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职业教育学习

职业教育学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职业教育学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职业教育学习

职业教育学习范文第1篇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社会越来越提倡终身学习、自主学习,通过这些概念的传播可以发现传统的学习方式已经很难适应当今的社会发展。尤其是即将面对巨大就业压力的学生,急需要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应对社会的竞争。本文通过对一些接受职业教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研究,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培养的策略,以期帮助正在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提升学习能力。

【关键词】

职业教育;自主学习能力;策略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终身学习的理念开始逐渐深入人心,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而个人的主动增强学习能力,就是很好的应对社会竞争的一种有效方法。对于那些高等院校的学生,很快就要面临就业的压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已成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广泛认同和关注。据目前的调查发现,我国对职业教育学生的学习能力缺乏系统的研究,更没有建立完整的评价体系,在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急需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一、我国职业教育学生学习能力现状

1.自主学习的基本概念。

自主学习能力则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觉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进行学习监控、评价学习结果的综合能力。换言之,就是学习者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投身到学习中来,并且可以自我调控好学习的状态,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通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改变以往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去学习知识,这就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2.职业教育下的学生学习能力现状。

由于中国长久以来实行的应试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太注重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而普遍采取的方法是通过传输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和应试技巧,确保学生在参加中考或高考时,可以顺利通过考试。所以经过中小学十几年应试教育的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具有明显的不足。经过相关机构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我国高等院校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很大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在学习目标的制定过程中,不能做到具体细化,在操作过程中又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而发生变化,结果很难完成之前制定的任务。其次,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具体表现为学习兴趣不大,求知欲不强。再次,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采用合理的学习方法,产生学习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二、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原因

1.主观方面的原因。

在中学的学习期间,学生面临很大的升学压力,所以学习的主动性比较好,能够在老师的监督下,完成各种预定的学习目标,取得极好的学习效果。但是进入高等院校学习以后,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发生重大转变,没有过去的强烈学习欲望。一方面由于大学教育,鼓励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重视培养个性,所以导致学生产生错误的认识,不再重视学习,久而久之,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2.客观方面的原因。

在中学的学习期间,学生都坐在教室,大家还可以安安静静听讲,学习的氛围比较好。一旦到了大学,没有考试的压力,生活比较轻松自由,很多学生旷课严重,影响其他学生安心学习。同时由于学校的教育方式使得一部分学生不适应,无法安心学习,自身也没有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所以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

三、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策略

1.确立自主学习的理念。

在高等院校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改变学生过去在传输式教育中养成的依赖习惯,让他们认识到社会竞争的激烈,转变观念,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积极投身到学习中来,坚持不懈,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以及各方面的能力。

2.改变教育方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学生通过职业教育,希望能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学会一技之长,谋求所学职业的终身发展,这就更加需要学校在教学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转变过去的教育方式,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转变为思想观念和知识技能的教育,以满足不同情况的学生将来的发展需要。

3.通过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职业院校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可以借鉴国外的教学方案,缩减每门课程中的理论授课时间,为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开展一些探究性活动、社会调查活动等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在一些需要具体实践的课程中,例如大学学业规划、素质拓展以及就业指导等项目,多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具体的实践中培养学习能力。

4.利用现代科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日益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方便高效,教师可以在课下利用微信、微博、手机等各种交流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敦促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实现预期的学习目标。同时,学生也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源,来完成学习的目标,而且学生之间也可以开展学习交流,互相学习,互相激励,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自主学习的动力。

结论

众所周知,要想在社会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取得成功,必须要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而自主学习可以帮助社会上的个人获得更多的资源来发展自己的事业。所以在今天的职业教育中,不仅要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同时更要转变观念,改善过去的学习方式,多参加社会实践,锻炼自身各方面的能力,这样就不会在未来的职业生涯被轻易淘汰。由此可见,在学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尤为显得重要。

作者:张延 单位:连云港工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杨晓霞.“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教学案例研究——以陕西省南郑县职业教育中心为例[J].中国培训,2015年10月:41-42.

职业教育学习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主动学习 被动学习

职业教育和初高中教育虽然都属于教育的范畴,却有着根本的区别。仅从目标上区分,初高中教育都是为了能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而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既然在目标上有差异,自然在学习方式上必然也会存在差异。

我调查了一下初中和职中的生活和学习的不同之处。

1.时间

初中:早上6点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饭。6:50上早课,数、语、英、物、化、政等轮番上课到中午11:30放学,吃中饭,洗衣服,午休。12:30开始上课,直至下午18:00放学,吃晚饭等。19:00开始晚自习,22:00结束,回宿舍整理,熄灯,睡觉,第二天重复。细算算,在教室的时间大约是4.5小时+5小时+2.5小时=12小时,占了一天的一半,还有的一半时间用来睡觉以及做其他的事情。

职中:就拿我们学校来说,早上6:10起床,洗脸刷牙,6:30做早操吃早饭。7:30开始晨读,然后四节课上到11:30去吃中饭。中午有2个小时的时间午休,13:30上课到15:00就放学了。然后一直到19:00上晚自习,21:00结束,回宿舍准备休息,第二天重复。再来做个加法:4小时+1.5小时+2小时=7.5小时。也就是说固定在教室的时间减少了30%以上。那就意味着可供自己支配的时间显著增多。

2.利用

初中:在教室里的12个小时都用来做些什么呢?我再次向学生进行了调查。主要是这几项活动:上课(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考试,评讲作业、试卷,课堂练习等等。晚自习的时候全部是用来做作业,背书。每天都是为了中考那三天而活着,六门课轮流上,轮流考。上课需要高度集中,考试需要严阵以待。布置作业时,在每个老师的眼里,他可能只布置了一张试卷,可晚自习的时候学生要面对的可能是四张、五张甚至是六张试卷。一天的时间基本都是老师说怎么支配就怎么支配的,唯一的晚自习,看上去是可供学生自己支配的时间,也被有形、无形的作业蚕食的一干二净。

在初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多的还是被动学习。因为初中教育面临着升学压力,分数比什么都重要。学生“不是一个人”,背后还有老师,家长。而在职中,压力从升学转变为就业。管理学生的模式也给了学生更多自主的机会。在职中,一切都靠自己,所以在职业教育阶段的学生就更要学会如何去主动学习。

提出了问题,就要给出答案。我归纳了如下几点可供教师和学生双向学习。

一、创设情境

1.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教师在课堂上应少讲、要精讲;有些问题稍加指点,多采用启发诱导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交流、操作,把教师的教学活动转化为学生的主动求知,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打个简单的比方,如果出一道数学填空:1+1=______。这个时候对于学生来说思维通道是死的,他只能够填入2。做这道题目时,主人是教师。也不是学生不想去主动思考,而是教师没有提供给学生主动思考的机会。可是换个方式出题:2=_______。那么学生的思维通道就被激活了,答案从唯一变成不唯一,学生的思维就会得到不一样的感受。这个时候的主人就不再是教师而是学生了,学生完全可以填入1+1,4-2,0.5×4或者12÷6等等。这样自然能够激发学生的欲望,学习的空间被放大了,学生完完全全从被动变成主动。

2.大胆质疑

教师要创造性的提问,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提问,鼓励他们大胆质疑。有疑,才有思,必有得。善问的学生往往思考问题深刻。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解决问题的过程可能是主动的,但前提却是被动的。问题并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提出来的,不经过深思熟虑是提不出有深度的问题的。但有了疑问,并不能说思维已到达终点,而是意味着思维找到了一个新的起点。那就要求学生在提出疑问后还要进一步思考,要自己主动释疑,如此,学习才能升华。在教学中一些学生常常是“疑而不问”。有的是怕批评,有的是怕嘲笑,有的是不屑问。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良性的引导,给予安慰和鼓励,而不是批评。

二、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1.把爱放在第一位

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有着积极作用的是“爱尊理宽”。从教师的职业道德出发,就要求我们要把爱学生放在第一位,不以学生的成绩好坏作为唯一的考量标准。如果连爱心都不能够付出,又何来对学生的尊重,必然会导致教师的“势利眼”。对学生都没有尊重,也就不要指望学生尊重教师了。那么剩下的理解和宽容就都不用谈了。所以无条件的对每一个学生付出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前提条件。

2.不要“高人一等”,而要“平易近人”

希望与教师建立密切的关系并渴望得到教师的关爱,这是每个学生普遍的内在需要。如果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就会增加师生感情,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并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生为知己者学”嘛。如果教师把自己定位为比学生“高人一等”,那么学生肯定是不把这位教师放在眼里的,这样割裂的是原本可以融洽的师生关系,导致的必然结果就是教师看学生不顺眼,学生看教师也不顺眼。而“平易近人”型的教师会让学生有更多的亲切感,会更有沟通交流的欲望。

三、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情趣

1.从小的目标开始培养

一开始的目标不能定大,要根据学生力所能及的情况,适量给出目标,让学生知道这样的目标自己是完全可以达到的。循序渐进,逐渐提高目标的层次,学习才会有兴趣。如果一开始就给学生定出一个有高度的目标,学生会认为自己根本没能力达到,就会陷入恶性循环。

2.适度激励学生,给出可以控制的自我满足感

激励学生不能过度,否则是在培养学生的骄傲情绪,一旦骄傲自满惯了,再想往回收,就有困难了。要给学生一定的自我满足感,因为得到肯定是继续的前提。但是这样的自我满足感需要教师因人而异的给出,而且必须是在教师认为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否则必定适得其反。

3.利用兴趣培养兴趣

解释一下:利用学生在学习以外的兴趣,比如说喜欢运动,音乐,画画等等,来培养学习上的兴趣。这个难度较大,需要深入学生的生活,作出大量的调查,而不是坐在这里说说就能解决的。

4.用实际教育代替理论教育

简单点,就是说把所要传授的知识点尽量的跟学生今后要从事的职业所要面临的实际结合起来,给出一定的画面感,真实感,这样可能更利于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

总之,兴趣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直接原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引发学习动机,推动学生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鼓舞学生认真而愉快地学习。所以抓住时机,采用恰当的形式,从关心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学生恰当的激励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强大动力。而对于学生来说,应该做到明确自己是为谁而学,为了什么而学,而不是归结为没有人监督,没有人管着,没有人看着。教师再注重方式方法,主体还是学生本身,只有从自身意识上改变,才能真正去适应职业教育的学习。也只有学会主动学习,才能让学生有质的飞跃,真正成人成才。

参考文献

[1]刘晓慧.浅谈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Z1).

[2]王跃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05).

职业教育学习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 学习型社会技术与就业

近代职业和技术教育是伴随着产业革命和工业社会的兴起而逐步发展的,随着产业结构高度化和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提高,经历了以技能为主向以技术技能为主的转变;从为制造业服务向同时为制造业和服务业服务的转变;从学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职业技术教育也必然要经历这种历史性的转变。

1 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社会需求

(1)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当前,我们既面临着国内市场的需要,又面临着国际市场的竞争。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这种国际市场的竞争对我们培养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由于境外教育机构的进入,使我国的职业教育面临国际教育的竞争。

(2)技术进步和劳动就业。工业化的发展必然要求技术进步,技术进步要求我们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专业人才。但是,我国的技术进步是在有大量的低素质劳动者、教育问题非常严重的对比下来推动技术进步的,这就产生了一个“两难”问题:推动技术进步就会加剧低素质劳动者的失业,而要满足低素质劳动者的就业,就必然会影响技术进步的推动,所以,职业技术教育需要探索出一条新路,既能为技术进步加快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又尽可能地适应中国的实际,为解决低素质劳动者的就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3)二元结构和城乡教育统筹。工业化过程中,要面临一个从二元结构转向发展城镇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城乡教育资源统筹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包括城镇制造业的相当一部分就业人员向工业转移的问题,均影响到职业技术教育结构的调整。

(4)工业化与信息化。我国的工业化处在全球信息化,尤其是网络发展的背景下,因此我们需要新型工业化发展。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加快信息化发展,用高新技术来改造产品,要求我们在发展职业教育、为工业化服务的同时,为加快信息进程提供更多的教育。

2 建设学习型社会过程中,职业教育必然经历相应的转变

建设学习型社会是社会形态和教育形态的深刻变革,它是以知识革命、知识经济、知识社会的兴起为前提的,将从以制度化教育为主要形态的工业社会,转变为以终身教育为主要形态的知识社会。这个转变是覆盖全社会和全部教育的,职业教育也必然会经历相应的转变。

2.1学习者

制度化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的学习者主要是学习某种职业技能(技术)的谋职者,学习只是他谋生(职)的手段,习得某种知识和技能就实现了学习目的。而在学习型社会的终身学习体系中,学习者面对的是职业、职业岗位以及职业知识和技能不断变化的环境,同时随着科技进步,各种职业岗位的知识含量也不断提高。这种情况一方面对学习者的综合素质会要求更高,另一方面要求知识和技能不断更新。断变化的有预见的应变能力。按照这个要求,我们在对学习者的培养上提出几个问题。

(1)近期需要与长远发展的问题。我国的职业教育要针对岗位群的需要来培养人,但是这种针对性地培养人和一个人的长远发展是不可兼顾的,我们既要把学生培养成能够胜任某种职业的人,同时又能够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里面有一个近期和长远发展的关系。学生应在现有的职业学校里更好地学习各门基础课,打好基础,具备再学习的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以及再学习以后转换经验的能力。同时,在普通学校教育中,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学习计划,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选择。(2)培养职业素养与综合素质的关系。(3)技术技能与人文道德的关系

2.2学习机构

在制度化教育体系中,学校是惟一的学习机构,而在学习型社会中,各种社会机构都应该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的建立,即所谓的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不是仅仅靠学校来支持的,各种社会机构都应该成为学习型机构。所以,需要探讨的是在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环境中,职业技术教育的学习机构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1)学校

这是职业教育的主要载体。由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和技术、技能的更新速度加快,学校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会有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学校教育再也不能局限于传授现有的知识和技能,而是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基础;二是学校教育具有相对稳定性,且受经费、信息等因素的影响,常常不能与企业和工作场所的技术更新同步,所以实行学校与企业合作教育或者学校教育与工作场所的交替学习,应该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

(2)工作场所(企业)

在逐步建设学习型组织的条件下,企业将成为实施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机构,其主要作用是:与学校联合进行职前教育,企业应该成为职前教育的合作伙伴;进行在职教育和继续教育,为学习者提供终身学习的场所。未来的职业教育应该是不断的继续教育。

(3)社会教育培训机构

(4)网络(虚拟学校)

依托互联网开展的网络教育,正在成为新的教育体系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它既可以作为学校教育和企业教育的技术补充,又可以独立承担某些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尤其是它在未来教育发展中的前景更是值得关注的。

利用网络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和公共场所教育的一个补充,是我们应该关注的。当然职业教育如何利用网络这个问题还有待探讨。

职业教育学习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职业发展;职业能力素质;学习环境;职业指导;职业教育

一、序言

尽管在西方社会中,雇主希望现在的雇工比20年前的雇工具有更多的知识、技能并且具有更强的内在动机。但是,职业教育并没有满足他们的这些期望。在学生的内在动机、知识水平及所掌握的技能方面却是存在许多令人怀疑的地方。这个令人失望的结果肯定有其造成的原因,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部分学生在读书期间,没有一个清晰的职业愿望,更不用说职业认识。缺乏内在动机导致学生做出相当随意的职业选择,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导致较高的辍学率,最近几年,欧盟对职业院校中职业指导的投入不断上升。同时,很明显,学校的管理者并不注重职业指导和职业辅导。他们几乎不向这方面投入经费。

二、职业学习:理论观点

在西方国家,职业教育中的职业指导主要是基于特质论的理论基础之上。该理论对荷兰职业教育中的职业指导及职业辅导的模式构建及内容都具有巨大的影响,其中主要的概念有“知情选择”和“制定决策”。在该模式中,要做出较好的职业选择,雇工的个性及才能必须要与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相匹配。因此,咨询顾问及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关于自身能力的可靠信息以及在实施特定工作中所需要知识和技能的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学生就可以对自己的职业做出理性的选择。

该模型的局限越来越明显。一个人的职业生涯越来越不可预测,因此,基于某些信息做出理性的职业选择,就变得非常的困难。存在一种观点,即学生是否有做出理性的职业选择的认知能力,这仍是一个挑战。30年前,有专家观察发现,人们之所以没有做出理性的职业选择,主要的原因有他们没有掌握当时的实际情况,没有一个坚持的价值体系,此外,还没有掌握高效的推理技巧。人类的理性都是有限的,所以他们经常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尤其是年轻人,他们只能做出短期的预期,因此,在某一段时间内,他们会把注意力集中在一点上。神经学和神经心理学的研究解释了年轻人“有限理性”的存在,因为他们的前额皮质(大脑的一部分,负责做出事物的选择)要到20-30岁的时候才会发展完全。因此,当年轻人面临复杂情况的时候,就会立即做出决定。

基于以上理论,还是不可能提供关于个体及劳动力市场的准确信息。因此,传统的职业指导及咨询变得越来越过时。这个结果对学生是毫无益处的,尤其是作为教育系统多重选择及基于市场系统的选择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作出决定的实际责任主要就是落在学生身上。所以,在学生有必要做出决定之前,没有必要为他们提供大量信息,只要帮助他们学习如何收集信息,及怎样把这些信息转化为有意义的知识和行为即可。很明显,发展职业素质能力是一种高阶段的学习过程,传统的学习环境是不能满足这种需求的。

三、职业学习

职业发展的第一个理论的学习观点是强调再生性学习。该理论是建立在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其主要观点是职业选择是职业定位自我效能感、预期结果及目标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关于行为结果的信心与期望被看作两种学习过程的结果:由成功学习和失败学习或者替代性学习所造成的正强化或负强化。自信与个人行动的期望的结合产生了职业愿望。在这些愿望基础之上,做出职业的决定,选择职业。然而,在一定程度上,学习的经验与空间还受种族与性别的约束。

当今社会,发展飞速,很难使用社会认知的学习理论来准确的描述职业学习的过程。在当今全球化经济的环境下,工作变化如此之快,以至于使不断增长的学生去广泛的学习变得越来越困难。另外,在社会认知学习理论中,社会经验被看作是做出决定的外部因素,然而,经验主义的研究建议,它们实际上是做出职业决定的完整部分。要在众多理论当中去理解职业发展,了解理论也是很有必要的。

这种方法是由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供的,其观点是学习过程就是学习者将信息转换为有意义的知识的过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中,有意义的构建是通过个体与其他个体关于实际经验进行的对话来实现的。

四、教育中的职业学校环境

在职业导向学习的环境中,学生可以获得真正的工作经验,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也具有发言权,最后,可以积极参交流与并讨论工作中的学习经验。这种学习环境与传统的学习环境在很多方面上都不同,具体如下:

1.不注重信息的转移,而注重获取真实的工作经验;

2.不注重由教师到学生的知识讲解,而注重教师与学生的意见交换;

3.在作出职业决定的时候,不注重制度的干涉,而注重持续的指导;

4.在教育过程中,不仅仅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而且还要注重学生的情感培养;

5.不注重单一的标准的学习路线,而是注重多元选择的创新和相互分享。

五、研究问题及研究模型

然而,经验主义并没有像以上所定义的职业导向学习环境,这还有待于加强职业能力的发展。该研究旨在寻求以下问题的答案:

学习环境中哪些方面证明了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学生所掌握职业能力的程度?

除了刚才以上所提到的学习环境的特点,个人在职业能力学习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个人发展职业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性别的影响。在工作当中,男生和女生看上去都有很高的职业兴趣以及较高的独立性。但是,专家研究显示,在作出职业选择的能力方面,女生比男生的得分更高,而结果往往是男学生更确定自己的职业选择。年龄也与职业选择和能力有关:学生的年龄越大,他们为职业选择所做的准备就越充分,对他们的职业也就更加确定。研究表明,内部控制点有助于职业规划,工作态度的知识以及做出更好的职业选择。在研究当中,专家使用了“内部控制点”这一概念,来说明人们怎样理解自己的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假如有人说,一个人的成功或失败归功于自己的行为,那么别人会说,应归功于内部控制点。

六、样本选取

该研究中的学生样本是来自职业准备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第三年或第四年的学生。中等职业学校分成两个子

类,要么注重实践训练,要么注重理论培训。样本的抽取都是经过多个阶段的选拔过程的。在第一个阶段,荷兰所有的342所职业准备教育学校和18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被邀请参加一个关于职业指导和咨询的会议,这个会议是由非官方的机构来组织的。该组织是由教育部来资助的。参加会议的代表首先被问及是否愿意参与目前的这项研究。其中,一些积极响应该研究的学校选出一定数量的老师和学生,并要求他们参与该项研究。在这项研究中,参与的学校遍布荷兰全国,并且覆盖中心城市的学校和农村学校。参与研究的学校和未参与的学校在学校的大小,学校人数及环境方面没有什么大的不同。然而,参与学校可能比未参与的学校在职业指导和咨询方面更积极而已。

七、方法的构建

用于从学生方面搜集信息的手段,即一个列有88条的基于自我评价的调查问卷,是经过五个阶段制定出来的。首先,对教育中的职业发展,特别是职业能力素质领域中现有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因为没有完全适用于改研究的方法,所以,调查问卷成为测量职业能力的方法基础。其次,最初的定性的访谈是与职业准备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老师、学生及职业咨询者一起进行的,其目的是使相关变量可操作化。在这些访谈中,职业学校使用的具体的职业导向方法和与职业相关的方法被确定。在该研究的基础之上,额外的一些条目也已确定。第三,基于前两个阶段,一个实验性的调查问卷在访谈中已经发给18名同学。该实验性问卷中的每一个条目都与各位学生进行讨论。因此,再对调查问卷进行修改,并请语言专家和方法论专家进行评价。第四,把调查问卷分发给200名学生进行心理表现的考试,其目的是精选一定数量的条目作为最后的调查问卷内容。最后,经过以上几个步骤制定出的调查问卷再送给一些职业发展领域的专家,让他们给与评价,并对不当之处进行较小的修改,再最后定稿。

除了为学生开发的调查问卷之外,同时,也为老师开发了一套调查问卷,目的是想收集与职业学习环境相关的数据。这些调查问卷中的条目是在定性研究的过程中产生的,同时,把它送给一部分教师进行评价修改。选出来的条目再以手写的形式分发给每一位学生。

调查问卷有以下几部分组成:

1.职业能力:衡量职业能力的手段是基于手写的、自我评价的调查问卷。曾有专家划分为五种职业能力,但就目前情况而言,职业能力的三因素模型最具有代表性。能力和动机反射构成其中的一个因素――职业反射,工作探究和职业行为构成了第二个因素――职业形成,所以,现阶段,三种职业能力为:职业反射,职业形成以及网络(即以交互行为为特点的网络)。

条目举例如下:

职业反射:

(1)与自己的父母聊天,找出什么才是自己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

(2)经常思考,在我的生活中,我最擅长的事情。

(3)与有经验的人讨论自己未来的计划

2.职业方法与手段:在职业教育中,经常用到的职业定位方法有职业选择测试、课程方法的使用,它是以手写材料的形式来收集面向职业定位、生涯会谈(一对一的与学生进行交谈,但是仅限于那些准备辍学的学生)、聘请职业顾问。另外,现阶段正在使用的比较具有创新性的方法有是个人发展计划(pdp)的方法。通过调查问卷,可以从老师那里了解到,那些方法在职业定位和指导领域对参与该项研究的学生使用。

3.职业定位指导:学生也被询问一些关于哪些生涯对话是发生在工厂,哪些是发生在学校。例如,“老师问我,我向学什么?”,“老师问我,为什么想学那些内容?”,“在讨论当中,老师/指导者就会帮助我找到自己将来的目标。”,“在实习期间,我与我的指导者探讨我适合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4.个人及环境约束因素:各种各样的环境的及个人的变量也被包含在调查问卷中。环境的变量有学校类型和学生入学登记程序的形式。改程序分为以下几部分:技术研究、经济学、农业、卫生保健、职业准备教育理论及其他内容。个人变量包括:性别、年龄、内部控制点以及学习成绩。内部控制点由三个条目来衡量。成绩是作为认知能力的一个指标。

为了调查研究哪种职业导向的学习环境在职业准备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中对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影响程度更大,我们对它做了回归分析。三种职业能力的规模作为因变量,描述学习环境的变量作为自变量。个体的及环境的特点被包含在潜在的混乱变量中。

职业教育学习范文第5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学生为主导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1-0000-02

学生们掌握一门实用型技术是为了给自己寻找一个生存的本领,同时也是为了国家的进步和发展贡献着力量,所以,应该对职业教学有高度的重视。目前,职业教育是培养学生们掌握实用型技术知识的重要环节,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并不是非常好。这说明,职业教育中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学生们的学习效果。我们应该分析影响学生们学习效果的主要原因,针对影响因素找到解决的方法和对策。下面,我们主要从原因和对策这两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职业教育中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职业教育学院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至于教育过程中的硬件和软件也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政府部门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也提高了,提供了更多的人力和物力的支持。从职业教育学院毕业的学生们也基本上都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计算机学习的学生们基本上也都能通过相应的能力测试,并获得相应的合格证书。然而,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几步,社会上对人才的渴求也越来越严重,同时,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计算机教育过程中,也呈现了一些问题,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学院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果。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计算机的教学目标偏离

目前,在这也教育学院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首要问题就是教学目标的偏离。这主要表现在,将学生们的学习效果与证书等同。只要学生们能够拿到相应的计算机证书,就能证明这个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不错的,学习效果是良好的。然而,在实际过程中,学生们为了获得相应的证书,老师们为了达到自己的教学效果,都将计算机证书作为了唯一的衡量标准。学生们在学习中不能完全掌握计算机知识,对计算机的软件学习和硬件学习都是片面的、肢解的。这就导致了毕业的学生们只具有考试的能力,不具备真正掌握计算机应用的能力,从而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也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这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二)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

在教学过程中,通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同一个知识点,有的学生掌握的很好,有的学生无法有效的掌握,这就是由于学生们的基础是参差不齐的,对于同样的知识点,掌握的额程度不同。而且,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们都以学生们的成绩来判断学生们的额学习效果。注重看,考试成绩,不注重学生们的的实践能力,这是不利于学生们真正成长起来的。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当学生们在学习F0xPR0设计软件或者学习W0RD2000、ExcEL2000的时候,如果软件不到位,学生们所学习的东西也只不过是纸上谈兵,无所谓真正的掌握知识。对于本来就参差不齐的学生们来说,更是无法充分的完成学习内容。

(三)创新能力不强

计算机学习不仅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也需要学生们利用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在学习中不断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新知识。通过老师的正确引导,能够举一反三,这才能保证学习效果的良好。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举一反三的能力较弱,创新能力较差,这也严重的影响了学生们的学习效果。

(四)教师角色没有转变

随着教育的发展,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以教师为主导无法发挥出学生们的学习潜力,让学生们产生以听为主的学习方式,离开了教师的讲解,学生们已经无法掌握计算机知识,所以,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二、促进学生们提高计算机学习效果的对策

(一)提高实用型课程教育的比例

由于社会上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不仅仅是表现在计算机的基本理论或者是计算机维修上,还表现在计算机的各种软件的应用上。所以,在进行计算机教学中,首先应该合理安排计算机教学的内容。加大实用型课程教学的比例,比如,增加网页制作的课程,增加网络开发的成成,增加计算机实际安装与维修的课程,增加模拟电路的课程等等。在这些课程学习中也应该增加学生们动手操作的机会,不要让学生们指掌握学习的理论性,对学习内容的实际应用能力才是学习的重点和应该掌握的重点。

(二)增加上机的时间

计算机学习不仅需要理论的支撑,更需要实践的配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上机时间太短,学生们无法深刻的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影响了学生们的学习效果。所以,应该适当的增加学生们的上机时间,不要以老师的讲解为主,学生们的上机时间才是学生们真正的去理解和消化的过程。所以,应该以学生们的上机学习为主导,老师的理论讲解为辅,让学生们在自主学习中不断摸索和发现。从而达到学习的效果最佳的状态。

(三)理论教学的精讲多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