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C961;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3-0050-02
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不断完善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发展高职教育的关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树立正确的高职教育办学理念
完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树立现代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更新高职办学观念。
1. 树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观念
坚持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全方位服务的方向,加大职教科研力度,兴办利于职教发展的科技产业,建立职教实训、实习和试验基地。同时,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按照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拓宽专业口径,淡化专业界限;延伸专业内涵,扩大专业服务范围。
2. 树立“市场需求和市场形象”的观念坚持以市场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导向观念
要树立高职院校良好的市场形象,即树立办学思想、教育观念、学校精神、校园文化、教育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态度、校园环境、教学设施、学术氛围、实习基地等各方面的良好形象,具有服务市场的目标定位。
3. 树立“能力本位”的观念
“以能力为中心”由职业岗位能力、基本素质和应变能力三部分组成。其中,岗位能力包括职业岗位所需的理论知识、实践技术和专门技能;应变能力包括自学能力、创业能力、创新能力、生存能力、交际能力等。
4. 树立“实践教学为重”的观念
按照不同能力培养方向,设置相应专业实践教学计划,组合相应的能力模块课程,形成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即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教学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5. 树立“零距离上岗”的观念
“零距离上岗”的标准是零适应期,这就要求学生学得准确,学得扎实,学得顶用。它是现代企业发展对人才需求提出的新要求,是衡量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标准,也是现代企业用人的最佳标准。
二、深刻理解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特征
1. 国内外典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评析
(1)“职业为本”模式。这是以加拿大、美国为代表的人才培养模式。它认为:能力是基础,职业岗位的需要是核心。以职业能力为目标,设置课程,组织教学与实践,最后考核这些能力是否达到要求。
(2)“能力为本”模式。这是以英国、澳大利亚为代表的人才培养模式。它以能力为基础进行教育与培训。这种模式的关键是组织专家确定能力标准,成立国家资格委员会,建立一种能力本位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3)“双元制”模式。这是以德国为代表的人才培养模式。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担负培养人才的任务,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这样,学生能较熟练地掌握岗位所需的技术,毕业就能很快地顶岗工作,受到企业的普遍欢迎。
(4)“建教合作”模式。这是学校与企业合作实施教育与训练,共同培养应用性人才的职业技术教育方式。在课程体系建设上,推行学分制,强调以就业市场为导向,加强现场实习与实践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实践教学特色,强调学力重于学历,注重职业证书的获取。
(5)“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这种模式强调学校与企业互动,生产与学习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上岗,受到企业的欢迎。
2.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人才具有特定性、时间性和多样性三大特性,这三大特性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体现,也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的集中体现。
(1)市场导向。这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之一。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要得到社会的认可或企业的欢迎,必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就业率的高低是衡量职业技术教育成败的重要指标之一。
(2)能力本位。有三种能力观,一是任务能力观,即将任务的叠加当作能力;二是整体能力观,认为个体的一般素质决定工作的能力;三是整合能力观,认为应将一般素质与个体所属的职业岗位或工作情境相结合。笔者倾向于第三种能力观,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应具有生存能力、应变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创新和创业能力。
(3)职业本位。“职业本位”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学科本位”的重要特征。职业本位要求我们在学生在校期间就要进行职业意识的培养、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训练、职业习惯的养成,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
(4)产学合作。“产学合作”是培养高职人才的根本途径和必由之路。主要表现在:一是坚持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服务的方向,根据职业岗位群的需要确定培养目标,与相关行业、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努力做到“双向参与、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二是建立校内外实践基地,使学生在校期间有机会见习、实习或顶岗工作。
(5)工学交替。一方面,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能力、经验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使学生在与社会的广泛接触、交流中获取知识;另一方面,把在校学习与在岗工作有机结合,让学生工学交替,在理论知识指导下参加实践,在实践中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技术,提高技能,成为应用型人才。
(6)实践主导。高职教育要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必须放弃学科教学体系,按照生产、建设、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的职业岗位来制定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方案,设定职业技术和业务课程,设计基础课程,训练和考核职业基本功。这些课程都必须重在实践,体现实践的主导地位。
(7)“双师”教员。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一大特点是“双师型”,培养“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主要措施:内培外引,专兼结合,提高教师学历学位和“双师型”素质,完善师资培训、考核、聘用、晋升、奖惩等制度,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8)“双证”学生。“双证”指的是学生在校期间除了拿到毕业证书之外,同时要取得至少一张职业资格和技能证书,使学生既具备第一岗位的任职能力,又有转岗适应能力和一定的发展潜力。
三、构建高职教育最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办好高职教育,除了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科学发展观外,还必须探索最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1. “订单式”培养模式
这是一种由用人单位根据其对不同规格的人才需求情况跟院校签订培养协议,然后由院校按照用人单位提出的人才规格和数量要求进行培养,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协议单位就业的教育模式。“订单式”培养的学生,职业导向明确,就业率很高,这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生命线。
2.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指的是把整个学习过程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实践交替进行的过程,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统一起来。在教学组织上采取分段式教学,第一学年在校内学习文化、基础理论模块课程,第二、第三学年学习专业模块课程,实行工学交替制,校企磋商合理地安排学生的实习工作岗位或按学生学习进度轮换岗位。“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
3. “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一是“校企联合式”培养模式。企业(行业)不仅参与研究和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而且参与实施与产业部门结合的培养任务,包括联合开发新产品,指导毕业生搞项目设计等。这种校企合作方式有利于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二是“校企股份合作”培养模式。“股份合作”就是企业以设备、场地、技术、师资、资金等多种形式向高职学院注入股份,进行合作办学,分享办学效益。这种合作模式既能充分激发企业参与决策、计划、组织、协调、管理的热情,加大企业参与办学的力度,利于解决实践课程的短缺师资、实训实习场所等问题,也能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方向性和针对性,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随着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实践的深入而不断深化,逐步完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郑国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纵论[J].职教论坛,2005(08).
[2]闵建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内涵分析[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6).
[3]冯晋祥.中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比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关键词: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不足 原则 要点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社会各行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高职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而从近年来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来看,其与社会需求之间仍有一定的脱节现象。因此,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作为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中心,是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的关键。人才培养的定位不准确,不但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影响高职院校自身的合理运行,而且影响院校所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一、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
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在于职业性,这一特点决定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以学生形成职业核心能力为目标。所谓职业核心能力,是指社会成员从事某一特定社会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各种基本能力的综合。而当前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仍存在明显的不足。这些不足在高职教育的教学过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主要表现以下几点。
1.教学理念以知识本位为主
教学过程中历来存在着以知识本位为核心还是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的不同侧重点,两种不同侧重点差异的核心是教学目标的设置问题。其实,如果不从实际的教学过程出发,只是单纯地强调知识本位或是能力本位孰轻孰重,并不是一种合理的处置方式。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点,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学应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少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者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时,往往只从专业自身的学科逻辑结构出发,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发展,在这种以知识本位为主的教学理念的支配下,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就无从谈起。
2.教学过程以课堂教学为主
教学理念以知识本位为主,必然导致教学过程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这就使学生所学的书本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过程严重脱节。学生可能掌握了某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但因为缺乏该专业的职业核心能力,所以很难胜任相应的社会职业。比如,一些职业院校的师范教育专业中,学生学习了大量的师范理论课程,但是因为实际锻炼机会不足,导致缺乏教学基本功,连教师的基本素质都不具备,就很难胜任教师职业。
3.教学评价以卷面考试为主
教学评价是指依照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标准,对教学活动进行价值判断,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教学评价包括教师教的评价和学生学的评价,其中学生学的评价是基础和根本。只有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评价方法,才能为教学活动提供科学的决策信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的方式很多,但是不少高职院校把卷面考试当作唯一的考核方式,以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造成学生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脱节,甚至是高分低能。学生虽然在考试中得到了高分,但是实际的能力水平并不高,离社会需要差距很大。
4.教学目的以学历提高为主
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职业性。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完成者,高职教育不应该与普通本科院校在学历拔高方面进行竞争,因为这不是高职教育的优势。高职教育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其最主要的竞争优势在于为学生未来走上社会提供必要的专业准备和心理准备,更具有社会适应性、职业准备性、就业针对性等。目前有的高职院校只关注学生学历的提高,这可以说是以己之短与他人之长去竞争,必然不可能有理想的效果。
5.教学计划以模仿照搬为主。
高职教育的教学计划有其特殊性,具体表现为学时少、实践性强,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高。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经常发现一些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计划模仿照搬了高等院校相应本科专业的教学计划,除了在学时方面做出部分变更外,其余的课程设置未做根本的改动,这样做虽然也符合专业的学科逻辑起点,但却忽视了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导致学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习了一些专业基础课程和通识教育课程,却没有足够时间进行专业实训,这也是一些高职院校学生缺乏职业核心能力的主要原因。
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原则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必须以科学合理的原则作为导向,如果偏离科学合理的导向,无异于南辕北辙。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至少应符合下述两个原则。
1.需求导向的原则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应以市场需求为根本导向。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在专业设置方面应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在适应社会方面应具有更高的针对性。我所在的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处于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地区作为南疆重要工业基地,近年来依靠丰富的自然资源,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深入推进“6122”工程建设,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过流的态势越来越明显,技术岗位不断增加,对员工技术要求不断提高,特别是对轻工、石油化工、棉花种植、畜牧养殖、农产品深加工、财务会计等高素质高技能技术人才的需求量迅速增长。这就要求作为阿克苏地区唯一的一所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切实承担起为阿克苏地区,乃至全疆培养各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只有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才能保证学生的录取率、报到率和就业率,才能改变社会长期存在的“毕业即失业”的怪圈,高职院校才有生存与发展的活力。
2.工学结合的原则
人才培养问题是高职教育的关键问题,而工学结合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切入点。只有真正落实工学结合,切实加强学校与企业、单位的联系,尽量做到专业与职业的“零距离”,加强学生的实习和实践环节的培养,才能实现学校与企业、单位的“无缝对接”。这一原则要求高职院校要坚持开放式办学,避免孤芳自赏式的闭门造车,在学校中创造与企业、单位最为相似的环境,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能预见到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知识方面和能力方面的欠缺,从而保持强烈而持久的学习动机,使自身在学校中所学到的知识在企业、单位中获得最大限度的正迁移。
三、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要点
1.明确专业逻辑起点
逻辑起点也称之为逻辑始项、逻辑开端,有时也被称之为逻辑出发点。它是指一门科学或学科结构的起始范畴,是指理论体系的始自对象,是使整个逻辑体系得以开展和丰富完成的一个最初的规定(瞿葆奎、郑金洲:《教育学逻辑起点:昨天的观点与今天的认识》,《上海教育科研》,1998年第3期)。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应该是立足于对职业岗位特征、职业核心能力要求、地区人才需求、人才成长规律等综合因素做出精确分析后,对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所作出的合理设计。简而言之,就是先明确专业人才的标准是什么,然后再据此来决定学校做什么。毋庸讳言,不少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所走的弯路,往往与人才培养的专业逻辑起点不明确有关。例如,一些高职院校开设了师范类的初等教育专业,该专业应该以培养合格的小学各科教师为逻辑起点。但是个别院校开设了大量的专业基础课程,却忽视或者说削弱了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的教学。小学教学以语数外为主干课程,而高职教育却削减了这些课程的教学时数。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会掌握较为丰富的教育学理论知识,却唯独缺少了“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的必备条件,成了只会背菜谱而不会炒菜的厨师。
2.加强专业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教学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的重要措施,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来讲,加强专业课程建设,必须减少“学术性味道”,增强“应用性味道”。高职教育的课程建设应关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课程设置与课程结构,要依据职业核心能力的要求开设课程,而不是单纯依据学科逻辑起点开设课程;第二,进一步明确学科教学中理论课与实践课所占的比重,避免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点缀的现象;第三,实践教学的评价方式和考核方式,依据操作技能标准,确定对学生实践环节的评分依据;第四,教师队伍构成,一定要求有相当数量的企业人员作为教学人员参与到教学一线中。只有做到这些,课程建设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3.真正落实工学结合
高职教育能否办出特色,关键取决于企业的参与程度。企业参与程度越高,工学结合程度越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就越高。发达国家在工学结合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合理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如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始终坚持以企业培训为主、学校教学为辅的原则;美国的“渗透型”模式,坚持劳动与教学相互渗透、工学交替进行为原则;英国的“三明治”模式,坚持学生在职业院校学习与在工厂实习时间各占一半(即“1+2+1”);日本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更是以企业办学作为重要特点。当前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领域推行的“双证书”制度,是一种较好的工学结合模式,学生在毕业时既可获得毕业证书以证明其学历,又可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以证明其能力。而双证书教育需要的是更高的师资水平,需要的是“双师型”教学队伍。因此高职院校一方面要“派出去”,即把自己的教师派到企业当中进修学习,避免教师远离社会生产,另一方面要“请进来”,即邀请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入校教学,这样才能保证真正落实工学结合。否则,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模式,不利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成长发展。
4.完善实践教学测评体系
高职院校应改变传统的以卷面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完善实践教学测评体系,对学生的技能形成过程进行动态评价,由过去判断学生是否达到标准的甄别性评价,转化为促进学生达到标准的发展性评价;由评价学生某一方面的单一性评价,转化为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多元性评价;由通常在学期期末进行的终结性评价,转化为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的形成性评价。测评的主体过去通常是教师,现在可以扩大测评主体的范围,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参与乃至主持测评过程;测评的场所不限于教室,车间、农田、医院等均可成为测评场所。应随职业核心能力的要求,确定对学生测评的内容。
总之,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随着社会发展、企业需要而不断更新,以促进学生就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根本目标,走工学结合之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上岗能力、岗位发展能力、岗位拓展能力,精选教学内容,突出能力发展,培养社会急需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许言生等.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前提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
论文摘要: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着人才培养模式,要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设置上,以市场为主导;在教学设计上,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宗旨;在课程模式上,采用工学结合;在师资建设上,努力建设“双师型”队伍。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在实现过程中形成一定的风格或特征,具有明确的系统性与规范性。它回答了高职教育“培养什么样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这两个根本性的问题。它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等构成要素,并规定教学内容选择、整合的方向,同时也制约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用。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立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所构建的特定的由培养目标、教学目标、能力与素质结构、教学装备、评估与反馈等因素组成的一个方程,是一个教育的系统工程。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高职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明确了高职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体现的是“重应用、重技术、重技能、重现场”的教学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着人才培养模式,而培养同一类型的人才,其培养模式不是惟一的,而是可变和多样的;但对于某种类型的教育模式,为实现其特定的培养目标,其风格或特征必然有较为稳定的基本范型。培养人才是学校的主要任务,教育质量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因此,培养目标的选择应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的适应性。
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整体优化,这就要求有关方面从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践实训环节、考核评价、教师培训等一系列环节入手,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实施办法,并整体优化,达到最佳效果。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一)在专业设置上以市场为主导
专业是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载体,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对接是保证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必要条件,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高职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是学校教学主动、灵活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关键环节。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和自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在专业设置方面,与地区的市场需求、职业岗位要求具有更直接、更紧密的联系,专业方向也具有较强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面向区域经济建设主要方面,面向生产、服务与管理第一线设置专业,将陕西省产业结构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作为确定专业主体框架的依据,采用“交叉复合、分合有序”的方法,实行多专业方向,大类化、市场化、个性化教学,以扩大毕业生就业适应面。
制造业、物流业、现代服务业将逐渐成为陕西“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的重点行业,相关行业的人才将成为人才需求的重点,根据此趋势,可以采取如下的方法:一是新增现代服务业的空中乘务专业;二是把一些相近专业先复合起来,然后根据市场的需求情况和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条件,逐步分设若干专业方向。如在原营销与策划专业中增设机电产品营销、金融保险营销方向;在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中增加物流连锁、市场营销连锁方向;在会计电算化专业中开设财务方向和税务方向;在旅游管理专业中增设导游方向和酒店营销方向。并以人才需求市场为导向,每年调整一次专业设置方向,为社会培养急需的人才。
通过以上专业设置的改革,建设起来的专业将具有几个特色:第一,具有快速反应能力,能够较快适应社会职业需求热点的转换。第二,重点突出,特色较为明显,能够充分适应行业或产业结构长期变化和发展的趋势。第三,节约教学成本。专业设置范围不离“群”,在教学条件、师资、实训等方面可资源共享,提高教学效益。
(二)在教学设计上以岗位能力培养为宗旨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从事一种或一类职业的能力。遵循高职人才培养的规律,借鉴国内外高职院校的做法,形成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宗旨的具有高职特色的专业教学设计模式。这个模式是以职业岗位(群)的要求为出发点安排课程,达到培养学生从事一种或一类职业能力的目的。本文以营销与策划专业为例进行说明:
第一,分解岗位能力。对有关专业(或专业方向)进行职业综合能力的分析与分解,这是高职专业教学设计中最重要、最具特色的一项工作。由企业人员与专业教师共同参与,依据一线市场营销人员的岗位(策划人员、销售人员、市场调查分析人员、客户管理人员)能力要求,对岗位(群)所需要的基本能力进行分析并具体分解,有选择地确定该专业的学生能完成哪些具体岗位工作,确定本专业人才定位。
第二,确立专业核心能力。根据岗位(群)所需要的核心技能,确定岗位核心技能,形成销售能力、营销沟通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客户管理能力4个专业核心能力。
第三,构建能力课程模块。依据岗位基本能力和核心能力要求,构建职业道德与身心素质、营销策划能力、营销沟通能力、销售能力、客户管理能力等5个能力课程模块,并由此建立专业的支撑能力课程群。各能力课程模块中分别设置工学结合课程,并以工学结合课程为支撑,培养学生相应能力。
第四,依据企业活动流程,安排各能力课程模块在教学过程中的顺序,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同时完成配套教材、教学课件、精品课建设等教学资源方面的建设,形成以职业活动流程为主线、能力培养为主导、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第五,根据社会需求灵活安排教学进度。在对企业用人需求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培养目标,对每学期的教学进度进行灵活安排。在企业经营销售的旺季,及时把学生送到企业工作岗位上,用真实的工作环境,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企业用人需求旺季过后,学生再回到学校课堂,总结实践经验,有针对性的学习理论知识。用灵活的教学节奏,建立灵活的半工半读、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同时达到服务社会与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这种专业教学设计,不仅仅是对教学进程进行简单的计划和安排,而且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围绕高职专业的培养目标,从一线营销人员职业岗位(群)分析入手,充分体现岗位核心能力,以工作流程安排课程教学顺序,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相一致,最大限度地缩小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岗位之间的距离。
(三)在课程模式上采用工学结合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这类人才的知识与技能的获得仅仅依靠在学校的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应有足够的时间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学习。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的心理状态和对环境的感受是与在课堂完全不同;现代企业理念、良好行为习惯、应变能力、新的实用技能、创新能力也只有在实际工作环境中才能学到或形成。培养什么样的职业岗位人才,就应该有什么样的职业岗位教育环境;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只能在工学结合中实现。
一是建立讲、学、练相结合,教师学生互动的情境授课模式。在各门课程的理论教学过程中,穿行来自生产实际的典型案例讲解、虚拟环境演练等综合性模拟训练,通过角色扮演给予学生思维的空间,使理论教学更加鲜活。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将课堂教学内容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突出职业岗位操作技能的实现,为今后的职业活动打下基础。
二是学习场地的多元化。根据教学的需要改变原有单纯在教室上课的模式,分别在教室、实训基地、企业和工作现场实施教学,实施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
对于理论性较强、需要讲解、讨论、练习的内容,可以在教室展开;对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操作性强的教学内容,充分发挥校内、外实训基地以及有效利用陕西经济、文化现有资源,实施现场教学,把实际工作与教学过程融为一体,在与工作岗位的零接触中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直观认知度,培养学生工作适应能力。如西安高职院校在上《旅游文化》课中讲到饮食文化时,可在西安饭庄上课;讲到建筑文化时,可在钟楼、鼓楼上课;讲到宗教文化时,可带学生去大小雁塔、法门寺体会等。
三是推广应用任务教学法。将职业活动过程设计成课程任务,通过带领学生对任务的一项一项完成,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商品学、消费者行为、商务谈判技巧、营销软件应用、ERP沙盘模拟等课程可逐步采用任务教学法。
四是利用项目承接锻炼学生应用能力。首先充分在校内挖掘可供专业教学和能力培养利用的活动项目,由学生来承接一些校内的项目。例如校庆、运动会、校园艺术节等活动的策划,毕业生回访、学生状况调查等的调查报告的完成可以交给学生来做,并将完成项目的情况作为课程考核的指标,使学生能力的提高在实际项目的承接中完成。在此基础上,由学校利用校外实训基地和一些其他途径,承接校外的策划、调研等项目,既培养学生能力,又利用学校资源服务社会。广告理论与实务、卖场管理、营销策划实务等课程可实施项目教学法。
五是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开展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真切地负责特定的工作岗位,训练学生的市场调研、人际沟通、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等能力,并以工作业绩作为考核能力的方式,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四)在师资上建设“双师型”队伍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难度很大、费时较长的系统工程。笔者认为在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拟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聘请技能实训教师和兼职教师。聘请相关专业的行家里手担当专业课和技能实训课教师。这种做法所具有的好处是:一是弥补技能实训课教师的不足;二是保证教师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三是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四是保持学校师资结构的灵活性,有利于专业的调整和提高学校办学效益。
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对于没有企业实践经历的教师,分期分批地派遣他们到工商企业实习、顶岗锻炼,参与企业的财务管理、产品营销和职工培训等,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进行教师资格认定。逐步在专任教师中(不含公共课教师)根据个人不同的经历、资格和能力,分别进行“双师经历”、“双师资格”、“双师等级”教师的资格认定,并提出相应的要求。
通过合理设置和调整专业,精心设计教学,采用多样化的课程模式,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强职业技能培养和工学合作,打造“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促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属性是由其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而决定的。在高职教育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和评价方式方面存在诸多争议,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明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面对社会与教育发展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高职学校必须从根源上重新思考和定位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问题。
1.高职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人才培养的目标
长期以来,高职教育被寄予培养技能型人才精英的厚望,然而高职教育大众化的现实与人才精英的教育理想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在这种现实面前,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由培养技能型精英人才向人力资源开发方向转变,之所以要做出这种转变,是基于以下原因。
高职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生源的多样化和入学方式的多元化造成了学生的成长动机和成才基础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使得原来单一的精英型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变得不切实际,同时也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成才目标需求。因此高职院校应该突出人力资源开发的功能和角色定位。
基础教育的改革相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较为滞后,精英教育思维占据主导地位的基础教育,不能为高职教育提供足够的优质生源。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精英教育分流的产物,还不具备作为学生选择性成才的一种渠道,很多高职院校的生源实际上是精英教育的被淘汰者,他们在学校里经常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属于基础教育改革的盲点区域。要想将这样的生源培养成技能型精英人才,实际上是行不通的。因此,高职教育目前还不具备培养技能型精英人才这种理想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立足于人力资源开发。
2.技术理性思想下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技术理性是指对科学技术与理性的推崇,它注重操作、功能、工作效率,高职教育中技术理性的渗透虽然为职业教育带来了高效率,但它违背了教育的初衷,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技术理性思想主导下的高职教育混淆了教育目标与教育手段之间的关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它将技术这种从属于手段和工具性的东西当成了教育的目的,强调人应该遵从和适应技术,为技术服务,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技术理性思想主导下的高职教育将市场需求作为人才的培养目标。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应该树立大市场需求的观念,不仅要考虑市场企业用人单位的需求,还要考虑学生个体自身的需求,放弃单一的技术理性思维,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并促使其全面发展。
3.企业生产组织方式转变背景下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和模式的不同,对人才的类型要求也不相同,因此应当根据企业生产组织方式的性质培养相应的人才。如建立在产业技术专门化、严格劳动分工、标准化和流水线作业基础上的生产组织方式,其所需求的人才是专门性的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经济转型升级 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是强调技术的应用研究与参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培养实用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高等教育,也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教育的龙头,其已成为了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保持社会稳定的“支撑点”,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主渠道”,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大熔炉”,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经济发达地区正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放到优先发展的位置,各地方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加强产业规划指引,推动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等产业实现更大突破,促进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服务业快速发展,坚持不懈抓好节能减排,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必须紧随其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规划,统筹规划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为经济发展服务与就业为导向的学校人才培育机制,为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社会急需、欢迎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
1.经济转型升级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要求的影响
经济转型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制度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根本变化。具体地讲,经济转型是经济体制的更新,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经济结构的提升,是支柱产业的替换,是国民经济体制和结构发生的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国当前经济转型的实质就是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从资源高耗型、环境污染型经济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转变,从一个制造大国转变为一个制造强国、创新大国。
经济体制转型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再分配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体制转型的目的是在一段时间内完成制度创新。
经济结构转型是指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传统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社会转型。结构转型的目的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而在转型过程中改变一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和区域经济体系中的地位。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市场结构、供求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等。因此,结构转型包括产业结构调整、技术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和区域布局结构调整等。
伴随着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转型,在地方政府政策的指引下,部分受制于劳动力资源发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转移;矿产资源型产业或将实现产业转移,或将被淘汰;污染型产业或将进行技术改进,转变成环境友好型产业,或将关闭;大量适合地方经济发展政策的新兴产业将被引入、发展壮大。
因此,经济转型升级将使得产业大军就业的结构性失衡,使得服务于实现转移产业、关闭的产业的产业大军面临再就业、失业;而新兴产业适合发展的产业大军不多。此外,产业的升级使得原有的产业出现冗员、不适合升级了的工作岗位的人员等。社会上,一方面就业难,另一方面是用人荒。如何提升就业人员技术与岗位素养,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是职业教育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2.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自1995年开始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来,逐步形成了多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是目标方式说,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它决定着高校人才的基本特征,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第二种是结构方式说。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案,它集中反映在人才培养计划(教学计划)上,包括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培养过程等。
第三种是综合方式说。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目标、业务规格、培养过程、培养方法、教育管理等方面的综合特征或主要特点,人才培养模式是由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目标、内容、方式、质量评价标准等要素所构成的相互协调的系统,是高等职业学校办学思想、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既具有一般人才培养模式的共性,又具有其自身的个性。就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属性而言,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而采取的人才培养活动的组织样式和运行方式。其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教育思想,凝聚着教育主体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主要包括高等职业教育主张、教育理论和教育学说等。
(2)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有明确目标的活动,以培养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为目标,这一目标既体现了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依据。
(3)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所涉及的人才培养活动,既包括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又包括由学校设计并组织的校外教育教学活动。虽然教育教学活动的地点不同,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学形式、运行机制、非教学培养途径等各方面的特殊性。
(4)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组织样式和运行方式,人才培养是多要素参与的集体劳动成果。
3.经济转型升级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
(1)在经济快速发展时,各类人才需求旺盛,高职教育主要招收在校应届高中毕业生,按人才需求进行培养人才。其人才的培养模式是根据其专业特点,选择大型企业作为产学研“校企合作”的伙伴,采取“工学结合”方式与“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稳定地培养社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主要选择大型企业作为“校企合作”的伙伴,其优势如下。
其一,大型企业有较强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意识。
其二,大型企业有较为完善的人力资源开发制度与机制。
其三,大型企业有较完善的技术支撑体系,有成套工程技术,较丰富的产品系列,有利于学生进行全面的专业技术学习。
其四,大型企业可容纳学习的学生多,管理方便。
其五,大型企业吸纳毕业生的能力较强,同时也需要大量的工程一线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因此,高职教育采取的办学模式是规模扩张方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校内培养人才的基本专业理论与基本技能,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工学结合的顶岗实习途径培养学生的综合工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2)当经济转型升级后,大量资源型、污染型、劳动密集型大型企业相继迁出,产业升级,使得高职院校教育的外部教育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其一,部分专业稳定的校外合作的大型企业缺失,使得学生的综合实践训练转移到中小企业,或校内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前者,由于中小企业生产技术的先进性、规范性,管理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不如大型企业,中小企业中学生可学习的内容比较单一,且企业一次可容纳实习人学生数少,加上企业对先进性的保密,因此,学生管理存在很大的难度,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人才培养的目标。而后者,学校的人才培养成本急剧上升,办学模式将发生变革。
其二,产业升级后,用人少,技术要求高。产业升级是企业及时运用成熟的科技成就武装产业,促进产品更新换代,生产与管理技术由单机自动控制向单机智能控制与流水线或全生产现场的全局控自动控制,使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更加友好,内部趋向少人化、低碳化、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化。
产业升级后,各岗位的用人要求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各岗位的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降低;各岗位的工作人员的知识要能适应产业发展需要,技能由原来具有更多的硬技能(动手具体操作的能力)转变为具有更多的软技能(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全局协调能力);各岗位分工明确,职责将被进一步强化;工作人员对各岗位的适应性加强;各岗位的覆盖面扩大。
其三,产业由原来单一制造转变成对知识、技术、产品等的创造,要求人才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其四,高职教育生源数量近年来严重减少,使得各高校之间生源竞争加剧;而大量的产业大军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提升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压力。
其五,中、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有很多重叠,需要优化,使教育资源配置优化,人才培养层次化发展。
其六,高职教育与中、小企业发展的融入度不高,与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衔接不够完善。
其七,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易就业性――专业宽口径和与产业岗位的对接性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
其八,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滞后性与社会对人才的急迫性之间的矛盾加剧。
(3)要解决以上的问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研究。
其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体制必须改革。从单一普通高中生源,按部就班的培养模式向社会开放的、多层次、分类的培养途径转变,以逐渐扭转普通高中生源不足的局面,面向社会招收在职职工与下岗人员,以提升其工作能力与就业能力,构建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为核心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立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
其二,构建职业教育产业集团。以高职教育为核心,结合产业、中等职业教育,组建区域性教育产业集团,根据产业需要,实行“订单式”培养,实现就业无缝对接就业。同时,发挥高职教育、产业的各方优势,紧密“校企合作”联盟,共同参与人才培养。
其三,构建开放的、适应产业发展要求的、实现自负盈亏的校内实训体系,提升人才的培养效率与培养质量。
其四,科学合理地构建高职人才培养各阶段的教育技术平台。人才可持续发展需要基本的公共理论知识与技能平台,产业岗位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平台,专业综合能力发展培养平台。要特别重视前两个平台技能的培养,确保专业综合能力的开发与培养。同时确保毕业生的易就业性与产业岗位要求的可对接性。
其五,重视人才的职业敏感性的培养。所谓职业敏感性,就是一个人对他所从事的行业或岗位中随时可能发生的事件所具备的敏锐的洞察力和灵敏的反应处置。其特征:一是职业敏感性作为一种职业品格,只有具有高度工作责任心的人才会具备,不爱岗、不敬业的人,不能想象会具备这样的职业敏感性;二是职业敏感性的产生,需要有相当的专业技术知识,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业务或者技术不熟悉、不精通的人,不可能产生良好的职业敏感性;三是职业敏感性作为一种职业品格,是员工的一种自觉行为,很难作出具体的要求和规范,更难以纳入考核。
学生职业敏感性的培养必须建立在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下,在规范的技术环境中,在相对长的时间内,不断地锻炼学生的技术能力,磨炼其职业精神,在周围良好的职业氛围内,感染良好的职业气息,培育职业素养。不断培养其敬业气节,对周围环境的洞察能力。具备良好的判断能力与自我完善能力。
其六,利用产业转移,继续为原合作企业培养人才。产业承接地因没有与迁入产业相对应的人力资源,或者相对稀少,造成人力资源供应紧张,对应高职专业毕业生就业容易。但迁入产业要获得对应岗位要求的合格毕业生是比较难的;高职院校新专业的设置需要对迁入产业的认识与熟悉的过程,使人才培养的进度严重滞后。因此,经济发达地区高职院校要利用原合作企业,实现跨地区联合办学,为迁出企业培养本土的合格人才,解决企业转移之初人才缺乏的困难。
其七,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要纳入当地的创新体系。
总之,高职院校必须依据行业发展、岗位群人才配置要求,根据学院师资队伍,信息资源,以及校内外精良技术装备三大基础条件,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培养途径、教学模式、教学保证体系。高职院校要充分运用三大办学要素,构建办学文化,创建办学特色,不断地与社会进行人流、资金流、物质流、信息流的交换,不断优化高职人才培养环境,实现开放办学,建立多层次的中、高职教育衔接与终身职业教育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实现自我完善与办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毛伟.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理论建构[J].学习与探索,2011,(05).
[2]兰建平.转型问道――浙江经济转型升级再审视.浙江日报,2012,(951).
[3]李克.转型升级:中国企业应该向日本企业学什么.中国经济网,2011.10.18.
[4]李坚利.再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2011-12-16.
[5]王韶清.高端技能型人才离不开行业指导.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2011-12-18.
[6]蒙启成.听鲁昕部长报告,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2011-12-18.
[7]李丽.对于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一点思考.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2011-12-18.
[8]李艇.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当正确处理外延扩张与内涵发展的矛盾.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2011-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