标上,将知识、能力、素质有机结合,树立全面人才质量观,更多更好地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突出培养大学生科学批判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启迪大学生们实现自我认识、自我规划、自我设计。在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上,不仅要培养高素质的公民,而且要实现规格定位从传统单一性向多元化的转变,更多培养大批精英人才和创新人才。不仅要满足行业、企业发展需要,还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国际化和全球化的需要。在人才培养指导思想上,实现以教师为主体到以大学生为本的转变。在人才培养特色上,实现单一趋同性向突出特色优势的多样性、综合性转变。开拓开放办学,培养大学生真正成为“行业认可、企业欢迎、家长满意、社会放心”的有用之才、优良之才。培养广大教师以开放进取的精神、兼容并蓄的胸襟、面向国际化的视野和“革故鼎新”的创造性思维。
2. 推进教学改革,实现制度创新
在创新制度方面由强调约束性制度到强化引导性制度转化,实现领导与教师、教师与大学生之间的互动沟通渠道。管理重心下移,充分调动二级部门(院系)和大学生的积极性。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完善大学生绩效考核标准,逐步构建以多样化的选择,多元创新为特征,以“标准化”为核心机制的大学生教育管理制度。
(1)创新课程设计。主要解决大学生“学什么”“怎么学”以及教师“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基于培养目标和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学科基础、课程体系框架、达到岗位需求;基于工作过程,明确核心能力,按照认知规律,构建学科教学体系;基于工作岗位,明确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做一体化”。(2)推进学科建设。充分根据国家经济建设,社会要求和企事业、行业要求进行改革,紧密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三个基本问题,以工学结合为基本理念,以校企合作为基本途径,解决好专业面向、目标、规格、师资、条件、课程、方法、手段等基本问题。健全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质量评估系统。统筹兼顾、科学管理、以人为本、素质为魂,使大学生“富有成效地学习”“学习后富有成效”。(3)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大学生学会思考。科学思维训练有利于培养大学生逆向思维、多向思维,以批判鉴别、科学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大学生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点;形成敢想敢干、汲取知识、应用知识的习惯。跨学科选修课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多角度视野开放。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努力增强大学生与工农的认同感。积极引导大学生广泛参加社会调研,了解国情、市情、区情,在实践中出真知,在实践中长才干。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大学生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挖掘每个大学生的优势潜能,鼓励大学生根据自己身心特点、发展专长、灵活安排好学习计划,并注重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3. 着重管理过程,强化实训实练
以人为本是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也是办好“让人民满意教育”的基本思路。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大学生的目标多元化,社会和家长对高等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也日益多样化。大学生不再仅仅局限于能上大学、能上好大学就满足了,还希望享受到一流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使大学生在浓厚的学术氛围里享受学习的乐趣,营造自己的理想、设计自己美好的未来。(1)调整心态、转变管理理念。关注大学生成长,帮助大学生成才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共识。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特别是多元化文化对高校的影响,也出现“师不必强于弟子”的现象。大学思想特行独立、接受新事物快、网络传播之迅捷,使我们教育工作者增强了紧迫感。因此,要尊重和理解大学生,依据马斯洛需求理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五个递进的层次,积极加以引导、助推实效,只有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2)完善和修订大学生管理制度。在教育部大学生管理相关政策的指导下,高校要在认真总结自身办学经验的基础上,积极调整修订相关制度。一是现有制度与管理实际相抵触的应当改;二是制约阻碍大学生发展的部分应当改;三是体现“以人为本”不足部分应当改。如过去学生手册中,强调“开除学生”的最高级别处分,可改为“可开除学生”最高级别处分。(3)建立“导师制”,优化育人环境。推行学分制,建立健全以大学生自主选课制为基础的管理制度,激发了大学生学习兴趣。弹性学制充分体现了以大学生为本,注重共性和个性需求差异,实现人才培养的多样性、个性化。以导师助学的方法,其核心是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尊重教育对象的个性差异和兴趣发展,帮助和引导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导师要增强责任心、使命感,引导大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自立自信自强、乐观进取。高校要努力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学习环境、活动环境、工作环境,结合大学生社会实践,建立多样化的大学生实习基地和自我训练管理中心。
三、加强改进,助推发展
1. 强化职业生涯设计,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
美国教育思想家杜威提出“做中学”,重庆邮电大学开辟了“四年一贯制体验计划”,有的高校倡导大学生写“个人创业日记”,不少高校纷纷建立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改革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要求是“贴近社会、贴近实际、贴近学生”,与工农“同吃、同住、同劳动”,进一步激发了大学生的理想和热情。美国企业家协会会长吉尔默认为:“大学请给我这样的人:会独立思考的人;不相信显而易见事情的人;怀疑已有做法的人;对未来有明晰想法的人;有胆量和想象力的人;能正视自己创造潜能的人;懂得创造原理,有能力开发新装置,新技术的人。”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曾说:“兴趣比天才还重要。”要努力解决当前大学生缺乏相关职业知识的问题,激发大学生创业兴趣,克服大学生职业选择上的盲目性。积极引导大学生择世所需、择己所长、择我所爱、择人所利;积极倡导大学生投入各种创业大赛。高校要建立健全专门组织机构,来系统构建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体系,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科学化发展。
2. 强化思想教育引导,优化网络信息平台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仍然是高校工作重中之重。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善于运用好网络工具,善于对网络文化传播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了解大学生对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与认知,掌握大学生当前情绪状态和潜在的心理因素;善于纠正大学生片面、错误、扭曲的思想观点,帮助他们理性思考,回归社会和现实,脚踏实地,勤奋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高校按照社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适时进行专业调整,积极发展社会急需的新兴、高新技术学科,积极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专业化。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对大学生直接对话交流,并积极开展网上咨询服务,指导和帮助大学生未来理想的实现。
3. 强化知识管理,促进组织管理创新
高校是培养人的场所,同时又是知识产生、发展、汇集、创造的源地,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的任务,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知识支持的重要职责,是推动知识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校知识管理创新,是指在教育目标的指引下,为大学生提供充分的知识服务。掌握知识管理理论,应用知识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充分掌握利用高校内部及外部知识,有效发挥师生员工的知识潜能。提高大学生个体与学校整体的知识学习、知识积累、知识创新的能力,创造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有利体制、机制与途径,增强知识服务的功能,从而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知识管理创新带动了组织变革、推动高校整体更高、更优发展,提高高校办学质量与效益,使高校人才辈出、薪火相传。
“大江潮涌,百舸争流。”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制定和实施为我们高校转变人才培养方式,加快人才培养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只要我们牢牢把握这个大方向,明确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殚精竭虑,奋力拼搏,就能为中华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谭松华,夏鲁惠.高等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J].时事报告,2010(01).
[2]山红红.立足优势科学定位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J].中国高等教育,2009(07).
[3]姚继斋,陈小鸿.论现代大学制度构架下的高校民主管理[J].中国教工,2009(08).
关键词: 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心地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7-0152-02
0引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四章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刚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第七章第十九条中表述“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人才”。《教育法》及《纲要》明确指出了高等学校应当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并紧紧围绕该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活动。对于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来说,这一规定也是十分符合实际情况的,对于教学型高校来说,教学活动虽然十分重要,但并不意味着就以教学为中心;对于科研型的高校来说,科研活动对于学校虽然是十分重要,但并不意味着就以科研为中心。高校工作中心只有一个,就是人才培养工作。
1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大学的价值,就体现在为社会培养了多少有用人才。无论何种类型的大学,其教学工作、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实践决不能偏离“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纲要》的总体战略中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国家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必须优先发展教育;教育要以育人为本,育人为本就要德育为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高校要以人才培养工作为中心”。
2高校中对人才培养工作认识的偏差
传统的高校教育理念,主要是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 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围着教师转,一切工作围绕教学转。高等学校过去一直被人们看作传授知识的殿堂,高等学校大多以教学为中心,这同时也是以教学为本传统观念具体体现。同时,以教学为中心势必越来越强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导致过分强调传授知识的重要性,教改积极性不高,即使被动的参与教改也会忽视学生的感受等状况,要真正把学生满意不满意作为最高标准。传统的以教学为本的观念,抑制了学生的个人能动性。把学生作为被灌输、被教育、被管理的对象,学生的个性被同化,创造性的思维被扼杀。目前,高校干部和教师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角色定位仍不明晰,广泛存在人才培养意识不强的情况,人才培养在学校整个系统中的地位没有得到强化等问题仍然很突出。
3切实落实人才培养工作在高校的中心地位
3.1 是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思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办好学校教育必须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学生为本,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思想。真正确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有人这样比喻:高校如同一个大食堂,学生是吃菜的,教师是炒菜的,干部是端盘子的,服务人员是搞卫生的。学生是学校真正的服务对象,所有人员,所有工作都应围绕学生转。“三服务”育人理念旨在理顺干部、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关心教师、爱护学生的良好氛围。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质量的优秀人才,必须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首位,并真正落到实处。高校所有工作都要为培养人才服务,把“三育人”作为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根本途径,教学、科研、管理和后勤服务等各方面工作都要围绕学生展开,这样才能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地位,达到与人才培养的衔接。
3.2 理顺管理队伍、教师队伍和学生的关系
3.2.1 管理队伍要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以服务的心态做好管理工作管理干部要深入教学一线,倾听教师呼声,及时解决教师在教学、科研工作中的问题。将“管理就是服务,服务就是责任”落实在日常具体工作中,要关注学生的焦点问题,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最大程度地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让学生感知到学校的服务,感觉到学校的尊重,感受到学校的人文关怀。
3.2.2 教师要为学生服务,努力提高教学质量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要懂得关爱学生,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敬业精神,良好的道德风范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适应社会、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适应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主动参与教学改革,适应新时期的要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高校教师的首要任务。教师在教改过程中要凸显学生主体的理念,要以促进学生成才为前提,要以学生的认可度为衡量标准。
3.3 不断创新校内管理体制机制
3.3.1 精简机构,提高管理服务效能高校工作机制的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创新高校管理理念、管理体制和机制。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在走向大众化,高校体制机制的改革更加迫切。高校规模的扩大,使得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和大学功能的扩展。近年来,许多高校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提高了工作效率,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实践。建立起了为学生、为教师、为学术服务的运行机制,如,深化内部管理改革,精简机构设置,压缩管理人员,明确工作职责,强化工作绩效,实施精细化和柔性化管理等等。
3.3.2 政策倾斜,调动基层工作积极性学校要在资金投入、职称评聘、教学资源配置、职工福利待遇等方面,向教学一线倾斜。健全科学规范的考核机制,要将教师日常考核同教学质量挂钩,完善学生评价教师机制,把学生满意不满意作为最高标准,引导教师认真做好教学工作。将为教师服务的质量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突出以服务对象为考核主体,增强干部考核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在行政工作的评价机制中要将“教师是否得实惠”作为衡量政策、制度优劣和工作好坏的主要标准。
3.3.3 管理重心下移,发挥教授和教师群体的治学作用学校办学坚持“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方针,构建管理的扁平化的体制,尽快实现管理重心下移,真正实现教授治学,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等教学组织机构的作用,进一步健全议事规则。
3.4 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加强作风建设体制机制建设是“硬”管理,作风建设则是“软”管理。要把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三服务”育人理念,内化为师生员工的作风,成为学校精神的重要体现,积淀为学校的特色文化。
3.4.1 领导带头,率先垂范学校各级干部要树立“师生问题无小事”的观念,要明确“关心师生利益问题,就是关心学校发展”。要经常深入学生之中,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道德养成,关心学生学习和生活,关怀学生身心成长。要高度重视贫困生、学困生的帮助和指导,促进学生全面成才。
3.4.2 立德树人,言传身教鼓励教师带着爱心去工作,学会欣赏学生,悦纳学生,倾听学生,全身心投入教学当中,努力培育高质量人才。引导教师自觉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影响人,以广博的知识培育人,以高尚的情操熏陶人。
3.4.3 主动策划,服务为先职能部门、教辅单位要主动深入基层,了解师生的需求,积极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策划方案,将教学、教育、管理、后勤融为一体,从“一切为了学生”工作角度出发,真正做到“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努力建设服务型机关。紧紧抓住人才培养工作主线,为教师提供优质服务,为学生提高优良的成才环境。
参考文献: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高校管理工作;以人为本
一、管理的界定
关于管理的定义,在理论界至今仍未得到公认和统一。长期以来,许多中外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对管理作出了不同的解释。但一般可以认为,管理就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达到预定的管理目标,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和方法,对包括人、财、物、时间、空间和信息等资源进行有意识、有目的协调活动的总称。从这一定义可知,管理是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目标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要求管理者运用科学的手段和方式对所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二、高校管理工作的实质
高校管理工作是随着高校这种高等教育的专门机构产生以后所出现的一种管理活动,它随着高校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而日趋丰富。与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不同,高等教育作为一个特别的教育阶段,承担着人才培养、知识的传递、传播和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重要职责,因此,其管理工作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主要内容也更为丰富。但是,必须明确的是,对于高等院校而言,其管理工作必须以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为核心,服从、服务于这一根本任务。
从国外有关高等院校的任务问题的认识来看,目前形成了以传授知识与发展文化科学知识,提高人的能力为主的学术本位说;以适应社会需要的社会本位说;以及以个人发展为目标,满足个体身心发展需要的个人本位说等三类主要的观点。在我国,一般认为高等院校的任务主要有三个,即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推进科学技术发展、服务社会发展需要等,其中,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最首要和最核心的任务,是不同层次的高校共同的办学目标。这也意味着,通过培养专门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智力支持,是高等学校最根本的任务,也是高等学校的各项功能中最基本的功能。由此也决定了,高等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都贯穿着育人这一核心内容,其实质就是要通过计划、组织、引导、协调等管理手段,使学校的各类资源在优化配置的过程中服务于学校人才的培养,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以人为本:高校管理工作的核心理念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十七大报告则进一步强调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充分体现了对人的主体作用的一种尊重和肯定,它既强调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目的地位,又强调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既回答了为了谁的问题,又回答了依靠谁的问题。同时,它又是一种价值取向,其核心在于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为了人和塑造人,并特别强调要关注人们之间作为人的共同性和个体的差异性。因此,以人为本就是要求以人为中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最广泛地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最充分的激发人的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以人为本的思想落实到高校管理工作中,就是要求高校的管理工作充分体现“人本”思想,始终强调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确立学生在管理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心及全面的素质,尤其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鲜明的个性,创造一种具有良好和谐、积极向上氛围的管理模式,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正如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曾经指出的:“教育是直面人、通过人和为了人的一种特殊的社会事业,人既是教育的主体,又是教育过程的对象,所以,这是通过教书育人的活动”。也就是说,人既是教育的中心,又是教育的目的;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2005年3月,教育部修改颁布的最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则进一步明确指出“高等学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突出强调了高校教育的学生本位观,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是高校各项工作的目的。
在高校的管理工作中,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思想贯彻到各项管理工作当中去,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体的差异性,帮助每个学生充分挖掘自身潜能、发展个性和实现自身的价值,通过不断满足学生各方面的正当需要来引导学生把个人的成才目标与国家、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在促进学生的全面自由的发展的过程中,努力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这就要求高校管理工作者彻底转变观念,改变过去把学生管理工作看成“管理学生”的错误认识,改变以往的家长式、保姆式、裁判式的传统管理模式,改变过于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内在需求的做法,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精神,把单纯的管住学生转变为引导和服务学生,通过疏导、启发、自我教育等方式,增强大学生的独立意识、自主意识和民主参与意识。也就是说,高校的管理工作都必须从实际出发,围绕学生的“成人”和“成才”创造各种可能创造的条件,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学生的内在成才动力,由高校的外在强制性管理逐步向大学生的内在自我管理转变。学生的自我管理就是指大学生自己在学校管理者的主导作用下,根据教育培养的要求,并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自我教育、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在高校管理工作中,这种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方法以及它在学生成才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是高校管理不可替代的,也是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思想的一种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李小鲁. 教育作为人的生存方式[M]. 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2.
[2]陈静,陈婕.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 文教资料,2010(29):175-177.
[3]刘景昱. 坚持以人为本 推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改革创新[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9(1):
83-84.
[4]史雪峰. 简谈高校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与艺术性[J].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23(2):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教学 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素质的教育体制。就其本质而言,它是为就业服务的教育,其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而非学术型、工程型的复合人才。2015年8月,教育部颁布《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改善专业结构和布局、提升系统化培养水平、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强化教学规范管理、完善教学保障机制等六个方面切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在具体贯彻落实《意见》的过程中,必须进行科学统筹,聚焦教学中心工作,尤其要突出教育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手段方法及考核评价等环节的主动创新和积极变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转变教学观念
根据教育部对高等职业教育基本定位的权威表述,它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素质的教育。简而言之,高等职业教育就是为就业服务的,为社会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因此,在办学定位和教育教学观念上,必须与普通高等教育区分开来,充分彰显自身特色。
但是,当前不少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管理者及教师在教育教学理念上,还不太适应社会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管理及教学过程没有充分遵循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提升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新观念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尚未得到充分地体现和落实。
(一)转变对教学过程的基本J识
一是转变对教学过程的基本认识。传统观念认为,教学是作为主体的老师对作为客体的学生的引导、教化和改造的过程。现代观念则认为,教学实质上是师生双主体的交互作用的过程。在这种语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与作用就有了显著的变化。学生就由知识技能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求者和实践过程的体验者;教师就由传授者转变为组织者、指导者,成为教学实施与学生智能开发的设计者,以及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更为重要的是,教学过程还是老师自身不断完善与提升的过程。只有树立并践行这样的理念,高职教育才能实现科学发展。
(二)转变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认识
高职教育要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必须改革以学校和教师为主导、以知识和方法体系为牵引的人才培养传统模式,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要针对行业实际和发展趋势,调整、优化人才素质能力结构,处理好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多变性与教学要求的计划性、稳定性之间的矛盾;处理好社会急需人才的培养与学校现有条件可能性的关系。如,采用“订单”式培养方式,学校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学校按用人单位的要求、利用社会力量,科学拟制教学计划并严格实施,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三)转变教学着力点的基本认识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虽然在教学内容的着力点上实现了从知识向技能的转向,但对强化学生实践体验和自学能力的重视依然不够。必须进一步在实践中有效调整教学着力点,实现由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向知识、技能、素质协调发展的方向转变,给学生足够的体验与实践机会和思考空间,使之成为会学、会用、会创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二、加强教学内容改革
教学内容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系统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其改革的成效与进展对整个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具有重要影响。加强教学内容改革,必须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明确高职教育教学内容改革的基本依据与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它既不同于以培养高水平学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普通高等教育,也不同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教学内容设计与改革上,必须确保学生形成较高的综合素质,具有专业理论和技能复合性特征,必须注重专项技术的学习、岗位适应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综合培养。
(二)确立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教学内容改革的基本原则
这些原则包括:社会性原则,即教学内容的设置与改革,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行业实际,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时代性原则,即教学内容要紧跟时代步伐,反映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科技发展新成果、新要求;科学性原则,即教学内容改革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反映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需要,有利于学生身心、个性发展;职业性原则,即教育内容的设置与改革,要以技术能力、职业素质为重点,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要求设置课程;综合性原则,即内容设置与改革要按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综合化思路进行重组和整合,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方针,合理处理好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关系,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关系。
(三)加大职业教育的比重和力度
职业教育是“为学生或在职人员学习、掌握某种生产或工作所需知识、技能等而实施的教育”或“传授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不管是哪一种界定,职业教育均指围绕某一职业,为谋取或胜任职业工作而对受教育者实施全面、持续的各项相关教育活动。
三、创新教学思路与方法
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是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高等职业教育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社会发展对高职教育的要求,必须深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的改革创新。
(一)大力推进教学方法创新
要按照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自学能力、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有利于发展个性和潜能的基本要求,全面推进高职教育教法创新。要大力推广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积极思考。积极推广以现场教学为主体的“教、学、做”的一体化教学法;灵活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力争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二)健全以赛促教促学机制
通过自主举办和参加各种形式的专业技能交流、竞赛,引导高职院校教师聚焦学生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开展教学,积极构建和完善相应的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学习兴趣,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以适应未来岗位任职的需要。
(三)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特别强调:把产教融合作为职业教育基本保障,把产教融合作为职教的基本理念,并以此建立起完善的以产教融合促进职教发展的机制体制。这意味着,产教融合在高职教育中必须制度化、常态化。这是高职院校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政策依据。传统的高职实践教学虽然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但与厂企的实际需求联系并不紧密。要改变这种状况,推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必探索建设教学、科研、生产、培训相结合的多功能实训基地,在企业技术人员和教师共同指导下完成实习、实训任务。
四、改革完善考核制度
改变一张考卷定成绩的考核方式,改变过分注重理论考核的传统做法,坚持以能力考核为主,设计多元评价考核体系。
(一)在考核内容方面突出操作性
建立以岗位技术能力和职业素质为核心的考核内容,突出对运用知识和技能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职业能力的考核。既考知识,更考技能和素质,使学生更充分理解应当学什么、怎么学。
(二)在考核方法上注重多样性
采取笔试、口试、技能操作,设计制作、撰写调研报告等形式,或采用无标准答案的开放性试题,考核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灵活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在制度设计上注重科学性
确立课程结业考核与过程考核的考核制度,课程成绩包括课终考核与过程评价成绩两部分。同时,制定完善考试考核办法及有关细则,建立考试分析制度,构建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制度,以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并促进教学工作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朱蓉容. 论多媒体教学的缺点及应对方法[J].继续教育研究,2010(11):129.
[2]教育部2006年职业教育工作要点[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