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孕妇口腔保健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所选对象为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到我院实施产前检查的60例流动人口孕妇,年龄在20-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5.6±3.4岁,文化程度:10例小学及以下,20例初中,30例高中及以上。
1.2方法
全部患者均施予综合性社区管理,如下:
1)到院产检之前,实施问卷调查,构建健康档案,经调查,初步评价孕妇。而后在孕周35周以后,对孕妇关于孕产方面的保健知识、行为以及态度等实施调查。
2)常规实施保健检查,开展相应的专题讲座,充分利用多媒体,可借助于角色扮演、参与或者互动等方式实施健康教育,教育内容主要有新生儿护理、孕期保健、产褥期保健、孕期营养、孕期口腔保健、孕期营养、分娩知识、孕产期心理卫生、胎教等。经调查研究以后,对于行为以及认知上存在问题的孕妇实施针对性教育,比如个体督导、营养干预、心理干预以及运动干预等。通过健康教育,指导孕妇在家自我监护方式,要求其于家中应加强监测,如胎动、饮食、体重以及运动等,若孕妇合并孕高征,则应指导其进行自我血压的监测。
3)定期进行随访,嘱咐孕妇应定期到院实施产前检查,若孕妇不方便到院产检,可采取电话咨询,若有必要可实施家访。加强孕妇心理疏导和干预,根据本院情况设心理咨询热线,对心理存在问题的孕妇实施心理疏导,且定期开展家庭会谈,对孕妇家属实施心理宣教,获得家庭支持,缓解和消除孕妇可能产生的负性心理。此外,基于孕妇基本情况的分析,设相应的高危妊娠咨询门诊或者优生优育门诊,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做好产后回访工作。
1.3评价指标
对比分析管理前后孕妇保健知识知晓情况、主动参与健康活动情况以及孕期自我监护情况,以此评价社区综合性管理措施的实施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构建数据库,将本次研究数据录入至该数据库,通过核对以后实施统计分析用卡方比较检验各率,以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管理前后孕妇保健知识知晓、主动参与健康活动以及孕期自我监护情况对比,管理后孕妇保健知识知晓率、主动参与健康活动率以及孕期自我监护率明显比管理前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今年9月20日,是第21个全国爱牙日。主题是“维护口腔健康,提高生命质量”。为此,本刊特邀山西齿科医院院长原双斌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口腔保健知识,让我们共同关注牙齿健康,了解牙病的防治知识,掌握更多的保健常识和护理技巧,提高我们的口腔健康水平。
刷牙的作用有哪些?
刷牙是每个人日常的自我口腔保健措施,是机械性祛除菌斑和牙垢最常用的有效方法。刷牙还能起到按摩牙龈、增进牙龈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龈上皮角化的作用,从而提高牙龈对有害刺激因子的抵抗力,增强牙周组织的防御能力,维护牙龈健康。很多研究提示,每天坚持用正确方法刷牙,可减少牙龈炎的发生。国内有实验表明,儿童在停止刷牙后7天即发生了牙龈炎,说明刷牙是预防牙周病的有效口腔卫生措施之一。
刷牙虽然是维护口腔卫生的有效方法,但平均只能清除菌斑的50%左右,特别是难以消除邻面菌斑。因此,除了刷牙外,还需要采用一些特殊的牙间清洁器,如定期去专业口腔医院洗牙,用牙线、牙签等帮助去除牙间隙的菌斑及牙垢。
如何使用牙签和牙线?
即使你认真刷牙,也总有30%~40%的牙面刷不到,包括相邻牙间隙的牙面,或排列不齐之牙齿的重叠面。如使用牙线和牙签,就可以弥补刷牙的不足。
牙签适用于上了年纪的人,像牙龈萎缩,牙根暴露多,牙周手术后牙间隙增大,后牙根分叉暴露等,都可用牙签剔出嵌塞的食物。但年轻健康的人最好不要使用牙签,以防止牙间隙变大,也就是人们常说“牙越刷越稀”。
牙线对我国的多数人来讲还很陌生,而在不少国家早已被广泛应用了。牙线能起到清洁牙面,剔出嵌塞食物的作用,多用尼龙线、丝线、涤纶线或上蜡的棉线制成。
使用牙线最好每日一次,特别是晚饭后,用时将牙线结成环形,或将线两端绕在两中指上,两指间剩余3~5寸,用两拇指将线压入牙间隙,沿一侧牙面轻轻抽动,再换另一侧。反复四五次,直到牙面清洁或清除嵌塞物为止。牙线对牙龈损伤小,较安全,但使用时用力要轻柔,可以压入龈沟底清洁龈沟区,但不能压入沟底以下的组织,以防出现牙龈出血、疼痛等症状。
婴幼儿牙齿保健
1.在乳牙未萌出前就要开始注意宝宝的口腔卫生。在哺乳后和每天晚上,由母亲用手指缠上消毒纱布,轻轻擦洗孩子的牙龈。
2. 乳牙萌出后,可继续用这种方法对乳牙从唇面(牙齿的外侧)到舌面(牙齿的内侧)轻轻擦洗,对牙龈轻轻按摩。
3.每次进食后都要给孩子喂少量温开水,以起到冲洗、清洁口腔的作用。
女性牙齿保健
经期:在月经期不要拔牙,这个时期女性的血液凝固性会降低,此时拔牙可能发生大出血。
另外,月经期间女性的痛感觉神经比较敏感,全身抵抗力相对较差,所以在经期治疗牙病常感到疼痛,而且容易发生感染。
避孕期:服用避孕药期间不能拔除阻生牙。阻生牙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使其部分萌出或完全不能萌出,而且以后也不可能正常萌出的牙齿。
由于阻生牙较难拔除,且避孕药会使口腔局部的抗感染能力下降,此时拔阻生牙,50%以上的人会发生伤口感染。
怀孕期:怀孕后头3个月不能拔牙。怀孕初期拔牙易引起流产;怀孕晚期拔牙易发生早产,孕妇可在怀孕的4~6个月治疗各种牙病。
更年期:处于更年期的女性,身体衰老速度加快,骨质变得疏松,其中牙槽骨最先疏松萎缩,牙齿逐渐松动脱落。
如果注意保持口腔卫生,每天按摩牙龈,可预防和延缓牙槽骨萎缩,使牙齿脱落时间向后推迟10~20年。
中老年口腔保健
【关键词】 孕妇;产前;保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随着全民素质的提高,优生优育,希望生育健康聪明的孩子,围产期系统保健非常重要,笔者从以下几方面浅谈保健问题。
1 孕前保健必要性
近年来,在我院就诊妇女中,不良孕产史者超过15%,月经异常的超过20%,优生相关疾病家族史者占2.0%,内外科慢性疾病史者占9.4%。这说明孕前检查不同于一般健康检查,部分妇女“有因而来”。半年来,检测到的患病率为42.1%。原因推断如下:①某些农区孕前医学检查的辅助检查项目基本统一指定;②只对女性进行统计;③某些受检者包含社区人群,其中30-34岁组患病率最高。有18.7%的妇女被建议暂缓生育,另有5.9%被建议转诊。孕前保健门诊的开设不仅减少了不良因素对生育的影响,而且及早发现了影响怀孕的因素。从就诊妇女被检出的疾病来看,需要孕前保健门诊的医生掌握优生学、妇科学以及内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以便科学地给予结论。
2 孕早期保健(怀孕12周内)
孕早期是胎儿期细胞分化和组织器官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胚胎对致畸因子最为敏感的时期,直到怀孕4个月以后,胎儿发生畸形相对小些。
2.1 注意药物对胎儿的危害,许多药物可进入胎儿血液循环,胎龄越小,药物的危害越大。激素.阿司匹林也可致畸,四环素可使乳牙发黄,质脆,抑制骨骼生长或造成短肢畸形: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影响胎儿听神经,导致先天耳聋及肾功能损害:磺胺类药物可使新生儿黄疸加深,发生核黄疸,因此孕妇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可用可不用的药就不要用。
2.2 孕妇还要注意其他因素对胎儿的影响,孕妇受到细菌,病毒感染,特别是风疹病毒感染,造成胎儿畸形,流产或者死胎。辐射对胎儿有影响,接触X射线,容易发生流产和小头畸形,脑积水。接触有关化学物质可导致胎儿畸形,烟酒可使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甚至患胎儿酒精综合征。
2.3 孕早期要做血型,乙肝六项,HIV,RPR等相关抗体筛查,RH血型(-)者要根据条件决定生产方式及医院,HIV确诊实验(+)该病毒可垂直传播给胎儿,要做好是否继续妊娠选择的准备,乙肝六项检查决定新生儿24小时内是否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
3 孕中期保健(怀孕13~27周)
在孕早期保健的基础上,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3.1 孕期饮食营养 孕早期有些孕妇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和全身不适,这是一种正常的妊娠反应。呕吐后仍要坚持进食,少食多餐,吃一些清淡有营养的的食物。
孕中期更应注意营养,不偏食,增加足够的蛋白质(如:蛋,鱼,虾,瘦肉),维生素及矿物质,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适当补铁,钙(如:牛奶,豆浆,酸奶等)如果营养摄入缺乏,轻者造成胎儿发育迟缓,严重者可造成流产,早产,死胎或胎儿畸形。
3.2 孕期胎教 即音乐胎教,语言胎教,抚摸胎教,大自然胎教。 ①进入孕中期孕妇要听轻音乐,古典音乐,勿听躁狂音乐。②孕期与胎儿说话,给胎儿朗诵诗歌。③轻轻抚摸胎儿,不要拍打腹部。④沐浴大自然的清新空气和温暖阳光。这些均有利于胎儿智力发育,促进胎儿健康成长。胎教每天做1~2次,每次10~15min。
3.3 孕期注意胎动 胎动是胎儿存活的生命体征,也是胎儿安危的重要标志,从孕30周开始,每天早中晚在同一时间数一小时胎动,每小时胎动次数3~5次为正常,若每小时胎动次数≤3次,或胎动数比平时减少,将每天早中晚三次数的胎动数相加乘4,得出12小时胎动数≥30次为正常,10~20次之间要注意,10次以下应速去医院。
3.4 产前检查 常规检查无异常者,孕28周前每4周检查一次,孕28~36周每2周检查1次,孕36周后每周检查1次,高危孕妇应酌情增加检查次数。如果孕妇有什么不适,应即时随诊。
4 孕晚期保健 (怀孕28周以后)
在以上保健的基础上;①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低盐饮食,饮食不宜太油腻。②防早产,不要做重体力工作,禁,防跌倒,宜休息。③孕妇应左侧卧位,如果胎位不正而且无脐带绕颈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胸膝卧位来调整胎位.④告知孕妇分娩先兆,产前强化自然分娩观念,让孕妇了解“分娩是自然的,正常的过程”以减轻对分娩的恐惧心理,使其能顺利生产。
5 规范服务,提高孕前保健的质量
5.1 建立系统的诊治规范:国内到目前为止,尚无专门的权威系统的诊治规范,孕前保健门诊医生大多靠经验来实施诊治。另外,孕前保健服务与各学科都有交叉。结合各科力量,建立系统的诊治规范势在必行。
5.2 加强健康教育:即以就诊妇女及其配偶孕前保健中的不足为主要内容,通过发放健康手册、播放录像等形式,来增进他们的保健知识和行为。
做好孕前指导 远离有害的化学物质(苯、汞、铅)及物理因素(噪音、高温、射线等),做好孕前防疫计划,如预防感冒及风疹病毒感染,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孕前3个月可注射风疹疫苗。远离动物,预防弓形体感染。做好口腔保健及时治疗口腔疾病。不染发、不吸烟、不酗酒等。保持乐观情绪均衡饮食,加强体育锻炼,选择妊娠时机,接受孕前保健培训。
参考文献
1对象及方法
1.1对象0~6岁儿童300名,其中进行口腔干预保健的有167名,未进行口腔干预保健的有133名。
1.2方法正确指导儿童家长在小儿出牙后如何做好小儿的系统口腔保健,并向家长宣传儿童口腔保健知识。
2结果(表1)
3讨论
有关幼儿龋病的发生与影响因素的关系,国内外报道较多,吕昌惠等[1]报道影响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的主要因素有儿童的饮食及生活习惯、儿童出生时的状况及家长对口腔保健的态度,与本次调查的结果相一致。
3.1口腔清洁维护要特别注意口腔卫生,科学地刷牙可以清除黏附在牙齿表面的牙菌斑。儿童应养成少吃甜食和零食,尤其睡前不吃东西的好习惯。家长随时对婴幼儿口腔卫生及牙齿发育生长情况进行监护,尤其是父母亲有龋齿者更应该加强防护,避免唾液交叉传染,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3.2注意合理饮食儿童可以多吃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钙、磷等物质的食物,以增强抵御龋齿的能力。
3.3合理使用氟化物氟可以增强牙齿和骨骼的结构,还具有抑制细菌的作用,可以起到防龋的作用[2]。使用含氟牙膏是比较经济实惠的方法。在一些低氟地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①在饮水中加氟。这是群体预防龋齿病的较好办法。②尽可能地摄取含氟食物。例如,包心菜的含氟量较高。饮茶也是增加氟素来源的良好途径。③使用氟化泡沫。这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局部防龋剂,优点是口味好,以最小的氟含量达到最大的氟吸收,使用起来也比较卫生,容易操作。④局部涂氟。这种方法适应于刚萌出的牙齿,常用的为0.5%~20%氟化钠水溶液,或75%的氟化钠甘油糊剂及氟凝胶、氟离子透入等,但这种方法要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应用。
3.4窝沟封闭剂的应用双尖牙和磨牙的咀嚼面有许多微细的窝沟,窝沟内部有微生物和食物残屑。由于窝沟太细,牙刷不能达到窝沟底部,因此窝沟易发生龋齿。窝沟封闭是一种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可以防止微生物和食物残屑在窝沟内堆积,从而可以预防窝沟龋的发生。一些医疗单位采取窝沟封闭防龋方法取得满意的效果[3]。
3.5免疫制剂的应用经过多年来的研发及探索,以及对口腔免疫系统的进一步认识,具有高效免疫活性的抗致龋菌鸡卵黄免疫球蛋白和防龋疫苗将逐渐走向临床。免疫制剂的应用大大加强了抑制口腔致病菌,增强机体防龋的能力。
3.6加强母亲的孕期保健龋齿的发生其实从牙齿的生长发育之初就开始了。因此,母亲在怀孕期间的健康状况、营养水平以及用药情况等都会直接影响胎儿的牙齿发育。孕妇应注意适当补充营养,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等。尤其在妊娠中、后期,应加服一些钙制剂,多吃一些维生素含量较多的食物,如动物的肝脏、乳制品、胡萝卜、番茄、新鲜蔬菜和水果等。此外,母亲在孕期应避免服用强力霉素等药物,以免胎儿牙齿发黄、变脆。
儿童龋齿要用综合措施防治,定期复诊,早发现早治疗。好的牙齿才能更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吕昌惠,王海欣.唐山市区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7):571.
[2]马宏.氟化物对口腔微生物的生物学作用[J].北口腔医学,1998,6(3):17.
产褥期指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间,一般规定为六周[1]。产褥期妇女和新生儿属高危人群,此期母婴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方面均处于不稳定时期[2],是产妇身体健康和新生儿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母亲的心理状态、对产褥期知识的掌握和了解程度等直接影响母婴健康。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优生优育知识的大力宣传及产妇文化水平的提高,产妇对孕产期的保健知识也略知一些,很多陈旧的思想观念及陋习有所改善,但是在产妇出院后的母婴保健延伸服务中仍发现许多认识及行为上的误区,下面就本人在产褥期母婴保健延伸服务中发现的问题及对策介绍如下。
1 存在的问题
1.1 坐月子 产褥期行为的一些观点主要来自长辈,传统上把产后1个月称为月子,产后的妇女应坐月子,即在这1个月里除哺乳孩子外不做任何事情,有的人甚至大小便都在卧室内,运动量极少,导致子宫恢复不良、便秘等,影响产后恢复及身体健康。
1.2 饮食营养失衡 月子里,部分产妇从产后第1 d开始就进食大量高蛋白食物,如鸡蛋等,以红糖水代替白开水,不进食或很少进食生、冷蔬菜、水果等,造成营养失衡、贫血等疾病。也有部分产妇担心肥胖,进食蔬菜、水果多,主食吃得很少,导致体内营养物质缺乏,影响乳汁分泌。
1.3 卫生行为 月子里不洗澡、不洗头、不洗外阴、不刷牙,更有甚者连手、脸和脚都很少洗。卧室内不开门、开窗通风换气。避光,室内空气不流通,夏季不用空调或风扇,产妇及新生儿痱子长满身。室内采光不足,光线昏暗,导致新生儿黄疸消退迟滞。
1.4 衣着 产妇即使在室内也捂盖严实,戴帽子、穿厚衣服,夏季也不暴露皮肤,防止伤风。
1.5 传统哺乳习惯 孩子出生3 d内喂白糖水、白水或奶粉,有的甚至使用奶瓶和橡胶奶嘴,孩子长时间睡眠时,不唤醒孩子哺乳。新生儿喂养不当,时常有低血糖现象发生,甚至危及生命。部分产妇由于哺乳姿势不正确或者扁平等原因,不能成功进行母乳喂养,导致乳汁分泌减少,新生儿脱水、哭闹,皲裂等。
1.6 传统的护理新生儿习惯 过度保暖、保持平卧"睡平头",用乳汁擦拭新生儿面部、眼睛等,长期包扎新生儿脐部,不给新生儿洗澡。
1.7 产后性保健知识缺乏 产后访视中发现很多女性在分娩后不足6周就已恢复性生活,而科学表明,子宫内膜的创面要在产后6~8周才能完全愈合恢复正常,而剖宫产的伤口要70 d才能愈合。
1.8 产妇情绪异常 部分产妇出现忧郁情绪或者抑郁症,产后忧郁表现为哭泣、忧愁、不安、焦虑、失眠、易激惹等抑郁情绪,多见于产后2~7 d,症状较轻。产后抑郁症则症状较重,多在产后2周出现,表现为易激惹、 恐怖、 沮丧 、焦虑及对孩子和自己的健康状况过分担忧、 产生自杀的想法等。
2 对策
2.1 心理护理 对产妇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使她们正确面对怀孕、分娩给他们带来的变化,避免产褥期忧郁情绪或抑郁症的发生。有研究认为妇女分娩方式、对分娩疼痛感到恐惧、产时有并发症是产褥期抑郁症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3]。所以,产妇住院期间一定要做好适时、适当的心理及身体护理,使她们安心、放心, 对产科工作者产生信赖感,消除恐惧不安心理,和医护人员配合好,顺利分娩,保持心情愉快防止抑郁症的发生。产褥期延伸服务时要耐心细致地讲解产褥期母婴的生理特点及注意事项,指导并帮助成功母乳喂养,教会护理婴儿的一般知识及技能,帮助她们适应母亲角色,指导家属为产妇营造舒适、安静的环境,夫妻及家人之间和睦相处,使产妇在生活、心理、情感等方面都得到良好的支持,走出压抑、焦虑的思想状态。
2.2 日常活动 产妇分娩后很疲惫,所以产后24 h内应卧床休息,24 h以后就可适当下床活动,早期可少量活动,循序渐进,逐渐增加活动量,可配合产褥期保健操,促进恶露排出,有利于子宫复原,促进胃肠蠕动,增进食欲,防止便秘及盆腔、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使身体尽快康复。
2.3 平衡膳食 产后第1天,因分娩时的疲劳,消化功能降低,应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以后应以富有营养保证足够热量为原则,不应偏食[4],多吃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半流质食物,每天可增加1~2餐,要吃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丰富的食物,亦应保证蔬菜和水果的足量摄入,以防便秘,禁食刺激性太强的食物,如浓茶、咖啡、辣椒等。
2.4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产褥期妇女新陈代谢有所改变,皮肤汗腺分泌旺盛,以出汗的方式把组织间储留的水份大量排出,因此出汗较多,所以保持个人卫生尤其重要,应勤换内衣及床单,可以温水擦浴或淋浴,注意不受凉即可,保持外阴清洁,经常更换卫生护垫,每天用温开水清洗外阴,保持外阴干燥,有剖宫产刀口者,洗澡时不要把腹部刀口敷料弄湿。应保持良好的刷牙、漱口习惯,保持口腔卫生,防止牙龈红肿、出血及牙齿松动。饭前、便后及哺乳前要洗手,哺乳前用温湿毛巾擦试。要定时开窗、开门通风换气,但室内要避免对流风,以防产妇及新生儿受凉,夏季不要穿着太多,要及时采取纳凉措施,空调、风扇不要对着产妇及新生儿吹,夏季尤其应该多洗澡,防止中暑或长痱子。
2.5 宽松、舒适着装 不要过分保暖,应穿着比较宽松、舒适的纯棉内衣,被子应随季节变化而增减,不要过分捂盖,以防止出汗过多而虚脱或生痱子。
2.6 倡导、指导母乳喂养 向产妇及家人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取得家人的支持和帮助,增强产妇对母乳喂养成功的自信心,使产妇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许多产妇在泌乳时会出现情绪低落,要对产妇进行开导,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有针对性的指导正确的哺乳姿势,帮助哺乳困难者成功哺乳,指导按需哺乳,新生儿睡眠超过3 h者,尤其在夜间,一定要催醒哺乳。不要用奶瓶给新生儿喂食,防止新生儿产生错觉,拒食母乳。
2.7 指导科学护理新生儿 母婴同室病房要保持空气清新流通,每天通风1~2次,每次30 min以上,室温宜保持22℃~24℃,湿度以55%~66%为宜,新生儿不要过分捂盖,以四肢温和为度,体温保持在36℃~37℃,新生儿哺乳后应以头高脚低位抱入怀中,轻拍其后背,使胃内多余的气体排出,防止溢奶,哺乳后30 min内宜侧卧位,头偏向右侧,防止溢奶呛入气管。随着新生儿日龄的增加,四肢渐渐伸展开,应及时取消包被,穿上柔软宽松的衣裤,增加新生儿活动量。新生儿的脐部在产后第3天沐浴后就可不再包扎,只需经常用碘伏和95%的乙醇棉签擦拭脐轮及脐带残端,保持干燥、清洁至脱落。不可用母乳擦拭新生儿眼睛,防止感染,如果有炎性分泌物,可用氯霉素滴眼液滴眼,3次/d,如果臀红或溃烂,可用灯炮烘烤,注意不要烫伤。
2.8 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体保健能力 促进和提高母婴的健康水平,除了医务人员的努力外,关键在于提高我们的服务对象的自我保健能力[4],而且付之实施,做到符合科学的知情、理解,如我们设立的孕妇学校,吸纳丈夫、长辈参加。产褥期母婴保健延伸服务、宣传栏、宣传手册、电话咨询服务等,使妇女在产褥期得到多渠道的帮助和支持,提高孕妇及家人的自我保健意识、普及保健知识,更好地做好产褥期保健,促进母婴健康。
参考文献
1 乐杰. 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01.
2 张缨 .医院开展产褥期母婴保健延伸服务的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6,41(6):498-501.
3 何萍.产褥期抑郁症的发生率及产科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6):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