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脊柱康复护理

脊柱康复护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脊柱康复护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脊柱康复护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脊柱骨折;脊髓损伤;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27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4-105-01

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是脊柱骨折后的严重并发症,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脊髓节段损伤平面以下感觉与运动发生不同程度的障碍,括约肌麻痹,大小便失禁等。临床上加强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探讨其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70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19例,年龄在23岁到65岁之间,平均年龄37.2岁。患者的受伤原因主要包括车祸致伤、重物压伤、高处坠伤等,其中腰椎损伤36例,胸椎损伤18例,颈椎损伤16例,对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均进行康复护理。

1.2康复护理方法

1.2.1心理护理 脊柱损伤的患者多为意外致伤,伤病来的突然,因此易造成患者巨大的心理波动,大多数患者还会出现悲观甚至绝望的消极情绪,并充满了极大的思想包袱,这时护理人员应该及时的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深入细致的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并观察患者的言行,从患者的具体情况出发,通过安慰、劝导、鼓励等方法缓解患者的消极情绪,并培养患者的自信心,并使患者了解到通过合理的医疗和技术措施,患者是完全有可能康复的,增加他们积极接受并配合治疗的信心,同时对其家属也应进行相应的康复知识指导,配合护士做好康复护理工作,并且家属的支持也是患者巨大的心理动力,共促患者康复。

1.2.2护理 恰当、正确的护理是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护理的重要方面,若或姿势不当会加重患者的脊髓损伤。患者术后应平卧硬床板4~6h,压迫切口进行止血;加强对患者平常翻身的护理,对上肢功能损伤严重,且完全依靠护理人员进行被动更换时,护理人员一定要确保脊柱纵轴保持水平一致,避免造成扭曲、旋转和脱位;床上的姿势也必须保持适当的即良肢位,避免造成关节痉挛;颈脊髓损伤的患者移位时,需要先固定头部,并使头部随着躯干一同滚动,防止造成患者的呼吸和心跳停止。

1.2.3并发症的护理

1.2.3.1呼吸系统的护理 患者长期卧床容易导致压疮以及肺不张、坠积性肺炎等肺部疾病。对于压疮的护理,首先应减轻患者身体部位的压力,及时变换,需每隔2h对患者翻身一次,翻身动作要轻柔;对于骨突出部位的患者,为减轻突出部位受到的压力,可将按摩气垫放置在骨突出的部位以减轻压力,并对患者的骨突出的部位进行适当的按摩;对于肺部感染的护理要对患者采取适当的保暖措施,以免着凉诱发呼吸道感染,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排痰的锻炼,有效咳嗽的方法是指导患者深吸气,并在呼气2/3时咳嗽,反复练习,并且每2h对患者进行翻身叩背1次,以协助患者排痰。

1.2.3.2泌尿系统的护理 为防止泌尿系统的并发症,术后应尽早的留置尿流管1~2周,并保证每4~6h排尿一次,若尿液较多可缩短排尿的间隔时间。术后加强对患者的膀胱功能的恢复训练,以达到自行排尿的目的,特别是对于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患者,更应及早的进行膀胱功能的恢复训练;在拔出尿管之前应将膀胱内的尿液排空,并嘱患者每天的饮水总量应该达到2000ml左右;护士还应加强对患者膀胱的观察,膀胱充盈时,可采用挤压的方法训练患者的反射性排尿。

1.2.3.3消化系统的护理 保证患者饮食方面营养的供给,要有足量的维生素的摄入,多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并合理控制饮食结构,忌暴饮暴食。若患者出现大小便失禁、便秘、肠梗阻、肠胀气等情况,可应用干扰电疗法进行缓解。

1.2.3.4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围术期期间注意抬高患者的下肢,经常协助患者更换,以利血液的回流,对出现肿胀的患者,可应用弹力袜或弹力绷带消除肿胀。

1.2.4功能恢复训练 鼓励患者进行早期功能的恢复训练,护士可根据患者脊髓的损伤程度,制定相应的康复训练计划,早期的康复训练计划对于预防关节痉挛、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患者的早期功能锻炼,可以采取被动和主动相结合的方法。每天进行下肢关节的被动活动,对于踝关节的锻炼可行背屈、内收、外展等活动,膝关节可行伸屈活动,髋关节可行抬腿和内收外展的活动;主动锻炼可指导患者利用哑铃等简单器械在床上进行上肢的锻炼;座位练习可进行脱、穿裤子、袜子、鞋子的活动。在患者不进行活动锻炼是可嘱咐患者家属对患者下肢进行肌肉按摩,按摩的手法要适度并循序渐进。

2结果

通过对本组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70例患者的积极康复护理,67例患者提高了生活自理的能力,占95.7%;36例患者建立了自主膀胱,占51.4%;18例患者可拄拐行走,占25.7%;15例患者可自坐、翻身病完成轮椅的转换,占21.4%,所有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3讨论

脊柱骨折是临床上的常见创伤,并且多于意外创伤所致,而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是脊柱骨折后的严重并发症,严重者会造成肢体瘫痪并丧失生活能力,甚至威胁到生命安全。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患者术后采取多种措施进行积极有效的康复护理至关重要,康复护理一般包括心理护理、护理、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的护理以及进行早期功能的恢复锻炼,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对患者术后进行全面的康复护理。在本组的资料中,经过护理人员积极有效的康复护理,95%以上的患者提高了自理生活的能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孟丽娜.脊髓损伤病人的康复护理[J].中外医疗,2009,45(6):61-62.

脊柱康复护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辅助器具;养老机构;康复护理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进入快速发展期,江西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610.9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13.45%。有数据显示,该省自2005年开始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近年来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主要表现为高龄人口呈持续增长态势、失能老年人日益增加及慢性疾病老年患者不断增加,这些都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极大的负担。现阶段,高龄老年人的康复护理成为社会、医院及政府关注的重点及难点,越来越多人认识到辅助工具在老年人功能康复中的重要性,这也使更多人看到了辅助器具在养老机构应用的广阔前景和应用价值[1]。本文主要探讨江西养老机构康复护理中辅助器具的应用情况。

1 老年康复护理的概述

"十二五"开展以来,江西省不断加大投入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积极探索具有江西特色的养老服务模式。截止2014年底,全省各类养老机构达到1730余家,床位超过17.4万张,其中有550家养老机构和各类医疗机构建立医疗服务合作。通常所说的养老机构主要有:敬老院、荣军疗养院、养老院、老年公寓、老年护理院等。

1.1老年人功能障碍情况 目前,老年人的功能障碍大多数是因老年各类疾病所导致的,还有一些则是因老化过程,即衰老所造成的。老年人的功能障碍主要有这些:感觉和运动障碍、机体脏器功能、骨关节和肌肉功能障碍、语言沟通和交流障碍、精神、心理、活动能力障碍与社交能力局限等。现阶段的养老机构中,高龄老人比例相对较大,大多数存在一定程度的功能,特别是运动功能障碍、视听障碍,个人生活自理能力不强[2]。

1.2康复护理概念 当前,康复护理已成为功能障碍老年人康复治疗中重要组内容,在养老机构各种服务中,康复护理已被纳入新时期养老护理人员的职业标准中[3]。养老护理人员的职业标准中已明确康复护理的具体内容,主要有肢体康复、日常活动、康复效果评估、群体康复方案和个体康复方案制定等。在辅助器具的应用上,主要是指训练类和康复类辅助器具。在最新出台的养老护理人员职业标准中,除训练类和康复类辅助器具的应用外,还新增了个人移动类、防护类辅助器具的应用及相应护理服务。先进的辅助技术和适用的辅助器具可为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提供优质化服务,也使得老年康复护理更为人性化、个性化,在养老机构的康复护理中应加大投入,提高应用效率。

2 辅助器具在江西各类养老机构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2.1辅助技术的概念 辅助器具是现代辅助技术中一个重要组成,广义层面的辅助技术主要指辅助器具的研发与服务两个方面[4]。近年来,随着社会大众对辅助技术的认识日益提高,其内涵得到进一步深化,现阶段普遍观点是,辅助技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硬件和软件方面,即器具和应用方法;②服务方面,适配与供应服务;③系统方面,主要指研发、生产、销售、服务及管理。辅助器具是辅助技术实际应用的一个载体,依据相关标准,辅助器具根据其实际功能分成12个大类、93个次类。通常而言,凡可有效解决或克服功能障碍带来的影响,改善和提升残障人群的生活质量和社交能力的器具均属于辅助器具,比如:电子耳蜗、拐杖等。辅助器具的使用对象不仅单一指残疾人,而高龄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也是重要的适用对象。

2.2关于老年人辅助器具 大多数辅助器具可适用于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人。主要包括这几类:移动类、视听类、防护类及生活类等辅助器具。根据南昌市2013年3月~2014年3月对924名残疾人开展残疾等级的鉴定和康复需求的评估,通过集中和社区个别评估法,获得的康复需求评估结果表明,级别和类型差异的残疾人士对辅助器具的需求情况分别为:视力方面77.4%、听力方面75.6%、肢体方面74.3%,尤以语言、智力及精神方面的需求最少。从该市残疾人的辅助器具需求情况看,视听功能障碍者对辅助器具需求最高。

3 强化辅助器具在养老机构康复护理中应用的原则和对策

3.1辅助器具在康复护理中应用的基本原则 为提高养老机构康复护理的水平,及提升辅助器具的应用效率,应确保各类辅助器具能遵循人体活动规律,满足人的生理功能[6]。具体而言,需要遵循这几个原则:①遵循老年人功能障碍情况选用辅助器具,养老机构应根据老年人的功能障碍的类型和程度,以及可能出现的危险,经专业评估后选用合理的辅助器具进行康复护理。比如:设计具有在紧急状态下预警及求救的辅助器具,在老年人跌倒、心脏病突发等情况下可迅速和医疗中心联系;再如设计适合视力障碍老年人的语音测温计、语音血压计等;②严格遵循必要即最简原则,也就是尽量选用简单,适合老年人力量大小的辅助器具,且以临时应用为主,通过临时性的康复护理措施最大限度解决存在的问题;③充分重视辅助器具的应用教育,在实际应用中,如果老年人没有掌握辅助器具的正确应用方法或使用不当,即便极为适配老年人的实际情况,也会造成无法达到预期的使用效果,同时也会导致辅助器材的使用寿命减少。因而,需要告诉老年人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日常维修方法。

3.2强化辅助器具在康复护理中应用对策 根据当前江西各类养老机构康复护理中辅助器具的应用效率和整体服务水平较低,以及配置率不高的情况,可从确立养老护理人员新标准、强化养老护理人员的培训、老年辅助护理课程的改革、专业人员进驻及政府政策支持等方面来有有效解决。

3.3积极引进辅助技术人员入驻养老机构 辅助器具的康复护理服务是一个系统性、整体性工程,养老护理人员的职责是为老年人提供日常护理,而仅仅依靠培训来获得辅助器具相关知识是很难为老年人提供系统性康复护理服务的。一些辅助器具有良好的通用性,也有些并非随买随用的产品,而应要根据老年人的功能障碍情况,开展需求调查、适配评估、量身定制及跟踪随访等工作。所以,科学合理地选用辅助器具还应有专业人员入驻养老机构以提供全面的服务。

4 结语

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要求社会、国家及家庭充分重视老年人的权益,要满足老年人的生活实际需要,积极改善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新时期,为促进养老机构服务水平的提升,应充分重视辅助器具的科学合理应用,加大投入,培养护理人才,提高辅助器具的适配率,为老年人提供优质化康复护理。

参考文献:

[1]吴敏.基于需求与供给视角的机构养老服务发展现状研究[D].山东大学,2011,(05):32-35.

[2]屠其雷.辅助器具在养老机构康复护理中的探索与实践[J].社会福利(理论版),2014,(10):134-135.

脊柱康复护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强直性脊柱炎;康复影响

强直性脊柱炎有着"不死的癌症"之称,是一种慢性的免疫系统疾病[1]。它是以脊柱为主要病变的慢性病,累及骶髂关节,引起脊柱强直和纤维化,不仅引发腰背疼痛,病情发展严重可使椎间盘、关节突出及椎间各韧带都会发生骨化,造成不同程度的驼背畸形,致使活动功能受限,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多见为男性[2]。我院骨科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被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26例,通过综合护理干预,降低了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不良的负性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骨科2011年6月~2013年6月被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52例,将他们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6例。患者年龄13~58岁,平均年龄(36.71±8.69)岁,其中女性患者6例,男性患者20例。病程6个月~14年,平均病程为(8.93±2.61)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强直类型等方面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5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均根据病情给予药物治疗和常规健康宣教,然后将他们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6例,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药物护理、心理干预、生活指导和功能恢复锻炼等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1.2.1药物护理 药物治疗是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的核心部分。临床治疗用药主要有非甾体抗炎药、改善病情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生物制剂等[3],有助于缓解疼痛和僵直,使患者可以锻炼保持良好的身体姿态。上述各药常联合应用,大多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4]。长期应用上述这些药物常会带来严重的副反应,所以我护理人员嘱咐患者用药期间,注意保护性饮食,经常查肝肾功能、血象,严格执行医嘱制订的治疗方案,不要随意减量或停药。

1.2.2心理干预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隐袭性慢性的关节病,患者常因身体的疼痛和不适感到悲观失望、烦躁易怒。首先耐心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本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治疗及预后等有关常识,予以心理支持,加强自身的锻炼,让患者能更好更自信的生活。

1.2.3生活指导 要想使患者尽快恢复身体功能,减轻疼痛和僵直等不适症状,护理人员还提醒患者注意生活规律及饮食卫生,戒烟戒酒,忌食辛辣、肥甘、醇酒等食物。饮食宜多样化,保持营养均衡,多给予高蛋白、高纤维素、富含钙和铁等易消化的食物,多进食肉类、蛋类、奶类、蔬菜、水果等。

1.2.4功能恢复锻炼 有规律的运动和锻炼,是强柱整个治疗的重要部分。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平时要多加强背部和颈部力量的锻炼,有效维持和改善患者的身体姿态,做操、太极拳、游泳等活动队患者来说都是很好的选择,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其有助于保持脊柱、颈部、肩和髋部的灵活性,还有利于脊柱保持正常的生理曲度。锻炼开始时要慢,选择精力最充沛,疼痛最轻时进行。

1.3效果评价 疗效评定标准临床缓解:护理后疼痛感觉、腰骶部压痛、晨僵时间、血沉、C-反应蛋白等观察指标较前进步50%,患者症状、体征消失,活动正常,能参加正常体力劳动,1年内无复发;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活动度增加,能参加适当的体力活动;有效:症状、体征有所改善,体力劳动受限;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采用t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方法总疗效对比 实施为期1个月的综合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4.1%,(P

2.2不良反应26例患者经综合护理措施干预后,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明显减少,炎性腰背痛、外周关节肿痛及晨僵明显缓解,患者取得明显疗效。

3讨论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以脊柱关节慢性炎症为主、原因不明的全身性疾病,属于风湿性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病,病变主要累及骶髂关节,引起脊柱强直和纤维化,造成弯腰、行走活动受限,并可有不同程度的眼、肺、肌肉、骨骼的病变,也有自身免疫功能的紊乱,所以又属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起病隐袭,进展缓慢,该病原因尚不明确,至今尚无根治方法。本研究拟通过观察对比综合护理干预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的康复影响的积极探讨,强调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功能恢复、体征缓解有积极意义[5]。

参考文献:

[1]蒋明,林孝义.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1018-1019.

[2]周亚昭,杨健,许琳,等.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后路矫正术的复位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3,10:50-51.

[3]屈明芬,王珍,程玲,等.心理疏导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3,08:73-74,89.

脊柱康复护理范文第4篇

脊柱脊髓损伤,往往发生于意外灾害、交通事故与工地事故中,由于受到强烈外力冲击而致使脊柱脊髓以及有关功能结构受到损伤。脊柱脊髓损伤往往具有严重复杂的病情,并伴有诸多的并发症,对患者预后效果产生严重的影响,还是一种具有很高致残率的外伤科疾病[1]。及时地对脊柱脊髓损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有效的使损伤对脊髓产生的压迫得以接除,则有利于患者脊柱脊髓功能的有效恢复。对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实施合理有效的专业护理、康复指导以及心理干预具备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的降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并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得到保证。本研究选取我院脊柱外科2011年6月-2013年5月收治治疗的48例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对其进行手术治疗以及有效护理,并获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其具体报告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脊柱外科2011年6月-2013年5月收治治疗的48例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其中男性患者为26例,女性患者为22例,其年龄为16~70岁,平均为(38.2±3.16)岁。出现损伤的原因主要为:工地坠落事故13例,交通事故26例,其他一些激烈碰撞事故9例。所有患者中,包括了3例脊髓损伤兼并截瘫患者,31例腰椎损伤患者,5例颈椎损伤患者,2例尾椎损伤患者,12例胸椎损伤患者。

1.2护理方法

1.2.1一般基础护理

患者应平卧硬板床,以此使脊柱保持平直,避免进一步出现损伤,而颈髓损伤者,需要保持头颈平直位或者中立位;其中行头颅牵引的患者,需要使其维持头高较低的状态;而胸腰段出现脊髓损伤的患者,需要在其腰下垫不超过5厘米的薄枕,从而对脊柱的生理弧度进行保持,避免出现畸形[2]。

1.2.2心理护理

脊柱脊髓损失患者普遍的存在不同程度的病痛折磨,其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多较低,医护人员需要充分的对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存在的特殊心理状态进行重视,加强医患间的交流沟通,并充分的了解患者的想法,及时的对心理干预手段进行调整,采用不同形式的手段鼓励患者采取乐观放松的心态来面对手术以及恢复情况。在进行护理时,始终保持语言亲切,且态度和蔼,并耐心的对患者与其家属进行有效的宣教,从而构建出良好医患关系[3]。

1.2.3康复护理

脊柱脊髓损失患者术后恢复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及时的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康复指导与康复护理,则能够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出现,并使患者脊柱脊髓康复效果得到提升。早期康复训练一般都是在病床上实施,医护人员需要按照患者脊柱的实际损失程度,引导患者进行变换,呼吸肌训练以及膀胱功能训练等,从而使患者的脊柱脊髓损失得到有效的恢复。

1.3护理效果观察指标

显效:经过有效的治疗与康复护理,其脊柱脊髓损伤没有明显的加重,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明显的降低;

有效:经过有效的治疗与康复护理,其脊柱脊髓损伤加重情况有所变化,但不产生影响,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有效的降低;

无效:经过有效的治疗与康复护理,其脊柱脊髓损伤明显的加重,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没有明显的降低。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的是统计学软件SPSS15.0进行的数据分析和处理,并且计算患者康复情况的百分比,其中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

2结果

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与康复护理,对其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其中有40例患者获得显著恢复效果,6例患者获得有效恢复效果,总有效率为95.8%,显效率为83.3%。如表1:

脊柱脊髓损失患者普遍的存在不同程度的病痛折磨,其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多较低。如果医护人员不能有效的对脊柱脊髓损失患者实施护理,患者非常容易出现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与泌尿系统的并发症,严重的话还会使脊柱脊髓损伤加重,使患者身心更加痛苦[4]。

医护人员需要充分的对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存在的特殊心理状态进行重视,加强医患间的交流沟通,并充分的了解患者的想法,及时的对心理干预手段进行调整,采用不同形式的手段鼓励患者采取乐观放松的心态来面对手术以及恢复情况。对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实施合理有效的专业护理、康复指导以及心理干预具备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的降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并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得到保证。

脊柱康复护理范文第5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俗称“腰突症”,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引起腰腿痛最主要的原因,常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痛苦,甚至造成残疾,丧失劳动能力。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腰部疾患,多发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从事高强度劳动者易发病。该病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患病后恢复缓慢,时轻时重,容易复发,致使患者陷于长期病痛之中,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自理能力,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康复治疗的疗效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循序渐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使之彻底康复,必须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环节制定合理的康复计划。近年来我们对15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综合康复治疗的同时配合整体护理干预,极大地提高了康复治疗效果,改善了患者腰腿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本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52例,全部为门诊患者,均经CT或MRI检查确诊并排除结核及肿瘤等严重消耗性疾病。其中男121例,女31例;年龄24岁~51岁,平均年龄39岁。按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114例和对照组38例,采用改良的Fairbankjc“腰痛病情评分表”进行功能评定[1]。护理组中功能5级9例,4级32例,3级67例,2级5例,1级1例;对照组功能5级3例,4级7例,3级22例,2级4例,1级2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功能级别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

1.2方法

1.2.1 综合康复治疗

两组患者均接受综合康复治疗,包括电脑腰牵、理疗、按摩,同时接受常规护理。

1.2.2 护理干预

在上述综合治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护理干预组予以下述护理干预措施:(1)心理干预:因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大多为中青年患者,中青年正处在工作、家庭双重压力阶段,上有老下有小。一旦患病往往不能下决心在长时期 内做到绝对卧床休息(吃饭、洗脸、刷牙、大小便等都应卧床处理)。因此,护士根据患者情况及时发现其心理情绪进行疏导,进 行针对性的耐心细致的解释,予心理安慰,讲解配合治疗的重要性等,必要时选择病例介绍或请其他患者现身说法,传授经验,打消患者的思想顾虑和心理负担,克服病态心理,增强康复的信心,鼓励患者持之以恒地进行康复治疗。(2)实行整体康复护理功能训练[2],处理:急性期或发作期嘱患者睡硬板床休息,卧床时腰部垫一高度适宜的薄垫,以维持腰椎的生理曲度,保持患者有舒适感为宜。同时结合热疗法 ,即每天牵引治疗后,用红外线频谱仪照射腰部0.5 h~1? h,距离及温度适宜,可促进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减轻水肿,增加腰部血运。另外患者应多屈膝、屈髋,尽量放松腹部和腰背部的肌肉,注意变换,预防褥疮;在接受正规治疗后的恢复期内,做好腰部护理是防止反复发作的重要基础。因人体最怕冷的部位是腰部[3],患病后随着四季 气候的变化,腰部十分敏感,要特别注重腰部的保暖、防寒、防潮。在外出期间尤其是秋冬两季,应随天气变化添加衣服,注意腰背部及下肢的保暖,冬季可铺电热毯保暖;夏天垫凉席或睡空调房时用毛巾被的角垫于腰部,膝、腰保持一定的屈曲,这样既能保持腰部生理曲线,同时又能保暖,使肌肉充分放松以利康复。腰腿部关节活动度练习:急性期施加助力做小幅度的关节活动度练习,由护理人员托起患者的腿部做直腿提高,然后做屈膝、屈髋动作,双侧分别进行活动应缓慢以不引起疼痛为准,恢复期取坐位进行腰部各方向的摆动练习,练习时固定骨盆,防止下肢的代偿;腰腿腹部的肌力练习,恢复期进行腰腿腹肌力量的主动练习,如对抗自身重力,早期可辅以一定的助力后施加一定的阻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练习:翻身和起床时,床头侧应有一支撑物, 翻身时移动双腿至床沿,一手的肘部支撑床面,另一手抓住支撑物,依靠双手的力量使身体向床沿转动,完成由平卧到侧卧的身翻动作。起床时将双腿置于床下,依靠双手的力量配合髋部的屈曲、外展完成起床动作;直立步行前腰部佩戴钢条腰围,预防脊柱弯曲,维持腰椎的生理曲度和稳定性。作业及行走练习: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站立时腰背部要直立,保持腰椎曲线处于功能位;行走时身体重心的移动要保持平衡;桌上作业时躯干的前屈不靠脊柱而靠髋关节保持脊柱的伸展位;低位作业时,一侧脚向后退,用两脚保持身体的平衡;举重物时将重物移至身体重心线的附近,用下肢伸展之力拿起;搬运重物时,将重物和上肢的负荷落到两脚间,保持脊柱伸直,使之达到身体平衡。

1.3 疗效标准

显效:功能级别提高2级以上或原有的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有效:功能级别有所提高;无效:功能级别无变化。

2 结果两组患者经过15 d~35 d的治疗,平均治疗20 d,康复过程3个月评估功能级别;结果显示护理干预组患者有102例有效,其中显效有67例;对照组24例有效,其中显效17例。两组治疗效果经统计学处理χ2=17.791 6,P

3 讨论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的病因大多数是由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退行性改变后,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的组织,如脊神经根、脊髓等遭受刺激或压迫,产生无菌性炎症水肿产生疼痛,通过腰椎牵引、针灸、理疗等可以尽快改变突出物与神经根的位置关系,减轻突出物对脊髓和神经的刺激和压迫,舒筋活络,消肿止痛,有利于神经肌肉组织炎性水肿的吸收;急性期进行处理可减轻疼痛,改善神经根受压及其产生的水肿和粘连。在缓解期,调整脊柱的力学平衡为重点,配合整体的康复护理尤为重要,关节活动度训练尤其是直腿抬高练习能扩大椎间隙,使神经根移位,减轻脊神经根受压的程度,脊柱正确的活动姿势可改善脊椎小关节承受的异常压力,防治异常运动模式等。

有些患者同时存在软组织劳损如腰肌劳损、腰背肌筋膜炎症等引起的症状体征,坐骨神经痛解决以后,患者的注意力转移到劳损引起的疼痛上,可以通过药物和局部封闭治疗软组织疼痛。患者还要注意的就是,有些其他的疾患如脊柱肿瘤、髋关节疾病的症状很象腰椎间盘突出症,碰巧你的影像学的检查也有椎间盘的突出,造成误诊和错误的治疗,这种情况虽然很少发生,但也常有所闻。预防此病发生是很重要的,要求平时注重腰部锻炼,起居要避风、寒、湿,劳逸结合,饮食结构要合理。

预防工作应从学校、家庭、工作和职业前训练开始,要了解正确的劳动姿势,注意劳动保护,避免加速腰椎间盘退变和在腰椎间盘退变基础上的损伤。观察表明,采用整体康复护理突出体现了现代康复医学模式“评定-康复-再评定”,充分体现了康复护理的专业职能,即协助患者自我防治、代偿缺欠、适应生活及进入社会,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效应和社会学效应。实行整体康复护理功能训练的护理干预能纠正生活和工作中的不良姿势,加强出院后主动进行腰肌训练的自觉性,以减少复发。

参考文献

[1]贺续珊. 用体征计分评价腰椎间盘突出症 [J] 中国康复, 1994,9(3):134.

[2]朱兴波.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整体康复护理[J] 中国康复, 2002, 6(2):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