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化交流和文化发展的关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一体化文化交流
进入21世纪以后,全球一体化进程进程越来越快,中外文化交流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中国现代化的程度越高,与世界的联系就越紧密,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就越来越扩展,只要中国现代化的步伐不停顿,就会努力去促进与世界的文化交流。而且,中国是一个大国,文化的包容性较强。随着国力的增强,拥抱世界文化的胸怀会更加宽广。有交流才能有发展,必然会产生与外来文化的碰撞和融合。
一、全球一体化进程中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
1.文化与经济融为一体
当前人类的经济活动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文化与经济已经密不可分,文化本身成了一种产业,一种可以带来高额利润的产业,以致使文化成为经济的主角。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文化发展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决定了文化发展的方向;同时,文化的发展也规范着经济的方向和推动其发展。这种形势下的文化交流,其内容、方式、渠道等已经显示出多元化、全方位的特点,就文化谈文化已不合时宜。
2.文化发展和交流的全球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文化发展和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被彻底打破,无论在出版、报刊、音像,还是在影视、娱乐、广告和旅游业中,资本的国际化、技术的国际化,形成了文化发展交流的国际化,地域和时间概念越来越模糊,文化的世界性日趋突出,固守原有的传统变得越来越困难。
3.参与文化交流的人员群体越来越广泛
尽管现代技术的发展,使文化交流可以借助于各种现代信息载体进行,但通过人员进行的交流更加广泛和深入。全球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各个领域的交流都更加活跃,参与对外交流的群体大大扩展,而不仅仅局限于专业人员。
二、中国文化面临的挑战
在全球一体化进程这样一个背景下,固有的中国文化不可能不面临新的挑战。
1.如何处理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传承性
这是几千年以来中外文化交流中遇到的一个老问题,也是今后必须解决好的一个新问题。自秦统一中国以来,由于中华文化一直保持着强势的地位,故直到19世纪中叶,中国文化总的来讲一方面表现出很强的扩张性和渗透性,另一方面又显示出很强的包容性和同化性。就扩张性、渗透性而言 ,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文化总是在经意不经意间将自己的主导价值观向一切与之交流的外来文化施以影响或进行灌输 ,使这种价值观逐渐进入那些外来文化之中并成为其支配性的思想和观念。在这个过程中 ,外来文化逐渐消解了“异已 ”的面貌 ,而成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改变了上述情况。近一个半世纪以来,为使中国的新文化既包容现代性,又接纳好的传统,提出过各种各样的模式。这些模式都试图在中国新文化的建设中找到一个科学而带有永恒色彩的不变的框架,但皆含有很强的主观因素。真正科学地做到以开放促交流,以交流促现代化,以现代化促传承,非常困难。往往讲现代化时,就忽略了继承传统;弘扬民族传统时,又和文化的现代化对立起来。忽略了传统的继承,会导致对外来文化的不准确的选择;忘记了现代化,又可能出现对外来文化的排斥。就一般民众来说 ,在一部分人中文化认同感严重地淡漠了,认为中国文化落伍了,只有外来文化才是现代的 ;而在另一部分人文化认同感却病态地强化了,他们希望通过排斥西方文化来弘扬传统文化 ,以此重塑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这两种人的思想倾向和方式虽不同,却表现了同一个东西 :对自己本土的文化传统信心不足。因而,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的中外文化交流中明确提出注意处理现代性和传承性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值得进行长期研究的。在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进程中,自然要去处理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自然要用现代的理念、现代的价值判断去重新解析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文化的传承顺理成章地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得以实现。所以解决现代性与传承性的问题,应该以现代驾驭传承,最后以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为归宿。
2.如何处理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世界性与民族性
所谓文化的“世界性”,就是指文化的先进性和时代性。具体来讲,就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文化要保持先进地位,跟上世界前进的步伐,始终维持一种高势能的文化。这种世界性,没有文化的交流是无法实现和保持的。从目前看,其中最主要的是处理好中西文化的关系。
在目前的文化生活中,一方面正统价值观占据了宣传领域的支配性地位,各种主流渠道都在唱响“主旋律”,以正面宣传为主;另一方面,来自西方 (主要是来自美国)的各种文化却席卷着文化市场,而且势头越来越猛。比如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已经把看好莱坞的大制作故事片当作电影消费的唯一选择,越来越多的孩子把肯德基、麦当劳当做家常便饭,可以说美国文化已经成为世界文化的主导。尽管这种美国文化是伴随着美国在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强权地位进行传播的,但不可否认的是,美国文化在保持美国传统精髓的同时,融合了许多外来因素,并逐渐适应了当地的文化环境。中国的肯德基、麦当劳餐厅,在制作食物时均考虑了中国人的口味习惯,所以赢得了中国人的认同。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艺术作品在国际获奖,也表明中国文化被世界的认同。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已经证明,只有刻苦而持久地进行中外文化的研究,同时持久不懈地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才能使中国新文化和世界接轨,才可以具备文化的时代性和先进性。当然,也不能忽略文化的民族性。外来文化在中国真正扎根,必须具备了中国的民族特点,才有可能变为现实。民族性是外来文化存在的必备的形式。相反,文化的民族性,只有具备了时代性或先进性之后,才可以传播、发展。文化的先进性或时代性是内核,文化的民族性是形式。时代性必须依赖于民族性才能生存;民族性只有寄托于时代性才可以保持。
3.国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国民性的改造问题
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的交流,新文化的建设,就更和人的水平、人的特性、人的素质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了一起。以往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已经证明,人的素质决定着文化交流的风貌。
“中美文化论坛”的宗旨是为中美两国在文化领域建立一种具备公共性、学术性、互动性的定期对话机制。通过此机制,中美两国可就文化相关议题进行对话与交流,探讨在文化多样性的当代语境中,文化艺术的发展方式和文化遗产保护等问题,加深中美两国在文化艺术和人文科学领域的了解,促进双方在文化艺术和人文科学领域的友好合作,推进两国的文化交流得到全面、持续、深入的发展。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中美两国专家学者围绕“数字技术与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心论题,针对数字技术在遗产保护中的作用、数字技术与当代文化发展等多个论题进行了广泛对话与深入讨论。
蔡武部长在会见美国代表团时高度评价此次学术研讨会。他说,中美两国文化部门和机构加强交流与合作,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助于加深两国人民的了解与友谊。此次文化部与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合作,共同举办“中美文化论坛”学术研讨会,在促进中美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在促进数字技术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结合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它不仅标志着中美两国文化交流与合作达到一个新的阶段,而且对推动两国关系的发展也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他说,数字技术的出现并在文化、艺术、人文科学等领域的广泛运用将为人类文明的创造、传播、研究和保存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昭示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新方向。研讨会经过两天的积极热烈讨论,取得了丰硕成果。与会专家在文化多样性、文化遗产保护、信息数字化的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对话与交流,分享了各自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方面运用数字技术的经验,提出了许多富于创新性的学术观点,取得了不少共识。他表示相信,中美两国文化关系前途宽广,潜力巨大。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美两国的文化合作必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在论坛开幕式致辞中指出:“中国政府历来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特别是在利用数字技术保护文化遗产方面,做出了诸多富有成效的工作。故宫博物院和国家图书馆就利用数字技术在文物和古籍保护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实践,中国艺术研究院还利用数字技术对大量的传统音乐资源进行修复和保护。我们希望通过这次中美文化论坛,能够与美方广泛地开展科技和文化之间的交流,挖掘中华文明的优秀传统元素和宝贵遗产,为人类的和谐发展与和平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主席科尔在开幕式致辞中讲到:“我们两国将在支持人文学科以及文化遗产的保护及介绍方面寻求进一步的合作。对于未来两国之间富于成效而重要的文化和学术交流,我充满了热切的期待。运用数字技术能够很简单地处理以往不能解决的问题。在这些领域,数字技术所显示出的巨大力量让我们思考新的问题,寻求能够跨越时间和不同物质的新的关系和模式。在美国人文科学基金会,我们深信数字技术在改变人文学科方面也有巨大的潜力,也会以同样的方式改变人文学科的知识、教学以及规划和设计。我们希望能引领这一‘新边疆’的开发。”
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在闭幕式致辞中指出:“中美两国文化部门和机构加强交流与合作,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助于加深两国人民的了解与友谊,也具备坚实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基础。此次‘中美文化论坛’,无论从主办方的规模和规格来看,还是从讨论和交流的深度、广度来说,都堪称是中美文化和学术交流史上的一件盛事,它必将为中美文化交流开启更为辉煌的篇章!”
数字技术: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新空间
数字技术的发展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与展现创造了新的技术和物质手段,同时也改变了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传统音乐档案部主任麦克・凯西提出,目前音频保护存在数量大、退化、陈旧过时等三大难题。印第安纳大学利用数字技术保护历史档案的策略有三种:迁移、复制和确认。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人文科学数字研究中心副主任肯尼斯・普莱斯介绍了美国的惠特曼超文本数字资料库的建设经验。中国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文儒指出,数字化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与速度推动着博物馆公益性、公共性核心价值的全面实现。故宫博物院在数字技术展示方面所做的探索主要有:故宫博物院数字化信息的采集、保管和传播,推出与展览同步的数字化服务,充分发展网络服务,研发制作《天子的宫殿》等。中国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力指出,数字化为中华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国家图书馆已经完成和正在进行的数字化工作包括:中文书目数据库的建设、光盘数据库的引进、馆藏特色资源数字化工作和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等。在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中,资源的科学处理、使用、管理、长期保存等应当受到更多的重视。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所所长刘托提出,数字技术在保护和传承正在消失的传统建筑的构造和营造技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传媒大学张骏教授认为数字技术在文物保护方面的作用主要有三点:数字复原、陈列展示和数字备案。
数字技术:促进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
数字技术带来的先进的信息采集、处理与传播手段,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与速度,推动着当代文明的发展,改变着人类文化的存在形态。中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委副主任杜百川指出,数字化是为了建立新的服务体系、运营体系和新的发展平台,应对其他传输手段和其他新媒体的竞争。我国广播影视数字化的重点是传统广播影视从模拟向数字的过渡,并积极拓展新业务和新媒体。中国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管理中心主任王路介绍了艺术研究院在非物质文化保护方面所做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等工作的相关经验。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李玫研究员指出:中国艺术研究院收藏的汉族民间音乐涵盖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和40多个少数民族的音乐。音乐音响资料共约7000多小时。研究院正在进行的“馆藏濒危音像档案数字化抢救”项目最终要完成对音频、视频、图片、古籍文献的全面整理并实现数字化存储与使用。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视频影像总设计师杨庆生、奥组委项目专家徐刚介绍了奥运会开闭幕式中运用数字技术表现中华文化遗产的新鲜经验,打开了思考数字技术开发利用文化遗产的独特思路。
数字技术:当代人文艺术领域的“双刃剑”
数字技术带给人类的不只是福音。在看到数字技术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专家也指出,它是一把双刃剑。中国艺术
一、基于两岸社会融合的两岸文化交流出现的新问题
两岸文化交流出现的一些新情况与新问题,对两岸社会融合将会产生不利影响,需要引起关注。
1、出现了偏离“认同”核心价值的“物质化”倾向
文化认同与文化价值认同一样,都可以使两岸人民产生强烈的“自己人效应”。所不同的是,文化价值认同比文化认同有更强烈的情感因素、更深刻的理性思考、更主动的践行。文化认同只能使两岸产生我们五百年前是一家的血缘联想,价值认同却能使人产生我们可以生活在一起的政治联想。两岸文化交流有着心灵对话与情感沟通的重要作用,但两岸文化交流的终极价值是要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逐步形塑出两岸新的文化认同,结成促进两岸全面融合的新的文化纽带。“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开展各种形势的文化交流,使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发扬光大,以增强民族意识、凝聚共同意志,形成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②由文化认同走向价值观的整合,在共同价值观的基础上实现国家的统一。
因此,两岸文化交流必须牢牢把握“认同”这个核心价值。但从两岸交流的实际情况看,文化交流不但明显滞后于经贸交流,而且文化交流出现了偏离“认同”核心价值的“物质化”倾向,如两岸文化交流中的重文化市场轻文化内涵,重文化消费轻文化整合,重经济文化轻精神文化等现象。两岸文化交流的泛物质化倾向,不利于两岸社会融合,不利于寻求两岸文化价值认同中的共识与差异,更无法达到两岸文化交流的最终目标,即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包容差异、互利共赢、心灵相通中形成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最终实现统一。
2、对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存在认知差异
在长期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两岸中国人有着共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共同的传统价值观念,共同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毋庸讳言,台湾在历史上经历过荷兰、日本等殖民主义的统治,多少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1949年政权退台后,台湾民众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个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台湾文化是相对独立的,与母体文化有着不尽相同的新特征。但这些从自己母体文化发展逻辑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差异性特征,并不能改变自己从属于母体文化的本质属性。也正是这些差异性的存在和具有地方性特征的文化,才有今日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因此从根本上讲,台湾文化并没有生成一种与中华文化完全不同、存在着本质差别的文化,台湾文化与大陆各民族、各区域文化一样,都是中华文化的一个分支。因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瑰丽灿烂,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宝贵财富,是维系两岸同胞民族感情的重要纽带。中华文化在台湾根深叶茂,台湾文化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可有些台湾同胞却认为,台湾文化来源于中华文化但已经形成了自主的台湾文化,或者说跟中华文化已经没有关系,否认大陆文化和台湾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将台湾文化和大陆文化对立起来。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认知上的偏差,主要在于执政后,在教育文化领域中宣传“台湾文化主体性”,大肆推行“去中国化”。
出现这样的认知偏差后果非常可怕,否认大陆文化和台湾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否认台湾文化就是中华文化,实际上就使两岸文化交流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发生了变化,这会对两岸的文化教育交流带来困难,对两岸的文化融合形成阻力,对构建两岸共同的文化认同十分不利而且有害。
3、对中华传统文化在两岸的传承及现代化存在认知差异
对中华传统文化在两岸的传承存在认知差异。部分台湾民众因20世纪60--70年代大陆在对待中华传统文化上曾走过一段弯路,认为传统文化在大陆支离破碎,质疑大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就大陆而言,赞赏台湾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但并不赞同岛内某些并不理性的指责;更不主张打着各种旗号,进行中华文化正统性之争。
对中华文化现代化存在认知上的差异。两岸对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有较为一致的认同,但自上世纪40年代末以来,两岸选择了不同的政治社会制度,走上不同的现代化发展道路。由于两岸长期处于隔绝状态,期间两岸又都曾在意识形态宣教上有过一定程度的极端做法,导致两岸对中华文化现代化发展产生认知差异。台湾将大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异化”。大陆也并不赞同台湾过度依赖所谓西方民主、自由,过于强调本土文化的做法。
两岸文化交流中的这种矛盾虽与异质文化间的冲突有本质的区别,但不利于两岸敌对情绪的缓解与不信任感的消除,也会阻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深入推进。
4、对两岸文化交流的意义存在认知差异
中华文化是连结两岸同胞的文化脐带,在两岸政治对立、军事对峙的特殊历史年代,对维系两岸同胞的民族情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背景下,两岸文化交流、合作与整合,在增进两岸同胞了解、加深两岸同胞信任、促进两岸社会融合上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两岸文化交流也有推动消除两岸政治歧见、推进政治和解的功能;两岸文化交流特殊的溢出效应,对包括经济、社会、政治在内的两岸全面交流起到独特的作用。
然而两岸在这一问题上的认知有差异。大陆并不赞同将两岸文化交流泛政治化的做法,但同时认为两岸理应尊重并充分发挥文化交流在消解两岸政治歧见、弱化两岸敌对情绪、促进两岸统一方面的作用。而台湾在蓝绿对峙的政治生态及美国压力下,某种程度上希望两岸的文化交流是脱政治性的、“柏拉图式”的交流,或者希望两岸文化交流的溢出效应仅限于经济、社会领域。等“”势力更是将两岸文化交流污名化,将其视为大陆“吞并”台湾的前奏,当然不会理性看待两岸文化交流对两岸政治关系促进的正面意义。
若两岸长期就两岸文化交流的功能无法聚同化异,两岸文化交流的意义与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5、对两岸文化交流的制度化存在认知差异
目前两岸文化交流的广度与深度还远远不够,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多为区域性、局部性、短期性,缺乏统筹性、全局性、长远性的规划,更谈不上科学的规范性。由于交流机制的长期缺位,两岸文化交流中政策措施的不对等、交流规模的不对称、交流领域受限等问题无法得到很好处理,所引发的如学历采认、知识产权保护、文化市场规范、共同传承弘扬中华文化等现实问题,都亟待通过稳固的交流平台,通过制度性的文化交流逐步解决。因此适时商签两岸文化交流协议,推动两岸文化交流正常化、制度化,已成为两岸不可回避的重要议题。
6、对民主等政治价值观念与祖国统一的关系存在认知差异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同两岸统一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早年台湾拒绝同大陆统一的理由是强调两岸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两岸的生活质量不同,甚至担心统一了大陆会把台湾的财富拿走。
伴随着大陆的改革开放,大陆经济快速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当两岸在经济发展水平上有差异但生活水平越来越接近时,台湾岛内出现了另外一种拒绝和平统一的理由:大陆的民主制度不如台湾的民主制度先进和优越。从台湾的学者到普通民众,从蓝营到绿营,对大陆的政治体制不认同甚至有攻击言论,对台湾的民主、自由等价值观念和政治体制十分认同并将台湾的政治制度看成是绝对优越于大陆。
但大陆对这一问题有着完全不同的认知:民主制度与和平统一没有必然联系;大陆目前的民主政治是适应经济发展、社会稳定需要的。
二、基于两岸社会融合的两岸文化交流的途径
两岸社会的大融合,需要不断扩大两岸民间交流的广度与深度,“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但要厚植共同的经济利益,而且要加强中华文化的精神纽带,增强休戚与共的中华民族认同。”为此作者基于两岸社会融合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两岸文化交流的建议。
1、树立共生与发展理念,构建两岸文化价值认同
有学者指出:“实现两岸和平发展,促进祖国统一进程,根本路径就是透过两岸共同发展,培植两岸共同利益,形塑两岸共同价值,加快两岸同胞情感趋融、价值趋近、认同趋合的进程,加快两岸一体化进程,建构两岸共同体。”两岸文化价值认同,诞生于两岸同胞频繁交流的实践活动中。透过两岸经济合作、人员往来,形成共同的生活圈、生活方式,促成两岸语言、价值的趋同化、同步化。
近年来,大陆的和谐社会理念、科学发展理念,都获得了台湾民众广泛的认可。因此,不仅应当让台湾民众了解大陆同胞在经济、文化、体育等方面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而且应当让他们了解大陆民众价值观的最新变化,使两岸民众互相认可与接受,为两岸最终的统一奠定心理基础。
同时,努力寻求两岸文化的共通之处,包容两岸文化的差异,寻求两岸文化价值的对接。为此,可以加强两岸在文化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面的交流。目前,大陆涉及台湾民间民族文化遗产(如祖庙、祖墓、寺庙、礼仪、民间音乐、工艺和民间建筑等)需做好普查、抢救、传承工作。此外,台湾提出将阿里山、日月潭等公园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大陆要鼎力支持。两岸“要共同继承中华文化优秀传统,挖掘和提炼有益思想价值,发扬光大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和包容性,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2、正确梳理台湾本土认同感,将台湾乡土情怀引向对中国的国家认同
本土认同感、乡土情怀,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求与正当的情感诉求,与中国国家认同是并行不悖的。台湾与大陆长期分离,有着不同于大陆其他地方文化的特殊性。要充分了解台湾独特的历史文化脉络和现实政治文化生态,客观地看待台湾民众的历史悲情,不要简单地把“台湾意识”理解为“”意识。因此,大陆要在学理上梳理本土化的合理成分,将乡土情怀引导向对中国的国家认同。
3、加强历史记忆,构筑两岸共有的精神家园
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共有的精神家园,构成两岸同胞国民身份的核心和安全保障,是增强台湾同胞中华民族认同和中国认同的核心内容。为拉近两岸民众的情感,增强台湾民众的中国认同,一方面,要强化两岸共有的历史记忆,与此同时,还可以采纳一些台湾学者的建议,选择一些合适的历史文化议题,如、、等,“以藉此培养两岸民众共同的历史记忆”。
另一方面,要逐步消解两岸间差异性的历史记忆。通过加强两岸的文教交流,来不断消解两岸的差异性历史记忆。
为进一步加强两岸文化交流的整合,可以考虑设立两岸社会文化交流合作基金,资助不同层次的政党、城市、学校、工会、协会、学会交流,扩大两岸文化交流范围与基础。
4、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可秉持“先易后难”的原则。努力构建制度化的互动体系
“协商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协议,推动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迈上范围更广、层次更高的新台阶”。“文化ECFA”的协商签署,已经成为两岸的共识。有学者提出可先谈框架后充实补齐细则。基本框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文化管理机构的对话机制、文化交流的可持续性机制、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机制、文化专业人才的培育机制。两岸可成立一个专门委员会来协商签署“文化ECFA”事宜。但目前在双方尤其是台湾方面认为商签时机不成熟的情况下,两岸可秉持“先易后难”的原则,先就具体的文化行业和文化产业如教育、影视、出版传媒等商签交流合作协议。
事实上,两岸交流合作一直秉持“先易后难”的原则在推进。如在国共第三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提出了“积极促进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的7项建议;在2009年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提出的6大类29项“共同建议”中,有5大类26项涉及两岸文教、文创产业和新闻交流的内容。在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提出的22项“共同建议”中,有10项涉及两岸文教交流合作的内容。上述建议内容有许多已取得积极进展。
5、设立文化办事机构,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建立完善的机制
在平等互惠的原则下,两岸建立交流与沟通的平台,针对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的相关议题,持续进行深入且全面性的讨论与协商;此外,两岸可设立文化办事机构,办理、推动并维系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事务,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建立完善的机制。
关键词:英语文化教学 内涵 依据
英语教学改革一直以来倍受各界关注。英语文化教学问题的讨论,为英语教学改革打开了新的思路。从整体上看,我们对英语文化教学还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还缺乏自觉的英语文化教学意识,英语文化教学长期处于缺位状态。本文不打算详论英语文化教学的细节和技巧,而着重就英语文化教学的内涵和依据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英语文化教学的内涵
什么是英语文化教学?这一问题的回答可以从以下几个比较简单的例子开始。
1、“Goodbye”恐怕是我们最为熟悉的,这个词源于“God be with you”,即“上帝与你同在”,所以,西方人说“Goodbye”时不仅仅表达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再见”的意思,还在传达着他们的一种信仰。这是因为,基督教文化是西方文化的主流,“Goodbye”也表达了对上帝的信仰和敬畏,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这个词上明显地表露出来了。
2、“dear”这个词在我们看来表达了极为亲密的关系,甚至我们误以为它表达的就是恋人间的关系。但在英语中,“dear”这个词很普通,用在家人和朋友之间就如家常便饭,一般的信件开头也是用这个词。这反映的是这样一种文化现象,西方人表达情感一般比较直白和外露,中国人则比较内敛和含蓄。
3、如果一个西方人对一个中国人说:You are a lucky dog!这个中国人多半会很生气。因为在中国文化中,“狗”一词喻人时多带贬义,如“走狗”、“落水狗”、“狗腿子”等等,不一而足。而西方人却很欣赏狗的勇敢和忠诚,“a lucky dog”表达的是“幸运儿”的意思。
4、“How old are you?”、“Are you married?”等句子在语法结构上没有任何问题,谁都听得懂,可是,这些问题却不能轻易用来询问西方朋友。因为在西方文化中,初次见面询问年龄、婚姻等状况是一个忌讳,是对别人的不尊重,有窥测别人隐私之嫌,这无意之中已经对他们造成了文化冒犯。而中国人却往往不回避这些问题,见面三分熟,在很短时间内,就想把对方的个人状况了解个一清二楚。
5、中国学生A想请美国教授B帮忙,于是有了下面的对话。A:Are you busy recently,professor B?B:Yes,very.I have been working on an English play that will be put on next week.显然,B不能了解A的真实意图,A也不能再进一步提出要求。交际的失败并非学生A英语语言知识的缺乏,而是因为A缺乏对B民族文化的了解,在交际中使用了汉语的思维方式,即母语文化对外语言语交际任务的完成发生了“负迁移”。[1]
以上所举的例子虽然缺乏系统,但足以说明英汉两种语言差异的客观存在。这种差异本质上就是文化的差异,语音、词汇、语法、句法、篇章结构、行文规范、翻译等等,从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出发的各个范畴,都存在着这样的文化差异。然而,我们却常常忽视了这些差异,没有充分重视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二、英语文化教学的理论依据
首先,语言和文化密切联系、不可分割。“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当它作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时候,它是表达相互反应的中介;当它作用于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时候,它是认知事物的工具;当它作用于文化的时候,它是文化信息的载体和容器。”[2]这个定义的可贵之处在于它顾及到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语言和文化是内在统一、不可分割的。首先,从形式上看,语言是文化的符号和标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从内容上看,语言中积淀和储存了一个民族的社会生活经验,映现了该民族的文化特质。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以及价值观念、、传统习惯、风土人情等文化要素,无不在语言中折射出来。其次,人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存在,而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和物质外壳,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基本标志。人在劳动中产生了以语言为工具的思维,拥有了不同于其他动物的人类意识,学会了有目的、有意识地认识和改造世界,也就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再次,从语言和文化的发生和发展看,语言的创生和文化的发生是同一个过程,它们相辅而行,互相启发;语言不能超越文化而独立存在,语言的发展依赖文化的发展,许多古代语言的消失其实都是源于它们所属的民族文化的衰亡;同时,语言的规范、丰富和发展,也是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
其次,语言学习有其自身的规律。英国语言学家 Byram指出,一个人在习得语言的同时也习得了文化,进一步说,母语语言的认知与母语文化的认知是同步的。[3]这一点完全可以从经验中得到证明。例如,作为中国人,我们在学习汉语言的同时,也学习了汉文化。我们对汉文化的习得与认同,一定程度上是通过“语文”的学习,这是有目共睹的。我们的教材冠之以“语文”的称谓,对“语文”最恰切的理解就是“语言和文化”。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是在汉语言的文化环境中学习和运用汉语的,所以,我们并未感受到学习汉语有多么困难。相反,我们却时时感受到学习外语的困难,感受到母语对外语学习的诸多制约。这是因为,母语是我们的第一语言系统,它和我们的文化是统一的;而外语是在母语已经定型的基础上习得的第二语言系统,第二语言系统不但受到与其自身统一的文化的制约,同时也受到母语文化的制约,两种不同的文化经常在语言学习中发生碰撞。Byram 所指出的母语和母语文化的习得规律当然不能机械地套用在外语教学和学习中,但显而易见的是,在外语教学中把语言和文化割裂开来是不合理的。因为,“语言的使用规则实际上就是这种语言所属文化的各种因素”,“学习和应用外语必须了解与这种外语有最密切关系的文化”。[4]我们对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要清醒地认识到,英语教学既是一个语言教学问题,也是一个文化教学问题,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是统一的,二者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
再次,语言是跨文化交流的基本障碍。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和冲突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基本事实。语言作为文化的符号和标志,作为文化载体,是文化问题中的一个焦点。一般来说,异质文化间的冲突和碰撞,首先是通过语言体现出来的,语言是跨文化交流的基本障碍。之所以如此,决不仅仅是因为语言知识和结构方面的原因,而恰恰是由于文化的差异,由于这样的差异,外语学习者不能做到言语得体,从而造成对目的语使用者的文化冒犯。这种文化冒犯所犯的错误“比语言错误更加严重,因为前者容易造成外国人与中国人之间感情上的不愉快”。[5] 要成功避免这样的不愉快,消除跨文化交流的障碍,就必须重视文化教学。
三、英语文化教学的现实依据
第一,英语文化教学是全球化形势下文化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不断冲破思想,不断更新观念,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了文化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首先要认识到,全球化形势下,文化的交流、碰撞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常态,漠视和回避是不可取的,只有积极应对。语言是建立友谊和互信的使者,同时又是文化交流的内容和媒介。当然,语言被用作文化侵略的手段和工具的危险性也并非危言耸听,但语言本身并不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而且,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其实,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在英语教学和学习中,英语文化的浸染和影响都是客观存在的,这是由语言和文化的密切关系以及语言学习的规律所决定的。重要的问题在于我们是否能够清醒地认识和分析这个问题,是否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整合和引导,是否具备应有的批判意识和批判精神。
第二,英语文化教学是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首先,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亟待改革。长期以来,以结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方法严重束缚着英语教学的发展。结构主义理论把语言作为一个封闭的系统,强调对语言形式和语言内部结构的认知。受这种理论的影响,我们在英语教学中注重的是语言形式和语言结构的教学,把英语教学当成单纯的语言知识传授,把教学目标定位于考试,语言和文化的内在统一关系被遮蔽,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割裂开来,文化教学意识淡薄,文化教学长期缺位。我们根深蒂固的观念是,只要掌握了相当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只要苦练听力和口语,就能学好英语。其实,这只是片面的真理。我们不能否认语言形式和结构的重要性,但是,语言和文化是统一的,语义和语用也不可分割,脱离英语文化的英语不仅不能言语得体,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还会造成交流的障碍。要走出英语教学的困境,英语文化教学势在必行。其次,应试教育制约着英语教学的发展。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考试成绩成为衡量教育水平的标尺,高分成为师生和家长追逐的目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空洞的口号。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教育行为必然是短视和功利的,教育教学的许多不合理也就成为当然。
第三,我国英语文化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首先,英语教学标准中普遍缺乏系统的英语文化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即使有,也处于次要和陪衬地位。当然,大学英语专业设置了相应的课程,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缺乏衔接,存在严重的断层。整体来看,英语文化教育目标和内容不够完整和系统,不够统一和一贯,地位不够突出,基础教育比高等教育薄弱,公共英语课比专业英语课薄弱。其次,从课堂教学看,长期以来,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注重的是词汇、语法、句法、互译等语言形式方面的教学,强调的是重复记忆和反复练习,擅长的是满堂灌和题海战术。基础教育如此,高等教育也大同小异。大学校园里,很多教师仍在延续传统教学模式,教学目标定位于四、六级考试或考研,而学生则疲于应付各种英语水平考试。再次,与上述英语教育状况相适应,我们的相关科研注重的是语言形式(如语音、词汇、语法、翻译等)教学的研究,各种词汇记忆、考试书,各种语法书到处充斥,而关于英语文化、语言和文化关系方面的书籍则相对稀少。最后,文化教学的缺位严重制约着英语教学的质量。很多学生从中学到大学,学了十几年的英语,却大多既“聋”又“哑”;学得好一些的,开口也难以做到言语得体,与目的语使用者交流时常常出现不应有的文化冒犯。
通过以上分析和讨论,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英语文化教学的必要性。我们必须增强英语文化教学意识,积极推进英语文化教学。开展英语文化教学实践,不仅有利于促进英语教师拓展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也有利于丰富教学手段、拓宽教学渠道,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从整体上提高学
生的英语能力。探索英语文化教学的有效途径,推进英语文化教学改革,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陈梅 《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与英语教学》[J].职业教育研究,2004,8。
[2]许国璋 《论语言》[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第1页。
[3]刘爱真 《文化认知与言语得体――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思路谈》[J].外语界,2000,2。
关键词:英美文化 中国文化 差异 现状 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2-0007-0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水平和国际地位有了很大的提升,与国际社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也越来越频繁,这就使得我国文化承受着来自各国文化的冲击,特别是英美等西方经济发展大国,在进行经济、文化、贸易交流时,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及时分析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对于继承和发扬我国优良传统文化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1 研究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差异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处于国际社会中的每个国家要想得到高速的发展,就需要保持与其他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等交流,而各国自身的发展历程有着很大的区别,这就使得各国之间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有着很大的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因此,研究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差异,对于国家之间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就研究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差异的必要性做具体分析。
1.1文化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
通常来讲,文化是指人类活动的模式以及给予这些模式重要性的符号化结构,主要包括文字、语言、文学、绘画等内容,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文化特点也不尽相同。文化是对人类社会长期的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集中体现,不仅是对当时社会人类生活特点的体现,也是对一个国家长期的发展历程中文化特色的积淀,更是对每个时期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体现。
在一个国家的长期发展历程中,作为观念形态的社会文化,是对这个国家某个时期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发展的反映,并能给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此外,随着文化的长期积淀,使国家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影响着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交流方式和特点,不断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可见文化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因此,在进行大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时,应该深入了解相关国家的文化特点,总结和分析文化差异,促进共同发展。
1.2分析两种文化的差异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互补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历史的源远流长,使得中国文化逐渐传承和积累了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和思想,这其中就包括“百善孝为先”、“三纲五常”、“四书五经”等优秀传统文化,这些先进的思想文化不仅反映了我国历史的悠久,而且这些优秀文化不断影响和教导着中国人民,使得数代中国人不断秉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行为理念,并不断带领中国走向富强。优秀的文化不断影响着中国人民,中国人民也在不断发扬和创造着中国的优秀文化,保证了文化的传承不息,也使得中国文化能够发展到今天的博大精深。但这其中也存在着一些弊端,我们知道,虽然我国地大物博,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是我们人口众多,而且分布比较分散,导致我国具有较低的人均收入和文化水平,这也是我国长期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由于受到几千年封建社会的熏陶,使得部分中国人民依然被封建落后思想所蒙蔽,影响我国先进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也使得我国多民族文化融合和交流的困难性。
相比,英国和美国等西方经济发展大国是西方资本主义倡导者的代表,不仅是在经济发展还是文化交流领域,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都比较大。与中国相比,英美国家工业革命和社会发展起步较早,在长期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文化得到了很好的积淀,具有较深的渊源,并且不断影响和作用于国家的发展。相比于东方各国,西方国家的文化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倡导女士优先以及男士中的绅士风度,鼓励国民在日常生活和娱乐中发现规律并引发思考,此外,西方国家重视国家法律建设,始终坚持依法治国,并且在国家和个人的文化素养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对于违背道德素养、触犯国家法律的行为予以强烈的制止,也正是由于英美国家的这种优良、科学的教育方式,也使得英美国家能够一直处于国际社会的上层,不断为社会的发展贡献优秀的发展人才。
可见,不管是在文化内容和文化特征上,英美国家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就使得中国与英美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存在一定的障碍,只有更好地把握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交流,并保持两种文化的健康长期发展。
1.3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
近些年来,随着国际经济的日趋全球化,使得各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越来越频繁,文化的碰撞越来越激烈,在进行国际贸易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对方国家文化的了解,深知其交流方式和特点,尽量减少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不必要的交流障碍。此外,国家要想发展,就必须保持与其他各国之间的双边贸易交流与合作,而且不仅要注重对经济交流合作的提升,也应该加强文化交流,扬长补短,不断优化自身民族文化,并将优秀文化精髓传承下去,促进各国之间的文化健康发展,加快人类文明社会建设步伐。
2 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的差异分析
英美国家与中国之间,由于所处地域、国家历史进程的不同,使得其在文化建设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实现对两种文化差异的辩证分析是建设好两种文化的重要前提,也是加强两国之间交流的重要保证。下面就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发展现状,简要分析两者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存在的差异,加强对两种文化的深入了解。
2.1思想观念上的分歧
在中国,大多数人都将家庭放在重要的地位,倡导家庭伦理观,然而在英美国家就有着很大的不同,英美国家的文化更加提倡个人思想观念,注重个人的发展。在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家国文化已经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并且将其作为一切行为准则的参考,无论是在日常的工作还是学习中,都注重家庭之间的和睦相处,发展至今家国文化已经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中国文化的核心所在。此外,在中国文化中,还提倡“三纲五常”的思想,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思想和“仁、义、礼、智、信”的“五常”思想,这些思想将君臣、父子、夫妻的地位有了一定的定位,并秉承“百善孝为先”的行为规范,将“孝”字发挥得淋漓尽致。孝道更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和核心所在,适当的孝顺不仅能够规范人们的行为,而且也是对优秀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然而过分的孝道有可能会扼杀人们的思想,限制人们的行为自由,阻碍自由发展,从而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
相比于中国文化的“三纲五常”,英美文化更加追求个人的发展,提倡“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行为理念,注重个人主义、自由发展。在英美国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常以自我为中心,注重个人的自由发展,而且这种行为通常局限在工作和生活中,有时候甚至家人之间的层次也相当分明。这种思想的核心在于主张人人平等,不受封建思想的束缚和限制,人与人之间主张平等的交流和沟通,不受等级制度和家庭伦理制度的限制,能够有效促进个人的自由发展和高速进步。
2.2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发展形势不尽相同
从整体上讲,中国文化经过中国几千年历史的洗礼,注重追求稳定和静态,因为我国地处亚洲大陆的东部,而且更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社会条件使得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趋于稳定,并开始生产生活,长期的定居生活迎来了我国家族繁衍的鼎盛时期,家族体系的不断壮大,促使社会形成了比较统一的家族观念和制度,并且这些思想逐渐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并不断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也正是由于长期稳定的定居生活,使得中国社会不断形成了一种静态文化,人们渴望安居乐业的生活形式,这种思想理念是对中国文化核心的集中体现,同时也逐渐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仁、义、礼、智、信的思想体系,影响着几代中国人。
而对于英美文化而言,由于其所处地域气候条件以及生活环境的变化,使得其国家的发展伴随着频繁的搬迁,同时其国家的人口流动性较大,不断变换的生活环境使得生活在其中的人们需要培养一种善于适应环境变化的思想理念,这是与中国文化的静态文化所不同的地方。而且正是由于其人口流动性较大,使得其国家的人们的家庭观念意识相对比较薄弱,个人的发展更加倾向于个人主义、自由主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速性,但与此同时,过快的发展也是社会滋生了更多的竞争,可见西方国家的文化和经济在竞争中求发展,求生存,英美文化发展的同时各国之间由于竞争产生的争斗也就屡见不鲜了。
2.3对待人与自然之间的观点有差异
几千年来,中国文化的发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逐步成为了中国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纵观中国文化的长期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儒家思想几乎贯穿着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这是因为儒家思想文化中的“仁”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而“仁”主要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相互交流的情感,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相处讲究情感的培养,注重相互之间情感的提升,“仁”也逐渐成为了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准则。但在英美国家中,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崇尚的自由平等,提倡在机会面前人人平等,注重个人竞争力的高低,很明显这与中国文化中的相处之道有着很大的差异。
对于自然规律的探究,中国文化则没有系统地对相关自然规律进行科学的探究,主要是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更多的是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推崇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然而,对于英美等西方国家而言,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对自然规律进行发掘和科学的研究,并努力开发自然资源,并将这些自然资源运用到工业生产和生活中,以求得自然为人类更好的服务。很显然,这与中国文化推崇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着很大的不同,一个是共求和谐发展,另一个则是主张控制自然,与自然作斗争。可见,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发展关系上有着很大的不同,对于这种差异的研究有着很大的必要性。
3 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的相互影响
英美文化作为西方国家的代表文化,而中国文化作为东方国家的代表文化,两者不管是在内容还是咋表现形式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且这两种文化之间的影响甚大,并且处于互相冲击,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发展。
虽然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存在着很多的差异,但是文化之间都会有一定的共同之处,英美国家和中国相隔万里,生活环境和生存条件大相径庭,但是两者人民的基本生活基本上是一样的,而且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过得比较安逸、幸福,而且不管是在什么样的文化背景下,人们都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社会的认可,可以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可见,在这一方面,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还是相通的,而且两者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影响,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内涵。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英美各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这就使得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的相互沟通越来越多,两者的碰撞也越来越频繁,推动着两种文化不断走向成熟。此外,在思维方式上,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中国所推行的社会主义,注重对集体利益的整体提升,并且在工作和学习中,提倡团结协作,共同进步;而英美等西方国家推崇的是资本主义道路,注重个人英雄主义以及个人自由主义的提升。两者在对于价值观和人生观的认识和体现上有着根本的不同,但是两者同属一个国际环境下,应该互相补充,互相影响,扬长避短,共同进步,不断将各国的文化发扬光大,并促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合作。
4 结语
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各国之间也在不断发展进步,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广泛,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各国之间的文化既有交流又有冲击,这也使得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国家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得不到充分的保留和传承。因此,要想保持文化的不断传承和发扬,就必须认清当前形势,把握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的差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本着世界文明和谐的原则,加强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累优秀文化,不断将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雷钟云.中国文化与英美文化的差异研究[J].学周刊,C,2011,(6):200-200.
[2]贺庆华.英美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与冲击[J].海外英语(上),2014,(1):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