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急诊医学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急诊医学本科教育在医学院校已普遍展开。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临床学科,理论课程结束后的临床见习或实习教学对于学生理解、把握这门学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常各临床学科都会按照教学计划通过临床病例见习、示教、病例诊治的教学思路和模式,让学生逐步从单纯的课本理论学习过渡到实际临床工作中,稳定充足的临床病例、规律的工作作息时间保证了临床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与一般临床学科不同的是,急诊医学不是以独立的器官系统来界定自己的专业范围,而是以疾病的急缓和危重程度来界定。临床工作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危重症医学、院前急诊、院内急诊、复苏学、灾害医学、中毒医学、创伤学、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管理等内容。这也使得急诊医学的工作内容和方式与一般临床学科有很大不同,临床工作以救治各类急危重症病患为主,没有单一固定的病种,没有稳定持续的病源,工作场所多变,工作时间颠倒,病人的数量无法预计和控制等,这些学科特性也影响了临床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急诊医学在临床教学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①一是缺乏可控的临床病例这使得教学工作不能按计划实施。例如在对心肺脑复苏、中毒、创伤救治等内容进行临床见习或实习教学时,常会出现在既定的教学时间内没有相应的临床病例,原因是急诊病例具有突发性、偶然性、不确定性和夜间发病多等特点。②按照常规作息时间安排的临床教学与急诊医学的工作特点和规律不相符。急诊医学临床工作的特点是白天清闲重危病人少,夜晚繁忙抢救多,晚上才真正进入了急诊医学的工作时间,这与其他临床学科有很大的不同。按照常规作息时间安排的临床教学往往会出现白天教学时没有合适病例、到晚上有了病例但教学已结束的现象。③急诊医学在全国的发展状况很不平衡,没有一致的运行模式,不利于临床教学的开展。目前,全国不少医院的急诊科仍以分流转运病人为主,包括部分教学医院的急诊科至今都没有建立自己的急诊病房,仅有少数留观床位,急危重症患者经短暂处置后就转入其他科室,没有系统、全程的救治过程和经验,许多急诊医学应有的工作内容和研究领域也未开展和涉及,缺乏开展临床教学的场所和内容。④常规的临床教学模式容易引起医患矛盾。急诊抢救室是急诊医学临床教学的重要场所,学生在此可以亲历各类伤病的救治过程,学习各种急救技术,感受紧张的救治氛围,体验急诊工作的状况,深入了解急诊医学这门学科。但由于急诊抢救病人病情危急复杂,家属紧张焦急,情绪不稳定,抢救场所又不能完全封闭,在这样的情况下再按照常规的模式进行临床示范教学,患者和家属不易理解和配合,容易引起误解和不满,引发医患纠纷,影响临床教学的开展。在一些已经开展急诊医学临床教学的单位,上述问题常使教学计划的实施受到影响,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临床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不利于急诊医学的学科推广和人才建设。这也提示我们,急诊医学的临床教学不能照搬其他学科以掌握某一具体疾病、症状或体征为目的病例教学方式,亟须在教学思路和模式上作出调整,探索出能适用于不同急诊条件和环境的临床教学思路和模式。
2转变急诊医学临床教学思路和模式
急诊医学作为一门涉及面广、内容繁杂、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学科,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无法做到面面俱到的逐一学习,而以学习某些代表性急诊或急症的教学方式既受到学科特性和临床条件的限制,也不能充分反映急诊医学的内容和特点。这促使了我们对临床教学思路和模式的反思,不再刻意地对某一病例、症状、体征等的见习、示教,转为对学生现代急救理念、基本急诊技能、急诊人文精神的教授,最大限度地体现现代急诊医学的学科特点和内涵,也能让绝大部分今后不从事急诊医学工作的医学生在临床其他领域工作时也能终生受益,这或许才是开展急诊医学教学的主要目的。
2.1现代急救理念的学习
新的急救理念推动着急诊医学的不断发展,通过急救理念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急诊医学的发展变化和新理论、新技术,培养基本的急救意识,更好地理解急诊的内涵,这较之对某一具体疾病救治的学习更有意义。在临床教学中,比如对“早期救治”理念的学习,我们会以颅脑损伤、心脏大血管损伤的救治为例提出创伤救治的“白金时间”、“黄金时间”等概念,借助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理解“时间就是生命”的含义,懂得“早期救治”理念中时间因素对于急救的重要性。又通过心、脑血管急症的院前救治为例讲述“早期救治”理念已要求急诊医学走出医院围墙,从院内向院外延续,让学生了解急诊医学“早期救治”理念已从以往单纯的时间要求转变到时间和空间的统一、抢救和防治的统一、这也是现代急诊医学的发展方向。在这一理念的学习中我们主要以案例教学的形式向学生讲授,期间还会安排每位学生参加一次120出诊,以获得现场体验。又如“整体救治”的理念也是现代急诊医学重要的理念之一,这是因为急诊医学面临的患者往往不是单一系统的单一疾病,多系统、多器官的复杂急症也越来越多,要求急诊医师在疾病的救治中必须具备“整体救治”的理念。对这一理念的学习,我们会以急诊ICU和全院综合性ICU为教学场所让学生了解、见识对重危急症患者的病情分析,以及器官、系统的支持治疗,学习把病人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单一、分离的器官的整体观念,这也是目前其他学科医师普遍欠缺的理念。再如“循证医学”的理念,近年来,循证医学理念在急诊医学理论和方法的变革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以《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每一版的变化为例,充分体现了循证医学的理念和原则。通过对这些理论、方法变化的对比学习,可让医学生了解到在现代急诊医学中,各种方法的应用不再是仅仅依据医师的经验,而是更加注重科学依据和科学论证,专业化急诊医师的培养和急诊专科的建设是现代急诊医学发展的方向。
2.2基本急诊技能的学习
急救技能是急诊医学的重要内容,也最能体现急诊医学的学科特色和水平。急救技能复杂多样,包括了非手术性的急救技能,如心肺脑复苏术、气管插管术、电击复律术、呼吸机呼吸支持技术等,和手术性急救技能,如开颅探查颅内血肿清除术和去骨瓣减压术、开胸探查心脏缝合修补术、膈肌修补术、胸腔闭式引流术等。教学中对于较为复杂、专业性较高的急救技能,主要通过安排学生到急诊手术室见习急诊手术和到急诊ICU了解重危病人的救治来开阔眼界,使其更为全面地了解急诊医学的工作内容。对于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电除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基本急诊技能则要求每名学生都要熟练掌握,掌握这些基本急救技能将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终生受用,这也是开展急诊医学临床教学的目的之一。对基本技能的学习,我们以医院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为教学场所,采取模拟教学的方式,先由老师讲解示范,再由学生在模型上训练掌握,最后设置各类急诊场景进行考核,做到人人过关。
2.3急诊人文精神的学习
医学人文精神是人文精神在医学卫生实践中的应用与体现,是反映人类对生命根本态度的精神,忽略人文精神的学习只会培养出重技术而漠视病人病痛、感情和心理的冷面医生,这也是临床医患矛盾和纠纷突出的重要原因。急诊医学面对的是各类急、危、重症病人,所从事的临床工作与生命息息相关,也是最易出现医患矛盾和医疗纠纷的学科,因此,在临床教学中除了教授给学生基本的急救技能和知识外,培养学生“善待生命,敬畏生命”的品质和尊重病人隐私,尊重病人人格和以人为本的医学道德观和价值观等急诊人文精神也应是急诊医学的临床教学目标。对学生急诊人文精神的培养应贯穿临床教学的全过程,这就要求带教老师具有良好的急诊人文精神素养,让学生在教学活动的每一环节和细节中体验人文精神的存在和效力。如让学生学习体会在与病人和家属谈话、沟通中的人文关怀,学习在救治病人过程中关爱、珍视生命的品质和精神,学习对弥留病人的尊重和家属的抚慰,让初入临床的学生能尽早感受到医学人文精神的教育和熏陶,为成长为兼具医学专业知识和人文精神的医师奠定基础。
3结语
一、对象与方法
1.教学对象与方法:选择第四军医大学校2006级和2007级航空航天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设2007级学生为实验组(101人):采用教师课堂授课、急诊医学网络课程辅助学习的教学方法。每章节课堂授课前,要求学生通过网络课程进行预习,并记录学习笔记、完成课前测试,同时通过在线讨论进行师生互动,学生提出需要解答的问题,教师在线回答并及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调整课堂授课方式。课堂授课后布置网络课程作业,并进行课后组卷测试。2006级学生为对照组(85人):采用相同的急诊医学教材和教师课堂授课的教学方法。
2.教学评估:分客观评估和主观评估两部分。客观评估是教学结束后,两组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相同试卷考核。主观评估是学生接受教学效果、感受等问卷调查。
3.统计方法: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P<0.05表示有差异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两组学生试卷成绩对比。各组学生的成绩分析见附表。实验组的总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实验组的综合分析部分占显著优势(P<0.01)。
2.问卷调查分析。为掌握学生对网络教学的主观感受,对实验组进行了问卷调查,采用无记名形式,共发放问卷101份,各收回101份,回收率100%。91.6%的学生赞同网络课程的应用,认为有助于提高自学能力;89.8%的学生认为网络课程对课堂教学有帮助;80.5%的学生认为网络课程形象、直观,易于掌握重点;85.2%的学生喜欢与教师进行在线交流,能及时解答疑难,并利于增进师生感情;80.4%的学生赞同通过网络课程进行课前预习,有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三、讨论
急诊医学是一门要求临床知识广、临床技能高的综合学科,能否将基础理论和各个专科(尤其是大内科、大外科)疾病融会贯通直接影响对本课程的学习效果,同时急诊的救治原则是“先救命,再治因”,因此本课程的学习思维要以临床逆向思维为主,才能更好的理解边救治、边观察、边诊断的急诊思维方式[1-2]。但是对于没有进入临床的本科生而言,单纯的课堂授课无法满足上述要求,学生已经习惯于按照器官或系统对疾病进行分门别类,以“概念—病因与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的顺向思维进行学习,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多年养成的学习模式,很容易照成听不懂、理解不了的现象,继而听课不专心、学习积极性不高。对于教员而言,尽管书写了详尽的教案、使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穿插病例分析、增加互动内容,力求运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但是面对近百人的学生、有限的学时和空间,单凭狭小的课堂教学无法真正展示急诊医学的魅力。我们将网络课程引入本科生教学,采用以课堂为主、网络为辅的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
(1)以课堂授课为主,网络课程为辅的方式,便于教学模式的改革。由于内容多、学时少、课程安排紧凑,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上必须压缩启发、互动的内容或时间,往往又陷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的圈子。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必须完成网络课程的预习部分,预习能使学生提前了解每个章节的学习重点、难点,通过网络课程提供的资源复习与授课内容相关的基础知识或其他专科的病种,及时准备教师预留的课堂作业,并以网上留言的方式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既达到了预习的效果,又锻炼了自学能力。教师通过网络课程可以在课前就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通过预留作业的方式提前做好互动的准备,便于课堂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展开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对非数学或者经济学专业的人士来说,统计学是陌生的;对我国研习法学或者刑事司法的人士来说,统计学更是一门枯燥而且令人望而生畏的学问。但是,统计学是很有用的。客观世界中有许多令人不解的现象,对这些现象的解答绝大多数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处在“黑”“白”之间的“灰色地带”。要揭示这些“灰色地带”的规律,非统计学莫属。由于诸多原因,我国的侦查学教育甚至侦查学研究中都几乎找不到统计学的身影,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侦查学的发展,使侦查学教育长期徘徊在经验传授的低水平层次上,使侦查学无法摆脱“技艺”的身份而难以跻身于真正的学问之林。为了使人们认识到统计学在侦查学教育中的必要性,本文从正面讨论统计学对侦查学意义的同时,亦从反面分析了统计学缺位给侦查学教育带来的后果,从而论证了在侦查学教育中开设统计学这一课程的必要性。
一、统计学对侦查学的意义
事实上,在我国,统计学对侦查学的意义远被低估了,因为我国侦查学者没有真正认识到统计学能够为侦查学做些什么,当然也就不知道统计学对侦查学的意义。时至今日,我国侦查学界的研究成果中,能够找到熟练运用统计学的简直是凤毛麟角。侦查学研究者们的知识库中,能够找到统计学的更是少之又少。这便是我们没有认识到统计学对侦查学的意义的有力证据。那么统计学对侦查学有什么意义呢?或者更为直白地说,统计学能为侦查学做些什么呢?
(一)统计学能够帮助侦查学较为精确地揭示各类犯罪的特点
和犯罪学一样,侦查学也要研究各种犯罪类型的特点。只不过,二者的研究角度是不同的。犯罪学研究犯罪特点的目的在于预防和改造犯罪人,它反映的是犯罪现象背后深层次的社会根源和心理根源;而侦查学研究犯罪特点的目的在于发现和证明具体的犯罪事件,因此,侦查学中的犯罪特点反映的是犯罪人在具体环境中的行为方式以及这些行为对环境的影响。比如,犯罪人的职业习惯、教育水平、生活方式、社会经济地位等等因素是犯罪学和侦查学都要关心的问题。然而,犯罪学只关心这些因素的差异是如何导致犯罪人犯罪的,又如何利用这些因素来预防、惩罚和改造犯罪人;而侦查学则要追问这些因素如何通过犯罪现场、犯罪痕迹、犯罪遗留物、目击证人、被害人等途径反映出来,又如何通过这些途径来识别这些因素,从而最终识别犯罪人,建立特定犯罪人和犯罪事件的关联。当然,应该承认,这些差异在侦查学著作中表现得也不是那么一目了然;但是,无论如何,侦查学是要研究各类犯罪的特点是没有疑问的。要研究各类犯罪表现出来的行为特点或犯罪行为改变环境表现出来的特点,统计学在其中大有可为。还是拿犯罪人的职业习惯、教育水平、生活方式、社会经济地位等等因素来说,这些因素在多大程度上能够通过犯罪现场或者其他途径反映出来?对此问题,侦查学著作都不同程度地有所解答。但让人遗憾的是,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常常不能让人满意;因为缺少统计学这一工具,我们无法准确得知犯罪人的这些个人特征在多大程度上决定了犯罪类型、犯罪手法,这些个人特征各自是在多大程度上能够通过特定途径表现出来,是否有些因素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是否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和作用也要影响具体的犯罪行为本身?我们习惯的方法是通过与侦查实务人员的经验交流,通过案例的总结,根据个人生活经验想当然地“反思”,对这些问题进行简单化处理;到头来,这些问题的答案在我们的著作中始终是一片混沌。反之,如果我们吸取社会学发展的经验,对每个因素在犯罪中的反映程度、反映方式,以及因素之间的关系如何影响反映程度、反映方式等问题进行统计分析,对前面提出的这些问题相信会有一个准确的回答,而且还可能会有让人意外的发现。
(二)统计学能够帮助侦查学准确评价侦查方法和策略
特定类型的案件的特定侦查方法、策略是什么?这些方法、策略的效度(effectiveness)、效益(efficien-cy)及正当性(justifiableness)如何?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这些方法、策略是否发生了改变?发生了多大改变?这些侦查方法、策略在多大程度上打了法律的球?公众、其他司法机关、犯罪嫌疑人、侦查机关对有违法嫌疑的方法、策略有多大的容忍度?这些问题在我国侦查学著作中几乎是没有答案的,即使有,得出答案的过程也是非常草率的。然而,如果我们应用了统计学这一工具来进行研究,对不同类型的案件就会发现不同的侦查策略和方法,侦查学著作中就再也不会有所有案件的侦查方法大同小异的现象。如果我们对方法、策略在特定类型案件中的效度、效益和正当性进行了统计分析,就会减少侦查实践中侦查方法、策略的设计与运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也会促使侦查学界、诉讼法学界、侦查实务界就某些侦查方法和策略正当性这一问题达成一定程度的共识。应用统计分析的工具,我们就会发现一些侦查方法、策略的效度、效益及正当性的问题都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也在发生变化,对变化的程度、导致变化的因素都会有一个全面而准确的认识。总之,统计学可以帮助侦查学较为准确地评价侦查策略。实际上,将统计学应用于侦查策略的研究,在国外已经有了成功的范例,而这一成功范例是由侦查心理学家提供的。讯问策略和技术的评估,是国外侦查心理学家们长期研究的侦查策略问题。在1986年出版的一本侦查讯问手册中,Inbau等人竭力推荐在讯问中使用“里德讯问技巧(ReidTech-nique)”,这项技巧是由Inbau和Reid二人于1962年提出的,技巧分为九个步骤[1]:直接正面接触;帮助犯罪嫌人找到借口;对否认和抵赖的操控;平息异议;抓住并维持嫌疑人的注意力;控制嫌疑人的消极情绪;换一种形式提问;使嫌疑人口头交代犯罪的各个细节;将口头供述转化为书面供述。这项“里德讯问技巧”也是无数审讯人员的经验总结,而且这项技巧一直以来用于培训美国的审讯人员,而且还一直为一些学者所引用。然而,有的侦查心理学专家对这项技术也有疑问:和强制程度较低的讯问技巧(里德讯问技巧具有较大的强制性)相比,运用里德讯问技术能获得更多的供述吗?使用雷德讯问技巧导致的虚假供述所占的比例是多大?[2]这些问题显然是对里德讯问技巧的评估。而且,很明显,单纯从侦查人员的经验感知出发,很难对这两个问题有准确的答案,而且即使有答案,也只是凭个人感觉而得出的想当然的结论。经过侦查心理学专家们的研究发现,即使是犯罪嫌疑人在没有犯罪的情况下,犯罪嫌疑人都有可能说自己有罪,冰岛和北爱尔兰的研究分别显示20%和22%的犯罪嫌疑人都会如此[3];而Leo等人认为讯问成功的策略以及在讯问中成功使用的几率如下[4]:诉诸犯罪嫌疑人的道德良心(97%);发现犯罪嫌疑人供述的矛盾(91%);“夸奖”(91%);为犯罪行为提供伦理和心理上的“正当”理由(90%)。从冰岛、北爱尔兰以及Leo的研究成果来看,这些研究成果都对“里德讯问技巧”提出的疑问进行了间接回答。而且,从上可以看出,对这些疑问的回答,依靠了统计学这一工具。可见,对侦查方法、策略的评估研究是应当应用统计学的,而如果引入统计学这一工具,将把我国侦查学中侦查方法、策略的研究引入一个崭新的阶段。#p#分页标题#e#
(三)统计学能够为侦查学建立证据的科学评估体系
目前,我国的侦查实践中,对证据的评估完全是一种“跟着感觉走”的状态,规范性和科学性很低。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国的侦查学没有为侦查实践提供一个科学的证据评估体系。到目前为止,我国的侦查学著作描述的多是对证据资格而非证明力的评估,对证明力也多是定性评估而非定量评估。然而,在侦查实践中,证据资格评估和证明力评估是同等重要的;定性评估虽然不可少,但定量评估更有说服力。然而,要在侦查学中建立一个能够定量评估证据证明力的方法体系,是离不开统计学的。在侦查中评估证据的证明力,要同时考虑肯定、否定两个方面的情况。单纯考虑某一证据可以确证或者可以否证某一犯罪事件或者犯罪事件中的某一要素,都是不科学的。客观地说,任何一个证据对某一犯罪事件或者犯罪事件中的某一要素,既有确证能力又有否证能力,只是能力的强弱不同而已。而且,犯罪嫌疑人没有最后定罪之前,证据对犯罪事件的确证和否证都实际上是一种假设。是否要选取某一证据,就要将证据对犯罪事件的确证假说和否证假说进行一番量化对比,然后根据量化标准来选取证据。根据这一思想,我们将证据标记为E,证据的确证假设标记为Hp,证据的否证假设记为Hd;那么,证据支持确证假设的概率可以表示为p(E|Hp),而证据支持否证假设的概率可以表示为p(E|Hd)。而要比较这两个概率的大小,同时用于决定是否选取证据,则要引入一个概念,即概率比(LikelihoodRatio,LR)。这个概率比等于证据支持确证假设概率p(E|Hp)除以证据支持否证假设概率p(E|Hd):LR=p(E|Hd)[5]可见,若证据支持确证假设的概率越大,则概率比值越大;若证据支持否证假设概率的概率越大,则概率比值越小。假如,经统计分析发现,犯罪现场找到的某一枚弹头由某一枪支发射的概率为80%,而并非由这一枪支发射的概率为10%,则两个概率的比值为LR=80%/10%=8。那么,这个概率比值要达到多大才能作为证据呢?经过研究发现,可以将这些比值用自然语言划定等级,用于帮助选取或者排除证据。表1列出了与LR等值的自然语言。当然,侦查实践中远比这上面的情况复杂得多:首先,证据可能会很多,其次,证据的两个概率值不易获得。对于证据很多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只需将前面的LR公式推广就行了(由于推广的过程有些繁琐,兹不赘述);对于证据的两个概率值的问题,诚然,并非所有证据的概率都容易量化,但可以肯定的是,侦查实践中有相当一部分证据的概率值是可以量化的。所以,这一评估证据的方法体系,可以应用到侦查学中去,当然这一方法的实质还是统计学。其实,类似的方法早已在国外的法庭科学实践中运用了。总之,在侦查学中,统计学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但是我国侦查学研究者中具有统计学知识背景的人却少之又少,导致侦查学研究很少运用统计学。之所以如此,很大成程度上是由我国侦查学教育中统计学缺位造成的。
二、统计学课程缺位给侦查学教育带来的后果
据Robertson和Fields二人于1986年对美国大学刑事司法专业开设统计学课程的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四年制本科刑事司法专业都必修统计学这一门课程[7]。这还只是1986年调查显示的结果,现在开设统计学的范围应该更加广泛了。而相反,只要了解一下国内数十所警察、政法院校侦查专业教学课程的设置情况,我们就会发现,侦查专业的教学计划中是没有统计学这一门课程的。那么,统计学课程在侦查学教学中的缺位,到底带来了什么不良后果呢?
(一)使侦查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很不合理
侦查实践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实践,侦查人员需要有广泛的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知识,还需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才能胜任现代社会的犯罪侦查工作。因此,侦查学教育应该坚持通识教育的理念,在通识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侦查专业课程的设置应当坚持科技与人文并重、理论与实务并重的格局。然而,实际情况是,不管是警察院校还是政法院校的侦查学专业,其课程设置以人文学科为主,缺少科学技术学科;并且,侦查学教育长期重实践、重应用,因此侦查课程设置也是重实务、轻理论。在这种课程设置的框架之下,是没有统计学这一课程的,似乎也不需要有这门课程。然而,由于没有设置统计学这一工具,使侦查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表现出不合理的特点:人文学科知识比重大而科学技术学科比重小;实务经验比重大而理论比重小。因为,只有开设了统计学这门课程,现代自然科学技术才容易为侦查学专业的学生所接受;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现代科学技术都必须要运用统计学这一工具,而如果没有这一工具,学生对任何自然科学技术都不可能深入学习、研究下去;这样一来,在侦查学专业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将成为空谈。此外,由于缺少统计学知识,学生便缺少了一项研究社会的工具,对侦查实践这一社会现象的认识只能停留于侦查实务人士的工作经验总结这一水平上,根本无法利用现代社会科学的研究工具,从而展开有计划、有条理的、系统的侦查学理论探索;这样的结果便是,实务经验的价值被无限拔高,而理论思考和探索的价值被无限贬低。这一切都是因为没有培养侦查学专业的学生的科学精神所造成的,而科学精神的培养,少了统计学是不可能的。此外,由于缺少统计学的训练,在侦查实践中,侦查专业人员常常不知道利用统计学工具来分析侦查实践中的问题,也不知道使用统计学工具来对具体案件中的证据进行科学评估。
(二)使侦查学研究长期处于“缺少问题”的状态
科学哲学认为,科学探索开始于问题。[8]也就是说,科学的发展是因为人们对自然、社会等等现象有疑问,而又有力图解决疑问的强烈冲动,因而才有人花费无数的精力、财力和时间来进行科学探索。可见,提出问题在科学中的地位是无比重要的,而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意识就是问题意识;而如果有无数的问题需要某一门科学解决,那么这门科学将获得无穷的发展动力,这门科学的发展前途将无限宽广。我国的侦查学研究却处于“缺少问题”的状态。我们经常可以听见从事侦查学研究的人士感叹:侦查学的问题太少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不是的,实际情况完全相反。且不说侦查学的概念体系需要厘清,学科体系需要完善,基础理论需要完善和深化;就侦查实践来说,亦有无穷无尽的问题需要侦查学研究者去研究、去解决。然而,人们为什么要感叹侦查学“缺少问题”呢?道理很简单,缺少发现问题的工具,而统计学则是一个发现问题的工具。侦查实务人士最关心的是具体工作目标怎么达成,如何清除阻碍工作目标实现的因素。对这些问题,侦查学界常常没有一个好的答案,其原因在于没有从这些表面问题看到更深入的问题,当然不会有好的答案。而要从表面问题看到更深刻的问题,没有统计学这一工具是不行的;因为统计学可以将十分庞杂的社会调查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和解释,“统计学能使我们从资料中发现行为模式、设计有效的研究计划、对大量信息进行简化描述”。[9]然而,我们的侦查学教学计划中却没有统计学这门课程,而这样培养出来的侦查学研究者当然也没有统计学知识,那么在研究中当然也就无法应用这一研究工具;因此,我国当今的侦查学研究者除了只能进行一下概念上的分析、观念上的推演外,只能充当侦查实务人员的传声筒,根本无法对侦查这一社会现象进行科学、独立的研究;这样一来,侦查学研究怎么会有“问题”呢?没有“问题”的科学是没有前途的科学,我国的侦查学要找到自己的“问题”,得利用统计学。而侦查学要利用统计学,则需要有懂统计学的研究者,而懂统计学的侦查学研究者则绝大多数来自于学过统计学课程的学生。因此,在侦查学教育中开设统计学课程可以造就懂统计学的侦查学研究者,可以帮助侦查学找到“问题”,从而推动侦查学的发展。#p#分页标题#e#
(三)使我国侦查学研究者长期无法与国外同行进行有效对话
托马斯•库恩(ThomasKuhn)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科学研究的范式这一概念,他指出“‘范式’就是彼此纠缠的、复杂的理论信念和方法信念体系,它指导人们(在科学研究中)进行选择、评估、批评”。[10]同样,侦查学也有研究范式。我国侦查学的研究范式是借助自然语言对现象的描述进行观念推演,而推演的过程和结论缺乏精度。而国外的同行进行的刑事司法研究(包括侦查学在内),深受西方社会科学范式转换的影响(从单纯观念推演转换到观念推演与定量研究并重),一定程度实现了定量化研究。这主要体现在研究中大量利用统计学工具来获取、分析、解释资料。现在,国外的刑事司法学者(其中包括侦查学研究者)出版的论文、著作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即“大多数公开发表的研究实际上都是定量化了的,而且还要求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资料”;[11]而查阅包括犯罪侦查在内的刑事司法文献的学人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即“如果不怎么熟悉统计学,就几乎不可能读懂绝大多数公开发表的刑事司法文献和社会科学文献”。[12]然而,不熟悉统计学,正是我国侦查学研究者的“软肋”。于是,我国侦查学研究者与国外同行之间的对话出现了这样的局面:国外同行不习惯我们的研究范式,认为我们的研究缺乏科学方法和科学依据;而国内学者只能知道国外同行对侦查实践中某一问题的研究结论,根本无能力对研究方法进行评估。这样一来,我国的侦查学研究无法介绍给国外同行;同时,我们也只能被动接受国外同行的研究结论,结论是对是错,根本无力进行评估。显然,这是一个让人无奈的对话过程。这样的对话并没有使双方真正了解对方,是一种无效的对话。而这一切很大程度上是由我国侦查学研究者没有受过统计学训练所造成的,其根本原因同样可以追溯到侦查学教育中统计学的缺位。
关键词:学生;情绪;足球;比赛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7)06-0067-01
骄阳热烈地煎烤着大地,一年一度的区小学生足球比赛即将拉开序幕。看着球场上肆意奔跑的足球小子们,作为他们的教练,我既欣慰又有一丝担忧!欣慰地是这是一批热爱足球的孩子,每次足球训练时都很投入,热身、运球、传球、过人、射门,他们从零开始,一步一步稳扎稳打。可面对即将到来的区比赛,愁云涌上心头,球队雏形刚建,几乎没有参加过比赛,面对高手如云的各个足球特色学校,比赛该怎么打?然而没想到的是,第一次参赛,我面对的最大的挑战竟是即将到来的一场情绪急救。
一、降压“大冰袋”缓解情绪
比赛前一周,抽签分组的结果出来了,首先对阵的就是一支实力稍强的队。我和几个教练制定了防守反击的战术,可是在练习时,学生却表现得并不好,对方球到自己球门附近,该防守时却缩手缩脚,不敢抢断。好不容易有反击的机会,却又不够果断,错失良机。看出来,初次面临比赛,他们很紧张,哪里还想什么战术?我立即叫停。对他们说:“我们才训练了一学期,先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死守住球门,不知道往哪踢时就把球踢到对方半场,不能让球过中线,然后找机会,多传球给前锋,能进一个球就是最大的胜利,不要有心理压力!”这些话把战术简单明了化,把目标细化并明确出来,这无疑就是骄阳下的 “大冰袋”,平复了学生紧张的心。正式比赛那天,大家都牢记这个战术,心中怀着同一个目标,把球控制在对方半场。最终我们的大队员首节2:0领先,那一刻我和队员们抱在一起尝到了进球的喜悦。
二、温情“创可贴”修复创伤
进球的喜悦之情还没有来得及回味,下一节小队员比赛,不到五分钟,对方破门两次,2:2打平了!我们的小队员平时练得少,初次比赛,一上场就表现得很怯懦,跑位不灵活,传球无力度,好不容易打到对方球门口,却因为犹豫不决而错失机会。我看在眼里,又气又急。旁边一个比赛场地上也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教练破口大骂起他的队员,语言特别粗暴。正好此时我们这个赛场对方走边路准备射门,眼看城门失火,我冲着左后卫喊起来:“你们怎么防的?傻站着干嘛?快去抢啊!”幸好守门员把球扑出去了,惊险之余,我好像看到了左后卫、守门员还有其他队员都在偷偷抹眼泪!一瞬间我的心软了:“他们还太小了,也不想丢球的,平时练得少,不怪他们,重在参与,不在输赢!少批评,多鼓励!”于是我开始正面鼓励他们:“加油,跑起来!把球抢下来,老师相信你!”虽然,最后我们以2:3输了这场比赛,但结束时我和队员们依旧按例团抱在一起,感谢彼此的付出。那一刻,团队的温暖就像一个的大大的“创可贴”,正抚平他们暂时失利的伤痛,让他们认识到失败没什么大不了,在步入成年之前,恐怕每人都经历过成千上万次的失败,而且。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还有更多的失败在等着我们。失败是一种极为普通的人类经验,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不在于是否失败,而在于如何应对失败。所幸足球带给了队员们团队的温情,给予他们修复创伤的力量,然后再次上路。
三、解忧“抗菌药”妙除顾虑
急性心源性肺水肿
速尿 40~80 mg,静脉滴注(或常用量加倍)
三硝酸甘油脂 1 次(雾化剂)
考虑使用(特别是胸痛的情况下)
吗啡5 mg ,静脉滴注 + 胃复安 10~20 mg,静脉滴注
在急诊室(如果情况不好转)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或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
急性过敏反应
肾上腺素0.3~0.5 mg(1: 1000),肌内注射。如果没有快速改善,在需要的情况下每5分钟重复一次
舒喘宁,吸入
异丙嗪 10 mg,静脉滴注
静脉滴注液(生理盐水20 ml/kg,混合1~2分钟)
考虑使用皮质醇或胰高血糖素?
血管性水肿和急性荨麻疹
异丙嗪 25 mg,肌内注射
哮喘病
舒喘宁 6(< 6岁) ~12(成人),雾化吸入
氢化可的松 200 mg,静脉滴注
如果严重,肾上腺素 0.3~0.5 mg (1:1000),肌内注射或皮下注射
哮吼(严重)
地塞米松 0.15 mg/kg,肌内注射(或口服)或强的松龙 1 mg/kg (口服)
如果严重,肾上腺素 0.1% 溶剂,5 ml喷雾
癫痫持续状态
安定 5~20 mg,静脉滴注(不超过2 mg/min)或咪唑安定5~10 mg,肌内注射,口服或鼻内给药,然后静脉滴注丙戊酸钠或苯妥英。
鸦片类止痛剂引起的呼吸抑制
盐酸钠络酮0.4(或0.2)mg,静脉滴注+ 0.4 mg,肌内注射。
心肌梗死
肠溶阿司匹林 300 mg
硝酸甘油,气雾剂或片剂(最多3次)
硫酸吗啡 2.5~5 mg,静脉滴注 + 甲氧氯普胺
如果疼痛,转送到医院急诊部继续治疗
低血糖症
胰高血糖素1 mg/ml,皮下注射,或静脉滴注,然后饮用糖水或50%葡萄糖20 ml,静脉滴注。
周期性偏头疼(严重)
普鲁氯吡嗪 12.5 mg,静脉滴注,或甲氧氯普胺 10 mg,静脉滴注 ± 双氢麦角胺,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或氟哌啶醇 5 mg,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或舒马曲坦 6 mg,皮下注射。
丛集性头疼
100%氧气6 L/min,15分钟
胃复安 10 mg,静脉滴注+双氢麦角胺 0.5 mg,缓慢静脉滴注或舒马曲坦 6 mg,皮下注射。
运动失调(因服用抗精神病药引起)
苯托品 1~2 mg,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
脑膜炎球菌血症
卞青霉素 60 mg/kg,静脉注射
急性会厌炎
头胞曲松 1 g(儿童25 mg/kg,最多不超过1g),每天静脉滴注,5天
输尿管结石绞痛
吗啡 10~15 mg,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胃复安
消炎痛,栓剂
胆结石绞痛
吗啡 0.05~ 0.1 mg/(kg・h),静脉滴注(调整到有效速度)或吗啡10~15 mg,肌内注射±胃复安。
急性胰腺炎
吗啡 10~15 mg,肌内注射+胃复安,或吗啡0.05~0.1 mg/(kg・h),静脉滴注+胃复安
急性眩晕
普鲁氯嗪12.5 mg,肌内注射,或乙丙嗪 25 mg,肌内注射,6小时后,普鲁氯嗪 5~10 mg,口服
呕吐
普鲁氯嗪12.5 mg,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或胃复安10 mg
体验全科思维,阅读发现价值
刘 冰 阅评
全科医生作为社区居民的健康守门人,社区门诊是其常驻的工作地点,除管理普通、常见的慢性病病人之外,常常会遇见急诊病人就医,这就要求作为First Aid(第一目击者)的社区全科医生有所作为,以应对紧急情况,要做好预案,备好急救药品和器材。Murtagh教授对全科医学急诊一线用药做了很好的规划和总结,可以基本上对全科诊室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处理,可以作为全科医生的参考,但是澳大利亚的情况与我国全科医生遇到的急诊情况有所不同。医生用药习惯不同,急诊药品的准备也不同。
心血管急诊的社区用药与急救
急性心源性肺水肿 我国社区中速尿、硝酸甘油喷雾剂均具备,但吗啡作为品管理,并不配备到社区。尽管对急性左心衰有好的疗效。
心肌梗死 我国社区配备阿司匹林、硝酸甘油。同样没有吗啡来对心肌梗死的病人进行止痛对症处理,可用罂 粟碱处理。另外,对于心肌梗死合并低血压或心律失常等复杂问题,需配备羟乙基淀粉、可达龙等药物,对于室颤的严重并发症的病人,北京的社区中基本配备简易除颤器,关键是医生和护士的运用熟练问题。
心律失常 要诊断心律失常,需要社区全科医生不仅会做心电图检查,而且要会分析心电图。对慢性心律失常,社区需配备异丙肾、阿托品等。对快速心律失常如室上速,应配备心律平,可在心电图机监护下行心律平静脉推注。而对窦性心动过速的病人如心衰、甲亢,均需转入上级医院留院诊治。
呼吸系统
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是社区常见急诊病人的常见症状,地塞米松是常备药,但缺乏其他必要的手段,可配备简易雾化器和普米克令苏、可比特等支气管扩张药,社区中钢瓶氧均有,所以这种雾化治疗可用开展起来,甚至可在家庭中进行。紧急情况下肾上腺素也可运用。但无论如何经过初步处理后均需转入上级医院治疗。
急性会厌炎 我国社区中少见。我们可做的就是建立静脉通路,予甲强龙消除水肿。必要时可予粗针环甲膜穿刺建立人工气道。
鸦片类止痛剂引起的呼吸抑制 我国少见,可予纳络酮对症治疗。
各种疼痛
周期性偏头痛、从集性头痛 我国社区一般予口服止痛药后转诊。
肾结石、胆结石 与澳大利亚不同,即使我国社区全科医生肯定病人的诊断,也不会用吗啡止痛,可用针灸、穴位注射或654-2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肾结石可用黄体酮20 mg肌内注射,或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
消化系统疾病
急性胰腺炎 我国社区医生对于该类病人导致的腹痛,无法予吗啡止痛,最多予胃肠减压然后转院。
呕吐 首先可输液,并且争取明确其原因,是DKA? AMI? 或急性胃炎、或除外幽门溃疡、肠梗阻等可予维生素B6,胃复安等对症治疗,再转院。
腹泻 对于老年病人及糖尿病病人,建议转院。
各种器官的感染、发热
首先明确是一般炎症还是重症感染,这需要社区全科医生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高龄合并各种器官不全的病人,需要第一时间转院,以免影响治疗和诱发医疗纠纷。
神经系统疾病
眩晕 一般可给予5%NaHCO3 20 ml静脉推注,再转上级医院检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