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呼吸道反复感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原因分析 对策
从医25年来,每天遇到的小儿呼吸道感染不下20例,多部分都在门诊予以解决,少部分反复高热,扁桃体Ⅲ°肿大且有脓苔附着,咳嗽气喘较重,血象较高达2万以上,拍摄胸片提示肺部感染的需要住院治疗,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一下:
第一 小儿呼吸道易感染的解剖特点[1] :上呼吸道包括鼻、鼻窦、咽、耳咽管、喉;婴幼儿的鼻部和鼻咽腔相对较短,鼻道狭窄,无鼻毛,鼻粘膜柔嫩血管丰富,故感染时鼻粘膜充血肿胀容易引起鼻塞使吸吮发生困难,并出现张口呼吸,婴幼儿耳咽管相对比较宽直且短,呈水平位,眼部相对狭小且较垂直,咽部富于集结的淋巴组织;小儿喉部相对较长和狭窄,呈漏斗形,软骨柔软声带及粘膜柔嫩且富于血管,故发炎时易发生充血水肿而引起喉头狭窄,出现声音嘶哑或呼吸困难。下呼吸道是指气管、支气管和肺泡,小儿的气管和支气管管腔比成人相对狭窄,软骨柔软,缺乏弹力组织,粘膜血管丰富,粘液腺分泌不足而干燥,粘膜纤毛运动较差,不能很好的排出微生物,所以不仅容易感染,也较易引起呼吸道阻塞;小儿肺泡数量少而面积小,弹力纤维发育较差,血管丰富,间质发育旺盛,致肺含血量多而含气量少,易于感染。感染时易导致粘液阻塞,引起间质炎症肺气肿和肺不张等。
第二 免疫特点:小儿呼吸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均较差。如咳嗽发射及纤毛运动功能差,难以有效清除吸入的尘埃和异物颗粒。肺泡吞噬细胞功能不做,婴幼儿辅T细胞功能暂时性低下,使分泌型IgA,IgG,尤其是IgG2亚类含量低微。此外,乳铁蛋白、溶菌酶、干扰素及补体的数量和活性不足,故易患呼吸道感染。
第三 喂养不当造成:目前生活的富裕,商店里的各种食品琳琅满目,电视上的商品广告铺天盖地,所以家长在攀比看谁一天在孩子身上的花费大,有时候也觉得别人家的孩子有,自己的孩子没有,亏欠着孩子,导致许多孩子辅食当主食,整日嘴上不闲着的吃,可到了吃饭的时候胃内饱胀,真正的主食不进,造成营养相对失衡,从而使抵抗能力进一步下降,再者膨化类食品尤其松脆,小儿更喜欢吃,其中的小颗粒粘附在食道粘膜,咽喉壁、气管等处刺激呼吸道导致反复咳嗽。所以一定要合理喂养,保证营养均衡,1-3岁的小孩尽可能不给予膨化食品,瓜子,糖块等。
第四 喂养宠物所致:宠物是指家里养的小猫、小狗之类,现在因为计划生育,家里人口稀少,好多家庭都把宠物当自己的“孩子”一样养,小孩子和宠物新近没有把握,再者宠物身上的寄生虫及毛发脱落会引起各种过敏性疾病,甚至导致哮喘。家有小孩的尽可能不要喂养宠物。
第五 医源性原因所致:目前小诊所沿街都是,家长为图方便不去医院,就近诊治,诊所的医生知识的偏差,为求速效,常规使用激素,使患儿的抵抗力进一步挫伤,另则一些大医院由于利益的驱使,经常给小儿静脉用药,一方面导致资源浪费,另一方面高效杀菌剂的应用易使小儿菌群失调,更易重复感染,其实小儿属于纯阳体,稍做调整就可以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的,经常听到一些家长这样说:我们才从某某医院小儿科输液回来隔一天就又出现发热咳嗽,再者还有这种说法:我家的孩子一输液就拉肚子,这也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小儿多部分是由于风寒侵袭所致,糖水本书寒性,从静脉进入体内后寒夹湿,从肠道排泄,从而导致腹泻使病情缠绵不愈,所以只要不是高热,以及伴腹泻脱水,化验血象大于2万以上,最好不要静脉用药。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儿科医生,一定要有崇高的责任心,引导家长合理喂养小儿,有病到正规医疗机构诊治,发扬崇高的医德医风,因病施治,合理用药,杜绝浪费,使我们的小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社区保健干预;益气润肺法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指儿童在1年以内频繁发生上、下呼吸道感染,已经超出了正常范围。临床上症状主要包括迁延不愈、反复发作、并发症多,影响小儿生长发育[1]。现代医学多认为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机制复杂,公认的重要致病因素是免疫功能低下或紊乱。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预后比较好,在社区保健干预中就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2]。中医学多认为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是脾、肺、肾虚损,卫外不固、内蕴化热、邪热内扰、反复感邪,通过益气润肺法治疗就能有较好效果[3]。随着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在社区进行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中医保健治疗有很好的应用条件。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社区保健干预对策,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社区中心就诊保健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20例,其中男52例,女48例;年龄1~6岁,平均年龄3.2岁;病程(6.3±1.2)个月;身高(1.09±0.54)m;体重(20.14±3.11)kg。纳入标准:符合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年龄1~6岁;监护人知情同意;符合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气阴两虚证中医诊断标准;病程>1年。排除标准:先天性呼吸道畸形、先天性心脏疾病、恶性肿瘤等;原发性免疫功能缺陷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玉屏风颗粒(国药准字Z10930036,广东环球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口服,5g/次、3次/d,治疗时间为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益气润肺法治疗,组方:炙黄芪15g、炙黄精15g、炙百部15g、白术10g、炙款冬花10g、炙紫菀10g、防风6g、陈皮6g,水煎服,1剂/d,治疗4周。1.3观察指标(1)疗效标准:显效:临床主要症状消失,治疗期间无复况;有效:临床主要症状明显改善,治疗期间无复况;无效:临床主要症状都无改善或恶化,治疗期间有复发。(2)中医症状评分:所有患者在治疗前进行病情分级与评分,分为0~20分进行评分,分数越高,症状越严重。1.4统计学方法选择SPSS14.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对比治疗后经过观察,观察组总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0%(P<0.05),见表1。2.2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对比治疗前两组症状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症状评分均降低(P<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童较为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发生、发展不止与遗传、环境因素有关,与免疫反应更加关系密切。反复呼吸道感染常年反复发作,发病时症状严重,病程迁延时间长,直接影响小儿的健康和生长发育[4]。从生理解剖上分析,小儿由于呼吸系统生理功能不健全,鼻腔、咽部黏膜柔嫩且血管丰富;喉部较狭窄,支撑作用薄弱,呼吸肌发育差,肺功能指标储备能力较低。同时由于外界环境刺激,小儿易反复感染。中医认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机多属肺脾不足、气阴两虚,临床可采用益气润肺法进行治疗[5]。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芪对免疫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也可提高白细胞诱生干扰素能力;紫菀、款冬花能镇咳、祛痰、抑菌消炎;防风、白术能促进细胞免疫、增强机体清除自由基能力;黄精多糖能增强红细胞膜C3b受体活性,提高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本研究治疗后经过观察,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随着患儿年龄增长,免疫力不断增强,活动范围增大,反复呼吸道感染机率便会减少。在益气润肺法治疗中,白术能增强机体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陈皮中富含多种人体必需营养元素,能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6]。本研究治疗后两组的症状评分均降低,同时治疗后观察组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总之,益气润肺法在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社区保健干预中能促进临床症状的改善,从而提高治疗疗效,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于芳.槐杞黄颗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8(15):861-863.
[2]CompeerEB,JanssenW,vanRoyen-KerkhofA,etal.Dys-functionalBLKincommonvariableimmunodeficiencyper-turbsB-cellproliferationandabilitytoelicitantigen-spe-cificCD4+T-cellhelp[J].Oncotarget,2015,6(13):10759-10771.
[3]胡志明,肖艳芳.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7(6):168-169.
[4]李菊红,郝艳玲.细菌溶解产物佐治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30例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88-91.
[5]陈博智,谭翩翩,饶磊.泛福舒对中重度支气管扩张症临床疗效的探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3):112-113.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诊断; 咳嗽; 发热; 呼吸道合胞病毒; 儿童
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RRTI)是儿科的常见病,在北方地区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患儿呼吸道免疫功能低下,微量元素缺乏,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呼吸道疾病的反复发生,直接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6~2008年西安市儿童医院中西医结合科门诊及住院患儿500例,其中男328例,女172例;年龄最大14岁,最小2岁;农村患儿408例,城镇患儿92例。500例患儿均以RRTI为主诉就诊,病程、病史长短不一,最长的病程10年之久,最短1年。平均呼吸道感染年发病率最多10次,最少7次。临床表现为患儿反复咳嗽,发热,痰多,食纳欠佳,消瘦,大便干燥,伴有汗多,夜间磨牙、口臭,腹疼腹胀,睡眠不安,五心烦热。幼儿可表现为烦躁不安,好动,爱哭闹。年龄偏大的患儿由于RRTI,经常需要治疗而影响身体发育和正常学习。3岁以下的幼儿由于免疫功能低下而导致下呼吸道感染发病率有所上升,支气管炎、肺炎的发病率较学龄儿高。RRTI患儿伴随的临床症状还有迁延不愈的病毒性角膜炎等。
1.2 诊断标准 根据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会议(1987年成都)制定的标准:0~2岁小儿,每年上呼吸道感染7次,下呼吸道感染3次;3~5岁小儿,每年上呼吸道感染6次,下呼吸道感染2次;6~12岁小儿,每年上呼吸道感染5次,下呼吸道感染2次[2]。注:上呼吸道感染第2次距第1次至少间隔7 d以上:若上呼吸道感染次数不够,可加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反之则不成立,需观察1年。
1.3 实验室检查 检测血清微量元素及血铅、免疫球蛋白、T细胞亚群、幽门螺旋杆菌、呼吸道病毒IgM抗体、EB病毒IgM抗体、支原体IgM抗体,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必要时拍胸片,做血常规以确诊呼吸道感染时的临床症状。
1.3.1 血清微量元素 锌元素
1.3.2 免疫球蛋白(体液免疫) IgG正常值为8~14.4 g/L,IgG低于正常值202例;IgM正常值为0.8~1.85 g/L,IgM低于正常值81例;IgA正常值为1.14~2.26 g/L,IgA低于正常值140例。
1.3.3 T细胞亚群(细胞免疫) 由于实验室条件及试剂等因素仅做了100例,其中CD3正常值65%~78%,CD4正常值40%~51%,CD8正常值23%~33%,94例患儿低于正常值,6例正常;CD4/CD8正常比值1.2~1.8,其中有4例正常,其余96例均在1.2以下。
1.3.4 幽门螺旋杆菌IgM抗体(方法为生物芯片法,检测结果为定性) 细胞毒素相关蛋白参考值为1.243~1.247,>1.243的68例为阳性。尿素酶参考值为1.265~1.277,>1.265的166例为阳性。空泡毒素相关蛋白参考值1.193~1.201,>1.193的143例为阳性,其中以上3项均阳性的46例。
1.3.5 上消化道钡餐造影 450例患儿做上消化道钡餐造影,结果提示胃黏膜增粗、紊乱、胃黏膜病变有381例,69例患儿上消化道钡餐造影结果在正常范围。诊断胃炎的患儿381例。
1.3.6 呼吸道病毒系列 在患儿发生呼吸道感染时,及时做病源菌检测:支原体IgM抗体阳性率很高,500例患儿90%都患过支原体感染。368例患儿检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合胞病毒、EB病毒等呼吸道病毒,结果提示:均有不同程度的感染过程,以上病毒IgM抗体阳性率也很高。有的患儿出现几种病毒同时感染的现象。
1.3.7 血常规检查 500例患儿做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在正常值或低于正常值,淋巴细胞高于正常值,尤其在病毒感染时会出现单核细胞增高趋势,也会出现中性粒细胞下降。在合并细菌感染时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可升高。
1.3.8 X射线检查 258例患儿X射线检查:在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时,胸片提示肺部炎症改变,学龄儿及年龄较大的患儿大叶性肺炎、阶段性肺炎多见,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可多次发生。
2 讨论
祖国医学的整体观念认为人是一个整体,强调人体的阴阳平衡,以及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即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用现代医学来解释就是机体抵抗力强,身体强壮,不容易发生疾病[3]。在RRTI的患儿的临床分析中不难看出,影响疾病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从小儿的生理特点来看,小儿处在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身体需要的营养物质比成人多,可是RRTI的患儿多数伴有消化道症状,表现为食纳差、挑食、时有腹痛、夜间磨牙、口臭、大便干燥等症状,严重的影响小儿营养吸收,加上经常呼吸道感染使用抗生素,破坏了肠道正常菌群,加重了以上的症状,形成了恶性循环。从实验室检查结果来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炎必须引起重视,祖国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中医《脾胃论》创始人李东垣提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东汉张仲景也提出:“四季脾旺不受邪。”以上论述有力地证实这一点。脾胃在人的一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感受外邪、内伤饮食、调护失宜,或久病迁延不愈而导致小儿脾胃虚弱,消化吸收功能异常。从实验室结果可以看出:脾胃虚弱不仅仅是消化系统的问题,可影响小儿全身的多个系统,与免疫功能密切相关,由于营养吸收不良导致微量元素缺乏,免疫功能低下引起的RRTI发病率增高。小儿的生长发育依赖脾胃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只有营养丰富、吸收良好,才能化生气血,营养全身,达到阴阳平衡,正气存内,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4]。
另外从微量元素的分析来看,RRTI的患儿血清锌、铁元素均低于正常值,锌和铁元素均有增强呼吸道免疫功能的作用。尤其是缺铁影响机体细胞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数目减少,导致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另外由于消化道疾病影响了以上元素的摄入和吸收,进一步加重了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从以上患儿的微量元素分析血铅的增高也不容忽视,尤其是来自陕北地区的患儿,在煤矿和油田生活环境中,不少小儿血铅超标,血铅增高同样影响免疫功能,增加呼吸道感染的概率。
呼吸道免疫功能:以上患儿呼吸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低于正常值,所以患呼吸道感染的机会大大增加,尤其是支原体感染的患儿,再一次破坏了呼吸道黏膜的免疫功能,在原本免疫功能低下的基础上尤如雪上加霜,有的患儿处在长期的感染状态中,咳嗽持续3个月甚至半年不愈。当然3岁以下的小儿处在生理性的免疫功能低下期,他们的健康状况更需要保护。
呼吸道病毒IgM抗体检测:近几年来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发病率持续增高,本院仅能检测5种呼吸道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合胞病毒、EB病毒。其他如微小病毒B19、人类偏肺病毒、人博卡病毒等由于实验室条件所限,暂不能检测。病毒引起RRTI往往会出现合并症,如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脑膜炎等严重病变。500例患儿在呼吸道感染发病中病毒感染(一种病毒或两种、三种以上病毒混合感染)占90%以上。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足以引起人们的重视。
祖国医学早在几千年前就提出“治未病”的预防观念,开创了人类预防医学的先河,“治未病”提出了预防为主,提倡健康的生活理念,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5]。预防疾病,减少疾病的发生,为儿童的身心健康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
[2] 胡仪吉.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J].中华儿科杂志,1988,26(1):41.
[3] 叶礼燕.儿科辨病专方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6.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EB病毒;支原体;骨碱性磷酸酶
[中图分类号] R725.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7562(2009)05-0324-02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infection,RRI)是儿科常见病,其发生机制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迄今为止对其发病机制及相关因素已作了大量研究,但对儿童RRI的病原体研究资料相对匮乏,导致抗生素、免疫调节剂的非针对性使用,造成治疗和预防的盲目性。RRI不仅给患儿和家长带来痛苦和经济负担,更为重要的是影响患儿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健康。本研究通过对我院RRI患儿EB病毒(EBV)、肺炎支原体(MP)和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的检测来分析其与儿童RRI的关系,进一步明确此三者在儿童RRI中的地位,为临床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3月至2008年7月本科收治的RRI患儿81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2例,女39例;
1.2 检测方法
采集静脉血2 ml,应用日本富士SERODIA-MYCOⅡ试剂盒,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EBV-IgM抗体,P/N≥2.1为阳性,1.5≤P/N
1.3 统计学处理
RRI组和对照组患儿性别、年龄段分布比例和EBV-IgM抗体阳性率、咽拭子MP培养阳性率、血清BALP阳性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统计学分析由SPSS 13.0统计软件完成。
2 结果
RRI组81例患儿中有23例(28.40%)在血清中检测到EBV-IgM抗体,而对照组79例患儿中有9例(11.11%)在血清中检测到EBV-IgM抗体,RRI组EBV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RRI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上、下呼吸道感染和肺炎,每次感染可迁延10 d以上,且部分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易发展为下呼吸道感染和肺炎[2]。近年来儿童EBV、MP感染和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与RRI的关系逐渐引起儿科医师关注。
EBV感染在婴幼儿中较常见,主要通过口-口方式传播。EBV首先在咽部上皮细胞繁殖,此时患儿主要表现呼吸道症状,随后病毒可经B淋巴细胞传播到其他部位,导致其他疾病或症状[3]。EBV-IgM在EBV感染早期产生,感染后1~2周达高峰,感染后4~8周消失,是EBV感染早期诊断指标[4]。本研究中RRI组患儿EBV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对于RRI患儿应注意EBV感染的诊治,防止继发疾病的发生。
MP是社区儿童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当前MP感染儿童年龄范围增大,婴幼儿感染增多[5]。MP在体内生长缓慢,发病潜伏期长,携带时间长,呈慢性持续传播特点。咽拭子MP培养是临床检测MP感染的常用方法。本研究中RRI组患儿MP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于MP感染导致的RRI患儿,不仅应加强诊治,还应针对其感染和传播特点及时干预,阻止感染在儿童群体内扩散。
维生素D对人类免疫功能有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维生素D缺乏是婴幼儿容易发生各种感染,特别是呼吸道感染的常见原因[6]。BALP由成骨细胞合成,主要来自生长旺盛的骨骼。当婴幼儿体内维生素D缺乏时,骨钙化不全,成骨细胞活跃,血清BALP上升,是早期诊断佝偻病的特异性指标。本研究中RRI组患儿血清BALP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对RRI患儿除了应当重视病原感染的因素外,还应当充分重视维生素D缺乏,采取综合性措施以取得最佳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加义,文庆华.小儿佝偻病诊断用骨碱性磷酸酶试剂盒研制成功[J].中华儿科杂志,1994,32(5):284-285.
[2]陈慧中,胡仪吉.如何认识反复呼吸道感染[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2):83-84.
[3]Borza C M,Hutt-Fletcher L M.Alternate replication in B-cells and epithelial cells switches tropism of Epstein-Barr virus[J].Nat Med,2002,8(6):594-599.
[4]Ikuta K,Satoh Y,Hoshikawa Y,et al.Detection of epsteinbarr virus in salivas and throat washings in healthy adults and children[J].Microbes and Infection,2000,2(2):115-120.
[5]刘勇,郭小玲,付四毛,等.339例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流行病学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4,11(3):476-477.
1.免疫功能异常:小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仍处于免疫功能低下的状态。因此,和成人相比他们更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有些复感儿还存在着免疫功能缺陷,如早产儿体内的各种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均较低,故可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
2.营养不良:引起小儿营养不良的原因有早产、喂养不当等。喂养不当的常见情况有:没有进行母乳喂养;喂养小儿时出现了母乳不足的情况,但又没有及时给小儿添加必要的辅食;饮食上迁就小儿,使其养成了挑食的毛病等。小儿出现营养不良后,可因体内缺乏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或患有缺铁性贫血、锌缺乏症等而导致免疫力低下,易引发感染。轻度(也叫亚临床型)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C缺乏即可使小儿出现反复的呼吸道感染。
3.环境因素:可使小儿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的环境因素主要有:①刺激性烟尘、粉尘以及其他空气污染。据调查,在以煤为主要燃料的家庭中,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人数比其他家庭高19倍。②被动吸烟。③室内通风换气不良,如门窗封闭、不正确地使用空调等。④小儿周围患有呼吸道感染或化脓性疾病的患者可通过空气传播将病菌传播给小儿,从而可增加小儿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机会。
4.护理不当:复感儿大多数来自于那些生活环境稳定、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的家庭。因为家长的过度呵护会使小儿养成不良的生活方式。例如,有的家长给孩子穿得太多,使孩子的身上总是出汗,当孩子一旦遭遇冷风时就很容易感冒。还有的家长怕孩子感冒,天冷的时候从来不带小儿外出,使其呼吸系统因缺乏锻炼而缺少抵抗力。
5.治疗不当:抗生素既不是退烧药,也不是止痛药。抗生素是用来对付细菌的,所以要在确定患者出现了细菌感染时才可使用,这就需要专业医生能对患儿呼吸道感染的性质做出诊断。事实上90%以上患儿的上呼吸道感染都是病毒性感染,而不是细菌性感染(小儿出现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几率也很高)。给病毒性感染的患者使用抗生素不仅起不到治疗作用,还有可能会使其体内出现耐药菌株,导致其病情的加重或反复。另外,对于确实发生了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小儿,有些家长只给其使用二三天的抗菌药,当其症状略微减轻后就马上为其停药,这种做法也是错误的。因为这样做虽然可使患者体内的致病菌暂时受到抑制,却不能将致病菌彻底消除,相反还会使其体内形成慢性病灶,如慢性扁桃体炎、慢性咽炎及慢性鼻窦炎等,从而会使细菌在这些病灶中长期地潜伏下来。当患者一旦受凉、劳累或抵抗力低下时,那些炎症就会复发。
6.由其他疾病所致:小儿在患有以下疾病时容易发生反复的呼吸道感染:①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患有这些疾病的小儿可因肺部的血液不能顺利地回流到心脏,而经常发生呼吸道感染。②气管异物。某些婴幼儿在大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吸入了异物,若患儿在度过了剧烈咳嗽的急性期后异物仍未排出,该异物就可停留在其肺部而发生反复的感染。这种感染虽经使用抗菌药治疗后可有明显的好转,但极易复发。③胃和食管的先天性异常(如食管裂孔疝等)。该类患者可因肺组织长期受压而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④哮喘。此类小儿的免疫功能低下,肺通气功能差,在哮喘发作的过程中易并发呼吸道感染。患有哮喘的小儿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几率比正常小儿要高32倍。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预防小儿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呢?
1.应注意增强小儿的体质:家长应经常带小儿到室外进行活动,以使小儿多接触阳光和新鲜的空气。稍大一点的孩子可以慢慢地使其养成用冷水洗手、洗脸(天冷可用温水)的习惯,这样可使小儿逐渐适应较冷的环境,增强其对冷空气的耐受力。
2.应保证小儿饮食的营养均衡:虽然母乳是小儿最好的营养食品,但家长应给4个月以上的小儿逐渐添加辅食(如蔬菜泥、苹果泥等)。对于确无母乳、母乳不足或不宜用母乳喂养的小儿,可采取合理的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的方法。在幼儿期就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使其做到按时进餐、不挑食、不偏食。牛奶、肉类、蛋类、鱼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小儿均不可偏废。由于维生素A有保持人的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的完整、抗呼吸系统感染、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等作用,因此应使反复出现呼吸道感染的小儿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黄绿色的蔬菜、黄色水果、瓜类等。
3.应对小儿进行科学的护理:平时家长不要给孩子穿得过多(即使在冬季降温时也不宜给孩子穿得过多),小儿盖的被子也不宜过厚。气候变化时应随时为其增减衣服,不要只增不减。若小儿活动时出汗,应及时用毛巾为其擦干。若小儿在入睡后出汗较多,可在其前后胸垫上小毛巾以防止其内衣潮湿。减少其出汗、及时为其擦汗是防止小儿受凉的重要措施。
4.应保证小儿的居室空气新鲜:即使天气很寒冷,也要经常给小儿的居室开窗通风,以保持其居室内空气新鲜,同时还要避免孩子被动吸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