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高职教育的认识

对高职教育的认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高职教育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高职教育的认识

对高职教育的认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3-0129-02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是办学层面上的概念,是一种办学模式;“工学结合”是人才培养层面上的概念,是一种育人模式。校企合作的基本内涵是产学合作,是“工学结合”的基础;工学结合是实施校企合作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上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但从整体上讲还没有建立起相应的运行体系和长效机制,学校、企业两个层面都存在不少问题。

一、当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校层面

1.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理念认识不足

一种形式表现为“以工代学”,简单地认为把学生推到社会上实习就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最常见是“放羊式”的顶岗实习。另一种表现形式是“以学代工”,把工学结合等同于以往的“见识实习”,仍然强调学生以课堂学习为主,学生的综合技能得不到训练。

2.高职院校自身的优势不明显

本科学校有科研优势、技术服务优势和人才培养质量优势,能吸引知名企业、大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开展合作;一些中小企业由于需求的人才中职学校就能培养,而且廉价,因此更乐意与中职学校合作。高职院校难以吸引行业企业参与开展深层次的合作,主要原因还是高职院校自身实力不强,吸引企业参与合作的优势不明显。

3.高职院校负担过重

当前高职院校在与企业的合作中,既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发起者,也是组织者、策划者和主要的实施者,在出现问题和困难时,还是主要的解决者、协调者。校企合作前,学校要找市场,找专业对口的合作企业,不仅要了解、掌握行业状况和前景,还要处理与企业和相关行业部门的关系。校企合作意向确定之后,学校不仅要考虑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还要考虑如何建立相关机构和组织,使工学结合能顺利、持久地开展,同时要与企业商讨学生顶岗实习的报酬,还要组织相关人员编写有关实习材料,安排实训项目,监控实训质量和效果如何等。这种单靠学校的“结合”,只会导致工学结合的关系不稳定、不牢固、不持久。

(二)企业层面

1.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和能力不足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往往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只对能立即带来利益的成熟技术感兴趣,没有把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融入企业价值链中,不能主动承担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应用性人才的任务;企业内部研发能力不足,在校企合作中只能充当技术的消极接受者,而不是积极的参与者,这不利于以后进一步的合作以及新技术的发展;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缺乏资金,无力或不愿意与高职院校开展合作。

2.企业对工学结合的积极性不高

企业接受高职学生工学结合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所以企业对工学结合的积极性不高,要求企业给予学生合理报酬更是难上加难。这主要是因为:首先,大多高职学生不具备顶岗实习的能力,只能进行一些低层次的跟岗实习,学生的不规范操作还会影响正常的生产活动,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其次,企业出于企业知识产权和自我保护的需要,不愿意让实习学生知道企业的核心技术和核心机密;再者,部分企业把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让学生去跑推销、做业务。

二、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对策及建议

(一)学校层面

1.牢固树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

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是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先导,因此必须突破原有的思想禁锢和思维定势,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放到一个新的高度去加以认识和理解。

(1)深刻认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意义。

(2)大力拓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工作思路。

(3)不断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合作功能。

2.动态设置、调整专业和开发课程

从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入手,把企业岗位、技能要求与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课程教学的组织实施有效结合起来,让企业由配角变成主角,参与到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决策。

(1)紧贴区域经济需求,校企共建专业。

(2)以企业生产活动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为基础,校企共建课程体系。

3.共建共享校内外实训基地

通过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市场化、基地功能多样化,根据生产流程和职业岗位要求,建设集“学做合一、生产与实训合一、教学与技术服务合一”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紧密型的校外实习基地。

(1)学校遴选一批优秀企业,双方进行双向选择,根据“优势互补、产权明晰、利益共享、互惠互利”的原则共建共享实训基地。

(2)拓宽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渠道,开发校外实习基地的多专业实训功能,建立多种类型实习基地,实现校内外基地的紧密衔接。

4.校企合作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师资团队,专业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是形成在本专业(行业)中具有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

(1)要重视学历、职称的提高与实践本领和研发能力的培养。

(2)组建“校企互通、动态组合”的兼职教师队伍。

(3)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资源优势,在校企共享人才资源中为行业企业提供各种技术支持与服务。

5.建立基于工学结合的教学管理体系

针对工学结合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按照“工学结合”对教学管理的实际需求,不断完善教学管理的组织系统、信息反馈系统、评价和考核系统,成立产学合作(工学结合)办公室,全面协调和指导各专业开展工学结合的实施工作,成立工学结合督查组,定期对工学结合的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建立适合工学结合需要的教学管理运行体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1)建立适合“工学结合”需要的教学管理运行体系。

(2)建立适合“工学结合”需要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3)建立适合“工学结合”需要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二)企业层面

1.企业要树立正确的校企合作意识

现代企业要树立长远的发展战略和高层次的企业价值观,认识到校企合作对于我国企业科技创新、规范化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业务领域拓展等的战略意义,要意识到企业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直接受益者,同时充分认识人才在企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认识到开展校企合作也是提升企业形象、进行人才储备、提高企业未来竞争力的核心所在,对职业教育的投资也是企业的生产性投资。

2.企业要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培训制度

企业要认真落实国家有关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使用的有关规定,把职业教育和职工培训纳入企业发展规划,制订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鼓励和支持在职职工参加培训、提高技能。

3.企业要提高自身的校企合作能力

企业要把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融入企业价值链中,在创造经济利益的同时,主动承担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应用性人才的任务。要努力提高企业内部的研发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充分发挥高职院校重点实验室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作用,积极参与,共同开展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不断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和校企合作能力。

4.企业要加强对工学结合的管理

企业接受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会产生一些问题,但只要校企双方互相配合,周密详细安排,许多问题是可以解决的,而且还能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运行机制

在市场体制环境中,要建立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关系,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关键在于形成一种良性运行机制。

(一)建立基于校企共同发展的动力机制

只有激发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共同发展的需求与愿景,才会形成合作的动力,校企合作才会更有生命力。政府要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和社会发展规划,要建立与完善有利于推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制定相应管理办法,使校企合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要引导、鼓励与支持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提高企业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严格劳动准入制度,抓紧制定和完善就业准入的法规和政策,全面推进和规范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企业招录职工必须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

(二)建立基于互惠多赢的利益驱动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机制是推动校企合作发展的动力和维系校企合作良性运转的纽带。站在企业的角度,校企合作的利益主要体现在:为企业“量身打造”符合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和培训员工,为企业解决技术、管理、经营方面的难题,开展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为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及提高知名度。站在学校角度,校企合作的利益主要体现在:获取企业的资助改善教学条件、提高办学效益,获得真实的现场教育环境,了解和把握行业最新人才需求、研发动向及技术需求。

(三)建立基于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

学校要成立校企合作指导和管理机构,在校级层面指导和管理各专业与企业的合作,统一协调解决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建立符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需要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激励考核制度以及项目评估和反馈体系。

(四)建立基于优势互补的共享机制

学校和企业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就是要整合这两种不同的资源,促使双方资源、技术、管理与文化的互动、渗透,因此学校与行业企业通过共建专业、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共享校企人才资源、共同开展应用研究与技术服务等方面要密切合作,使企业实现其经济效益,使学校分享企业资源,实现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

(五)建立基于文化融合的沟通机制

文化的融合和情感的交流是保证校企合作持续、稳定的剂,加强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融合,促进彼此间沟通和理解,形成共同发展愿景,并在合作中吸收企业在管理、技术、企业文化等方面的优点和长处。

参考文献:

[1] 张瑶祥.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培养模式问题的探讨[J].职业圈,2007(11).

[2] 龙德毅.在继承中发展在实践中创新——天津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研究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2).

[3]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对高职教育的认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工学结合;高职教育;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充分利用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课堂教学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扩大学生参与和受益面。在我国高职教育中推行工学结合模式,对于高职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教育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纵观世界发达国家高职教育模式,大多突出“工学结合”教育,例如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教育、美国和加拿大的“合作教育”、日本的“产学合作”模式、澳大利亚以行业为主导的“TAFE”模式等等。他们的成功让我们看到工学结合模式有很多优点,也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高职教育作为行动导向的能力教育,其逻辑起点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其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是高职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其本质属性对其的规定性,对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意义重大。

(一)有利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高职教育作为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其人才培养目标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有着明显的区别,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应用性强,具有较强的职业针对性,同时也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有效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发展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是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二)有利于提高高职教育就业质量。就业质量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实施工学结合对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可从两方面分析:其一,工学结合使得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得到显著提高,能够在工学结合教育阶段完成从一个“生手”向“熟手”转变所需的经验积累,这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有力地保证了毕业生的顺利就业;其二,学生有更多机会与生产一线的真实岗位接触,而用人单位对实习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也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相当于在工学结合中完成了企业新员工招聘和录用的“试用期”,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二、影响工学结合模式推行的原因

然而,目前在我国高职教育的实践中,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却未能全面而深入地推开,主要原因是:

(一)校企合作不到位。工学结合的前提是校企合作,学校和企业是工学结合的两个主体。合作的内在要求是双赢,要达到双赢,必须具有对方可以利用的资源和优势。当前的校企合作中,学校方面的热情很高,而企业开展合作办学的意识不强,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不足,主要原因是:(1)认识上存在偏差。大多数企业认为培养人才是职业院校的责任和义务,与企业本身关系不大,企业只负责人才的选择与考评以及与院校建立业务性质的关系;(2)利益上的考虑。企业从产学合作中获得互补性的战略资源很少,企业着重物质利益和经济效益,希望从产学合作中获得技术、管理、人才等资源,而不愿意承担人才培养的成本。

此外,在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方针指导下,高职院校虽然都拥有众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但对于每年数千名的毕业生,却不能够保证每一个毕业生在这些基地从事工学结合的教学实践并从中受益。事实上,对大多数高职院校来说,学生对校外实践基地的利用仅是以参观式的实习为主,企业也没有条件接受大批量的学生实习。因此,尽管每个院校有工学结合示范作用的典型个体案例,但作为成果推广还存在许多困难。面对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面对众多的学生,我国还缺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二)政策引导不到位。当前,由于政府对工学结合提供相应的资金、法律、政策等保障措施不到位,影响了工学结合的实施,具体表现在:(1)国家投入高职教育的经费不足,导致工学结合经费缺乏;(2)法律不健全。工学结合没有相关的立法保障。我国1996年出台的《职业教育法》虽然对职业教育(含高职)办学主体、经费等教育保障条件作了原则规定,但由于各种原因,各地鲜有据此制定具体的实施条例,该法缺乏配套措施,使得高职教育包括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保障不到位。

(三)学校教改不到位。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改革还停留在国外(如德国等)先进模式的消化、吸收与引进阶段,办学理念相对落后,办学的社会效益不高,校企合作难以大量开展,工学结合的平台不够完善。在工学结合的管理方面,目前很多学校没有独立的工学结合管理机构,责任不明确,管理工作没有落到实处。主要表现在:(1)教学管理方面。有的学校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师方面不能很好地体现工学结合,有的缺乏相应的教学计划管理、组织管理、运行管理及评价体系;(2)实践基地管理方面。很多学校对校外实习基地管理不善,对校外实践基地的运行情况,学生的工作情况和学习情况都不能很好地了解和进行指导;(3)学生管理方面。许多学校没有好的实习管理办法,在企业实践环节,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很难对学生实习过程参与管理,不能保证学生实习期间的学习效果。

三、促进工学结合模式在高职教育中全面推行的对策

工学结合是产学合作的主要途径,工学结合的难点在于学校、企业、学生三方能否找到共同的目标、利益及动力。要实现工学结合模式在高职教育中全面推行,就要做到“一元”、“多样”、“多赢”。“一元”是指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必须体现职业性,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要目的。“多样”是指形式应该是多样的,不同专业有不同的行业背景和需求,综合采用“半工半读”、“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订单培养”、“产学一体”等形式,不能简单地套用现成案例,切忌盲目照搬照套。应该根据各自专业特点,办出自己的特色。

(一)树立“多赢”的办学理念。要想在高职教育中全面推进工学结合模式,必须使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参与者都能找到合作结合点,都能从中实现各自利益,体现“多赢”,这是工学结合模式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校企合作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和企业的战略诉求,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能促使高职院校和企业优势互补、资源互通、利益共享、共同发展。学校通过工学结合,可以全面提升职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可以提高教师的“双师”水平、改善师资队伍的“双师”结构。学生可以提高职业素质、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企业则可以有目的地培养、选择企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减少培养成本并承担社会责任。作为办学主体的学校更要主动与行业、企业加强联系,根据各专业设置的不同要求,设计出适当的工学结合方案,争取到政府支持。这也尽可能地减轻了企业的负担,同时要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学籍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以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

(二)构建工学结合的长效机制。要使学生的实践性教学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机结合,学习的过程不仅是学生掌握技能的过程,也是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的过程,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即真正做到以“工”促“学”、以“工”养“学”。要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互惠互利、教学相长”,需要增强产学合作的资源互补性,建立健全工学结合的长效机制。主要包括:(1)符合双方需求的驱动机制。目前,要从机制上调动起企业的积极性,激励企业在长期愿景下的合作积极性和主动性;(2)互利互惠的利益机制。应该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课程改革、产学研项目、技术开发、学校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深层次、长远利益上进行合作;(3)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平衡机制。实现人、财、物等资源双向流动,要走出去与请进来并举,尤其应重视“软”资源方面的互补和共享;(4)动态发展的更新机制。在动态调整上的相互结合,包括企业转产、学校调整专业过程中的相互结合;企业更新设备和技术、学校改造场地和课程的相互结合;企业使用新工艺和新方法、学校创新教学模式和手段的相互结合等。

(三)建立适应“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于高职院校的教学体系要实现全面的开放化,社会和企业的融入要求职业院校必须构建一套新的制度体系,从学生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学生实习实训评价与考核制度、教师聘用和培养制度、分配激励和财务制度等都要体现“职业性”、“他方性”和“开放性”,能突出学生职业能力训练和可持续能力的培养。

1、健全教学管理机制。教学管理机制要保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落到实处,要通过进一步加强教学制度建设来保障工学结合模式的深入实施,专业教学计划则要遵循就业导向原则,要根据经济发展的变化、用人市场需求的变化来及时调整,教学组织实施可采取柔性学分制的管理模式。

2、提升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完善教师教学考核评价体系。要制定课程评价、教师业务的能力评定和考核标准;要全面开展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与测评,树立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要通过现代信息手段让教师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适应新形势的职教理念,要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特别是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能力。同时,要走出“象牙塔”,根据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从企业聘请一线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与专职教师共同完成对学生教学的指导。

3、建立稳定的校内外教学生产型实训基地,为学生营造仿真的环境实训基地。这既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也是实践教学的基本保证。应充分利用校内生产型实训中心以及企业实训基地。要以“共建、共享、共赢”的理念来推行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引进企业的设备资源或人才资源进行共建、共享。通过科研立项,与企业共同完成工程改造和开发科技产品,并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最大限度地利用先进的设备、良好的实训场地,实现社会资源的社会化,面向社会开放,提供多方位服务。

对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是一个长期的课题,开展科学研究是培养高质量、高层次职业技术人才的必由之路。因此,我们还要进一步地探索、调研,并对毕业生跟踪调查及时反馈信息,从而找出更佳的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作者单位: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主要参考文献:

[1]欧阳丽.高职工学结合的基本问题、现状与趋势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17.

对高职教育的认识范文第3篇

【论文提要】高等职业教育全面质量管理是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院校以学生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高等职业院校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有效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全过程、全员参与的管理,全面质量管理高等职业教育面向市场发展的必然产物,全面质量管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加快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迈进的步伐,高职、高专教育的规模迅猛发展,招生总量持续增长。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应用性人才的数量需求,另一方面则暴露了高职、高专教育在教学质量方面的问题。相当一部分学校的教学资源匮乏,办学条件不佳,尤其是一些新建的高职院校对自身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发展方向等一系列问题还缺乏明确认识,教育教学质量得不到切实保障。因此,在对高职院校实施人才培养水平评估的同时,建立稳定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已经引起了广大高职高专院校的广泛关注。把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原理和程序引入高职教育领域,更多的是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原理和程序,建立基于学生能力基础上的教育质量监控和保证体系,以提高学校教育质量,进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一、高等职业教育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的科学内涵

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能否被社会所接受,关键因素是质量。影响毕业生质量的因素很多,它涉及学校从专业设置到毕业生工作的全过程,同时还必须从单一的毕业生质量扩展到教学的软硬件设施质量、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工作质量来认识。因此,需要引进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方式。

1.高等职业教育全面质量管理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可以概括为三句话十二字,即:一个过程,四个阶段,八个步骤。一个过程,即学校在不同时间内,应完成不同的工作任务。学校的每项教学活动,都有一个产生、形成、实施和验证的过程。四个阶段,根据管理是一个过程的理论,美国的博士把它运用到质量管理中来,总结出“计划(plan)一执行(d0)一检查(check)一处理(action)”四阶段的循环方式。八个步骤,为了解决和改进质量问题,PDCA循环中的四个阶段还可以具体划分为八个步骤。一是计划阶段: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各种原因或影响因素;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针对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计划,制定措施。二是执行阶段:执行计划,落实措施。三是检查阶段:检查计划的实施情况。四是处理阶段:总结经验,巩固成绩,工作结果标准化;提出尚未解决的问题,转入下一个循环。

2.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全过程的管理

全过程指的是高职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优质的人才是设计和“生产”出来的,只有保证人才“生产”全过程的工作质量,才能保证最终人才的质量。人才培养过程的基本环节大体包括:高职人才需求的市场调研一设置相应专业一制定招生计划一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一招生宣传一招生一在校教育、能力培养一毕业考核一毕业生就业一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在准确地确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要做好专业调研,开发专业,防止盲目跟风导致设置的专业不符合地方经济的人才需求,不适合市场需要,毕业生就业困难。专业设置一要体现时展的要求,二要体现行业发展的要求,三要体现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是以满足市场需求的程度作为主要衡量标准的。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指标则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和能力,即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因此,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管理的全过程是从社会市场凋研开始的。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上也要紧紧跟上市场需求,要经常进行劳动力市场供求情况调查,主动与经济管理部门沟通,密切关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导向,对来自各方面的劳动力市场信息进行深入分析,预测其需求变化趋势,及时调整专业的内容和重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要根据有关企业的生产实际需要设置课程,紧跟技术进步的形势,密切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重点,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培养出熟练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的优秀人才。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是全过程质量管理的要素;忽视任何环节的质量管理,都会直接影响到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所以要从传统的“事后把关”转变为“事先预防”,要从管理最终的结果变为管理过程中的各个因素。

3.全面质量管理是全员参与的管理

全员参与是指教师、学生、教学辅助人员、教学管理人员以及所有为教学服务的人员的工作质量都与学校教育质量息息相关,都要参与质量管理,做到人人有责。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不能只靠领导,而必须依靠广大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高职教育要贴近市场,全方位地为社会培养人才,对市场进行调研要靠教师;高职教育的专业建设没有固定模式可借鉴,需要靠教师去探索;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靠教师去培养。因此,高职教育质量的主体,是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共同体。学校的质量风险机制应该是全员分担的机制,人人都是质量的责任人。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认为,管理不仅是管理者的事情,全体员工都有责任有权力参与管理,管理者要设法调动起广大员工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管理当中去。只有把各个环节,每一个岗位上职工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质量。要从教育质量形成的各环节、各方面人手,做好预防、检查、管理、服务等工作,把学校制定的各种类型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相关部门、各个环节直到每个人,并建立各种规范标准,养成全体教职工重视质量、重视过程、善于抓住关键问题并及时解决的良好素质,提高全员的工作质量。

由此可见,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是全程控制和全员参与,强调一切从市场出发、一切为用户服务。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中,既要强调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也要重视市场的作用。根据市场需求和宏观政策要求进行正确定位,是高等职业院校健康发展的前提。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办学方向的准确定位。高等职业院校首先要把专科层次的教育办好,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一流人才。二是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正确定位。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首先是就业教育,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二、高等职业教育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由顾客的需要和期望驱动的管理哲学,它是以质量为中心,建立在全员参与上的一种管理方法,其目的在于长期获得顾客的满意,保障组织成员和社会的利益,促使组织健康发展。全面质量管理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对质量追求“持续不断地改进”。高职教育作为普通高等教育中的一个类型,担负着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的历史重任。要持续不断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就必须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这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客观需求。

1.全面质量管理:提升学校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高职教育正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随着社会对实用技术要求的提高,其市场发展越来越广,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首先是“市场主体”间的竞争,质量决定生存;其次是来自普通高校的竞争,技术性、技能性教育在普通高校中得到重视;再次是来自民办高校的压力,目前民办高校的市场定位与高职教育基本相当。

2.全面质量管理:专业设置的客观要求

培养技术型人才的专业是建立在“职业”与“技术”的基础上的。学校确定专业设置时,必须调查人才市场的供求差,必须了解正在形成哪些新职业和工作机会,以及掌握当前能胜任这些工作的技术人才有多少。这样,才能正确地设置专业,使它的规格要求、口径宽窄能符合社会需求。现实情况也表明,专业对路则学校兴旺,否则就衰落。所以,专业设置应有市场观念和商品意识,而市场调研正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首要环节。

3.全面质量管理:实现国际接轨的迫切需要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外合作办学必将获得进一步发展。为了确保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也为了提高院校身在社会上的信誉,就必须构建起具有自身特色的质量管理体系。正如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通过的重要文件《关于2l世纪高等教育的世界宣言:设想与行动》中所指出的——质量还必须体现在高等教育的国际性:国际间的知识交流、互动网络、师生流动、合作研究项目等。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标准化和全面质量管理更有利于与国际接轨和提高竞争力。

三、高等职业教育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对策建议

近几年,我国高职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基本形成了每个地(市)至少设置一所高职院校的格局。高职教育无论从学校数量还是学生人数看,均已占据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走内涵发展道路,必须采取得力的措施。

1.树立一个理念:全面质量管理

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是一项管理改革,更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改革。改革的核心是“满足消费者的规定和潜在的需要”,树立起以学生为顾客的观念,从而尊重学生和学生家长的需要,尊重用人单位的要求。根据他们的意见和要求调整专业结构,改革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最后的落脚点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内涵发展。这就要求全体教职工一定要深入学习全面质量管理的知识,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做全面质量管理的宣传者和忠诚执行者,为提高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而积极工作。

2.突出一个重点: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管理队伍是决定管理水平最主要的因素。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应做好以下三项工作:一是领导重视。学校领导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管理队伍建设,要把管理队伍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二是注重提高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要加强管理队伍的管理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基本功训练,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鼓励管理人员结合自身管理工作开展科学研究。要从专业技术人员中选拔一定比例的管理人才,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一批既有教学科研经历、又有较强管理工作能力,且热心管理工作的管理干部,充实到学校的重要部门和关键岗位,从整体上提高管理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管理能力。三是建立管理人员能进能出、能升能降的选拔评价机制。责、权、利挂钩,职、岗、贴相连,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素质优良、富有活力的管理队伍。

3.追求一个目标:引入IS09000族标准

对高职教育的认识范文第4篇

在人类思想史上,马克思第一次对人的本质做出了科学界定,他以现实的人为其理论研究的出发点,揭示了个体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规律。

简单来说,我们不是我们自己,我们是一系列盘根错节的社会关系的总和,这种复杂的关系决定了人的本质,形成了人的社会属性。但是,马克思并不否认人的自然属性。马克思承认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因此,人的本质应当理应包括这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实践活动;另一个方面是这种实践活动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的本质是这两个方面的辩证统一。

二、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与高校素质教育的关系

事物是相互联系的,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与素质教育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一)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是高校素质教育的理论依据

高校素质教育是关于人的工作,而人的根本问题就是人的本质。高校要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要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把以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观为其理论指导,深刻把握人的本质的内涵。通过分析人的本质理论,进一步了解到人的本质与人性、人的价值、人的素质、人的需要等之间的关系。因此,掌握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就为我们提高人文关怀,加强和改进高校素质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社会化,不断拓展人的本质力量提供了理论指导。

(二)高校素质教育工作参与了人大学生的个体本质的形成

人的个体本质是在实践中生成,是各种社会关系和实践活动的总和。高校素质教育工作是一种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实践活动,是把人引向更高的可能性的一个过程。教育不能止于技能知识的传递,教育的真谛是唤醒人,培养和提升人的本质,使人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这正是夸美纽斯所谓的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成为一个人的深刻含义。因此,高校素质教育工作的目的就是要正确引导大学生为了适应自然与社会的发展而追求自己的发展,并且促进个体本质的形成和人的全面发展。

三、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对高校素质教育的启示

高校素质教育是帮助每个学生不断地超越自己,实现从不成熟的状态向比较成熟状态的飞跃,而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对于高校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因此,我们应该从一个新视角来看待高校的素质教育,把素质教育作为提升人性和优化人的本质的重要途径。

(一)高校素质教育要尊重人的主体性、实践性和创造性

现实的个人是高校素质教育的出发点。高校素质教育的对象是作为在当代大学生,教育要取得成功,首先必须认识学生的本质。当今,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已成为我国高校素质教育的软肋,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长期以来在教育中单方面的灌输普遍存在,学生普遍属于被动学习。

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人是具有主体性的人。人具有受动性,受动性使人成了可教育的人,并通过教育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同时,人并不仅仅具有受动性,更具有更重要的主观能动性。人的实践本质意味着人作为实践主体具有主体性,他能独立自主地进行思考选择,能自主地进行创造。因此,素质教育再不能固守教师与学生的传统思维,素质教育不单是培养人的活动过程,而且是学生主动的自我建构过程。从教育者的角度,素质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过程;从学生的角度,教的目的是为了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自我建构的主体。因此,高校要落实素质教育,就必须要实施创造性教育,致力于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发创造力,开展创造活动。因而这种素质教育,就要强调通过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主体性的提高,从而揭示了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一种主体性教育。

(二)高校素质教育要尊重人的个性

高校素质教育应尊重人的个性的独特性。根据马克思对人的个性的分析,独特性是指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不同于别人的独特经验。独特性与创新紧密相联,独特性是创新的基础,而创新则是独特性的发展。

素质教育是在承认个体先天察赋差异的先决条件下开展的教育。学生的先天条件是迥异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教育只能因材施教,因此素质教育必然是差异教育。而从当前教育现状来看,一些做法直接与差异教育相悖,严重地遏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落实。比如教育思想上只用学习成绩来评价学生,很多偏才往往因为考试成绩低而丧失信心等,这些都严重地干扰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育效果往往事与愿违。而高校是一个小型社会,人际关系比中學要复杂得多,因此,高校素质教育只有致力于培养具有独立个性的大学生以形成不同的自我,反对来自外部的强制和灌输,才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具有创造性的人才,才能适应今后多样化的社会。

对高职教育的认识范文第5篇

 

一、主要影响因素

 

1.办学经费匮乏

 

近年来,国家和各级政府在增加教育投入和改善办学条件等方面做了相当大的努力,小学校舍的危房改造和教学条件的改善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又加上近年物价上涨过快等因素,各地对基础教育的投入,特别是落实到小学教育这一块的经费与小学教育的发展相比,仍是捉襟见肘,有些地方对小学教育的投入甚至出现负增长现象。这就导致了许多地方的小学,特别是农村小学寅吃卯粮;不少学校在去年的工资调整后,其经费只能保证教师工资的70%,而农村小学民办教师的工资仍然停留在原有的水平。教育经费不足已成了严重制约小学教育发展的“瓶颈”。如果说我们只求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的提高,而不顾小学毕业生的质量,那种“有房子、有教师、有书本就能上课”的做法也许还能维持下去,但这样一来,我国虽能在本世纪末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而实际上却会不断地增加新的文盲或半文盲。

 

2.教育观念落后

 

陈旧的教育观念使得大多数地方的小学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忽视对小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从而导致小学教育种种不良现象的产生和蔓延。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课程有主、次之分。在课程开设方面,除城镇小学外,大多数农村地区小学未能完全按国家教委规定开足开齐全部课程并配齐音、体、美等学科教师。实际上,无论是农村小学还是城镇小学,真正把各门课程同等看待,视它们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不多。在学校里,语、数是主科,而音、体、美则是“小三门”,至于劳技、思想品德等课程也只是摆设和为了应付交差。

 

②视分数为唯一标准。虽然,全国许多地方已取消了小学升初中考试,但从我们所调查的实际情况看,所谓取消小学升初中的考试也只不过是形式上的。实际上,中学的录取依然是根据学生的最后考试成绩来取舍的,并非根据对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的综合评定和各方面能力的全面考核。由于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以致社会上和教育部门一些人依然认为,只有按最后的考试成绩录取学生才是“公正”的。

 

③学校存在重点、非重点之别。按说基础教育阶段不应该分重点与非重点学校。而实际情况则是,不但中学有重点与非重点之分,甚至小学特别是城市中的小学也有重点与非重点之别。由此,导致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在教育资源配置,如教育经费投入、师资力量配备、教学条件改善等方面的欠合理性,使得一些家长不惜重金或找关系让自己的孩子上重点小学,最终导致“非重点”小学招生额不满,“重点”小学不堪负荷。

 

④课业层层加码。目前,小学生课业繁多,各种复习资料和练习册源源不断地充斥课堂,小学生加班加点现象普遍。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小学的领导和教师总是怕孩子们“吃不饱”,除了课本以外,总要给孩子们订各种练习册和复习资料,有的学校每个学生手中至少有两至三套与课本配套的练习册;部分学校还占用小学生尤其是毕业班学生的星期天和课外活动时间进行补课、复习;再就是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名目的竞赛活动,使得学生承受过重的负担,最终导致学生厌学和学习兴趣的丧失。

 

⑤评估不科学。科学的教育评估需要全面考虑教育目的、各学科的教学目标、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一所学校的教学条件、师资状况,特别是正常的教学活动情况。但是,这在目前的小学教育教学评估工作中却被或多或少地忽视了,一些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甚至只注重对小学教学硬件方面的评估,有的虽也对教学进行评估,但评估的条件和标准往往是人为因素多。

 

3.缺乏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小学师资队伍

 

众所周知,全面提高小学教育质量的关键在教师,而目前的小学教师队伍却存在不少问题。其主要问题是:

 

①师资队伍不稳定。据报载, 我国小学教师在1994 年的流失数是19.5万人,占小学教师总数(专任教师561.13万)的3.52%,比1993年增长零点八五个百分点[1]。由此,我们不难发现, 我国的小学教师队伍流失比较严重,且流失率有上升趋势。虽然造成小学教师队伍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小学教师的社会、经济地位过低,尤其是与其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切身利益,如工资、住房、福利待遇、子女就业等,未能得到切实解决,这不能不说是其主要原因。

 

②教师素质不高。 据悉, 目前我国现任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只有86.59%[2]。从我们了解到的实际情况看,在一些贫困、落后的农村和边远地区,小学教师的学历合格率远低于这一平均数。显然,教师的素质与我国正在实施的九年义务教育是极不相称的。

 

③教师队伍老化。从我们所了解的实际情况看,目前城乡小学都存在师资缺乏、队伍年龄老化和急需补充新鲜血液的问题。而现在的一些中师毕业生由于众所周知的社会原因又不情愿到小学任教,跳槽现象屡有发生,为此,如何确保中师毕业生愉快地走上小学教师岗位,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④教改意识淡薄。目前,部分学校的领导者没有明确的教育目的和全新的教育观念,教改意识淡薄,只求常规教学的按部就班,从而使得一些教师对教材、教法的研究不够,对学生学情的了解不透,致使教育教学水平不高。

 

d

二、几点认识

 

我们认为,要真正解决上述问题,全面提高小学教育质量,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

 

目前,虽然各级政府对基础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已有所提高,但许多地区还没有真正将基础教育的战略地位落到实处,尤其在教育投入上,随意性较大,没有体现出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对整个教育的投入将有法律依据,并得到法律的保障。对于小学教育经费的使用亦需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地区类别和不同小学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各地、各校所需经费的短期和长期投放标准与重点。也就是说,对小学教育的投入,一要注意其在基础教育中所占的重要位置;二要注意做到投入一片,见效一片,使其在数量和质量两方面都得到发展。需要强调的是,在小学教育经费的投入上切忌再产生“马太效应”,不能人为地造成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之分。同时,还要注意不能为了求数量而牺牲质量或只求表面的质量不求内在的质量。

 

2.转变教育观念

 

当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界的同仁要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改变陈旧、落后的育人观念和教育教学方法,努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如果我们现在的小学教育不全面贯彻执行教育方针,不把握住育人的标准和方向,而一味地片面追求升学率,那么,我们的小学教育就必然会走入误区。要想彻底扭转片面追求升学率这种不正常现象,笔者认为必须做到:一、小学教育必须切实转到提高民族素质的轨道上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执行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全部课程,并制定相应的全面而科学的评估标准。二、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小学阶段是人的发展的重要时期,要注意及早发现和培养潜藏在孩子身上的各种能力。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首先,要转变广大小学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把素质教育贯穿于学校的各科教学和各项活动中去,着力于培养全面发展和具有个性特长的一代新人。其次,要运用激励机制,并创造一切有利条件,让教师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鼓励他们大胆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因为,现代的教师不应再是一名传统意义上的“教书匠”,而应成为一位名符其实的教育家。第三,教育行政和业务部门,特别是学校要鼓励和培养一批在业务上冒尖的教师,注意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并以此带动全校教学改革活动的开展。第四,教育行政部门要力争有一定数量的中师或高师毕业生到小学任教,给小学教师队伍及时补充新鲜血液,优化小学师资队伍结构。

 

4.优化课堂教学

 

小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小学教育质量的好坏,因此,全面提高小学教育质量,必须重视小学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注重课堂教学的整体功能,着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要从整体出发,全面研究和分析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特别是我们的教育对象——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进行教学设计和选择教学方法时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第三,要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运用所有能提高教学效率并能调动教与学双方积极性的各种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完善教育教学评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