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布阿吉尔贝尔;农业;基础地位;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F3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6-0049-02
一、布阿吉尔贝尔经济思想简介
作为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布阿吉尔贝尔的经济思想于300多年前的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初叶已形成,但从其经济思想清晰明确的政策含义来看,布阿吉尔贝尔的主要经济思想对我们今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不乏现实意义。
布阿吉尔贝尔出生于法国的贵族家庭,从小受到良好教育,先后担任路易十四的理财官及卢昂地方议会的法官,以上学习和从政经历使得布阿吉尔贝尔对这一时期法国国情有着十分明确、深刻的了解认识,进而成为了当时开始重新探索振兴法国经济道路的众多思想家中的重要代表,留下了《谷物论》、《论财富和租税的性质》、《法国的辩护书》、《法国详情及补篇》等重要著作。
正如马克思所言:“古典政治经济学在法国从布阿吉尔贝尔开始……”“虽然身为路易十四的法官,却热情又勇敢地替被压迫阶级声辩。”布阿吉尔贝尔以自己的经济思想开创了法国经济史继重商主义之后的新篇章。法国的古典经济学以重农著称,而布阿吉尔贝尔也是重农学派的先驱,称其为“农业的辩护者”,名副其实。
布阿吉尔贝尔所处时代的法国,重商主义政策已实行了半个多世纪,工商业也确实从中获益取得了很大发展。但此时重商主义的政策效用已达顶峰,它以牺牲法国农业为代价而换取的繁荣发展也已走到了尽头――大量工地荒芜,农业日益凋敝,同时导致市场狭小,影响工商业发展以至于“经济衰败和经济危机不断趋于严重,社会阶级矛盾与斗争不断趋于尖锐。”就是在上述背景下,布阿吉尔贝尔形成并在著作中阐述了自己的主要经济思想:
(1)“只有衣食等物品,才应当称为财富”而“一切财富的来源,就是土地的耕种。 ”即农业生产是财富的源泉,在国民经济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基础性地位。
(2)没有一种行业的失调能够不同时将它的不幸立刻地或逐渐地反应到其他一切行业上去,它们形成了一条财富的链条,……一旦从中脱掉一个环节,它们就会失去价值,至少失去最大部分的价值。 而农业则是各行各业所由产生的基础。即社会财富的增长有赖于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平衡协调发展,而农业则处于这条要求各环高度协调的财富链中最为基础的一环。
(3)在阐述税收,特别是谷物税及“谷物价格调整”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时,布阿吉尔贝尔特别指出,“至于出口税,则丝毫不应轻饶,而应全部取消…… ”,因为出口税与国内通行税导致各地产品输出量急剧下降而又进一步致使各地发生严重的消费不足,阻碍国民收入的增加;他还认为“必须维持曾经一度议定的谷物价格,而不是随心所欲地破坏它 ”。因为人为地压低农产品价格是导致谷价低贱以致“伤农”的最重要原因。特别地,布阿吉尔贝尔提出“当谷物价格略有提高的恐惧露头就努力去从国外各方面购进”,“为了克服造成这么多困厄的谷价低贱混乱就必须出卖小麦给外国”。可见,他已经看到允许农产品可以自由贸易也能起到稳定谷物价格的重要作用。
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现实国情,作为一个自古以利农立国,具有上万年的农业发展史的大国,正面临着经济发展的转型期,而处于国民经济中基础地位的农业还是一个弱质产业,仍处于走向现代化的初级发展阶段。基于此,研究布阿吉尔贝尔如前所述主要经济思想对探讨我国经济,特别是农业经济发展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其相关的政策建议对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关于农业是“各行业所由产生基础”的现实借鉴
布阿吉尔贝尔在其《谷物论》中指出,农业是“各行各业所由产生的基础”,耕种者所从事农业生产的繁荣昌盛是一切其他等级的财富创造的必要基础”。诚然,“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我国也早已达成了理论上的共识,但面对我国农业发展至今仍然落后,三农问题尚且突出的现实,要切实做到真正把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来抓还应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切忌农业政策以工业为中心而变化,保证相关发展政策持续性和有效性,免于再度陷入“农业落后已影响工商业发展,于是转而采取改善措施,工商业、国民经济形势一旦好转又再度忽视农业”的恶性循环;第二,在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构建以及进行第三步战略部署等全局性战略计划安排中,有意识地将重心向农业适度倾斜,抓住本世纪头20年机遇,夯实农业基础地位;第三,要通过“科技到户”等具体措施逐步改变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低,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低”的现状;通过“保障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在农村建立终身学习体系”、“鼓励优秀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农村教书育人”等具体政策措施不断提高农村的劳动力素质。正所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提高科技水平“关键在人才”,要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生产力,进而扎实树立、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关键所在。
三、关于“按比例协调发展”的相关借鉴
在确保国民经济各部门间平衡协调发展这一方面我国也尚存在一些问题。笔者认为,就农业而言,这一点可分为“内部协调”和“外部协调”来看。
“内部协调”问题涉及农业和农村的经济结构问题。我国目前的农产品市场仍存在“低质产品生产过剩,优质产品供不应求”的现象。对此,笔者认为,各地区应当针对本地情况,对农业内部各部门间的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实现优化升级。就种植业而言,可争取在不影响粮食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减少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扩大高效经济作物种植规模,在不断适应国内国际产品需求变化中推动农业发展。
“外部协调”问题即要求产业结构布局的合理优化。我们知道,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及贡献应当是不断下降,但重要性是不会也不能改变的。在以后的发展中应当坚持利用工业技术,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逐步实现规模化经营,在下调农业占国民经济比重与二三产业更加协调的同时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保证“以农立国,以农兴国”。
四、税收、贸易及农产品定价政策借鉴
第一,对于当代中国而言,税费改革同样是早已列入政府议事日程的一件大事。其中,“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于1958年6月3日通过的农业税条列”只是我国政府利用“免除税费负担”政策促进农业发展走出的关键性的第一步。农业税的取消不仅减轻了广大从事耕种业农民的负担:据统计,“取消农业税以后,与农村税费改革前相比共减轻农民负担1 265亿元,仅取消农业税、农业特产税一项,按2003年计算每年即可减轻农民负担423.8亿元。更重要的是,它标志着我国农业已进入“后农业税时代”,农民摆脱了因身份而终身承担的一项税赋,利于“城乡税费统一,公平税负”的实现,同时也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极大地鼓舞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利于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业发展。
第二,继取消农业税政策实施之后,我国还可利用对于农产品出口税的调整来促进农业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同时还应注意充分利用目前作为WTO成员的相关优势政策实现本国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和国际化,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加快提高农业生产力。
第三,农产品基本属于生活必需品,需求价格弹性较小,加之政府出于政策性目的可能人为地压低农产品价格,而这正是“强迫经营者常将自己的收益同无数人分享 ”,以致产生“谷贱伤农”的可悲局面。
第四,在我国,农产品价格同样与国计民生休戚相关。布阿吉尔贝尔已经认识到,商品交换须按“自然规律”,“按一定比例价格交换”,否则就会导致“饥馑”,同时极大地挫伤生产者积极性,农业的基础地位自然也会受到影响。我国工农业剪刀差的长期存在,违背了工农产品按“自然规律”交换原则。虽然近几年这一差额已大大减小,但要将其彻底消除,同时综合考虑诸多其他相关因素,进而从根本上解决“谷贱伤农”问题尚需时日。而在此期间,政府应当实施主动干预,保证农业收入至少足够补偿农产品生产费用一劳动报酬支出并能使农民收入在正常年景下,逐年有所提高。同时还可借鉴利用布阿吉尔贝尔就“通过谷物自由对外贸易以平衡国内谷物价格”的政策建议,对农产品价格进行适时调整。只有这样保证农产品得以“重新定价”,切实保障农民利益,才能“使农民竭尽所能地耕种”,最终利国利民。
参考文献:
[1] 布阿吉尔 贝尔.谷物论.论财富、货币和赋税的性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 布阿吉尔 贝尔.法国的辩护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3] 布阿吉尔 贝尔.法国详情及补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4] 杨黛.论布阿吉尔贝尔的经济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3).
[5] 邹柏松.布阿吉尔贝尔调整谷价发展农业的思想[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1).
[6] 高海水.世界农业发展趋势与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战略选择[J].经济经纬,2008,(2).
[7] 鲁静芳,左停,苟天来.中国农业发展的现状、挑战与展望[J].世界农业,2008,(6).
[8] 姚开建.经济学说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9] 赵羽翔.经济学说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0] 陈芳.财政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沁水县;畜牧业;发展措施
沁水县地处山西省东南部的太行、太岳、中条三大山脉之间,具有悠久的畜牧业发展历史和适宜的农牧业发展条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畜牧业认识的逐步提高和各级政府对畜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据统计:沁水县到2016年底,全县畜禽存栏分别达到:猪61384头,鸡1546566只,牛3005头,羊287084只,兔20107只,蜂43596箱,畜禽出栏分别达到猪80501头,鸡6860426只,牛2026头,羊214372只,兔41095只,肉类总产量达到18857t,禽蛋产量达到5501t,蜂蜜产量达到1092t。畜牧业总产值达到110719.6万元,占到全县农业总产值的41.6%。纵向比较,近年来沁水畜牧业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横向比较,沁水畜牧业仍处于落后地位,离现代农业对畜牧业产值必须占到农业总产值的60%以上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畜牧业在沁水国民经济和大农业中还处于弱势地位,沁水畜牧业要真正实现现代化、科技化、专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上世纪60年代主席就指出“没有畜牧业的经济,是一种不完全的国民经济”。畜牧业在的发展水平和在大农业中的经济比例,是衡量一个地区农业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农业实现化,关键在于畜牧业实现现代化。因此,我们必须从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需求出发,重新认识沁水发展畜牧生产的战略意义。
1沁水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的可行性
1.1资源条件
沁水县是山西省畜牧资源大省,全县21万人口,拥有耕地45万亩,森林资源198万亩,天然草地174万亩,天然草地面积全省第一,年可产粮食1.2亿公斤,农作物秸秆3.6亿公斤,天然牧草10.6亿公斤,饲草饲料资源非常丰富,加之沁水地处边远山区,地广人稀,无论发展大型集约化养殖,还是发展千家万户农户养殖,都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条件。
1.2市场条件
“畜牧业是一个不朽的产业”,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畜产品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多。沁水地处太行、太岳、中条三大山脉之间,境内环境优美,远离工业污染,是中国绿色生态示范县、中国蜜蜂之乡,生产的畜产品(蜂产品)纯天然、无污染,深受顾客青睐。特别是沁水的黑山羊和沁水的蜂蜜,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在国际国内更有竞争力。1.3政策条件畜牧业历来是党和国家大力扶持发展的优势产业,特别是近年来,沁水县县委政府更是将畜牧业生产作为沁水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和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产业,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为沁水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提供了有力保证。
2沁水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2.1有利于沁水国民经济稳定和发展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畜牧业是大农业的主体产业,畜牧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大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无工不富,无农不稳,近年来生猪供需与生猪价格对社会物价及国民经济的影响,充分证明了畜牧业在大农业和国民经济的重要地位。特别是肉、蛋、奶等畜产品作为人类食品和菜篮子的最重要的组成,其发展意义更为重大。沁水地处山区,土地瘠薄,无灌溉条件,发展种植业先天条件不足。但有丰富的饲草饲料资源,发展畜牧业条件得天独厚,因此,沁水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尤为重要。
2.2有利于沁水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在当前农业结构性矛盾开始显现,以玉米为主的主要粮食作物供过于求、价格的大幅下滑、农民种植效益大福降低的背景下,沁水县可以在充分利用天然草地资源的基础上,改种粮为种草,以种促养,以养促种,种养结合,互相促进,通过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发展三元农业经济,实现沁水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2.3有利于沁水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
一是可以有效地促进粮食转化,减缓粮食阶段性过剩压力和提高粮食作物种植效益。二是通过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农副产品资源、树枝树叶等林产品资源发展畜牧业生产,实现了对农业资源的多次利用,形成多层次利用农业资源的高效格局。三是通过利用荒芜耕地、边远耕作不便耕地、低质低产耕地开展人工种草发展畜牧业,做到了宜农则农,宜牧则牧,进一步挖掘土地资源潜力。
2.4有利于沁水山区农民脱贫致富
畜牧业投资小,见效快,非常适宜贫困农民发展和经营。沁水县地广人稀,草地资源丰富,尤其是随着近年来移民搬迁政策的逐步深入,沁水有大量的山庄和土地荒芜,为沁水农民发展家庭小牧场和小规模养殖提供了非常有力的土地资源、场地资源、饲草饲料地资源。
2.5有利于沁水生态环境保护
一方面,大力发展种草养畜为主的畜牧业生产,绿化了荒山,防止了水土流失,保护了生态环境。另一方面,畜牧业生产为农业种植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肥料,即延缓了长期使用化学肥料造成土地质量逐年下降的趋势,又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达到了水土保持和增产、增质、增效多重目的。
3沁水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的主要措施
3.1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要求
抓住难得机遇,坚持“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方向,以建设现代畜牧强县为目标,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重点,强化政策、科技、设施装备、人才和体制机制支撑,建立以布局区域化、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为基本特征的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
3.2结合沁水县草地资源丰富
市场对牛羊等草食畜牧业产品需求旺盛的特点,依托沁水“中国蜜蜂之乡”、“太岳黑山羊农产品地理标志”、“沁水蜂蜜农产品地理标志”等品牌优势,在适当发展猪、鸡等食粮型畜牧业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抓好以牛、羊、蜂为重点的草牧业发展。
3.3大力培植龙头企业
积极推进沁水畜牧业产业化经营;依靠科技支撑,全面提升沁水畜牧业服务水平,大力推进适度规模化饲养,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以品种改良、品质提升、品牌创建等工作为重点,全力推进沁水畜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
3.4进一步健全畜牧业发展政策和激励机制
一、引言
从本世纪50年代起,一些发达国家在其社会和经济改革过程中,相继为其为数不多的农民建立起社会养老年金保险计划(以下简称农民年金保险计划),从而将农民全部纳入其社会保障体系之中。这些国家的社会养老保险保障制度的发展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社会养老年金保险最早是出现在城市,随后才逐渐扩展到农村。在农村,开始是农业雇佣劳动者,其后才扩展到全体农民。其间一般都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如德国在1889年就建立了雇佣工人养老年金保险计划,直到1957年才扩大到全体农民;日本在1941年开办厚生年金保险,1959年建立国民年金保险,1971年才建立农民年金保险;美国在1935年开办职工养老年金保险,直到1981年仍有25%的农民及农业工人没有享受政府的养老保险保障,直到1990年才全面建立农民年金保险;加拿大从建立雇佣工社会养老保险计划到农民年金保险计划相隔了64年(见表1)。表1一些国家和地区建立农民年金保险的时间及经济发展水平(附图{图})注:人均GDP,接美元现价计算。②a是1978年数据;b是1992年数据。资料来源:《世界经济年鉴》,1981,1990,1991,1993年;《社会保障实务大全》,新华出版社。
事实表明,各国国情尽管不同,但建立农民年金保险计划都远远滞后于为城市的
雇员雇工建立的国民社会年金保险计划。其客观原因、规律性如何?对我国建立农民社会年金保险计划有些什么借鉴意义呢?
二、各国建立农民年金保险时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1.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挑战各国建立农民年金保险时,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很小,农业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的地位已显著降低。农村经济极不稳定,农村社会问题日益严重;农民收入普遍低下,生活日益贫困;大量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农村劳动力不足,农地无人耕种而撂荒,农业劳动生产率下降,加之,西方国家的居民一般家庭观念比较淡薄,往往也不承担赡养老人的责任,老年农民一般都依靠自己的土地、房屋等资产养老,但农业劳动力的老化进一步加剧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下降,进而成为各国工业化发展的障碍。西德是最早建立农民年金保险的国家,在1957年,西德的农业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的产值份额仅为5.7%,农业劳动力结构份额为13.7%,而工业产值份额却为54.5%,工业劳动力结构份额为47.3%。50年代的德国已是十分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农业的发展完全依靠工业剩余的支援。日本是1971年建立农民年金保险,当时日本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很低,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50年代初的25.6%下降为8.0%,工农业产值的比例为9.2:1,农业劳动力人数由50年代初的50.9%下降为14.7%。农业生产增长率1951~1961年平均3.6%,1961~1970年平均3%,1971年比上年负增长6%。[1]丹麦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国家,农业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一向占有重要的地位,丹麦以生产粮食
为主,到60年代转而以畜牧业为主。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部门构成中由60年代的14.0%下降到1976年的6.9%,农业的地位迅速下降。芬兰粮食生产到1968年才自给有余,但是到了70年代中期各种主要作物产量有所下降,如小麦由1976年的654千吨下降为1977年的295千吨,黑麦由178千吨下降为80千吨,燕麦由1573千吨下降为1023千吨,马
铃薯由948千吨下降为737千吨,甜菜由610千吨下降为560千吨。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也因此大受影响,1975年为0.6%,1976年为0.3%,1977年为0.4%。波兰政府也是70年代中期建立农民年金保险的,其农业份额相对于其他各国高些,但也只有14.5%。由此看来,各国建立农民年金保险时,农业问题比较突出,以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甚至严重负面影响。
2.人口状况的变化农业人口状况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各国建立农民年金保险时,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都很低。如日本当时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为24.1%;丹麦1997年建立农民年金保险时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为20%;芬兰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为40%;农业人口比重最大的是波兰,也只有42%。这表明各国在建立农民年金保险时,其农业人口远远低于非农业人口,或者说,非农业人口已经超过了50%以上。虽说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在明显下降,可是各国面临由于出生率和死亡率的下降而导致的农业人口绝对量的增加,以及农业人口的老化,为各国所担忧。根据人口经济理论所确立的人口增长模型(见图1),一个国家的人口要经历一个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型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型的转变过程,这对世界各国是普遍适用的。根据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经验,人口增长的第一阶段与工业化发展以前的时期相对应,人口增长的第二阶段大致与工业化的初期相对应,这一时期,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医疗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居民的健康和营养状况大为改善,从而引起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地下降,高出生率与低死亡率的并存使得人口增长率急剧上升;人口增长的第三阶段大致与工业化中期相对应,这一时期死亡率仍在下降,但下降的进度放慢,而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妇女文化水平和社会政治、经济活动参与率的提高,以及生育观念的改变,使人口出生率呈下降趋势,且下降幅度要大于死亡率下降的幅度,从而使人口增长率逐渐降低,人口增长的第四阶段大致与工业化的后期相对应,这一时期出生率的下降步伐明显趋缓,而死亡率因趋于极限而难以下降,这样低出生率伴随着低死亡率,人口变动逐渐趋于稳定,且增长率趋于零。
(附图{图})图1人口增长与工业化对应关系模型图注:①发达国家指首批工业化国家,如英国、西德、美国、日本、加拿大等。②后起国家指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如韩国、波兰等。<BR>人口增长阶段与工业化成长阶段的对应关系意味着在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前期,经济发展一直都面临着人口高增长的压力。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困难时期往往在这一阶段形成,如果农业部门不能供给充足的剩余,则经济要成功地度过这一阶段是困难的。农业人口的高增长严重制约着农业剩余供给的增加。因此,摆脱这一人口陷井的根本办法,就要求尽可能快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同时积极地对农业人口的高出生率进行必要的社会控制,而社会控制的结果,使出生率急剧下降,由于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技术的发展,死亡率也急剧下降,这个在人口高出生率
时期出生并存活的人在过半个多世纪后成为白发老人,换句话说,在半个世纪后,将有一个老龄人口高峰期,这些老龄人口将给社会带来一定的负担。根据各国建立农民年金保险的时间看,正是在老年人口压力最大的时候(图1中的阴影部分)。3.经济发展的水平
各国建立农民年金保险制度的背景是在农村面临着严峻的经济、社会问题情况下的一种社会保障措施。尤其是像西德、日本等这些发达的国家,从它们工业化发展所走过的历程来看,当它们充足的吸纳了农业剩余而有了大量资本积累完全走上了工业化发展道路之后,农业的发展缓慢难以与工业的发展相协调,此时,需要以工业剩余
来补充农业。这一时期,由于工业高度发展,表现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高水平化,人均GDP很高。从表1中可以看出,各国建立农民年金保险时除了斯里兰卡人均GDP只有386.9美元,波兰人均GDP为1822美元外,其他国家人均GDP都在2000美元以上。但是根据各国工业化发展的阶段看,只要人均GDP达1000美元(按1980年美元价计算),就实
现了工业化发展的第一个飞跃,即农业为工业提供剩余的使命结束。这一阶段美国用了80年时间,日本持续了40年时间。相反,韩国、台湾等后起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农业提供剩余持续时间要短得多。在农业为工业提供剩余使命结束后一段时期,常需几十年时间工农业要进行各自的积累,自我发展,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各国陆续建立工人年金保险制度,为保障工人的生活安全,老后有良好的经济保证。日本是在1941年建立工人年金保险的,而在30年之后的1971年经济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人均GDP达3802美元(按当年美元现价计算),日本便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同年,日本建立了农民年金保险制度。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建立农民年金保险计划是工业反哺农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它所起的作用给农村居民提供了一种社会福利,而且是农业劳动力数量和质量保障措施的组成部分。
三、结论与思考
如果将各国工业化成长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的话,则大致划分如下:第一阶段:经济起飞时期,工业的发展要完全依靠农业的支援,即以农养工阶段。若工农业的结构比例为6:4,农业劳动力份额不超过55%,人口城市化率不低于35%,人均GNP不少于1000美元(按1980年汇率计算),则经济发展进入下一个阶段。第二阶段:工业化发展的中期。工业化的发展主要依靠自身的剩余积累,农业和工业平等发展,即工农自养阶段。若工农业的结构比例为8:2,农业劳动力份额在30%以下,人口城市化率在50%以上,人均GNP在2000美元(按1980年汇率计算)以上,则
进入下一个阶段。第三阶段:工业化发展的成熟时期。工业化的发展完全依靠工业剩余积累,且农
业的发展需要工业支持,即以工养农阶段。前述分析表明,这些国家或地区建立农民年金保险计划大都是在工业化发展的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渡时期,即工业化发展靠自身积累,且其剩余反哺农业时期。依世界各国的经验,在工业剩余反哺农业的初期,一般所采取的措施都是进行农业价格保护,进行农业投资,之后,才是进行农村社会保障。美国以工业剩余回流农业为内容的农业保护政策始于20世纪30年代前期。日本是60年代初期,开始以工业剩余回流
农业进行农业保护的,同期建立了农业工人的养老年金保险,但直到71年才建立了农民年金保险。台湾省是在7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农业保护的,但农民年金保险的建立是在90年代初开始的。根据以上资料和分析,我们对建立农民年金保险的其他经济指标粗略推断如下:(1)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份额在15%以下;农业劳动力结构份额在20%以下。(2)农业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已下降到50%以下,且总人口增长处在人口增长的第Ⅲ阶段中后期(图1阴影部分)。
(3)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高,人均GDP在2000美元以上(当年美元)。按照这一推断,那么目前我国农业发展处于什么阶段呢?是否具备建立农民社会年金保险制度的条件呢?(1)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渐下降,目前农业在国民经济,全国公务员的共同天地各部门中的份额为20.6%,农业劳动力份额为52.9%(1995年统计数据)。(2)我国目前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70.1%,人口基数庞大,人口出生率由1990年的21.6%下降为1995年的17.12%,而死亡率由1990年的6.67%下降为1995年的6.57%,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10.55%,正处在人口增长的第三阶段中期。(3)我国在1995年人均GNP约为1000美元(按1979年的不变价计算)[2]。对照国外的经验,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国的工业化水平还很低,还不具备建立农民年金保险的经济条件。统计表明,我国工业净产值首次超过农业净产值是在1971年
,这是我国国民经济结构由以农业为主体转向以工业为主体的临界点,当时农业净产值的结构份额为47%左右。经过约15年的过渡,到1985年,我国净产值的结构份额基本稳定在41%以下,农业劳动力占全国社会劳动力的比重为60%,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36.6%,人均GNP按1980年汇率计算已接近600美元(若按人民币实际购买力计算人均DNP接近1000美元)。根据前述各项指标,我国的工业化道路在80年代中期基本上完成了第一阶段。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发展的第二阶段,即工业与农业平等发展的阶段。当然,尽管我国工业化水平目前很低,可是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远远高于那些工业化国家当时的水平。自70年代后期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一直呈高速增长的势头,1979—1991年GNP平均增长率达8.6%,人均GNP平均增长率为7.5%,1992年、1993年又分别创造了12.8%和13.4%的世界记录。而1965年到1990年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2.4%,根据有关预测资料1990年到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9.3%,按照该增长速度,中国202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将等于1990年的10倍,203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将等于1990年的19倍。预计中国在2050年前后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3万美元左右(以1990年美元汇价计算)。依发达国家经验,工业化中期一般所用时间较短,如美国用了30年,日本用了10年,台湾地区用了10年。那
么,我国依目前的发展速度要不了几年就会渡过这一阶段而跃入工业化成熟期或更高的阶段。如果经济确如所预测的速度发展,全国性的、真正的农民年金保险制度要到15—20年以后才能顺利地建立起来。不过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很大,部分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已相当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如苏南地区1993年人均GNP已达到1500美元(,全国公务员的共同天地按当年汇率折算),农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中只占7.7%,农业劳动力结构份额为26.3%,已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大体相当于日本60年代后期,台湾地区70年代后期,韩国80年代初期水平。因此,这些发达地区可以早一些开始建立农民年金保险制度。与目前学术界普遍的观点相比,我们在这里所得的结论显得不大协调,观点似乎有些保守。但任何制度变迁首先要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尽管强制性制度
迁有其必要性,但也必须认真考察其成本和效果。参考文献:
1.李pèng@①:《农业剩余与工业化的资本积累》,西北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2年。
2.田伯平:“东亚发展模式与苏南现代化道路的比较”,《国外社会科学情况》
(南京),1995年第4期。
关键词:运输经济学 运输业 国民经济
1.运输经济学研究内容的变化
运输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日益扩大,综合性也日益加强。研究内容涉及运输需求与供给、运输价格、运输市场、运输成本、运输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涉及各个领域。在研究范围扩大的同时,研究内容更加注重和强调运输需求分析,以满足旅客和货主的需求为主要目的。运输经济学研究内容的变化致使运输业的地位和作用也不断的发生变化。
2.运输业地位
从运输经济学研究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在现代社会中,运输已经成为社会生存的必要条件,运输已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纽带和主要基础。运输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必要环节。
2.1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运输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联系社会生产和消费的纽带和桥梁。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结构中的先行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对社会经济有着深远的影响。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它是社会经济发展、文化传播的前提条件。
2.1.1运输业是再生产过程中的必要条件和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产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运输活动,都需要通过运输工具才得以实现,运输是生产得以进行的重要条件和环节。如果没有这些运输活动,生产活动就无法进行。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是产品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中的继续和延长,如果没有运输这个中间环节,产品的使用价值就难以实现,社会的再生产就不可能进行,人民生活的需要也就难以满足。所以,通过运输使产品的价值得以实现,人民生活的需要才得以满足。
2.1.2运输业确保了社会产品的提供,并创造和提高了国民收入
通过运输生产出来的产品才能运送到消费领域,产品在运输的过程中其使用价值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但由于运输过程中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及运输职工新创造的价值追加到产品的价值中去,使产品的价值量增加了。因此,如果没有运输,产品的价值及使用价值就难以实现,也无法提供所需的产品。所以,运输保证了社会产品的提供参与了国民收入的创造。
2.2运输业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
运输业的发展关系到了整个社会的发展,运输业在整个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运输活动,社会的发展就会停滞,运输业是社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运输活动,运输活动对社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因此,运输业在整个社会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3.运输业的作用
3.1运输业对国民经济的作用
3.1.1运输业促进了工农业的生产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运输业作为社会生产的必要条件,是保证国民经济建设正常进行的重要环节。在某种情况下,没有运输就不能进行生产活动。例如产品生产出来以后,如果没有运输工具送入消费地区,其产品本身的使用价值就难以实现。而对于工农业生产部门来说,运输速度加快,运输效率提高,运输质量越好,运输成本越低,就越能缩短产品的运送时间,加快流动资金周转,降低商品的流通费用,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3.1.2运输业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合理布局,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效益
工业的布局,首先要考虑原材料运进和产品运出方面所具备的交通运输条件。便利的交通运输有利于原材料的供应及产品的运送,有利于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如果工业布局合理,就会在宏观上减少运费的支出,降低成本,加速再生产过程,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因此,运输业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生产力的合理布局。
3.1.3运输业加强了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和沟通
现代化的运输网络,把我国与世界各地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加强了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的交流,满足了人们旅游和物质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运输业使全国各地区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并促进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政治等的交流和沟通,促进了各地区的共同繁荣。
3.2运输业的经济作用
3.2.1运输业的发展有利于鼓励市场竞争,形成优胜劣汰,从而降低市场价格
从运输经济学研究内容来看,运输经济学研究注重市场竞争及市场机制来解决运输问题,而市场价格是运输问题之一,所有商品市场价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输费用,商品市场价格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含运输费用的多少。通过提高运输效率,来降低运输费用,从而降低商品的价格。
3.2.2运输业的发展有利于劳动的地区分工和市场的专业化
运输业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生产劳动的地区分工,有利于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劳动力资源优势得到最大的发挥。市场的专业化将会大大减少买卖双方在收集信息、管理等方面的成本的支出,从而减少市场交易的费用。
3.3运输业的社会作用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在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友好交往中,运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运输业的发展缩短了人和货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使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接触和交往不断增强,并通过接触、沟通,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强化了相互间的各种社会联系,并逐渐结为一体。运输业的发展对世界的和平稳定、国家的统一、繁荣、人类文明的进步、各民族的交流、团结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许庆斌,荣朝和,马运,等.运输经济学导论[M].中国铁道出版社,1995(9):7-16.
【关键词】农业;财政支出;政策优化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其发展关系着国民生活能否可持续健康发展。由于农业的弱质性和正外部性较为明显,政府有必要采取一定的财政支持来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现如今,传统农业正处于向现代化农业转型期,在市场经济中,农业的薄弱性就暴漏了出来。农业支出不完善的实施机制,造成了农业生产结构散乱,农产品销售受到阻碍,农民没有得到有效的教育医疗保障。在城镇化深入发展中,推进现代化,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财政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手段,必须优化农业财政支出结构,最终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一、农业现代化理论
1.农业公共产品论
农业的基础设施和相关的公共服务是主要的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是财政支出应予保障的范畴。
2.农业基础地位论
(1)农业是其他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农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农业为其他部门提供剩余产品和劳动力的数量,在此基础上,也制约着他们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农业得到了发展,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才能进一步发展。
(2)农业是国家安全的基础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关系着国家的安全。农产品的供给也对经济发展和政治、社会稳定产生巨大影响。
二、农业财政支出管理构成要素和特点
农业财政支出也称财政支农或财政支农资金支出,是以农村的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政府通过直接或间接手段投放资金。具体操作是由中央财政安排预算,各级地方结合中央的安排和自身实际情况,以农村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建设为发展目标,通过财政支出,在基础设施之外,扩大资金的投入,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
1.农业财政支出管理的构成要素
(1)财政支出的投资主体以及资金管理者,主要指的是各级政府和相关地方部门。
(2)财政支出的受益主体,主要指的是与农业生产活动相关的组织,例如农产品的加工、运输、生产、销售等。
(3)财政支出的方式,主要指的是合作机构、各大银行、农村组织等市场经济的中间主体。
2.农业支出管理的特点
(1)国家财政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无论从收入支出还是管理,都是国家强制力的保证才得以实施。我国农业财政的来源是以国家财政投入为主体,地方农业为辅助,采用多方位的资金流动方式扩大农业财政支出的影响。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的流动是全方位的,农业财政采用直接与间接相结合,其支出有财政补贴,也有通过银行、农村合作医疗等。两者区别在于政府的财政支出是为了国民生活, 具有公共的性质;而地方的支出则是以经济为目的,追求利益最大化。
三、农业财政支出管理现状
在长期的经济发展中,农村的经济建设处于薄弱环节,基础设施不完善,政府对水利工程、气象等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力度还不够大,农民的生产生活极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传统小农经济已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日益突出,没有完整的农产品产业结构。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都有待提高,这就意味着要加大力度对农村经济的投资。
农业财政支出不合理导致双重问题,一方面,不完善的自身行政体系,导致农业经济结构滞后。在市场经济中,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都易造成损害,不能获得更大空间;另一方面,农民越来越不重视农业的发展,自身的薄弱意识使其盲目的追求经济利益,导致忽视了环境和社会效益。由于没有完善的检测机制,生产的农产品不符合质量,在牺牲了农村环境的基础上,也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危害。
此外,农业财政支出对于农业经济中的创业经济扶持力度不够,农民创业普遍反映缺乏资金,对于农业基础研究虽然投入较多,但是对于农业实践技术开发支持和技术推广方面,财政投入还不够多,很多农业从业者苦于没有资金发展实践专业技术。
四、优化农业财政支出管理政策建议
1.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为了保证农业稳定增长,推进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坚持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因此要增加农业财政支出资金,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建立农业补贴机制,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资金保障。
各级财政应当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原则,在预算内加大对固定资产投资及信贷投放力度,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资金支持。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优先供应财政支出资金,并且要按时按量,要实现农业财政支出资金在支出总额中比重逐渐提高,充分发挥规模效益,提升农业财政资金支出使用效率。另要构建多元化的农业投资主体,积极推进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2.注重财政支出结构
传统农业在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要提高农业科技产品的综合竞争力,扩大三项科技 费用比重。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对农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整个资金不足的局面上,要从思想上意识到健全农业科技体系,是推动农业进步、增强农业竞争力的客观要求;要利用科学技术大力发展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数量;要增加科技项目投资,提高农业科技投入,改善投资结构,衔接农业技术推广和生产实际,最终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3.调整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中央政府是保障全国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通过直接的政府补贴,投入农业科技,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地方政府是提供地方公共产品,如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农民耕地补贴,社会保障等。要明确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权与财权,通过稳定的支出结构,减少层级之间的资金损耗,优化资金使用效率,缩小城乡差距。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有效分工,可以互相监督,促进财政管理的公开公正,共同服务于农民的生产生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