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金融危机概念

金融危机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金融危机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金融危机概念

金融危机概念范文第1篇

但这次则全然不同。各种指标表明亚洲的经济正在恢复正常,甚至是复兴。在西方,尽管从总体上来说,经济危机已经见底并在一定程度上回升,但人们仍然看不到其对世界经济复苏的意义。尤其是美国,人们一直在期望美国能够做领头羊。危机发生之后,全世界各国都用不同的方式来“拯救”美国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这种考量,因为人们意识到,如果美国的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也会进一步影响本国的经济。但至少迄今为止,美国并没有能够扮演此种角色。

与美国相比较,中国在亚洲的经济复苏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中国这次本身并没有金融危机,但深受外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政府在承担各种国际责任的同时,动用一切尽可能的力量来复苏自己的经济。

兼有金融与经济杠杆

西方国家在拯救经济危机过程中往往只有金融杠杆,而缺少经济杠杆。但中国政府却能同时用金融和经济两种杠杆来拯救危机,因为它存在着庞大的国有经济体。

结果是显见的。这些举措不仅带动了本身的经济复苏,而且也带动了亚洲尤其是东北亚和东南亚的经济回暖。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和中国经济体紧密相关的经济体大都开始出现增长的势头。而中国的这种复苏势头又对西方经济体产生积极作用。如果说在1997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作用仅仅限于亚洲,那么这次中国的作用超越了亚洲而对全球经济体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例如,人们发现,德国和法国的经济转好就和它们对中国贸易的增长有很大的关联。

中国的经济表现令西方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不过,事情还并非仅仅是中国的经济角色问题,从深层次看就是中国的发展模式问题。

提出“中国模式”的概念已经有很多年了,中国政府本身在这方面一直做得非常小心翼翼,并没有公开接受或者反对这个概念。中国模式本身仍处于发展过程之中,并且中国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这种模式最终是否成功,还有待检验。但是站在外部的角度,人们对中国模式则不这样看。

曾经宣称西方民主是“历史的终结”的美国学者福山(FrancisFukuyama)这些年来一直在修正他的观点。之前他把西方的民主自由制度提升到道德化的高度。但是“第三波”民主浪潮的反复和中国的崛起都表明“历史的终结”的观点已经受到很大的挑战。最近,福山注意到,尽管亚洲的印度也在崛起,并且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但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倾向于一个更有效率的中国。

开放的政治制度的发展

中国的发展表明,政治制度的发展是开放的。尽管中国还被外界称为权威主义的体制,但名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国正在发展出符合其自身文化、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政治体制。

中国政府现在唯一的意识形态就是民本主义,努力把政府的作为和人民的利益结合在一起。中国政府也努力提高政府过程的透明性,并建立各种机制使官员对人民负责。中国政治体制尤其在危机期间表现出高效率,无论是处理四川地震还是应付这次金融危机,相对于其他政治体系,中国体制的优越性就显现出来了。

中国和其他一些政治体制这些年的发展表明,民主的政体不见得能够有效服务于公众,而中国的体制也不见得不能为人民提供有效的服务,重要的可能不是大的制度构架,而是一些具体的制度和政策。

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感受和认知的这些变化对中国模式来说的确是个机遇。这里既表现为中国的硬力量,也表现为软力量。硬力量主要指的是中国的经济力量及其产生的客观外在影响,这是外界所能亲身感受得到的;软力量,就是人们对中国能够产生的经济影响力的主观认知。(很显然,这里的软力量是外界对中国的自觉的认知,是基于硬力量的影响力之上的,这和中国有关方面正在大力推动的软力量是很不相同的概念。)

机遇与挑战

金融危机考验了中国的发展模式,而中国在应付这次危机中的表现又提升了中国模式的影响力。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些变化的产生又是对中国模式的极大挑战。挑战的核心就是中国模式的可持续问题。对可持续性的挑战来自内部和外部的两个方面。外部方面的挑战指的是,当中国成为世界经济核心力量的时候,世界各国的经济外交政策都会把中国作为其头等议程来制定对华经济政策和战略,从而给中国造成莫大的外部压力。内部挑战主要指的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困难。

中国模式是个统称概念,因为中国在过去的改革开放三十年间,不同阶段经济发展具有不同的模式。早期简单地把经济增长主要是GDP的增长作为最为重要的指标。尽管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也导致了无穷的问题,例如收入分配、社会正义和环保压力等等。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的应付,那么中国经济模式就很难持续。因此,本世纪初以来,中国政府努力寻求发展模式的转型,可持续性、环保和社会公平成为了新模式的主题词。

转型机会的流失

从发展模式的转型来说,这次金融危机实际上是个很好的机会。从宏观上来说,中国可以对自身的混合经济模式充满信心。金融危机带来的压力淘汰了很多落后的产业。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政府开始建立内需型消费社会。内需型社会无疑是中国今后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同时也是中国经济崛起的最重要标志,即从世界大工厂转型成为世界消费者。

但是,有很多因素正在导致这个机会的流失。现在中国的经济复苏是政府庞大刺激计划的产物,是大量投资驱动的。银行的大量贷款是否会导致大规模的坏账?中国政府在1997年金融危机之后花了大量的力气才把坏账处理好,如果这次大规模的投资再次导致大量坏账的出现,那么就无疑会出现内生型的金融危机。在刺激内需方面,政府主要还是通过各种金融和经济的举措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但更为重要的一个消费社会所需要的制度基础还是缺失,就是说在社会保障、卫生和教育改革等方面,进步并不很大。

金融危机概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国际传导;国内外研究;现有理论体系

一、引言

金融危机的经济理论研究可以追溯到早期费雪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近期的货币主义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对金融危机也都有深入的研究,相关的理论和模型很多,但危机的国际传导(Transmission)是近一二十年才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因此相关理论不一,概念也存在很大分歧。很多学者定义金融危机传导的重点在于与经济基础变量有无关系,其中基于基础变量的一些定义为:传导、溢出效应或者基于基础变量的传染,另一些定义为纯传染(Pure contagion)。为更好地梳理危机传导的相关概念和内涵,文中不再强调传导与传染之间的区别。通过文献整理,本文给出广义概念:一般意义上,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指危机在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进行的传播和扩散,这一过程既包含危机的国际贸易传导和国际资本流动传导,同时也涵盖危机传染效应。

二、金融危机国际传导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二十世纪80年代之前,金融危机的范围通常是单个国家或单个地区,危机在国际间传递的效应。进入80年代尤其是1990年后,危机相继在多国爆发,对危机国际传导机制和路径的研究成为学术界对金融危机研究新的热点。

以九十年代几次金融危机为研究背景,众多学者发现危机的影响范围绝不再仅仅是某一国家或地区,而是通过各种途径在全球范围传导。Gertach和smets(1995)认为一国货币危机的发生会影响与之有商品和金融资产贸易联系的国家的经济基础,国家竞争力下降最终会受到货币攻击。Calvo和Mendoza(1997)认为一国的货币危机会恶化投资者对与该国有相似特征的国家的市场预期。Masson(1998)指出引起危机传导的是金融市场预期的转变,这种转变使得多种国家货币受影响的传导效应被称为“季风效应”,它由共同的外部冲击而形成,通过全球化渠道传导。Judhii Chvealie和Glelm Elslino(1998)分析了投资经理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而在投资行为中产生的羊群效应。Calvo(1999)提出了一个内生流动性模型来解释机构投资者危机期间行为的趋同性,描述出资本流动下的危机传导。Kaminsky和Reinhart(2000)分析了贸易联系和金融部门联系如何引起基于基本面因素的传导。Calvo和Mendoza(2000)强调全球化会弱化收集高成本信息的动机和强化模仿随机市场组合的动机,因而会促进金融危机的传染。Kumar和Persuad(2001)指出预期导致投资者风险偏好改变进而造成危机净传染。

美国2007年的次债危机,很快影响到世界各地,其国际传导途径多样,内容复杂,使得危机国际传导研究有了新的进展。Dooly(2008)的研究是次贷危机是否会通过国际货币体系造成美国的流动性危机,以及流动性危机是否会演变为国际收支危机。Perelstein(2009)得出美国经常账户赤字是导致危机在全球范围内传导的原因。

国内相关研究起步较晚,大多学者利用前沿理论进行研究分析,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危机国际传导理论体系的发展。范恒森、李连二(2001)将危机的传导途径概括为两大类:偶发性危机传导途径和非偶发性危机传导途径。何国通(2002)使用博弈论中信息不对称理论来分析,讨论货币危机的传染模型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引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范小云(2002)对机构投资者行为变化因素在新兴市场货币危机传染中的作用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

三、金融危机国际传导机制的现有理论体系

虽然有关金融危机国际传导的研究观点林立,还是可以将具体危机的国际传导机制从传导途径性质上分为三类:国际贸易传导、国际资本流通传导和传染效应。

(一)国际贸易传导

国家间的贸易关系是最直接最重要的的经济关系,如果一国发生金融危机,本国贸易必定收到冲击,国际金融危机的国际贸易传导包含贸易溢出传导和产业联动传导。

1.贸易溢出传导

贸易溢出传导指一国投机性冲击造成的货币危机恶化了另一个(或几个)与其贸易关系密切的国家宏观基本面,从而可能导致另一个国家遭受投机性冲击压力。一国发生的危机可以通过国际贸易途径,使与其有直接或者间接贸易关系的国家面临经济基本面的恶化,进而导致他国的金融危机。这种导致他国经济基本面恶化的挤出效应主要是通过价格效应和收入效应得以实现的。

2.产业联动传导

产业联动传导(效应)是指世界各国的产业结构虽然不同,但它们都倾向于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出口,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从而使得全球范围内的出口产业生产能力急剧扩大,各国经济因出口产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一国发生的金融危机通过产业联动效应传导到其它国家。

(二)国际资本流动传导

在过去的一二十年,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带给国际资本庞大的流动空间和自由,国际资本流动渠道也成为危机在国家间传导的最重要的渠道。国际资本流动传导可分为直接投资型和间接投资型溢出。

1.直接投资型溢出

直接投资型溢出主要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两个渠道实现。国家通过这两个渠道形成对外直接投资,为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外资,为本国获得资本的增值,但当出资国发生金融危机时,外商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成为传导危机重要途径。外商直接投资途径:当资金投资国发生金融危机时,撤回在其他国家市场上的投资,引起原资金流入国市场上出现流动性短缺或遭受投资冲击,实现危机的传导。证券投资途径与之类似。

2.间接投资型溢出

间接资本流动传导主要是指依靠国际间的银行贷款发生的危机传导,根据危机始发国是债权国还是债务国,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危机始发国为债权国,当该国发生金融危机市场流动性不足时,银行将减少国际贷款,紧缩信贷,进而将流动性短缺传导至负债国,引发金融危机;另一种情况,当危机始发国为债务国,也会引起危机传导。

(三)传染效应

部分学者从九十年代开始就对危机的传染效应进行广泛的研究,提出和定义了一些经典的传染效应,如羊群效应等。根据现有研究成果,传染效应可分为两大类:净传染效应和季风效应。

1.净传染效应

有关净传染效应的定义很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的定义较为全面:“一国的危机可能使债权人重新评估其他国家的基本因素,即使这些因素客观上没有变化,或可能导致债权人降低其资产组合的风险,趋向高质量。由于不对称信息带来的‘羊群效应’或资金管理者面临的激励,可能还伴随着投资者的‘追风’”。净传染效应包含三方面:一是债权人因一国危机而重新评估其他与危机国相似国家的基本因素,表现为货币投机的示范效应;二是债权人降低资产组合的风险,抛售原有的资产组合中属于危机发生国的资产,表现为投资组合管理和抵补机制;三是存在“羊群效应”,可能伴随着投资者的“追风”,主要是心理因素方面。

2.季风效应

由于共同的冲击产生的传导称为“季风效应”。季风效应的概念最先由Masson和Mussa(1995)提出:工业化国家大幅度经济变动引发新兴市场国家的危机。季风效应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当一国的经济政策改变时,会立刻影响到与其有密切经济联系的国家。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推进的背景下,危机爆发后的国际传导愈发明显,可预见的是金融危机国际传导机制研究将成为学者们研究危机监管和防范很好的切入点。

参考文献

[1]Guillermo A.Calvo,Enrique G.Mendoza,Rational Contagion and the Globalization of Securities Market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0).

[2]Michael P.Dooley,David Folkerts-Landau,Peter M.Garber,Will Subprime be a Twin Crisis for the United States[J].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April 2008.

[3]王春峰,康莉.货币危机的传染理论与模型[J].国际金融研究,1999(01).

[4]肖德,陈同和.西方国际金融危机理论的比较研究[J].世界经济,2000(10).

[5]范爱军.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机制探析[J].世界经济,2001(06).

[6]安辉.现代金融危机国际传导及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4(08).

[7]雷良海,魏遥.美国次贷危机的传导机制[J].世界经济研究,2009(01).

作者简介:

金融危机概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近几十年来,金融危机频繁爆发,给世界各国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影响,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并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金融危机的频繁发生表明,金融脆弱性尤其是新兴市场经济体的金融脆弱性程度严重;由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巨大产出损失表明,降低金融脆弱性的意义十分重大。正是认识到金融发展并未降低金融脆弱性,众多学者对金融脆弱性展开了深入研究,金融脆弱性理论成为金融理论研究的前沿课题。

一、金融脆弱性和银行不良贷款的概念

金融脆弱性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金融自由化、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入,金融危机不断爆发并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征:金融动荡只发生在相对封闭的金融领域内,金融风波发生前宏观经济状况良好,金融动荡与实际经济的联系甚微。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金融脆弱性概念应运而生。二十年来金融脆弱性的概念日趋流行,对金融脆弱性问题的研究也日益深入,但尚处于一个比较初期的阶段,对金融脆弱性的含义、分类存在着不同的看法。“金融脆弱性”是由金融业高负债经营的行业特点所决定的。狭义上的金融脆弱性,有时称之为“金融内在脆弱性”。广义上的金融脆弱性,则指一种趋于高风险的金融状态,泛指一切融资领域中的风险积聚,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通常所说的金融机构负债过多,安全性降低,承受不起市场波动的冲击,就是广义金融脆弱性的表现。

银行不良贷款,一般是指贷款偿还出现困难的贷款,尤其是指预期的偿还资金来源不能或不足于用来偿还其利息和本金的贷款。对不良贷款的另一种定义是,借款人超过合同预定期限未能偿还,即将蒙受损失的贷款。银行不良贷款还可以定义为:其担保品的价值贬抑,贷款的担保受到威胁,贷款损失可能性增加的贷款。

二、关于金融脆弱性与银行不良贷款理论研究综述

国内外有关银行不良贷款的讨论一般在金融脆弱性与金融危机的文献中。

马克思最早提出金融脆弱性问题,他针对1877年爆发的经济危机中提出金融内在脆弱性假说。此次经济危机中,大量商业银行破产倒闭,金融加速了私人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的进程,但同时由于银行家剥夺了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的资本分配能力,自己也成为引起银行危机的最直接原因,而相对独立性的虚拟资本也为银行信用崩溃创造了条件。这是从信用制度的角度来分析银行脆弱性,其见解是十分深刻的。

明斯基曾经论述过资本主义的金融危机、金融体系的内在不稳定性假说,他们的理论是以欧文·费雪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为基础。他认为经济周期因素直接影响着银行体系脆弱性,当经济环境较好时,企业偿还债务的风险就会比较小。当企业处于经济衰退阶段,那么企业的大量借款就会出现支付危机,这时任何一个经济波动都会引发企业甚至银行的破产,引发一系列经济问题。这是从企业的经济周期来解释银行体系脆弱性问题,认为银行产生脆弱性的主要原因是宏观经济波动,这基本代表了早期学者的观点。

三、研究金融体系脆弱性对银行不良贷款的意义

不良资产会加剧银行资产业务与负债业务流动性的非对称性、直接影响银行收益能力以及严重影响银行自身的稳定和导致银行资信下降。

金融体系脆弱性研究的意义上述国际上发生银行危机的国家,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有的国家出现政治上的动荡。在理论上,探究金融体系脆弱性的内生机制,从不同侧面探究金融体系脆弱性产生的原因,对经济学是一个贡献。在实践上,解释与预测中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对中国金融体系和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现实意义。过去五十年,中国没有发生实质意义上的金融危机,并不等于今后不发生,所以研究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对中国有现实意义。

四、金融体系脆弱性对不良贷款的影响理论分析

我国并未爆发过严重的金融危机,但金融体系脆弱性正在隐性的积累着,它的直接表现包括金融挤兑、金融机构倒闭、小规模的金融救助等等。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发生的金融倒闭事件不多,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当金融出现较高风险时,政府迅速介入通过行政性手段压制化解风险,而且这些金融脆弱性事件多与当时的金融不良贷款率过高有关。但是,出现为数不多的金融倒闭事件还是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震荡,增大了当时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影响着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

(一)从宏观层面优化不良贷款增量防范的外部环境

在金融政策上,要强化央行金融宏观指导和金融风险监管制度,逐步建立科学化的风险预警、制裁、信息调查与披露系统,督促商业银行加强风险资产管理:第一,强调银行业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性比例必须按规定足额到位。第二,制定严格的量化的商业银行业市场准入、市场开放和市场退出条件,规范经营行为。第三,根据不良贷款状况,公正、公开地评估和公布高风险地区、企业和金融机构的信用等级。

(二)从微观层面提高银行对不良贷款防范能力

1、加强经济周期分析、地区经济分析和行业分析,降低信贷集中度。经济具有周期性,但是不同行业的周期并不是同步的。银行应该做好行业分析,根据经济周期选择贷款客户。根据各行业发展与经济周期的相关性,可以把各行业分为经济周期领先行业、经济周期紧密相关行业、经济周期滞后行业和经济周期非相关行业。

2、合理设计薪酬管理制度,加强业绩考核办法中的风险因子权重。为使委托人和人的目标趋于一致,商业银行应重视将员工收入与银行盈利水平和不良贷款率等风险因素挂钩,加大不良贷款率在绩效考核中的权重。

参考文献:

 [1]唐旭.金融监管理论前沿课题.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金融危机概念范文第4篇

眼下金融海啸正在疯狂地侵蚀着华尔街,也在猛烈地撞击着全球会计界人士的心。曾经代表未来计量方向的公允价值,一夜之间由天使变成魔鬼,计提、减值、破产、覆灭仿佛都因它而起。一场关于公允价值的风暴在金融界与会计界悄然掀起。

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SFAS157)被推到了风口浪尖。随着美林、雷曼兄弟等投资银行的相继倒下,恐慌性的金融危机从华尔街到全球愈演愈烈。此前作为精准计量、客观反映金融工具计量的公允价值却被一些银行家指责为帮凶。据报道,美国的一些银行家、金融业人士和国会议员认为: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公允价值计量导致金融机构按照市价大幅减计资产,造成亏损和资本充足率下降,进而促使金融机构加大资产抛售力度,从而使价格更加下跌,对加重金融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甚至还有60多名国会议员联名写信给美国证监会,要求暂停使用公允价值计量,认为如果不停止公允价值计量,危机就不会消退。

然而,会计界人士和一些业外人士却持不同的意见。会计界人士则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与金融危机无关,公允价值并不是金融危机的帮凶,更不是金融危机的罪魁之一,指责金融界抨击公允价值计量是为其激进的放贷政策和失败的风险管理开脱罪责。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研究主管韦恩・阿普顿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会计准则并不能给企业带来损失,它只是跟随市场,并不能领导市场。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主席戴维・泰迪爵士说:“会计并非造成金融危机的原因,但会计在使市场参与者信任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方面很重要,IASB已对如何处理由信用危机所暴露出的问题作出迅速反应。” 基于金融界讨伐声一片,而会计界却是坚持与辩护,的确应当对公允价值重新思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笔者认为公允价值计量仍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并结合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对其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 二、公允价值产生原因及概念 (一)公允价值产生原因 会计理论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离不开经济及其环境的重大变化。近30多年来,世界经济处于激烈的变革时期,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也充满了高度的不确定性。而公允价值的产生正是缘于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经济虚拟化所产生的不确定性。

追根溯源,提起公允价值,就不得不提及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的储蓄和贷款危机,公允价值是这场危机的救世主,历史上被首次用于金融计量的领域。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曾发生了严重的储蓄和贷款危机,部分储蓄及住房贷款机构利用会计手段掩盖问题贷款,最终导致400多家金融机构破产,在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无力赔偿的情况下,联邦政府动用1000多亿美元联邦储备基金予以补救。这次金融危机使建立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的财务报告掩盖了金融机构因从事金融工具交易而陷入的财务困境。历史成本报告不仅不能为金融监管部门和投资者发出预警信号,反而误导了投资者对这些金融机构的判断。从此,美国金融界就倾向于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产品,而这次金融危机也大大推动了公允价值问题的学术研究。 (二)公允价值概念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2006年9月正式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SFAS157)中定义,公允价值是指在计量日市场参与者的交易中,因某项资产收到的价格或者转让某项负债将支付的价格。该定义保留了以前对公允价值定义中的交易价格,阐述了交易价格是在有序交易中,市场交易者在主市场(或最有利市场)销售资产或转移负债的价格。销售资产或转移负债是从持有资产或承担负债的交易者的角度考虑,并假设交易在计量日发生。这个定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1.交换的金额。按照IASB(IAS30)的定义,只是将资产交换或者负债清偿的金额。负债清偿的金额是明确的,即为清偿负债所支付的价格。但是资产交换的金额就不明确了,可以是购买资产所支付的价格,即进入价格(entry price);也可以是销售一项资产所收到的价格,即退出价格(exit price)。然而,SFAS157则明确使用退出价格(exit price)来确定公允价值。FASB认为,强调公允价值是退出价格的概念十分重要,因为将公允价值作为计量资产或者负债最具相关性的计量属性,目的是提供有关资产或者负债未来经济利益流入或者流出客观的、以市场为基础的预期,退出价格则能够很好的满足这一目标。

2.交易的性质。FASB对现行交易的解释是:公允价值计量假定不存在强制的情况。所以,现行交易不是强制易,更确切的说,现行交易是一种有序交易,这种有序交易假定在计量日之前对市场进行充分披露,并反映计量日存在的市场状况。

3.市场参与者的性质。对于市场参与者,FASB认为应具有以下四个特征:(1)独立于主体;(2)有广泛的知识;(3)能够合法的且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对资产或负债进行交易;(4)愿意进行资产或者负债的交易。

这一解释实际上与IASB(IAS40)的“熟悉情况的、自愿的当事人”是一致的,只不过FASB更加强调了市场因素,即强调了市场假设,弱化了主体假设,使之与公允价值的计量目标更为吻合。 三、公允价值与金融危机

此次全球性金融风暴是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结果,公允价值在其中并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而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实践中依据非公允的市场报价来确定公允价值的方式确实对危机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金融危机究其实质是个经济问题,而非会计问题,会计准则只是尽其所能做到信息透明化,及时捕捉市场波动信息并毫无保留地把真实情况表现出来。若金融机构通过放松会计计量准则来规避问题,其最终“创造”出来的利益也只能是一种幻觉,这只会延迟问题的解决,且剥夺了投资者在最需要关键财务信息时获取真实信息的权利。这样做仅仅是为了掩人耳目,做表面功夫,治标而未治本。 然而,尽管公允价值并不是引发金融危机的真正的罪魁祸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公允价值已经科学完善、无可厚非。公允价值计量在此次金融危机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

以公允价值运用的三个层级为例:按照SFAS157的规定,金融产品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为有活跃市场交易的金融产品,其公允价值根据活跃市场报价确定;第二层为交易不活跃市场情形下的金融产品,其公允价值参考同类产品在活跃市场中的报价或者采用有可客观参考支持的价值模型确定;第三层为没有交易市场的金融产品,其公允价值需要管理层根据主观判断和市场假设建立估值模型确定。另一方面,它规定金融产品“公允价值”计量标准适用优先级原则――首先看是否适用第一层的标准,不适用的情况下再逐级向第二层、第三层判断。也就是说,在证券市场有效且活跃的条件下,证券的公允价值合理且能够获得,证券性金融资产应以公允价值进行计价。在证券市场不活跃时,投资者没有市场数据可作参考,可运用内部模型或假定条件来估算其价值。而当市场失灵,证券的市场价格不能反映其真正价值时,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等确定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所以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证券市场失灵,投资者的恐慌抛售行为已经不具备理性特征,应考虑用公允价值第三层次即估值技术进行计价。在这种情况下,资产抵押类证券从157号准则适用的第一层直跌到第三层,而在第三层的估值世界中,是没有什么价值能得到公认的。在谨慎的会计师和审计师的坚持下,金融机构不得不根据市场上的“挥泪甩卖价”作为手中持有次贷资产的价值,计提了巨额的资产减值,这些天文数字般的“账面损失”扭曲了投资者心理,使市场陷入恐慌性抛售持有次贷产品的金融机构股票的狂潮。结果,便陷入“交易价格下跌――资产减计――核减资本金――恐慌性抛售――价格进一步下跌”的恶性循环,亏损、撇账、评级下调、更多坏账等接踵而来,直至金融机构无以为继,直至破产为止。

可以看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并不完美。但是公允价值对这次金融危机的推波助澜作用源于会计处理的方法,并不是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使用,而是公允价值计量还不够充分、不够完善。 四、金融危机背景下对我国运用公允价值的启示 (一)增加“经济危机”会计假设,实行经济危机会计 传统会计主要是微观角度的会计,强调的是会计的反应和控制功能。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会计的反应职能并不能够真实地反映资产或者负债的金额。因此,有必要增加“经济危机”会计假设,制定经济危机的认定指标,设立经济危机认定的联合机构,增加会计准则的内容,实施经济危机会计,探讨与之匹配的系列会计核算方法。 (二)提高估值技术的可操作性

公允价值的级次有三层,当不存在公平市价时,就需要应用估值技术来计算出相应的公允价值,可见估值技术是估计公允价值的重要方法。提高公允价值估值技术的可操作性,是要使其在实务操作中具有可操作性。

首先,要有选择地增加有关估值的信息。会计估值本身需要补充其它信息,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更应如此。即:当市场报价不公允时,应该通过考虑价格下滑时间的长短、跌幅以及市场流动性的因素,借助内部估值模型和假设条件来确定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比如增加有关建模技术以及假设的信息,从而使使用者能够适当地评估机构的风险,也可以避免各个企业各自为阵,凭借自己的主观判断来决定极端市场状况下公允价值的状况。

其次,要在会计准则和规章制度上给予明确的规定。例如,应当制定关于如何运用公允价值估值技术的操作指南,在指南中尽可能详尽地规定有关现值的确认、计量和报告问题。 (三)加强政府监管的力度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及其监管机构迅速对如何运用公允价值提出了指导意见。由此可见,在公允价值的运用中,政府监管的重要性。对我国而言,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处于发展阶段,是新兴和转型市场经济的结合体,还存在很多市场失灵的领域,因此在运用公允价值的过程中更应该突出政府监管的重要性。政府应当加强对公允价值信息披露的控制以及企业运用公允价值对应于操纵的管理,避免投资者由于公允价值的信息不对称等原因造成投资决策的失误。 五、结束语

公允价值计量相对历史成本计量模式来说仍然是金融资产计量的较佳模式,它能够及时地反映资产的现时价值,能够对报表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笔者认为,公允价值对此次金融危机推波助澜的作用源于会计处理方法,但并非因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使用,而是因为公允价值计量还不够充分、不够完善。明智的应对措施不是废止公允价值的使用而是强化公允价值的概念,不断完善公允价值的确认标准、计量方法和披露要求,使其处理更加完善。完善后的公允价值会计,必将是后经济危机时代会计计量模式的主流。

金融危机概念范文第5篇

摘 要 金融风险管理理论是现代金融学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理论体系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本文通过对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的分析,指出这场危机展现出的现代金融系统性风险的程度、深度和广度大大超出了我们对传统金融风险的认识,既对金融风险管理和监管模式带来了史无前例的挑战,也为金融风险管理模式创新赋予了新的启示。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管理

一、全球金融危机产生原因的分析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此次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呈现某种形式混合的趋势。

迄今为止国内外关于金融危机的成因众说纷纭,概况起来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是制度说,认为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制度是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第二是政策说,认为美国的高消费、低储蓄、长期低利率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是金融危机形成的主要原因。第三就是大家普遍认可的市场说,则主要从金融市场的微观角度来分析危机的原因,认为过度的金融创新、宽松的金融监管、金融机构的高杠杆、评级机构的道德风险和人性的贪婪等等都是造成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总之,造成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和原因是复杂的,不能仅仅单独从某一个方面出发去考虑问题,应该将各个方面的问题有机的结合起来去思考。

二、金融风险管理历程

(一)金融风险和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

金融风险是指任何有可能导致企业或机构财务损失的风险。而风险是一个十分宽泛的词汇,目前还远没有达成一致的认识,现在对风险解释主要有以下一些观点:1.风险是结果的任何变化2.风险是损失发生的可能性3.风险是预期损失的不利偏差4.风险是可度量的不确定性5.风险是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金融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利率风险、合规风险、战略风险和声誉风险这几种类型。

顾名思义,金融风险管理则是对相应的金融风险进行管理。金融风险管理的过程大致需要风险识别、风险度量与风险管理控制三个环节。首先是风险识别是指在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方法对实际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系统的归类和实施全面的分析研究。其次是风险度量是指对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损失范围、程度进行估计和衡量,并对不同程度的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和损失后果进行定量分析。其中风险度量的主要方法有敏感性分析、VaR估计、情景分析与压力测试。最后是风险管理控制是解决金融风险的途径和方法。一般分为控制法和财务法。

(二)金融风险管理的发展

金融风险管理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信用风险管理、市场风险管理已经全面风险管理的历程。

金融风险管理的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那时金融风险集中在金融机构,表现为独立的金融系统的风险。政府管制、资本缺乏流动性以及技术限制在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中筑起的贸易壁垒,加之中央银行控制着货币供应和汇率,从而未发生过全面的金融危机。出现的危机仅限于个别银行,突出表现为信用风险。进入20世纪80年代,曾经由银行以及政府主导的那种封闭的、严密控制的金融体系,已经被资本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所取代,经济全球化取代了封闭的国内市场,人们所熟悉的按照地域划分的市场也以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市场取代政府成为风险的承担者和解决者。此时金融风险则主要表现为市场风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则是80年代爆发的债务危机和储贷危机。20世纪90年代以后,金融风险管理在不断变化的全球金融环境中继续得到迅速发展。不仅金融机构和政府监管部门对金融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而且金融风险管理技术和手段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以信用风险的量化管理模型(如VaR和KMV模型)为代表的现代金融风险管理技术正迅速崛起,并日渐成为金融风险管理的主流。与此同时,金融风险管理由过去主要注重信用风险管理和市场风险管理发展到现在信用风险管理与市场风险管理并重,并兼顾其他风险管理的全面的风险管理系统。

三、金融风险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而随着金融危机的发生,金融风险管理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各国都更加重视完善相应的金融风险管理体系,从而使金融风险管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主要的方面。

(一)重视培养风险管理文化

一个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失败与否,不是因为缺乏信贷政策和相关的程序,即使设置非常复杂的风险控制手段,如果缺少一个好的风险管理些文化,所有这些都将是徒有形式。风险管理效果较好的企业具有共同的特征:领导者具有极强的风险意识,并极力将这种意识灌输给企业内的所有成员,即注重风险管理文化的培育。培养风险管理文化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1.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和理念。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编制各种风险识别标准,定时检查各部门的执行情况,力争做到事前控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解决,并提交相关的报告。2.重塑人本主义的企业文化。用人本主义来逐渐地取代资本主义在企业中的主导地位,把企业中的人应当视为人本身来看待,而不仅仅是看做一种生产要素。这种人本管理的本质是以促进人自身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而这种方式有利于风险管理文化的培养。

因此各金融机构应该大力培育和塑造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增强员工风险管理意识,将风险管理意识转化为员工的共同认识和自觉行动,促进企业建设系统、规范、高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二)风险管理量化技术的发展

近些年来,金融风险管理量化手段和方法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持续期和凸性概念被引入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使得银行管理利率风险的传统资产负债管理方法变更加科学。其次,随着衍生金融工具和金融工程技术的发展,各种形式的对冲风险管理更使市场风险管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一些衡量和管理衍生金融工具自身风险的指标也得到了广泛的利用和发展。但是衍生金融工具既可用于管理风险又可用于获取盈利从而带来风险的这种双刃剑性质在这此金融危机中得以充分暴露。目前,衍生金融工具自身的风险属性跟其管理风险的属性一样得到了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的充分重视。最后,VaR模型在20世纪90年代的迅速发展使得各种工具和市场上的风险的统一衡量和综合管理获得重大突破,VaR模型成为市场风险管理的一种共同标准,这种影响和变化甚至被称为风险管理的VaR革命。因此在金融危机后,金融机构重新明确了主要的风险因子和期限结构。

另外衡量金融风险的技术是多种多样的,各种衡量技术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都服务于特定的目的。因此,脱离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实际需要来评论这些技术的绝对优劣是没有意义的,重要的是要结合风险管理的实际需要选用恰当的方法来衡量风险水平,并且要注意不同衡量方法之间相互取长补短的作用。

四、对于我国金融风险管理的启示

(一)全面认识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吸取美国金融风险管理的宝贵经验

本次金融危机显示,为了切实提高我国金融监管的效率,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因采取市场主导、集中管理的模式,从分业监管逐步转向统一监管,可以考虑设立一个机构,加强金融机构的协调监管,解决目前金融领域存在的监管冲突、监管空白等问题。

(二)提高风险度量水平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持续上涨的周期,在这一过程中,极易出现追求利润、忽视风险的非理性的经营行为,一旦市场形势出现扭转,可能对金融机构的经营产生持续的负面影响,因此应该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引进先进的风险度量技术,提高金融机构自身风险管理能力。

(三)推进金融创新

美国由于大量的金融创新且没有节制的利用,导致次贷危机爆发引起金融危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金融创新视而不见。由于我国的金融创新不足,导致金融体系运作的效率低,一方面实体经济大量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大量的资金低效率的运作,我国现有的金融体系已经难以满足满足投资者多层次的投资需求,尤其是直接融资的规模远小于间接投资,债券市场发育严重滞后于股票市场。因此,各方需求表面我国金融创新是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张金清.金融风险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2]王春峰.金融市场风险管理.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

[3]余为丽.管理观察.金融风险管理理论的演进.2008.10.

[4]罗珊.华东经济管理.金融风险管理理论回顾与展望.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