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渔业生态学

渔业生态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渔业生态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渔业生态学

渔业生态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生态学 创业企业 孵育体系

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与生活环境间由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稳定的自然系统,生态学不仅对种群个体进行研究,更主要的是对种群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创业企业孵育体系内部的各孵化器之间,孵化体系与社会各体系之间的关系在本质上与生态系统具有相通之处。本文运用生态学的“竞争、互利、共生”原理对创业企业孵育体系的发展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讨。

一、创业企业孵育体系的构成与内涵

企业孵化器,一种为新创企业提供存活、发展的创业服务环境的机制,被广泛的认为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孵化和培育中小知识型企业以及振兴区域经济、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方面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但孵化器的发展不是孤立的,无论是从有利于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角度,还是从孵化器自身的发展来看,孵化器都应该处于能于其他机构相互依赖、相互调节的共生体系即企业孵育体系。

一个完善的创业企业孵育体系由以下机构构成:企业孵化器(创业服务中心),产业园区,咨询等中介服务机构,创业投资机构等。创业企业孵育体系在政府统一协调和引导下,以各类专业孵化器发展为核心,以各类科研机构为资源支撑,以公共信息平台和投融资网络为联系纽带,以各类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和要素市场为服务媒介,以产业园区建设为环境依托,为科技创新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企业活动发展提供良好的孵育条件、资本支持和信息服务,以促进创业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如图。

二、“竞争、互利、共生”生态学原理在孵化器发展过程中的应用

在创业企业孵育体系中,大大小小的孵化器就如同森林中参差不齐的树木,都有生存和发展的机会,也都有凋零枯萎的命运,为了争夺共同的阳光资源,它们进行着你死我活的竞争,但多种植物聚生,更具有协作性,大乔木是阳性植物,树冠在高空伸展以求多吸收阳光,耐阴性的灌木、草本或苔藓等植物则附于乔木树阴之下,既能吸收阳光,又不致被过强的阳光晒死。相关孵化主体间只有联合,依靠合作伙伴才能获得所需的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孵化器将会产生对资源的外部依赖性,不得不采取各种形式的合作,以形成稳定的资源流动方式。为了自身的生存和持续发展,孵化器之间的关系由传统的竞争关系向竞争又合作的关系转变,自觉应用生态学中的“竞争、互利、共生”原理制定正确的战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孵化器的产业化发展。

1.网络化:独木不成林,单个的、分散的孵化器不足以支撑孵化器产业。孵化器是通过对孵化对象提供硬件服务、软件服务以及创业投资等而存在和发展的,这使得孵化器完全不同于一般的企业。由于其孵化对象的类别、要求不同,孵化器提供的服务也完全不一样,单个或分散的孵化器很难满足各种不同要求,也不利于孵化器产业的形成。只有将一个国家各个地方甚至整个国际社会的各种类型的孵化器组成孵化器网络,利用现代科技、信息技术手段,才能谋求更大范围的孵化器资源共享,才能形成孵化器产业的整体框架。

2.规模化:孵化器要真正实现产业化,除了网络化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规模。这里的规模一是指单个孵化器自身的规模和实力;二是指被孵化的企业规模,即被孵化企业孵化毕业后的规模和实力;三是指整个国家各种类型孵化器数量的总合。

3.效益化:任何一种产业要生存和发展,都必须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大小是由其向社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来决定的。孵化器为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动力支持,加速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一个产业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的大小,直接关系到这种产业的发展前景。在市场经济时代,一个不能产生经济效益的产业是不可能吸引投资者去投资的,社会上的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物质流等也不可能流入到该产业,该产业没有了发展的物质基础,就谈不上有什么发展前景了。

4.多层次化;为提高孵化的速度和成功率,应建立多层孵化载体,走载体多层化发展道路。随着企业的成长,适合于初创企业的孵化条件已难于满足成长期孵化企业的需求。因此,需要根据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建立多层次的孵化载体。主要包括:以培育企业能独立参与市场竞争的初级孵化;以培育企业具有一定竞争力、成为比较规范的现代

企业的加速孵化;以培育企业实现跨国经营为目标的海外孵化等。

三、结论

基于上述分析,我国创业企业孵育体系的构建旨在通过政府的支持和引导,运用市场经济规则,在以孵化器为核心的制度框架内,将大学、中介等各种社会孵化资源的持有者纳入其中,增强孵化器与外界的联系,实现孵化器的产业化发展,拓展新创企业的资源渠道,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培育科技型小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家,并最终形成区域创新与创业的文化氛围。创业企业孵育体系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既包括孵化器间的网络联结,也包括孵化器与社会机构间的网络联结,网络内的各个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断动态地发展。

参考文献:

渔业生态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 学生教育 生态意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0(a)-0156-02

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要成效,但我国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也比较严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低碳、环保、节能经济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这就需要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的生态意识教育,特别是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生态教育则更具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但目前我国一些高校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生态意识教育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要着眼于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生态意识,积极探索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最大限度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生态意识。

1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生态意识教育的重要性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更重要的是,要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和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能力,这就需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生态意识教育,而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生态教育来说,则更具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从现实意义来看,高校是传承文明的重要阵地,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生态意识教育,能够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生态意识得到加强,特别是通过卓有成效的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进而能够形成一种生态消费观念,而且也对未来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从战略意义来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将来普遍都会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具备较强的生态意识之后,在未来开展学前教学的过程中就会将生态意识传递给学前儿童,使学前儿童同样在潜移默化过程中形成生态意识,进而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2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生态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尽管生态意识教育已经成为很多高校的重要教育内容,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一些高校在开展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生态意识教育方面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突出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一是发展理念教育不够到位。“生态文明”建设,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引导人们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但从当前一些高校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生态意识教育方面来看,还存在发展理念教育不到位的问题,导致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发展理念受到一定局限,这已经成为制约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生态意识教育最为突出的问题。比如一些院校在开展生态意识教育的过程中,将重点放在了生态理论方面的教育,而对于学生如何落实生态理论、如果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教育不足,必然无法使学生达到“知行合一”,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二是生态文化教育不够到位。从当前我国一些高校开展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生态意识教育来看,缺乏对学生生态文化的教育和培养,还没有将生态文化纳入到校园文化体系当中,对学生的引导性作用不强。这就直接导致大学生的生态规范意识不强,尽管具备一定的生态意识,但却不能从一点一滴做起,不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生态行为习惯并没有养成,这必然会制约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由于当前一些高校不注重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生态文化的教育和引导,导致很多学生尽管掌握了一定的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理论,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往往忽视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在这方面加强。

三是消费观念教育不够到位。随着我国物质财富的不断积累,人们的消费意识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消费主义”,这同样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当前一些大学生的消费习惯来看,在消费过程中,使用价值已经显得不重要,更为重要的则是“时尚消费”,这样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是生态意识缺乏的重要体系。但从当前一些高校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生态意识教育情况来看,缺乏对学生健康消费观念的引导,“时尚消费”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一种消费模式,这无疑会对资源、环境、生态造成学生的压力,因而应当高度重视对大学生消费观念的教育。

3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生态意识教育的优化路径

在我国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势下,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生态意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这就需要进一步提升生态意识教育的实效性,突出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强化发展理念教育。生态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的就是要培养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理念,只有以这种发展理念作为基础,人们的消费意识才能得到显著提升,这也是我国古代一直倡导的“天人合一”思想。这就需要高校在开展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生态意识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发展理念的教育,要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谐发展理念、环保经济、低碳生活等相关理论进行深入教育,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生态意识教育理论体系,使大学生树立“生态道德观”,使保护环境、低碳生活成为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使大学生在环境、资源、生态方面的理论知识得到加强,进而能够使大学生工作、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实现“知行合一”。

二是强化生态文化教育。文化具有重要的引导性作用,特别是对于任何一种理论来说,都必须以文化为载体,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生态意识必须高度重视生态文化教育。而要想使生态文化教育取得更好成效,首先要将生态文化纳入到校园文化体系当中,加强对生态理念、生态道德、生态规范的宣传,让广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够将生态意识内化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进而形成持久动力。高校要高度重视“绿色校园”建设,通过将校园打造成独立的“生态体系”,对学生形成有力的影响;还可以开展社团活动、运动会、艺术节等活动,对生态文化进行宣传和打造,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学生。

三是强化消费观念教育。要将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良好的消费观念与生态意识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树立低耗、经济、集约、文明的消费模式,使广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够正确处理使用价值与时尚价值之间的关系,将学生的消费观念引导到生态消费上来。比如学校在开展生态意识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开展一些消费实践活动,特别是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学前教育专业,积极寻求学前教育如何融入生态教育的研究活动,这样能够不断加强学生的生态的认知,进而在消费过程中形成健康的习惯。要引导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改变过度消费的习惯,强化自身的消费批判意识,进而使学生养成健康的消费理念。

综上所述,生态意识教育是大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说更具有战略意义。从当前大学生生态意识教育的基本情况来看,尽管与过去相比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发展理念教育、生态文化教育、消费观念教育等方面还不够到位,制约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生态意识教育的实效性。这就需要高校在开展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生态意识教育的过程中要积极改革和创新,特别是要在强化发展理念教育、生态文化教育、消费观念教育等方面下功夫,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生态意识教育步入健康化轨道。

参考文献

[1] 李忠安,张博强.大学生生态意识教育的内涵及发展理路[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31(2):28-30.

渔业生态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业生态学 教学改革 性质 作用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40-02

宁夏大学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以文,理,工,农为主体的综合性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级学校。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和“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高校,是国家教育部首批批准的招收留学生和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是各大高校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规划,是贯彻教育教学改革思路的重要体现。我校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把握现代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体现我校的办学定位,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全面贯彻学校提出的加强基础、强化实践、发展特长、注重创新、分流培养的本科教学改革思路。

1.《农业生态学》课程性质及作用

农业生态学(agroecology)是运用生态学(ecology)的原理及系统论的方法,研究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应用学科。农业生态学是生态学在农业领域应用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研究由农业生物与其环境构成的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调控和管理的途径等。学习农业生态学的目的和意义一方面要了解有关生态学的一般知识及理论与方法,另一方面要运用农业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农业生态系统的资源生态问题与系统优化途径[1]。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农业生态系统,即研究农业生物之间、环境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调控途径,利用生态学及系统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农业系统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研究,以提高整体生产力和效益。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有关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学会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观察自然、认识社会,发现并解决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和环境污染等各种生态问题。农业生态学的任务是:首先,针对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生态-技术-经济复合系统的特点,注重社会经济因素及技术条件对农业生态系统的作用。其次,人类文明进步是以生产力提高为基本标志的,必须以社会经济发展为前提,充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最后,人类社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必须要以牺牲自然资源为代价,农业生态学必须围绕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环境健康、产品质量等多方面的需求,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

2.《农业生态学》课程改革设计

2.1课堂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改革

传统的生态学教学内容比较陈旧,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所占比重较大,学科前沿、生态学应用及学科间交叉渗透的知识特别少,这些都与生态学蓬勃发展的现状不相适应,也严重抑制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如今,生态学的发展已完全深入到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因此,生态学的教学内容也应注重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培养学生的生态思想和生态意识,从而克服传统课堂教学弊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则成为教学改革的一大热点[2]。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新的教学方式集合网络、多媒体和实习实践环节为一体。充分利用好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制作精美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利用动画、视频效果和大量图片,丰富授课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课堂中老师针对一些常见的生态问题提出问题,启发和引导学生,从而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坚持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结合。启发式教学与现代多媒体化教学手段相结合,将理论知识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使教学内容与方法不断充实与完善,与时俱进[4]。

2.2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随着生态学学科的不断发展、人类科技的进步,当今生态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人类迫切需要掌握生态学理论来调整人与自然、资源以及环境的关系,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所以理论基础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即实践教学和实习教学则变得尤为重要[3]。生态学的实验教学培养的是学生在实验室的动手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研究操作能力,从而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相结合[5]。而实践教学是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运用于解决实际的生态问题[7]。简单来说,就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农业生态理论知识的认识。所以农业生态实践需要老师组织学生到农村、农田等地方进行实地观察、亲身体验农业生态实践,如农业生态景观结构的调查分析等实践课。实践与之后撰写实践与实习考核报告。因此应合理安排实验内容与实验课时。

2.3教学考核方式的改革

合理的教学考核方式是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课程考核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是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5]。传统的考核方法仅仅通过考试成绩来评定学生的学习状况,采用传统的终结性试卷考试为主[6]。而现代人才培养需要提倡个性的发展,激发探索之路,所以合理的考核内容应综合化。从单一书本的考核到书本和实用技能的综合考核,从单一记忆能力的考核到多元智能的综合考核,从单一知识的考核到职业综合能力考核。所以考核内容可分为四部分,即专业理论知识考核,平时出勤考核,实践环节与实验环节考核。按一定的比例分配,通过这种多样化的教学考核制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完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3.结论

全球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越发严重,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因此,生态学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在对《农业生态学》这门课程的改革过程当中,必须突破课堂、教材及校园的限制,走进社会,结合实践,贴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符合其生理与心理特点,提倡开放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深入农村社会,走进农业生产一线,了解、捕捉、思考、探索及应用农业生态所涉及的基本知识与理论。多样化教学是目前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摆脱了传统教学中老师以“教”为主,学生以“学”为主的模式。而通过实习实践的相结合,让学生在深刻理解生态学基本理念的基础上,掌握生态学基础理论在农业生产和农业生态系统管理中的应用,并通过实践课程使学生掌握一些农业生态技术,旨在提高学生运用生态学基础理论解决农业生产中一些现实问题的能力。近几年通过对宁夏大学农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班与农学班的学生运用新的生态学教学改革模式,初步来看,教学改革的效果还是显著的。虽然新的教学改革模式已初见成效,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教学改革还是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6][7]。

参考文献:

[1]李博.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胡小梅,刘高峰,李中文.生态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6,(1):14―15.

[3]杨瑞吉,王龙昌,郑钦玉.农业生态学的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1):166-169.

[4]高艳茹,高海波,艾文国.关于大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5( 12) :56 -57.

[5]李振基,陈小麟,郑海雷.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渔业生态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 大学英语 课堂

一.教育生态学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本质上是一门关系学。“教育生态学”是指运用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科学的方法,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进而理解和把握教育发展的一般性的规律,揭示教育的发展方向和趋势的科学。该概念提出至今,其研究范畴逐渐系统化,涉及到构成整个教育生态系统的群体,教育活动本身以及教育活动所处生态环境这三个要素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能够深刻揭示教育生态系统运行中的基本规律。由此,“教育生态学”目前已经成为一种被越来越多的教学工作者广泛采用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

二.生态型大学英语课堂的建构

由于教育生态系统赖以生存的环境范围很广,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而应该加以分析,分别考察其与教育的关系,课堂教学作为一个微观的教育生态系统,同时也有其复杂性。以下是运用教育生态学原理针对影响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的物理环境、人文环境提出的具体方法。

1、利用“限制因子定律”,营造和谐的课堂生态环境。

生态学上所谓的“限制因子”是指达到或超过生物耐受限度的因子。教育生态学中的“限制因子定律”源于李比希(Liebig)的研究。这一原理运用到教育领域,就成了教育生态学中的“限制因子定律”。在教育生态学中,教师和学生、物理环境、规范环境等各种生态因子都可以成为限制因子。具体而言,就是要调动教学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变限制因子为非限制因子。一方面,教师不能再固守落后的传统教学理念,仍然立足学科知识本位,而应该变完全掌控的“一言堂”为“平等对话”。另一方面,要尽力实现教学过程和手段的灵活性,以此改变学生消极应对,懒于思维的学习态度。

2、树立开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意识,力避“花盆效应”

花盆是一个半人工半自然的小环境,一方面,在空间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另一方面,由于人为地创造出非常适宜的环境条件,对生态因子的适应阈值下降,一旦离开人的精心照料,就会枯萎甚至死亡。

相对于现实中的自然语言环境,我国的大学英语课堂也是一个半人工半自然的小环境。在老师精心设计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可能会系统地学会语法、词汇、 听力、阅读、翻译等基本知识,但由于缺乏自然环境,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会受到很大阻碍,以至于很多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学生依然是“哑巴英语”。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学要打破传统教学观念,树立开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意识,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学习英语语言的目的不是通过考试,获得优异成绩,而是掌握语言的实际运用和个人的发展。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学生可以带着知识走出课堂,走到现实环境中,在真实的世界里去探索、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口语、听力等方面的培养,在课堂环境这个小范围内,努力构建真实语境,学生处在更自然的语言学习环境中,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工作和生活。

3、灵活运用“生态位”原理,构建和谐、互动、竞争的学习氛围。

在某一资源维度上,一个种能够占有一定的生态链位置,称为这个种在这一资源维度上的生态位。每个种都有不同于其他种的生态位,统一生态位上的种之间会展开激烈的正面竞争,因为没有两个种可以稳定地占据同一生态位。

教师和学生处于不同的生态位,在生态型课堂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是学生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是学生心理的保健者。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提供学习资源和环境的保障,提供学习课题,对学生学习进行组织,为学生指点迷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并且要求老师能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另外,处于同一生态位的学生会互相竞争,个体适应能力提高。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可以进行演讲比赛,也可以构建小组内合作,小组间合作的竞争模式,在提高学生合作能力的同时也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通过相互适应和协同进化,达到英语课堂生态系统的优化和相对稳定。

影响大学英语课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人文环境的改变会对英语课堂主体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决定作用。作为教育学与生态学的交叉学科,教育生态学不仅在理论上弥补了微观教育生态方面的研究,而且能够在实践中用课堂生态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改进和完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4、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英语课堂。

听、说、读、写、译等能力,是外语学习者能力构架中的生态因子。若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作用于彼此之间的生态因子就会受到牵制,从而使整个学习的结果达不到理想的境地。近年来,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和语言文化学的兴起,让学生走出本土教育资源库,感受异国人文风情,获得对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已成为提高学生语言质量的关键。把鲜活有趣而又生动可感的文化知识搬进课堂,使学科主流知识与文化知识交融互补,从而真正达到文化层面上的相互吸收、渗透与交流,这一点在教学界已经受到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重视。随着课堂生态化的形成,在语言能力生态因子的多重滋养下,学生的文化意识便会不断增强,语言素质会不断提高,外语教育便可走向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坚实之路,可以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人才。

三.结语

教育生态学的理论为英语课堂研究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以拓展“交际能力”为宗旨,以“活动教学”为模式,以“合作学习”为手段的英语课堂,无疑有助于演绎互动式教学,营造生态型课堂。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英语课堂生物圈里的每一个成员都可以沟通情感,经验共享,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从而使教学的内涵得到丰富,使课堂“群体动力”得到发挥,最终有利于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借鉴教育生态学的理论研究英语课堂教学,不仅是宏观教育潮流的需要,也是英语教学特殊目的的需要。探讨英语课堂的生态化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目前英语教学中的诸多问题,优化英语课堂生态系统结构,平衡各种生态因子,从而建立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英语课堂生态系统。

[基金项目:泸州医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教育生态学视野下的生态型大学英语课堂的建构(2011044)]

参考文献:

1、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任凯,白燕.教育生态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

3、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4、杨持.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王艳.自主学习者对教师角色的期待[J].外语界,2007,(4),37-43

渔业生态学范文第5篇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与生态场

吴秀明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如何重新评估中国当代文学,一直是近期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有不少学者甚至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同时还出现了一些针锋相对的论战。我觉得,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多一种判断,就意味着多一种观察的角度,多一种思考的方式,也多一种价值评判的参照。学术就是为了求真,说好说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都在进行严肃认真的思考,都在以“求真”的意愿和智慧,寻找并确认对当代文学进行“重新评估”的体系和标准。

其实,不仅仅是中国当代文学需要重新评估,中国现代文学也同样需要重新评估。都说历史常读常新,文学史亦不例外。这是因为,任何一本“客观的本体的文学史”都是不可能存在的,我们所接触的文学史,都是由学者们根据自己的史观和史法建构而成,也都不可避免地融入了编撰者的主体意识和审美观念,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文化观念的不断更新,后来的人们对历史的认知也会发生变化,文学史的重新评估也就成为必然。再退一步说,既然“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那么,对文学史进行现时代的重新阐释和评价,既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亦是当代学者的责任。

至于如何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进行重新评估,显然不是一件易事。其中,最大的难度,就在于必须找到一个可靠的、大多数人认可的价值参照系。因为,“历史地看问题”和“看历史的问题”是两个并不相同的思考范畴。我们既不能视既定的历史为圭臬,将历史的影响奉为评估的准则,也不能完全站在今天的眼光,对文学史中的诸种实践持虚无主义的姿态。这也意味着,我们首先必须选择一个非常有效的坐标系统,来考察中国20世纪以来的文学发展状态,以便对其进行较为科学的定位。这使我想起了吴秀明先生的新著《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与生态场》。在该书中,作者回顾并梳理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围绕着现当代文学演进的历史脉络,并结合自己编撰文学史的心得和思考,对近百年来中国文学发展的“生态场域”进行了多方位的分析和论述,为我们重新认识和评估文学史提供了一系列极为丰富的参照体系。

的确,我们已经有了各种不同的现当代文学史,尽管很多人认为,这些文学史基本上是大同小异,并没有显示出多少深刻的独特性,但它们无疑也展示了学者们对近百年来中国文学发展的各种梳理和评价。同时,我们也已经有了各种专门研究文学史的理论著作,对文学史撰写中的“史观”和“史法”进行了理性的探讨。虽然有不少理论设想很难付出实践,但它表明了当代学者在这一领域中的理性自觉。然而,在文学发生的生态机制方面,我们却缺少对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具体生态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尤其缺少对现当代文学产生重要影响的各种内外因素的立体分析,致使我们在重估文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总是难以获得一个全面而科学的参照体系。虽然我不敢说,这是导致一些学者对现当代文学的评估总会出现各种问题的核心因素,但至少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参照体系不科学或不明确,生态场域不全面或不清晰,意味着人们在重新评估具体的文学实践时,无法形成一种科学的评价体系,因为文学史的建构,并不仅仅是一种时间顺序的选择和安排,它同时还是一种空间结构形态的呈现,牵动着整个文化领域的生态系统。它既不是用“大视野”或“新视野”(诸如“全球化”或“现代性”)就可以解决的,当然也不是仅仅局限于文学自律性的内部,就事论事就可以了。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与生态场》一书中,吴秀明先生就指出,从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李欧梵的《上海摩登》到王德威的《被压抑的现代性》、《想象中国的方法》等,这些海外学者的重要著述,都试图在“现代性”这一宏大的文化视野中,重审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价值,虽然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评价体系,但同样“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1〕19

这也表明,对文学发展的空间结构形态(即“生态场域”)进行系统研究,不仅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复杂的,需要系统化的科学甄别和梳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与生态场》一书的出现,恰恰体现了作者对这一问题的敏锐把握。它非常明确地强调,文学史并不只是对文学思潮、文学事件与作家作品的罗列与评述,而是要紧扣文学发展的历史主脉,将思考的视域延伸到与文学紧密相联的各种文化层面中,多方位、立体化地追索中国现当代文学演进过程中的不同侧面,揭示文学发展与各种社会文化因素之间的关系。为此,作者将20世纪以来的新文学发展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存在,并将其空间结构形态视为一个有效的文化生态场域,以生态链中彼此制约、相互共生的科学眼光,多角度地解析了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动态过程,强调了不同的“文化生态场域”对于文学发展的重要作用。这种对生态场域的系统研究,无疑会为我们在重新评估文学史时,提供一个更为健全的思考方式,也提供某种更为全面的文化与价值的双重参照体系。

对文学发展的生态场域的研究,表面上看,只是一种文学的外部研究,或者说是一种外在原因的研究,其作用似乎非常有限,就像韦勒克所说的那样,“研究起因显然决不可能解决对文学艺术作品这一对象的描述、分析和评价等问题”。〔2〕73但是,我们也必须明白,“在各种着重起因的不同研究方法中,以全部的背景来解释艺术作品的方法,似乎还好一些,因为把文学只当做单一的某种原因的产物,几乎是不可想象”。〔2〕74这也意味着,科学衡量各种重要的社会文化因素,充分把握它们对文学实践和审美观念的影响,同样也是不可或缺的方式,具有发生学意义上的溯源性价值。因此,拓展文学史的生态场域研究,就其实质而言,并非是一种文学的外在研究,而是内外兼具的综合性研究。它立足于文学自身的基本规律,又广涉历史传统、文化记忆、现实伦理、美学观念等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集宏观与微观、历史与现实、文化与文学于一体的综合系统。而这,也正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与生态场》一书的核心价值之所在。

在本书中,作者的核心观点是,“文学的发展是一种文化生态链中的产物”,而并非仅仅是作家个体的审美创造,因为任何一个作家,既是一个个体的存在,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存在,历史的存在,他(她)都不可避免地受制于各种社会环境的制约。因此,面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时,我们首先必须科学地把握其庞杂的生态场域,包括文学与政治、经济、哲学、历史、教育之间的内在关联。只有理性地甄别出这些生态场域中各种因素在生态链上所承担的角色,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内在关系,我们才能发现具体的作家和作品所具有的文学史意义,也才能对其审美价值作出科学的评判。

这种情形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尤为突出。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一直游离于文学自律性的正常轨道,在整个文化生态场域中,跃动于各种生态链的环节之中,与其他生态因素之间的关联极为密切。吴秀明先生就指出,无论是政治思想的制衡、经济市场的嬗变,还是文化中介系统的干预、人性与自然性的互动共容等等,它们都分别从不同的层面,以不同的方式,在当代文学实践中形成了一种隐秘而繁杂的生态链。只有从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角度,全面把握这种生态场域中各种因素的关系和作用,才能找到具体创作生成的关键因素,也才能对一些文学史现象进行科学的评估。

从这种角度出发,吴秀明先生认为,历经了60年的中国当代文学,其空间结构形态就“具有明显的超文本或曰潜文学特征”,即,它从一开始就没有恪守自律性的艺术轨道,而是在空间结构上不断向其他生态链中不自觉地渗透和延伸。“一方面文学极力向政治、经济、社会、历史等领域扩张,将本属于自己的大片空间留给它们,使自己在扩大影响作用的同时,身不由己地被纳入一体化的机制之中,可以驰骋的思想艺术天地日见箍紧;另一方面,作为具有悠久传统和极具个性及艺术想象力的一种独特的话语方式,它既无法对文学以外的社会、政治、经济、道德的‘纯洁性’作出承诺,也很难心甘情愿地在狭小的思想艺术天地中进行自我放逐,因而也就不可避免地给这一空间化的结构带来了任凭何种力量都不可能抹平的裂缝。”〔1〕146―147这种彼此交融、相互交替的生态场域,使我们在重新评估当代文学发展史的过程中,必须深入思考和慎重辨析,而不能仅仅将其他因素视为一种单纯的外因。

既然文学的发展是一种文化生态环境作用的结果,那么,文学史研究不仅要将这种环境作用视为一个重要的参照体系,还要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自觉地意识到文学研究本身的生态场域。与文学创作的生态场域不同,文学研究的生态场域既涉及审美价值评判的有效性,又涉及学术研究自身的严密性和科学性,是我们审度一种文学史或文学研究是否合理的重要参照体系。也就是说,当我们面对那些重新评估各种文学创作的学术观点时,不一定要过度强调对这些观点的认同或否定,而要从一种人文学术的生态场域中,找到其评估的价值参照体系是否合理。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与生态场》里,吴秀明先生围绕着“文学史论与学科建设”,从文学史论的角度,着重分析了一些有关文学研究的生态场域。作者直面当下的一些学术前沿问题,重点梳理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领域中的一些空间结构思维和方式,并细究了它们各自的优点与不足。譬如,海外汉学家的现代性视域,诺贝尔文学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全球化,东亚现当代文学格局中的中国文学特性,中国高校教育体系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建构对文学发展的影响,必要的文献史料学与社会意识形态内部的制约,主流文化的领导权与作家的主体性之间的龟,以及“二个中心时代”、“三分天下”、经典解读、中国特色的中介系统、“非人类中心主义”等等观念对中国文学史的建构所产生的意义和局限。无论是纵向的回顾,还是横向的梳理,应该说,这些文学研究的生态场域,对我们的文学研究包括文学史的重新建构,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这种有关文学研究生态场域的探讨中,吴秀明先生集自身数十年的高校教学经验和体会,并结合自己长期编撰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心得,从中文学科的发展和建设角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进行了饶有意味的分析。作者指出,在中国高校的学科建设中,中国现当代文学被明确地列为相对独立的二级学科,由此直接催生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发展。这无疑是非常好的。但是,由于在具体的教学要求中,高校的教学训练并不注重文学创作,也不鼓励培养作家,甚至将必要的“审美创造”式的文学写作训练,变成了一种工具化的应用文写作课程,这不仅导致了大学中文教育与当代文学实践的彼此隔离,更为严重的是,由此而扼杀了学生们对语言艺术的原创性、想象性和审美创造性的体验,“久而久之,造成思维和审美的麻痹僵硬,降低并削弱了中文系在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力”。〔1〕61

这种评析无疑很有道理。因为人们常常看到的事实是,一代又一代的文学硕士、博士们,当他们面对一些最新发表的原创性文学作品时,当他们面对一些正在行进中的文学现象或文学思潮时,总是缺乏敏锐的艺术感知力,缺乏健全的学术视野,因而总是很难作出令人信服的评价。他们常常将自己的学术视域,自觉地限定在那些已有一定研究成果的目标之中,却很难有突破性的创见。这显然是我们高等教育在学科建设中所出现的偏差。其结果是,当这些学术人才在将来的文学研究或文学史编撰过程中,也很难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与发现。

除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局限之外,吴秀明还分析了文献史料的问题。无疑,这也是当代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生态链。因为重要的文献资料,是解析各种文学史问题的基本佐证。但是,由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与许多国家重要事件紧密联系在一起,受国内档案管理制度的限制,要么无法查阅,要么不能公开引用;还有一些因为史料建设本身的滞后,导致大量遗失,尤其是像“”文学发展的史料,已很难搜罗。“总之,挖掘史料,尊重史料,尊重事实,防止作者话语霸权对文学史的侵害,并将史料的实证研究与文化研究、审美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应成为我们对当代文学史实施‘再审视’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也应成为我们今天进行文学‘再重写’的一个基本原则。”〔1〕71

从文学创作的生态场域到文学研究的生态场域,虽然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态范畴,其中也不乏一些相互交叉的生态链,但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与生态场》中,吴秀明先生并没有对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因为作者的目标并不是要对这两个生态场域进行比较研究,而是要突出生态场域自身的重要性,论析生态场域的系统研究对于文学创作和文学史研究的重要作用。

围绕着生态场域的问题,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与生态场》的“下编”里,吴秀明先生还立足于当下的文化语境,探讨了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文学生态”与“生态文学”。应该说,这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概念范畴。前者是作者延续上编的相关思路,进一步厘析我们新世纪以来的文学生态,包括文学研究的生态场域;后者是以生态学的眼光,来梳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某种新的文学形态,即在“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支撑下所涌现出来的一种创作现象。

在考察当前的文学生态场域中,作者重点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的社会转型所带来的文学生态的变化,包括学术界热议的“两个中心时代”和“三分天下”的格局。所谓的“两个中心时代”,即由以前的“政治中心时代”转向“经济中心时代”,这种转化当然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其整体的生存环境有意无意地被‘物化’了,并由此及彼造成了主体自我的不应有的失落和失语。也就是说,它在一定程度上又遭遇了类似以前的命运和尴尬处境,陷入另一种不自由。”〔1〕197而所谓的“三分天下”,即是指精英文学、大众文学、主流意识形态文学的三分天下。这种文学格局的形成,是文学生态向经济中心转移的结果,也折射了其生态场域中不同的生态链所承担的功能正在产生变化。

重要的不是这种生态场域的变化,而是这种变化对文学产生的直接影响,尤其是受“物欲”制约后的消极影响。尽管作者对这一问题并没有深究,但我觉得,其中所涉的两个关键问题,已经实实在在的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难题:一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观念;一是文化消费与经典的重构。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观念,迄今已引起文艺学领域的高度关注,成为不断被研究的热点,包括由此引起的本质主义与建构主义的激烈争论。在本质主义者看来,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文学已经形成了高度自律化的理论谱系,拥有了较为固定和完备的评判标准。即使是不同的文学类别中,亦有各自的本质与规律可寻,譬如小说、诗歌、散文和戏剧,都有其特定的固态本质。尽管不同的学者对于文学的本质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但他们都认为,文艺学之所以具有科学性质,就是取决于它对文学本质的探寻和确认。也正是因为这些具有恒久意味的本质的存在,才使我们的教科书有了相对系统和稳定的理论标识与价值旨归。

但建构主义者并不认同这种看法。他们认为,并不存在一种先验的、非历史的、永恒不变的、具有实体意味的文学本质,如果有,这种文学的本质就是建构性的、历时性的、开放性的。因此,“取代本质主义的最好方法是社会建构主义者的解释。典型的建构主义观点可以用西蒙娜・德・波伏娃的话总结如下:‘女人不是生为女人的,女人是变成女人的’。”“在文学理论领域反本质主义、倡导建构主义,也是出于维护文学的多样性、差异性的考虑。”(陶东风语)从其开放性的思维来看,建构主义者显然更愿意将文学理论放在一个动态的历史语境中来考察,从“女人是变成女人的”这一过程来探讨文学的性质,从而极力回避自然科学中的“定律性”判断。

有关文化消费主义与经典重构的问题,也同样引起了一系列讨论。尽管不少人都认同,在文化消费主义的生态环境中,文学的快餐化和娱乐化功能正在不断加强,经典性正在日趋衰落。但是,围绕着经典作品和文学作品的经典化问题,有些学者就不能认同历时性的生成法则,而更倾向于用自身的评判眼光确立当代文学的经典目标。这种对经典作品的速求心理,同样也是文学生态变化之后,文学研究领域中出现的一种审美上的焦虑,其中所隐含的文化心理耐人寻味。

我无意于在此详述这些争论,而只想通过这些争论中的一些观点,来表明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文学生态场域的变化,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理论谱系和审美观念,也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文学研究,包括文学史研究的空间结构形态和思维。我们之所以要求对中国当代文学进行重新评估,甚至在评估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巨大的反差,也正是因为文学生态场域的变化给人们提供了更为自由、更为灵活的思考空间。而这,也表明了吴秀明先生将文学的生态场域作为一个系统性的目标进行研究,确实具有重要的意义。

注释

〔1〕吴秀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与生态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