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园林园艺建筑设计

园林园艺建筑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园林园艺建筑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园林园艺建筑设计

园林园艺建筑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园林园艺;休闲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1.现代园林休闲建筑的作用

1.1教育、学习和纪念作用

在现代园林里,通常都有科技馆、纪念碑、展览馆、名人字画和雕塑、历史名人文化墙等建筑物。这些建筑物在人们观赏的过程中还能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学习作用,或是教育人们爱国和谨记历史,或是丰富人们的知识库,亦或是传授人们爱护环境、尊重自然的思想。如南京著名景区雨花台,其中就有纪念英雄人物和先驱的纪念雕塑及纪念碑,这样人们在观赏时就会潜意识地产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

1.2连接作用

在现代园林的建设中,园林建筑还能很好地连接各个景区,构成供人们观赏的路线。园林建筑的连接作用体现在对整个园林进行科学的布局、规划和设计,确保园林里每一个建筑都有存在的价值,而且跟其它建筑的衔接浑然天成,共同构成审美价值高和实用价值高的现代园林。在现代园林里各个建筑物之间不能是相互独立的,都有各自的作用,而且排列也疏密有致、交相呼应。如著名风景区太阳岛,其门框与步道的设计就将园林里各个建筑物完美地“串联”在一起,赋予了园林景观一种朦胧美,给人以“园中有景、景中有园”之感。

1.3游戏、健身等作用

现代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都在飞速发展,要满足新形势的发展需求,现代园林在服务内容方面也要更加丰富和现代化。园林里有可以健身锻炼的场所,可以参观展览的场所,可以召开会议和研讨的场所,可以供儿童嬉戏的场所等,这些园林建筑物能满足人们对娱乐和学习的需求。

2.当前园林园艺休闲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园林园艺休闲建筑设计时缺少规划性

园林园艺休闲建筑设计是一个园林建设中的重点工程,也是一个园林建设好坏的重要标志。但就目前而言,许我城市园林园艺休闲建筑设计中都或多或少地出现格局混乱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设计人员在建筑设计时对现场缺少一定的调查研究,对建筑场所的面积及周边的环境了解甚少,只按照项目单位的要求及自己以往的经验进行设计,使建筑物缺少一定的灵动性,另外,设计人员由于缺少对建设现场的实际考查,在建筑物色彩搭配中无法有一个准确的界定,从而使建筑物建成后与周边的景色无法融为一体,给人一种生硬、混乱的视觉效果。

2.2主谓搭配不合理

园林园艺休闲建筑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提高人们休闲场所的环境,为人们的休闲娱乐寻找一片净土而建设的。在休闲建筑的设计中,也是有主谓之分的。但就目前许多园林休闲建筑来看,大多存在着主谓不明确的问题。有些建筑物的主活动区域空间十分有限,而附属休闲区域的空间却十分大,因此,常会造成休闲区域空闲,而活动区域却人员爆满的现象,使空间产生了极大的浪费。

3.现代园林休闲建筑设计方法

3.1合理规划建筑数量,提高安全意识

在园林园艺工程建设过程中,小品建筑的作用不仅仅是装饰、点缀,而且还可以为人们提供个性化服务。因此,在对小品建筑进行规划的时候,应该根据人们的实际需求来对建筑数量进行合理控制,不能过于注重建筑的数量和规模,这样反而会起到相反的效果。此外,小品建筑体量应该合理适宜,得体适应,而且要考虑人们在游览园林时的需求和心理要求,以此来让小品建筑的功能更加有效的发挥出来。提升安全意识也是小品建筑阶段需要格外重视的一个问题,这需要施工单位在开展施工作业之前,做好必要的地质和环境勘察工作,并在此基础上设计诸多可行性方案,经过对比分析,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进行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实现优质建设、高效合理的综合目标。

3.2结合实际的自然情况,巧妙设计

我们都知道,每个城市都有其各自的文化内涵,而这些文化内涵的体现很大程度上需要借助建筑展示出来,小品建筑作为建筑形式的一种,其设计是否能够营造独立完美的意境,也成为了设计人员所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提升小品建筑的内涵,首先要对当地的自然情况以及该城市的传统文化进行充分掌握,进而在设计中适当地加入一些具有文化特色的元素,并与自然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比如说,在对居住人口较密集的公园广场进行设计规划的时候,应该全面考虑人们的视觉需求,体现生态城市的景观风貌,发挥多样,使人们充分体会到愉悦、轻松、享乐的最佳感受。

3.3装饰材料选择

无论园林景观采用软质景观还是硬质景观,其使用的建筑材料都应该充分考虑到地域性问题。植物的选择在考虑到地域性的同时还要考虑到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园林景观设计者需要从整体上考虑到植物的种植比例和经济性价比,则有选择植物的品种。种植比例和种植地点。从地域性特色来说,植物种植首先要选择本地特色植物。硬质景观材料的选择,例如建筑物和地面的装潢等,也应该选择当地特有的材料。由此,园林景观设计从软硬景观两方面都能体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

3.4尺度与比例

尺度在园林休闲建筑中是指建筑空间各个组成部分与自然物体的比较,是设计时不容忽视的。功能、审美和环境特点是决定建筑尺度的依据,恰当的尺度应和功能、审美的要求相一致,并和环境相协调。园林休闲建筑是人们休憩、游乐赏景的所在,空间环境的各项组景内容,一般应具有轻松活泼、富于情趣和使人有无尽回味的艺术气氛,所以尺度必须亲切宜人。园林休闲建筑的尺度除了要推敲建筑本身各组成部分的尺寸和相互关系外,还要考虑空间环境中其它要素如景石、池沼、树木等等的影响。现代园林休闲建筑在材料、结构上的发展使建筑式样有很大的可塑性,不必一味抄袭模仿古代的建筑模式。若能在创新的同时,适当内涵一些地方传统特色的建筑比例韵味,取得神似的效果,必会令人耳目一新。同样除了建筑本身的比例外,还需考虑园林环境中水、石、树等的形状、比例问题,以达到整体环境协调。

3.5园林植物与园林建筑设计要融洽

园林植物与园林建筑的配置是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结合,处理得当,二者关系可求得和谐一致。园林建筑属于园林中以人工美取胜的硬质景观,是景观功能和实用功能的结合体,是园林构景中的主体。园林建筑与植物一起配置时,搭配得当,可将人工美与自然美融为一体,形成巧夺天工的奇异效果。

3.6园林景观建筑色调要与城市保持一致

色彩搭配与当地气候和文化相匹配,同时凸显了中国深层次元素的体现河以进行灵活的运用结合周围景色进行有效选择。例如中国传统色彩就是中国红。琉璃黄和玉脂白这些颜色是中国特有的颜色根据周围色彩的搭配与装饰这些颜色可以运用原色与纯黑色进行搭配。色彩的运用可以在墙壁和景观建筑和座椅等位置进行有效装点体现优美宁静的景色。在这里中国古典元素的景观设计就可以发挥更大作用肩更大自由度不必考虑与周围景观的关系而且元素的相互搭配也更具灵活性。

结束语

园林园艺中的休闲建筑建设,对于提高人们的休闲生活质量、丰富休闲生活内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实际的设计中,应当结合现代人的实际需求,与建筑进行充分的融合,从而使休闲建筑真正成为园林园艺建设中的亮点。

参考文献:

[1]本报通讯员薛庆增本报记者王建高.打造园艺文化和园林科学的“奥林匹克”[N].科技日报,2014-04-15003.

园林园艺建筑设计范文第2篇

一、传统剪纸艺术的历史、发展、用途

1.传统剪纸艺术的由来

中国的剪纸艺术,传说起源于西汉,汉武帝为了纪念去世的宠妃李氏,请民间的术士使用麻纸(因为当时人们只会用麻纤维造纸)剪了一张李妃的影像,用于追思,据说这就是中国最早剪纸的由来。东汉元兴元年,蔡伦用树皮、麻头及敝布、渔网等植物原料,经过挫、捣、抄、烘等工艺,大批量造纸,纸张日渐进入寻常百姓生活中。剪纸因此有了便宜的纸张材料,逐渐普及民间,镂空形式的花纹也日益发展得丰富多彩。

2.传统剪纸艺术的发展

我国考古到的剪纸艺术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例如我们熟知的《木兰辞》中就有一句“对镜贴花黄”,其中的“花黄”其实就是用纸剪成的装饰品,可见当时的剪纸技艺已经很娴熟。隋唐以后,剪纸艺术开始繁荣。专门描述剪纸的诗句从唐代开始出现,例如《采胜》诗中写道:“剪采赠相亲,银钗缀凤真。叶逐金刀出,花随玉指新”。到了宋代,剪纸开始普及。明清时期,是剪纸发展的高峰期。到了近现代,剪纸艺术不断被创新运用。

3.传统剪纸艺术的用途

目前,全国各地的剪纸各具特色,即使对同一事物的剪纸,北方剪纸体现出的是淳朴豪放,南方剪纸表现的则是精致秀美。在过去,剪纸大多被用作祭祀祖先和丧葬时所用供品的装饰物,与祭品或与死者一起下葬或在葬礼上燃烧。现在,剪纸则充分发挥装饰作用,每逢过节、婚嫁迎娶,人们常用剪纸装饰门、窗、墙、灯、镜子等,寓意福寿康宁、吉祥如意、生意兴隆、阖家欢乐等。有的剪纸还用在礼品包装上起点缀作用,甚至作为艺术礼品赠送给国内外友人。

二、传统剪纸艺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需求的日益发展,剪纸艺术已经受到很多世界知名设计师的青睐,设计出别具一格的作品。我们依然还记得2010年上海世博会波兰的“精剪馆”,备受国人关注。它纯白色的外墙,上面是镂空的花纹,远看上去,宛如一个贴上了民间传统剪纸的不规则的盒子,特别是在夜晚,打开房间的灯光,整个建筑呈现和白天截然不同的形状,最突出的是在光线照耀下的镂空部分,将剪纸的感觉演绎得淋漓尽致,让我们一下子就会想到中国民间的传统剪纸。其实,波兰建筑师Wojciech Kakowski在设计时,他的灵感就来自波兰和中国的传统剪纸艺术。

三、传统剪纸艺术在建筑与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1.剪纸与建筑园林设计在色彩上的选择借鉴

通过搜集资料、分析图片发现,我们一般都会把对比色运用到建筑设计中,风格明快鲜艳又富有层次感。苏州博物馆的设计师贝聿铭就受到中国传统剪纸艺术的启发,他在建筑设计中采用了白色与褐色两种颜色,使博物馆的线与面构成了强烈的视觉对立。这种错落的装饰效果突破了灰色建筑的单调感。而剪纸艺术正是通过面积不同的白色镂空,再加上线条粗细、曲线变化的调和来体现装饰之美。

2.剪纸与建筑园林设计在廓形上的选择借鉴

建筑设计的基础是整体的廓形,以简洁大方的整体廓形来承载繁复变化的局部设计,可以使整个建筑简中有繁、繁而不乱,更显雅致。剪纸作为一种镂空艺术,将其运用于建筑设计中,既可单独使用,也可多层叠加,这种设计手法简洁又不失细节。

园林园艺建筑设计范文第3篇

一、引言

现代主义是在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60年代之间,西方发生的一场反传统、具有创新精神的思想运动。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文化运动,它从各个方面影响到社会的所有领域,完全改变了人们的意识形态以及价值观念。虽然它在各个领域所具有的影响和表现形式各有差异,但现代主义的影响力是广泛而又深刻的。

现代主义运动出现在设计领域的时间较晚,大约是从20世纪初,到二战结束以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现代主义在理念、形式和手法等方面,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设计的范式,形成了符合那一时期社会、经济与生活需要的现代设计风格。

现代主义对西方园林设计的影响和贡献是巨大的,因为现代主义为西方园林设计开辟了新的途径,使其真正走出了传统的天地,形成了自由的布局,简洁明快的风格和丰富的设计手法。回顾西方现代园林设计的发展过程,可以清晰地看到现代主义在其中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二、现代主义在西方园林中的探索和实践

19世纪,欧美的城市公园运动拉开了西方现代园林发展的序幕,园林在内容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服务于大众的城市公园大量出现,较之传统的庭园或私人庄园,城市公园往往用地规模较大、环境条件复杂,因此在许多方面形成了更为综合的理论和方法。尽管城市公园运动开辟了园林功能和类型的新领域,但园林在风格和形式上却主要沿用传统的法国古典主义园林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特点是园林规模巨大,完全采用规整几何形式的造园要素,强调中轴对称布局,形成宏伟华丽的景观效果。凡尔赛宫是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典型代表。及英国自然风景园英国自然风景园摈弃了中轴对称的布局和规整几何的造园要素,而以起伏开阔的草地、自然曲折的湖岸、自然式种植的树丛、蜿蜒的小径形成园林的景观特色。的形式。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对西方园林摆脱传统风格和形式的束缚起到了重要贡献。

新艺术运动中的园林以家庭花园设计为主,面积较大的园林不多,能完整保留至今的也很少。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奥布里希在德国达姆斯塔特(Darmstadt)设计的一些庭园和花园,以及西班牙建筑师高迪在巴塞罗那设计的居尔公园(Parque Güell)。新艺术运动虽然反叛了古典主义的传统,但其作品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现代”,它是现代主义之前有益的探索和准备。

真正具有创新意识的园林形式出现在1925年巴黎举办的“国际现代工艺美术展”上。一些具有现代思想的设计师,通过吸收立体主义绘画的构图思想,在革新园林的形式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此次展会是西方现代园林设计发展中的一次重要事件,对西方园林设计思想和方法的转变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美国园林设计师斯蒂里(Fletcher Steele)在20世纪20年代来到法国,对当时法国的新园林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回国后,他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介绍这些园林。他赞赏欧洲设计师的能力,认为他们粉碎了古典主义的中轴,加强了庭园的空间感,调和了规则式和不规则式之间的矛盾。斯蒂里的介绍,在美国新一代正在成长起来的园林设计师中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一时间,法国园林成为“现代园林”的代名词。年轻的设计师竞相研究法国人的设计手法,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反传统的力量,为推动美国的园林设计摆脱学院派,走向现代主义奠定了基础。

20世纪30―40年代,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许多著名的艺术家和建筑师纷纷来到美国。1937年,格罗皮乌斯担任了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的院长。他的到来,将包豪斯的办学精神带到哈佛,彻底改变了哈佛建筑专业的“学院派”教学。渴望新变化的学生们转向现代艺术和现代建筑的作品和理论,探讨它们在园林设计中可能的应用。这些学生中最突出的是罗斯(James Rose)、凯利(Dan Kiley)和埃克博(Garrett Eckbo)。

1938―1942年间,三人在专业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提出郊区和城市园林的新思想。这些文章还对19世纪英国自然风景园随意性的模拟自然以及当时盛行的新古典主义矫揉造作的装饰进行了尖锐地批评,这最终导致哈佛的传统学院派教条的解体和现代主义设计思想的建立,并推动美国的园林设计行业朝向适合时代精神的方向发展。这就是著名的“哈佛革命”,这场“革命”在美国园林设计领域掀起了一股不可逆转的现代主义潮流。

其实,当哈佛的三位学子在理论上对现代园林设计进行探讨时,美国另一位伟大的园林设计师已经开始在实践中进行新风格的尝试,他就是托马斯・丘奇(Thomas Church)。

二战以后,美国园林行业发生了关键性的转变。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重建和开发项目,承担这些项目的主要是具有现代主义思想的建筑师和规划师。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要数哈普林(Lawrence Halprin)。

1942年,当哈普林进入哈佛大学学习时,“哈佛革命”的三位学子均离开学校不久,哈佛的建筑系和园林系刚刚经历了现代主义的变革。格罗皮乌斯等人仍在哈佛教学,继续向学生们灌输着现代设计思想,这些都为哈普林奠定了现代主义的思想基础。

哈普林早期设计了一些典型的“加州花园”,但很快他就放弃了惯用的曲线形式,转向运用直线、折线、矩形等设计语汇。1961年为波特兰市设计的三个广场和绿地,是哈普林最重要的作品之一。爱悦广场(Lovejoy Plaza)生气勃勃,帕蒂格罗夫公园(Pettigrove Park)松弛宁静,伊拉・凯勒水景广场(Ira Keller Fountain Plaza)雄伟有力。对哈普林来说,波特兰系列所展现的,是他对自然的独特理解和高度凝练。比如,爱悦广场上的不规则的折线台地,是对自然等高线的几何再现;而伊拉・凯勒水景广场的大瀑布,则是对美国西部悬崖和台地的大胆抽象。哈普林依据对自然的体验来进行设计,而不是对自然进行简单的抄袭,这也是历史上优秀园林的本质。波特兰系列广场设计的成功,使哈普林声名远扬。此外,与哈普林同时代的佐佐木・英夫和罗伯特・泽恩等设计师也都在其园林作品中深化着现代主义的探索和实践。

与此同时,在南美洲有两位艺术家也在作品中进行着现代主义的实践,他们的作品对西方现代园林设计影响至深。一位是巴西的艺术家兼园林设计师马尔克斯(Roberto Burl Marx),另一位是墨西哥的建筑师巴拉甘(Luis Barragan)。

马尔克斯设计的园林没有任何琐碎之感,这种绘画式平面展现了整体美、抽象美和图案美。当然,马尔克斯的庭园并不只有图案式的平面,他也通过垂直要素的应用,使庭园获得适宜的空间感和尺度感。

墨西哥建筑师巴拉甘主要从本国的乡土文化中寻找设计源泉。他的设计受到土著文化、西班牙殖民文化及自然园林形式的多重影响,属于乡土性的现代主义。在巴拉甘设计的一系列园林作品中,他使用的要素十分简单,主要是墙和水以及引入的阳光和空气,有时再添加一两件木质的构件。他在墨西哥城附近帕德里高的一处公园中设计的高水槽水景成为各国设计师争相模仿的对象。

马尔克斯和巴拉甘在园林形式上的探索,给西方园林设计界带来了新的形式语言,为西方现代园林设计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三、现代主义对西方园林设计的影响

现代主义对西方园林设计的影响是深远的,无论在形式上、构图上、还是功能和设计思想上,现代主义都使西方园林具有了与传统截然不同的特征。

在设计思想上,西方现代园林设计吸收了大量的现代主义思想,设计中充分考虑人的需求,力求做到以人为本,创造舒适宜人的开放式环境。许多西方现代的公园绿地,虽然面积不大,但其中视线安排合理,空间划分明确,使用方便,反映了现代主义设计理念在园林中的广泛应用。

园林园艺建筑设计范文第4篇

2012年3月《河北省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出台使河北的园林绿化管理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发展之路。《办法》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建设项目,其基本建设投资应当包括配套的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投资;配套的园林绿化工程应当与主体工程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因季节原因不能与主体工程同时完成的,应当在主体工程投入使用后的下一个园林绿化季节完成;建设单位应当按批准的园林绿化工程设计方案进行建设。同时在第二十二条和第十一条规定:建设单位或者产权单位不能自行建设的,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园林绿化企业进行建设。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应当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建设。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应当符合国家和本省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并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办法》对园林绿化施工企业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园林绿化施工企业应当严格按照设计规范和工程建设标准组织施工,并接受园林绿化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重诚信、重质量、重细节。

园林工程施工往往涉及内容多,如绿化栽植、园路、假山、给排水、造地型等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交叉作业。因此,企业在施工中应根据注意工程的具体特点和实际情况,注重细节。企业工程中标后,首先组建现场施工项目部,由项目部统筹管理。对于小型的园林工程,采用直线式的组织形式,整个组织结构自上而下实行垂直领导,统一指挥。由公司下属分公司组建施工项目部,分公司经理即为现场施工项目经理,分公司下设多个施工队。这种形式适用于小型的园林工程。其特点是施工项目部相对稳定,任务下达后,很快即可运转,工作易于协调,而且职责明确,职能专一易于实现一元化领导,但不能适应大型项目管理的需要。对于大型综合园林工程,适合矩阵制,施工项目部的组织机构可由企业各职能部门中抽调专业人员组成,从而使多个项目与各职能部门有机结合。该形式的特点是不同部门专业人员汇集在一个施工项目部内,可以充分发挥各类专业人员的作用,集思广益,密切合作,有利于工程施工难题的解决。矩阵制中的每个成员虽然接受双重领导,但是强调施工项目经理的综合管理,有利于目标实现;可充分发挥专业人才的作用,使施工项目部具有弹性;发挥职能部门的纵向优势的同时,可发挥项目部的横向优势,使决策问题集中,管理效率高;企业各职能部门保持稳定,施工项目部随项目施工完毕而结束,是临时性的组织,各职能部门人员在施工项目结束后,便回到原来的职能部门,有利于施工项目部的优化组合和动态管理。

园林绿化企业特别要注意加强工程项目部对施工成本控制。施工项目成本主要由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构成。直接成本主要由种植土方费、工程苗木费、种植人工费、辅助材料费、机械台班费及其他直接费组成;间接成本包括现场管理人员工资、管理人员工资附加费、办公费、差旅费、固定资产使用费、行政工具使用费、职工教育费、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金和劳动保护费、工程保修费、工程排污费等。要以施工图预算控制成本支出、控制项目施工成本的费用。同时要明确岗位责任,规范成本核算,坚持抓好先算后干,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具体操作方法:每项工程任务到手,在设计交完底图纸会审后,项目负责人、施工员、预算员、工长,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总体要求,共同编制详细的施工作业计划,以周保旬,以旬保月,以月保工期,使各级控制点正点到达,这样可以选择最佳施工方法,合理安排劳力,避免出现有事没人做、缺乏劳动力现象,或有人没事做的窝工现象,从而保证工期按期或提前完工。工程能提前完工,本身就减少了工程中一系列的施工管理费用。预算员完成整个工程施工预算和工料分析的基础上,再按详细的施工作业计划(或按分部分项工程)编制并下达定额任务单,经项目负责人核实签字交会计、保管员、材料中、工长各一份,定额任务单必须明确完成该工程量所需定额工日、应耗材料规格种类及数量。材料员根据工料分析表、材料汇总单和定额任务单有计划地采购,保证工地用料需要,大批量的材料采购必须由项目负责人、会计、预算员、材料员共同把关,共同签订合同,坚持出厂价采购,并按工程进度分期分批送货,尽量减少库存,避免资金积压。材料进库存时,要由材料员、保管员、工长、质检员共同核对数量,查验质量,办理入库存手续,材料的领用由工长同意后,使用人员方可凭出库存单签字领用,保管员应严格按任务单限额领料。如出现材料需用量大于任务单用量时,要经项目负责人、预算员、工长查明原因后,补单并审批后方可发放,每月终了或部分项工程结束,保管员要将材料消耗表与任务单一并交财务,如出现出库数大于任务单定额数,由保管员负责赔偿,严惩的调离或开除。对于任务单下达的定额工日,由工长或班排长按工程量下达到个人,并且施工现场谁施工谁清理,保持文明整洁,浪费的要处罚。

园林园艺建筑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植物景观; 西方园林; 中国园林; 设计手法; 功能

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A

创造出独特的植物景观空间是以植物园林作为基本素材,运用艺术手法,呈现多样化的园林景观并且不断完善的过程。当前,植物景观设计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然而,当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形式下,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设计方面有几个特点:空间层次简单,历史与现实情况不符,片面追求独树一帜,忽视了古典园林的重要桥段。

空间层次的简单化,追求不符合实际的平面化设计,忽视图案化的平面构图,导致植物的自然属性和植物景观功能简单,植物所具有的生态意义被宏观的解释,没有深入到调查研究中去。

植物的景观艺术被简单的划分为季相,花果期,枝叶姿态的设计区域当中,造成实践偏差的主要原缺乏对中西传统理论的系统研究,继承和创新。植物景观设计在规划中所占比例小,主要原因出在设计人员忙于应对设计任务,无暇顾及植物景观的传统文脉,缺乏系统科学的理论,难以指导植物景观设计出现的问题。

一、 西方植物景观的发展历程

整个园林的设计,流派以及形式都是为了描述园林作品的发展。目前,已经很难找出一个形容词形容园林发展的重要意义,较多的学者认为园林分为规则式和不规则式两大类。西方园林在整个园林演进时代的发展中,经历了古代园林,中世纪园林,文艺复兴园林,风景式园林,风景花园式园林和现代园林。在漫长的发展演变中,植物景观随着人们对园林功能的不断演进,出现了丰富的设计手法。

(一)西方古典园林的主要设计手法

西方古典园林一直被赋予装饰观赏,遮荫,赏玩,游乐甚至是建筑材料和生态环境等优美的建筑氛围[ 1]。西方园林的发展主要经历装点居住环境引入自然庭院等方向性问题。使之愈加的有生气,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不仅追求植物的整体观赏功能,还要利用有经济价值的水果作物,有机蔬菜以及芳香性产品,进行综合性的使用。随着现代园艺的修剪技术不断成熟,空间装饰功能可以很好的被运用,可以建造出具有观赏价值的自然景观,利用植物景观代替建筑墙体,砖石构建等室外空间,利用植物引导园艺设计是不错的创意,选择框景,经过透视变化获得设计师的普遍认同感是培养良好生态环境的主要手法[ 3]。

(二)植物景观设计手法的发展脉络

通过比较可以得出西方风景园林的发展历程以及设计的主要手法。实用田园和庭园中栽种的经济作物都是植物带来的功能[ 2]。列植,庭荫树、遮荫散步道、林荫大道、林园、浓荫曲径为设计手法的遮荫营造小气候功能。以迷园、花结园、柑桔园、水剧场和各类花坛为设计手法的游乐、赏玩功能。

利用丛林营造开闭空间的手法,将植物修剪成具有舞台背景和墙垣栏杆、绿毯和绿墙等多种花样,再运用巧妙的建筑材料,完成整个建筑施工。研究西方古典园林中植物景观的具体功能,我们可以在这里面发现,植物景观在历史的进程中经历了延续,产生或者是消失的演变过程。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营造气候和遮荫是植物最基本的功能[ 4]。

整个应用方向, 判断手法不变,在实用类型分析上,整个园林设计的雏形最早是在文艺复兴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功能出现衰退。将实用型园林向装饰型园林过渡的国家是古希腊,它产生了水剧场,建筑材料,柑橘园,花结园,迷园。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植物景观代替成为户外厅堂,植物作为室外建筑材料,将整体建筑材料修剪成舞台栏杆和背景。18世纪后期植物景观作为园林创造游乐的主要工具,大量的运用在整体造型艺术之上,逐渐淡出历史舞台。文艺复兴的意大利园林空间组织和引导设计一直被设计师广泛应用,带来别具一格的效果,赢得贵族的一致赞赏。

二、 我国植物景观的发展历程

(一)传统的植物景观设计方向

传统的园林艺术按照应用分类主要是营造山林遮荫的气氛,利用植物单体,一些盆景,园林花草甚至是装饰性的物品衬托园林的整体风格。整个园林建筑在美景的衬托下会变得熠熠生辉。因此,要提炼整个剪裁技术,将峰峦沟壑以及桥灌草地等景象巧妙的运用在庭院艺术之中,可以重点突出二维和三维的效果。利用有限的空间,创造出别具一格的环境氛围。以小见大的造园手法是变现形式的主要手法。可以充分满足人们对建筑空间的需求,巧妙的运用自然景观可以达到令人向往的境界。将清风明月,树影摇扶,山林全涧,烟雨迷蒙等自然景观镶嵌在自然空间之上,给人带来心旷神怡的园林气氛,营造和谐的自然风光,满足造园艺术师的艺术心理,运用抒情写意的手法营造整个山林环境。

(二)当代的植物景观设计方向

我国的植物景观在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下形成独树一帜的自然景观,运用盆栽式的植物景观,园艺景观构成空间景观[ 5]。将植物景观作为现代景观现象的研究方向,多方面的运用园艺方向,盆栽方向,自然乡土景观,根据美国自然景观设计师提出的景观六尺度概念,将幂指数为主要参数,将植物的视觉特性分为三种常见的特性,器官观赏尺度,质感尺度,形体尺度与空间尺度等三个尺度的应对法则,这三项尺度的主要原因在于植物的盆栽尺度,园艺尺度,植物构成尺度[ 6]。盆栽方向,园艺方向,自然乡土方向三个当代的植物景观方向。盆栽式和园艺式方向强调了样式或者是自然的理想状态。从自然的风景园林方向看出对自然的态度和理解,这与我国人民崇尚的自然观念不谋而合,适合当前的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但在养护和空间尺度上要形成独特的风格[ 7]。

当前利用园艺和盆栽的手法营造植物发展的景观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也利于当前的城市化发展。在生态环境中,思考古今中外的园林艺术的发展,取其精华在生态环境方面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8]。众所周知,园林艺术要融合在世界潮流之上,园林的要素要结合在世界潮流之上,给环境带来全新的气象,西方园林在植物景观上逐渐演化,给其他国家带来借鉴,怎样的设计方案可以有利于园林事业的发展,这常常引起人们的思考,我国园林事业的走向适合怎样的科学发展道路,怎样进行及时的解决,都是当前需要面临的难题[ 9]。

三、结语

目前,我国园林艺术主要是借鉴西方古典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手法,采用中西合璧的设计方法,在园林功能上注重遮荫,装饰,赏玩以及植物组织和引导空间发展两个基本表现形式。赏玩和装饰广泛应用在我国的公园和植物园林中,将园林艺术运用在建筑材料之上可以减少材料,保留植物景观,保留传统的服饰,营造优雅的气氛,在西方艺术中,赏玩和遮荫以及装饰,都是对植物景观的引导甚至是探索,运用灵活的设计手法对营造我国的环境建设有重要的价值[ 10]。

参考文献:

[ 1] [ 美] 伊恩# 伦诺克斯# 麦克哈格著. 芮经纬译. 设计结合自然[ M] . 天津: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6.

[ 2] 朱建宁, 郦芷若. 西方园林史[M ] . 郑州: 河南科技出版社.2001

[ 3] [ 日] 针之谷钟吉. 邹洪灿译. 西方造园变迁史[M ]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1

[ 4] [ 英] 克劳斯顿# 布瑞安. 陈自新, 许慈安译. 风景园林植物配置[ M]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 5] 刘少宗. 园林植物造景[ M] . 天津: 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 6] 李树华. 建造以乡土植物为主体的园林绿地[ J] . 中国园林.2005. 1

[ 7] 李雄. 园林植物景观的空间意向与结构解析研究. 北京林业大学博士论文. 2006

[ 8] 朱建宁. 法国当今风景园林设计旗手吉尔, 克莱芒作品选取登[ J] . 中国园林. 2003 (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