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口腔正畸的健康宣教方案

口腔正畸的健康宣教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口腔正畸的健康宣教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口腔正畸的健康宣教方案

口腔正畸的健康宣教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成人;正畸;矫正;护理干预

正畸作为口腔科比较常见的治疗方法,好发于青少年患者,近年来,随着正畸技术的提高,以及成年人对美观欲望的提升,成年正畸患者的比率也呈逐年增高趋势。由于成年患者多伴有其他口腔疾病,并且生长发育已经完成,颅面骨缝已经融合,生物反应性明显降低,这个正畸治疗和护理带来较大难度[1]。本研究中,2011年02月至2012年02月期间,我院诊治的成人正畸患者,修复正畸矫正治疗前、中、后期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02月至2012年02月期间,我院诊治的42例成人正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干预),每组各21例。21例对照组患者中,男6例,女15例,年龄190~400岁,安氏Ⅰ类错牙合4例,安氏Ⅱ类错牙合17例;21例观察组患者中,男5例,女16例,年龄195~405岁,安氏Ⅰ类错牙合3例,安氏Ⅱ类错牙合18例。在性别、年龄、原发病方面,两组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患者首先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大约3个月后,待牙周炎症基本控制,牙松动度明显好转,X线检查显示牙槽骨吸收静止后,应用直丝弓矫治器(德国登特伦MBT),进行正畸矫正治疗。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①治疗前口腔护理[2]:成人牙周组织存在增龄性反应,所以正畸治疗前,需要进行全面牙周治疗。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口腔卫生宣教,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掌握矫治器戴入后的卫生维护方法,指导患者正确刷牙、漱口等常规清洁方法。②治疗中护理[3]:成人社交相对较多,部分患者由于矫治器带来的不便,而中途放弃治疗,所以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给予成人患者牙周健康维护的咨询和指导,并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时给予心理疏导,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③维持阶段护理[4]:成人正畸患者需要长时间佩戴矫治器,护理人员不仅要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和清洁,还要与患者保持联系,及时沟通病情,督促患者及时复诊。

1.4 观察指标 及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平均随访6个月,观察和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患者满意度。临床疗效分为:①治愈:尖牙Ⅰ类咬合、后牙尖窝咬合良好,前牙覆胎正常,上、下牙列排列整齐,无间隙、扭转。②有效:尖牙Ⅰ类咬合、后牙尖窝咬合有所改善,前牙覆胎基本正常,上、下牙列排列较整齐,牙齿扭转有所减少,牙列中无明显间隙。③无效:尖牙Ⅰ类咬合、后牙尖窝咬合没有变化,前牙覆胎不完全,上、下牙列中存在明显间隙。根据患者对术后矫正疗效的满意程度,将患者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的治愈率明显升高,P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升高,P

3 讨论

成人生长发育已经停止,骨代谢和牙槽骨的改造相对较慢,以及牙齿移动速度也较缓慢,所以,对于正畸的矫正治疗时间相对较长。成人龋齿、牙周疾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增加了矫正治疗的难度。在矫正时间、治疗费用,以及矫治器外观等方面,成人正畸矫正与青少年有着明显的差异。

成人正畸过程中,患者可能要与医护人员进行问题探讨,护理人员需要考虑到患者的害羞、自卑心理,酌情提供单独诊室治疗,同时,根据患者不同心理特点,通过主动交流和沟通,了解患者的各种疑虑和问题,及时给予回答,树立患者治疗的信心。护理人员需要将治疗方案、治疗时间、矫治器舒适度,以及矫正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详细告知患者,使患者充分认识到治疗的必要性和风险性。护理人员讲述疾病的相关知识和口腔保健的健康宣教,正畸治疗过程中,告知患者保持口腔卫生,矫治器佩戴过程中,遇到不适症状时,不能随意加力,应及时就医,定期复诊。

本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愈率、患者满意度均明显升高,总而言之,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成人修复正畸矫正治疗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 考 文 献

[1] 郑之峻.成人牙周病的正畸治疗及护理.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4):1285.

[2] 涂平.成人牙颌畸形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9,26(1):44.

口腔正畸的健康宣教方案范文第2篇

湖南永州市中心医院口腔科,湖南永州 425000

[摘要] 目的 探讨下前牙先天性缺失患者牙列正畸治疗过程中如何确定和选择最理想的方案。方法 观察组40例患者接受标准MBT直丝弓矫治器矫治,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标准方丝弓固定矫治。结果 经过系统矫治之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正畸治疗效果,使得牙颌面外观更加协调,前牙排列更加整齐。在矫治用时间方面,观察组(18.7±2.7)个月,对照组(21.3±2.5)个月;在口腔感染等并发症方面,观察组2例,对照组7例;在满意度方面,观察组87.5%,对照组62.5%。以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BT直丝弓矫治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正畸治疗效果,不仅可以有效协调牙颌面外观,而且能够大幅改善软组织侧貌。

关键词 下前牙缺失;牙列;正畸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8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9(c)-0103-02

在牙科临床上,先天性前牙缺失属于一种常见的牙科疾病。前牙缺失将直接导致牙弓不和谐,从而导致患者存在咬合关系紊乱问题,不但会患者影响正常的咀嚼功能[1],同时还会给患者面貌形象带来极大负面影响,所以,针对牙缺失问题予以积极的正畸治疗便显得尤为重要了。现阶段,随着医疗技术水平以及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重视口腔健康,牙缺失的正畸及修复治疗得以发展且日趋成熟。为探究如何更好地实现对牙缺失的正畸治疗,该研究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就诊于该院的40例下前牙先天性缺失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标准MBT直丝弓矫治器的矫治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就诊于该院的40例下前牙先天缺失患者为研究对象,男10例,女30例,年龄9~15岁,平均(10.3±3.2)岁。牙列缺失情况:①缺失2颗下前牙的患者为10例;②缺失1颗下前牙的患者为30例。接受MBT直丝弓矫治之前没有拔牙史,予以临床检查发现存在下切牙缺失,行X线检查显示没有相应的恒下切牙胚。常规收集患者以下资料:①全颌曲面断层片;②头颅侧位片;③X线定位牙片等。取同时期的该类患者40例施以标准方丝弓固定矫治,设为对照组,在一般资料方面和观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标准方丝弓固定矫治技术主要操作步骤如下:对缺失的牙列进行调整,使牙弓排齐整平,并对间隙进行合理分配,压低下前牙、直立缺隙侧倾斜牙等。下面将针对MBT直丝弓矫治予以进一步探讨。

1.2.1 MBT直丝弓矫治器 40例患者均采用MBT直丝弓矫治器(3B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予以治疗。

1.2.2 拔牙矫治 上牙列存在拥挤或者前突问题,下颌出现一定程度后缩,前牙覆合、覆盖较深,磨牙为远中关系的患者,建议行拔牙矫治[3]。40例患者中,28例接受上颌拔除双侧第1双尖牙的矫治方案,值得一提的是,缺失2颗下前牙的10例患者全部接受拔牙治疗方案。

1.2.3 不拔牙治疗 上下颌骨大致属于正常发育,ANB角没有超出正常范围[4],上牙弓不存在明显拥挤或者明显散隙,上前牙牙轴没有异常,磨牙呈现出中性或者轻度远中关系,对于此类患者建议行非拔牙矫治。40例患者中,有12例患者接受非拔牙治疗这一方案。

1.2.4 具体措施 ①制作上下颌印摸,明确缺牙个数及位置,测量缺牙间隙,在参考患者错牙合类型制定针对性的矫治方案,设计合理的正畸或“正畸+修复”方案。②以正畸治疗方案为依据,对计划拔牙患者将目标牙齿拔除。③安置直丝弓矫正器,对异常牙进行矫正,构建适宜的正畸基础。④对前牙反牙合、深覆牙合以及深覆盖等进行矫治,一方面帮助前牙消除异常的覆牙合覆盖关系,另一方面恢复正常的上下颌关系。⑤缩小牙列间隙,尽量实现前牙中线居中,并和后牙保持稳定的咬合关系。⑥上下颌均存在散在间隙,对侧存在先天牙齿缺失患者建议对缺牙间隙行关闭处理,不再予以义齿修复。⑦对保证上下颌牙量对称,同时规避拥挤问题,可直接借助直丝弓矫正器将牙齿有效排齐,并将间隙关闭。⑧如果上下牙牙合关系正常,缺牙间隙必须通过义齿修复的患者,可于所需开创间隙位置配以精确度良好的弓丝造型,对其前后呈倾斜状态的移位牙进行扶正,得到操作所需要的间隙。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该研究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经过系统矫治之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正畸治疗效果,使得牙颌面外观更加协调,前牙排列更加整齐。在矫治用时间方面,观察组15~24个月,平均(18.7±2.7)个月,对照组18~27个月,平均(21.3±2.5)个月;在口腔感染等并发症方面,观察组2例,对照组7例;在满意度方面,观察组87.5%,对照组62.5%(满意度通过统一制式的表格在患者接受矫治治疗20个月时进行调查,满意度=满意例数/各组总例数×100%)。以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3 讨论

3.1 前牙缺失矫治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该背景下,人们对自身面貌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健康人的牙列是完整的,能够有效维持面部的形态,如果存在前牙缺失这一问题,则会使得患者唇部缺乏必要的支持[5]。

3.2 正畸治疗

对于下前牙先天性缺失患者应予以“正畸+种植义齿”联合疗法[7],通过正畸治疗,可对某些前牙予以合理的调磨改型,虽然耗用时间相对偏长,且需要患者积极配合,但由于完全属于患者自体牙齿,因而不仅舒适,而且美观。与此同时,还能够最大幅度保留患者牙齿原有的各项功能以及牙髓活性,在正畸掩饰性治疗的帮助下,可以使患者牙排列恢复整齐,咬合关系恢复到基本正常形态。综上所述,对青少年先天性缺牙患者予以正畸治疗属于较为科学的治疗方案。

对下前牙先天性缺失患者进行正畸治疗时,应为其制定一个合理的正畸方案,对于下前牙先天性缺失患者而言,是否通过拔牙方式予以治疗,需要全面考虑上述因素。与此同时,应通过头影测量以及分析来获取患者面部侧貌突度信息,可将该信息作为拔牙与否的辅判断信息,从而实现在正畸治疗中予以相应改善。

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往往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疗程,一般为15~24个月左右,这也是其明显的不足之处。Wheeler等人对该类患者进行正畸治疗时发现,患者的依从性和矫治成功之间存在直接而密切的关系[11]。所以,应重视并做好患者的宣教工作,介绍清楚修复操作前正畸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最大程度获得患者配合。由该研究结果可知,无论在矫治用时方面[(18.7±2.7)个月vs(21.3±2.5)个月],还是在并发症率方面(5.00%vs17.50%),又或者在患者满意度方面(87.50%vs62.50%),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MBT直丝弓矫治比标准方丝弓固定矫治更具临床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腊忠,刘运桂. 前牙深覆合伴下前牙严重磨耗的正畸修复联合治疗[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2):64.

[2] 冯淑敏,曾赞文,殷慧. 正畸治疗后下前牙拥挤复发的牙性因素[J]. 广东牙病防治,2011(2):97-100.

[3] 陈晓明,唐瞻贵,刘友良,等.上颌埋伏阻生前牙正畸治疗的临床研究[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1(6):369-371.

[4] 蒙龙江. 牙周炎致错位前牙正畸治疗后牙根吸收的临床分析[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9):1089-1090.

[5] 房小云. 上颌埋伏阻生前牙正畸治疗的临床分析[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2(4):504-505.

[6] 王博,沈国芳,房兵,等. 微手术正畸治疗骨性Ⅲ类错伴下前牙区牙槽骨发育不良的效果评价[J]. 上海口腔医学,2012(5):535-540.

[7] 李娜,米方林. 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正畸矫治前后下前牙牙槽骨密度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学工程,2013(10):32-33.

[8] 高海涛,刘建国,徐建军,等. 牙周炎致错位前牙正畸治疗后牙根吸收的临床研究[J]. 口腔医学研究,2010(3):411-413.

[9] 蔡巧玲,许粼于,罗彩云. 成人安氏Ⅱ类错畸形固定正畸治疗后下前牙拥挤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J].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10(6):456-458,470.

[10] 王晓洁,孟慧萍,郭莉,等. 外伤前牙正畸助萌术后纤维桩的应用评价[J]. 临床军医杂志,2008(5):777-779.

口腔正畸的健康宣教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慢性牙周炎;正畸治疗;治疗结果

牙周炎的发病原因是由于患者的牙周受到局部因素干扰,导致牙周周围的相关支持组织出现慢性炎症。牙周炎患者的发病年龄一般以35岁以后的中老年人为主[1]。如患者未及时进行牙龈炎治疗,那么患者的牙周炎症将会从牙龈组织向牙周深层进行扩散,进而导致患者的牙周膜、口腔中的牙槽骨及牙骨质受到感染,引发牙周炎[2]。因此对牙周进行相关检查,帮助患者及时发现炎症,并及时就医治疗十分重要。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患者牙齿出现倾斜性移位、牙齿的牙间隙增大、咬合错乱等,同时患者还会出现牙齿伸长的现象。有研究显示,利用正畸术对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进行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牙齿出现倾斜性移位、牙间隙增大、咬合错乱及牙齿伸长等情况[3]。本研究旨在探讨正畸治疗在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丰县中医院于2014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60例。诊断标准:常规牙齿检查结果示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牙间隙增大、咬合错乱及倾斜性移位的临床症状,经X线检查发现,患者均出现牙槽骨吸收及相应的牙周膜增宽等临床慢性牙周炎表现。纳入标准:诊断符合牙周炎的诊断标准并经医生确诊为中、重度牙周炎;患者牙床各指标均适合进行牙周治疗标准,同时患者在半年内并未接受过牙周治疗。排除标准:麻醉过敏、近1个月内接受过外科手术治疗、近半年内服用抗生素等药物、患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妊娠期女性。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好。医护人员告知患者治疗方案及相关病症情况,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8~55岁,中位年龄41.5岁。对照组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30~56岁,中位年龄43.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正畸治疗。(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先给予患者系统、严格的口腔牙周检查,以便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牙周系统情况。对患者的牙周进行常规基础治疗,主要对患者的牙龈进行龈上洁治术、牙根面平整术及相应的龈下刮治术等治疗。同时对患者治疗的牙周组织进行局部用药治疗。治疗结束后,医护人员告知患者于治疗后第5周回院复查,同时对患者牙周进行相关维护治疗[4]。(2)研究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正畸治疗。在对患者进行正畸治疗前,患者进行X线常规检查,检查结果示患者牙槽骨吸收情况处于静止状态,则对患者进行正畸治疗,患者牙齿排列进行相关的整齐式手术处理,然后保留一定的牙间隙,并通过滑动方式将患者的牙间隙进行关闭修复,并对患者进行正畸矫正器使用方法宣教,如有患者在进行正畸治疗中发生炎症,医师应适当减少施加力度。患者均在接受正畸治疗的过程中进行相关的牙周维护[5]。对所有患者进行失牙修复治疗,以修复科医师实际会诊情况对患者制定失牙修复治疗方案,并对患者牙齿进行修复。

1.3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周指标、牙周炎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牙周指标:通过Le-Sil-ness方法评价患者牙龈指数,评分越低表明牙龈状况越好;利用相应的医疗牙周探针对患者牙龈缘和牙周袋底之间的距离进行探诊,统计两组患者牙周袋探诊深度;观察两组患者牙骨质和牙周袋底之间的距离,评价患者牙齿相关附着水平。临床疗效判定标准:痊愈:患者牙周炎症状均消失,牙周袋消失,患者牙间隙显著缩小,咬合错乱现象基本消失;基本痊愈:牙周有轻微发炎,牙周袋消失,患者牙间隙逐渐缩小并向好的方向发展,咬合错乱现象明显减少;无改善:牙周持续发炎和红肿严重,牙周袋未消失,患者牙间隙未得到改善,仍然存在较明显的咬合错乱现象。总有效率=痊愈率+基本痊愈率。护理满意度:总分100分,十分满意:85~100分,表示患者对牙周炎各项症状消退情况十分满意;满意:70~84分,表示患者对牙周炎各项症状消退情况基本满意。不满意:<70分,表示患者对治疗后牙周炎等各项症状消退情况不满意。满意率=十分满意率+满意率。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周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牙龈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附着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牙龈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及相关附着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3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口腔正畸的健康宣教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牙科辅助人员 培养体系 探索 口腔门诊

【中图分类号】R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1-0194-02

口腔医师与牙科辅助人员比例严重失调是摆在我国临床工作的难题之一,本文旨在探讨构建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牙科辅助人员培养体系的重要性和可行途径。

国外对于牙科辅助人员的划分有很多层次,且口腔学院都具备相应的培训课程和方案,有最终的上岗考核认证。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牙科辅助人员根据其分工有不同称谓,如口腔卫生士、口腔治疗师、口腔护士、口腔助手等,其所承担的任务有交叉和重叠,主要都是为口腔医师开展工作提供辅助作用的。

一 我国口腔医师辅助人员现状

随着各类外资独资、中外合资和高档民营口腔诊所的建立,口腔病防治机构的发展,口腔分科的日益精细,新技术的不断使用,口腔医疗模式国际化进程尤其是“四手操作”得到重视和推广,对具有专业能力的牙科辅助人员的需求量逐年增加。目前我国口腔门诊的医师和辅助人员比例一般为6∶1至8∶1,比例失衡,辅助人员较少,且多来自护理专业,所学口腔护理课时较少,涉及门诊的口腔护理几乎没有,口腔专业知识匮乏使护士只能被动的执行嘱托,不能有效的配合医师工作,为此全国许多中高等职业卫生学校开设了口腔护理专业,其中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等院校开设了口腔护理大专班和中专班,吉林大学招收口腔临床护理方向的护理研究生,为口腔护理事业培养了一批专科护理人才。WHO在20世纪就提出了“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念”,护理人员应具有“人文”和“人本”精神,应重视“心理治疗”“心理护理”在医疗工作中的重大的作用。临床实践已证明心理护理对患者尤其是特殊人群如孕妇、不配合的儿童以及有牙科恐惧症的患者等有明显作用。

口腔治疗操作空间狭小,患者口腔内唾液分泌,医生操作困难,配合时口腔护理人员不从事治疗操作,但必须掌握治疗的方法、步骤、注意事项以及治疗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处置等,才能预知医生的下一步治疗计划,熟练配合医生操作。“四手操作”技术能让医、护、患三方满意,减少交叉感染,提高医疗质量、医院声誉和经济效益。口腔护理人员通过不断学习口腔医疗设备性能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所需器械的名称和用途,以适应各种先进的口腔医疗设备、器械和技术的不断应用,如电子显微镜下的根管充填技术的配合、对口腔正畸患者使用电脑应用软件进行头颅影像分析以及录入电子病历等。但往往实践中忽视了口腔医疗设备日常的消毒、维修与保养,不能更好地消除医源性感染的途径、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以及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牙科辅助人员还应是口腔门诊管理者。安排患者的预约复诊及医师出诊时间,使医疗运作更加顺畅有效;从事患者管理、治疗质量控制与研究工作,以提高医师的医疗技术水平、医院或诊所的声誉,并获得患者信任和病情随访控制;构建医、患、护、技工以及医疗器械经销商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使患者消除紧张情绪并信赖医师、配合治疗,技工应充分了解医师的意图而避免产生矛盾,医疗器械经销商能根据临床需要提供适合的材料和器械。目前这些交流工作基本都是医师在花大量的时间去完成,少部分由口腔护理人员分担,因而需要培养具有较强语言交流和沟通能力的牙科辅助人员把医师从中解脱出来从事更多的医疗和科研工作。

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我们对疾病的研究重点逐渐关注到疾病的预防和保健上,但是我国口腔预防相关从业人员不足,预防工作的重点放在口腔预防治疗和口腔卫生宣教上面,主要工作仍需口腔医师去完成,缺乏系统和全面的口腔调查以研究口腔疾病发生、发展和分布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没有完善的辐射社区、学校等基层单位的口腔检查和治疗制度,对口腔疾病预防措施及其效果的研究较少。口腔预防保健不能单纯追求直接经济效益,主要要看社会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其工作有待专门人员在口腔医师指导下进一步开展。

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在加速和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义齿修复数量显著增加,但是口腔技师明显缺乏,远低于保证修复体制作的质量所需要的口腔修复医师和口腔技师比例1∶1.5至1∶2,优秀的高级技工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紧缺的人才。

目前我国口腔卫生队伍主要由口腔医师、口腔助理医师、口腔技工和护士组成,其分工不明确,层次机构不合理。一些简单的口腔治疗占用了大量高级人才,人力资源浪费严重,有学者建议应致力于培养口腔治疗师以处理大量医疗事宜,这也符合我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与培养口腔医师相比,培养口腔护理人员和口腔治疗师所花的开销要小得多,具有明显的经济实惠的优点。因而,进一步完善牙科辅助人员培养体系是急迫的和具有现实意义的。

二 培养各个方向的牙科辅助人员

1.口腔助理医师

中高职医学院校口腔医学专业学生获得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可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从事各种治疗和口腔预防工作,分担医师的工作,同时不断提高自身诊疗水平和掌握预防知识,以后可通过国家卫生资格考试晋升为执业医师。

口腔正畸的健康宣教方案范文第5篇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35例为对照组,男14例,女21例,患者年龄65~92岁,平均年龄78.22岁,给予常规护理;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42例为实验组,男8例,女34例,患者年龄65~88岁,平均年龄77.35岁,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患者心理特点加强心理护理。两组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合并疾病、转子间骨折类型、手术方案等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给予骨外科常规入院宣教,详细介绍病区环境、住院须知等;住院期间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协助患者做好口腔护理,定时翻身防止褥疮和坠积性肺炎的发生,大量饮水增加尿量,防止泌尿系统感染,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术前患肢持续皮牵引,缓解疼痛,矫正畸形,协助患者做好口腔护理,做好术前各项相关检查及准备。在治疗护理的过程中,护士在保证常规护理工作质量的同时不会采取有针对性、一对一的个性化护理方法,只是针对患者疑问给予耐心解答。

1.2.2实验组加强心理护理

实验组患者入院后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并正确引导患者的负性心理,责任护理针对患者不同阶段存在的心理障碍,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语言接受能力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心理疏导,让患者感觉亲切、舒适。骨折初期:患者对转子间骨折认识不足,存在恐惧、抑郁心理,担心日后不能站立行走或留有残疾。责任护士向患者详细讲解转子间骨折疾病的基础知识及治疗方案及预后情况等,帮助患者克服恐惧、抑郁心理。围手术期:患者因畏惧手术失败,焦虑、抑郁情绪加重,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依从性差。此时责任护士要向患者详细介绍医院有先进的硬件设备作为手术的物质保障,主刀的医生有高超的手术技巧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一定能够保证手术成功进行;同时引导患者与取得良好手术效果的病友进行交谈,以增强患者手术治疗的信心。③康复期:随着病程的延长,部分患者仍不能下床行走或需助行器协助行走,生活仍依赖家属,自理能力评价为中度依赖,患者担心久病被亲人嫌弃,焦虑心理仍旧存在。责任护士需指导家属多与患者交流,耐心听取患者的倾诉,鼓励家属探视,勿疏忽即将康复的老人,消除其孤独感,从而解除造成患者焦虑的根本原因并做好自我调节。疼痛心理护理:由于转子间骨折的特点,疼痛大多会伴随患者整个治疗过程,在手术前保持牵引的有效性可减轻疼痛,治疗过程中应分散或转移疼痛的注意力,可以通过听音乐、看电视或慢节律深呼吸等措施减轻患者疼痛。

1.3效果评价

在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出院前,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量表(SDS)进行心理状态评价;SAS评分低于50分者为正常,50~60分者为轻度焦虑,61~70分者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者为重度焦虑;SDS评分低于50分者为正常;50~60分者为轻度抑郁,61~70分者为中度抑郁,70分以上者为重度抑郁。

1.4统计学处理

将所测得数据输入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心里状况在入院时SAS和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而对实验组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后,在出院前实验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个体化心理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两组患者在出院时对责任护士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在接受了责任护士加强心理护理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以使护患关系更加密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