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

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电影翻译;中西方文化;文化差异;翻译原则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社会和文化生活领域之间的交流也不断增强。电影在当前各国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电影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其不仅能够传播信息和抒感,而且能够更好的反映丰富多彩的生活,从而使观众获得艺术上的享受。在当前文化交流过程中,电影翻译起到了重要的文化传递作用。目前我国电影翻译总体质量还不如人意,特别是对于引进的外国优秀影响,在具体翻译过程中还要针对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综合语言规律、文化背景及心理审美等多种因素进行考虑,确保翻译质量的全面提升。

一、电影翻译时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1.电影中的审美价值及特征。电影翻译作为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审美具有密切的联系,这也使翻译工作包含一定的审美价值。但由于中西方文化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性,这也使受众在审美方面也存在差异。中国传统文化认为美感与生活相联系,而西方国家则认为审美在生活之上,与社会生活具有明确的界限。因此在电影翻译工作中,需要把握好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核心所在。电影作为生活的再现,这也使电影名称中也包含着较多的民族文化元素,在具体翻译工作中,需要遵循审美原则和文化原则,尽可能对原有国家的文化信息进行还原,并利用最为贴切的形式将其传递给受众。电影翻译工作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艺术形式,其以独特的审美理念使更多优秀的电影跨出国界,为全世界观念带来视听上的盛宴,并更好的推动了全球电影艺术的快速发展。

2.翻译工作的表达差异性。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存在较多的方面,如人们表达和思维方式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我国更重视句子之间的意合,并依靠词语的顺序来表现内容。但西方国家的人们则对句子的形合更为重视,语句结构更为严谨,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中西方人们在思维形式上存在一定的分歧,中国人更习惯综合考虑问题,对语句的暗示、归纳和含蓄更为重视。西方人则不同,其更注重分析,语句更重逻辑性。对于中西方语句结构来讲,基本都是主谓宾结构,但由于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的差异性,因此也导致基本句子结构形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英文语句结构更为紧凑,能够明确的表达出词语之间的关系,在句子中更多的会应用到衔接词语。汉语句子相对简单,句子较为松散。在电影翻译过程中,由于电影中的台词相对简单,为了能够更好的表现出故事情节的紧迫感,不仅要做到词句节奏对称,而且还要能够让观众理解,要符合电影表现内容的同时,还要与汉语或是英语的特征相符合。

3.电影翻译中不同文化的差异性。语言承载着一个国家地区的民族文化,因此不同语言其具备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背景,这也使处于不同地区的人们对其他地区的语言很难理解。因此对于具有地区文化的语言信息,在电影翻译过程中需要做到正确翻译。需要根据不同国家民族的不同文化习惯来准确对语言的使用方式的进行表达,从而使观众能够更好的理解电影中蕴涵的文化元素。在具体翻译过程中,对于涉及到区域地理文化方面的内容,在翻译时要进行适当的补充,这样观众在观看电影过程中也能够更方便的对电影内容进行理解。

二、电影翻译工作者需要遵循原则

1.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强化双方优势互补。任何一种文化都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对于电影翻译工作者来讲,需要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这样在电影翻译过程中,能够将文化背景背景更好的在电影翻译过程中进行渗透,有效的避免了将文化背景孤立于语言之外,使其成为观众对电影进行深刻理解的辅助手段。在电影翻译工作中,无论是翻译还是文化背景都是服务于观赏这一共同目的,将二者有效的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发挥出语言对思想和情感的表达,全面提高观众跨文化欣赏电影的能力。

2.增进文化交流,提高翻译水平。任何一种文化都具有其精华部分,同时也存在糟粕。因此在电影翻译过程中,电影翻译工作者需要注意中西文化的互补性,做到兼取并蓄,实现双方文化的相互借鉴和相互交融。随着国际间电影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大,人类各种文化差距的逐渐缩小,电影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也同样对异域文化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注重不同文化差异性的特征,不仅能将新鲜元素注入本国文化之中,也能促进本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加速“文化全球化”的进程。在增进文化交流的同时,电影翻译工作者除了培养自身的语言基本能力外,还要学习双方的文化,因为一定的文化语境赋予了该语言特定的意义。加强对语言文化差异的学习,提高翻译水平是缩小电影文化差距的必由之路。

三、结束语

不同国家存在社会文化方面的差异,这也使电影翻译会受到不同文化的制约影响,使其印上社会文化的烙印,更好的将中西方文化差异凸显出来。当前我国电影事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一些西方国家优秀的影片不断被引入我国,这也进一步增强了中西方文化差异之间的碰撞。作为电影翻译工作者,需要在具体翻译工作中更好的实现对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了解其差异,形成优势互补,全面提高电影翻译的水平,增进中西方国家之间文化的交流。

参考文献:

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文化差异 初中英语 教学水平

从哲学的角度看,语言和文化是矛盾与统一的结合体,相互依存,任何一个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英语的背后是深厚的西方文化背景。因此,学生要想学好英语,就必须充分了解其背后的文化背景。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加强学生对不同文化差异性的了解,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提升教学水平。

一、了解文化差异的重要性

1.了解文化差异,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也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诱因。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介绍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学习成绩。举例说明,教师可以介绍西方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及风俗习惯等,让学生比较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对西方的文化产生探索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2.了解文化差异,促进跨文化交流。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人们在生活习惯和交流习惯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学生如果只知道交流,不了解对话之人所处的文化环境,在与西方人交流过程中就会出现问题,得罪人而不自知。比如英国人见面喜欢谈论天气;而中国人受饮食文化的影响,见面喜欢谈论吃饭的问题。如果不了解各个地方的打招呼用语,就会让别人产生误会,其根本原因在于文化差异,学生只有充分了解西方文化,才能消除中西方交流之间的障碍,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英语的使用越来越普及。在我国,小学就已开设了英语课程,而初中是英语学习的重要阶段。然而初中英语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

1.英语教学普及面窄,地域存在差异性。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之间存在差异性。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教育水平相对较高,在小学甚至是幼稚园孩子就已经开始英语学习。然而,在一些比较贫穷的地区,教学条件相对落后,没有教学英语的条件,导致这些学生在进入更高一级学校学习时成绩跟不上,从而挫伤了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2.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成果不明显。

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英语的教学只是为了应付做题,教师在讲课文时,主要讲解单词、词组、难句、句型,讲解一些固定用法,没有新意,而且记忆量大,容易造成学生学习的厌烦心理,降低学习的兴趣。此外,教学当中忽视了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学生不能学以致用,背离了学习英语的初衷。

三、提升初中英语教学水平的方法

1.广泛阅读,拓展知识面。

阅读是学习的一种方式,阅读有助于知识的积累,知识面的拓展,因此,要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仅仅靠教师讲解教学内容是不行的,学生还要进行大量的英语阅读,通过阅读了解西方文化,有效地促进英语学习。阅读方式很多,学生可以阅读英国文学作品及英语报刊,收听英语广播等,了解西方的文化;同时,收听广播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通过阅读,了解西方国家的民俗文化、、社会发展等,加深印象,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这样可以实现跨文化交际,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2.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加深对英语的理解。

当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带动了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在教学中播放英语原声电影,体现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电影,如《刮痧》、《喜宴》等,也可以展示一些与教材相关的文化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媒体教学,将课本内容通过图像、声音表现出来,营造一种丰富多彩、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引起学生对新文化的好奇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诱发学生主动探索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情境对话,锻炼学生开口“说”英语。

口语是英语学习当中重要的一部分,学生学英语就是为了交流,光学不会说是教学的一种失败。当前,大部分学生跟外国人交流时都存在障碍,究其根本,是因为学校忽视了英语口语的学习。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可以提供一定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在英语的环境中感受西方文化,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例如:教师可以截取一些经典电影的片段,进行角色扮演,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创办英语角,鼓励学生与外国朋友进行交流。在不断的对话过程中了解对方的文化习惯,同时锻炼自己的口语能力。学习是一种主动行为,学生自己要树立明确的目标,主动地说、交流,才能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三、结语

初中是学习英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英语学习为以后的英语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影响高中英语学习。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因而,教师不但要在教学中展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还要对学生进行西方文化知识的渗透,提高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水准,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熟练运用英语,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范文第3篇

中西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自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具有鲜明的特色。本文首先对中西文化的基本概况进行了阐释和说明,并且从几个方面进行了对比找出两者差异所在。我们应该把握中西文化各自的优势,找到互补之处,在中西文化交融之中推动我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一、中西方传统文化概况

(一)中国传统文化概况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民族为创造主体,在中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影响了整个社会历史的,较为稳固而又具有动态特征的物质文化和精神观念文化的总和。[1]中国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中华民族在区域位置上比较独立,但在文化上形成了强大的向心力,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具备内聚性,与此同时,中国辽阔的地域又使得各种文化的构成因素有较大的回旋余地。从地理环境来看,复杂的地形和多样的气候使得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和互补性;从物质生产方式来看,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固有的特征,即相对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具有相对封闭性特点的文化;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中,无论战乱纷争,政权更迭,其主流仍是中华民族的统一性和整体性,使得中华文化具有了稳定性和延续性。但是我们也必须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基本上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进行的,被深深的打上了封建社会的烙印,既厚重、质朴、进取,也包含着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的弱点。

(二)西方文化概况

西方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和政治概念。作为世界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西方文化,其源头主要有两个:古希腊罗马文化和古希伯来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是一种具有世俗精神的文化,在思想、科学、艺术、历史等各方面取得了令后世侧目的成就。中世纪以来,以希伯来宗教理想为核心的基督教文化占据了主导地位,标志着西方社会开始从古典奴隶制向中古封建社会迈进,影响了整个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当时宗教神学占据主导地位,控制着思想文化领域,后来,世俗精神和宗教精神相互冲突和融合,文艺复兴阶段形成。文艺复兴后的两百年间,世俗文化与宗教文化始终处于矛盾的冲撞之中,彼此相互撞击和融合的本文由收集整理结果就是形成了西方近代文化。

二、中西文化的差异

(一)儒道两家的思想传统与基督教的宗教情结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与中国古代传统社会的历史状况和文化特点相适应,对国民的思想渗透非常深刻,给予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以重大的影响。儒家思想经过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其核心仍是一脉相承的。先秦儒学提出了以仁为核心,以礼为规范的理论架构,其核心是“仁”,包含极为丰富的政治和伦理内涵。在政治上,主张实行“王道”和“仁政”,要以德治国;在自我修养方面,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传统教育中,德教为先,育人重德。另外,儒家的其他思想诸如重义轻利的义利观,民本思想和君权至上的思想也对我国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以老庄思想为核心的道家思想也对于中国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儒道互补,对我国文化的发展增加了丰富的内容。

多个世纪以来,作为西方文化主流的基督教一直左右着西方人的道德理念,使其成为一种人道主义精神,起到了一定的道德作用。宗教精神则是以信仰为基础,以神人合一的人格精神为指导和召唤的道德使命。西方文化有着深厚的宗教传统,宗教精神渗透到西方思想文化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与西方的伦理道德观念有着密切联系。基督教文化首先是一种信仰体系,代表着一种道德价值观念,其核心是拯救意识与博爱精神。[2]这种精神境界作为宗教精神的真谛和精华渗透于西方文化的血脉中,使得宗教作为一种信念去培养和启发人的感情,协调了人际关系,稳定了社会秩序,营造了良好的道德风尚,在历史上起到了积极进步的作用。但是在中世纪时期,教会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宗教禁锢了科学、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到处充斥着愚昧和野蛮,文化成为宗教的附属品。文化的发展缓慢又反过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世纪社会历史的发展进步。

(二)天人合一与驾驭自然

中国文化相对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的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总体上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包括人的道德观念与自然理性的一致,人的行为和自然运行的统一两个方面,体现人与自然界万物的息息相通、和谐交融,强调天、地、人、物各安其位, 融洽相处。[3]尽管不同的思想家和哲学流派对天人关系的理解和追求不甚相同, 但它们在相对互补、融合与发展中所呈现的天人合一思想的主导倾向是清楚的, 其终极观点都是一致的,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

作为海洋文化的西方文化形成了一种谋求驾驭自然、征服社会的精神。西方文化也认为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但认为自人类出现以后, 人不仅应当独立于神,而且独立于自然,人与自然分为两极并且被严格地区分开来,主要从人与自然对立的立场来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人看成是主体,把自然世界看成是客体,认为提倡认识自然世界,并改造、征服自然,从而发展出科学理性精神。即使是宗教与神学统治下的欧洲中世纪黑暗时代,也遏制不住伽里略、布鲁诺等科学家对大自然、对知识和真理的探索。

(三)家族本位与个人本位

与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相适应,产生了家族本位意识,强调个人的存在与发展必须同整个社会、整个家庭的存在与发展统一起来。从家族本位出发,中国文化强调群体和社会意识,个人利益应该服从社会整体利益,个体的欲望和价值以群体的欲望和价值为转移,个体的利益和需求通过整体的发展来满足。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伦理本位和道德至上具有两重性。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对于我国的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产生了很大影响,使人们认识到家庭是社会关系的纽带,由家而国、家国一体,进而重视个人对家庭的职责和对社会的义务,这对于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泯灭了人性,束缚了人们民主思想的发展,压抑了个人的自我意识,忽视了个人的权益,萎缩

了民族的进取精神。

西方文化则奉行个人本位,以个体的人作为社会的核心,以自我为中心,重个人、重竞争、注重人的人格和尊严。这种个性开始于古希腊时代,经过文艺复兴时期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成为西方国家一种典型的文化形式。其个人本位思想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个人本位的价值观,在西方文化中有着具体表现,正如美国的《独立宣言》所讲的,人生而平等,上帝赋予他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以及对幸福的追求。[4]

三、中西文化的交融

(一) 中国文化的西传及影响

中国文化基本上是一种开放型的文化,不是保守的、封闭的,其发展过程本身就证明了它的开放性。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不仅仅是中华民族各族文化融合的过程,也是与异质文化交流的过程。它对域外文化具有强大的兼容力,以汉族文化为主体,融合了境内各少数民族文化,又兼容了外来的文化。中国文化自它产生之日起,就不断向四周扩散。中国文化向西方传播最早的是物质文化。从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正式开辟通往西方的道路,经过东汉时期班超班固父子的苦心经营,丝绸之路成为连接中西方的陆路通道。大量的物品沿着丝绸之道,经过安息、埃及等地,源源不断流向西方,直至罗马。随着中国丝货等物品长期大量的流入,中国的养蚕、丝织技术也开始向西方传播。唐宋时期和元代,由于中西方海路的开辟和蒙古军对西方的军事征服,中西人员往来频繁,中西关系更加紧密,形成中西文化的交汇。[5]这个时期西传的中国文化,除了物质文化外,主要是中国的科学技术,特别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了西方。马克思就曾经说过:“在欧洲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开辟的历史性的航行对中西海路交通产生了突破性作用,使中西文化交流又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个时期传入西方的中国文化主要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理论观念。中国文化的西传,使许多欧洲人认识到西方文化并非世界上唯一最早的文化,特别是中国哲学思想传入西方,成为西方某些启蒙思想者同基督教文化进行斗争的思想武器。

(二) 西方文化的东渐及其影响

与中国文化西传和对西方的巨大影响不同,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完全取决于中国文化魅力和西方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西方文化传入中国除了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也不可避免的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和挑战。

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 跨文化教学 教学模式 构建策略

引言

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之一,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人们运用英语实现了思想和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在潜移默化之下,虽然人们的思想意识发生了一些变化,然而本土文化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一点在英语教学中尤为明显。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大多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用发生在身边的例子帮助学生记忆。这种教学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但是从长远来看,阻碍了跨文化思维模式的形成。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中西方文化的有机结合,在英语教学中应构建跨文化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一、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跨文化教学的意识淡薄。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学大纲的内容投入了过多的关注,完全按照大纲的要求组织教学活动。而教学大纲中只是说明了学生需要对英语词汇、语法、句式的掌握程度,没有将对文化的要求涵盖其中,所以教师很少向学生讲授西方文化,学生对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知之甚少。同时,教师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也比较有限,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在学生提出疑问时往往敷衍了事,在此情况下,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很难形成。

2.教学方法不合理。虽然大学英语课本中涵盖的内容比较广泛,但是大多是语言方面的知识,真正涉及到文化的文章少之又少,教师将教学侧重点也放在了词汇和语法的训练上,希望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实际上,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应该活学活用,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这正是传统英语教学的弊端。如果说句式和语法是英语的框架,那么文化则体现了英语的内涵,只有知其内涵才能灵活搭配框架,英语教学也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缺乏跨文化实践活动。语言是人们交流的重要方式,人们用语言来表达心中的想法,对语言的应用水平也在不断的练习中得到提高。英语对于学生而言是全然陌生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说的都是汉语,学生只能在课堂上才能学习英语,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英语的正确使用方法。然而英语课堂安排的内容较多,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理论知识的教学上,很少为学生提供实践练习的机会,更没有为学生创设跨文化交流语境,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识过于浅显,跨文化教学也很难顺利实现。

二、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模式构建策略

1.语言和文化并重,相得益彰。大学生的思维活跃,思想上比较开放,易于接受新鲜事物,而且有着一定的英语基础,这些都为跨文化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设计跨文化教学的具体方案,并在教学中适时地调整,促使跨文化教学的顺利开展。一般来说,跨文化教学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基础知识的教学,训练学生的语音、语法,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的使用英语句式。其次是文化教学,教师可以挑选教材中有代表性的课文,也可以从网络、课外读物中摘抄优秀的文章,向学生讲述西方文化。最后是综合教学,将语言和文化结合起来,让学生用英语来解答文化类的问题。完成上述三个阶段的教学后,学生的语言和文化知识必将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2.从课外读物中学习文化知识。英语教材中叙述西方文化的文章较少,不能满足跨文化教学的实际需要,为了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教师应选择一些优秀的课外读物供学生阅读,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程度,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在长期的阅读训练中学生的英语水平也会有显著的进步。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综合考虑读物的趣味性、知识性和时效性,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比较中西文化,求异存同。在英语的跨文化教学中可以采用对比教学法,将中西方文化进行对比,让学生看到二者之间的差异,以强化学生记忆,提高教学效率。比如说中国传统文化讲究谦虚、内敛,而西方文化是外向、张扬,在遇到别人的夸奖时中国人的想法是推辞,说明自己身上的缺点和不足,西方人则是直接表达感谢;在中国人的心中龙是善良、勇敢的象征,西方人则将其当作恶魔的代表。由此可见,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之大。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选择对比性的文化进行研究,也可以让学生说一说他们对西方文化的认识,这样学生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对本土文化也会产生深刻的印象。

4.开展多样化的跨文化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内外开展跨文化活动,创设丰富多彩的语境氛围,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是构建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不同的情境,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会产生情感共鸣,将自己带入到角色之中,学生的表现力将被最大化的激发出来。

结语:语言是经过长期演变而形成的,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英语教学不只是单纯的让学生掌握英语交流的技巧,更是需要学生去理解西方文化的内涵,能够在中式思维和西式思维之间灵活的切换。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应将文化知识渗透到语言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大量的文化情境,那么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会形成良好的语感,对语言和文化的理解会更加透彻,英语的应用水平也会迈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范文第5篇

【关键词】本土化改造 西方文化意识 扭曲 圣诞节

一、圣诞节的中国现象

英语学科中渗透了大量的西方文化意识,使得现在的年青人对西方节日更了解与崇尚,忘却了中国的传统节日,颠覆了中国人学英语的本质。

西方节日在中国越来越盛行,以比较突出的圣诞节为例,每到平安夜前夕,到处都能听到圣诞歌声,也能看到圣诞老人的画像,还有很多人到商场购物。实质上圣诞节是基督教为庆祝耶稣诞生的节日,基督教在西方很多国家处于国教或者等同于国教的地位,对西方文化影响很大,圣诞节就是一种属于世界的宗教文化。现在的圣诞节,不仅成为了基督徒喜欢的节日,也是所有人喜欢的节日。

当下,西方节日圣诞节已经全面走入了中国人的生活,中西方文化开始融合,同时促进了中国的经济消费,也使中国人不断学习国外先进之处,走向国际化。

从圣诞节的庆祝方式来看,完全是中国式圣诞节。全球化的浪潮使圣诞节落地中国,但国人对圣诞节除了新鲜和好奇,也不可避免地带着些许盲目。于是,圣诞节就成了年轻人的狂欢节;商家的销售节;单位的公关节。

二、透过现象看本质,圣诞节的本土化改造是一种异化

长期以来,人们已经对春节等传统节日的内涵并没有随着时代得更迭而注入新的内容,不能满足人们,尤其是青年人的文化审美需求。而圣诞节则是全新的节日形式,自然能引起和满足人们的求新、求变的心理。喜过洋节既是时尚,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它体现着中西文化交融下的文化选择和价值追求。此外,崇洋心里是年轻人选择圣诞节的原因。

西方国家的圣诞节并没有大型的派对和舞会,因为在西方传统里,圣诞节是一个与家人团圆的日子,就像中国的春节。一家人会聚在一起,享用一顿大餐,然后在圣诞树下拆开礼物,然后一起去教堂。

中国的节日遵循的是自然节气,以家庭为准形成闭合空间;西方节日就属于大社会的东西,超出家庭范围。随着中国社会的城市化,这种以“洋节”作为人际聚合方式的交际应越来越流行。究其本质:以圣诞节为借口的文化盛宴。国人在西方的意识形态(自由主义)、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上的载体,确切地说是赋予文化意义的载体,圣诞节正好充当了这一角色。

圣诞节是西方文化元素的集合体。当国人以圣诞节作为趋向西方生活方式的载体时,圣诞节的宗教意味(内容)被抽离,此外的各种文化元素(形式)被留取,并被无限放大。也就是说,圣诞节完成了一次本土化的改造――异化。圣诞节不再是圣诞节,而是国人以圣诞之名所拥享的文化盛宴。

换个角度来说,中国人过圣诞节也是对自己生活方式的改造和丰富,外国人是“圣诞树下吃火鸡,平安夜里开舞会”,中国人则是“圣诞树下吃饺子,平安夜里逛大街”。传统文化中的春节炮竹声中吃饺子的生活方式在圣诞节的影响下,又增加了在圣诞树下吃饺子的异域风味。

三、交流与融通:从形式化改造走向文化交融

在中国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互动过程中,中国人逐渐地培育出了对待外来文化的一种相当开放的民族文化心理。对西方文化采取一种相当开放的立场,是获得本土文化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与权利的一个必要条件。逐渐学会把西方文化中那些具有全人类共享性、继承性、融合性的先进文明成果与西方文化中的消极面加以区分,分别对待,而不是一概排斥。

西方节日、西方文化的介入,给中国带来更多的新变化。促进了作为文化载体的人由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人们频繁地与外国企业、三资企业打交道,大量接触外国人士和外国的精神产品,因此不断地受到外来西方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强化了竞争观念、时间观念、效率观念、商品意识、服务意识和效益意识。

在文化媒介化所产生的远距作用下,中国的本土文化显然也已被深深地打上了全球化的印记,并出现前现代文化、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等多元、异质文化并存的格局。西方现代思潮对中国文学,尤其对当代文学的影响与渗透是全方位、多层次、无处不在的。伴随引进发达国家的设备、科技和管理方法的同时,西方文化也涌进中国来,首先接受它的便是当代中国青年。其他,在各种习俗方面,西方文化也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礼仪习俗,消费习俗,饮食习俗,居住习俗,婚丧习俗等都产生了根本改变。在跨文化交流中,我们既要吸收外来文化中一切有利于我国经济文化健康发展并能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元素,洋为中用,也要保持头脑清醒,尽量限制外来文化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节日是文化的一个方面,文化只是英语学习中的一个方面。西方圣诞节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慢慢进入中国人的生活,中国的中青年人群在接受圣诞节的同时,将其进行了本土化的改造。中国人在接受西方节日的同时,也没有遗忘中国传统节日和文化。中西方的节日文化互相渗透、相互融合,这是两种文化紧跟时代潮流、永葆生命活力的一大福音,也是中国走向世界、走向国际的必需之路。

参考文献:

[1]华哲.引进洋节莫异化[N].江苏经济报.2006(12).

[2].圣诞节,是一种什么情结?[N].金昌日报.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