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龋齿;患病率;牙;儿童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7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8-0737-02
12岁儿童是龋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群体,也是WHO监控全球龋病的年龄。1983、1995和2005年曾3次进行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全国12岁儿童龋均调查结果分别为0.66,0.88[1]和0.54[2]。笔者参照WHO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实施调查,了解东北地区城乡12岁学生龋病的流行状况,监测龋病的患病趋势,为制定口腔卫生保健工作规划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调查对象为吉林、黑龙江、辽宁3省12岁城乡常住儿童,均来自街道(乡镇)辖区内的中学。抽样方法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调查方案》[3]调查的要求,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方法,首先城乡分层,按人口规模的大、中、小随机抽取东北地区3个省份的各3个城市地区,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高、中、低随机抽取东北地区3个省份的各3个农村地区。每个地区抽取6个调查点,每个省有36个调查点,东北地区共计108个调查点。每个调查点检查22人,男女各半,每省检查792人,东北地区3省共计调查2 376人,经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技术指导小组核查后获得有效数据2 373份。
1.2 方法
1.2.1 诊断标准 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调查方案》[3]的要求,对12岁儿童进行冠龋检查,龋病的诊断标准为:牙齿的窝沟点隙或光滑面有明显的龋洞、或明显的釉质下破坏、或有明确的、可探及软化洞底或洞壁的病损记为龋齿。要使用CPI探针来证实牙合面、颊舌面视诊所判断的龋坏。可疑龋不记为龋齿。
1.2.2 检查器械 采用平面口镜和CPI探针进行口腔检查。
1.2.3 质量控制 参加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的临床检查员均为口腔系本科毕业、从事临床工作5 a以上的医生,在检查之前经过全国统一培训,并在检查前和检查中进行了标准一致性检验,Kappa值均>0.8;在检查中,全国口腔流调技术指导组2次深入调查现场进行技术指导,以保证流调数据的准确。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样本率的比较使用χ2检验,均数的比较使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 373名调查者中,恒牙患龋人数为893人,患龋牙数为1 852颗。患龋率为37.6%,龋均为0.78。
2.2 不同地区儿童恒牙患龋差异 东北各省份恒牙患龋情况见表1。东北地区各省之间12岁儿童恒牙龋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辽宁省与其他2省的患龋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3 城乡儿童患龋差异 东北地区城乡儿童恒牙患龋情况见表2。东北地区12岁儿童恒牙患龋率和龋均城乡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吉林省12岁儿童的恒牙龋均城乡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不同性别儿童患龋差异 东北地区不同性别恒牙患龋情况见表3 。东北地区和各个省份龋均和患龋率均为女性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5 儿童不同牙位的患龋差异 东北地区12岁儿童中有62.4%没有龋齿,随着龋齿数的增加,人数分布逐渐减少,在患龋学生中,有1颗龋齿的儿童最多,占17.3%,有2颗龋齿的儿童占10.5%,有超过2颗龋齿的儿童只占总人数的9.8%。龋齿好发的牙位依次是下颌第一恒磨牙,上颌第一恒磨牙,下颌第二恒磨牙。发生于第一恒磨牙的龋齿数占总龋齿数的71.76%。
2.6 各省城乡不同性别儿童窝沟封闭率的差异 东北地区总窝沟封闭率为2.3%,城、乡分别为4.4%和0.3%,城市地区显著高于农村地区(P0.05)。黑龙江、吉林、辽宁3省的窝沟封闭率分别为3.2%,1.0%和2.7%,吉林省与其他2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患龋牙齿中, 88.8%的龋齿为需要治疗的开放龋。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东北地区12岁儿童的恒牙患龋率为37.6%,高于第三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的平均水平(28.9%)[2],也高于湖北[4]、江苏[5]等地的调查结果。东北地区患龋率城乡分别为37.4%和37.8%,龋均城乡分别为0.73和0.83,均为农村高于城市,经统计学检验城乡之间患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东北地区12岁学生恒牙龋病城乡因素影响较小,与全国[3]及广东省[3]的调查结果一致,推断可能是由于12岁城乡儿童生活方式与口腔卫生习惯有逐渐接近的趋势。
12岁儿童的龋均为0.78。为衡量世界和各地居民患龋情况,世界卫生组织规定龋病的患病水平以12岁儿童龋均作为衡量标准,将龋均分为5个等级[1],按其标准,东北地区12岁儿童龋均与WHO的标准相比处于“很低”等级水平,但高于其他省市的调查结果[4-7]及第3次流调的全国水平(0.54)[2]。男性与女性龋均分别为0.61和0.95,女性显著高于男性,与2005年全国及其他省市的调查结果相一致[2,4-6],主要由于女性生理发育早于男性,故女性的乳牙脱落和恒牙萌出均早于男性,即与女性恒牙接触口腔环境的时间以及受致龋菌侵蚀的可能均早于男性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有将近1/3的学生有1~2颗龋齿,且超过70%的龋齿发生于第一恒磨牙,而人群的窝沟封闭率仅为2.3%,且城市地区明显高于农村地区,88.8%的龋齿为需要治疗的开放龋,提示必须为儿童龋齿的预防采取措施,包括向学生和家长宣传龋齿的危害、及时治疗和预防的意义等知识,促进儿童定期口腔检查、预防和及时的治疗行为,更要加强农村地区的龋病防治力度。
本次调查,覆盖东北3省的18个地区,覆盖面广,取样代表性强,所获得的龋均指数和患龋率对东北地区今后开展相关调查提供了参照和依据,也为分析东北地区和其他地区口腔预防工作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如何更加完善口腔保健体系起到了指导作用。
4 参考文献
[1] 卞金有.口腔预防医学.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27.
[2] 齐小秋.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6-20.
[3] 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北京,2005:1-30.
[4] 台保军,江汉,杜民权,等.湖北省人群龋病的抽样调查报告.口腔医学研究,2007,23(2):223-225.
[5] 沈家平,王林,陈宁,等.江苏省12岁学生口腔疾病患病状况调查分析.江苏预防医学,2006,17(3):1-4.
[6] 黄少宏,欧尧,范卫华,等.2005年广东省12岁人群恒牙龋病抽样调查报告.广东牙病防治,2007,15(5):214-216.
[关键词] 小学生;龋病;流行病学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分别对我市2所学校六年级在读学生抽样。12周岁学生共630人,其中,汉族学生352。男:169女:182人。朝鲜族学生279人,男:134女:145人。
1.2方法
均采用一次性口镜和探针,在自然光线下进行检查,参加检查的医生经统一培训的专职口腔科医生。参考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检查牙冠部患龋情况,重点检查牙齿的窝沟点隙等龋病好发部位,龋病的判定标准参照儿童口腔医学教材(第3版)。只计算恒牙,凡龋,失,补的牙齿均按龋损计算。并且与吉林省12岁儿童龋病状况调查分析的患龋率进行统计学检验。
2 结果
患龋率及龋均如表
汉
朝 性别 受检人数 患龋人数 患龋率 患龋牙数 龋均
男 169 62 36.68 123 0.72
女 182 87 47.80 213 1.17
合计 351 149 42.33 336 0.96
男 134 45 33.58 98 0.73
女 145 64 44.13 162 1.11
合计 279 109 39.06 260 0.93
朝汉族患龋率:X20.74<0.05所以p>0.05,朝汉族患龋率差别无显著性,男女患龋率:X210.49>0.05所以p<0.01差别有高度显著性。
3 讨论
龋病作为牙体硬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疾病,严重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并且对儿童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三大重点防治疾病之一,近年来,我国成人龋病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但儿童龋病却居高不下,有调查显示吉林省12周岁儿童恒牙患龋率为43.65,龋均为1.07.但是根据对本市12岁儿童龋病的调查情况和吉林省12岁儿童龋病状况调查分析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患龋率X2=1.05<0.05所以P>0.05无显著性差异。可以看出本地区的儿童龋病发病情况与吉林省龋病发病率一致,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和龙地区的龋病患病率40.95,明显高于全国第三次口腔健普查结果(28.9)。同时对调查的朝鲜族和汉族学生的患龋率进行统计学计算,(X2=0.68<0.05n所以P>0.05),得出共同生活在本地区的汉族和朝鲜族学生的患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朝鲜族和汉族女生的患龋率均明显高于同民族男生,可能由于女性恒牙早于男性萌出,接触口内环境时间长,也可能和女生喜欢甜食和粘性小食品有关。为了改善本地区儿童龋病现状,迫切需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各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口腔保健知识,如电视,讲座,选宣传单等,要通过学校家长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加强和提高儿童及家长口腔卫生意识,提高对龋病的认识,改善儿童口腔卫生习惯。
2.群防群治,可以在学校等开展氟水含漱,涂氟保护漆等措施,以此提高儿童恒牙的抗龋能力。
3.对于新萌出的恒牙尤其是六龄齿及时进行窝沟封闭也能取得很好的防龋效果。
4.提高医生对儿童龋病的重视,提高儿童牙科医生的诊疗水平及时对龋病进行治疗。
5.宣传和组织学龄儿童定期口腔检查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健康检查,至少每一年要进行一次。
6.宣传刷牙的正确方法,有资料显示能够坚持早晚正确刷牙的人数只有65.43,不刷牙的概率近10,刷牙一次的患龋概率为66.67而刷牙两次的患龋概率为38.68.所以,坚持早晚刷牙和少吃零食和甜食是预防龋病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郑麟蕃,张震康.实用口腔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28.
[2]齐小秋.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6-44.
[3]陈金香,胡青燕.湖州12岁小学生恒牙龋病与刷牙情况的调查分析[J].临床医学,2010,2.
龋齿不止是儿童的专利,老人也会害虫牙。6月26日,卫生部消息称,《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与学龄前儿童、小学生龋齿患病率下降相比,我国中老年人龋齿患病率仍呈上升趋势,高达98.4%。
造成中老年人龋齿的原因主要是细菌。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教授王嘉德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尤其是老年人,他们往往对口腔卫生注意不够,容易因细菌滋生而患上龋齿。
王嘉德表示,从中年开始,三成人就患上了根龋,这跟牙龈萎缩相关。牙龈萎缩不是人到老年才突然发生的,而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随着年龄增长,人的牙龈会出现退缩,致使牙颈部的牙根暴露在口腔中,牙菌斑就容易附着在根面上,引起根龋。
按照惯常的标准,65岁以上的老人应留有20颗功能牙,即能正常咀嚼食物的牙齿,不包括松动牙。而此次调查显示,该人群的留牙数也在20颗左右,但并非所有的都是功能牙。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于2010年9月-2011年9月在我院门诊进行就诊人群中筛选出乙肝患者,然后根据体检结果筛选出具有口腔疾病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118人。
1.2 研究材料及方法
1.2.1 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病例前后对照研究,即根据本研究制定的干预方法,也就是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干预,观察并记录研究对象在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口腔科就诊率的差别,来评价健康教育对乙肝患者口腔疾病的功效。
1.2.2 研究材料
本次研究采用自制的问卷面对面的调查了解患者在健康教育前后的口腔科就诊情况。
1.3 干预方法
对研究对象进行健康教育,具体教育内容如下所示:
1.3.1 一般口腔卫生宣教:包括口腔疾病基本知识和口腔卫生知识。
1.3.2 心理方面:打消其传染给别人的心理顾虑,降低其恐惧的治疗心理。
1.3.3 积极治疗口腔疾病:讲述乙肝对口腔疾病的关系,督促其积极进行治疗。
1.3.4积极治疗缺牙:讲述乙肝和缺牙的相互作用,督促其积极治疗缺牙。
1.4 统计方法:
用统计分析软件 SPSS 16.0 进行数据录入与分析, 采用分类资料的统计学描述方法描述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采用四格表的卡方检验进行健康教育前后患者就医率的差别。
2 研究结果
2.1一般人口学资料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对象中,男性居多,有71名,占总人数的60.17%,女性47名,占总人数的39.83%,年龄分布在20周岁以下的仅有11人(9.32%),20-30周岁的有26人(22.03%),30-40周岁的有31人(26.27%),40到50周岁的有21人(17.80%),50周岁的以上的有29人(24.58%),本次研究对象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文盲16人(13.56%),小学文化29人(24.58%),初中的有37人(31.36%),高中的有31人(26.27%),大学及以上的只有5人(4.24%)。
2.2 健康教育前后就医率的比较结果
经过问卷调查,本次研究对象在健康教育之前仅仅有31人进行了口腔科的检查以及治疗,就医率仅为26.27%,经过医院医生和护士的健康教育之后,该部分人群在口腔科检查的人数达到了92人,就医率高达77.97%。将两者进行对比,比较结果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以看出,健康教育前后,乙肝患者进行口腔检查及治疗的就医率的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说明健康教育对乙肝患者进行口腔疾病检查及治疗有明显的效果。
3 讨论
3.1乙肝患者进行口腔检查及治疗的就医率低
在未进行口腔健康教育之前,乙肝病人的口腔疾病就医率就仅仅为26.27%,这就说明我国乙肝患者的口腔疾病就医率很低,其口腔疾病隐患很大,对其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及其有必要。
3.2 健康教育对乙肝患者进行口腔疾病检查有良好的效果
3.2.1 一般口腔疾病教育
一般口腔疾病的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口腔保健基础知识和口腔卫生习惯的养成,即通过面对面的授课和电视动画及挂图的宣传,告知患者牙齿的结构, 口腔疾病的发病机理、牙菌斑的形成等基础知识,并督促患者使用含氟牙膏早晚刷牙, 尽量饭后漱口, 强调持之以恒, 多吃健康的食物, 尽量少吃含糖食物。
3.2.2 心理教育
由于口腔科诊疗设备较复杂, 存在不同程度的交叉感染的隐患 [3] 。如口腔科器械较多且尖, 而且常暴露于血液中等,造成了乙肝患者担心自己的疾病传染给其他人群,那么医护人员就应告知患者现在临床上在治疗工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一些医疗器械尽量使用一次性用品,其他器械都会选高温高压进行灭菌,从而打消乙肝患者的担忧和内心的嫉妒自卑与自责,鼓励其就口腔疾病进行就医。
3.2.3 积极治疗口腔疾病
对乙肝患者进行一对一的口腔疾病知识知识培训,告诉其龋病和牙周病的发病机理和早期症状及危害,龋病早期表现为患牙对冷热敏感,继而就会出现牙髓炎等一系列疾病。牙周炎会导致牙龈红肿和牙齿松动, 最终使得牙齿脱落[4],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尤其是乙肝患者由于肝功能受损,营养及凝血的异常,特别是长期服用一些抗病毒的药物会造成牙龈增生者更增加了牙周病的风险,更应该积极到医院进行口腔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3.2.4 积极治疗缺牙
牙齿缺失后,会造成咀嚼功能的丧失,进而使的咀嚼效率降低,唾液分泌就随之减少,使得胃肠系统的负担加重,直接导致胃肠消化功能紊乱,降低了人体对营养成分的吸收,甚至导致消化系统的疾病,尤其是乙肝患者,由于肝脏本来就存在病毒性炎症,食物的消化吸收本来就不好,如果患有缺牙再不积极进行治疗,则会使得消化系统的负担过重,造成严重的损伤。所以医护人员应积极对乙肝患者进行治疗缺牙的健康宣教,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郑建明, 郑建俊, 张鹏, 等. 新的健康标准需要新的卫生模式[ J] .医学与哲学, 2004, 25( 11) : 60- 61.
[2] 齐小秋.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72- 102.
【关键词】 儿童; 口腔牙周疾病; 牙周致病菌
中图分类号 R7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22-0097-02
doi:10.14033/ki.cfmr.2015.22.053
在儿童时期或者青春期以后,常常会由于牙周病而丧失牙齿,在每一个年龄段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牙龈炎,如果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理,极易演变成牙周炎[1]。根据临床相关研究报道表明[2],在儿童时期开始就会出现牙周疾病,而且随着年龄增长,牙龈炎症会有所增加。目前,临床上针对儿童时期牙周疾病调查报告较少,为了更好的掌握儿童口腔牙周健康状态,了解牙周致病菌分布情况,探讨有效的牙周疾病预防措施,本文对江苏省大丰市200名7~12岁儿童牙周疾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并且检测了常见的4种牙周病菌,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次调查研究对象选自江苏省大丰市某小学学生200名,入选对象标准:近期半年未应用抗生素;没有合并严重的躯体疾病;排除正在进行牙齿矫治儿童。根据不同年级分层抽取,7~9岁儿童选取65名,9~10岁儿童选取93名,11~12岁儿童选取42名。
1.2 方法
检查部位主要选择右上颌第一磨牙以及右上颌中切牙。牙周检查:仔细检查被检查牙位的牙龈外观以及探诊后出血(BOP),同时应结合视诊判断牙龈指数(GI)。检查GI方法:选择被检查牙位唇中央、侧近中策、舌侧中央、远中侧等四个部位,根据四个牙面的平均记分值记分,可分为0分(牙龈正常)、1分(充血水肿轻度、轻度牙龈炎症,且探诊不出血)、2分(水肿光亮、牙龈色红、中度牙龈炎症,且探诊出血)、3分(牙龈红肿明显、重度牙龈炎症,存在明显的出血倾向)等4个等级。
1.3 牙周病菌检测
采集龈上菌斑样本,并且提取细菌DNA,通过DNA聚合酶链式反应法(PCR)检测伴放线杆菌、中间普氏菌、福赛斯坦氏菌、牙龈卟啉单胞菌等四种牙周疾病致病菌。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牙龈炎发病情况
本次调查儿童中,196名儿童均患有牙龈炎,患病率为98.0%,其中137名儿童属于轻度牙龈炎,59名儿童属于中度牙龈炎。200名儿童右上颌第一磨牙检查了200个部位,右上颌中切牙检查了192个部位,右上颌第一磨牙中度牙龈炎患病率(37.0%)明显高于右上颌中切牙(2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200名儿童BOP情况
本组200名儿童检出BOP阳性者116名(29.6%),其中右上颌第一磨牙BOP检出阳性率(37.0%)相对于右上颌中切牙(21.9%)明显偏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BOP和检出菌种之间的关系
牙周致病菌检查结果显示病菌检出率最高的是伴放线杆菌54.5%,其次为中间普氏菌(46.5%)、福赛斯坦氏菌(40.0%)、牙龈卟啉单胞菌(27.5%)。相同部位检出3种以上病菌阳性率(33.6%)相对于阴性率(19.2%)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本次对江苏省大丰市200名儿童的口腔牙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96名儿童均患有牙龈炎,患病率为98.0%,其中137名儿童属于轻度牙龈炎,59名儿童属于中度牙龈炎。本次研究结果和全国第3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的抽样调查结果基本接近,经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儿童以及青少年中有70%~90%患有牙龈炎,最早发生于3~5岁年龄段儿童,且年龄越大,牙龈炎的患病率以及牙周疾病严重程度也不断增加,在青春期基本上所有儿童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牙龈炎,但是经过青春期后,牙龈炎患病率会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而逐渐下降[3]。
同时,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右上颌第一磨牙区牙龈炎患病率为100%,其中中度牙龈炎患病率为37.0%,明显高于右上颌中切牙21.5%。这一研究结果和倪雪岩等[4]基本一致。提示磨牙区牙龈炎患病率相对较高,且牙龈炎严重程度偏高。其次,本次调查研究显示,本组200名儿童检出BOP阳性者116名(29.6%),其中右上颌第一磨牙BOP检出阳性率(37.0%)相对于右上颌中切牙(21.9%)明显偏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江苏省大丰市7~12岁儿童的口腔牙周健康状况不理想,牙龈炎患病率较高,而且较为常见的发病部位是磨牙区。针对这一现象,大丰市应加大对儿童牙周疾病以及龋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提高儿童以及家长的口腔卫生意识,可以积极和各小学合作,定期安排专业医师进行专题讲座,也可以以班级为单位指导儿童正确的刷牙方法,从而降低儿童口腔牙周疾病发病率。
参考文献
[1]倪雪岩,伊田博,欧阳喈,等.应用PCR法对日本儿童口腔内4种牙周致病菌的检测[J].口腔医学研究,2011,27(4):269-273.
[2]王春风,易建国,彭彩刚,等.怀化市替牙期儿童口腔健康状况调查[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0,20(9):525-527.
[3]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6-47.
[4]倪雪岩,伊田博,铃木基之,等.长春市某小学7~12岁儿童牙周致病菌分布状态调查[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0,45(2):343-347.
[5]程睿波,程敏,王瑞,等.吉林省12岁儿童龋病和牙周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口腔医学研究,2009,25(3);365-368.
[6]欧阳翔英,曹采方,胡文杰,等.20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病情调查[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4,18(4):355-358.
[7]康博,周晓山.城乡幼儿牙龈健康调报告[J].广东牙病防治,2000,8(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