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等学前教育专业

高等学前教育专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等学前教育专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等学前教育专业

高等学前教育专业范文第1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特色;培养目标

对幼儿的教育关键在幼儿园教师,也就是即将走出校门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所以,提高幼儿的教育质量,首先要提高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对幼儿园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不能满足幼儿、家长及社会的需求。各大高校是时调整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毕业生。

1 重新定位培养目标的必要性

1.1 教育改革的需要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教师是履行幼儿园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1]我国教育改革,首先就要从专业培养目标开始,因为一个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专业培养方向的指挥棒,是人才培养规格的领路标。专业培养目标不仅导引着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方向、规定着课程体系的设置、影响着制约课程的实施与评价,甚至决定着学生将来的社会适应性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2]所以,为了学前教育专业能够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改革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迫在眉睫。

1.2 社会需求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和进步,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也日益提高,传统的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已经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对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需求变得更加多元化和精英化。

1.2.1 社会需求多元化

目前,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不仅仅是幼儿园、托儿所等传统幼教机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各种新型的幼教机构不断地兴起,例如,各种早教机构、亲子机构、妇婴保荐机构、月嫂机构等。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仅仅要掌握传统的专业技能,即唱歌、跳舞、绘画、视唱等等,更要掌握先进的现代科技,熟练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等。所以要求新时代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一定要跟近时展的步伐,更好的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需求。

1.2.2 竞争日趋激烈

随着我国幼儿教师的社会需求量、需求类型的急剧增加,包括高等职业学校在内的高校纷纷创办学前教育专业、扩大学前教育专业的规模,出现了全国各地幼儿教育师资培养办学热。随之而来的,培养目标定位偏差问题也变得非常突出。[3]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对幼儿园教师的学历水平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从以前中职毕业生就能满足就职需要,到现在本科毕业生都无法满足幼儿、家长及幼儿园的要求。随着学前教育专业的市场需求越来越饱和,高校之间的竞争只能靠特色、创新来提高竞争力。所以,高校需要及时的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培养目标,一定要建立特色的专业培养目标,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立于不败之地。

2 学前教育培养目标的特色定位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特色定位的前提是师德教育,因为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面对的教育对象是3-6岁的幼儿,所以师德教育是一切培养目标的前提,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爱岗敬业,对待幼儿有爱心、有耐心、有责任心。

2.1 保育型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社会及家庭对新生儿的重视,现在社会,几乎每个家庭从新生儿降生就开始找专业的育婴团队、月嫂来对婴儿进行看护。但是,目前社会上专业的育婴师并不多,所以,高校可以有目的的培养专业的育婴师以及月嫂方向的专业学生,开设育婴师的课程,讲授护理孕妇、产妇及婴儿的专业知识技能,从而使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可以有力的占据这一大块的市场。而且,幼儿园对保育这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像以前只要有看孩子、照顾孩子起居生活经验就可以的阿姨,而是需要有专业知识技能的教师才能胜任,家长才能更放心的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所以,保育型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学前教育专业特色目标定位的主打。

2.2 亲子型人才培养目标

“亲子教育”是保护婴幼儿健康,婴儿的人格发展培养潜力为目标,早期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宗旨是不断提高出生人口的整体素质,可以增进家人间的情感。随着家长对亲子教育越来越重视,就有亲子教育课程讲授能力的教师也就越来越被需要,具备亲子教育能力的教师供不应求。目前,“亲子教育”基地通常以幼儿园为依托,所以我国的亲子教育课程主要还是依托幼儿园,主讲教师还是要从幼儿园里的教师选拔,通过对父母的培训和提升而达到的对亲子关系的调适,从而更好地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地的发展。所以,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这样的能力,高校有目的的开设高级亲子教师的课程,培养亲子教育型的人才培养是势在必行的。

2.3 早教型人才培养目标

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是幼儿期,教育实施的越早,对幼儿潜力的开发越好。例如有人认为,幼儿在2-3岁期间是学习口头语言的最佳年龄;外语学习最迟也不能超过4-5岁,因为在这时幼儿学习外语不会与本国语言相混淆;5-5岁半则是掌握数概念的最佳年龄;6岁是发展大小、方位知觉最佳年龄。[4]目前市场早的早教机构越来越多,对早教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所以,高校应该着力培养早教人才,这也为学生的毕业就业选择拓宽了道路。高校应该开设一些早教的课程,例如,奥尔夫音乐教育、蒙台梭利教育、感觉统合训练等等。

2.4 特长型人才培养目标

幼儿园里的特长班开设的越来越多,几乎每一个幼儿都至少报一个特长班,例如,口才班、手工班、钢琴班等等,所以幼儿园对具有特长的幼儿园教师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就要求高校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专业特长培养,让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自身的特色和创造力。不但可以增加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更能让学生在工作岗位上体现自我价值,更好的适应今天竞争激烈的社会。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S].2012-2-10.

[2]杨琳琳.当前高师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思考[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3):96.

高等学前教育专业范文第2篇

【关键字】大学投毒案 通识教育 专业教育 冲突与矛盾 融合

一、写作缘起

“复旦投毒案”自事发以来备受关注,一直没有终审的案件于2014年2月18日上午在上海市进行宣判,被告人林森浩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死亡,。看完对林森浩的专访,作为一名研究生,不禁慨叹,为被害者伤心,也为投毒者悲哀。

在这种畸形的教育体制下,高校学生已然沦为教育体系中各个环节共同盘剥的“廉价劳动力”――无论是上至教育主管部门,还是一线教师,更多关心的只是学生的分数,考虑更多的是让教育政绩的数据更漂亮些。至于学生心灵的成长、道德良知的培育,则居于极其次要的位置。显而易见,当以健全人格的教育成为一种营利的工具,其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更多是如有学者所批评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当然其中也有一部分是“脆弱的利己主义者”。很显然,在某种程度上,也适用于诸如马加爵、药家鑫。

那么,什么样的专业教育才是完满的专业教育?反其道而行之,可以从它的对立面思考,与专业教育对应的是通识教育,通过对二者的研究,让本作者,也让整个社会对以上疑问有一定的认识,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冲突与矛盾

通识教育是一种教人如何做人的教育,是高等教育中非专业性、非功利性、非职业性的知识能力与态度的教育。[1]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中将专业教育定义为:“为工作而接受的教育或者训练”,当然,此为狭义的专业教育,本文中基本为此意。[2]

自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产生以来,通识教育一直不受重视,与专业教育互相对立、水火不容。因此,分析二者的冲突与矛盾,推进它们的相互融合是十分必要的。

(一)管理体制及模式的冲突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的快速进步,当代世界需要的是多科性的人才,要有雄厚的专业知识、文理兼备。大多数高等学校却采用的是传统的专业教育模式,这样的模式所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多变的社会大环境。管理体制的专业化使得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矛盾日益尖锐。

(二)教育观念上的冲突

高等学校的管理者,难免会受当今社会功利性的影响,加之学校的业绩评估,最终还是会忽视通识教育。对教师来说,教师需要大量时间备课,任务重。这不仅影响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教学科研,而且对教师职位提升产生冲突。对各个专业院系来说,一般认为,发展通识教育就要增加通识课程,专业教学必然会减少,这样会影响本院专业教育的发展。

(三)市场导向及学生发展的冲突

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科技力量对社会贡献越来越大,专业知识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更新,这对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表面上看,学生能否在社会上谋得一职,关键在于高校能否培养学生一技之长。专业教育适应了这一发展趋势的要求,为社会提供了专才,而学生也获得一技之长。但是从长远来看只专的人才不能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大趋势,也不利于学生的长久发展。只有在通的基础上专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3]

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策略

通识教育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不能仅仅通过人文教育和隐性课堂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通识教育与各个专业学科是相互贯通的,因此,只有在“通”上求“专”,“专”上求“通”才能促进两种教育的融合。[4]

1、建立良好的管理体制

要正确处理教育主管部门与高校、学校与院系的关系,建立良好的管理体制。要促使高校的发展,就要下放权利给高校。各个高校应根据自己的办学及学科特色对院系及专业进行调整,制定有利于本学院、学科发展又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通识教育发展的战略规划,使管理体制与专业院系学科的设置相协调。

2、树立正确的通识教育观念

对学校管理层而言,应从学校、学生、社会的长远发展的高度来审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社会快速发展,刻板的设置专业学科难免会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开展通识教育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才是适应社会的明智决策。对教师而言,教师在通识课程教学过程中,与不同专业的学生交流互动,可以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对专业院系而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相互促进的,如高等数学、物理等课程,符合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需求。

3、构建科学的课程结构体系

首先要重视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增加选修课,减少必修课,正如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在其《工业化的前途与人才问题》中所写“必须添设有关通识的课程,而减少专攻技术的课程。旁及得愈多,使受教人愈博洽”。[5]其次要注重专业课程的改造,要发挥学科为经济发展服务的职能,为经济发展提供高精尖人才,又要注重学科课程的基础性,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等综合能力,以促进学生的发展,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2]约翰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祝家麟.大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矛盾冲突与融合[J].中国高教研究.2002(6):17-18.

高等学前教育专业范文第3篇

论文摘 要:本文分析了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的特点,对于近年来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翻译课教学实际情况及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据此提出了以提高成人高等教育英语专业翻译课教学效果为目标的新的教学模式。

一、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的特点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成人高等教育,近年来面临着很多机遇与挑战。在多年的成人高等教育教学中,笔者发现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呈现出许多不同的特点。首先,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生源较为复杂,英语基础比较薄弱,受教育程度不同,水平参差不齐。其次,接受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因工作或升学需要有着不同的学习动机和目的,他们往往因为工作、家庭、时间、精力等原因,难以保证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也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此外,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的年龄较普通全日制学生年龄大,在理解能力得以提高的同时,他们的机械记忆力减退,常常会“一听就懂,一过就忘”。基于以上几方面的特点,我们不难理解大部分学生抱怨翻译课学习效果不好,收获不大,继而对翻译课失去兴趣等现象。受此影响教师也时常觉得上课没有成就感,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师生均希望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所谓提高教学效率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最大的收益。如何针对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的特点,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使教与学皆有所得,有效提高翻译课的教学效果成为从事成人高等教育翻译教学工作的教师们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当前成人高等教育翻译课面临的问题

1.缺少针对性的教学大纲和课程设计

当前成人高等教育翻译课面临的问题之一就是缺少专门针对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的翻译课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国家教委根据各学科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对教学目的、教学原则、教学内容与要求等作出明确规定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它是编写教材,指导教学工作乃至检查评估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可见教学大纲在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经过调查我们得知:由于缺乏针对性的继续教育翻译课教学大纲,从事成人高等教育英语专业翻译课的教师多是参照普通高校翻译课或自学考试翻译课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但是由于其教学对象、教学目标、课时安排都不尽相同,所以很难期望在没有指导性文件背景下的教学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我们应首先明白课程内容是由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课程内容这三要素各自内涵与比例的不同形成了不同教育类型课程的不同特点。成人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必须针对成人学生的特点和他们工作的实际需要,从知识、技能、态度三个维度来构建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该体系的构建应以技术能力形成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主线。当然,成人高等教育课程技能主导性特点,并不意味着技能就是成人高等教育的一切,或者只要有了技能就万事大吉了。

2.缺乏专用的教材

纵观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目前所使用的教材,大多仍是20世纪80至90年代的版本,结构体系不合理,很少顾及成人的学习特点及学习要求,且内容过时,明显滞后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既与成人学员实际所需的知识、技能缺乏紧密联系,又在很大程度上割裂了成人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利于调动成人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成人高等教育社会功能的发挥,也不利于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而成人高等教育英语专业由于缺乏针对性的教学大纲,目前尚没有针对这一部分学生特点和实际需求而编写的翻译课(包括英译汉和汉译英)教材。

在教学中笔者了解到,成人高等教育英语专业翻译课教材各种各样:有的选用普通高校本科英语教材,有的选用专科的翻译教材,也有选用自考的翻译教材。多数高校的继续教育学院采用的是张培基等编写的《英汉翻译教程》(1980)或者庄绎传主编的《英汉翻译教程》(1999)。前者可谓是翻译教材的经典之作,但书中的例句比较陈旧,不具新颖性,后者采用篇章翻译,没有具体列出基本的翻译技巧。其他教材,如孙致礼编写的《新编英汉翻译教程》(2003)、古今明的《英汉翻译基础》(1998)是为普通高校本科生编写的,内容较难,不适合成人高等教育学生使用。在缺乏适合成人高等教育学生使用的翻译教材的情况下,翻译教学很难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3.教学方法陈旧

在成人高等教育英语专业翻译课教学方法上,大多数教师仍沿用传统教学方式。教师先给出一句话或者一段文章让学生翻译,然后对学生的译文进行讲评同时点明其中涉及的翻译技巧,最后给出标准译文。这样的教学过程使学生能独立地完成翻译,得到翻译训练,使翻译水平有所提高。然而,其弊端也显而易见。由于讲评由教师说了算,学生和教师不能进行必要的讨论和交流,因而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容易使课堂显得沉闷和乏味。此外,教师给出的标准译文极大地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不利于翻译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显然,这种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无法实现提高翻译课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提高翻译教学效果的建议

1.积极制定针对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的课程体系

基于课程体系在教学中的纲领性、指导性作用,为使成人高等教育适应学习化社会和个性发展的需求,我们要根据成人学生的特点,组织专家创建以能力为中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的课程模式,在课程的设置上要结合学习者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设置、及时调整,编写适合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特点的教材。具体到成人高等教育英语专业的翻译课教学中,我们亟待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出现,从而对教材的选定、教学过程的监督以及教学效果的评定进行有效的指导。

2.编写适合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特点的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必备材料,编写适合成人高等教育学生使用的教材,已成为当前成人高等教育英语专业翻译课教与学的首要问题。该教材的编写应该在成人高等教育英语专业翻译课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内容涉及学生生活和毕业后的实际社会需求,遴选和组织应用性、实用性较强,可读性、趣味性相结合的应用文体及实用文体。在兼顾实用性的同时还要兼顾翻译史、翻译理论,注重英汉语言差异及翻译技巧,力求做到在培养学生的实际翻译能力的同时兼顾翻译理论修养的培养,做到以讲授翻译技巧为主,适当兼顾翻译理论。

3.发掘新颖的教学内容

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大都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继续深造都带有很强的目的性,讲求实用,因此教学内容应避免陈旧、理论性过强。如果教学内容陈旧、理论性过强,学生则很容易对翻译失去兴趣,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好。在讲授课本的同时,教师需要适当补充翻译实例。教师应结合社会热点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金融危机、旅游、餐饮等选取翻译教学素材以对教材进行必要的补充。多选择一些贴近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生活的例子,做到深入浅出,直观易懂,这样既能提高教学效果,又可以避免学习与实践相脱离,使学生能将所学内容更好地运用到日常生活实践中去。

4.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及网络教学

长久以来,我们的外语教学没用的是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模式。毫无疑问这样的教学模式为我们培养了无数外语人才,为我国的外语教学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也显而易见:教法单一,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不高。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手段现代化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全球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以多媒体为主的现代化教学已成为现代英语教学手段改革的标志。多媒体教学通过声音和画面的切换,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增强了语言情境的真实性和趣味性,使英语教学更加形象生动,更能刺激学生视觉和听觉等多种感官,使他们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鉴于翻译课程的性质,在教学过程中应把基础知识的讲授和基本技能的操作实践结合起来。在学习基本理论过程中,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班级讨论、学生相互问答、角色表演、现场模拟等多种形式来实现生生互动,而在讲授翻译基本技能过程中,可以采用教师设疑、学生回答,学生提问,教师答疑的多种课堂提问形式进行师生互动式教学。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启迪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D研究表明,课堂互动可以通过影响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进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5.教学中加入翻译实践环节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开放的社会,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大都已经参加了工作并在工作中感受到了接受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他们在工作学习中接触英汉、汉英互译的机会较普通全日制在校生要多,所以将课堂所学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也更多。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生活、工作中的机会让学生运用课堂所学进行翻译实践。可以在生活中进行翻译实践练习,或在互联网上外语论坛翻译版里一试身手,也可以在各种翻译比赛中进行磨炼。这些实践环节对学习者翻译能力的提高都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6.依托互联网及远程教育资源,实行弹性管理机制

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无法完全保证按时、足量地接受课堂教育。所以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借助互联网及学校里的远程教育资源对学生的学习实行弹性管理。比如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提交作业,老师也可以在网上开通讨论区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及讲评,有条件的话可以实现远程教育、网上教学。这样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和方便以提高学习效果。

四、结语

提高成人高等教育英语专业翻译课教学效果,既是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的特点和翻译课程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现实要求。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每一堂课,保证每一堂课的质量。课堂教学在整个教学工作中处于中心地位,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师备课计划等,都主要而且必须通过课堂教学才能实现。因此,提高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古今明.英汉翻译基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2]刘宓庆.翻译教学: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3]Kiraly.D.A Social Oonstructiviet Approach to TranslatorEducation:Empowerment from Theory to Practice[M].Manchester:StJerome.2000.

[4]孙致礼,新编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高等学前教育专业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 本文分析我国高校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结合当前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现状,提出加强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建议。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做好会计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整个会计行业生存发展的根本。但是,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屡见不鲜,会计人员素质也在不断下降。有调查显示,目前会计犯罪呈现高学历、年轻化的趋势,这与会计学历教育中缺乏职业道德教育有直接关系,因此对会计专业学生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高校会计专业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综合素质。一个人的知识和才能能否造福人类,往往取决于他的人格定位和道德水平。由于会计工作的特殊性,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职业道德水平有特殊的要求,一名合格的会计人才首先要具备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会计专业学生是未来会计事业的建设者,是会计法规未来的贯彻执行者,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德才兼备,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所以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会计人才是高校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高校必须顺应这一时代要求,大力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从战略的高度去培养既具娴熟专业技能,又有高尚道德情操的高素质会计人才,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经济的需要。

(二)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诚信为本的职业理念。每年高校为社会培养大量的会计人员,会计专业学生已是会计队伍的最主要来源。所以,在高校会计专业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将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内化为会计职业道德品质,最容易获得实质性的效果,从而使会计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遵守职业道德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我国著名会计大师杨纪琬说过:做人是做会计的根本,所以会计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殊性决定了更应强调对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具有完善的人格与深厚的道德修养,并以此作为出发点,提高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和树立“诚信为本”的职业道德理念,为他们将来进入工作岗位,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有利于加强会计学生毕业后的自我保护意识。我国现阶段大量企业肆意造假,多数经济案件都有会计人员牵涉其中,从而使会计成为“高风险”的职业。高校会计专业学生是我国会计人员最主要的来源,加强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从学生时期就使他们熟练掌握相关的行为规范,培养良好职业道德意识,实现自我监督和自律,是会计学生在以后工作中实现自我保护的最佳途径。加强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一方面能够使学生正确认识会计工作的重要性,产生热爱会计事业的责任感;另一方面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尽职尽责、忠于职守,正确处理奉献与索取、集体与个人的关系。这样,当经济利益与道德规范发生冲突时,才能够抵制住外在物质利益的引诱。总之,高校学习时期是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最合适的启蒙教育阶段,这一时期最容易使这种职业道德内化为个体道德,从而使会计学生在工作中面临职业道德挑战时,能够对公众利益和个人利益起到最大限度的保护作用。

(四)有利于会计队伍的健康发展。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在经济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大量的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具有强烈的需求,所以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直接影响着经营者、投资人、债权人和社会公众的决策,进而影响到整个经济社会的秩序。由于会计人员承担了重大的社会责任,所以在会计教学中必须把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纳入专业会计教学体系,使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在学校期间就能够得到培养,在毕业后能够以高尚的道德、积极的态度、正确的方法从事会计工作,从而从根本上促进会计队伍的健康发展。

二、高校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现状

(一)会计专业缺乏职业道德培养目标。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资本要素知识化,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已不仅限于具备会计专业知识与能力,更看重的是个人的综合素质。国家教委提出,高校会计专业的教育目标是:“培养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会计事务所、经济管理部门、学校、研究机构从事会计实际工作和本专业教学、研究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这是全国会计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然而,目前我国高校会计专业培养目标以及具体培养计划都将会计理论及实务能力作为重点,而忽略了道德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主要针对学生的智力培养,将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会计、审计学、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等课程列为专业必修课,而涉及培养学生德育方面的课程,如会计法、会计伦理等却很少有学校开设,即使开设也列为学时很少的选修课。总体上看,我国会计教育仍侧重于专业技术素质教育,而忽视职业道德和人格素质培养,忽视对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对各种能力的培养。

(二)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认识不够。虽然绝大多数高校会计专业教师是兢兢业业的,他们爱岗敬业,努力钻研,给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会计优秀人才。但我国会计专业教师主要是基础课程教师和专业课程教师,而很少有专门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会计法规、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师。由于高校会计专业教师不重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认为那是政治课老师的事情,与自身无关。所以,讲授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师主要从事理论的研究,缺少实际业务的经验,很难从深层次来理解和把握会计职业道德在实物操作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针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各种考试,如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职称考试、会计电算化考试等都主要是考查学生所具备的会计专业知识,而较少涉及有关会计职业道德方面的内容,以致会计专业课教师自然把授课重点放在会计专业知识上而忽视会计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内容。

(三)教学内容缺乏、教学方法单一。从现有的会计教学体系来看,高校会计学教材很少涉及到职业道德教育,现有的政治思想品德教材又存在内容空洞、形式单一、脱离专业等问题,而专门的配套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教材更是少之又少,这使实施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缺乏理论依据。另外,有关会计职业道德的课程,如《会计法》、《会计从业道德规范》等课程内容比较枯燥,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主要靠教师在会计课的讲授中或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提出一些职业道德要求,讲多讲少完全由老师决定,并没有针对性地向学生进行深层次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这种简单的授课方式,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产生了学生不愿意学、甚至厌学的情况。

三、加强高校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建议

(一)重塑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学目标。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应将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科学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可见,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中心思想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高素质人才更注重培养对象的综合素质,所以现阶段高校的培养目标并不是单纯的理论知识教育,而更应注重人文素质、品德等教育。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会计专业仍侧重于基础知识教育,而忽视职业道德的培养。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会计职业道德提出了新的要求,许多涉及会计职业道德的新问题需要解决,加强高校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高等院校会计专业在为社会培养会计人才时,应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会计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二)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学习。高校会计专业应把《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列为会计专业核心课程,在向学生讲授会计职业道德相关内容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 “诚信为本”的职业理念。由于职业道德的要求需要内化为职业理念,所以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需要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而不可能一蹴而就,通过一两门课程的学习就能达到效果。基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特殊性,教师只有通过平时细微的量的积累,寓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于各门课程之中,才能培养出综合的职业道德水平。另外,教师需要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的内在职业素质,在讲授时才能使学生真正地起到内化的作用。对于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包括修订教学计划或调整课程设置等,如在讲授审计、基础会计、财务管理、中级财务会计等课程中,结合现场需要可适当增加职业道德内容。也可将案例教学与道德教育相结合,让学生了解违规会计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内在原因,通过讨论分析职业道德冲突的解决途径和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培养职业道德观念,增强法律意识和提高职业道德水准。

(三)丰富会计职业道德教学内容。由于会计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很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丰富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职业使命感、责任感和道德意识教育。由于现有教学内容的缺乏,需要会计教师及时地将杂志、报纸、网站等所报道的各种案例和新闻作为教学内容,补充教材实践知识的不足,增强学生识别虚假会计信息的能力,从而起到强化职业道德理念的作用。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不局限于书本知识,形式灵活多样,通过实际案例感受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对会计职业道德精髓的理解,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后不断地更新和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从而不至于被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所淘汰,而且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人格和理念。

(四)聘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在当前的会计教学中,我们的专业教师长期从事专业理论教育,对实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往往知之甚少,基本上是从大学毕业直接走上讲台,实践知识比较欠缺,从而在职业道德教学中显得说服力不够。基于这种不足,高校可以通过聘请法律界、财税部门、会计师事务所、企业会计主管等学识丰富的人员以讲座、班会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判断教育。这些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行业名家对会计业界的动态了解的非常清楚,他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工作实践或经验教训向学生讲述会计行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未来发展方向,宣传遵守职业道德的模范,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间接了解我国会计道德现状,认识到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达到在校期间培养自己良好道德品质的目的,从而使自己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模式,既丰富了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达到了教育学生的目的,使学生更直接、更深刻地感受到职业道德对做好会计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可以使学生牢固地树立职业道德观念。

主要参考文献

[1]董丽英.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与方法设计[J].财会通讯,2007.8.

高等学前教育专业范文第5篇

社会需求大,学生来源足。目前,广东总人口已达1.1亿,其中户籍人7900万人,长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3100多万,已超过河南成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近几年,公办园入园难问题仍然突出,全省各地如雨后春笋般一下子冒出了很多民办幼儿园,教师需求缺口较大,省内四大幼师和大专院校毕业生更加供不应求。为此省内公办中职学校积极调整专业结构,顺应社会需求,纷纷开设1至2个学前专业班,培养幼职学生,以满足民办幼儿园教师需要。

办学时间短,指导能力差。由于社会需求量大,2007年起,从很多公办综合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始设立幼职专业班,发展到民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也开办此类专业。这些学校既不是幼儿专科学校,也不是师范教育类学校,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大多不是教育类专业毕业,更说不上从事过学前教育工作。在开办幼职专业过程中,很多管理人员不能正确理解专业建设的方向和重要性,存在硬件建设不达标、功能室配置不全、教材选择不合理等问题,对于专业建设和学生发展也无法发挥指导作用。

转型教师多,专业教师少。按照要求担任“三学六法”的教师,应是学前教育专业全日制本科的专任教师。在广州、珠海等地办学时间较长的学校,基本达到配有1至2名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与之相比,在粤东西北地区办学时间短的学校,学前专业教师较少而且经验不足,担任学前教育的教师大部分是转型教师。相关学校常常是整合各科教师来担任专业课程,如音乐老师教学生钢琴、唱歌,语文老师教语言教学法,数学老师教数学教学法,甚至有些中职学校全校没有一个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也照样开办幼职专业,有些学校临时聘任的授课教师根本没有教师资格证,如由退休的医生来担任《儿童卫生学》,由歌舞团演员担任《舞蹈》教学。临聘教师流动大,教师的积极性差,教学方法比较陈旧,整体教学水平不高。

功能场室配置不达标,学生专业技能薄弱。按照广东省教育厅的相关要求:各学校要配有专门的舞蹈室、钢琴室、学生画室、钢琴和电钢琴等,很多学校均未达标。个别学校功能室还在筹建中,有些学校新添置的钢琴还没有开始使用。由于缺乏充足的场地设施、没有严谨的教学管理规范,再加上职业中学的学生本身基础较差,学习时间短,(幼师是2.5+0.5,两年半在校学习,半年实习;幼职是2+1,两年在校学习,一年实习),许多毕业生技能技巧远未达到现代幼儿教师水平,只能选择在门槛较低的民办幼儿园就业。

二、对策建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书育人是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大事要事,教师素质必将直接影响到下一代健康成长。目前,我省学前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如何进一步规范办学模式,提高办学质量,从源头提高幼儿教师综合素质,适应现代学前教育要求,为此建议:

加大经费投入,完善设施设备。各地教育部门要督促有关学校要严格按照《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要求,进一步加大投入,尽快完善办学的设施设备,以满足学生学习条件,保障学校发展的需要。

重视长远发展,引进专业人才。由于学前教育本科学院每年毕业生大多留在广州或深圳、珠海等发达地区就业,而粤东西北等欠发达地区基本无法聘任到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到中职学校来任教。学校要长远发展,必须重视人才培养与引进,要有计划通过高薪聘请或有编制引入等方式,尽量引进全日制学前教育本科人才,才能确保师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