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慢性病健康知识

慢性病健康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慢性病健康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慢性病健康知识

慢性病健康知识范文第1篇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一类长期的、不能自愈的、也几乎不能被治愈的疾病。主要是那些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较高和医疗费用昂贵,并有明确预防措施的疾病。慢病的发生与吸烟、酗酒、不合理膳食、缺乏体力活动、精神因素等有关,大多数属于生活方式能够预防和控制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脂血症等。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文化水平的提高、人口的老龄化、生活方式的城市化可以预言今后20~30年内,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有继续上升的趋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后,往往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现的早晚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为了解我镇居民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发现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健康干预后的效果,进行了本次调查。

资料与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分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我们镇4个村民居委员居民进行调查,干预前共调查居民1000人,年龄18~70岁,收回有效问卷978份;干预后对同样人群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978份。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人员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调查前经统一培训。健康干预采取发放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发现宣传画、宣传手册、专家定期到社区讲课以及制作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宣传版块的方式进行,时间为6个月。调查问卷包括基本情况、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以及希望获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知识的途径等。数据经统计处理并分析。

结 果

干预前后共调查978人,其中男490人,女488人;高中及以上文化216人,占22.09%,平均年龄45.38±14.76岁;18~30岁191人,30~50岁425人,≥50岁362人。干预前后被调查人群年龄、性别、学历差异无显著性。本次调查发现男性吸烟率66.67%(吸烟定义:平均每日吸烟≥1支,持续1年以上);居民不锻炼的比例为72.06%(不锻炼的定义:少于每月1次,每次≤30分钟);饮食以荤为主12.75%;获得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知识最主要的途径是电视59.45%,门诊医生48.46%,杂志、报纸36.48%。

干预前后早发现知晓率的比较:干预后居民对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发现知晓率比干预前有显著性提高X2430.86(P<0.01)。见表1。

干预前后不同学历早发现知晓率比较:干预前后高中及以上学历者对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发现知晓率均显著高于高中以下学历者,见表2[X28.86(P<0.01)]和表3[X225.69(P<0.01)]。

干预前后不同年龄早发现知晓率比较:干预前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发现知识知晓率3个年龄段的人群:30~50岁年龄组高于18~30岁年龄组,同时也高于≥50岁年龄组。干预后不同年龄段人群对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发现知识知晓率差异无显著性。

干预前后不同性别早发现知晓率比较:干预前后男性和女性对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发现知识知晓率差异无显著性。

讨 论

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发现知识知晓率整体较低:本次调查发现居民对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发现知晓率整体较低,干预前居民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发现知识的知晓率只有20.14%,所以在居民中普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知识已刻不容缓。

通过健康干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发现知晓率有显著提高:本次调查发现通过发放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发现宣传画、宣传手册、专家定期到社区咨询、讲课和展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宣传版块等方式进行健康干预。居民对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发现知晓率均有显著提高。说明通过一些通俗易懂、易于被群众接受的方式进行健康干预,可以大大提高群众对与生活方式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科学认知水平,增强群众自我保健意识,有效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增进健康水平提高生命质量。

对不同人群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干预:本次调查发现干预前和干预后高学历人群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发现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低学历人群。说明高学历者在自身知识储备和接受知识方面有一定优势;干预前不同年龄段人群对某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发现知晓率也有一些差异;不同性别人群对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知识差异无显著性。在今后开展健康干预的工作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学历、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人群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健康干预方式以更符合群众的需求。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任重道远:本次调查发现男性居民吸烟比例较高为66.67%,世界卫生组织称吸烟是癌症及心脑血管疾患和呼吸系统阻塞性疾患的罪魁祸首,居民不锻炼的比例为72.06%,饮食以荤为主的比例为12.75%,>90%的糖尿病,都与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选择适当可行的干预措施,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许多研究表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引起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改变人们不良的生活方式,可有效降低发病。

本次调查还发现居民最喜欢从电视、门诊医生和杂志、报纸了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知识,作为门诊医生应该把健康教育看作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包括劝阻吸烟、合理饮食、提倡运动以及宣传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发现知识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不仅需要流行病学工作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专家的参与,更需要医生、医院、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共同参与。

参考文献

1 徐光炜.我国肿瘤防治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肿瘤临床,2001,28(3):165-168.

2 张天泽.控制吸烟是肿瘤防治策略中的重要措施和方法[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4,2(1):4-6.

3 么鸿雁,陈辉,吕美霞,等.行为生活方式对恶性肿瘤发病影响的综合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3,19(4):407-408.

4 项永兵.近10年我国肿瘤流行病学研究现状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9(23)增刊:87-94.

5 李立明.流行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6 蒋庆五.流行病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7 陈锦治.卫生保健.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表1 干预前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发现知晓率的比较

X2(ad-bc)2n/(a+b)(c+d)(a+c)(b+d)430.86。

慢性病健康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社区;护理干预;老年;慢性病

慢性病是指不构成传染、具有长期积累形成疾病形态损害的疾病的总称。老年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时期,老年慢性病主要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等,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寿命越来越长,201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2亿,使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1]老年慢性病由于生理因素以及器官的老化,造成种种慢性病,严重危害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因而必须加强对老年人的护理。为了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的护理效果,本文选取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我站管辖的老年慢性病患者840例进行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我站管辖的老年慢性病患者84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20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男性241例,女性179例,年龄在60-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8.5±2.1)岁;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男性231例,女性189例,年龄在61-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7.9±2.0)岁。其中高血压患者352例,糖尿病患者233例,冠心病患者175例,慢性支气管炎45例,其它3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康复护理等综合措施。

1.3 观察项目 ①健康知识掌握情况采用健康知识调查问卷,满分为100分,健康知识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的知识,如疾病判断标准和依据、疾病的禁忌事项等[2];②血压和空腹血糖水平,血压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正常为收缩压≤18.6kPa、舒张压≤12.0kPa,血糖水平为空腹血糖,正常为3.6-6.1mmol/L;③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采用芝加哥伊州大学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简称ADL),共计20个项目,采用4级评分法(完全自理、有些困难、需要帮助、全靠别人帮助),每个项目4分,总分<20分为日程生活功能障碍。[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明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护理后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比护理前明显提高,血压和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3 讨论

我国即将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慢性病也即将成为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老年慢性病由于病程较长、后期治疗较多,就需要社区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4]通过本研究发现,社区护理干预能够对老年慢性病起到良好的护理效果,它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康复护理等措施,通过加强与老年人的沟通,对老年人进行健康知识宣传和教育[5],对老年人的饮食进行指导,对存在活动障碍的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姣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小芬,陈轶君,卢兴优.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社区护理干预及效果研究[J].现代医院,2007,4(5):12.

[2] 茹梅,杨淑静.社区老年慢性病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3):400-401.

[3] 淑杰,焦辉,王波.社区慢性病护理干预中的健康教育研究[J].医学信息,201l,24(1):267-268.

慢性病健康知识范文第3篇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及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口的老龄化。慢性病日益增加,不仅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与健康,而且也影响着居民生活质量、健康水平。健康教育是农村慢性病防治工作中的一项主要内容,也是控制慢性病流行的重要措施之一。做好这项工作的关键是医护人员掌握慢性病医学知识,提高专业知识和健康教育技能,从而保障病人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健康教育;慢性病;宣传;体会

【中图分类号】R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125-02

1 常见慢性病的发病与死亡情况

根据丹阳市各医疗单位上报卡片和监督、监测、调查结果,2002~2006年间,共查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新发病例31526例。其中脑卒中1218例,4年共死亡268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98.75/10万,年平均死亡率为132.39/10万;高血压新发病例1952例,4年共死亡20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60.84/10万,年平均死亡率为15.89/10万;冠心病新发病例2750例,4年共死亡65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32.25/10万,年平均死亡率为56.73/10万;恶性肿瘤新发病例为2031例,4年共死亡1108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65.13/10万,年平均死亡率94.63/10万;糖尿病新发病例821例,4年共死亡253例,年平均发病率71.58/10万,年平均死亡率18.74/10万。在危险因素中,男性吸烟率56.25%,女性28.63%。从我市调查的结果表明,死亡顺位:脑卒中占第一位,恶性肿瘤占第二位,冠心病占第三位,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正日趋上升。

2 健康教育的方法

2.1 “慢性病防治是一个涉及个人行为和社会环境多方面的复杂活动,而个人行为的改变只有综合干预才能实现和持久。其中组织机构建设是社区综合干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健康促进得以成功的基本保证。”为此,全市健康教育所为一级教育网的基础上,成立了以爱卫办、疾控中心为主的二级健康教育网,组建了以各医疗单位和居委会为主的三级健康教育网的网络系统。市疾控中心设立健康教育科,制定与各部门相互协调与合作的制度。健康教育网络中工作人员分级负责、层层包干,在全市形成了有组织、有领导的网络系统。

2.2 抓好三个培训。2002~2006年市疾控中心每年定期召开“各医疗单位、居委会主管健康教育工作人员”会议、“社区重点人群”慢性病防治卫生知识会议。内容以《健康知识问答》,《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知识为主,同时不断强化人们的健康意识,让人们明白健康教育不是一般的卫生宣传和卫生知识的普及,它是搞好慢性病防治工作的重大战略措施。培训结束,对所参加人员进行考试,提高卫生知识的知晓率。

2.3 健全三个宣传阵地。充分发挥疾控中心卫生宣传的主导作用。定期向社会宣传各种卫生防病及保健知识,以增强全市人民的健康意识;要求各医疗单位在门诊、病区定期向就医患者及家属出宣传板、设健康咨询,主管单位随机检查指导;另外要求各居委会内定期出宣传板,针对不同人群进行卫生防病及健康知识教育。

2.4 加强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慢性病控制是一个涉及个人行为和社会环境多方面的复杂活动,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方式是控制慢性病的必要手段”。4年来,市疾控中心在抓好“三个培训”、“三个阵地”的基础上,开展居民慢性病危险因素调查,利用电视、《丹阳日报》、专栏、宣传画、宣传单、卫生知识手册、健康咨询、重点人群讲座等多种形式向群众进行慢性病防病及保健知识教育,以降低其发病率,强化人们的防病意识。

3 应用的结果

3.1 培训情况统计。本市2002~2006年共举办“各医疗单位慢性病防治卫生知识培训班”5期,培训700人次;举办“各居委会居民慢性病防治卫生知识培训班”4期,培训458人次,举办辖区“重点人群慢性病防治卫生知识培训班”6期,培训1500人次。截至2006年底为止,慢性病防治卫生知识知晓率为95.08%。

3.2 宣传阵地情况统计。全市各医疗单位4年来共向出健康宣传栏12期,全市医疗单位共有宣传板200块,共出2400期,全市街道办事处共有宣传板40块,共出480期。

3.3 多种方式的宣传情况统计。4年来,新闻报纸、电视共发稿28篇,播放慢性病卫生防病知识宣传录像12场,开展健康咨询27次,开展讲座9场,发放宣传画1582张,宣传单17008份,宣传手册8564本。4 效果评价

健康教育工作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和效果评价。 市疾控中心在导墅镇电机厂3250人口内进行乳腺癌的健康教育,利用考试方式将培训前后进行教育比较,发现教育后自检技术提高了62.72%。市健康教育科负责同志经常走访各健康教育网点,随机抽样不断了解群众卫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卫生意识的改变程度。

5 体会

5.1 提高病人住院适应能力和自我保健能力。这种教育确实为医院缩短住院日,减少医疗纠纷,降低保健治疗费用起到积极的作用。在骨折病例中,因病种复杂多样,各种骨折的预后不相同,教育要根据不同的特点采取对症教育。例如,股骨颈骨折的病人,术前要加强心理护理,术后协助病人进行患肢功能锻炼。如内固定术要术后3个月扶拐下地活动。而脊髓损伤的病人,大多伴有肢体瘫痪和感觉麻木,心理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障碍,伴随着是家属的终身照顾和护理,所以要把有关知识同时授予病人和家属。

5.2 提高医护人员的健康教育能力和业务水平。医护人员只有在业务理论知识方面不断加强,才能及时、全面地做好病人的健康教育工作,才能正确指导病人的康复。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护士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医护人员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对病人的教育过程中,其实也是医护人员学习的过程。

5.3 开展健康普查,建立高危人群和慢性病患者健康档案。通过对全市居民进行健康普查,筛检出高危人群和慢性病患者,建立高危人群和慢性病患者健康档案,纳入慢性病管理。根据不同的服务需求,制订社区卫生服务计划,通过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达到预防和消除各种疾病发生的目的。全科医生对早期慢性病患者通过定期的上门访视。

5.4 提高群众性健康意识,积极动员全社会参与。开展各种类型的保健活动,如倡导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改善生活环境,提高自我保健能力,保持心理和生理健康等。对全社区人群进行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知识,增强社区居民对健康的理解,使之积极参加社区居民健康教育活动。针对慢病患者及并发症和后遗症患者进行康复活动,减轻并发症及后遗症的症状和体征,防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慢性病健康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老年人慢性病危险因素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7.297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是指以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1]。有调查显示,我国慢性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已由2000年的80.9%上升到2010年的86.5%,数量将近1600万人[2]。本文的目的就是了解60岁以上老人慢性病危险因素,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为针对老年人慢性病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有效开展,提出合理建议。

资料与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系统抽样的方法,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情况将克拉玛依市分成三个片区市区、白碱滩区、乌尔禾农牧区三类地区;按照三类地区的人口比例将总样本量分配到三类地区,从中抽取350人纳入调查。其中男200例,女150例;年龄60~81岁,平均66.85±12.45岁;学历:中学及以下文化190人,高中文化100人,大专44人,本科及以上文化16人。

调查方法:采用本院调查表对本组患者进行调查,调查表包括患者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婚姻、曾患疾病类型、饮酒行为、吸烟行为、体重等条目。本次调查发放调查问卷350份,收回有效问卷350份,回收有效率100.0%。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建立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单因素采用秩和检验等,多因素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P<0.05代表差异有显著性。

结果

慢性病情况:经过调查,350人发现慢性病患者300人,发病率85.7%,其中高血压182人,糖尿病65人,高血脂40例,其他13人。

单因素分析:本文单因素分析筛选有意义的变量为吸烟、饮酒、有慢性疾病史和超体重。见表1。

多因素分析:以单因素分析有显著意义的指标为自变量,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饮酒、慢性疾病史与超体重为主要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讨论

随着我国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和死亡率的不断上升,慢性病的卫生服务需求和昂贵的医疗费用已成为沉重的家庭和社会负担[3]。长期不健康的膳食结构,吸烟,缺乏体力活动,过度饮酒等是导致慢性病的主要行为和生活方式危险因素[4]。本地区老年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流行水平较高,主要表现在居民普遍缺乏慢性病防治知识,吸烟饮酒率高,蔬菜水果摄入不足,这就导致了本地区居民超重及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的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本文结果显示,单因素分析筛选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饮酒、有慢性疾病史和超体重。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饮酒、慢性疾病史与超体重为主要危险因素(P<0.05)。

在预防干预中,首先本地区应建立良好的健康保健机制,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继续做好每年一次的健康查体工作,普及健康知识,以病种划分健康教育人群,系统地进行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建立完善的跟踪服务系统,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干预[5]。指导和促进居民掌握科学的饮食方法,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如钾离子和叶酸等,因此多食蔬菜、水果除了能够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外,还能够降低患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总之,本地区老年人慢性病的发病率比较高,多为高血压,主要危险因素为饮酒、慢性疾病史与超体重,为此要根据不同上述危险因素进行合理的干预。

参考文献

1胡建平,饶克勤,钱军程,等.中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经济负担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7,15(3):189-193.

2马冠生,孔灵芝.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九-2002行为和生活方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23-224.

3韩永云,孙立文,熊邦洁,等.大连市农村社区健康促进模式探讨[J].中国健康教育杂志,2009,15(12):32-34.

慢性病健康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农村居民;健康知识;健康教育

research on healthrelated knowledge acquisition mode and demand in rural residents  sang xingang,yin aitian,li dehua,et al.center for health management and policy,shandong uniersity (ji'nan 25001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healthrelated knowledge acquisition mode and demand of the rural residents in shandong province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optimizing of health education in rural areas.methods  by multi-stage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method,20 087 people were selected from 40 administrative villages of 8 counties.investigators conducted facetoface questionnaire survey in households.results  33.0% of the respondents accessed  health-related knowledge actively.and 79.0% of respondents wanted to know the  knowledge about hypertension and diabetes.the percent of respondents who got knowledge by watching tv,consulting the doctor and reading newspaper and magazine was 59.0%,34.1% and 10.1%,respectively.60.5% of the respondents wanted to know the knowledge by consulting the doctor.conclusion  there was only 33.1% of rural residents got health knowledge actively.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n health education in rural area through various ways.

    key words: rural residents;health knowledge;health education

    我国有8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他们的健康状况备受关注。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1〕,2003年我国农村地区居民的2周患病率为139.5‰,慢性病患病率为120.5‰。此次调查还显示,农村居民对医疗机构的利用减少,自我医疗比例逐年增加,由1998年的23%增加到31%。因此,通过健康教育方式增加农民的健康知识,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主动的预防疾病,在生病时可以采取更为正确的治疗措施尤为重要。为了解山东省农村地区居民的健康知识获得方式及需求,更有针对性地提出健康教育改进措施,于2007年4月对山东省8个县(市、区)40个村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在山东省西部和中部抽取8个县(市、区),每县(市、区)按照随机抽样原则,随机抽取2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抽取2个村,每村按户主花名册进行系统抽样,被抽取家庭内所有2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均为调查对象。每个村计划调查300户(约600人),户数不足300户的村,从临近村仍按照系统抽样方法补足。实际调查40个村,共20 087人。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并经过专家论证修改调查问卷,由调研员持调查问卷入户,进行一对一的询问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对象个人及其家庭的一般状况(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以及家庭收入等);被调查者在平时的生活中是否主动获取卫生保健知识;被调查对象平时获取健康相关知识的主要来源;在实际生活中获取卫生保健知识主要途径以及希望获取知识途径,被调查者是否想获取高血压、糖尿病方面的卫生保健知识。

    1.3  统计分析  采用access数据库2次录入,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  结  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共调查20 087人,其中男性9 127人,占45.4%;女性10 960人,占54.6%。年龄中位数为50岁,35岁~45组5 124人,占25.5%。文盲半文盲占35.8%,初中文化占29.2%。从事农林牧渔养殖业生产占65.4%,工人占5.8%,其他职业占28.8%。

    2.2  健康知识情况

    2.2.1  卫生保健知识获取情况(表1)  在被调查者中,只有33.0%的人(6 575人)主动获取卫生保健知识。在经常主动地获取卫生保健知识方面,男性高于女性;高文化程度人群高于低文化程度人群;低年龄组人群高于高年龄组人群;低收入组人群主动获取卫生保健知识的比例最低,高收入组最高。

    2.2.2  卫生保健知识来源  在总调查人群中,卫生保健知识来源排在前3位为电视59.0%、医生34.1%和报刊书籍10.1%,其他途径为0.5%~9.7%。调查19 719人中,有3.725人(18.9%)不知道从那里获得卫生保健知识。

    2.2.3  获取健康知识的意愿(表2)  有9 883人想知道高血压、糖尿病知识,占49.2%。男性高于女性;高文化程度人群高于低文化程度人群;低年龄组人群高于高年龄组人群;低收入组人群想获取高血压、糖尿病知识的比例最低,高收入组最高。

    2.2.4  最想获得知识类型  调查9 856人中,想知道高血压、糖尿病预防知识的人数所占的比例最大,为79.0%;其次为想知道治疗方法为35.2%;想知道危险因素为25.2%;想知道病情发展的为8.2%;其他为0.1%。2 067名自报患者中,想知道预防知识的为65.2%,想知道治疗方法的为53.8%,想知道危险因素的为23.5%。表1  不同特征人群主动获取卫生保健知识情况比较表2  不同特征人群获取高血压、糖尿病健康知识意愿

    2.2.5  最希望获得健康知识途径  调查9 811人中,最希望获得健康知识的途径,前4位是医生告知(60.5%)、电视(58.7%)、报刊书籍(13.7%)、广播宣传(12.4%)。希望通过宣传手册、亲戚朋友告知、家人告知等途径获取卫生保健知识的则占9.9%。

    3  讨  论

    健康教育是控制慢性病的必要手段〔2〕。本次调查显示,山东省农村地区居民经常主动获取卫生保健知识的比较少,只占33.0%,低于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1〕的结果(39.5%)。从主动获取卫生保健知识的趋势来看,年轻人、知识文化程度高的人越主动获取,与王雨〔3〕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但是,慢性病患者主要是老年人,他们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因此,在开展健康教育需要格外关注。对高血压、糖尿病知识的需求方面,绝大多数(78.41%)的被调查者想知道预防知识,远高于想知道治疗知识的比例(35.03%),与陈维清〔4〕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可以看出山东省农村居民已经认识到了预防的重要性。

    本次调查显示,被调查者获得健康保健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电视和医生告知,与蒋雄京〔5〕等人对医院门诊病人的调查结果差异较大。从被调查者的意愿来看,他们最希望的途径首先是医生告知,其次才是电视、报刊杂志等。说明农村居民对医生是比较信任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农民较少去卫生机构,去看病时医生也不注意传播健康保健知识,农村居民的保健知识仍然主要来自电视。山东省的农村卫生人员,大多数未接受过健康教育的专门培训,故难以为农民提供适宜的卫生服务〔6〕。

    在获取卫生保健知识途径方面,有18.90%的被调查者不知道从哪里获得卫生保健知识,这部分人群是开展健康培训的重点。在具体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针对农村居民的特点来具体组织,比如语言要通俗易懂、形式要喜闻乐见,同时,知识要全面,防止形成片面的认识;针对农村居民生活、劳动规律特点,开展随时随地的健康教育〔7〕。

【参考文献】

  1〕 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http:///open/uploadfile/200412/200412314857549.doc.

〔2〕 张安立.慢性病的干预原则与健康传播[j].中国慢性病预防控制,1997,2:94.

〔3〕 王雨,姜又红,李雨,等.影响农村居民健康知识和行为的多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3,19(1):123-124.

〔4〕 陈维清,叶晓青,刘雅玲等.235例非高血压病病人对高血压病知、信、行的调查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7,5(1):36-38.

〔5〕 蒋雄京,李卫.医院门诊人群掌握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状况及来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2,10(1):3-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