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西文化差异的表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中西语用原则 差异文化表现
一、引言
荷兰学者Geert Hofstede在他的《文化与组织》一书中把文化称为“心灵的程序”和“心灵的软件”。他认为,文化之于人犹如程序之于计算机。计算机的运行依靠软件,程序怎样写,计算机就怎样写。文化就像事先写好的程序一样,决定人的行动。人若想脱离自己的文化而行动,就像计算机不按软件运行一样困难。Kluckhohn和Kelly更简明地指出: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的原则,既包含显性原则又包括隐形原则;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在语用学中,Grice提出的合作原则(CP)和Leech的礼貌原则(PP)是两个最基本的准则。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是言语交际中交际双方应该遵守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在日常会话中,礼貌原则往往与合作原则相互联系、交叉使用。
二、语用学知识
Leech指出:“语用学是研究如何在言语情景中获得意义的学问。”语用学的研究内容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研究说话人的意义,即说话人如何通过特定的话语表达特定意图;另一个是研究听话人的意义,即听话人如何对说话人发出的话语从字面到语境涵义进行理解。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之间的某些差异反映在语言上,看上去对应的汉语词和英语词容易引起误解。汉语和英语的语言交际模式,例如问候、告别、称谓、称赞他人和接受称赞、隐私、禁忌、提出请求等都有所不同。因此,了解和掌握中西文化言语情景并正确顺应交际双方的文化语境,对于能否达成成功的跨文化交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文化与交际
文化不仅是交流的内容、传递的信息、学习的知识,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文化也应包括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宗教、价值观念、社会组成、风俗习惯、社会所处于的发展阶段和社会制度等。文化影响着交际,交际受到文化的制约。正如Smith所说,“来自不同名族和国家的人的语言不同,交际模式不同;交际模式是生活方式的体现,也是文化的体现。……交际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对于文化与交际这一关系的认知,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合作原则
1.定义
“合作原则”是由美国著名语言哲学家Grice提出的。他认为,在人们交际过程中,对话双方似乎在有意无意地遵循着某一原则,以求有效地配合从而完成交际任务。
2.准则
合作意味之遵守某些隐性的会话准则,即,
A.量的准则:
a)所说的话应该满际所需的信息量。
b)所说的话不应超出交际所需的信息量。
B.质的准则:
a)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
b)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C.关系准则:说话要有关联。
D.方式准则:说话要清楚、明了。
a)避免晦涩。
b)避免歧义。
c)简练。
d)井井有条。
这四条准则中的前三条与人们在交谈时“说什么”这个问题有关,第四条则与“怎么说”这个问题有关。简而言之,合作原则便是要求每个参加交谈者在整个交谈过程中所说的话符合这一次交谈的目标或方向。正是交谈者的这种合作使得他们能够持续地进行有意义的语言交际。
3.语言交际上的差异
从理论上讲,言语交际双方总是遵守合作原则、相互配合的,他们努力使自己的话语能为对方所理解,以保证会话的顺利进行。在实际交流过程中,由于语境的影响或某种现实需要(如出于礼貌),人们有时会违反合作原则。中西方的差别在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合作原则的取舍会有很大差异。请看下例:
情景:一次英语课上,英语教师表扬一名中国学生。
教师:“你的英语说得非常流利。”
学生:“哪里,哪里,我还差得远呢!”
以上是中国人接受表扬时典型的回答方式。但是这名学生的回答却让一名不了解中国文化的英语教师非常沮丧。他们之间的跨文化的接触以失败结束。原因何在?我们知道面对别人的恭维与赞扬,中国人常常会采取自我否定的方式,或表现得不露声色。中国人反对过于张扬个性,主张内敛、谦和。这一做法恰恰违反了质的准则。而西方重个性发展,接受恭维与赞扬,证明自己的努力有成果。所以在听到学生流利的英语表达后,教师首先考虑的是质的准则,从而对学生大方赞赏,并希望学生能愉快地接受,但是学生却没有和教师遵循同样的准则,学生的自我否定暗示了他不同意老师的判断。
4.非语言交际上的差异
正如Levinson在讲述Grice观点中提到,“这些会话准则仅仅描述会话中通常发生的情况,而决不是什么人类行为道德准则”。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在具体行为上,人们对合作原则的取舍也存在很大差异。例如:一位美国人邀请他的中国朋友下午5点去他家共进晚餐,中国人按照自己的习惯晚来了半小时,这一行为却让美国人难以接受。究其原由,我们可以从中美不同的时间观来寻找答案。美国奉行的是单向计时制和量的原则,在这种文化中,人们以线性的方式做事,即常常在一个时间内只做一件事情,强调日程和计划,做任何事情都严格遵守日程安排,安排的时间结束,无论是否完成须马上停止,不能影响下一项安排。而在奉行多向计时制的中国,人们把时间看成是分散的,趋向于在同一时间内做几件事。认为个人的参与和交易的完成比时间表更重要。不太重视预约,约好了时间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到时不来。这位中国人没有按约定的时间准时赴约,这一做法违法了量的准则。
关于中西方行为上的差异,再举一例:中国人特别讲究饮食,请客吃饭也是重在饭菜本身:数量多,价格贵,营养价值高,烹饪精致,则表明主人非常好客,反之不然。桌上的饭菜剩得越多,说明主人越是热情好客,能让客人酒足饭饱,满意而归。这一行为同样违法了量的准则。
五、礼貌原则
1.定义
Grice提出了合作原则,以及人们不遵守合作原则而产生会话隐涵,但他并没有指出人们为什么要违反合作原则。Leech在后来的研究中从修辞学、语体学的角度提出了礼貌原则,认为礼貌是用来显示尊重他人在公开场合下自我形象的途径。
2.准则
礼貌原则可以看作是合作原则的补充,Leech的礼貌原则分为六大准则,即,
A.策略准则
a)使他人受损最小;
b)使他人受惠最大。
B.宽宏准则
a)使自身受惠最小;
b)使自己受损最大。
C.赞扬准则
a)尽力缩小对他人的贬损;
b)尽力夸大对他人的赞扬。
D.谦虚准则
a)尽力缩小对自身的赞扬;
b)尽力夸大对自身的贬损。
E.求同准则
a)尽力缩小自身于他人间的分歧;
b)尽力夸大自身于他人间的一致。
F.同情准则
a)尽量缩小自身对他人的厌恶;
b)尽量夸大自身对他人的同情。
以上各项的含义相当,只是说话的着重点不同。此外,策略与慷慨准则、赞扬与谦逊准则,分别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讲应如何对待别人,后者讲应如何对待自己。求同准则讲不宜直接表达与对方相异的看法,同情准则强调注意表达与对方共同的心情。
3.语言交际上的差异
礼貌是人类社会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礼貌语言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和修养。礼貌原则作为规范人们言行的准则,受到文化的制约。不同的文化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方面存在差异,因而对礼貌就有不同的礼貌衡量准则及表达方式,对礼貌原则在理解和使用上也表现出迥异。
中西方两种文化有着不同的礼貌评判标准和实现方略。汉文化重视谦虚准则,而西方文化则突出赞扬准则。谦虚准则要求人们尽量减少对自己的表扬,尽量贬低自己。西方文化则认为欣然接受对方的赞扬可以避免损害对方的面子,因而是礼貌的。因此,西方人对恭维往往表现出高兴与感谢,采取一种迎合而非否定的方式,以免显露出与恭维者不一致,令人难堪。中国人则大都习惯否认,提倡“谦虚”和“卑己尊人”,但这种做法却会给西方人带来面子威胁。不同的文化心理和礼貌方式影响到英汉两种语言的跨文化交际。如果把一些汉文化认为极礼貌、极客气的词语带入英语会话,如:“请光临寒舍”等,只能使以英语为母语的受话人感到莫名其妙。这样做虽然遵守了谦虚准则,但却会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
4.非语言交际上的差异
由于不同的文化根源,在日常行为方式上,中西方对礼貌原则也有不同的理解。请看下例:在王平的生日宴会上,她的一位美国朋友Mary送给她一个包装精美的礼物。王平开心地接受了礼物,然后把礼物放到了一边,并表现出对礼物的喜爱,这让Mary很困惑。原因何在?我们知道,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汉文化推崇“尚同”或“恭敬不如从命”的礼仪,从而尽量满足对方愿望,力求和谐一致,尊敬对方的“面子”和身份。但英美文化的赞扬准则和求同准则体现了有话直说的文化观念。王平没有打开礼物,却对其大方赞赏,这让Mary误认为她对礼物不满意或不重视,只是说些不真实的好听话。Mary所期望的是王平能当面打开礼物,再对礼物发表看法。
六、结语
人类语言是丰富多彩、纷繁复杂的,而交际目的、交际场合及交际的参与者等因素也是动态变化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都不是什么伦理方面的道德规范,它们只不过是解释会话含义的工具。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建立是服务于一个共同的目的使谈话得以顺利进行,但从两者的理论概念上看又各有其侧重点;合作原则旨在使谈话内容浅显易懂;礼貌原则则旨在使谈话方式更易于让人接受。合作原则尽量使人们以最简捷的方式达到交流的目的,而礼貌原则注重于排除交流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障碍。礼貌原则的最初形成目的旨在完备合作原则,所以两者存在互补关系。但是随着此两种原则在语言实践中的不断发展和运用,在很多场合的对话中我们为了遵守其中一原则而不得不刻意违反另一原则。从这种现象上看,两个原则之间也是相互对立的。无论是对立也好,互补也好,从根本上而言都是为了顺利地实现交际者的交际目的。了解各语用原则的内容、功能、其局限性,以及不同文化里对各语用原则的不同理解,学会灵活采用相对应的语用策略,有助于在交际中做到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Grice,P.Logic and Conversation.In P.Cole and J.L.Morgan (eds.)Syntax and Semantics.New York:Academic Press.Vol.,1975:41-58.
[2]Hall,E.T.Beyond Culture.Garden City,N.Y.:Anchor Press,1976:16.
[3]Leech,G.Principles of Pragmatics.London:Longman,1983:82.
[4]Levinson,S.C.Pragmatic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103
[5]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4):10-17.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英语翻译;影响
一、中西文化差异的表现
在中西文化差异中,最为突出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地域文化、风俗习惯以及等三个方面,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在长时间的积累与发展中,形成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文化,这种文化特色是别的民族所不具备的,且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传承下来。具体分析如下:
(一)地域文化差异
地域文化在形成的过程中,与其所处的地域、自然条件以及地理环境等各个方面密不可分,并结合该区域内各方面,形成具备一定地域特色的文化,在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对同一现象及事物有着与其他民族不同的态度或看法。例如:在中国的地域文化中,说起“东风”,人们能够第一时间想到温暖和煦,草长莺飞的景象,而说到“西风”,人们第一时间想起的便是冬天刺骨的寒风,在英语中,当我们读到Samuel Butler 的“biting east winds”时,将其翻译过来则是“刺骨东风”的意思;而关于西风,则有John Masefield的“It is a warm wind,the west wind,full of birds,cries”,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与中西方的地域差异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英语翻译中,地域文化对英语翻译有着一定的影响,翻译人员若不能准确、客观的了解该地的地域文化,将会在翻译活又性斐梢欢ǖ睦Щ蠡蛭蠼猓直接影响英语的翻译质量。
(二)风俗习惯文化差异
在风俗习惯文化形成的过程中,与该地区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有关,在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中各个环节的同时,还与该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多个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如:“Blue blood ”这个习惯用语,若从字面上翻译为“蓝色血液”,然而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显然是错误的。在这些颜色词中,有着丰富的文化色彩背景,在英语中,通常将“Blue blood”翻译为“贵族”,该词来源于西班牙,一些古老的西班牙人坚持自身的民族原则,不和摩尔人、犹太人等非西班牙人通婚,因而在日常生活中,与其他民族的皮肤相比,他们的血管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蓝色”,并由此而得名。
(三)宗教文化差异
在人类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作为人类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既包括外来的,也包括本土的。在差异中,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有着不同的。在我国的中,主要以儒教、道教以及佛教为主。而在英美国家,多数人信仰基督教,在他们的意识中,认为世界是由上帝创造的,且世界上发生的一切,都是上帝安排好的。英语有句谚语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对应中文就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如果这句话翻译成Man proposes, Heaven disposes,这样既能借用英语中的谚语来表达汉语成语,又保留了汉文化中的宗教色彩。因此在翻译时应注意体现原语与目标语这两种宗教文化的不同精神实质,保留各自的宗教文化特点。
二、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在整个英语翻译活动中,基于双方不同的文化,在翻译的过程中必然会对原有的文化造成影响,针对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造成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域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地域文化在形成的过程中,不同的地域之间有着不同的文化,而这些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都会对英语翻译造成不成程度的影响,在影响双方文化传播的同时,还会影响着英语的翻译质量及误导人们的理解。
(二)词汇歧义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在语言形成的过程中,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要素,是语言系统赖以存在的核心支柱。在中西方文化差异中,词汇对英语翻译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在英语与汉语两种语言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其语言结构中的语法不同、语义不同,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词汇也存在着一定的不同。
(三)民族文化背景对英语翻译造成的影响
在英语与汉语形成的过程中,语言的形成与发展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且在其l展的同时,又积累与创造了很多具有各自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形象生动的语言。这就需要翻译人员在对其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开展翻译工作。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及综合国力的提高,英语翻译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文化传播中的重要发展趋势,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翻译人员在从事翻译工作的工作中,能够准确掌握中西文化间的差异,在深入了解中西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开展翻译工作,在保障翻译质量的同时,还能从根本上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 中西文化差异 大学英语教学 教学策略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尤其是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不了解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势必会产生歧义,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人们常说的汉语式的英语是指仿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和方法产生的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式或表达法,其中就包括由于没有考虑到中西文化的差异而出现的貌似正确实则错误的表达。不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我们就不能做到确切理解和正确表达思想。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同步学习与英语有关的文化。
一、中西文化差异在语言中的体现
由于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生存环境、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了中西方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他们所采用的表达方式不同,形成的日常语言交际习惯也就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郾称呼语(appellation)
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常用于非亲属之间。如: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且后面不带姓,只带名,如“Uncle Tom”。其次,汉语习惯上对从事教师、医生等一些职业的人使用敬称,如“李老师”、“王医生”。而英语国家却不会使用“Teacher Li”,“Doctor Wang”这种称谓,而一般用Mr.,Miss,Mrs等。
2?郾问候语(greetings)
在中国,人们在打招呼时常用的是:“你吃过饭了吗?”而在英语国家如果问别人“Have you had your meal?”,对方会误认为你要请他吃饭。英语常常用 “Hi/Hello!(你好!);How are you?(你好吗?);Good morning!(早上好!);Good evening(晚上好!)”等来相互打招呼或进行问候。此外,汉语中另一个常见的问候语是“你去哪里?”或是“你干什么去?”。我们可以随便给个回答,并非真是想了解问候人到哪儿去或做什么事去。如这样问西方人,他们往往会不高兴,会认为这样的问题干涉了他们的私事。
3?郾隐私(privacy)
在西方国家,人们都很注重隐私问题,因此在谈话的时候应注意一些禁忌。例如,在西方国家里,收入、年龄、婚姻状况等都是些相当私密的问题。如果你在见面时,尤其是指双方还不熟悉的时候问这些问题,就会让别人觉得你是不礼貌的。而在中国,我们往往会把这些在西方人认为不礼貌的问题看作是对别人的一种关心。所以隐私问题是中西方差异中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4?郾答谢(thankfulness)
一般来说,中国人在家人之间很少用“谢谢”等答谢语。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生疏,有种距离感。而在英语国家,“Thank you?郾”几乎被用于一切场合,这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礼貌用语。即使是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乃至夫妻之间也不例外。当别人问是否要吃点或喝点什么时(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 or drink?),中国人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辞,说声“Yes,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说“No,thanks.”就行了。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含蓄和西方人直率的不同风格。
5?郾赞扬(admiration)
谦逊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当西方人赞扬和恭维中国人的时候,中国人总是不知所措、过于谦卑或贬低自己,甚至反复地予以否认。例如:他人称赞自己的子女聪明的时候,中国人往往用“哪里哪里”、“不如你儿子”等来回应。这往往会让外国人怀疑他们的判断能力,弄得外国人不知所云,莫名其妙。而外国人对于赞扬或恭维时,则坦然地用语言表示感谢,外国人用一句“Thank you.”回答就可以了。这都是由于文化差异成为交际中的障碍。
6?郾节日(festival)
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 Year?蒺s Day)外,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Spring Festival(春节),Dragon Boat Festival(端午节),Mid-Autumn Day(中秋节)等,英语国家有Valentine?蒺sDay(情人节),Easter(复活节),April fool?蒺s Day(愚人节),Thanksgiving Day(感恩节),Christmas Day(圣诞节)等。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相同。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二、对文化差异的教学渗透策略
既然中西文化差异在语言中体现在了这么多方面,那么理解和运用其差异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就应该重视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他们能主动、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融为一体。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郾融文化差异于背景导入介绍中
教师在课文背景知识的引入过程中,要发挥其主导作用,精选一些与教学相关的文化信息材料,将它们恰到好处地运用到课堂上,既能增强教学的知识性、趣味性,加深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又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对于课文“Happy New Year”的导入部分,老师可以让学生讨论中国人过春节的习俗,比如贴春联、吃饺子、看春晚、放鞭炮等,以及这些习俗的来历。进而进入课文的学习,了解西方国家怎样庆祝新年,从而让学生了解中西方节日庆祝方面的文化差异。
2?郾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
通过英语教学方法的改革,电影、光盘、音像等被广泛用于教学当中。这些教学手段直观地让学生了解英美文化,了解英语国家的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这样不仅能引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注意,而且能为他们提供最实际的语言情境,使他们边看、边听就能达到理解语言内容、提高口语能力的目的。与此同时,鼓励和引导学生多接触英美原版的东西,如利用报刊、杂志、电影等多种渠道,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
3?郾开辟第二课堂
组织各种活动,如英语晚会、英语角和有关的文化习俗方面的讲座讨论、英语知识大奖赛、短剧表演等。通过短剧表演,学生可以用心体会语言必须与语境相结合,语境决定礼貌用语的程度。从而在选择措辞、运用手势的实践中自然而然学到西方国家的文化知识。
4?郾通过英汉互译理解文化差异
指导学生做翻译练习,特别是翻译那些包含丰富文化内容的词语,如谚语。因为谚语往往体现出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内涵。利用翻译这一手段使学生弄清楚源语人士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某一谚语,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该语言和文化的认识。
总之,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文化导入,重视文化之间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更好地用英语进行交际。
参考文献:
[1]汪红.中美大学生英语言语行为的对比分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3).
[2]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论文摘要:在英语教学中,应树立文化意识,在传授语言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知识。语言因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达到语言的有效传递。
为什么西方的笑话,在中国笑不起来?为什么在中国广为传颂的传统美德—谦虚,在西方则被认为是无能的表现?归根结底是文化差异的问题。人们常说的汉语式英语(Chinglish)是指仿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和方法产生的不符合英语表达习‘质的句式或表达法,其中主要由于没有考虑到中西文化的差异而出现的貌似正确实则错误的表达。如:1. 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好好学习,天天向上。)2.Give you a color to see see.(给你点颜色看看。)等等。可见,在英语教学中应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树立文化意识,势在必行。
一、语言和文化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不仅仅是一套符号系统,人们的言语表现形式更要受语言赖以存在的社会习俗、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和性格等的制约和影响。0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和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学习和英语交际中屡屡出现歧义,误解和语用失误的现象。
例如:用How much money can you earn a month?来表示对外国人的关心,殊不知这句话侵犯了别人的隐私(privacy )。中国人以谦逊为美德,当外国人称赞中国人某方面的特长时,中国常用‘`You are flattering me."(过奖)来应酬,这往往会让评价者感到你在怀疑他的判断力;抑或是用“Where? Where?"(哪里,哪里。)来回答,弄得外国人莫名其妙,不知所云。美国社会学家G..R.Tucke:和W.E.Iambet对于外语教学中只教语言不教文化有这样的看法:“我们相信,任何这类企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想学习语言符号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系统的民族。相反,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的语言的基础”。
二、中西文化的偶合现象与文化差异
(一)中西文化的偶合 文化的偶合现象是指: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可能存在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地方。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民族在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会有相同或相似的生活体验和经历。这种相似性必然会反映到语言中来。在英汉语中,我们也不难发现许多相同或相似的表达。例如:
1.“披着羊皮的狼”,英语为wolf in sheep’s clothing;
2.“同舟共济”,英语为in the same boat;
3.“破土动工”,英语为break earth;
4.“三思而后行”,英语为think twice before you act;
5.“蓝图”,英语为blue print,等等,这样的偶合现象不胜例举。
文化的这种偶合现象,可以以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英语。
(二)中西文化的差异 不同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历史环境不同,因而对不同的事物和经历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分类;不同的民族因不同的宗教信仰,也导致了他们独特的笃信,崇尚和忌讳心态;不同的民族因其发展的特殊历史过程也产生了本民族自己的历史典故,传说轶事。如:汉语中的“龙”,“生死轮回”,“八卦”,“阴阳”,“气功”等,对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来说必然是云里雾里,不知何物。同样,当我们看到英语He is a wolf时,还以为是“这个人很凶”,实为“他是个好色之徒”。
中西文化的差异有很多,还可以从动物的“文化附加义”的差异窥见一斑。在汉语中有“贼眉鼠目”,“鼠目寸光”等成语,形容鬼鬼祟祟和目光短浅。而老鼠在英语理语中可指女人,怕羞的人。由于迪斯尼先生创造了Mickey Mouse的卡通形象,使老鼠为大众所喜爱,尤其在儿童心中,更是机敏、智慧的象征。至于骡子,在汉语中,“寿命长,体力大”是它的特征。而英语中骡子是“顽固( stubborn )”的代名词。汉语中人们用猫头鹰象征不样之兆,如“猫头鹰进宅,好事不来”,而英语中的猫头鹰则是智慧之鸟。
我们可以把与英语国家的人进行日常交际禁忌话题归纳为四个词:I,WARM,where,meala。I代表income;第二个词中W代表weight , A代表age , R代表religion , M代表mamage。由此而引出“七不间”:不间对方收人,不间体重,不问年龄,不问宗教信仰,不问婚姻状况,不间“去哪儿”,不问“吃了吗”。
三、树立文化意识,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
我国素称礼仪之邦,其重视礼节程度不亚于欧美任何一国。但由于中西风俗习惯有很大差异,如对此不了解,在与英美人交际时,就会引起对方的误解。下面是英美人在问候、告辞和称呼上的礼节习惯:
(一)Greetings问候 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时习惯说:您吃过了吗?(Have you eaten? / Have you had your meal?)或您上哪去?( Where are you going?)。而英美人见面时,上午则说:Good morning.下午则说:Good afternoon.傍晚就说;Good evening、如与熟人打招呼则说:How are you?或How’s life?如与较熟的人或朋友打招呼则说:Hello,或Hi。如果用中国人打招呼常说的‘`Have you eaten?”去问候英美人,就会引起误解,因为在英语里这句话不是打招呼用语,而是“邀请对方去吃饭”。如果见到英美人时说:"Where are you going?”他们会很不高兴。因为这对英美人来说则是“an intervention of private",“即干涉别人的私事。” (二)Addressing People称呼 中国学生常称呼其老师为“Teacher Wang‑(王老师)等,即便对外籍教师也是如此称呼。其实这不符合英美人的习惯。在英语中,"teacher”不能用于称呼,只是一种职业。一般来说,英美人称呼中小学的男教师为‘`Sir",女教师为“Miss",大学教师则为“Title + surname or given name",即“头衔+姓氏”或者直接叫对方的名字。例如:Professor White,Dr. Green等等。另外,中国人称呼别人时常把对方的行政职务加上,如:王主任(Director Wang),李科长(Section Li)等等,在英语中这些是不能与姓氏联用的。
英美人称呼别人时一般分以下几种形式:
l.Formal situation(正式场合):Title + surname(头衔+姓氏)。如:Tom Smith可被称为:Mr. Smith。
2.Ordinary situation(一般场合):Title+surname or given name(头衔+姓氏或直接叫名字)。如:James Martin可被称为Miss Martin或James。
3.Informal situation / Close relationship(在非正式场合或关系比较密切):Given name(直接叫对方的名字)。如:Clare Harkey可被称为Clare。
(三)Parting告辞 到别人家做客,告辞时,英美人习惯说:"I should go now.”或“I’d better be going now.”意思都是“我得走了”。英美人在告辞时从不说:"I’ll go back."(我回去了。)或“I’ll go first."(我先走了。)因为在英语里,"I’ll go first.”的意思是:"It’s late. It’s time for the guests to leave. I’ll go first and set a good example. So all the other people should follow me.”即:“时间不早了,客人们该离开了。我先走给大家开了头,其他客人也应该马上离去。”
要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不断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树立文化意识,教师在传授语言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知识,语言则因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在课堂教学中,师生相互表扬后,教师应该立即对学生的称赞表示感谢,让学生感知西方人比东方人直接,其语言表达更实际,即:是就是,不是就是不是。
[关键词] 电影;翻译;中西文化差异
电影作为一类艺术载体,具有重要的文化象征意义。它凝结了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所谓“音乐”无国界,要准确理解电影作品的内涵却需要跨越语言这道鸿沟,电影翻译工作者应运而生。他们通过对语言进行翻译,配以字幕,增强观众对电影的接受和理解,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的存在,电影翻译作品存在中西文化的明显差异。
一、中西电影交流中存在的问题
电影是一种综合艺术,是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手段的和谐统一,是语言学、文学、美学的综合体。电影具有表达情感、反映生活、传播信息和解读历史等多重功能,观众通过观赏电影,不仅仅获得视觉上的享受,能够满足心灵上的归属和对未知的探求。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流,翻译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是始终面临的难题。电影翻译者在中西电影交流中充当着重要的桥梁作用,观众通过他们,不仅领略了异国风情,也感受了多样文化的魅力。
电影翻译不仅是对语言文字的简单转换,还是对艺术和审美的再创造,对翻译者的要求很高,不仅需要掌握和熟练切换两种语言,还需要能够把握语言规律,特殊的历史文化,解析电影和观众心理,了解观众审美取向,进行文化再造,达到良好的文化交流和商业目的。电影翻译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电影语言及主题承载着该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通过电影主题的细化,剧中人物的特点体现出来,并由此推动情节的顺畅发展。然而,我国电影翻译的总体水平还处在发展初期,尤其是中国电影的“走出去”迫切需要高水平的翻译人才。
二、中西文化差异在电影翻译中的表现
美国人类学家曾经提出著名的文化冰山模式,用来解释文化之间的冲突。文化就如同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山,浮出水面的一部分是显性文化,它包括人们容易观察的行为举止和饮食风俗等。隐藏在水面之下的大部分冰山却是人们不易感知的隐形文化,例如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等。显性文化客观、易感知,同时易被学习和改变;而隐性文化却不易被感知和习得。文明之间的差异主要是隐性文化之间的冲突。因此,电影翻译中存在着许多隐性文化差异,中西方思维模式、价值观、典型意象、信仰等是主要的表现形式。
(一)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产生是客观历史条件的产物。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孕育了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北温带广袤肥沃的平原地带,人们通过辛勤劳作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获得了丰厚的馈赠。在传统的历史背景下,人们渴求风调雨顺,追求天人合一的和谐状态,中国人因此也形成了典型的重视整体思维模式,重视经验,缺少严密的逻辑的特点。西方文明发源于希腊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得他们与自然抗争,冷静沉着,才能在云波诡谲的海洋中开辟生活的途径。西方人抗争自然的胜利,培养了他们独立、客观的思维方式,他们强调个性和理性,注重探索自然的规律。
中国人重视经验,强调主观感受的思维习惯表现为重意境,不讲逻辑,给人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对作品的解读需要加上读者的个人感悟。例如,马致远的著名诗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寥寥几个名词,便勾勒了一幅恬静、美妙的田园风景。这在重视逻辑的西方文化圈读者看来不仅难以读懂,更别提理解其悠远的意境。
中国文化还讲究天人合一,注重整体,在表达习惯上有虎头豹尾猪肚之说,尤其重视题目的画龙点睛的作用。西方人则习惯运用抽象思维,语言表达有严格语法规范。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别体现在对电影的命名上,中国电影片名总是给人空远、高灵之感,意在用充满诗意的意象营造一个意境。如《大红灯笼高高挂》《一江春水向东流》《满城尽带黄金甲》等。西方电影习惯以人物命名电影,例如:Rebecca、Hamlet、Pygmalion、Lolita。当这些简单的名字被中国翻译者赋予中国文化传统的名字(《蝴蝶梦》《王子复仇记》《窈窕淑女》《一树梨花压海棠》),对于观众的吸引力也增强了。
(二)中西方文化中的价值观差异
价值观是文化的深层因素,是社会文化在人们心中的长期积淀。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社会背景、历史传统,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儒家文化熏陶下的中国社会注重礼治和家庭伦理,强调集体主义。西方文化却推崇自由主义,讲究实证和习惯运用法律思维解决社会问题。
这种价值观冲突在电影作品《刮痧》中得到了集中表现。三纲五常是传统礼治规范,三纲即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体现了中国的父权家长制,强调只有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得到稳定,国家才能得到长治久安。礼治思想规定了严格的等级制度,认可刑罚和体罚的合法性。西方追求自由和个人价值,尊重法律的价值。因此,当电影中的男主角当着外国同事的面体罚孩子为后来的刮痧导致被控告虐待儿童埋下了伏笔,后面的诉讼过程更是体现了中西价值观的不一致。一方面,许大同坚持“棍棒底下出孝子”,认为委托朋友打官司,就能解决问题,却没聘请专业律师,透露了中国人法律意识的淡薄和看重人情的特点;另一方面,“刮痧”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讲究“天人合一”与“阴阳调和”,认为人体是气、形、神的统一体,可以通过调节人体阴阳平衡,理顺体内的“气”。而西方医学的发展是基于解剖学,需要借助实际的药物和医疗器械治愈疾病,西方人对于抽象的“气”难以理解也不信服。
(三)中西方文化中对典型意象的不同解读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事物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在中西文化中,对一些典型意象的不同认识是文化冲突的集中体现。例如,在中国“龙”是古代皇权象征,已经成为吉祥、尊严的代名词。然而,龙所对应的英文“dragon”,却是带翅膀的丑恶的怪物,是邪恶的力量的化身。因此,中国的形象经常遭到西方的曲解。同样的一个例子则是对蝙蝠的看法。在中国,蝙蝠同“福”字同音,人们将其看成吉祥的象征,在和珅的恭王府内便刻有许多双“蝠”浮雕。蝙蝠在西方,却是魔鬼和黑暗势力相关的不祥之物,他们经常黑压压地成片出现在恐怖电影中。这种对典型意象的解读是造成中西方文明不可通约性的原因之一,由于其形成具有悠久的历史,不能在一时之间得到化解。
但是我们在电影翻译中也能看到对不同意象的成功转变,一个例子便是对电影Waterloo Bridge的翻译。故事讲述的是发生在二战期间的爱情悲剧,翻译者巧妙地借助中国古典文学《太平广记》中的蓝桥求桨典故,将电影翻译为《魂断蓝桥》,表现了爱情的可歌可泣,增进了中国观众的熟悉感。另一例子便是对第23届奥斯卡最佳电影All About Eve的翻译,标题本是取自西方的《圣经》故事,中国译者在考虑中国文化的前提下,将其译为《彗星美人》,彗星既有扫把星的传统意义,也揭示了女主人公一瞬即逝的短暂辉煌和悲惨结局。
(四)中西文化信仰差异
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对各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在中西方电影作品中,经常会因为差异导致人们的理解误区和偏差。例如电影Seven是一部宗教色彩浓厚的犯罪片,这源于天主教的七宗罪,分别是:贪婪、懒惰、酗食、暴怒、欲、骄横和嫉妒。而基督教习语Doubting Thomas则出自《新约·约翰福音》第2章20节,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第三天复活,出现在门徒面前,但门徒之一的托马斯刚巧那天不在,因没有亲眼看到基督,他不相信别人的话,不相信基督已经复活。这个习语现在多指那些“多疑的人”。汉语中的许多词汇也源自佛教,例如:“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拈花一笑”等。由于各国国家的主流宗教不同,人们对于这些宗教语缺乏理解,往往会望文生义或不知所云,而现在的许多电影作品都是宗教题材或历史题材的,对这些内容的准确理解就需要翻译者做足功课,或用近似的内容进行通约,或用通俗的语言进行注解。
三、提升电影翻译水平,减少中西文化差异
我国著名翻译家严复对翻译提出了“信、达、雅”的标准,这对于电影翻译就是要求翻译者既要了解剧情和掌握语言,还能熟悉不同文化,减少文化误解。电影翻译中存在诸多文化差异,既有特殊性,也有普遍性。一方面,电影题材丰富,信息量大,同时商业性使得翻译周期短,因此,翻译者要熟练掌握两种语言和文化,才能够运用自如。另一方面,不同于文字翻译,翻译者要涉猎诸多领域,面对诸多专业性的词汇,既没有前人的翻译成果可参考,也不能选择自己精通的领域进行攻克。因此,减少中西文化的差异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努力:第一,要增强翻译者的素质培养。电影工作者自身所拥有的语言功底,文化积累以及美学理解,都影响翻译工作的成效。因此,翻译工作者在运用语言的同时,要加强了解不同文化背景,注重培养自身的艺术细胞和相关专业知识。第二,要加强文化交流。中西文化存在着客观差异,文化交流不仅能够减少差异,还能在取长补短中相互融合,兼收并蓄。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性和糟粕之处,文化交流是全球化的客观要求,也是减少文化偏见,缩小文化差异的有效途径。
四、结 语
电影是生活的艺术再现,电影翻译中体现的中西文化差异是各国历史发展的产物,这种文化的碰撞,也是文化发展的动力。由于电影作品的商业性和大众性,采取正确的翻译策略对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电影翻译需要立足本国文化和人民需求,创造性地融合中西方文化,最大限度地实现电影艺术性和商业性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程洪珍.东西方传统思维方式与英汉语言差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3).
[2] 张晓舸.东西方文化差异下的电影片名翻译[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
[3] 杨慧.从语篇整体论探析电影《刮痧》中的中西文化差异[J].电影文学,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