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房子考察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考核指标进展情况
(一)总体进展情况
《2018年县市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细则》中涉及四类34项内容,总计300分,自评打分300分。
(二)工作指标进展情况
1、大气污染防治工作(90分,自评90分)。
(1)PM2.5年均、特护期平均浓度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满分9分):无大气环境质量站点,不考核此项内容。
(2)PM10年均、特护期平均浓度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满分9分):无大气环境质量站点,不考核此项内容。
(3)全年或特护期优良天数比例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满分9分):无大气环境质量站点,不考核此项内容。
(4)重污染天数减少比例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满分6分):无大气环境质量站点,不考核此项内容。
(5)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挥发性有机物(VOCs)削减率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满分9分):没有限定消减比例。
(6)完成水泥、有色冶炼、陶瓷、VOCs等重点行业大气污染防治重点项目(满分6分):按要求完成辖区水泥行业、VOCs治理等行业大气污染防治重点项目,完成行业特别排放限值标准改造,治理项目。
(7)完成大气污染排放源清单、禁燃区划定、非道路移动机械调查、大气监测能力建设等基础性工作(满分6分):配合完成了大气污染排放源清单,完成了禁燃区划定、非道路移动机械调查,没有大气自动检测站建设要求。
(8)完成城区内公共交通高排放车辆淘汰目标(满分9分):未下达淘汰任务。
(9)深入开展扬尘污染整治。(施工工地做到“六个100%”,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45%以上)(满分9分)(住建局):施工工地做到“六个100%”,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63.87%。
(10)积极推进面源污染防治。(2018年底前,县级以上城镇建成区淘汰10蒸吨及以下燃煤小锅炉;严格控制烟花爆竹燃放,县级及以上建成区全面禁限放烟花鞭炮;严禁露天焚烧秸秆)(满分9分)(发改局、公安局、住建局、农业局):(1)内燃煤小锅炉已全部淘汰;(2)出台了《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工作方案》([2018]21号);规定禁限烟花爆竹的区域和时限。(3)辖区内未发生一起露天焚烧积杆现象。
(11)强化特护期大气污染防治(满分9分)(环保局、经信局):完成重点行业错峰生产方案制定工作,今年无重污染天气。
2、水污染防治工作(90分,自评90分)。
(1)辖区国控“水十条”考核断面水质达到年度考核目标要求(满分18分);无国控断面,断面,与往年比较水质类别不变。
(2)辖区省控考核断面优良率优于2017年(满分9分);无省控断面,断面,水质达标率100%。
(3)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满分6分);饮用水源保护区已经调整,辖区内已无饮用水源保护区。
(4)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满分6分);饮用水源保护区已经调整,辖区内已无饮用水源保护区。
(5)黑臭水体整治(满分9分)(住建局):无黑臭水体整治任务。
(6)地下水考核点位的水质保持稳定(满分4.5分)(国土局): 无地下水考核点位。
(7)完成主要水污染物减排任务(满分6分):无水污染减排任务。
(8)入河排污口整治(满分6分):无入河排污口整治任务。
(9)加强工业污染整治(满分4.5分)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废水达标排放,并实现在线数据联网。已建立园区水环境管理档案。
(10)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满分6分):新增上游污水管网3公里。
(11)加强畜禽(水产)养殖污染治理(满分9分)(畜牧局):无规模畜禽养殖场;辖区无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收集储存运转中心建设任务。
(12)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满分3分)(环保局):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
(13)加快加油站地下油罐防渗改造(满分3分):辖区内4家加油站双层罐改造于2017已完成,今年完成新增加油站(三炮台加油站)双层罐改造。
3、土壤污染防治工作(90分,自评90分)。
(1)重金属监测断面达标率(满分24分):辖区内无监测断面。
(2)进度滞后的16个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项目完成率(夏季攻势)(满分24分):无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项目。
(3)完成全州10个尾矿库及其采选、冶炼企业环境污染整治(满分21分):无尾矿库及其采选、冶炼企业环境污染整治任务。
(4)土壤及重金属项目完成率(满分15分):无此项任务。
(5)完成湘西州污染防治攻坚战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任务(满分6分):全面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任务。
4、其他工作(30分,自评30分)。
(1)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机制建立情况(满分6分):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体系,建立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协调议事机制。
(2)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满分6分):完成入户调查与数据采集(工业污染源入户调查与数据采集差错率、生活污染源入户调查与数据采集差错率未超过2%)、全面完成清查(清查漏查率未超过2%、清复率未超过3%、清查错误率未超过3%)、完成质量核查(按规定完成督查工作、工作督查报告、数据审核报告通过普查机构审核)。
(3)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落实情况(满分6分)(人大城环委):按要求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监督、执法检查、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监督,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4)生态环境保护资金投入情况(满分6分)(财政局):县本级已安排支出122.8万元,比2017年支出的81.57万元增长41.23万元,增长50.54%。
(5)公众满意度和公众参与情况(满分6分)(统计局、环保局):公众满意度调查由州统计局牵头随机对各县市进行抽样电话调查,已按照方案要求向环保局提供抽样样本。满分2分,自评分为2分;已开通公众热线、微信公众号,公众参与渠道通畅,满分1分,自评分为1分;按法定要求实时实施信息公开,未出现信息公开行政复议或诉讼败诉,满分2分,自评分为2分;无实施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的要求,满分1分,自评分为1分。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科学谋划,任务明晰。高度重视,将五个文明建设绩效考核工作等重点工作均纳入到本年度的工作重点。每月按时间按要求,对完成情况进行收集归总和上报。
(二)聚焦任务,确保打好污染攻坚战。以“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扎实推进净土保卫站”为核心目标,严格按照为导向,全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三)加强衔接,及时反馈。明确由各相关责任领导带领各责任部门负责人,及时与州直相关责任部门进行对接,就统计数据进行核对核实。
三、存在问题和困难
工作人员少,工作任务重,档案管理不够规范。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7―0121―01
“风水”同一切历史文化遗产一样,具有合理与非理的两重性,既有迷信、过时的内容,也有合理、有价值的因素。近年来,由于环境问题的凸显、现代生活对人的精神“挤压”等,又引起了人们对“人地关系”的重视。重新认识“风水”文化,会对我们继承古代优秀的地理思想,以及生活、生产态度及方式带来有益的启迪。
作为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引入“风水”文化,对培养学生地理考察能力、增强批判意识、突出地理实用价值等大有好处。下面,我浅谈一些做法。
一、设置问题,打通地理与“风水”的隔膜
我在教学中,经常提出有关“风水”的问题,引导学生懂得地理科学与“风水”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例如,我提问:为什么长江边上涌现出了那么多著名的大城市,如武汉、南京、上海等?请同学们试着从自己所理解的“风水”文化角度分析。我让学生组成小组展开讨论,最后师生共同归纳:从“风水”上讲,人们选择居住地要考虑不能犯“冲煞”,选水流弓背处,最吉利;从地理角度讲,这样在有洪涝时可避免灾害。对于长期淤积的土壤,“风水”中讲“土生万物”,能够“养气”;地理上讲,肥沃的土地有利于农耕生产。“风水”讲究“水主财”、“得水为上”、“蛟龙环抱”,从地理学上分析,三面靠水,提供着灌溉和航运的便利,同时又是有效的防御工事,战争时相当于护城河。这些都是长期以来人们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最佳选择。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生活和生产方式不断进步,生产和经济相继繁荣,于是发展成为今天这样的大城市,成为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商贸、金融中心。
再如,我又提问:“风水”中讲究住宅不宜对着寺庙、道观等,为什么?学生们各抒己见,最后师生共同归纳:“风水”中讲,因为寺庙、道观“阴气”重,对“阳宅”不利;从地理角度讲,这叫文化环境,寺庙、道观让人时时产生阴冷感、恐惧感,不利于心情,当然就不利于生活。“风水”中讲,居住不宜对“火煞”,寺庙、道观经常烧香冒烟;从地理角度讲,这是避免火灾,远避空气污染。再提问:为什么门对门不好,为什么大门一进去不能直接看见房门和后门?“风水”中讲门与门“对冲”、“易生口舌是非”,大门一进去直接看见房门和后门是“前面进,后面出,无法积财”。其实,从地理的角度讲,是门对门,空气对流强,家人易得感冒等季节病。
设置这类题例,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白,地理中有“风水”、“风水”中有地理,“风水”中的科学成分就是地理学。
二、引导学生考察“风水”,培养学生思考总结的能力
地理课程强调培养学生实地观察的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和总结提炼的能力。我注意带领学生对周围的一些“风水”进行观测,形成认识和总结。
关键词:衡水湖保护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15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现状
河北省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华北平原南部,地处河北省衡水市境内,东西最大宽度20.87km,南北最大长度18.81km,海拔在18~25m左右,湿地总面积为220.08km2。2000年7月,衡水湖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成为河北省历史上第一个内陆湿地自然保护区。2003年6月,衡水湖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衡水湖属内陆淡水湖泊,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由草甸、沼泽、滩涂、水域、林地等多种生境组成天然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重点保护鸟类极其理想的栖息地之一,是镶嵌在华北平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随着旅游业的升温,衡水市加大了对衡水湖的开发力度,目前,在衡水湖湿地东北角开发有衡水湖湿地公园,湿地公园中的衡水湖管理处办公楼体量巨大,破坏了衡水湖整体风貌,建成后一直闲置;衡水湖南岸,也就是临近冀州市的湖边,正在开发房地产,据说房子卖得很好。无论是湿地公园的建设,还是房地产的开发,对衡水湖湿地的保护都是不利的。
2衡水湖湿地保护存在的问题
衡水湖湿地保护涉及的问题很多,本文仅就关系衡水湖生死存亡的问题做浅显的探讨,期望抛砖引玉,为衡水湖的保护发挥一定的作用。笔者认为对于衡水湖的保护存在三个关键问题,其一,衡水湖湿地定位不够准确;其二,衡水湖湿地的水源没有保障;其三,衡水湖湿地的污染日益严重。
2.1衡水湖湿地定位不准确
2000年7月,衡水湖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成为河北省历史上第一个内陆湿地自然保护区。2003年6月,衡水湖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很明显,衡水湖湿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衡水湖湿地的开发和利用时有严格限制的,湿地公园与湿地自然保护区是有区别的,湿地公园可以对湿地进行更多的开发,对湿地的保护级别相对降低了。地方政府混淆了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的概念,在自然保护区内建设湿地公园,虽然增加了旅游收入,却破坏了衡水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在湖边开发房地产对衡水湖湿地的负面影响就更大了。如果地方政府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对衡水湖湿地的认识,衡水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前途堪忧,也许衡水湖就是第二个白洋淀。
2.2衡水湖湿地的水源问题
衡水湖原来主要靠发源于河北邯郸的滏阳河补给水源,衡水湖与滏阳河是一个完整的水系统,后来由于滏阳河污染日益严重,来水日益减少,衡水湖为了减少污染,关闭了与滏阳河相通的闸门,目前,衡水湖的水源补充主要靠每年从黄河买水维持,南水北调工程完成后,长江水将成为其主要的水源补给。如果黄河连续几年断流,衡水湖就面临干涸的危险,因此,水源补给是衡水湖生死存亡的又一关键问题。
2.3衡水湖水污染问题
由于衡水湖湖水的可贵,再加上衡水湖基本上是一个封闭的水系统,受污染后,很难在短期内恢复,因此,衡水湖的水污染已成为威胁衡水湖湿地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
根据衡水湖污染的进入途径可分为外源和内源两种:外源污染主要包括:一,冀州市生产生活污水。二,引水自身及引水带来的沿途污染。三,周边农田产生的地表径流。内源污染主要包括:一,湖区周边农村生活排污。二,网箱养殖和拦网养殖。三,水生植物腐烂产生的二次污染。其中冀州市生产生活污水是衡水湖最主要的污染源,周边农田产生的面源污染只占很小一部分。此外,衡水湖旅游污染将逐年增加。
3衡水湖湿地保护问题的对策
3.1准确定位,严格执行
地方政府从根本改变对衡水湖湿地的认识,衡水湖湿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是湿地公园,更不是房地产开发用地;衡水湖湿地是衡水市独一无二的珍贵资源,加强对它的保护,对衡水市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衡水湖湿地对衡水市甚至整个华北平原的气候都有一定的影响,衡水湖湿地的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比开发它获得的旅游收益大得多。
只改变认识还不够,必须按照国家相关法律和地方相关法规,对破坏湿地的行为严肃处理,真正把对湿地的保护落到实处。
3.2多渠道引水,增加蓄水量
目前,衡水湖最有保障的水源补给是黄河水补给,必须巩固每年定期洪湖水补给;加大滏阳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使滏阳河重新成为衡水湖的水源之一,在黄河出现问题时,衡水湖不至于干涸;目前,南水北调工程还没有到衡水,南水北调全线贯通后,长江水也会成为衡水湖水源之一,到那时,衡水湖的水源就更有保障了。
衡水湖湿地分东湖和西湖两部分,目前,只有东湖蓄水,西湖处于干涸状态,可以疏通衡水湖河道,给西湖蓄水,这样,衡水湖的蓄水量几乎增加一倍,它的防洪蓄洪能力,抗干扰能力就会大为加强。
3.3加强监测,多管齐下
对衡水湖湿地污染问题应该监测和治理并重,加强对水质监测就可以实时了解衡水湖水污染的状况和动向,进而做出判断,采取相应的措施。多管齐下,加强对衡水湖水污染的治理,主要是对外源和内源的治理。
外源的治理主要包括主要进水河道生态修复、冀码渠入湖口生态治理及卫千渠引水河道入湖口生态治理等。河流廊道植被带植物的生长,可吸收河流系统N、P等营养物质,转化为生物量,从而达到滞污、净污功能;入湖口生态修复,可通过沉积作用、植物生长等生态过程,恢复并增强河口生态系统的净化能力,使入湖水质得以净化。
内源的治理主要包括典型村落污染综合生态治理、滨岸植被带生态修复、人工湿地生物净化等内容,通过这些治理手段,把衡水湖湿地中居民的生活生产的污水经过处理达标后,方可排入湖中。
结语
本文就衡水湖湿地保护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浅显的探讨,希望有更多的人、更多的专家关注衡水湖的发展,希望衡水湖的保护能够引起有关人士的重视,希望这颗华北明珠永远闪耀下去。
参考文献:
这件事告诉磐安教育人一个深刻的道理:办教育“钱”确实是一个问题,但是除了“钱”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深化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满足民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选择权,逐步实现高位均衡——必须要推进,没“钱”也要推进。
2011年7月,新渥初中16人考上重点高中。
这在新渥乡几乎是个爆炸性的消息,有些人不相信,有些人把它当做美谈,教师们更是觉得这就是一个奇迹。
为什么?新渥初中近8年来重点高中升学人数从未突破过两位数,整个校园里长期笼罩着缺少自信、缺少信任的沉闷空气。初中一到三年级前往城区优质校就读的学生多达学生总数的40%。有人戏言新渥有两所初中,一所在城里,一所在乡下。
2010年,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开始落实“实施教育均衡发展计划”。同年6月,“出名”的薄弱校新渥初中与县里的优质学校实验初中组建了“城乡教育共同体”,开始实施“一所学校,两个校区,统一管理,统一评价”。
新渥初中的变化就此开始。
不过,发生变化的不仅仅局限于新渥,整个磐安县似乎都沸腾起来了。
一个形象的比喻是,“实施教育均衡发展计划”让磐安教育的一杆秤“平”了。
失衡的磐安
“九山半水半分田”,山多人少,这往往就是磐安县留给人们最深的印象。
磐安县有19个乡镇,但人口却只有21万人,平均下来一个乡镇只有1万多人。在其中的高二乡,没有超市,没有菜场,没有饭馆,村中“门前拴着一条狗,屋后坐着两老头”,当地人戏称这是“狗比人多,人比牙多”。
政策上的历史遗留问题,乡镇间人口规模、经济水平的巨大差异,造成了磐安县教育资源分布的严重失衡。因而,磐安县教育圈素有“三热”之说。
其一便是“择校热”。
哪怕是最偏僻的乡镇,对城区优质教育资源也是趋之若鹜。
在城区的优质学校实验小学,每年招生都要被迫“扩编”,某些年份甚至要多招整整一班,而班额也始终维持在45到60人的高位水平。与之相反,乡镇中小学生源则普遍萎缩。2008学年,盘峰乡共有学龄儿童(6到11周岁)230人,可是留在本乡镇读书的只有77人,全乡少于200人的中心小学就有6所,占到学校总数的1/3,而且寄宿生、留守生、学困生、问题生数量众多。
其二便是“进城热”。
乡镇教师,尤其是乡镇学校的骨干教师、年轻教师,纷纷考调城区优质学校,优质教育资源被迫进一步集中。
2008年,磐安县报名进城考试的教师就有96人,占乡镇40周岁以下教师数量的19.76%,几乎等于乡镇学校中所有业务骨干都想要进城、将要进城。常年的“进城热”造成一种怪异的局面——乡镇学校里教师老龄化与新手化现象并存。19所乡镇小学中,就有7所学校50%以上的教师年龄超过46周岁;在双溪小学,这个比例甚至高达70.59%。与之相反,大盘小学、维新小学、冷水中心校初中部等学校里,有1/3的教师年龄小于25周岁,教学经验方面略显青涩。
更为尴尬的是,教师进城的数量永远赶不上学生进城的数量,而各乡镇又是按照师生比配备人员,结果导致小规模乡镇学校竟然普遍“超编”,同时又缺乏音体美教师。
甚至于,一些乡镇学校干脆处于一种“管理随意”的状态之中,教师们对上级要求基本是“不对抗、不表达、不支持”,戏称“三不”。有的小规模学校还一味要求教师手写教案,结果是教师因任教科目多,为备课而疲于奔命。教研活动也是一团和气的形式秀,缺少教学反思。
这些问题势必都会反映在教学质量上。以2007学年第二学期小学英语期末抽测成绩为例,安文区、玉山区与城区学校相比,优秀率差距均超过30个百分点,合格率差距均接近20个百分点,平均分差距均超过10分。
所以,“择校热”、“进城热”最终导致了一种极端的现象:“迁户热”,这相当于现代版的“孟母三迁”。
在一次磐安县暑期校长会议上,磐安县教育局局长吕为苗这样形容磐安县教育的发展形势:“2007年,我县顺利通过了省教育强县验收,但‘强县不强’是不争的事实。”
强腰政策
“‘磐安县实验初级中学新渥校区’的成立,在我县教育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事件,对于推进我县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0年6月25日,在磐安县县委主要领导的注视下,吕为苗局长宣布“实验初中新渥校区”揭牌。
这意味着一种“联姻”关系的确立:优质学校实验初中与薄弱学校新渥初中结成了“对子”,后者成为前者的一个“分校区”。而在之前的一年里,优质学校实验小学也与薄弱学校大盘小学结成了类似的关系。两个实验体都被磐安县教育局视为“扩大优质层”的关键一环。
吕为苗说:“一个学校,两个校区,就是充分发挥主校区原有的教育理念、管理水平、师资水平、设备设施的优势,帮助分校区提升教育理念、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师资水平、改善办学条件,通过几年的努力,把分校区办得像主校区一样。”
这几乎带来了立竿见影的作用。
大盘小学生源外流率长期高达30%以上,与实验小学“结对”后,实验小学为大盘小学配备了20万元的教学及生活设施设备,其中有多媒体7套、课桌椅70套、餐桌30套。在优质学校看来,这或许算不了什么,但却在当年就成功止住了大盘小学生源外流增长的趋势。
实验小学校长陈新芳坦言:“学校的变化家长们都看在眼里,满意在心里。”
在师资方面,实验小学派出了科学、语文、数学、英语4名主课骨干教师前往大盘小学执教,直接参与一线教学管理。并建立了教师互相学习研训联动制度,实验小学派出优秀师资支援大盘小学,大盘小学选派年轻老师到实验小学上挂锻炼,两校都开展“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帮扶活动。这对两校教师的成长,特别是大盘小学师资力量的增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与新渥初中“结对”后,实验初中派出了原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傅宝林前往新渥初中任执行校长,还派出5名骨干教师到分校执教。
这相当于:总校派出的骨干教师就占到原新渥初中教师人数的20%。
更关键的是,傅宝林到任后,新渥初中在学生管理、教师管理方面都严格遵循总校标准,教师和教学管理每月分教学常规、行政管理和班主任工作等几块,细化到每个人,实现常规考核,与教师绩效工资相挂钩——这在以往的新渥初中都是难以想象的。
但是,随着联合关系的深入,“强腰政策”仍然遇到了不小的挑战。
实施“强腰政策”后,实验初中校长傅君肩上的压力便陡增起来。
不断有城区家长来校向傅君提出质疑:好教师都去支教了,城里的教学质量会不会垮?甚至连新渥初中的家长也有疑问:既然好教师都是来支教的,会不会长久,又会不会恢复原样?对待这些质疑,傅君敏锐地觉察到,单纯的“援助”难以维持长久。
这些质疑与问题都直指一个关键的问题:薄弱学校能否实现自我“造血”。
活血政策
磐安人并不比别人笨,一些在磐安时的普通教师,到了外地就成了名师,一些还成了专家与名人,这就是例证。自卑不可取,自负与自大更不可为。脚踏实地做实事,少做一些务虚的事才是正道……万事源于心。过不了几年,我们将会取消上讲台的资格,希望未来的磐安教育“江山代有人才出”。
上面的话来自于一位拥有30年教龄的磐安县老教师。吕为苗局长把它推荐给了全县,供全县教师反省。
学校如何提升,教师自身如何提升,这样的问题被摆在了局长的书案上。
输血
2009年7月,一项被称为“校史安全工程”的计划被列入2010年磐安县十大重点实事之一。与以往优质学校得到更多的关注不同,这次计划承诺“县不漏校,校不漏幢”,对全县33所中小学257幢建筑物进行了全面排查。
2009年,磐安县教育工程总投资1641.7万元,其中投放于乡镇学校的就有1550.7万元,占比达到94.46%;2010年,磐安县教育工程总投资1639.8万元,乡镇学校又占了1217.8万元,占比74.12%。这些数据显示磐安县在有意识地向乡镇学校予以资源倾斜。
这样的局面也得到了浙江省教育厅的肯定。刘希平厅长考察磐安县农村教育后,深有感触地说:“每到一所学校,看到的房子大多是崭新的,山区学校建设到这样的水平的确不容易,超乎我想象。”
事实上,磐安县对乡镇薄弱学校的“输血”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行为”。从2009年开始,凡乡镇学校开展基建项目工作,县教育局都会直接承担工程建设费用的2/3。这样大的扶持力度,使原来要求乡镇政府“上项目”的被动局面,变成了今天乡政府向县教育局“要项目”的新局面。
同时,在“软件”层面,磐安县搭起了台子:吕为苗局长亲自设立了“局长推荐”栏目,刊发名校考察报告,并组织学校参观缙云县长坑小学,亲身感受一所偏远农村学校的教育传奇。而且,教育局承诺,师资培训机会实施“均等化”。
这样的培训工作无疑是非常具有针对性的。
在考察长坑小学前,磐安县职业技术学校的杨龙海老师发出了这样的疑问:长坑小学地域这么偏,条件这么差,规模这么小,为什么能撑起教育的一片蓝天?考察后,他说:“全在于有一个‘二百五’的校长和一群‘傻里傻气’的教师——他们对学生的教育,做到严、细、实,教师几乎与学生吃、住在一起,以自己的言传身教来教育学生,将学校全力打造成学生的成长乐园。”
以往,磐安教育人似乎更加笃信“生源决定论”、“师资决定论”或“经费决定论”,经过多种培训与“刺激”,他们也渐渐明白,乡镇学校尽管各方面条件更差,但是“安心、甘心、尽心”的工作精神与视野的开阔、思想的解放同样重要。
不过,“输血”似乎始终改变不了学校中固有的人情世故。
实验小学与大盘小学“结对”后,便发生了过于“友好”的一幕:领导合作方面,实验小学不想干预过多,大盘小学不想麻烦别人;城里老师到乡下支教的热情有限,总是想回城,乡下老师到城里上挂也压力重重,总是想回乡;青蓝计划的师徒关系得过且过,常常听课却不评课……
这就像一种新生儿“溶血症”,因为母婴血型不合,母亲对胎儿红细胞发生免疫反应所引起的疾病。
治疗“溶血症”的方法是:换血。
换血
所谓换血,便是从城区学校直派校长与骨干教师来进行“系统重组”。
200年,磐安县教育局征调实验小学教务主任陈荣仁赴任薄弱乡镇校双溪小学校长。
双溪小学是一所典型的面临自然淘汰、“欲撤不能,欲办低效”的边远乡中心小学。2000年,该校尚有12个班381名学生,到2009年只剩6个班139名学生,当地70%生源外流。双溪还有一所私人承办的幼儿园,但办园条件奇差,被教育局裁定为“不合格幼儿园”。
陈荣仁到任后,首先便建立了“校长领导下的园长负责制”,抓幼小衔接。陈荣仁制定制度,由学校负责幼儿园行政,统一调配安排后勤财务、幼师招聘、招生等工作。园长相当于小学的教导主任,享受学校中层正职待遇,由经过幼儿教育岗位培训的小学正式女教师担任,她是小学教学与幼儿教育的联结纽带。同时坚持管办分离,避免幼教小学化。
在小学,陈荣仁则带来了“山溪学校文化”。以童话为主体开展阅读教学活动,出台《双溪小学儿童良好阅读习惯培养目标》,内容从小班一直到六年级;每年均编印校园文集《山溪》,里面有校园掠影、校长寄语、教师随笔、学生书画、童诗乐园、童年写真、童话天地等,倡导一种认准目标、“不停奔流”的“山溪精神”。
应该说,陈荣仁成功地解决了一个难题:增强儿童的自律意识和自理能力,实现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一年级之间的无缝衔接。在这一点上,委派来的校长选准了问题的突破口。
2010年,实验初中教务主任孔新玉调任深泽初中校长。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孔新玉面对重担心情虽然忐忑,但是他却“小火慢慢熬”。
孔新玉决意在近年来教学质量不断下滑的深泽初中复制“杜郎口模式”,出台的政策宽严适度:只从初一开始试点,同时加强校内外教学交流,要求教师开门上课;试点年级期末成绩不列入考核范围,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每位教师必须记下每堂课的教后感,记下备课、教学、批改等过程中的新发现,以备反思总结之用;课外教学生学会预习、复习,不搞集体补课;课内配备足量小黑板,给学生表现的平台……
更关键的是,孔新玉渐渐地让这所乡村学校的教师开始相信学生的潜质。在孔新玉到校之前,尽管外面到处都在刮“杜郎口之风”,可是深泽初中的教师仍然一无所知;孔新玉的到来,则宛如一个“先学后教”的传道者。
欣喜的是,在孔新玉“我可以不成功,但是不能不成长”的决心下,深泽初中发生了大变。仅仅用了一年时间,在教育局教研室的抽测中,该校所有学科都居于全县前四名,部分学科的成绩超过了城区初中,初二、毕业班的老师们也开始主动要求变革,换一种教法——教育行政赋予的“威权”,渐渐演变成教育改革的“权威”。
随着骨干校长的“下乡运动”,磐安全县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走教”、“支教”、“委培”运动。尤其是委培计划作用明显,从200年起,全部新教师都留城代培,代培期满1年之后,再到所分配的乡镇学校任教。从2010学年起,县教育局每年将安排10个左右的名额为农村偏远学校定向招收新教师,实行农村任教服务期制度,新教师须在农村学校工作三年以上,参加高级职称评审须有一年以上的农村学校任教支教经历。
当输血、换血达到一定规模,则必然产生量的质变——造血。
造血
新的教学改革正在观念、构成崭新的新渥初中萌芽。
新渥初中结合实验初中自主学习课堂模式,开始演变自己的“先学后教、当堂落实”改革。他们把学生分为前25%、中45%、后30%进行当堂落实。每堂课6-8道基础题、简单理解题要求“人人过关”,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用以巩固本章(课)知识的理解题、稍难题,中等学生要完成,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每堂课布置1道综合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这样,改变了以前练习一刀切的状况,充分体现了自学先导、“最近发展区”等教育教学思想。
大盘小学则推行语数目标教学改革,每堂课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大力推行小组合作学习,并成功地创建了语数“六步教学”模式。
以往,变革似乎很难出现在观念保守的乡镇学校,但是如今“校长、骨干都能换,教师也由城里委培”,一切都成为可能。
更加值得欣喜的是,一些变革甚至出现在了“最困难、最不可能发生”的地方。
盘峰、维新、高二三乡是磐安县经济最为落后的纯山区,如高二,实在是“地无三尺平”,骤然撤校很可能会导致辍学生回潮。然而,现在的中心校编制、单式教学显然不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也浪费了大量教育资源。
可是,不断的输血、换血,却最终点燃了高二乡别具特色的“新型复式教学”改革。高二乡学校执行“异级编班,同科授课”,即一二年级编为一班,三六年级编为一班,四五年级编为一班。根据学校现有师资,“异级同科”授课,英语则单独开课。教学中,集中讲授的时间各为20分钟,注重动静搭配、学问结合。而且教师非常重视“小先生”带头作用,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由“小先生”协助老师管理课堂,督促同学们完成课后的各项作业及练习……
“新型复式教学”可谓完全改变了高二乡落后的教学面貌。由于任教学科比较单一,教师有更多的时间钻研教材,利于专业化成长;初步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课堂自我控制能力;请高年级同学帮助低年级同学完成任务,提高了高年级同学的成就感;“音、体、美、劳”等开课正常,气氛活跃;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但没有下降,反而略有提升。
当最不可能发生变革的地方点燃了星星之火,磐安县“实施教育均衡发展计划”也即将具备燎原之势。
星火燎原
“实验初中——新渥初中”与“实验小学——大盘小学”是承担教育均衡目标的两大关键教学教研共同体,如今,这样的共同体开始出现以点带面的趋势,由拥有乡镇优质教育资源的中心集镇向周边乡镇学校辐射。
在盘山区,统合了高二、维新、盘峰3乡和大盘一镇的教研工作,由大盘校区牵头,举行联片教研活动,各校均有一位教师上课,相应学科的全部教师参加听课并开展互动式评课。这种模式使中心镇优质教育资源得到了共享,也解决了偏远学校教师数少、无法开展教研的困难,提高了教师教学业务能力。每月1至2次活动,几学期坚持下来,数目也非常可观。当年的薄弱校大盘小学,如今已经是县校本教研示范学校。
在玉山区,则出现了“3镇带3乡”共同体,尚湖镇小——万苍小学、玉山镇小——九和小学、尖山镇小——胡宅小学结成了新的“对子”。
更多的情况是,同一区域内几所发展水平相当、规模适中的学校正在组成“松散型的教研共同体”,并形成与其他共同体良性竞争的发展格局。他们坚持学校独立,组团发展,主席轮值制,秘书处办公制,区域考评制,“先业务,后行政”、“资源共享,荣辱共担”。显而易见,磐安县的教育资源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共进”现象。
更关键的是,对等的竞争开始出现了。吕为苗局长介绍,为支持学校布局优化,从2011年起,县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资金,并逐年提高,用于学校新建、改扩建重点项目建设。布局优化完成后,高中学校为“两所普高一个职教中心”;初中学校将由11所(包括中心校)逐步调整为6所,且全部升格为县属初中;小学由20所(包括中心校)调整为19所。义务教育全面推行紧密型城乡教育共同体模式,将形成“中间大、两头尖”的纺锤形格局,学校之间将自然产生对等竞争的态势。
尽管我们目前尚无法一览磐安县“实施教育均衡发展计划”最终的全貌,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感动已经发生。
刚刚考上重点高中的原新渥初中学生卢惠萍告诉记者,她考上重点高中后,原来在城里读书的表妹也回新渥初中读书了:“这里的课生动有趣,老师细心,和城里的学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