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贸易经济专业的就业方向

贸易经济专业的就业方向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贸易经济专业的就业方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贸易经济专业的就业方向

贸易经济专业的就业方向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贸易经济特色专业建设

特色专业的内涵和衡量标准

所谓特色专业,是指一所学校的某一专业,在专业名称、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实际质量方面,已具有其独特性、地方性和比较优势,已产生较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影响。是一种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专业,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专业。特色专业必须符合“特色明晰、思路清晰、师资优化、设备精良、改革突出、质量优秀”的要求,其衡量标准包括四点:第一,特色专业应该是具有生命力、发展稳定、前景广阔的“长线”专业,并已取得了一定的专业建设成果。第二,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准确的职业定位,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方面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省(市、自治区)同类院校中处于先进行列,起到示范作用。第三,必须具备特色课程、特色教师、精品教材和特色学生。第四,社会声誉好,受到社会广泛欢迎。基于上述思想,特色专业建设主要就是围绕这四点展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流通业由过去的末端产业变成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和先导性产业,社会对商贸类人才的需求日益呈现出供不应求的趋势,贸易经济专业凸显出其就业优势。在这种形势下,加强贸易经济特色专业建设,能够进一步促进贸易经济学科和专业的快速发展,对于推进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优化专业体系和学科结构、保持专业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为社会源源不断提供高质量的经贸人才等均具有重大的意义。

目前我国贸易经济特色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

目前,多数高校将贸易经济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高层次经贸人才上,但究竟是应用型还是研究型,是通才型还是专才型,与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商务策划等专业的清晰区别,并没有清楚的定义,仍然存在一定的分歧。造成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的学生与社会需求一定程度脱节,特色不鲜明。

(二)专业知识面宽但特色方向不突出

贸易经济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较宽的知识面。从知识结构上看,涉及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统计学、会计学、市场营销等二级学科专业的核心知识,因此学科基础课占据了较多课时和学分比例。然而,在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开设上,没有形成体现专业特色和方向性的课程体系。

(三)专业结构较紊乱

首先,专业课程设置随意,因人设课现象比较严重。由于高校该专业师资长期不足,能够真正胜任贸易经济专业性强的课程的教师较少,再加上较多教学单位“闭门造车”,相互交流少,师资没有得到合理利用,造成专业课程设置不统一、因人设课。其次,开设的专业课程中,纯理论性的课程较多,而实用性、实践性课程少,具有研究性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更是很少,出现了“高文凭、低能力”现象。

(四)实践性环节薄弱

目前,贸易经济专业主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撰写,在具体操作上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些专业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撰写都在最后一学期进行,基本导致实习流于形式。另外,对该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实践非常薄弱,不少校外实践基地也是名不副实,造成学生和社会的脱节、理论和实践的脱节,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较差。

(五)教学内容、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滞后

第一,一些院校教材建设严重落后,目前使用的还是20世纪90年代初的一些教材,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经济形势需要,缺乏具有专业特色的教材及相应的教学参考资料。第二,实施双语教学、多媒体教学、网上教学等先进教学手段的比例较少;教学方法很多仍然是典型的旧式教学,严重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六)政府为贸易经济特色专业建设搭建的平台少

贸易经济专业作为目录外专业致使众多高校纷纷取消了这一专业,用国际贸易完全替代贸易经济专业,众多贸易经济专业教师也纷纷转换研究方向,造成长期以来贸易经济专业不受重视、师资力量严重匮乏、发展曲折缓慢,严重不能适应社会对商贸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

贸易经济特色专业建设对策

(一)保持专业生命力和特色性

保持专业的强大生命力和特色性是建设贸易经济特色专业的基础。依据流通业是我国基础性产业地位和新经济的要求,明确贸易经济专业是培养新形势要求的商科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必须坚持:“夯实基础、拓宽范围、突出特色、加强实践、组合学科、优化体系”的原则,反映经贸发展要求,反映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在学科开设上体现特色,要不断追踪学科发展的前沿,在学科前沿寻找新的生长点,努力创新,与时俱进,保持贸易经济专业的生命力。在特色性方面,一定要挖掘自己的传统优势,积极创新。

(二)构建复合型商贸人才的现代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关键。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现实和商务部的“人才强商”战略,对贸易经济专业的人才需求已不再是原来那种只懂贸易理论的人才,而是既懂内贸又懂外贸,既懂商务又懂产业,既懂贸易又懂投资,既懂多边又懂双边,既懂外语又懂法律的复合型商贸人才。据此,将贸易经济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与道德修养,符合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熟练掌握现代贸易经济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商务活动相关知识与业务技能和现代商人素质,毕业后能够在各类工商企业、政府管理部门以及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等从事商贸相关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为了凸现贸易经济专业特色,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要注重理论与应用相结合,注重内贸与外贸相结合、营销与管理相结合,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注重课程体系的改革,积极开展“大类培养,中期分流”的工作。

(三)以完善课程体系为核心大力推进教学改革

1.以《贸易经济学》为核心,完善贸易经济课程群的建设。坚持按照“通识”教育的思路构建多方面基础课程有机结合的大基础教育体系,紧跟贸易经济专业发展潮流,逐渐形成以经济学为基础,以《贸易经济学》或《流通经济学》为龙头,以零售与连锁、中介、电子商务等方向模块课为选修课,以综合课程、边缘交叉课程为依托,以能体现学科发展前沿理论和反映贸易经济发展方向的学术讲座为补充,理论性、学术性与应用性结合、通才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的富有弹性的课程群。

2.增设专业方向,增强专业柔性。根据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重应用”的原则,增强专业柔性,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在宽口径的专业面下设置柔性专业方向,开设各具特色的专业课,让学生有条件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自已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在方向设置上,根据我国商贸业和中介业快速发展形势,可以设置“零售与连锁”、“会展经济与管理”、“商业中介”等方向满足社会需求;根据拓宽学科领域的要求,可以设置“物流经济”、“电子商务”、“期货”等交叉学科方向。

3.大力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学科精品课程是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应积极推进《贸易经济》、《零售学》、《连锁经营》、《供应链管理》等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加强这些课程的师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科研等方面的改革,积极申报校级、市级乃至国家级精品课程。

4.不断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教学内容上,努力追踪学科发展前沿,向学生传授最新知识。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以学生为主的主动型教学方法,积极应用少而精的启发式教学法、思辨色彩浓厚的课堂辩论时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激发学生思维的研讨式教学法等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手段上,用信息化推动教学手段创新积极,广泛采用现代教育教学技术,探索网络教学、MBA教学模式等新型教学手段。

(四)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1.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建立贸易经济模拟实验室,利用电子商务、商业MIS系统、连锁经营、物流、GIS系统等软件进行实验教学,通过场境设计和专业实验教学软件再现贸易经济主要业务流程和仿真模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身临其境的实际操作环境,使他们能够熟悉相关业务的操作过程,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2.增加实验课时。可以将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分为基础实验、学科基础实验、专业实验、综合实训四大模块贯穿于每个学期中。将统计学实验、会计学实验、计量经济学实验等作为专业基础实验课程,将国际贸易模拟(实验)、物流管理基础实验、商业规划(GIS系统)实验、连锁经营实验等作为专业主干课程,并相应开设理论课程作为前置课程,从而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3.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积极联系当地知名的零售、酒店、餐饮、贸易中介等企业,争取在世界500强企业和当地大型商贸企业集团建立实习基地,定期、不定期的输送学生进行专业实习。不仅毕业实习,还要积极组织学生寒暑假专业实习,增加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商贸专业的岗位需要。

4.广辟第二课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比如开展“经贸人才全能赛”、组织经济初学社、《经贸论坛》等学生学术团队、实施“学生素质书库”工程等。

(五)构建结构合理、质量优良的师资队伍

“建设一流师资队伍”是打造特色专业的根本保证。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通过引进、培养和使用人才等多种形式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专任教师和少量外聘教师结合的师资队伍。在队伍建设上,紧密围绕贸易经济特色专业打造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以团队力量带动专业发展。鼓励教师参加校外学术与社会兼职,成为双师型教师;充分发挥老教授、学术带头人在教学科研中的学术带头作用和中青年教师的骨干作用;积极利用校外资源,聘请有社会知名度和专业影响力的专家和商贸企业老总为兼职教师。

此外,贸易经济专业的生命力和广阔前景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作为我国本土的特色专业,政府应赋予贸易经济专业与当代经济形势相一致的地位,应重新考虑贸易经济专业在专业内目录中得到承认,从而为该专业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作者:宋英等

参考文献: 

贸易经济专业的就业方向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一、引言

“就业难”已不是什么新话题,始于2007年末的金融危机对国内外各行各业的影响至今仍未消除,尤其是对外贸行业影响巨大。虽然国家采取了许多诸如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等多项措施,但终因主要出口市场需求下降而影响巨大。与之相对应的是外贸企业的裁员、减薪等措施,使本已严峻的就业形势更是雪上加霜。 国际贸易形势趋冷,国际贸易专业就业形势令人堪忧。据《中国就业报》关于国贸毕业生流向调研报道: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从事与国际贸易行业的只有20%,约有50%从事与所学专业毫不相关行业。另外,从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成为排名第十的所谓失业量较大,且薪资较低的“红牌”专业。就内蒙古财经学院国际贸易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实际情况来看,情况与全国趋同,出现了就业难、就业不对口的现象。

二、国际贸易专业就业现状分析及折射出的问题

近年来,内蒙古财经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就业现状堪忧:其表现在就业率较低、专业不对口,长此以往,对我院的国际贸易专业的发展极为不利,下面以我院国际贸易专业2009届及2010届已毕业学生为例,分析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就业的现状及折射出的问题。

(一)毕业生就业统计情况分析。

2009届共有我院共有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117人,截止到毕业生离校止,共有50人签订了就业协议,67人处于待分配状态,就业率42.7%,具体就业方向如下:

表1:2009届国贸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表

 

2009届

共有毕

业生:

117人,

其中50

人就业

就业方向

所占比率(在就业人数中)

20人进入企业(与专业有关的企业)

40%

18人进入银行

36%

8人西部计划

16%

1人当兵

2%

1人考研

2%

1人教师

2%

贸易经济专业的就业方向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 对外贸易 出路

我国中小企业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方面都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由传统经济模式向现代经济模式转变过程中,我国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依然集中在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的传统行业中,为跻身对外贸易提供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虽然我国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就企业本身而言,其经济发展仍存在问题,影响其长远发展,为此,积极寻找出路是必要的。

一、中小企业参与对外贸易的必要性

随国际市场的开放性与竞争机制日益完善迫使我国中小企业调整经营战略,走向对外贸易的发展道路。国际市场的趋利性可以使许多进入对外贸易的中小企业在追逐利润与壮大自我的过程中,赢得长远的发展。通过对外贸易,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获得更多的优惠政策,出口退税或减税等政策作为外销产品的激励,可以鼓励中小企业将自己的产品投放到国际市场上参与竞争。作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企业,其是决定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以对外贸易这一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在国际市场中占领自己的一席之地,同时,也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提高。

二、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经济发展的困境与问题

中小企业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股重要力量,随我国加入WTO后,经济发展步伐的不断向前,为我国中小企业海外经营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是,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困难与问题。1、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方式由于以粗放型外贸增长方式为主,而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如:外贸出口发展速度与效益增长不协调、贸易发展环境趋紧等,使我国中小企业的贸易结构失去平衡。2、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方式积极转型,我国经济增长迅速,引起国外对我国对外贸易产生摩擦。基于某些国际规则不够明晰,一些贸易大国存在国际贸易规则滥用的单边行为,无论是在程序方面,还是在进口对国内产业损害或威胁的认定方面,都对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产生了巨大影响。3、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仍停留在“物美价廉”的传统观念上,仅仅把价格作为对外贸易竞争的主要手段,而在产品开发、营销策略、品牌推广和售后服务等非价格竞争的手段上投入甚少,造成长期的低价销售行为,使企业基本处于低水平对外贸易管理状态。4、由于我国中小企业自身实力、管理者素质及周围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导致出口产品的种类都比较少,有些企业仅有一种。

三、探讨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发展的出路

(一)战略联盟

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合作模式处于分销协议的初级阶段,在对外贸易的合作关系中,双方保持相互独立的状态,但互相合作以共同获取利润为基础。在国际市场上,双方共同享受资源、承担贸易风险,中小企业参与双方产品的设计项目,对客户资源信息进行分析,根据客户的满意程度以及市场盈利方向设计出更符合市场竞争的产品。因此,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环境下,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发展战略联盟能促进双方发展力量,避免中小企业和合作方因各自利益趋向不同而造成诸多影响。

(二)专业的贸易中介

基于我国中小企业因自身实力不足,产品结构过于单一,导致出口产品的种类极其匮乏。为提高对外销售量,设立专业的贸易中介是有效的策略,其作用在于使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不断走向规模化,从而扩大企业来源收入,同时也调动了企业内部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专业的贸易中介对企业销售人员的素质、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必要的监督,以确保企业实现预期服务与质量的目标,从而促使企业对外贸易的过程中获得高效发展。随贸易中介专业化的不断深入,能在相当程度上降低销售质量的风险,使法庭纠纷的机率随之降低,也可维护企业的声誉。目前,各国都重视专业化的贸易中介,因其不仅能降低对外贸易方与合作方的成本,也能降低双方人员成本,这是一种达到双赢的发展策略。

(三)全面的监督体系

目前从事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部门主要有监督局与监事会。监督局与监事会缺乏有效的配合,且当监督局与监事会出现摩擦与歧义时,通常监督局会处于优势地位,而监事会的约束力与申辩力则受损,此类不对等的监督系统也即对监督本身提出挑战。片面且不规范的监督体系,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将会面临崩塌的危险,因此,合理而全面的监督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是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得意继续发展的保证。在全球经济新形势下,应明确划分中小企业内部各部门的职责,使各部门的工作有责任可依,从而完成对外贸易工作的相关内容。随国际市场竞争拓宽产品的种类及销售路径,运用有效的销售策略以适应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

四、结语

综上所述,鉴于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经济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使我国中小企业经济发展克服一切困难与问题。中小企业凭借自己具有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应不断努力在国际市场中立足,充分发挥战略联盟的发展力量,从而提高经济发展,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徐人生,葛学,田原源.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及策略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13):195-196

贸易经济专业的就业方向范文第4篇

服装营销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现代营销知识和理念,能够熟练运用现论与技术进行商情调查与分析,掌握商品流通业务全过程的操作与分析,并能较好地开展各种商品特别是纺织品服装的销售业务,熟悉实体服装营销,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择业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该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前必须掌握如下技能:掌握服装贸易经济的基本理论和服装流转及服装营销成本核算的基础知识;掌握服装市场营销的基础知识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具有服装行业采购与服装推销、服装产品展销、服装行业商情调查的能力;具有对服装行业的市场调查与预测以及进行服装产品营销策划的初步能力;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从事服装行业所应具备的良好的协调组织能力。

二、服装营销专业的就业现状

我校培养的学生近几年就业率一直名列前茅,由于本专业是我国服装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新兴专业,当前国内此领域专业人员较少,具有较好的就业前景。依托“一专多能”的优势,毕业生可以从事服装营销管理、服装表演设计与制作、服装款式设计、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设计及其他艺术表演等工作,也可以依托扎实的专业理论和技能从事相关的服装专业教育、生产、质检、服装企业产品推销、市场调研与营销策划工作;从事各种商品的销售工作,尤其是纺织品服装的销售代表工作;也可从事现代化商场、超级市场、连锁经营、特许专卖等组织的服装商品营销工作。从我校近几年的统计可以看到这个专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好,从已毕业的四届学生的就业率来看,都在96%以上,再加上服装行业和纺织行业是我国十大振兴产业之一,就业前景十分看好,即使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校的服装营销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仍然逆势走俏,这是由于我校一直扎实教学和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结果。

我校毕业的学生一直深受就业单位的欢迎,这也充分肯定了我校服装营销专业方面的教育成绩。同时,我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和政府、行业、企业的多方位合作,在雅戈尔集团、好孩子集团、宁波洛兹集团等建有校外实习和研究基地。2008年至2011年,成功地开设了雅戈尔贸易订单班、诺奇营销订单班、利郎营销订单班等一系列品牌服装营销订单教学班,有效地促进了该专业学生的就业,目前我校多数学生在企业的表现非常优秀,很多已迅速成长为企业的骨干人才。进一步促进和增强了学生的就业信心。注重学生的基本功,加强与企业的切实合作,以就业为导向,是我校的服装营销专业就业率一直逆势走俏的重要秘密武器。

三、服装营销专业的前景展望

1.服装营销专业的核心内容与专业界定

目前国内高校很多都没有单独的服装营销专业,因此在只能以专业方向的形式出现,而在国外两者皆有。通过对美国高等服装教育的研究,可以看到:主流的服装营销管理专业(方向)名称都冠以“Merchandising”。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对该词的定义是:以能最佳服务于实现营销目标的地点、时间、价格以及数量来行销特定商品和服务的规划。“Merchandising”作为理论时,主要被翻译成“商品企划”或“商品策划”,作为专业名称则一般翻译成“营销”或“营销管理”,它的核心内容包括针对服装制造商的“商品化的产品计划”以及针对服装零售商的“商品采购或配货计划”。主流的服装营销管理专业(方向)重点培养买手、零售管理、商品企划师、视觉营销师等专业人才。

2.开设服装营销管理专业的院校

国内高等服装教育本科层次的服装营销管理专业方向,主要设置在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以及服装艺术设计专业当中。目前,国内开设该专业方向的院校仅十余所,其中包括:浙江科技学院服工专业设置服装营销管理方向、东华大学服工专业设有服装营销与管理方向、浙江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专业设有服装设计与营销专业方向。因此该专业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市场对这类人才的需求也十分巨大,就业前景十分看好。

3.顺应服装业发展,更好地打造江服的服装营销管理专业

目前,国内服装品牌与国际服装品牌同台竞技时,在品牌优势、商品企划、设计开发、营销模式等诸多方面都处于劣势。全球采购、快速时尚也都进一步强调人才的专业素养,缜密的计划和强有力的控制显得格外重要。比如,美国的成衣品牌公司服装产品开发团队一般由商品企划师、设计师、技术设计师、工艺师等组成,而国内大多企业都缺乏这样的岗位细分。服装产品开发的新模式、服装商品企划的科学性都需要“具有国际视野,对时尚与商业敏感、对服装商品熟悉,能运用经济与管理工具进行定量分析和科学预测”的服装商品企划人才来支撑。从服装零售业来看,竞争的新形势对买手、零售管理等人才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我国服装产业的结构调整和提升、服装业重心转移正在加快,从低端产品的制造加工到品牌运作,从生产制造中心走向设计开发与营销贸易中心都是必然趋势。因此我校应该更加注意到国际和国内服装市场的变化,加快学生对整个市场的大局观,培养出更加专业和实用的学生,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友珍,陈化先.“江服”打造服装“人才超市”[EB/OL].

贸易经济专业的就业方向范文第5篇

关键词: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共建共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9-0196-02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一大批专科学校通过合并或独立升格为本科院校,我们称之为新建本科院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无论在师资、生源、管理还是办学经费等方面都存在自身特点。基于这些特点,学校发展方式注重与地方互动,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在办学定位上要突出培养应用型人才,推动高校与产业“联姻”,建立立足地方经济的多元办学体系。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也必然导致专业课程的改革。英语专业课程改革受到人才培养目标和英语本科教育质量国家标准的双重制约。鉴于一个大纲不能同时适应不同类型院校的人才培养,建议将我国英语专业调整为“应用型英语专业”(语言技能+复合型知识),“通用英语专业”(语言技能+口笔译技能)和“研究型英语专业”(语言技能+语言文学研究),以适应社会多元化需求。显然,通用英语专业和研究型英语专业都是老牌重点本科院校培养人才的优势所在,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更适合建设“应用型英语专业”,必须依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进行专业改革和建设。开设商务英语专业的主要目的是为我市及周边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培养合格的既懂得外贸知识,又熟练掌握英语及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新型人才。

二、商务英语人才需求分析

近年来,随着国家为刺激经济出台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和策略,如2014年中国倡议筹建亚投行,2015年的“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以及同年人民币纳入SDR,大大刺激了对外贸易经济,我国进出口形势稳中有升,其中跨境电子商务增势迅猛,成为我国外贸的重要增长点。根据2015年智联招聘网的信息,电子商务类职位成为最具竞争力的职位。根据权威报道,跨境电子商务完成的对外贸易额将占到对外贸易总额的30%。由此可见,国家政策对商务英语跨境电子商务给予大力支持。市场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我区处于“一带一路”战略辐射区,培养商务英语人才是国家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对高校提出的人才培养标准,商务英语专业开辟了就业和创业的新途径。

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面临的机遇

从外贸结构上,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具有地域特征。以本地为例,我市地处内蒙古中西部的河套平原,农牧业发达。当地的外贸型中小企业多以销售农产品和肉羊产业为主,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他们的营销模式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销售模式。据不完全统计,本地外贸企业从事跨境电子商务的有70家左右。在人才双选会上,从事跨境电商的企业表现出了强烈的用人需求。而河套学院是当地唯一一所综合性本科院校,也是为地方输送人才的主要途径。因此人才培养应该朝着市场需求靠拢,教学内容也应该考虑向岗位看齐。本着这样的原则,河套学院承担起为地方企业输送所需人才的使命,开办商务英语专业,不断探索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四、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建议

(一)设置符合地方济发展个性化的商务英语本科教学质量标准

教育部高教司大学外语专业指导委员会英语组负责修订《英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简称《国标》),《国标》实施后,相关行业应根据《国标》制定行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即“行标”。各高校要依据《国标》与行标,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特点,结合本校学科发展的特色和以往开办英语专业的办学经验,制定独具本校人才培养特色的“英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学校标准”。我们的教学应该以校标为依据,设置和开发商务英语的专业课程体系,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商务英语类专业人才的过程中既要保证质量,又要展现特色。结合学校的办学实力,探索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充分考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具体需求,设计出符合就业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实用性。

(二)制定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2012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制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将商务英语专业划分到了外国语言文学的学科门类中,并规定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宽阔的国际视野、专门的国际商务知识和技能,掌握较强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与较高的人文素养,能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跨三个学科,即外国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人才培养方案不光侧重英语知识和技能课程,商务知识和技能课程也占到30%的比重。基于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这样的培养目标,我们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有熟练使用英语的跨文化沟通能力,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商务知识和计算机操作技能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

(三)分模块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

商务英语的核心要素是以英语为媒介,以跨文化知识为背景,从事跨国的商业贸易活动,所以培养的是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在课程设置上,宏观上分为四个模块,即专业课程模块、专业方向模块、文化素养模块及职业素养模块。在专业课程模块中,主要开设英语语言能力和商务知识课程。在专业方向模块中,主要开设跨境电商方向的课程,如跨境电商一般贸易、跨境电商零售实务等。在文化素养模块中,开设大学语文、英美文学选读、跨文化交际等。在职业素养模块中,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商务礼仪、计算机文化基础、思政课、形势与政策、就业与创业指导等。

(四)鼓励考取证书,增加就业竞争力

为了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我校各系开设了辅修专业课程,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或就业方向选择相应的专业,实现跨专业选课,修够相应的学分即可取得双学位。另外在校期间开设跨境电商实训课程,作为限选课程,要求学生接受培训,并在学习结束后组织学生考取相关证书,这样既保证了学生为取得学分而对课程持有的重视,又增加了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五)新人才培养模式,与产业“联姻”,共建共创

地方高校通过与地方企业合作,建立健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顶岗实习搭建平台。以我市为例,从事外贸进出口的企业70余家,而地方从事跨境电商的企业多以出口农产品和肉类产品为主。结合这些地方经济特色,在制定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可以邀请企业参与到其中,共同开发课程;对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可以请企业能手亲自指导。这样既解决了高校人才培养不脱离地方经济发展的轨道,也为企业培养了合格的所需人才。

(六)搭建师资培训平台,更新知识体系

商务英语专业的跨境电商方向是目前最前沿的专业方向之一,它是紧随时代大潮发展的产物,是目前外贸方式的新引擎,知识体系是全新的,而且也随着“互联网+”时代不断变化更新,这就给高校相关任课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他们的理念和知识结构也要与时俱进。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培养大批高素质国际化课程教师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我校充分利用这个机会,与阿里巴巴建立合作,签订了“百城千校,百万英才”的培养计划。由阿里巴巴教育机构开发最新的跨境电商课程资源及相关的师资培训项目,为商务英语相关课程任课教师提供短期进修机会,使他们不断更新理念和系统知识,给课堂教学提供最新最有用的知识体系。

五、结语

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应秉着与时俱进,与地方企业共建共创的原则,抓住“互联网+”时代赋予的机遇,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随着4G时代的到来,资讯和技术发展的速度要求商务英语专业的相关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但是高校人才培养有一定的周期,正因为如此,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避免走向极端,即过分地以市场为导向,变化太快。因此,学校应该努力培养一种能够适应不同社会需求和变化的人才。课程设置更重要的还是应该强调给学生打好各方面的基础,练好基本功,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学校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教给学生走向社会后所需的一切。

参考文献:

[1]蔡晶.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分析及建议[J].商业经济研究,2015,(12):84-85.

[2]刘润清.最新高校外语教学改革与发展人才创新实务全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Probe into Business English Talents Cultivation in Newly-built Local University

ZHANG Hao,WEN Hong-mei

(Hetao College,Bayannur,Inner Mongolia,015000,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