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慢性病防控计划

慢性病防控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慢性病防控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慢性病防控计划

慢性病防控计划范文第1篇

【摘要】慢性病是当前人类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以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为代表的慢性病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死因,占总体死亡的80%以上。因此提高慢病防控能力,有利于家庭、社会和谐发展。自2009年我县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启动后,经过各级专家的反复跟进培训,我县医生的慢病管理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基层医疗单位的就医环境和综合服务也逐步得到了居民的认可,慢病防控能力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慢性病;预防与控制;能力

【中图分类号】R19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1065-021.慢性病防控现状

基层目前开展的慢性病管理主要围绕项目在所辖区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管理,肿瘤筛查和重性精神病人管理治疗等项目工作。慢性病危险因素的监测我县还未开展。就慢性病防控评估能力看,我县整体评估能力薄弱,截至调查之日,我县尚未开展过慢性病防控评估,慢性病工作开展的局限性和短期性,限制了慢性病评估的有效实施。

从基线调查、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入手,通过开展“家庭主妇培训班”、“小手拉大手”、“健康一二一”和发放限盐勺、控油壶等活动对辖区居民进行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预,达到预防与控制各种慢病的目的,已取得了一定成效,采取的方法和措施逐步被群众认识和接受。2.慢性病干预

慢性病干预是有效控制慢性病的手段。慢性病干预的覆盖面越广,人群受益率越高,慢性病防控工作效果越好。慢性病高危人群的发现管理工作开展的远远不够。需要加大慢性病干预工作点,扩大干预范围,创新干预方式,加强干预力度。我县慢病工作的开展主要是以国家经费补助项目或自治区科研项目的支持为依托开展。基层目前开展的慢性病管理主要围绕项目在所辖区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管理,肿瘤筛查和重性精神病人管理治疗等项目工作。

2.1高血压、糖尿病的干预。各单位对辖区内所有35岁以上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为管理目标人群,并且在以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为契机,对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筛查、评估登记建档管理和随访,并制订了高血压、2型糖尿病筛查、评估、确诊管理工作流程,做到了慢性病个案实行一人一病一档案,每个档案中有个人信息表、个人体检表、每次随访记录表等。

2.2精神卫生工作的干预。精神卫生工作作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其造成的个人、家庭、社会危害是有目共睹的。今年来,针对精神疾病的卫生关注度和防治管理逐渐被纳入到慢性病的重要工作范畴。2009年,国家医改工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纳入9类3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当中。宁夏地区为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实施,自2010年起,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全面纳入到疾控工作的常规性工作任务当中。2010年我县开展实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的辖区覆盖率基本为100%,然而因地区在精神卫生专科的发展上缺少配置,我县普遍存在专业精神专科医师和精神疾病防治工作人员短缺问题,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率未得到有效提高。开展精神卫生工作的专业人员队伍并未得到壮大,疾控机构中开展精神卫生工作的人员普遍缺少专业的精神疾病专业知识,加之诸多的疾病控制工作内容的统揽一身,难以保证精神卫生专业防控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总之,慢性病的管理缺少长期的、规范的、具有顺畅工作流程的管理模式。因此,要实现慢性病长远的预防控制管理水平,则需要制定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指南,在如何有效发挥疾控机构工作人员能力和基层百姓的参与性上进行深入思考。

2.3其他。2009年9月,隆德作为宁夏的试点县,首次开展实施中央补助地方妇女子宫颈癌早诊早治项目工作,随后在2010、2011年增加肿瘤随访登记、食管癌/贲门癌早诊早治项目工作,2012年又启动了妇女乳腺癌早诊早治项目工作,在项目支持下,推动了一部分的慢性病防控工作内容的开展,惠及广大群众。

较之结核病、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和免疫规划工作,隆德县慢性病防控工作缺乏丰富的经验、规范化的流程和科学指导的工作规范。慢性病工作涉及内容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对健康需求的增多,除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等主要慢性病防治外,对于肿瘤防治、营养保健、口腔卫生等健康需求日益增大,慢性病防控工作任务越来越重。以隆德县现有的疾控队伍力量和慢性病防控机构、人员建设现状来看,满足人群诸多的慢性病防控需求存在着很大的差距。3.建议

3.1政府制定政策,落实防治经费,形成以卫生部门为主,协调各部门共同努力的“大卫生”新格局是关键。

3.2发展一支战斗力强的慢病防治工作队伍是保障;主动协调好涉及乡镇村领导和部门关系外,参与工作的乡村医生建立和管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给予一定的补助,形成“大卫生”的局面。

慢性病防控计划范文第2篇

6月30日至7月1日,卫生部行业专项“社区肺功能规范诊断技术培训会”在京举行。在两天内,中华医学会呼吸学会主任委员王辰教授等多名该领域专家围绕“社区肺功能规范诊断技术”这一核心课题,从不同角度作了多场学术讲座,使接受培训的各医疗机构代表获益匪浅。

在此之前,为积极做好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遏制我国慢性病快速上升的势头,保护和增进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家卫生部、发改委、教育部等15部门于今年5月联合制定并了《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以规范基层医疗机构对呼吸系统慢性疾病预防与诊治,加强社区医疗机构的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社区医务人员对病患肺功能检查的认知水平。

据了解,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影响我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常见慢性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加快,慢性病发病人数快速上升。据《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中公布的数据称,我国现有确诊的慢性病患者2.6亿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由于其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和高经济负担,被列为四大慢性病之一,已成为我国严重的医疗保健与公共卫生问题。

而国内外的经验表明,慢性病是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的疾病。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群众健康意识提高,为做好慢性病防治工作奠定了基础。多年来在我国局部地区和示范地区开展的工作已经积累了大量成功经验,并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慢性病预防控制策略和工作网络。但是,慢性病防治工作仍面临着严峻挑战,全社会对慢性病的严重危害普遍认识不足,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尚未建立,慢性病防治网络尚不健全,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因此,卫生部要求“十二五”时期是加强慢性病防治的关键时期,要把加强慢性病防治工作作为改善民生、推进医改的重要内容,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尽快遏制慢性病高发态势。

《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中要求: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注重效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心下沉。以城乡全体居民为服务对象,以控制慢性病危险因素为干预重点,以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和患者管理为主要手段,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防治作用,促进预防、干预、治疗的有机结合。到2015年达到进一步完善覆盖全国的慢性病防治服务网络和综合防治工作机制,建立慢性病监测与信息管理制度,提高慢性病防治能力,努力构建社会支持环境,落实部门职责,降低人群慢性病危险因素水平,减少过早死亡和致残,控制由慢性病造成的社会经济负担水平等的目标。

在此背景下,针对慢性疾病的社区医师的规范化、系统化培训便显得极为重要。因此,北京多家医疗机构与总部位于美国的康尔福盛(上海)商贸有限公司(CareFusion)携手合作,面向北京社区医师开展了“社区肺功能规范诊断技术培训”。

据了解,社区肺功能规范诊断技术培训项目是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与规范诊治体系建设及适宜技术研究”之“中国成人肺功能现状调查”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中华医学会呼吸学会主任委员王辰教授发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及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牵头申请。

会上,多名专家出席并围绕肺功能检测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诊断中在地位以及如何早期识别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方面,对来自不同社区近120位医师进行为期两天的现场培训,旨在为社区医疗机构普及传授肺功能检查的规范化方法,结合肺功能仪的临床应用讲解,提升社区医务人员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早期诊断水平。

有鉴于此,为提高医务人员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早期诊断水平,“肺功能规范诊断技术培训”项目将作为一项长期计划,将覆盖全国10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60多个社区。

慢性病防控计划范文第3篇

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文化水平的丰富、生活质量的改善,居民对健康的需求内容、需求范围发生了根本变化,他们既重视有病治疗,更重视无病预防;既追求身体健康,更追求身心健康;既需要健康维护,更需要健康投资、健康管理。要全面适应社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满足居民复杂多变的健康需求,需要深入剖析社区健康管理需求,全面了解社区健康管理优势,探讨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健康管理实践模式,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

关键词:

社区;健康管理;需求;社区卫生服务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社区居民生活水平提高,针对人口老龄化、慢性病井喷、医疗费用居高不降等一系列医学难题,以社区为平台、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点、寻找有效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是新时期新医改下全球卫生体制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满足社区居民不同层次的健康需求的必然选择。

1社区健康管理需求分析

1.1慢性病井喷

随着不良生活方式的增多、饮食结构的转变以及生活环境的恶化,我国社区居民疾病谱、死亡谱发生了很大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死亡率持续上升,逐步成为社区居民健康“头号杀手”,严重危害社区居民健康、阻碍社区经济发展[1]。2002年我国已有高血压和血脂紊乱病人各1.6亿人,超重率30.0%、肥胖12.3%,城市50岁以上居民患病率:高血压55.0%,血脂紊乱46.0%,糖尿病16.2%,且持续上升[2]。《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居我国人口死亡原因前五位的分别为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及损伤中毒,慢性病将成为今后影响社区居民健康、引起过早死亡、导致残疾的首要原因。《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主要结果》显示:我国社区居民慢性疾病持续增加、疾病负担日益加重。城乡居民两周患病率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过去十年中,患病比例由39%增加到了61%,且平均每年新增1000万例慢性病患者。患病人群基数庞大、人口老龄化进程迅速以及慢性病患者趋向低龄化,迎来了慢性病“井喷”时代。我国现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慢性病防控体系、防控政策、具体措施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社区慢性病防控体系尚未健全,居民无法获得全程的、连续的、系统的、个性化的慢性病管理服务,慢性病高危人群得到的预防干预措施不够全面、系统,慢性病患者获得的医疗卫生服务未能连续、个性化;其次,社区慢性病防控信息系统尚未完善,未能及时收集居民健康信息,无法全面掌控居民健康状态,健康信息管理效率不高,健康资源利用不充分;最后,社区慢性病防控理念滞后,重点关注患病后的药物治疗,忽略高危状态下的预防干预,造成医疗费用庞大而防治效果却不理想的局面。健康管理坚持预防为主,及时发现亚健康状态以及慢性病“后备军”,紧抓可变的、可防的、可治的健康危险因素,综合干预、防治结合,从源头上阻断慢性病的发生、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慢性病管理主要承担机构,在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急需结合社区实际引入健康管理理念、探索健康管理模式。且健康管理具有投入少、效益高的优势,能够有效降低居民医疗费用、缓解社区经济负担,是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必然选择。

1.2人口老龄化

国家统计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指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1.59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2%,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1.09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3%[3]。据卫生部统计,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慢性病患病率是全部人口患病率的3.2倍,伤残率是全部人口伤残率的3.6倍,65岁以上老年人中老年痴呆症的患病率为6.6%,85岁以上高龄老年人中老年痴呆症的患病率为33%[4]。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不可避免、进程无法逆转,老年化过程中伴随的问题日益严重,高龄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完善,对国家和社区经济的发展、文化的进步、生活质量的提高都带来深远的影响、严峻的挑战,我国作为老年人口绝对数最多、人口老龄化进程最快的国家之一,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是否有效,不仅影响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影响家庭生活质量、影响社区发展水平,更关系到社会和谐与国家稳定。我们需要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平台,以现有养老模式为基础,引进健康管理,转变传统养老观念,完善养老制度,缓解银潮带来的巨大压力。老年人是社区健康服务的重点人群,是社区卫生服务的定点对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该向老年人提供更多、更好、更全面的医疗保健服务。一方面,老年人组织器官衰老,身体功能减退,抗病能力下降,疾病易患性增高,且所患疾病以退行性病变为主,与普通人群相比更需要家庭、社区和医疗机构提供健康服务;据卫生部统计,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城乡合计能够自理的老年人占80.7%,能够部分自理的占12.9%,完全不能自理的占64.7%,需要日常生活照料的老年人比例,城乡合计为9.8%,其中79岁以下的有7.3%,80岁以上的有33.1%,老年人对社区健康服务有客观需求;另外,老年人社会角色转变、社会地位改变,经济承受能力弱,社会养老保险提供的只是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针对工薪阶层,老年人难以支付商业医疗卫生服务,无法满足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需要社区卫生服务系统提供便利的、实惠的、可及的健康服务[5]。另一方面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家庭结构缩小,现代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居民健康保健知识比较缺乏,无法承担老年人健康养老的重任,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精力上都显得力不从心,需要社区卫生服务系统进行协助;现有医疗服务模式重点关注疾病状态,注重疾病治疗,忽视健康教育、生活指导等疾病预防,不能完全满足老年人的健康保健需求,需要社区卫生服务系统进行健康知识宣教、督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老年人日常对卫生护理服务的需求状况:城市地区老年人需要陪同看病的占13%,需要上门看病的占20.5%,需要上门护理的占13.8%,需要康复治疗的占21%[6]。迫切需要创新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来改善这一问题,健康管理应运而生,引进健康管理,使社区卫生服务更加经济、有效,有效缓解老年化给社区、家庭带来的巨大压力,为老年人提供个体化、专业化、普及化和优质化的健康,满足老年人复杂的、多层次的、整体性的养老需求。

2社区健康管理的优势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7]报告显示:人类1/3的疾病通过预防保健可以避免,1/3的疾病通过早期发现可以得到有效控制,1/3的疾病通过信息沟通能够提高治疗效果。疾病发生、发展的自然进程就是一个健康危险因素不断作用、不断积累的过程,健康管理通过作用于疾病自然进程中的各种可控、可防、可及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的发生、控制疾病的发展以及促进疾病的康复,有别于传统卫生服务系统“重治疗、轻预防”仅在疾病治疗阶段才介入的理念。美国健康管理20多年的研究显示:健康管理对于任何企业和个人都有一个90%和10%的关系,即90%的个人和企业通过健康管理后,医疗费用降到原来的10%;10%的个人和企业没有进行健康管理,医疗费用比原来提升了90%[8]。因此,在社区卫生服务系统中引入健康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可以减低医疗费用、降低个体就诊率,更能缓解卫生系统经济负担、增加社区整体经济效益。

2.1引进健康管理

化被动治疗为主动预防健康管理主动发现社区居民整体健康问题,主动了解社区疾病构成,紧跟国家医疗卫生策略,提供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卫生服务,国家现有的医疗卫生体系,主要是针对居民疾病发生后的一个被动应对和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的被动应急,具有被动消费的特点,居民往往身患疾病无法自然恢复不得已才去医疗机构寻求治疗,而健康管理主动进行包括疾病管理、亚健康管理、心理健康管理、个人健康信息管理、个人健康维护等在内的、系统的、完整的健康服务,具有主动需求的特点,居民处于健康或亚健康状态,为了从源头上阻断疾病、维护健康、促进健康,主动寻求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健康管理通过把科学、合理、健康的生活方式传授给健康需求者,变被动的健康护理为主动的健康管理,在维护健康的基础上促进健康,化被动为主动,抢占时机,从源头上阻断疾病。

2.2引进健康管理

促进社区经济发展从经济属性而言,健康管理是服务产业的重要内容;从社会事业属性而言,健康管理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管理能够为居民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等相关产品和服务,产业链长、产品种类全、服务范围广,能够有效提高社区劳动力素质、提升社区经济竞争实力、促进社区经济转型升级,为社区经济发展做贡献。因此,引进健康管理,不仅能够改善社区居民健康状况,更与社区和谐稳定、经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给社区带来不可忽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3引进健康管理

提升社区卫生系统科研能力健康管理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知识密集型的、应用技能型的产业,有许多有待研究的核心技术,例如健康信息技术、健康普适服务技术等,在社区卫生系统中引进健康管理,把握生命科学发展机遇,综合借助先进诊疗技术、前沿健康监测手段,结合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生物工程等学科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对居民健康信息、健康资源进行管理,展现相关学科的实践价值,体现相关领域的先进成果,结合社区现有的科研创新资源,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的优势,推进健康管理服务产业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促使社区能成为人类健康科技自主创新的的研发基地和实践试点。发挥社区健康管理的科技附加值,有效提升社区卫生系统的科研能力。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社区居民急性传染性疾病患病率大大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却持续上升,这与长期身体疲乏、精神紧张、生活方式不健康、膳食结构不合理以及社会心理问题逐渐积累密切相关,在社区引进健康管理,调动社区各方面的资源、动员社区全体居民,从饮食结构、生活方式、运动保健等方面进行全面监测,系统的收集健康信息、科学的评估健康状况、针对性的提供健康指导,帮助居民减少慢性病健康危险行为,降低医疗卫生费用,满足居民不同层次健康需求,促进社区居民整体健康。因此,在社区引进健康管理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3社区健康管理实践模式探讨

3.1以政府政策法规为指导

开展健康管理政府部门要建立建全健康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对服务模式、服务内容作出规范,将准入制度适当降低,引领社会资源进入健康管理[9]。健康管理是一个综合性强的、多学科交叉的行业,涉及预防医学、临床医学、询证医学、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学科,应该建立一套专门的、全面的法律法规,出台一系列有利的、有倾向的政策制度,以保证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健康管理工作能够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科学化的实施;引导医疗卫生资源进入社区,将投资重点放在未病阶段,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将疾病控制萌芽状态,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政府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引进健康管理,为广大人群购买公共卫生服务,力求以创新性社区化模式开展健康管理服务,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的医疗保健需求。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从扩大供给、刺激需求两个角度,针对健康服务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肩负的主要任务,在坚持现行政策的同时,施行放宽市场准入、加强布局规划、给予用地保障、完善财税支持、优惠价格政策等具体措施,加大政府投入,对社会资本举办的健康服务机构也提供财政支持资金补助。为健康管理中政府和市场做了明确的定位,一改以往政府占主导地位的模式,将政府作为行业的引路者和推进者,赋予其规划蓝图、提供支持的角色。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搭建了合理的健康管理平台,提供了有利的健康管理政策,促使健康管理成为一项惠及社区全体居民、涵盖社区基本医疗服务的工作,充分发挥社区健康管理机构作用,承担慢性病防治、老年人保健等重要任务。

3.2以现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平台

开展健康管理健康管理的服务对象涉及整个社区居民———不仅包括病人,还包括亚健康人、健康人,经验表明,80%的疾病可以在社区得到有效防治,贯彻“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理念,社区医疗条件无法治疗的疾病,利用双向转诊制度转向上级医院,病情控制或治愈后再转回社区康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仅作为居民的健康教育中心、慢性病防治中心为居民提供健康知识、指导疾病防治,更应该作为健康管理平台为居民收集健康资料、处理健康信息、管理健康资源[10]。健康管理理念在我国并不陌生,我国社区卫生服务设计理论、功能定位强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就很好的体现了健康管理的思想。许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针对慢性病人开展的如定期随访、免费血压监测、健康知识宣教等,就是健康管理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具体实践。目前,我国健康管理行业实践还处于初级阶段,社区卫生服务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将健康管理引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会起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效果。在社区医院成立专门的健康管理部门,涵盖健康体检、健康管理、医疗卫生服务,探讨社区健康管理模式、收集整合居民健康信息、策划社区健康管理计划、进行社区健康管理实践,可以设立慢性病门诊、儿童保健门诊、心理咨询门诊、预防保健门诊等下属部门,监管社区健康体检中心、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临床医疗卫生服务与健康管理服务一体化。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引入健康管理,具体实践模式有:①管理健康信息:对居民进行生活习惯、健康行为、工作环境、体检结果、家族史、既往史等进行跟踪,记录居民健康问题、病情进展、周期性健康检查、门诊病历、住院病历等健康信息,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家庭健康档案、社区健康档案、儿童保健记录、慢性病随访记录等健康档案;②评估健康风险:用收集的健康信息,建立健康危险评价模型分析计算预测疾病危险程度;③指导健康计划:明确疾病危险因素后,提供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进行健康指导,引导健康行为,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

3.3以双向转诊制度为桥梁联合上级医院

开展健康管理由于社区医疗服务经济利益少、服务水平低、政策配套不完善造成双向转诊“转上容易转下难”的尴尬局面。通过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中引进健康管理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全权代表患者利益,改变双向转诊制度中社区医院和大医院之间的直线关系,形成患者(健康管理中心)、社区医院、大医院三方利益平衡的就医模式。健康管理中心不仅掌握卫生资源的分布情况,熟悉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之间的关系,掌握疾病早期鉴别方式、疾病最佳转诊时机、便利的转诊途径等,而且熟悉社区居民居住环境、生活方式,详细的掌握居民家族史、既往史、门诊病历、住院病历等健康资料,可以为就诊居民提供准确的、针对性的就医指导,进行适时的、必要的转诊服务。社区健康管理中心完整的、持续的记录了个体和人群的健康状况,可以为双向转诊提供信息支持、加强沟通交流。完善双向转诊制度,缓解大医院的就诊压力,保证宝贵的医疗资源用于重要环节,同时提高卫生资源使用效率,避免有限的医疗资源过度使用、造成浪费,使上级医院集中优质医疗资源,解决重点难点医疗问题,使社区医院进行常见病、慢性病的首诊,发挥其基础性医疗的作用,医生通过上下级医院之间的信息共享网络查阅患者既往检查、用药情况,避免重复检查、重复用药,节约医疗资源、提高整体的医疗质量和临床效果。在社区卫生服务系统引进健康管理服务,管理整个社区居民的健康信息、收集健康资料、整合健康资源,全面了解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开展健康教育、进行医疗咨询,提供最合理的就医决策建议,争取做到合理利用社区资源、充分发挥社区优势,小病在社区医院治疗、大病转向上级医院。调动社会力量、专家力量对医疗行为进行有效监督,防止延误病情、过度治疗、浪费医疗资源等不良现象,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约束能力,掌握患者就医流向,增加对社区卫生资源的利用,减少医疗费用。这样既能节约医疗资源降低医疗费用,又能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促进社区居民健康[11]。

3.4以信息通讯技术为手段互动双赢

开展健康管理健康管理服务对现代信息通讯技术有极高的依赖度,依托现代信息通讯技术作为运行平台,借助先进信息通讯手段做为支持,有效实现健康管理的市场化、规模化。健康管理的出现为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开拓出全新的发展方向、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信息通讯技术的进步将提高健康管理的服务内涵、提升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扩大服务规模等。以实施社区健康管理为立足点,以建立社区健康档案为切入点,以提高社区慢性病防控效果、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积极性、以增加社区居民主动性为落脚点,以提高社区人群健康素养为重要途径,实现健康居民、健康社区、健康中国的目标。居民健康数据资源将成为社区最重要的核心资源和共享资源,它将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与健康产业协调发展,引导社区卫生服务与健康管理向集中管理、分散经营、贴身服务、产业联合、规模发展的方向运行[12]。

参考文献:

[1]吴燕,杨俊杰,王菊兰,等.“团队—契约—医患合作”的糖尿病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5):2861-2864.

[2]吴义如.糖尿病社区综合管理联合家庭保健员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2:382-383.

[3]季宏,计振民,张东升,等.社区卫生定向服务模式在机关干部高血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老年医,2012,26(2):32-34.

[4]陈洪杰,罗晓蓉,章顺龙,等.家庭医生开展全周期家庭健康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探讨[J].中国健康教育,2013,3:285-287.

慢性病防控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死亡;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643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510-02

疾病死亡分析是居民健康统计的主要内容之一,能够反映各疾病导致死亡所引起的严重程度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人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及居民死因谱等重要信息,揭示影响当地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通过对2012年海拉尔区居民死亡资料的整理及分析,为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对策、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提供重要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2012年海拉尔区户籍人口来自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公安分局。

2012年户籍人口死亡原因数据来自海拉尔地区承担死因监测任务医疗卫生机构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上报的数据

1.2方法

1.2.1死亡资料统计具有本地区常住户籍的居民死于医疗卫生单位的由经治医生根据死因诊断按ICD-10分类规则填写;死于家中者由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乡镇医疗机构)的地段医生调查核实死因后ICD-10分类规则填写;凡非正常死亡或卫生部门不能确定是否属于正常死亡者,需经公安司法部门判定死亡性质并出具死亡证明。

1.2.2人口资料收集利用公安部门提供的年龄别人口数或人口年龄构成资料;人口普查提供的分年龄组人口数和人口年龄构成资料。

1.3统计分析所有数据采用Exce12003和SPSS17.0软件分析。

2结果

2.1人口资料统计分析

2.1.1全区人口变化动态2012年全区共出生1270人,出生率为4.78‰,死亡1687人,死亡率为6.3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57‰。

2.1.2分年龄、性别人口2012年全区总人口265745人,其中男性135471人,占50.98%,女性130274人,占49.02%。男女比为1.04。全市0-14岁人口占10.59%,远远低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16.5%水平,说明海拉尔区人口结构均处于严重的超少子化状态,提示海拉尔区应该及时调整计划生育政策,以缓解将来劳动力严重匮乏的情况发生。15-59岁占77.56%,高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69.8%水平,60岁以上人口占11.85%,低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13.26%,65岁以上占8.10%,低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9.1%平均水平。人口结构属于老年型。

2.2居民死亡统计分析

2.2.1总死亡情况2012年全区共报告死亡个案1660人,其中男性985人,女性675人,男女死亡比为1.46。全人群平均死亡年龄为67.43岁,男性65.00岁,女性70.97岁。

全人群粗死亡率为624.65/10万,标化死亡率为495.48/10万;其中男性粗死亡率为727.09/10万,标化死亡率为551.72/10万;女性粗死亡率为518.13/10万,标化死亡率为443.27/10万。总人群预期寿命76.54岁,男性74.14岁,女性79.13岁,均高于2010年全国人均74.83岁、72.38岁、77.37岁水平、已经提前达到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人均预期寿命到2015年达到74.5岁水平。

2.2.2死因构成及顺位2012年海拉尔区居民前几位主要疾病死因按高低顺序依次为恶性肿瘤报告死亡502例、占报告死亡总数的30.24%;缺血性心脏病报告死亡367例、占报告死亡总数的22.11%;脑血管病报告死亡306例、占报告死亡总数的18.43%;损伤中毒报告死亡165例、占报告死亡总数的9.94%;呼吸系统疾病报告死亡120例、占报告死亡总数的7.23%;消化系统疾病报告死亡67例、占报告死亡总数的4.04%;表明目前几位死因对我市城区居民威胁巨大,其中最主要死因是恶性肿瘤、缺血性心脏病及脑血管病,这3个疾病占全部死因构成的70.78%。和中国2009年城市居民前十位死因顺位基本相同。

2.2.3主要死因对居民寿命的影响按照海拉尔区死因顺位前10位死因进行去死因预期寿命处理,分别去除各死因,预期寿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不同死因去处之后增寿年数不同。

去除恶性肿瘤,全人群可增寿3.68岁;去除缺血性心脏病,全人群可增寿3.22岁;去除脑血管病,全人群可增寿2.22岁;去除呼吸系统疾病全人群可增寿1.24岁,去除损伤和中毒,全人群可增寿0.92岁,去除消化系统疾病全人群可增寿0.43。

恶性肿瘤、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损伤和中毒显著高于其他减寿因子,作为减寿因子对人群寿命的危害最大,共计损失15322人年,占全死因损失年的61.00%。减寿率分别为26.88/千人口、10.42/千人口、9.62/千人口、14.01/千人口。

传染病平均减寿年数最高,平均减寿年数为38.00,其次为损伤和中毒平均减寿年数为33.56。

3讨论

2012年海拉尔地区居民前10位主要疾病死因按高低顺序依次为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泌尿和生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传染性疾病,此10种疾病死因占全部死因构成的96.14%。居第1位的是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88.90/10万,占死亡总数30.24%;居第2位的是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为138.10/10万,占死亡总数的22.11%;居第3位的是脑血管病,死亡率为115.15/10万,占死亡总数的18.43%。此三种疾病占全部死因总数的70.78%。

可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影响本地区居民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并且成为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的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所以,今后要不断加强对广大市民的健康教育和预防知识宣传,积极开展慢性病调查和监测。准确掌握本地区慢性病发病动态,有针对性的采取防控措施。坚决落实国家制定的一系列防控政策,不断加大慢性病的防控力度,切实提高居民的期望寿命和生活质量。

慢性病防控计划范文第5篇

一、做好肺炎疫情基层防控工作

1.加强疫情排查和管理。压实属地责任,协助开展自国外境外(含非法入境)、国内中、高风险等地区人员入赣排查工作,做好登记造册、跟踪随访、健康监测等管理。加强排查数据分析研判、信息共享和大数据比对,做实做细排查工作。

2.加强发热诊室建设。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诊室建设和管理标准,严格预检分诊、信息登记、初筛隔离、转诊跟踪等管理,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患者接诊及报告流程,落实“四早”原则,提升传染病预警报告能力,发挥好基层疫情防控“哨点”作用。

3.加强城乡社区疫情防控。在地方政府统一领导下,组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乡村医生积极参加城乡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按照网格化管理要求,落实分级分区综合防控措施。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健康宣教、分诊转诊、院感防控等工作。

4.加强疫情防控应急储备。持续做好基层医务人员防控政策、知识和技能培训,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完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做好应对突发事件应急准备。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疫苗接种现状调查,加强接种能力建设,积极做好疫苗接种工作。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常态化防控所需防护物资储备。

二、做好健康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1.做好脱贫人口医疗保障政策衔接。配合医保部门,落实落细医保待遇向脱贫人口适度倾斜政策,并做好政策衔接和平稳过渡,稳定脱贫人口综合医疗保障水平,积极防范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2.加强因病致贫返贫监测预警。加强健康扶贫信息系统管理,对国家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省扶贫大数据平台、医保部门系统等患者救治、费用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对“基本医疗有保障”方面突出问题实行动态监测,对脱贫人口、边缘户因病致贫返贫风险实行跟踪预警,并及时开展精准帮扶和做好相应救助。

3.大力推进健康乡村振兴建设。深化基层卫生综合改革,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组织对基础还不牢靠、短板还较突出、出现机构和人员“空白点”风险较高的村级卫生室,实施健康乡村振兴建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4.做好脱贫人口慢性病管理。对患有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肺结核和严重精神障碍等4类慢性病脱贫患者做到“应签尽签”,提高履约率和服务质量。对通过监测预警确定的、因病返贫风险较高的贫困户,组织签约服务团队开展定期随访,及时指导做好治疗、住院、转诊、用药指导、康复管理等服务。

三、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

1.加快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继续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组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照标准,开展自查自评、专家审核和整改提升。2021年全县不少于60%的乡镇卫生院达到基本标准,10%的乡镇卫生院达到推荐标准。

2.组织基层卫生人才培训及考试。组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临床医师、护士、管理人员、乡村医生等人员培训与考试,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家庭医生团队实用技能。对各乡镇(场)国培项目执行情况开展绩效评价,提升项目绩效。

四、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提升

1.加强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管理。组织开展项目系列宣传活动,开展线上培训与考试,提升业务能力。组织开展基本公卫第三方电话调查和任务完成情况监测。加强项目信息系统建设,开展线上线下督查指导,定期通报项目进展。

2.加强项目资金监管与绩效评价。加强项目资金拨付、结算和监管,规范资金使用,足额及时结算发放乡村医生项目服务补偿,确保资金安全有效。加强项目绩效考核,加强项目效果评价督导,充分利用考核结果。

3.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效。针对重点人群大力推进个性化签约服务,强化健康咨询、健康评估、预约挂号、预留床位、预约转诊、用药取药等服务,提高签约服务实际效果。多渠道扩充家庭医生队伍,提高供给能力,使签约服务多样化,更具选择性。一是科学确定重点人群签约服务应签范围、服务目标,在稳定签约数量、巩固覆盖面的基础上,把提升服务质量放在首位,科学合理确定签约目标,做到签约一人、履约一人,做实一人,开展规范管理与健康服务,促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规范,提升群众满意度。二是家庭医生签约必须是家庭医生团队与签约服务对象面对面签约,杜绝代签、假签。家庭医生团队要对签约对象开展面对面随访,询问身体状况、病情,检查并评估心率、血糖和血压等基础性健康指标,在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提供健康执导,做好履约记录,并同步更新居民健康档案。三是家庭医生团队至少提供以下10项履约服务: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健康管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优先预约、优先转诊、出诊、药品配送与用药指导、长期处方、中医药“治未病”等。四是各地结合家庭医生团队自身服务能力及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情况,在落实基础服务包的基础上为签约居民提供个性化签约服务,增强签约服务的吸引力。

4.推进慢性病医防融合。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成立慢性病管理科,重点做好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慢性病医防融合工作,针对慢性病人群同步提供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增强群众获得感。

5.深入开展“五进”活动。继续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宣传政策,落实服务,扩大影响,提升居民感受度。开展“五进”活动要有计划、安排、通知、图片、数据、资料等。

五、加强村级卫生机构及队伍建设

1.加强村卫生室建设。以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为契机,积极争取出台推进产权公有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的奖补政策,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

2.保障村医合理待遇。落实乡村医生多渠道补偿政策,做好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岗位补助和养老生活补贴资金申请、审核及下达工作。开展乡村医生补助落实情况专项调查,督促落实村医补助资金。

3.组织村医资格考试。组织符合条件的农村医学专业毕业生参加2021年全市乡村医生执业资格考试,强化村卫生室人才队伍建设。指导规范村卫生室订单定向医学生毕业后的执业服务工作。引导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参加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提升执业水平。

4.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积极探索乡村卫生紧密型一体化管理,推进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人员、业务、药械、财务、绩效等方面统一管理,推行人员“乡聘村用”政策,保障基本工资和养老保险待遇,进一步稳定乡村医生队伍。

六、加强基层党建工作

1.强化理论学习提升思想政治素质。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卫生健康、肺炎疫情防控以及党的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坚持用理论武装头脑,强化政治思维,提升政治站位,紧跟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改革新步伐,推动基层卫生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