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渔业产业调研

渔业产业调研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渔业产业调研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渔业产业调研

渔业产业调研范文第1篇

为更加科学准确地反映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情况,充分发挥统计工作对林产业发展的指导、促进作用,按照省林业厅《关于开展林业产业统计调研工作的通知》(云林计财〔20xx〕46号)文件要求,我局对以来的林业产业统计工作进行了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林业产业建设及发展情况

(一)林业经济发展迅速,产业结构渐趋合理。至全县完成林业总产值分别为1.45、2.96、2.59、3.07亿元,结构比分别为99:0:1,47:0:53,63:10:27,52:16:32。总体来看,二、三产业比重逐年上升,产业结构变化较大。但结构仍然不尽合理,一产业比重大,二、三产业比重小。今后林业发展应当在抓实一产业基础上,重点发展二、三产业,提高其产业比重。

(二)产业发展势头迅猛,龙头带动力逐渐增强。多年来,我县高度重视林业产业建设,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发展要求,积极建设100万亩生态公益林、100万亩速生商品林、30万亩优质核桃、30万亩油茶、1000万株绿化苗木“五大基地”,着力打造木本油料、木材加工、生态旅游、苗木花卉“四大产业”。 至累计造林58万亩,全县建成公益林95.4万亩,商品林基地146.5万亩,商品林中:用材林面积114.8万亩。经济林10.5万亩,薪炭林面积20.8万亩,竹林面积0.4亩。

同时,通过龙头带动,非公有制林业发展快速,形成了以华海木业为龙头的加工业基本形成(仅华海木业年销售收入就达5000余万元),以双禾生态产业有限公司、海晏科技园为代表的绿化苗木培育业逐步壮大,经营面积3375亩,年产绿化苗木和生产性苗木2500余万株。以为例,全县木材加工及人造板产业企业总数37个,从业人数6240人,总资产8230万元,年实现总产值7809.9万元,年销售收入7385.2万元;特色经济林产业企业总数2个,从业人数216人,总资产170万元,培育核桃2万亩;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产业企业总数8个,从业人数137人,总资产460万元,总产值560万元,销售收入485万元。以菌子山自然保护区为主开发的森林生态旅游业,年旅游人次达到35万人次 , 产值达到9859万元。

(三)林业投入增加,发展后劲提高。林业投入主要由四个方面组成,即各级政府投入、企业自有资金投入、贷款投入和林农投劳折资。经统计,各级政府累计投入2178万元(不含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投入),至分别为165、365、624、1024万元;企业自有资金投入1.6亿元,主要是引进龙头企业,对原料林基地和林产品加工方面的投入;贷款投入375万元,主要由林业企业、造林大户及林农通过金融借款,对林业基地建设方面的投入。从投入看,各级政府对林业产业建设高度重视,经费投入逐年增加,林业产业建设得到快速健康发展。

二、机构设置及统计制度执行情况

(一)健全和完善统计机构。林业是一项基础产业,公益事业,事关农民增收致富、事关农村经济发展,详实准确掌握林业产业发展情况、生态建设,科学分析经济效益,是谋划林业发展的基石,因此统计工作重要性日益显得突出。为搞好林业统计工作,县林业局在财务室、营林股各设置了兼职统计人员,负责严格按照统计制度对全县的林业建设进行全面、准确统计。

(二)加强统计制度执行力。林业局始终把加强林业统计能力建设,规范林业统计制度,提高林业统计工作水平纳入林业工作的重要日程。认真贯彻《云南省林业产业统计报表制度》等林业统计的有关规定,积极搞好与县统计部门和有关业务单位的沟通和衔接,在提高林业统计数据的统一性、规范性和有效性的同时,注意抓好对统计数据的综合分析,用好用活统计资料,为林业发展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充分发挥林业统计工作在促进林农增收的支持作用。

三、存在问题及工作建议

(一)工作量大、面广,难度增加。当前,随着国家高度重视林产业发展,经济主体日趋多元化,投资方式的多样化,经济结构的复杂化,城乡间收入的差异化,个体私营等非公经济的快速发展,统计调查对象不仅数量成倍增加,而且变动频繁,统计工作量逐年增加,难度加大。

建议:加强统计管理,改革统计方法,科学合理制定统计报表制度,达到既便捷,又实用,更科学。

(二)机构不健全,统计人员缺乏。近年来,林业工作繁杂,任务艰巨,而我局从事林业统计工作仅有兼职的2位同志,由于统计人员的频繁调整,水平不一,人员较少,加之培训教育跟不上,统计口径的理解差异大,不能适应统计工作需要。

建议:规范设置专门林业统计机构,划定编制数额,专业化发展统计事业。

渔业产业调研范文第2篇

关键词:湖北嘉鱼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一、嘉鱼农村产业结构现状

(一)嘉鱼县农业结构

13年来,嘉鱼农业种植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农民由单一种粮迈向多种种植,尤其是蔬菜和瓜果的种植与经营形成规模,成为特色,享誉全国,可谓“粮稳菜兴,优势凸现”。蔬菜种植已成为全县农业的第一大产业和主导富民产业,它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2007年全县农业总产值27219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17元,分别是1978年的54倍和33倍。其中蔬菜产值达11.9亿元,为全县农民人均提供纯收入2400元,分别占农业总产值的44%、种植业总产值的70%和农民纯收入的54%。

(二)嘉鱼县农业产品的运营

1、三种类型营销方式。嘉鱼农业从营销方式而言,归纳为三种类型,即中介型、自营型、产销复合型。表现为:一是专门从事为外来客商代购代销的代办业务户,其收入主要来源于代购手续费,采取这种方式的经纪人约占从业人员70%左右。二是专门从事物流运输中介服务,在客商、货运司机和本地代购户中间牵线搭桥,从中提取中介手续费。三是有既从事代购代销,又兼顾自购自销的经营户,他们在代购代销的同时,根据市场行情适时组织货源,联系车辆,将蔬菜直接运往外地农贸市场销售。四是有专门从事自购自销的营销户,他们长年通过与种菜农户签订供菜协议。五是有将所在区域内的蔬菜收购起来,然后依托于本县其他区域的代办业务户把蔬菜销售出去的“转手贩子”。六是有既搞蔬菜购销,又从事蔬菜种植的产销兼顾经营者,他们的年度购销额小,正在由生产领域向流通领域过渡。

2、三种组织形式。嘉鱼农业从组织形式而言,归纳为三种类型,即松散型、紧密型、个体型。具体讲,一是有农民专业合作社,平时以各自经营量多少获得利润,年终依据章程规定按股分红。目前,从事蔬菜经营的专业社有11个,入社社员3000余户。二是有由经纪人个人投资承办的物流信息中介服务部,全县有10多个。三是有由经纪人个人投资兴办的蔬菜营销服务部,全县有70多个。四是有由部分经纪人合伙组建形成的季节性蔬菜购销团队,没有固定的经营场所,一般以牵头人家庭住所为联络办公点,采取股份制形式筹集资金合伙经营,所获利润按股分红。

3、经营网点和营销人员分布不平衡。由于受地域、产业规模和交通等方面的影响,经营网点和营销人员的布局差异较大。一般地,产业发展较好,交通便捷的地区经营网点和从业人员较多,反之则少。

4、物流单一。一是本地物流没有跟上,目前嘉鱼县较大吨位从事蔬菜运输的车辆几乎为零,全部蔬菜由外地车辆运输,这与庞大的蔬菜资源相比较,极不相称。二是销售地相对集中,市场还待开拓,从销售区域来看,蔬菜主要集中销往南北两端,东西走向较少,就连武汉这样近在咫尺的大都市,蔬菜进入量也是微其甚微。其市场有待开发拓展。

5、产品相关延伸不够。一是交易市场缺乏。目前,嘉鱼县没有一个专门从事蔬菜交易的农贸批发市场,不利于形成规范、良好和成熟的市场交易方式。二是产品深加工不够。在蔬菜深加工、冷藏等项目建设方面,除潘家湾、新街两镇分别由个人投资建造有的小规模冷库外,深加工产业项目甚少。没有形成高附值的产品,产品只能卖大路货,靠走量盈利,方式单一,效益相对较低。

二、嘉鱼县当前农业产业结构的成因

(一)主观原因

1、利润驱动――根本原因。嘉鱼县成为蔬菜大县,是靠自己探索发展起来的。农民在选择种植时,决策方式朴素,首先看到的就是利润。所以,利润是嘉鱼县形成当前农业产业结构的最根本的原因。

2、农民偏好、习惯及经验摸索。嘉鱼县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在中央惠农政策的推动下,全县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主要农产品产量增长,农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同时,不同农民结合自己种植经验和往年习惯,选择不同作物种植、分配不同作物比例等等。所以,农民群众经过多年经验总结,有了适合自己种植的方法。

(二)客观原因

1、市场的需求,价格的拉动。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价格是由市场机制调节形成。市场对蔬菜的需求,提高了蔬菜价格。农产品价格直接影响着农民的收益,大家选择价高农产品进行种植。所以,嘉鱼县农业产业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市场机制影响的。

2、便捷的交通。嘉鱼县隶属武汉城市圈,至武汉市区80公里,至京珠高速公路入口和在建的武广高速铁路20公里,武蒲公路、咸潘公路、京珠高速公路连接线、嘉赤公路等4条省道和县乡公路、通村公路组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这些网络为嘉鱼的蔬菜走出去奠定了基础。

3、适宜的气候。嘉鱼县地处江汉冲积平原,属副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平原丘岗交迭,素有“锦绣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全县盛产蔬菜、螃蟹、美国叉尾回鱼,中国大鲵(娃娃鱼)及粮、棉、油、茶、果、麻、意杨等农产品。独特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使嘉鱼县成为湖北省的蔬菜生产大县。

4、政府的扶持。政府以政策扶持为保障,注重培植品牌,服务产业发展。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措施,设立蔬菜产业发展基金和风险基金,支持和鼓励从事蔬菜生产、加工、贸易等经营活动。嘉鱼县聘请华农等院校的教授担任技术顾问,每年推广种植蔬菜名优品种30余种,淘汰低效落后品种20余种。嘉鱼县成立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在蔬菜主产区设立检测点,进行跟踪监测。借助“联乐”、“田野”两个工业品牌的知名度,嘉鱼注册了“联乐”牌蔬菜、“田野”牌瓜果,有18个品种获得国家绿色产品和无公害产品认证。在政府扶持下,嘉鱼县的蔬菜产业在抵御市场风险中日益壮大、成熟。

(三)产业结构利益的平衡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推手

1、地方政府。当前的产业结构在符合国家大环境政策的前提下,在一定程度上还要展示地方政府的政绩,为其获取一定的利益,同时能够切切实实为农民带来收益。政府利益无非发展地方经济,帮助农民快速致富。县政府要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就必须跳出传统农业的束缚,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新思路,为创新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启示。那么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实施蔬菜、水产富民战略,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效益农业、科技农业的转变,就是嘉鱼县新的探索和突破。镇乡政府在发展区域经济依赖上级政府部门的政策导向和行政指令,但他们也力求因地制宜和因势利导去凸显自己的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同时加大扶持力度,帮助农民增产增收。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乡镇和村庄既彼此联系,优势互补合作,同时也存在良性竞争,促进嘉鱼县农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2、经纪人。经纪人和经纪人协会是嘉鱼县农业的一个亮点,也是他们将农业产业化做大做强的有力动因。嘉鱼县经纪人协会有自己的章程和公约,发展当地农民成为会员,积极地开拓市场,捕捉市场动向,向农民提供新信息,正确引导本地农民根据市场需要组织生产。他们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农产品营销网络,牢牢地把握着自己的市场份额。经纪人协会作为中介机构,当然也有盈利的需要,为农民提供最新的市场信息的同时也会自己销售或收购农产品以获取利润。经纪人不光只是中间人,他们也是农民,有自己的土地和农产品。他们在农忙时可能在田间地头劳作,而在闲暇或农产品收获待售时则跑全国各地拓展市场,寻找经销商,菜贩果贩。他们的作为极大地影响了其他农户的种植决定,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与此同时他们作为经纪人,了解市场需求,掌握最新市场行情,懂得什么农产品市场有需求,他们对当地的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很大。

3、经销商。经销商在一定程度上是市场的代名词,了解市场最新的动态,将嘉鱼的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以获取利益。他们虽然不能直接影响农产品的结构,但是间接影响很大。现在很多农民销售农产品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原来的产品观念到现在的市场营销观念,有产品导向到市场导向。经销商需要什么农产品,只要下订单,农民就会种植什么产品,等于在一定程度上间接的决定了产业结构。经销商直接与市场打交道,直接与农民相接触,是市场和农民中间的桥梁。他们不在乎农民到底种什么划算,只在乎收购什么,销售什么赚钱。所以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会促进相关的农业产业结构的形成。

4、农民。农业产业结构的形成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就是农民。嘉鱼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的形成正是基于农民们的农业种植决定。农民在农业产业结构形成过程中的利益博弈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前的农业产业结构的形成过程其实是相关利益方面通过较量和协商等等途径来博弈追求己方利益的过程。相关方的利益达到平衡才能维系当前的农业产业结构的稳定,反之如果任何一方不满足当前的己方利益,打破了目前的平衡,随之而来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稳定的农业产业结构就可能被打破而进行调整,新的一轮博弈就会展开,直至新的平衡形成。

三、产业调整经验分析

(一)因地制宜

嘉鱼地处江汉冲积平原,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这些气候土壤条件给嘉鱼提供了广泛的农产品选择空间。

(二)因势利导

嘉鱼邻近城市湖北咸宁市在这方面取得了可观的成效,特别是实施“在山上再建一个咸宁”的战略,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两型农业”建设突出生态、高效、立体、有机、循环、节约、庄园、观光等农业模式,重点以发展“城郊型农业、优势特色农业、旅游观光生态农业”为突破口,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增产增效”为目标,为全国农业发展作了一个典范。同时,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嘉鱼作为咸宁市下面的县,在政策上就有着一脉相承的优势。

(三)放手发展

嘉鱼县农业的产业调整最大的一个成功的经验就是他们农业的转化是农民自发转化的,农民从自身的经验出发,以自身能够获得的最大利益为目标来探索更好的发展道路。多年来的粮油大县,其实并未能给嘉鱼带来可嘉的收益。在县委、县政府的倾力支持下,那些敢冒风险的先行者站了出来,一户示范,户户跟进。蔬菜种植面积从最初的几千亩,发展到46万亩。大路菜、精细菜、水生菜、野生菜、果用瓜、冬瓜等六大基地逐步成型。

(四)政府支持

嘉鱼县政府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措施,注重培植当地农业品牌。设立蔬菜产业发展基金和风险基金,支持和鼓励从事蔬菜生产、加工、贸易等经营活动。广辟投资渠道,建立以财政资金为引导,以农民、企业等经营者投资为主体,以金融部门支持为依托,以社会资金及市外资金为补充的投入机制。从多方面为本县农业发展提供支持。

四、小结

渔业产业调研范文第3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产业结构;对接

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职业教育源于产业发展需求,又作用于产业递进。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必须从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支柱产业的结构出发,考虑和研究区域范围内的专业结构布局问题,使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相适应,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一、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适应性分析

首先,高职整体学科专业结构尚缺乏科学、有力的规划和协调。一方面学校之间的学科专业发展很不均衡。另一方面整体学科专业体系的质量、内涵和层次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与江西省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规模和数量相比,还很不相称。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不能及时反映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趋势,也未能充分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一批专业。学校内部有利于这些学科专业发展的微观运行机制不够成熟和完善,所以高校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还不能及时适应产业发展趋势。

其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联动机制不完善。政府对校企合作组织模式的引导不到位,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思想和理论体系,没有建立权威、完整的准则和规范,推动校企合作的政策、经费不到位,促进校企合作的组织机构和服务机构不健全,因而不能从根本上促进产业发展导向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导向之间的互动。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换代的速度明显加快。新的职业需求不断涌现,一些传统职业逐渐走向衰退或消失,需要优质资源共享的管理平台产生制度效应。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是一个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其中实训设施具有某种刚性特征,无法在专业之间灵活地加以转换,新设备的投入和旧设备的废弃必然会造成极大经济损失。企业追求直接的经济效益,当未能实现赢利或保本,其合作的积极性就下降。另外,市场经济瞬息万变,企业需要在一定时间看到成果,而人才培养的周期性和企业短期内经济效益的矛盾,也直接降低企业合作的积极性。已开展校企合作的院校仅是学生实习、聘请兼职教师和员工培训的浅合作,迫于外部压力,如政府的规定、主管部门评估、社会舆论、学生就业需要以及人才需求等因素,而采取“应景”式做法。企业没有把人才培养融入企业的价值链中,大部分院校更关注自身需要,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影响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

二、促进职业教育专业与地方产业协调发展的思考

由于社会需求和经济结构调整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动态体系,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根据人才培养的长效性、教育的超前性以及专业结构的相对稳定性,并结合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和多变性,大规模、经常地对社会所需要各级各类人才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一方面有利于职校的专业设置和结构调整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远景规划相协调,另一方面职校可以根据预测结果,主动调整自己的专业结构,减少专业设置的被动性和盲目性,使有限的资源能得到合理配置,提高办学效益。

1、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借鉴美国等先进国家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市场紧密对接的有效经验,进一步下放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权和调整权。促使职业教育形成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创新的专业发展新模式。引导职业学校结合本校的现实条件和发展目标。根据本地经济结构调整的现实需要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对现有的专业结构进行深层次的改造和整合,加强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加大对传统专业改造力度,以不断适应地区产业发展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客观需求,增强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竞争力,从而实现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地方经济结构的有机对接。

2、立足地方经济,建立政校企合作机制。要实现专业发展与产业发展的结合,就必须建立政企校一体化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由政府搭台,财政出资,整合社会资源、企业资源、民间资源和境内外资源,政府、学校、企业共同努力,将校企合作通过公共政策转化为近期和长远的现实利益,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供保障。在横向实现职业院校与支柱产业联合办学。在纵向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一体化,实现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任务。

3、科学调整专业设置,提高专业与产业的结合度。以产业结构对应人才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专业设置应与自身的优势学科相结合才能有特色,选择设置既有自身学科优势、又有旺盛市场需求的新专业,是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实用型的创业人才,服务产业行业,促进学生就业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总之,应把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调整与地方经济结构提升、市场机制完善和政策体制改革等多种因素统筹起来,通过学校、市场、政府、体制的系统作用和相互完善,实现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当地经济结构对接的合理的动态平衡。

【参考文献】

[1]颜加斌.高等职业教育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的研究[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

[2]徐亮,王江平.区域经济结构与高职院校的专业开发[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

[3]瘳祖(光).创新发展模式,实现我市职业教育的赶超式发展[A].宜春市“解放思想求突破、科学发展促赶超”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

渔业产业调研范文第4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 产业结构 适应性

一、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及调整趋势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地调整与优化,截止到2013年,我国第一产业的比重达到10%左右,并且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比重达到43.9%,呈现小幅度的下降趋势,第三产业比重达到46.1%,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我国产业结构出现历史性的变化,第三产业的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表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取得一定成绩,经济正向着“服务化”的时代迈进。但是,目前我国经济结构仍然存在不合理的地方,第一、二产业的比重偏高,第三产业比重明显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的比重平均为60%~70%,世界上的平均水平也达到50%,可是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仅为46%左右,还达不到世界的平均水平。与此同时,我国三大产业内部结构中还存在着传统产业较多、新兴产业较少、技术有限、效益不高等问题。可见,我国产业结构发展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要继续加快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步伐。一方面,要提高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调整三大产业之间的构成比。另一方面,还要努力调整三大产业中的内部结构,调整落后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引进先进技术、提高产业效益,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二、产业结构调整与职业教育变革的关系

职业教育作为为区域经济服务的教育,与地方经济的联系是最为密切的。一方面,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的推动力。职业教育是专门为生产业服务第一线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基地,给予受教育者从事某种岗位所需要的相应的知识与技能。传统产业需要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的人才予以改造,新兴产业也需要具有先进知识理念的人才予以发展,这些需要职业教育为其培养一批知识技能型的人才作为支撑。另一方面,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原动力。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必将对劳动者的知识能力与职业技能的提高提出的更高的要求,进而给职业教育提供了动力。

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与产业结构的调整目标不相适应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的快速进步,我国的产业逐步地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技术集型转化,这就迫切的需求大量知识性与技能型的人才。然而目前许多职业院校没有很好的认清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区别,没有把培养目标真正定位在“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上。

2.职业教育资源有限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目前,许多职业院校所用的教学教材并没有专业教材,而是参考一些本科院校的教材,教育资源的严重缺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同时,一些职业院校并没有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存在着一些设备仪器闲置的现象,加上缺乏科学的管理,还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

3.职业教育投入严重不足

尽管相关部门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加大了对其的投入力度,可是由于基数低,加上监管制度的不健全,一些经费没有落到实处,导致了职业教育的投入不足。直接导致办学条件较差,影响了正常的教学活动。

4.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脱节

目前,一些职业院校与了劳动力市场相对脱节,没有及时的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来调整课程与专业的设置,导致一些学生难以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对劳动力市场的适应性较差。

5.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趋同

目前,我国的许多职业院校的教育办学模式基本相同,并没有形成较为合理的阶梯规模结构,不能满足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对于各类职业教育人才的需求。并且许多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和教育培训上口径不统一,造成输出的人才定位不明确。

四、职业教育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相适应的策略

1.调整培养目标,对接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需求

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应结合区域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调整与改革,要兼顾岗位针对性和职业适应性,兼顾专业技能和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依据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对于知识性、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将培养目标定位于区别与普通教育的以培养服务于区域经济、为经济发展培养知识与技能型人才。

2.加强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扶持

相关部门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来引导职业教育的发展,建立起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长效机制。要强化区域地方引导职业教育良好发展的和重要的责任,加大区域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各方面的投入。同时积极鼓励社会个企业行业投资职业教育,为职业教育的发展筹措充足的资金。

3.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求的重要的途径,可以实现学校、企业的“共赢”。积极鼓励职业院校的教师到企业实践,企业技师到职业院校从事讲座或教学等。企业应该积极建立与职业院校的新型关系,在人才合作培养、共建实训基地等方面广泛开展合作。深化职业院校的科研体制改革,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求相适应,推进职业院校和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与合作,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开发力度。

4.加强“双师型”职教队伍的建设

我们应多渠道、多方位吸收优秀师资,提高师资队伍的能力结构和学历层次结构,加强对教师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同时,鼓励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开发项目,依托行业,面向中小企业,积极开展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咨询服务活动,进行发展战略研究,使职业院校成为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源,在锻炼和提高专业教师的实际工作能力的同时,加快专业教师“双师化”进程。

5.革新培养手段和方法

职业院校对于学生的培养既满足学生就业的需要,也要考虑其职业生涯的需要;既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满足个人发展的需要。要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职业教育本身也应该升级。职业院校用建立起与产业升级要求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中,积极推广启发式、互动式等先进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彬.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人才需求及供给的选择[J].人力资源管理,2005,(12):132-136.

[2]杨富.高等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J].四川省情,2007,(8):44-45

[3]房建州.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的再思考[J].华东经济管理,2007,(12):133-134.

[4]底萌妍.我国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2007,(2):97-98.

渔业产业调研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复杂适应系统;适应性主体;主体适应性;产业政策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5BJL067)

作者简介:刘凌霄(1971-),河南上蔡人,许昌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8)05―0058―03

收稿日期:2008―06―05

区域经济发展不仅是一个经济总量增长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过程。区域经济能否稳步快速发展,并具有持续的发展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域产业结构是否能在其演化中形成合理化、高度化的结构(喻新安等,2007)。但在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化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作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进程缓慢,有些时候,甚至出现伴随低度化进程的产业结构的严重不合理。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区域政府利用产业政策的作用,不断进行着对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虽然在一些地区已经取得了效果,但从总体上看,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仍然有许多问题。从产业政策的制定上看,不仅区域之间存在政府产业政策的相似性,而且在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中,产业政策的作用十分有限。从政策效果上看,重复建设或产业结构同构化问题仍然很严重,甚至变成了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顽症。如何能够把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作用:有效地发挥出来,使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既能使产业发展和演化以市场选择为主,也可以发挥产业政策的作用引导区域产业的正常健康发展,不断趋于合理化和高度化,实际上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一、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研究现状

从理论研究的成果上看,我国学术界对区域产业结构问题研究的出发点和使用的方法上不尽相同,也有些不足,但研究的内容很丰富。如有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从主导产业的选择角度人手(江世银,2004),把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结合起来,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诸多方法,分析了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问题;有从中国经济结构宏观调整角度人手(林善炜,2003),利用比较分析、案例研究的方

法,分析了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结构调整、城乡经济结构问题,找出了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及解决办法;居占杰从产业结构演进角度进行研究,着重分析了三次产业的演变过程及规律,并针对目前我国区域产业结构演变中存在地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李青、李文军、郭金龙等合著的《区域创新视角下的产业发展:理论与案例研究》一书,从区域创新的角度出发,采用理论论述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为主结合定量分析、历史与逻辑结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等诸多方法,分析了区域内产业的发展。

到目前为止,我国理论界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是对区域产业结构的现状进行定量比较分析,主要是关于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升级方面的研究;二是关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发展的历程和作用、缺陷的研究;三是对区域产业结构趋同或重复建设的原因及解决办法的研究;四是对产业结构的区域分布及区域经济合作的分析;五是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政府作用的研究。

可以看出,理论界对区域产业结构的研究,绝大多数还是针对具体区域、具体产业的实证分析,而对结构演变进行系统理论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性研究,以及对产业政策的作用有限性研究的论著尚不多见。而且,在理论研究的方法选择上还存在着问题。如重视统计方法描述而强调产业结构的演化在宏观上的表现,缺乏系统的分析。对宏观上产业结构的状态与微观产业活动的联系分析,特别是对作为产业结构演化基础的作用分析,甚至把统计方法当作从微观向宏观跨越的唯一途径或唯一手段。在研究的视角上把区域产业结构看作是开放的复杂系统进行研究的更是少见。特别是把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主体作用看作是具有活力(Active)的和具有适应性(Adaptive)的主体的研究还不够。实际上,当产业企业是具有主动性和适应性的“活”的主体时,单纯依靠统计方法是难以准确刻画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的真实轨迹。

二、复杂适应系统一研究区域产业调整的新视角

面对上述方法论上存在的问题,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方面,我们需要一种新的方法,来弥补上述方法的不足之处。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 Adaptive System,简称CAS)理论是霍兰(Holland,J)于1994年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把系统中的成员看作是具有适应性的主体(Adaptive agent),简称为主体(Agent)。所谓具有适应性是指它能够与环境以及其他主体进行交互作用,并在交互作用中不断“学习”或“积累经验”,以此来改变自身的结构和行为方式。整个系统的演变或进化,包括新层次的产生,分化和多样性的出现,新的、聚合而成的、更大的主体的出现等等,都是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演变出来的,这就是CAS理论的基本思想――适应性造就复杂性。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就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所谓的产业结构调整,实际上是通过改变产业主体行为的选择路径,使之符合经济发展目标的过程。政府作为产业调整主体,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对产业结构的演化进行引导,具体的引导对象是产业企业,体现的是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王云平,2007)。对于区域政府来说,能否通过调整达到产业结构演化趋于合理化和高度化,并不直接取决于区域政府干预的愿望,作为产业结构演化的主体――企业来说,他们的选择行为,准确地说产业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才是决定着产业结构演化的直接因素。在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从产业主体依靠市场经济机制的作用进行选择,以及产业主体之间相互作用来完成产业结构的演化看,市场之外的力量无法左右产业布局。可以说,区域产业结构反映的资源流向和配置,是通过产业主体的自我选择实现的,区域产业要发挥区域优势来满足市场需要,并形成区域产业之间的联系,区域产业结构是区域产业主体自组织的结果。产业之间、产业中的企业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既是产业及其结构形成的必要条件,也是进一步演化的动力,在产业主体的自组织、自适应过程中完成产业结构的自我优化,所以,产业演化的最终的决定力量是产业主体自身和环境及其他主体的相互作用。

依据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应用,我们认为,产业结构调整

从根本上可以看成是代表不同利益的经济主体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结果,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

三、适应性主体与主体的适应性

复杂适应系统中的主体实质上是适应性主体,关于适应性主体的基本认识是理解“适应性造就复杂性”的重要前提,如同主流经济学把“理性经济人”(汪安佑,2007)作为解释经济现象的逻辑起点一样,要逼真地解释经济现实,必须首先对适应性主体做出合理的的注释。

(一)适应性主体的内涵

在复杂适应系统中,主体是适应性主体,而不简单的是主流经济学中的“理性经济人”。一方面,适应性主体是指复杂系统中主体的内在规定性;另一方面,具有适应性规定的主体在其行为过程中,以其适应性为特征。从复杂系统思维的角度看,所谓适应性主体的内在规定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适应性主体蕴含着主体的主体性特征。主体性是主体内在的、质的规定性。一般意义上的主体是一个带有哲学思辩的概念,从广义角度来看,主体是在普遍存在的事物相互作用中能动的、主动的一方,客体是指受动的、被动的一方。人的主体性概念意味着人是进行自我运算、有思想、有意识的主体,是具有自觉、自主选择、策划和创造能力的主体。而当确立了人自身的主体性同时,人作为主体的内在规定也就具备了。所以,适应性主体首先意味着主体本能的渴望生存意识已经上升到以自我为中心的地位,生存的利益需求使主体具有了在其与客体的关系中的自觉、自主、能动和创造的特性。这种主体的自觉、自主、能动和创造的特性就是主体的主体性。其次,适应性主体是环境依赖中的主体,也就是说,所谓适应性主体的主体性不仅意味着主体是具有自我意识的主体,同时也意味着主体是在环境依赖中存在的主体。对于只能在与环境的依赖中才能生存的主体来说,适应性主体会与环境或其他主体之间进行反复、相互的作用。

第二,适应性主体的意蕴包括主体的目的性和主动性。作为具有自我意识的主体,适应性主体对自己的行为目的是明确的,并且有着强烈的主动性或能动性。为了生存和发展,主体对自身生存意义的渴望会形成一种强大的行为推动力或惯性,行为目的的选择和行为过程的意志力无不体现主体的自主性意识。其中,适应性主体的利益追求是最基础的目的性和主动性表现。对于经济活动中的主体而言,其作为适应性主体的行为目的性和主动性,主要体现在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追求和行为价值取向的基础上,主体主动改变自己的行为规则,与其他经济主体进行信息交流,对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朝着有利于自身的方向选择。

第三,适应性主体还包括主体的社会性和反应性。适应性主体最值得关注的特征是他的适应性,但具有适应性特点的主体是与其他适应性主体在共生的环境中实现行为选择的。从自主性、环境依赖性、目的性和主动性等主体性出发,复杂系统中的主体所有活动的意义只有在与其他主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体现出来(曾珍香等,2008)。主体对其他主体的行为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必须作出及时的反应,一方面说明主体是复杂社会系统中的微观主体,是带有社会性的主体,是在社会中存在的主体;另一方面主体生存和发展是在与其他主体相互作用和对环境变化及时作出反应的主体,反应性正是说明它是“活”的主体。与传统意义上对主体的“经济人”假说不同(孟捷,2007),复杂适应系统视角下对行为主体的理解,强调其复杂性和适应性,行为主体是适应性主体。复杂适应系统最本质的特征是构成系统的主体具有某种程度的智能性,具有自觉、自主、能动和创造的特性,能够了解其所处环境,预测其变化,并通过改变自身的结构、状态或性能来适应环境的变化。这种适应性主体既具有理性“经济人”的特征,又有非理性的一面;既受理性支配来选择行为,又受其他主体行为影响而改变自身行为。从主体与环境(包括系统内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历史环境等,也包括由其他适应性主体所形成的环境)的互动性来看,复杂适应系统中的主体行为具有内生性,内生于系统之中。

(二)主体适应性

从复杂适应系统方法论的视角出发,适应性就是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不是单个主体之间的行为,而是复杂适应系统内所有的主体之间以及主体与环境之间存在的复杂的、反复的相互作用。说主体具有适应性,就是说该主体具有相互作用的能力。

在适应性主体的适应过程中,适应不仅是一种能力,而且也是主体的一种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行为模式。区域产业主体要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中保存自己和发展自己,首先要具备适应环境选择的应变力和在:竞争中取得优势,以不断调整规则和保存有效的行为规则作为自己的行为模式。在复杂适应系统视角下,适应性主体在刺激一反应机制作用下,会主动地按照规则行事。当环境或其他主体行为变化时,主体也会根据接受到的刺激而改变自己以往的规则,以适应变化,从而保持自己利益的实现。

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局限性

复杂适应系统视角下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是主体适应性选择下共同作用力的结果。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主体,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实际上形成了一种网状结构,主体就如同网上的节点,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线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每个主体的行为既会影响到其它主体的行为选择,又受其他主体行为选择的影响。由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各行为主体目标函数种所包含的变量是不一样的,这就决定了他们之间行为上的差异,竞争还是合作、协调还是背离不仅仅取决于对自身行为的利益预期,还取决于对其他主体行为结果的预期。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实质是基于利益追求的主体在适应性选择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主体基于利益追求的适应性选择成为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源动力。

基于利益的主体适应性,是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的基本原因,也是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过程的基础。产业政策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产业政策在改变行为主体的预期从而影响其行为选择、协调区域产业布局以及区域内产业结构的变动上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由于产业政策的制定是根据既定的信息,而政策的执行面临的又是一个由适应性主体组成的变幻莫测的世界,政策目标与适应性主体目标之间上的差异、地区之间在产业结构调整动力结构上的不同,将导致产业政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由于以往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并没有把产业调整的主体之间的利益及相互联系重视起来,忽视了作为产业调整主体的适应性、主动性,也导致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实施中的滞后性和作用的有限性。五、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建议

首先,区域产业结构是一个多主体的复杂适应系统,主体的特征是源于利益的主体,是适应性主体,具有自主性、主动性和环境的依赖性的主体。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地方政府参与调整区域产业结构的实践中,一是所制定和执行的产业调

整政策要以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的规律性为依据,重视在制定和实施产业调整政策时与其他配套政策相结合,发挥“一篮子”政策的综合作用(约翰・威廉姆森,2005),这些配套政策应包括金融、财政等相关政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等,为确立产业主体的主体性、自主性和主动性创造政策环境,以此使参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产业主体能够有积极的适应意识;二是在制定和执行产业调整政策中,要重视对产业企业利益追求的正当性给予的支持鼓励和保护,使产业政策能够以诱导主体利益的追求为前提,使产业主体关注产业结构变化与自身利益的关系,培养产业企业的主动性和增强自主创新的动力;三是要努力为各种所有制性质的产业企业提供公平、宽松、和谐的产业运行环境,积极维护产业发展的机会均等和公平竞争,让市场选择发挥它的应有作用,下大力气营造政府调控下的产业发展模式良性运作的基础条件。在产业的“进入”和“退出”问题上,地方政府要尽快消除障碍,对制度和体制因素形成的所有制、地区和行业壁垒要尽快拆除,特别是那些垄断性较强领域的产业“进入”壁垒(李平等,2007),为区域所有的产业企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使那些具有高成长的产业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为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贡献他们的力量。同时政府要不断完善产业“退出”机制,对那些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存在过度竞争的产业企业进行调整,不仅要依靠市场的力量,也要用政府的力量遏制其生存和发展,保证优势产业能够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完成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