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管理的管理制度

财务管理的管理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管理的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务管理的管理制度

财务管理的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3-0-01

财务管理制度的重中之重在于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合理性,在进行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调查中很多企业并没有做到这一点,管理混乱的现象十分严重。结合这样的现状本文展开相应的研究与论述过程,希望能够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的不断完善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1.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够健全。在实施企业内部财务管理过程中,对于管理制度而言很多企业还是存在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的问题。在进行财务管理过程中管理制度较为混乱,没有财务管理监督人员的状况十分严重。除此之外对于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还存在很多的漏洞,比如说由一人或少数人控制,决策和经营管理的主观随意性较大,对于财务管理的理论方法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研究,致使其职责不分,越权行事,造成财务管理混乱等等。这些对于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是十分不利的,在某种意义上所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2.会计体系的不够完善。会计对于企业财务管理而言是十分重要的角色,同时也是我们财务管理制度中对其约束最多的岗位之一。但是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管理中对于会计体系的建设并不是十分明确,所产生的后果在于外聘兼职会计定期来做账,忽视了会计工作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企业产生很多不必要的自己浪费和自己流失。这对于我们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而言无疑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对于企业后期的发展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在进行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管理中还应该加以充分的重视。

3.财务管理职责混乱现象较为严重。管理职责对于我们企业而言是发展的基石,同时也是确保每一位员工能够恪尽职守的规章和约定。财务管理职责更是要充分的发挥这一点。而在很多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中财务管理的职责划分很不明确,同时很多财务管理人员对于自身的这则范围并不是很了解,这样财务制度就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其主要作用。比如说忽视财务制度、财务纪律的严肃性,任意干预企业日常决策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平时进行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制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也是我们财务管理主要的缺陷所在。

4.日常操作过程不够严谨规范。在很多企业和单位对于财务管理人员进行管理过程中,涉及到账目管理工作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例如:滥用会计科目,账目不清,信息失真;账外设账, 弄虚作假,私设小金库;不定期盘点财产物资和库存现金,不经常核对银行存款和债权债务,造成账簿记录与实物、款项不符。等情况,这样严重影响了企业和单位的收支平衡,使得企业资金出现亏空的状况,导致企业今后的发展频频出现异常。这些都是我们对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管理不善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我们还应该加以充分的重视。

二、解决以上存在问题的主要方法

1.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对于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而言我们首先则是应该做到近乎完美的内部控制。主要还是在于对财务人员的控制以及决策人员的合理分配进行入手,这样在进行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中才能够得到良好的效果。我们通过对企业内部财务人员进行合理分配过程中我们则是应该本着合理分配科学管理的原则进行管理过程,同时对于管理制度也应该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这样财务人员才能够真正做到有条不紊的工作,同时也能够达到我们对管理制度完善的目的,使得企业内部管理过程能够走向积极正确的发展道路。

2.充分完善会计体系。会计体系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部分应该进行科学建设。在企业资金的不断流动过程中,会计的角色十分重要同时也是保证自己流向正确的主要环节之一。在对于企业内部财务管理过程中我们对于会计体系的建设应进行逐步科学规范的建设过程,首先是会计岗位的设置合理性,其次就是对于会计岗位管理的目的性以及管理目标的明确,在此之后就是会计广为人员流通过程的准则,最后则是会计岗位只能要求。这样的体系建设才能够对企业内部财务管理过程起到积极的作用,管理制度也会具有一定的具体性和针对性。

3.财务职责进行明细划分。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之中,对于财务职责的明确是我们财务管理的根本要求。在进行财务指定的同时我们对于职责的划分应该做到十分的明确,将责任到人的原则能够得到重视并且进行落实。在财务管理各个岗位我们首先应该明确其业务范围包括哪些,这样我们才能够对其细化管理制度才能起到积极作用。比如说对于会计人员工作范围的明确,财务监督人员的监督机制是否得到完善等等,这是我们进行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建设的根本所在,这是我们逐渐使得财务制度得到完善的必然要求。

4.日常操作过程达到认真严谨。在进行对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人员管理过程中,我们对其日常操作过程应该形成一种正确的监督过程,这一过程对于发现财务管理人员工作过程是否能够达到认真严谨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进行财务监管过程中我们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监管过程的全面性,对于各个岗位的监督和管理应该具有针对性,这样才能够形成良好的监管机制。其次就是监管力度应该逐步加大,这也是我们达到对其日常工作认真严谨的主要手段。对于以上两点我们在进行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中还应该加以充分的重视。

以上就是本文对于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研究与探索过程,将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进一步的解决,希望能够对企业今后的发展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研究与探索中观点还存在一定的漏洞和缺陷,希望能够得到广大学者们的积极意见与建议。

参考文献:

[1]陈阿梅.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设计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3(09).

财务管理的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财政税务制度;企业;财务管理;影响作用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服务的财务税务制度也应该做出相应的改革,否则就会拖慢企业和社会的发展进程,给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同时也阻碍了财政税务制度的有效发挥[1]。所以说,在我国财政税务管理的实践过程中,财政税务制度改革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一、财政税务制度改革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的影响

(一)加大了制度更新的压力。财政税务制度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财政税务制度的改革,影响的不仅仅是政府本身,站在广泛意义上来讲,对国家中的所有企事业单位都有影响。政府的政策变化能够给企业发展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特别是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如果政府所出台的政策对传统发展模式的继续实施有着很大的影响,那它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可以说是根本性的。企业的财政制度在根据政策做出相应的改革时,对企业本身的经营来说,可能会带来一些未知的挑战和风险。因此,在对财政税务制度进行大的变革之前,一定要采用科学全面的评估方式对其利弊进行分析,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挑战做出防护和应对对策,将损失降到最低。(二)加大了企业管理理念更新的难度,使运营成本增加。我国的企业历经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作为在市场经济下刚成长起来的新兴经济体发展一定要符合发展规律。经营范围中包含着很多有着长久发展历史的业务,这给企业的管理理念更新带来了较大的阻力[2]。另外,现代的企业管理模式在各方面都需要很大的投入,随着国家的金融和税收政策做出了调整,企业为了适应在新条件下也能正常运营,就需要建立起新的管理体系和新的运行机制,从而加大企业在资源和资金上的投入,使得企业的管理成本有了一定幅度的上升。(三)增加了企业对财政专员的培训压力。企业税收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特征,税收制度发生了改变,那么企业的经营模式已经管理理念等内容都要随之进行更新,同时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方式等内容也要进行同步更新,因此企业要在人员的培训上花费较大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必须有针对性地对财政部门的员工进行细致的培训,否则会出现很多财政上的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并对新的财政税务制度的落实带来一定的阻碍作用。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现阶段我国企事业单位的财政管理水平不够高,且从事财政管理工作的人员存在着经验的缺陷,加上高级财政管理师的数量有限,因此财政税务制度的改革肯定会加大企业在财政管理人员培训上的难度[3]。

二、财政税务制度改革给企业管理带来的作用

(一)无论是对于企业自身的发展而言,还是对于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而言,财政税务制度的改革都能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财政税务制度的改革给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而且对我国原有的经济发展结构进行了有效的调整和改善,加快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进程,并提升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二)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财政税务制度的改革从根本上而言也是为了促进企业的进步和发展。适当的财政税务改革可以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使经济利益达到最大化,从而促进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所以说,财政税务制度的改革在我国的企业财务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并对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三、财政税务制度改革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策略分析

(一)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现在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企业在人才的塑造和培养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时,企业应当采取多管齐下的方式,采用各种激励机制实现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目标,从而调动受培训人员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并使他们的敬业精神得到加强[4]。同时,培训的目的不仅在于使他们对国家的财政税务改革内容有一定的了解还要使他们掌握一定的适应改革和新的政策的能力。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能固步自封,拘泥于形式,而是要用多元和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坚持人才培养的多样性,根据员工的个性特点选择或者是制定合理的培训方案,因材施教的培训措施往往能带来事半功倍的培训效果。(二)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对财政管理结构进行合理的改善。很多因素都能够对人们的看法和决定带来影响。对于同一个问题,可能在不同的时期运用相同的办法都不能使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进行理念的更新,这是时展的必然。面对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挑战,企业应当构建出新的现代化管理模式,在管理过程和管理方式上都做出相应的改善措施,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结构的科学合理性,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去。现代化的管理理论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企业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道路提供了基本保障。(三)加快新的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加强执行力度。随着我国在教育、科技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经济也一直呈稳步发展趋势。但是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难免存在着一些不可控因素可能会对经济的发展带来影响,这也就使的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因此,为了将风险降到最低,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环境和发展需求制定出一套合理的、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财务的管控,从而使企业能够在新的发展时期和新的发展环境下稳步前行[5]。

四、企业税务改革的发展新道路

(一)建立起完善的税务会计制度。现阶段,我国的税务会计制度还有待完善,税务会计处理的相关规定较为分散,相关部门没有对其进行合理的梳理和规范。虽然说会计制度正在以较快的速度发展,但是实际上它在提高税收征管和管理上所发挥的作用是微小的。税务会计的规定也过于简单,其作用难以得到明显的体现,会计管理和经济税收管理的作用也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因此,建立起完善的税务管理制度以适应财政税务制度改革的需要,是深化税收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二)建立健全绿色税务制度。社会能否实现将现存的高能耗和高污染的生产消费模式向高效经济方向的转变是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有效循环的关键。基于这一特征,我们必须要减少以消耗资源和环境污染为代价而进行的经济生产活动,但是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首先要做的就是在科学和技术方面加大投资,同时还要根据经济结构的调整方向和经济发展的方向实施合理的税收激励制度和奖惩制度,以保证制度的高效落实,此外还对新技术和经济改革的进程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企业应当对政府出台的政策和政府的职能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这样具体到某个项目或活动上的时候,才能充分使用政府职能系统,比如通过申请税收优惠促进企业发展。总的来说,财政税务制度的改革给企业的经营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但同时也为企业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企业应当积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为整体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汪笛晚.企业财政管理中财政税务制度改革产生的影响分析[J].现代商业,2016(20):55-56.

[2]杨耀清,叶玲,吕志军等.浅论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改革与绩效考评的关系[J].会计师,2010(1):80-81.

[3]张桂丽.会计信息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中国商论,2017(21):81-82.

[4]尹运丰.企业财务管理的地位及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方法分析[J].知识经济,2016(4):93.

财务管理的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化管理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事业单位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制度化管理则是倚重制度规范体系进行管理的一种管理模式。财务管理中的制度化管理就是将财务活动的具体环节分工细化,落实为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明确财务活动中各行为人的责权利,规范财务流程,协调各利益关系人的关系,通过制度的执行形成一种高效而有序的财务管理的方法,进而达到科学管理财务工作的目的。本文仅就利用制度化管理做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做一些探讨。

一、制度化管理的必要性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原则性、时效性、责任性很强的工作,必须有必要的规章制度作保障,否则,一个单位的财务管理必然陷于混乱状态。制度化管理以制度为标准,依靠由制度规范体系构建的具有客观性的管理机制进行管理,施行制度化管理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方式由人治转变为法治。

1.1制度化管理有利于财务监督职能的履行。制度化管理使财务监督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对于违反制度和不符合财务管理流程的的经济事项不予办理,合理地控制了风险,有效地防范了舞弊和违法行为的发生,维护了事业单位利益。

1.2制度化管理有利于处理好各方面的财务关系。制度化管理提高了财务管理透明度,加强了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沟通,经济事项是否应该办理以及如何办理、预算控制、资产管理、收支管理、业绩考核、结余分配等均以制度为依据,能够有效的减少工作中的摩擦,有助于单位的可持续与和谐发展。

1.3制度化管理有利于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制度化管理将各项财务活动具体分工细化,以制度形式加以规定,明确了具体操作流程,既使财务人员能够明确各自的职责,也使单位内部各业务部门明确相关财务程序,减少了工作中职责不清、互相推委、“踢皮球”现象,提高了管理效率。

二、科学合理的制度是制度化管理的基础

高效的财务管理要依靠有效地制度化管理,有效的制度化管理的基础是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制定不合理、不规范,不仅不能促进财务管理工作,反而会越管越乱。管理制度因单位而异,但管理制度的制定一般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2.1制度制定应遵循合法性原则。合法性原则要求事业单位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在国家法律法规框架下制定本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任何单位的规章制度都不得脱离和凌驾于国家法律法规之上。

2.2制度制定应遵循适应性原则。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与事业单位的各项业务活动密不可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作为事业单位管理的子系统,其根本目的是为本单位事业发展服务。因此适应性原则要求各项制度的设计不能生搬硬套,应结合本单位管理模式、财务机构设置情况,同时充分考虑本单位业务活动的需要,并符合本单位事业发展的要求。

2.3制度制定应遵循全面性原则。全面性原则要求制度设计应涵盖本单位财务活动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力求在制度设计中不留管理空白点。

2.4制度制定应符合制衡性原则。制衡性原则要求在设计权责分配和业务流程时应考虑合理的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在财务管理中,制衡性主要体现在不相容职务分离和授权审批等方面。财务管理中常见的不相容职务包括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业务经办与稽核检查等。

2.5制度制定应遵循明确性原则。明确性原则要求制度设计必须明确且具有可操作性,要使各级审批人员明确自己的审批权限,财务经办人员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业务经办人员明确业务办理程序。

2.6制度制定应遵循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要求制度之间不能互相矛盾。

2.7制度制定应遵循动态性原则。虽然制度本身带有稳定性的特征,但是从发展角度看,随着财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财税制度不断完善导致的财政、税务部门管理要求的变化,事业单位业务发展导致的事业单位自身的管理要求变化,都要求制度设计不应是一尘不变的。动态性原则要求制度设计应随着事业单位内外部环境变化和管理要求变化而不断完善、修改。

三、制度化管理的关键在于执行

制度化管理的关键在于执行,无论制度设计的多么科学、多么合理,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执行,制度都是一纸空文、形同虚设,更谈不上制度化管理,也就无法达到高效财务管理的目的。事业单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推动制度化管理的执行。

3.1制度执行离不开领导的支持。单位领导应充分认识制度化管理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身体力行带头严格执行制度,不在制度之外“开口子”,不搞特殊化,带头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为全体职工作出表率。

3.2制度执行重在全员参与。制度化管理是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首先,制度在制定过程中应集思广益,充分征求全体职工意见,使制度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既科学合理又便于实际操作,得到员工心理上的认可;第二,制度在出台后应加强宣传、组织培训,使全体员工提高对制度的认知度,明确在具体经济事项处理过程中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能做的应该怎么做。

3.3财务人员要牢固树立按制度办事的理念。财务人员作为落实制度的关键岗位,首先,每个人都应树立按制度办事的理念,既要克服凭经验办事、按人情办事的思想,又要敢于对违反制度的业务说“不”;其次,每个人都应做到系统掌握制度,精确把握制度的关键控制环节和制度间的相互关联,避免因个人对制度的理解、掌握不到位导致制度执行的偏差;第三,尽管在制定制度时我们力求做到使其具有全面性和前瞻性,不留管理空白点,但是客观环境总是在不停的发展变换,实际工作中的经济事项也不一定总是能够与制度中的条款一一对应、对号入座 ,因此,财务人员还应在工作中注重总结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判断能力。

3.4建立必要的考核监督机制。考核是检验制度落实情况、评价制度是否合理可行和便于操作的有效方法。一方面事业单位应建立适当的考核监督机制,结合考核结果制定适当奖惩措施,对严格遵守和执行制度的应给予奖励,对不按制度办事、违反制度规定的行为进行惩戒以推动制度的有效执行。另一方面,通过考核监督还能纠正制度执行中的偏差,发现制度本身的局限性,有利于制度本身的不断完善和有效执行。

3.5加强事业单位文化建设。事业单位应加强事业单位文化建设,倡导诚实守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强化法治观念,将按制度办成一种习惯、一种行为准则,使全体员工变被动遵守制度为自觉执行制度。

总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作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财务管理营造了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为高效而有序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供了环境保障,积极推行制度化管理可以有效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不断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促进事业单位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财务管理的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连锁超市财务管理资金存货利税

超市必须建立和健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本着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简明帐目环节,规范工作流程,以实现科学的财务管理。由于超市的经营方式不同,基本上可以分为连锁型和非连锁型,其会计核算方式也不相同。本文主要对连锁型超市的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进行探析。连锁超市其财务管理是建立在资产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统一的基础上,以总部为核心进行统一核算。

一、连锁型超市会计核算的方式:依照连锁经营企业经营规模和经营范围的不同,分独立核算和非独立核算两种方式

1.独立核算方式

指总部实行独立的,部分统一的会计核算,基层店实行相对独立的会计核算。在这种核算方式下,总部和基层店都应设立独立的会计机构。总部通过投资活动与基层店形成各自的经济关系,总部的投资额计入“长期股权投资”科目,基层店收到投资增加“实收资本”科目。总部对经营所需商品实行集中统一采购,按需要为下属基层店统一配送商品。按内部商品价格进行结算,并按配送额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一般纳税人)或普通发票。基层店凭发票增加库存,按独立会计进行核算,月未计算并结转当期经营成果,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将当期实现的利润上缴总部。总部收到基层店上报的利润和财务会计报告后,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2.非独立核算方式

非独立核算方式是指总部实行独立的、统一的会计核算,基层店不单独进行会计核算,经营中发生的各项经营费用,均向总部报账核销。在这种会计核算方式下,总部会计机构应对各基层店的经营过程实行内部会计核算,以考核其经营成果,确定其劳动报酬,根据经营需要为各基层店建立定额备用金制度,基层店实行报账制,不设会计机构只设一核算员,可以设置部分辅助会计账薄,负责上缴经营收入,核算本部门的经营费用,发放人员工资,保管本部门使用的备用金等。总部拥有本企业的全部经济资源或控制权,总部对经营所需商品实行集中统一采购,按下属基层店经营需要统一配送,库存商品的实物转移时,只对其明细科目进行调整。基层店开展经营活动取得收入,全部上缴总部。

二、 连锁超市货币资金的管理

货币资金对于连锁零售企业至关重要,没有货币资金的储备,就无法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货币资金是连锁企业资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1.岗位分工控制

(1)建立货币资金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2)出纳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2.授权批准控制

(1)明确审批人对货币资金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2)明确经办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3)严格按照申请、审批、复核、支付的程序办理货币资金的支付业务。

3.现金控制

(1)实行现金库存限额管理制度。明确现金开支范围并严格执行。(2)现金收入及时存入银行,严格控制现金坐支,严禁擅自挪用、借出货币资金。(3)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定期盘点现金做到账实相符。

4.银行存款控制

(1)加强银行账户管理,分别设立基本户和一般存款户,并按规定办理存款、取款结算。(2)定期获取银行对账单,查实银行存款余额,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5.票据控制

(1)明确各种票据的购买、保管、领用、背书、注销等环节的职责权限和程序,防止空白票据遗失和被盗用。

6.印章控制

(1)财务专用章应由专人保管,个人名章应由本人或其授权人员保管。严禁一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2)严格履行签字盖章手续。制定印章管理规定,下发印章保管人岗位责任制。

三、连锁超市存货管理

存货占流动资产比重较大,一般约为40%-60%,而对于商业企业这个比例可高达80%,存货利用程度的好坏,对超市财务状况影响极大,因此加强存货的规划与控制,使存货保持在最优水平上,已成为财务管理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1.存货成本管理

要想保持一定量的存货必定有一定的成本支出,而备存货的有关成本主要包括:

采购成本:指从供应商那里获得商品而支出的成本。包括订货成本和购置成本。订货成本主要是信息收集,交流的成本,在先进的连锁企业EOS系统,大大降低了订货成本,提高了效率,当然还有一个与供应商谈判的成本。而购置成本则是购入商品本身的价值,同时要注重商品品质的保证。

储存成本,指为对存货保存、加工等的成本,还包括存货占用资金所应计的利息、仓库费用、保险费用、存货破损等。

缺货成本,指由于存货供应中断而造成的损失,当不确定的因素发生后,供应链的某些环节出现问题,导致缺货造成拖欠发货商和丧失销售机会的损失(还包括需要主观估计的商营损失)。

为了降低存货成本,必须根据超市实际作出最优的存货决策,存货的决策涉及四项内容:决定进货的项目、选择供应商、决定进货时间和进货批量,前二项内容是产品部的职责,而财务部门要作出决定进货时间和进货批量,按照存货管理的目的需要通过合理的进货批量和进货时间,使存货的总成本最低,这个批量叫做经济订货量。有了经济订货量,就可以很容易找出最适宜的进货时间。对保管期长、销售量大且长期稳定的商品由总部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到各店铺;对一部分保管期较短、鲜活商品和一部分产品由总部配送不经济时,可委托社会化配送中心或其他供应商供应,本企业的配送中心直接向各店铺配送并由总部统一进行结算。店铺也可以在总部授权的商品品种及数量金额范围内自采。无论是总部和店铺在结算是应严格根据结算规定,将购销合同、采购单、仓库验收单进行核对,相符合后结算付款。

2.商品销售管理

总部对配送中心及店铺的全部商品要设置商品管理台帐,对店铺自采的商品一般实行按商品大类管理,有条件的要逐步过渡到实行单品管理,并建立实物负责制,以保证帐实相符。各店铺要定期对商品进行盘店,由总部核定商品损耗率,超过部分由总部从店铺的工资总额中作相应扣除。

四、连锁超市利税的管理

1.利润管理

分店对外虽然不是核算单位,但其内部核算制度却是健全的。各分店对自身实现的销售,购进的商品成本都由核算机构按核算程式进行核算。总部则统一规定分店的有关费用细目、每月月末由各分店结算内部利润、每月上旬将结算的利润上交总部。总部将分店的利润汇总扣除总部本身的费用及不需分摊的属分店有关费用后,即为真正的利润总额。

2.税金的核算及管理

连锁店税金的核算及管理全部由总部统一核算、统一交纳。各分店仍实行售价核算办法。对消费者来说仍然是价内税。总部根据各分店的报表汇总出销售总额,计算销售税金。又根据各业务部及分店的采购发票的抵扣联进行汇总,计算出进项税金,然后根据销项税进项税再计算出应交增值税。总部设置应交税金总帐、明细帐,根据总帐、明细帐编制有关报表向财政申报交纳、清算。

五、连锁超市成本费用控制的管理

成本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日常经营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按用途分为销售成本和期间费用,销售成本是销售商品的进货价格,期间费用指在一定会计期间发生的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

财务管理的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风险控制;制度完善

[DOI]10.13939/ki.zgsc.2016.29.244

现在的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高等教育的变革的不断完善,对于现在的高校的财务管理越来越重视并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于财务风险以及财务使用的上涨幅度的提升,高校对于相关的财务管理措施进行了不同程度上的变革。本文通过相关的数据调查以及统计分析进行了探究,在掌握现在高校财务的同时进行了管理方面的探索以及研究,对于高校的财务管理方面的风险规避以及制度完善进行了分析。

1 现阶段高校面临的主要的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指的是高校在一定的时间段之内,对于预设的或是期望的财务值的制约下,对于财务的预想与实际的财务使用情况出现了较大的出入,超出了预设的财务价值导致资金或是财务方面严重的不足产生的风险。对于高校的财务风险主要在于现在的高校体制改革产生的财务上的超出或是不足等情况,对于高校的财务风险主要包括:高校在进行改革的同时面临筹资的风险、进行的投资的风险以及总体的高校财务风险等。

所谓的筹资风险指的就是在进行高校的扩建或是投入给学生方面的筹资问题,很多时候高校的财务都是先产生债务在进行偿还,但是由于长期的债务的产生就会导致资金的周转出现问题,很多时候因为巨大的债务问题导致高校,没有正常的偿还能力导致财务出现风险。这样不仅会影响我国高校的发展以及财务的正常运行,还有可能被债权人进行而导致高校有破产的风险,这也是现在的高校面临筹资问题时最大的风险。现在高校正在进行改革的阶段,所以在进行招生时,都会扩大招生的数量,为了促进高校的发展,扩大了高校的招生量之后就会导致高校的经济负担加重,对于资金的使用也会逐渐地增多,但是在进行筹资方面并不会得到提升,不能保证高校财务的正常运行。为了高校的财务运行,高校会通过不同的渠道进行资金的筹集,但是因为筹集的方式并不固定,所以对于自身的发展以及创新产生影响。高校的投资形式主要包括高校对于校方产业进行的投资还有很多的方面的投资形式。

高校在进行校方的经营上以及发展中经常的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并且在进行投资时,很多的投资项目的技术含量发比较高,但是风险也比较大,对于这样的投资风险,就需要校方进行注意了。进行合理的规避风险以及保证财务的收支平衡。降低不必要的风险以及很多的财务支出。高校是一种非营利性质的教育机构,在进行日常的财务运作时与企业的财务管理不相同。高校对于财务上的风险会比企业的财务风险低,并且不会经常面临破产的风险,在财务上的不平衡以及失衡的状态一般表现为对于教师等的工作人员的工资的拖欠或是设备上的支出等。造成高校出现财务风险的原因大都是因为高校在进行创新改革的同时没有进行切合实际的进行考察以及合理地进行风险的规避,缺乏制定的专业性以及合理的会计制度进行完善。

2 高校财务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于现在的高校财务管理的不够完善以及制度不够健全

高校的经营形式与企业的经营形式不同与企业的经营形式,高校并不是以营利为主要的经营目的,高校经营的宗旨主要是为社会培养人才以及国家的教育的发展,所以在财务上的管理不会像企业中那样非常的严格以及严谨。在财务方面的管理不够重视,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以及行为准则进行约束,当然经过这么多年的改革创新以及现在的高校对于财务上的应用比较大,已经渐渐地在进行相关制度的建设了,但是对于制度的建设还不够完善。现在的高校对于财务的管理一直实行的是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模式。但是因为现在的高校的体制改革以及经营模式的转变,对于以前的会计制度已经渐渐地不能很好地适应现在的经济体制以及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了高校的发展以及创新。高校的财务管理制度的不足主要体现在:高校内部的会计控制管理制度、资产的管理、信贷方面的管理等方面。并且还很大程度上已经严重阻碍了高校的财务管理的进行以及财务方面的创新。

2.2 对于财务管理的制度方面的执行力度不够

随着高校财务制度改革的不断进行,很多的高校已经有了相对健全的管理制度,但是在制度的执行方面力度不够,并且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在财务的内部会计控制方面主要体现在财务的相关管理没有真正地进行落实,并且管理的层次方面不够高,有高校的主要部门进行统一的领导。但是,在执行时却发展执行的力度并不是很大,因为高校的管理层的行动力不足,财务管理缺乏一定的整体性并且在出现问题,大都是你推我,我推你,责任心严重地不强。虽然已经逐渐地在进行制度上的改变,但是还有很多的问题没有得到改善并且在持续的恶化。

3 财务管理方面的制度完善

现在的经济形势以及发展的需求要求高校必须对财务管理中的风险进行控制以及相关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要求现在的高校采取一定的方法以及措施来改变现在的状况,建立健全的、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来进行规范高校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而保证财务管理的连贯性以及统一性的运行,保证财务工作合理地进行。

3.1 合理的控制高校的财务筹集风险进行改善

现在的高校一直处于比较动态的情况,并且在进行筹资方面也是比较困难,但是正处于改革时期的高校对于资金的使用非常的巨大,所以高校的筹资方面就成为高校中的重要问题。在进行筹资方面的控制时,首先需要注意的就是要合理地进行规划筹资。确定筹资的方式以及筹资的规模,进行合理的筹资,根据实际的资金需要进行筹集,并且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确定筹资的规模以及进行筹资方式的比较,选择最适合的筹资方式进行资金的筹集。

3.2 控制高校的资金使用程度以及投资的风险

高校处于长期的投资状态或是短期的投资状态是,一定要注意合理地进行投资的计划,以及资金的使用情况,控制投资的风险。随着现在的经济形式以及社会的需要,很多高校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并且高校的规模一直在进行扩大,但是很多高校总是进行盲目的投资以及建设,这样非常不利于财务的统计以及管理控制,会导致高校的财务压力加大,并且不一定会促进高校招生的上升以及高校未来的发展。所以一定要合理地进行风险的规避,控制高校的资金的使用。

3.3 控制高校财务上的平衡

现在的高校财务方面总会出现很多不平衡的状态,并且经常地会导致方面产生很多的问题。控制高校总体财务支出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措施,并且对于高校的财务管理以及高校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并且对于现在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非常大的作用。

4 结 论

对于高校中财务管理的风险控制以及制度完善对于高校的发展非常重要。现在的经济形势呈现多元化的状态,并且高校的财务财务状况对于高校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都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温宁.关于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重心下移及激励约束机制问题的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2]李金奇.从失衡到调适:我国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途径[J].湖北社会科学,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