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老年口腔健康宣教

老年口腔健康宣教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老年口腔健康宣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老年口腔健康宣教

老年口腔健康宣教范文第1篇

目前关于社区护理方面的文献和研究较多〔1〕,但有关社区居民对社区护理服务认知和需求分析方面的研究有限。为使社区护理科研、教学及具体工作的开展更具针对性,进行了此次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长春市朝阳区清河街道24个委随机抽取12个,每个委随机抽取15~20户,共抽225户,实际调查了208户家庭的户主。

1.2  方法  依据《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大纲》〔2〕自制居民对社区护理的需求调查表。以居民是否希望社区护士开展各项服务为因变量(希望=1,不希望/无所谓=0),年龄等因素为自变量,见表1。

1.3  统计学分析  全部调查资料输入excel数据库,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表1  分析变量赋值情况(略)

2  结果

2.1  社区居民的基本情况  受访208户居民,中老年人比例偏高。家庭长期居住人口在1~5人之间,平均3人。样本中除4户(1.9%)的单身户家庭外,有核心家庭85户(40.9%),三代同堂的家庭为74户(35.7%),与成年子女分居的老年(空巢)家庭为23户(11.3%),单亲家庭为8户(3.6%),目前夫妻无小孩的家庭有14户(4.6%)。居民受教育程度多为高中、中专和大专;样本职业分布广泛,但以工人为最多,其次是专业技术人员。同时,由于样本总体年龄偏高,其中离退休人员和失业人员比例非常高。家庭人均月收入平均值为1 574元。见表2。

2.2  居民对社区护理的需求  208名居民中有57.3%及以上者希望社区护士在疾病护理、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三方面都能开展各项服务,前五位项目为:疾病护理方面的社区紧急救护(82.4%)、老年慢性病护理(80.9%)、上门基础护理(80.9%),疾病预防方面的老年慢性病预防宣教(82.4%)和健康促进方面的口腔卫生宣教(77.5%)。见表3。

2.3  居民对社区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将10个自变量引入多因素分析方程,运用逐步回归分析,选入变量标准为0.05,剔除变量标准为0.10,得到各项需求与影响因素关系的回归方程,见表4。住处与最近的医院或卫生站的距离(x10)是各项社区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距离越远需求越低。目前有无疾病(x6)是口腔卫生宣教、牙病护理指导、眼病预防宣教等社区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有疾病者需求高。家庭长期居住人数(x8)是社区紧急救护、儿童营养宣教、儿童常见病预防宣教、儿童生长发育监测等社区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家庭长期居住人数越多者对此4项需求越高。自觉健康状况(x7)(β=-0.613 3)是老年慢性病社区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自觉健康越差者对老年慢性病护理的需求越高。

表2  208名受访居民的人口统计学特征(略)

表3  居民对社区护理的需求(略)

表4  居民对社区护理需求与影响因素关系的回归方程(略)

3  讨论

3.1  居民在疾病护理、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三方面对社区护理提出高需求  社区紧急救护和老年慢性病预防等是社区护理的主要需求。调查显示57.4%及以上的居民希望社区护士在疾病护理、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三方面开展各项服务。说明居民的健康观念较强,在物质生活比较丰富的今天,开始重视自身健康。调查显示居民希望社区护士开展的服务,前5位分别是:疾病护理方面的社区紧急救护(82.4%)、老年慢性病护理(80.9%)、上门基础护理(80.9%),疾病预防方面的老年慢性病预防宣教(82.4%)和健康促进方面的口腔卫生宣教(77.5%)。居民将社区紧急救护列为第一需求,可能是他们考虑到在社区有时会出现一些危及生命的事故,需要抓紧时间进行抢救,如果在社区附近有急救医疗场所和人员,则会提高抢救率。老年慢性病预防和护理也是居民的主要需求。上门基础护理是目前家庭护理的主要形式,也符合居民的愿望。而口腔疾病是常见病,调查中有77.5%的居民希望社区护士能开展口腔卫生宣教。

3.2  重视居民对社区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  住处与最近的医院或卫生站的距离(x10)是各项社区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原因,可能是距离医疗机构越近者对医疗服务的了解和利用更方便和更多一些,对社区护理的需求就相对高些。目前有无疾病(x6)是口腔卫生宣教、牙病护理指导、眼病预防宣教等社区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家庭长期居住人数(x8)是社区紧急救护、儿童营养宣教、儿童常见病预防宣教、儿童生长发育监测等社区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家庭长期居住人数越多者对此4项需求越高。分析原因:家庭中人数多,则需要卫生服务的人数就多,这可能会导致居民更希望社区护理服务的开展。自觉健康状况(x7)是老年慢性病社区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自觉健康越差者对老年慢性病护理的需求越高。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家庭人均月均收入者对各项需求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因此,社区护士应关注社区居民的健康需求及影响需求满足的因素:(1)掌握社区护理工作中疾病护理、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所需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2)注重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即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结合社区护士的实际工作需要和掌握知识与技能的情况而制定具体的培训内容。培训重点要从疾病护理向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扩展。(3)现阶段以老年慢性病人的需求为重点导向,逐渐向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扩展。(4)增加社区紧急救护等社区护理服务项目。

【参考文献】

 

1 丁小萍,周 立,夏海鸥,等.护理本科教育增设《杜区卫生护理》课程的构想〔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19(1):35.

老年口腔健康宣教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牙周病 2型糖尿病 干预性研究 模式 社区

中图分类号:R587.1/R78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4)04-0055-03

Exploration of intervention mode of periodontitis

for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type II diabetes in the community

ZHENG Xiaodong

(Zhenru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Putuo District, Shanghai 20033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ommunity intervention mode of periodontitis for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thods: Two hundred and forty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who had outpatient files were surveyed with questionnaires, classified into groups and intervened comprehensively. Results: The oral health awareness of each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Sulcus bleeding index, periodontal probing depth, attachment loss, plaque index and periodontal status were improved. Conclus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health records, the education of oral health knowledge, regular oral examination, cleaning and monitoring not only improve the rates of awareness, satisfaction and consultation and visiting ways, but also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periodontal health, periodontitis in high-risk groups, and glycemic control.

KEY WORDS periodontitis; type 2 diabetes; intervention study; mode; community

糖尿病是牙周病重要的危险因子;牙周病对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及严重程度也有一定影响,已公认为是糖尿病的第六大并发症[1]。长期牙周慢性炎症可使患者血糖升高,加重代谢紊乱。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牙周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本研究探讨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牙周病社区防治模式。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本中心糖尿病门诊建卡的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标准[2]:①年龄≥60岁;②2型糖尿病确诊1年以上,无急性并发症;近期使用降糖药剂量恒定;③全口至少有16颗可以进行牙周评价的牙齿,其中至少有4颗磨牙;④至少有1个位点探诊深度≥4 mm,附着丧失≥2 mm;⑤半年内未接受过牙周系统治疗。排除标准:①侵袭性牙周病;②严重消耗性疾病;③有严重心、脑、肾功能障碍;④长期服用抗生素或激素类药物。牙周病分度标准:轻度为牙龈有炎症和探诊出血,牙周袋≤4 mm,附着丧失1~2 mm;中度为牙周袋≤6 mm,附着丧失3~5 mm,牙龈有炎症和探诊出血,也可有脓;重度为牙周袋>6 mm,附着丧失>5 mm,牙多有松动,炎症较明显或可发生牙周脓肿。

1.2 问卷调查

对入组的240例患者进行糖尿病患者口腔卫生保健知晓问卷调查。

1.3 指标检测

由同一医师检查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菌斑指数(PLI)。日本爱科来株式会社生产的HA-8160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

1.4 病例分组

糖化血红蛋白7%的患者,为血糖控制不良组,按纳入标准及牙周病诊断标准随机分为轻、中、重度牙周病组各40例(表1)。

1.5 口腔健康教育与干预

同时对6组患者进行口腔健康教育,针对每一患者的牙周健康情况和卫生习惯,拟定个性化的口腔卫生保健方案,教会正确的刷牙方法,及使用牙线、牙签及邻间刷等。给予超声龈上洁治术去除龈上结石,于一周后进行超声龈下洁治术去除龈下结石;3~6月后,根据患者牙结石的情况,重复上述操作。一年后,分别检测患者牙周状况和糖化血红蛋白指标。

2 结果

干预后各组的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均有提高(表2)。

干预后各组的HbA1c水平均得到改善(表3)。

干预后血糖控制组和控制不良组中轻度牙周病组的牙周探诊深度(PD)和附着丧失(AL)改变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组各项指标均有改善(表4)。

3 讨论

通过健康宣教,普及口腔保健知识,个性化的口腔卫生保健,各组患者的口腔保健知晓率和保健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患者的PLI、SBI的好转,与干预后刷牙方法,牙线、牙签的正确使用有关。定期的口腔龈上、龈下洁治,两组患者的HbA1C水平均有下降。中、重度牙周病患者的PD和AL改善明显。慢性炎症可能是胰岛素抵抗的关键始发因素,炎症反应可使细胞因子从脂肪细胞中释放,通过降低酪氨酸磷酸化使胰岛素信号传导受阻,引发胰岛素抵抗。这些细胞因子本身又可导致炎症细胞浸润、细胞坏死、新生血管形成,并可促进内皮素的产生引起血管损伤,从而对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起促进作用[3-5],这揭示出了牙周病与糖尿病发病机制相互促进的关系[6]。

牙周病的患病率和严重性随年龄增高而增加,但目前社区的牙周病防治,特别是中老年人的社区防治体系、牙周病防治适宜模式的相关研究,鲜有文献报导[7]。糖尿病老年患者接受牙周病规范宣教的较少,保健知识普遍缺乏,存在不少误区。社区疾病防治,医务人员便于提供优质的全科团队服务,得到有效和经济的治疗[8],探讨社区糖尿病老年患者牙周病防治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本研究通过口腔健康教育、定期牙周健康维护,以及定期HbA1C水平监测这一综合干预手段,不仅改善了2型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状况,而且改善了患者的糖代谢。治疗糖尿病不能光靠药物,牙周病的防治不能局限于口腔,医务人员应该转变观念,互相合作、更新知识、联合治疗。社区患者众多,有必要建立健康档案[9]。本研究中,社区糖尿病患者均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卡联系,各项信息完整,患者的依从性较高,干预工作推进顺利。

建立健康档案、口腔健康知识宣教、定期口腔检查洁治,以及监测各项指标,这一干预模式提升了患者的口腔健康知晓率、满意率、就诊率,也改善了患者的就医方式,对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病和血糖有双向控制的作用,符合社区工作实际,也降低了医疗费用,可以为糖尿病三级预防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Iacopino AM. Diabetic periodontitis: possible lipid-induced defect in tissue repair through alteration of macrophage phenotype and function[J]. Oral Dis, 1995, 1(4):214-229.

[2] 曹采方, 孟焕新, 阎福华. 牙周疾病新分类简介(1999年国际研讨会)[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1, 36(5): 391-393.

[3] Zhong Y, Slade GD, Beck JD, et al. 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 interleukin-1beta, prostaglandin E2 and periodontal status in a community population. [J]. J Clin Periodontol, 2007, 34(4):285-293.

[4] Liu RK, Cao CF, Meng HX, et al. 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s and their mediators in gingival tissues from generalized aggressive periodontitis[J]. J Periodontol, 2001, 72(11): 1545-1553.

[5] Eick S, Reissmann A, Rodel J, et al. Porphyromonas gingivilis survives within KB cells and modulates inflammatory response[J]. Oral Microbiol Immunol, 2006, 21(4): 231-237.

[6] 那娜, 刘佳, 蒋延玲, 等. 牙周病与糖尿病相关性研究进展[J]. 武警医学院学报, 2009, 18(11): 990-992.

[7] 程岚, 束蓉, 顾晶晶, 等. 上海市在职成年人口腔保健与牙周健康状况的调查[J]. 口腔医学研究, 2008, 24(1): 91-94.

[8] 郝京梅, 孟焕新, 纪立农, 等. 2型糖尿病家系成员牙周状况调查[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7, 42(7): 408-411.

老年口腔健康宣教范文第3篇

【摘要】 目的 评价口腔健康宣教对全口义齿修复满意度的影响程度。方法 对56例牙列缺失患者,采取相应的口腔健康宣教措施,并记录患者对全口义齿修复的满意程度。结果 接受口腔健康宣教的56例牙列缺失患者中有53例达到良好的临床修复效果。结论 全口义齿修复治疗不仅要提高技术质量,同时要重视对修复前患者的心理状况的正确评估。通过完善的口腔健康宣教,使患者对修复后义齿的使用有正确的预期,提高了全口义齿修复的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全口义齿; 修复; 健康宣教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增高趋势,全口无牙颌患者逐渐增多。无牙颌患者由于口腔功能严重受损造成一定的生理心理负担。全口义齿修复可以改善患者主要的口腔功能[1],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全口义齿满意度受很多因素影响,义齿质量当属第1位因素,但患者心理因素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我们对全口义齿修复的患者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口腔健康宣教,收到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修复门诊56例牙列缺失患者,18例有全口义齿戴用史,38例无戴用史;60岁以上9例,50岁以上47例;口腔条件差,牙槽嵴吸收比较严重16例,口腔条件尚可29例,有严重骨突需修复前修整11例。

1.2 宣教方法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2.1 融洽医患关系 医生恰当的行为,言语是融洽医患关系,改善患者适应性,提高义齿满意度的关键之一。医生的行为主要是友好、镇定、称职、富有同情心,并尽量减少患者疼痛。全口义齿涉及多学科,首先要求修复科医师必须具备多学科融会贯通的知识结构、全盘统筹的思维方式。Basch认为自信的关键在于“能力和经验”[2]。修复医师的自信可以获得患者的信赖和配合,有利于提高全口义齿的满意度。由于老年患者的耐受性较差,咀嚼功能恢复慢,适应时间较长[3],正确地解释已拟定的治疗方案、步骤及注意事项,说明全口义齿的局限性,加深患者对口腔医学知识的理解,调动患者积极的主观因素,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全口义齿修复的过程中,向患者耐心解释取印模时如何配合可以减轻不适感,颌位记录时帮助患者练习正中咬牙合,正确恢复患者满意的面部外形。

1.2.2 饮食指导 义齿不同于天然牙,它是靠义齿基托与口腔黏膜紧密贴合产生的吸附力,大气压力固位的,因此咀嚼食物的方法不当,咳嗽、打哈欠、戴义齿漱口可能会脱落,义齿初戴时,要求患者练习正中咬合,发音、喝水,当义齿再口腔内戴稳后,再练习吃东西,逐渐地从软到硬,从小块到大块食物,嘱患者使用义齿是练习使用一种工具,要逐步去适应,才能发挥正常功能。

1.2.3 义齿护理 患者正确使用护理义齿可延长义齿的使用寿命。戴用义齿不吃过硬过粘食物,饭后清洗漱口,保持口腔组织健康,晚上休息前取下义齿,让无牙颌承托区休息,义齿放入凉水中浸泡。

1.2.4 义齿复诊 初戴义齿会有异物感,口水多,恶心,发音不清是正常现象,如果局部黏膜压痛,义齿脱落应及时复诊,就诊前1~2 h要坚持戴用,以便通过口腔黏膜上的压痛来修改义齿。

2 结果

本组56例患者中53例患者积极配合,通过针对性的有效的口腔健康宣教,提高了义齿的满意度和修复效果。其他3例患者,由于身体状况及个性等因素的影响,没能达到预期效果。

3 体会

临床工作中存在着患者对义齿修复效果的满意程度与其口腔解剖条件及义齿质量不一致等现象,说明医生提供了质量良好的义齿后,使用效果如何,患者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口腔健康宣教,目的在于提高患者对全口义齿的满意度,从而达到较好的修复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实践证明,全口义齿修复过程中,口腔健康宣教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牙列缺失同时影响患者社交,对患者心理因素造成的巨大影响,而全口义齿修复成功与否又与患者生理、心理适应能力有关,与其他修复方式相比,全口义齿的修复更需要患者的主动配合及有意识的努力才能成功[4]。医生在口腔健康宣教时应通过语言、表情、态度和行为去影响或改变患者的感受、认识和情绪。应主动有计划地系统全面地围绕患者将来可能出现的误解解进行预防性沟通及咨询。从而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紧张和消极情绪,尽量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一旦良好的医患关系建立,医生对修复体的设计及外观上进行的合理设计也容易,被患者接受,从而提高满意度。

现代医学模式强调生物,心理与社会因素对治疗疾病的影响,建立合作融洽的医患关系是对患者的一种心理和社会的支持,有利于患者建立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合作。在现代医学模式要求下,为了提高全口义齿满意度,取得良好的修复效果,不能局限于恢复患者咀嚼发音功能,还应满足患者对恢复面型及口型协调美观的心理要求。实践证明,全口义齿修复中健康教育贯穿整个治疗始终,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 朱希涛,主编.口腔修复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259306.

[2] 王艳华.成人面部畸形者美容术前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杂志,2000,9(1):54.

老年口腔健康宣教范文第4篇

关键词 :     个性化;牙周炎;口腔卫生指导;牙周治疗;老年人群;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individualized oral health guidance on the prognosis of periodontal treatment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periodontitis and evaluate the role of individualized oral health guidance in the maintenance of periodontal health of the elderly. Methods Fifty elderly patients with periodontitis were randomly included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The two groups were given periodontal basic treatment,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oral health guidance,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personalized oral health guidance.The plaque index, periodontal depth, proportion of bleeding teeth, gingival bleeding index and clinical attachment loss were record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compliance, satisfaction and oral health status were evaluated. Results The levels of plaque index and gingival bleeding index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treatment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compliance, satisfaction and oral health status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Personalized oral health guidance is helpful to control the oral health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periodontitis, improve the effect of periodontal treatment, and promote the level of periodontal health.

Keyword: personalization; periodontitis; oral health guidance; periodontal therapy; elderly population;

牙周炎是牙周致病菌侵袭牙周支持组织后引发的局部炎症反应[1],通常表现为牙龈炎症、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以及牙齿松动。晚期牙周炎由于牙周膜、牙槽骨等多种支持组织的严重破坏,患牙已经不能获得良好的固位而发生严重的松动甚至脱落。牙周炎的发生不仅破坏了牙周支持组织的固有形态,也进一步恶化了宿主的咀嚼功能。更为严重的是,牙周炎还被证实与多种慢性、系统性疾病互为促进因素,这也严重的影响了宿主的整体健康水平[2]。

老年人群由于其生理形式、生活习惯以及体内激素水平的改变,相较于青年人群更易罹患牙周炎,发生率约为35%~100%[3]。除引发口腔功能障碍外,牙周炎也与多种常见老年性疾病密切相关[4]。因此,如何有效控制老年人群的牙周健康水平,降低其牙周炎发生率,提高牙周治疗效果,维护其牙周健康水平就成为了提高老年人群的重要手段。

口腔卫生指导作为维护口腔健康、促进牙周治疗效果的有效方法,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中[5]。然而,泛化的口腔卫生宣教并未关注老年人群的特殊性。本研究以老年人群为研究对象,通过个性化口腔卫生指导的方式,增加老年人群对口腔卫生的关注度,提高其对牙周治疗的依从性,以期为维护该人群牙周健康提供帮助。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于2016年9月至2019年6月期间于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科门诊就诊患者。纳入标准:①年龄≥60岁;②口内余牙数不少于16颗,其中第一、二磨牙累计不少于4颗;③牙周炎诊断符合1999年牙周病分类国际研讨会标准;④口腔无其他疾病;⑤无其他慢性系统性疾病。本研究共纳入符合标准的受试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25例。两组受试者年龄、性别构成、余牙数、口腔卫生状况未见显着差异(P>0.05)。

1.2、 研究方法

记录受试者菌斑指数(plaque index, PLI)、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 PD)、探诊出血牙占比(bleeding on probing, BOP)、牙龈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 BI)、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 CAL)情况。按病情给予常规牙周基础治疗,治疗后给予口腔卫生宣教。

对照组给予常规卫生宣教,内容包括牙周炎病因、预后及危害简介,口腔卫生控制措施指导(正确刷牙、牙线使用等)。实验组给予个性化口腔卫生宣教,内容包括受试者牙周状况及可能的预后、牙周个性化认知、个性化口腔卫生控制方案设定,并给予个性化远程指导强化等。

记录牙周治疗后4周复诊时上述临床指标,对比评价其牙周治疗状况。记录不同组别受试者治疗满意度、依从性以及口腔卫生状况,对比分析个性化口腔卫生宣教在老龄牙周炎患者牙周治疗中的作用。

2 、结 果

2.1 、牙周临床指标

牙周炎治疗后,所有患者各项牙周临床指标均显着优于治疗前(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BI、PLI改善更加显着(P<0.05)(见表1)。表明个性化口腔卫生指导对老龄牙周炎患者临床治疗具有更好的辅助作用。

2.2、 受试者依从性、满意度及治疗后口腔卫生状况

患者(实验组/对照组)依从性的良好、一般、较差的例数分别为19/8、5/14、1/13;满意度的良好、一般、较差的例数分别为20/12、4/10、1/3;口腔卫生状况的良好、一般、较差的例数分别为19/15、3/6、3/4。相比于对照组,实验性受试者依从性更好,对牙周治疗的总体满意度更高,治疗后口腔卫生控制状况更佳(P<0.05)。表明个性化口腔卫生指导是提高老龄牙周炎患者治疗效果、远期维护的有效手段。

表 1 各组受试者牙周指标(n=25)

3 、讨 论

作为导致成年人失牙的最主要原因,牙周炎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一般而言,牙周基础治疗可有效缓解多种牙周病变。鉴于牙周炎是一个持续的病变过程,因此其维护期的治疗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牙周炎的整体预后效果[3]。老龄牙周炎人群作为特殊的患者群体,组织愈合能力以及治疗依从性的下降均阻碍了牙周组织的恢复,同时也下调了治疗的满意程度[6]。

牙周基础治疗采用物理方法清除局部菌斑、牙石、软垢以及部分坏死的牙周组织,该方法可有效控制牙周炎症扩展,终止牙周病变并促进牙周组织愈合[7]。有报道显示,牙周基础治疗是牙周炎最有效的临床治疗方式[8]。在本研究中,无论是对照组还是实验组,患者经过牙周基础治疗后病变均有显着地改善,这与之前报道一致。然而,鉴于牙周组织特殊的解剖结构,牙周治疗器械很难完全清除牙周袋内的感染物质[9]。因此,有效的口腔卫生维护措施可以更好地提高牙周治疗的显效性以及长效性。研究表明,牙周组织的维护、修复和再生可持续至6个月以上甚至达到一年[10]。有效地维护不仅加强了牙周治疗的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牙周炎复发的概率。在本研究中针对实验组患者的牙周炎症特点,设计了个性化的口腔卫生控制措施,这也使得此类患者在复诊时口腔卫生状况更佳,其菌斑指数与牙龈出血指数更低,牙周治疗结果更为理想。

相较于普通牙周炎人群,老龄患者由于生理机能的衰退导致其牙周治疗的临床疗效显着下调[11]。此外,由于老龄患者记忆力下降,对医嘱的执行以及治疗的依从性也相应下降[12]。有报道显示,依从性与牙周治疗甚至多种其他治疗的预后密切相关[13]。本研究中实验组受试者接受了个性化口腔卫生指导,对自身病情认知更明确、对医嘱印象更深,此外远程指导强化也进一步保障了患者的依从性,这也为提高牙周治疗整体疗效及远期维护带来了便利[10]。

综上,相较于常规口腔卫生指导措施,个性化口腔卫生指导更易于辅助牙周基础,治疗提高了老龄人群牙周炎治疗效果。随着研究的深入,个性化口腔卫生指导方式也将进一步完善,为患者带来福音。

参考文献

[1] SLOTS J.Peridontitis.facts fllacies and the future[J] Periodontol 2000.2017.75(1):7-23.

[2] FISCHER R G,LIRA JUNIOR R,RETAMAL -VALDES B,et al.Periodontal disease and its impact on general health in Latin America .Section V:Treatment of periodontitis[J] .BrazOral Res,2020,34(Suppl.11):e026.

[3] MANRESA C,SANZ-MIRALLES E C.TWIGG J,et al. Supportive periodontal therapy (SPT) for maintaining the denttion in adults treated for periodontiti[J] Cochrane DatabaseSyst Rev,2018,1(1):CD009376.

[4] HOLDE G E,OSCARSON N.TROVIK T A.et al.Periodontitis prevalence and severity in adults:a cross-sectional study in Norwegian circumpolar communities[J].J Periodontol,2017. 88(10):1012-1022.

[5] SCANNAPIECO F A,CANTOS A.Oral inflammation and infection,and chronic medical diseases:implications for the elderly[J].Periodontol 2000 ,2016,72(1):153-175.

[6] ACHARYA T.AGIUS M.Poor Compliance as a sign of depression. Why might an elderly man stop his medication?[J] Psychiatr Danub,2018.30(suppl.7):630-632.

[7] AIMETTI M.Nonsurgical periodontal treatment[J].Int J Esthet Dent,2014,9(2):251-267.

[8] DEAS D E,MORITZ AJ,SAGUN R SJret al. Scaling and root planing vs conservative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periodontitis[J] Periodontol 2000.2016,71(1):128-139.

[9] COBB C M.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non-surgical periodontal therapy:an evidence- based perspective of scaling and root planing[J]J Clin Periodontol,2002,29(Suppl.2):6-16.

[10] DE WETL M,SLOT D E,VAN DER WEIJDEN G A. Supportive periodontal treatment:Pocket depth changes and tooth loss[J.Int J Dent Hyg,2018,16(2):210-218.

[11] DELWEL S,BINNEKADE T T.PEREZ R S G M,et al.Oral hygiene and oral health in older people with dementia:a comprehensive review with focus on oral soft tissues[J.ClinOral Investig.2018,22(1):93-108.

老年口腔健康宣教范文第5篇

牙齿对于人体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具有咀嚼、辅助语言发音、面部驻容功等功能,是人体重要的器官。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牙齿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临床上进行口腔修复是对牙列及牙体的缺损以及缺失的常用治疗手段。在进行口腔修复前,了解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对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选择及患者治疗后健康恢复情况都有着一定的影响。本次研究对120例行口腔修复的患者进行了调查,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06月至2016年0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行口腔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需行口腔修复;排除合并严重心、肺、肝功能不全者;排除患有合并精神认知障碍者;所有患者知情并同意本次研究。其中男性患者65例,女性患者55例;年龄16~79岁,平均(52.7±4.24)岁;依照患者年龄,将所有患者分为16~41岁组(25);41~56岁组(35);56~79岁组(60)。除年龄外,三M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 通过医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对患者的口腔健康情况进行全面调查,详细问卷包含:其一,患者的基本资料(性别、年龄、职业、教育程度)与生活习惯;其二,知情同意书;其三,口腔卫生情况调查表。

1.2.2 口腔检查 使用一次性口镜和镊子等工具进行临床检查。详细包含:牙齿有无折裂、缺失或龋坏等;有无义齿修复、牙齿填充及其他修复体等;评估造成牙齿缺失的原因,例如牙周病、龋坏、正畸治疗、先天性缺失或外伤等;查看、评价残余牙的松动程度。

1.3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120例病患调查结果,并进行综合性总结与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检验,(P

2.结果

120患者统计资料比较情况详见表1,数据分析可知,患者口腔健康问题检查主要以龋齿、牙龈出血、牙齿缺失、牙齿缺损、牙结石及牙齿松动为主。其中各项口腔问题均随年龄的增加呈递增的趋势,以56~79岁接受调查患者的发病率最高。接受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主要口腔健康问题为龋齿,且龋齿患病率随年龄增加呈递增趋势,龋齿数量随年龄也呈递增趋势。

3.讨论

牙齿不仅能咀嚼食物、帮助发音,而且对面容的美有很大影响,随着人们对口腔问题的不断关注以及对口腔卫生要求的不断提高,口腔健康逐渐成了人们关注的重点[1]。本次研究对120例行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各个年龄段人群均有可能患口腔疾病的风险。且口腔健康问题在老年患者就诊比率中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通过对患者进行口腔修复治疗,改善了患者的牙齿咀嚼和美观功能,口腔修复治疗后患者口腔健康问题均可以得到一定水平的缓解与好转。

从本组120例患者中,统计问卷调查以及口腔检查我们可以发现,口腔健康问题在口腔修复治疗患者中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次研究结果发现,患者口腔健康问题检查主要以龋齿、牙龈出血、牙齿缺失、牙齿缺损、牙结石及牙齿松动为主。并且,各项口腔问题均随年龄的增加呈递增的趋势,以56~79岁接受调查患者的发病率最高。本次研究认为,随着年龄不断的加大,牙齿功能呈逐渐下降趋势,加上不够重视口腔卫生,导致口腔健康及功能水平下降。并且,不正确的刷牙方式和口腔护理习惯是引起口腔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2-3]。因此,应该加强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与刷牙方式对于预防龋病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进行口腔修复治疗前患者存在不同严重程度的口腔健康问题,应该加强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提高患者的护牙意识,对预防以及降低口腔问题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冬梅,张倩,郭建徕,等.口腔修复治疗效果主观评价-250例调查分析[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4,30(3):161-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