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动物医学和信息技术

动物医学和信息技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动物医学和信息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动物医学和信息技术

动物医学和信息技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兽医信息学;信息;数据;决策;建模

兽医信息学(VeterinaryInformatics)是一门应用信息科学、工程学和计算机技术来支持兽医学教学、研究和实践的学科。兽医信息学是伴随着信息学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1]。信息和计算机技术在兽医领域的应用开始于上世纪60-7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信息技术比较发达的国家其研究已经相当深入,应用范围也已经相当广泛。而在一些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普及比较晚的国家,兽医信息学的发展尚处于起始阶段。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将兽医信息学作为一门专门的兽医专业的学科来普及,其发展还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从应用到相关技术研究还有待于步入一个更高的层次。

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兽医领域的应用虽然起步较早,但是,在其发展的初期则是经历了一个缓慢的过程,直到最近十多年,才呈现出了蓬勃的势头[2]。在兽医信息学发展过程中,其研究和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电子病例记录;疾病诊断专家系统及决策支持系统;图像数据获取和生物统计与建模等。

1.电子病历

在计算机没有引入兽医领域之前,动物病历主要是以人工的方式记录在以纸为主要载体的媒体上。由于载体本身的特性所限,采用这种记录方式进行病例记录,当积累到一定数量后,由于记录载体体积庞大给应用和管理造成很大的困难。电子病例(electronicmedicalrecords,EMRs)[3]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使兽医能够为用户提供计算机化的标准化的病例记录,实现了对动物的健康状况进行长期跟踪,并提供长期的健康咨询服务和制定保健计划。对于用户,可以在家通过网络随时查看自己宠物的病例记录,从而清楚地了解它们的健康状况。另外,一个养殖场动物电子病例为疾病控制职能部门提供了流行病学分析的原始资料,通过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制定科学的疾病控制和扑灭计划,同时电子病例记录也是发现新出现疾病的重要途径。在兽医信息学发展比较早的国家,电子病例记录系统已经相当成熟,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的行业规范和标准。这种标准的形成,使得在整个国家或者大部分地区均采用同样的标准进行病例采集、管理、交流和分析等,有利于流行病学分析、疫病控制和相关疾病控制措施的制定。目前,信息技术在兽医实践中的应用已经相当普遍。由于采用电子病例记录系统,兽医临床实践在向无纸化方向发展。

2.决策支持系统

兽医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supportsystem)是指在动物疾病控制中用于辅助决策者进行疾病控制策略制定的计算机程序系统。兽医领域的决策支持系统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疾病诊断系统;另一个是疾病控制决策支持系统。专家系统是疾病诊断决策支持系统最为常见的形式。疾病控制决策支持系统主要是一些流行病学分析系统、疾病控制经济学分析系统、疫情监测系统和疫情预警预报系统等[4]。

专家系统是利用知识和推理解决领域中只有专家才能解决的难题的计算机程序系统。在世界范围已经有大量的动物疾病诊断专家系统投入应用,如牛病诊断系统CaDDiS、禽寄生虫病专家系统PPES、家畜寄生虫专家系统LPES、牛福利信息/专家系统OxWISE等。我国也开发出一些动物疾病诊断专家系统,如北京佑格公司的系列动物疾病诊断专家系统、江苏农科院的鸡病诊断专家系统和东北农业大学的牛、猪和犬病诊断专家系统等。虽然已经有大量的专家系统投入到动物疾病诊断实践中,这并不意味着动物疾病诊断专家系统已经完全成熟,相反,随着专家系统本身的发展和应用的深入,用户对动物疾病诊断专家系统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专家系统将向着诊断过程更加高效、准确、智能程度更高和操作更加方便的方向发展。

疾病控制决策系统因其涉及到疾病控制决策的各个环节,因而有大量的不同类别的决策系统出现,同时也有多种信息技术应用于这些系统中。CareEngine是一个通过对不同用户的当前状况和已有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用户当前的状态,然后根据该分析结果对用户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型的用户提出不同的处理措施,以降低疾病诊断过程中的错误和减少用户的费用。疾病流行趋势和模式分析是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往往需要处理和分析大量的疫情数据,这些数据一般均具有空间属性,如患病动物的分布、运动趋势,疾病的发生范围和危险因素的分布等,而疾病控制策略往往需要在最快的时间内做出,因此,以数据分析和处理为主要功能的决策支持系统应运而生。除了传统的决策支持系统外,地理信息系统当前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疾病控制决策。EpiMAN-TB是一个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决策支持系统,通过对空间数据分析结果,制定新西兰牛和鹿中结核的控制措施。

3.兽医图像数据和信息的获取及分析

在兽医临床实践中,由仪器和设备获得的图像、数据和信息在疾病诊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相关技术的进步,临床上这种数据的需求将大大增加,人们在诊断决策中对这些数据的依赖程度也在增加。由此伴随着对这些数据的获取、分析、存贮和解释需求也在巨增。在动物疾病诊断中,经常用到的图像有显微镜图片、电子显微镜图片、荧光显微图片、B超图片、X光图片和CT图片等,对这些图片的获取和分析几乎均通过计算机来完成。另外,随着计算机图像处理功能的日益强大和处理技术的日益成熟,通过计算机不但可以处理2D图像,而且3D图像分析技术已经在兽医实践中得到广泛地应用。

最近在图像处理技术上的进展不但可以显示机体的解剖结构,而且可以在活体上对生物学过程和事件进行评价。例如,利用磁共振技术和放射性同位素成像技术可以显示机体的功能。这些技术可以对血流和各个器官的功能状态进行显示,对疾病的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一些在临床上常用的基于计算机的成像技术包括: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X-raycomputedtomography,X-rayCT或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e,MRI)和发射体层成像(emissioncomputedtomography,ECT),如单光子发射体层成像(singlephotonemissioncomputedtomography,SPECT)与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PET)、计算机放射摄影(computedradiography,CR)或直接数字化摄影(directradiography,DR)等新的成像技术。

4.生物统计、分析及建模

生物统计是兽医实践及研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生物统计,人们可以发现从临床实践中得到的数据中所隐含的意义、发现疾病和致病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疾病发生的规律等,为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以及科学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生物统计又是兽医研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几乎所有的试验数据都必须通过统计分析来发现试验现象和事物本质之间的关系,并且只有经过科学的统计分析之后所得到的结果才能被广大同行所认可,对其所揭示的现象才有科学、客观的认识。基于计算机的统计分析软件已经成为兽医实践和应用中的必备工具,如MS-EXEL、SAS、S-PLUS、MATLAB和SPSS等。除常规的数据统计之外,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统计分析为挖掘疾病流行和扩散的时空特征和模式开创了一个新的视角,通过对分析结果在电子地图上的实时显示,使人们能更直观地了解疾病的流行状况及未来的流行趋势。

建模以其严谨、抽象的特点作为交叉学科在医学领域广泛应用,同时也为其在兽医领域的应用提供契机。近年来,在重大疫病的控制中,数学模型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流行病学分析与研究。

OmairaCeciliaLizarazoHerrera等[5]采用动力学模型仿真模拟口蹄疫的发病过程,为疫病管理提供参考策略;EricP.M.Grist[6]用控制优化模型评估疯牛病可能造成的损失;Trapman,P[7]采用随机过程研究的动物传染病分支模型可分析疾病的发病数量和时间,并评估不同的管理措施的效果,该模型可适用于典型猪瘟、禽流感和口蹄疫等流行病。英国数学家利用模型解决的重大问题是疯牛病。在初期没有有效的抗菌药物,只能检查并杀死所有的病牛,但在最初的15个月,这些方法没有避免疾病的传播。因此,数学家设计了一个针对疯牛病的传染模型,并且发现问题的关键是时间的控制问题。原先检查并屠宰病牛往往是在疾病发现的4-5天——在这段时间疾病已经很大范围地传播开了。这就是不能控制疾病的原因,于是疾病的检查采取了更为果断和迅速的措施,来检查可能被感染的牛并屠宰。两个月后,疾病得到了控制。

另外,基于环境因素和空间因素的疫病传播时空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也为疫病控制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动物疫病的发生、发展、分布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流行病地理信息系统在疾病控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DavidL.Smith等[8]人调查了康涅狄格州169个镇的浣熊狂犬病的传播情况,同时,还调查了地理、人与动物接触情况等因素。对狂犬病在不同的地形传播的环境危险因素进行定量,建立了狂犬病传播的随机空间模型,结果表明环境因素对该病的空间分布存在显著的影响,河流起着重要的屏障作用,将扩散速度减少7倍。DavisonS等[9]利用GIS对美国宾夕法尼亚州1996~1998年发生的H7N2亚型禽流感进行空间分析与研究,为防疫措施提供参考,EhlersM[10]等利用GIS对意大利1999~2001年发生的禽流感建立以家禽饲养密度为基础的空间分析模型。

5.小结

信息学、计算机和兽医学等学科的高速发展,给兽医信息学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契机。从国外这些年的发展和应用历程来看,重点的研究方向包括电子病历、决策支持系统、数据和图像的获取、存储和分析以及对疾病和生理等过程的建模等。我国兽医信息学的发展中所研究的主要内容也不外乎这些方面,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应根据我国兽医学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走一条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道路。分析我国当前的研究现状,本人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逐步开展工作,以促使兽医信息学的快速发展:(1)以建立兽医临床及实验室数据标准为前提,逐步在全国建立和推广电子病历系统,以实现全国动物疾病数据的共享、无缝集成与交流,有利于疾病流行状况分析和疾病控制决策;(2)搜集整理国外的研究资料和相关书籍,编写我国兽医信息学教材,将兽医信息学作为一门单独学科提出,作为研究生和本科生的选修课进行推广,培养后备人才;(3)整合现有资源(人力、物力和资金),提出重点突破方向,逐步展开兽医信息学相关研究;(4)大力宣传信息技术在日常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养殖单位及用户对信息学的认知程度,同时加快已有的信息技术相关产品在兽医领域应用的推广工作,让用户从效益中认识这些产品的价值,以促进兽医信息学在实践中的推广;(5)以生物信息学的高速发展势头为契机,进行动物病原生物信息学相关研究,为动物疾病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主要参考文献:

[1]Boschert,Ken.[WWW]12THSeptember1998.VeterinaryInformatics.netvet.wustl.edu/info.htm15THApril2003

[2]Smith,RonaldD.;Williams,Mitsuko.Applicationsofinformaticsinveterinarymedicine.BullMedLibrAssoc.2000January;88(1):0049–0051

[3]Holbrook,Anne,etal.[WWW]Acriticalpathwayforelectronicmedicalrecordselection./Downloads/path.pdf16THApril2003

[4]Boschert,Ken.[WWW]12THSeptember1998.VeterinaryInformatics.netvet.wustl.edu/info.htm15THApril2003

[5]OmairaCeciliaLizarazoHerrera,CarlosAlbertoGonzalezBuitragoy,HugoHernandoAndradeSosa,etal.SystemDynamicsappliedtomodellingandSimulationofFoot-and-MouthDiseaseEpidemiology[A].The17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ftheSystemDynamicsSociety,and5thAustralian&NewZealandSystemsConferece:SystemsThinkingfortheNextMillennium,Wellington,NewZealand[C],20-23July1999

[6]EricP.M.Grist.TransmissibleSpongiformEncephalopathyRiskAssessment:TheUKexperience[J].RiskAnalysis,2005(25)3,519-532.

[7]TrapmanP,MeesterR,HeesterbeekH.Abranchingmodelforthespreadofinfectiousanimaldiseasesinvaryingenvironments[J].JournalofMathematicalBiology,2004(49)6,553-576.

动物医学和信息技术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为了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校园网络系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皖南医学院构建了实验教学信息平台,使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有机整合,实施网络化的实验教学。结果表明,实验教学信息平台的建立能够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

    科学技术的发展目新月异,医学教育手段越来越丰富,医学教育技术越来越先进,常规实验教学设备趋向自动化、智能化和综合化,教学软件变得多样化、专门化和模块化,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教学设施逐步完善和普及,医学模拟技术日趋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诸多的先进教育和实验技术为构建现代化实验教学平台从技术层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按照“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具有较强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立足于医学教学的“整体性、综合性、实验性、创新性”,不断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引进多种实验技术,深化课程体系改革,优化整合多学科实验教学内容,构建多学科、综合性实验教学信息平台,使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有机整合,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的高水平人才。现将我们的做法介绍如下。

    一、构建实验教学信息平台的目的

    利用校园网络系统,构建实验教学信息平台,其目的是以教育信息资源为基础,以信息技术开发为核心,以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应用为重点,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实验教学模式,以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构建实验教学信息平台的思路和做法

    借2008年教育部对我校进行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东风,我校从人力和物力上加大了对实验教学的投入。为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我校专业结构调整和学科建设的发展,以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的培养为目的,我们对实验室结构进行了调整,建立了实验中心信息平台、公共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实验中心信息平台、专业课实验中心信息平台。这三个信息平台一块联入校园网,构成实验教学信息平台。

    校实验中心信息平台主要为青年教师和研究生提供实验操作平台和有关虚拟实验信息,同时对本科生开放。学生可以根据需要在校实验中心信息平台上查询所需实验的演示内容(即虚拟实验),然后根据虚拟实验提供的步骤进行模拟实验。公共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实验中心信息平台有“理化实验中心”“机能实验中心”“形态实验中心”三个校级基础实验示范中心,其中“机能实验中心”为省级基础实验示范中心,主要为学生提供基础实验课操作平台和虚拟实验。专业课实验中心信息平台的建设以培养“宽口径、厚基础”人才为基本目标,打破原来面向教研室设立专业实验室的格局,依托学科优势,同时能够为多个专业的学生开设实验课。

    本文以“机能实验中心”的构建为例,来说明构建实验教学信息平台如何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以及如何提高医学本科教学质量?

    三、构建“机能实验中心”的目的

    实验教学是基础医学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医学学科分支愈来愈细,知识点愈来愈多、愈来愈深,而教学时间相对较少;传统的单一学科实验教学多注重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和巩固,缺乏知识运用的前后联系和横向联系,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建立“机能实验中心”目的是在以下三个环节实行教学改革:一是以培养应用型或实用型医学人才为目标;二是以加强基本操作和技能训练为基础;三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为重点,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学科优势、网络资源和特色研究项目,努力开拓学生视野。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各机能学科相互间的有机联系,建立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基础与临床紧密衔接的实验教学体系,培养出实验动手能力强,具有分析解决问题综合素质的实用型医学人才。

    四、构建“机能实验中心”的措施

    学校把药理学实验室、生理学实验室、病理生理学实验室、生物化学实验室、预防医学实验室、心血管功能研究室、定量药理研究室、蛇毒研究室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室等全部联入局域网内,建成“机能实验中心信息平台”,再与建好的“理化实验中心信息平台”“形态实验中心信息平台”…块联入校园网内构成“公共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实验中心信息平台”。在“机能实验中心信息平台”上,有5O套虚拟实验系统和10套人体功能测试系统,学生可以看到一些特殊的动物实验、高新技术和成果、临床典型病例的录象、图片和多媒体课件,通过观看虚拟实验,学生可以模拟实验过程,然后在操作平台上进行实际操作。

    五、构建“机能实验中心”的结果

    1.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

    学校内各实验室可以随时调用我们编制的实验教学课件、特色研究成果、各类网上教学资料等,为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并可庄_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实验教学资源相对不足的现状。例如诊断学教研室的老师在上诊断学实验课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校园网进入“机能实验中心信息乎台”,利用平台上的虚拟实验系统测量生理指标:心电图、脑电图、肌电图等。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机能实验中心建立后,我们开设了经典实验一综合实验一设计性实验的机能实验学课程。这一课程的开设不仅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和加强了对学生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也实现了学校在实验教学设备、药品、试卉llJ、动物等资源方面的有效利用,提高了办学效益。例如:我们开设了以观察“正常生理活动一复制疾病病理模型一纠正功能异常”为主线的…体化综合机能实验教学体系,包括:“将蛙心灌注药物后观察药物对心脏活动的作用”“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和药物对血压的影响”。通过综合性实验课程的训练,使学牛熟练掌握在机能学方面的基本操作技能。例如,实验动物处理、疾病模型复制、药物应用原则、常规生化指标检测、人体功能测试、社区疾病调查和防治等等,具备在基层医院独立开展:[作的能力。同时,充分发挥机能实验中心开放实验室的条件和优势,增加设计性实验项目,培养学生在教学实验环节中的主动参与性和创新能力。通过设计性实验课程的训练,建立观察正常活动一复制病理过程~多途径防治的一体化实验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在观察现象的同时,比较直观地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主要环节和认识疾病防治的关键所在,提高了学生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晨

    3.有利于网络化的实验教学

动物医学和信息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科学;多媒体教学;运用

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和现代化手段,与小学科学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多姿多彩”,本文结合个人教学实践,谈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运用,供大家借鉴。

一、巧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小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自觉性不是很高,如果他们没有学习兴趣的话,很难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小学生天生好动,对于灌输性的知识提不起兴趣。信息技术把以往的教学模式来了一个颠覆,从视觉、听觉等方面给学生一定的震撼,实现了知识的完美转化,把抽象空洞的理论知识转变成了具体直观的动态化知识。就能吸引到他们的注意力,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比如在学习《在星空中》的章节内容时,首先让学生进行预习,粗浅的了解相关的知识。但是牵扯的内容都比较抽象,为了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的魅力,把遥远、神秘、美丽的星空呈现给学生,教师就可以巧妙的运用Authorware、PowerPoint和Flash技术创设学习情景,把美丽的星空通过视频,图像的方式呈现出来,然后再结合这些信息技术诠释理论知识。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也得到了激发,将被动式的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学习,实现了乐学乐教的目标。

二、利用信息技术优化科学要素的呈现方式

现实的生活材料与信息,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而且能够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因此,可以利用信息技g把科学教学内容中抽象的部分转化为学生可以直接接受的形式,优化科学要素的呈现方式,以利于学生对科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科学》有一个模拟火山喷发实验。我们在教学中,先通过学生上网查询资料、信息,注意从学生周围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寻找科学知识的“原型”和最新的信息。依靠学生对感性材料的直接兴趣和对新鲜事物及新信息进一步探究的欲望,让学生研究火山喷发和地震现象的形成过程。然而这些教学内容比较宏观,离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实际都比较远,因此我们借助信息技术,解决无法跨越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宏观的地球浓缩进教室,把千万年的漫长时间变化缩短至几分、几秒展现在学生面前;把复杂的地壳运动,变得集中、具体和形象。不仅让学生对地球的地壳运动有了深层次的认识,以及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更使学生经历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多媒体的出现,疏通了学生思维上的障碍,使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实。

三、运用信息技术授课,完胜教学中的重难点

小学科学讲授的内容有一些抽象化的理论知识,学生还是很难理解,对于这些学习难度系数较大的知识点如果采取机械式记忆的方法,效果肯定很差,学生听不懂、学不会的现象就会出现。对于小学科学而言,知识有简单和复杂之分,有重点难点之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助于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

例如在学习《把种子散播到远处》的时候,对于课堂中牵扯的知识点,植物种子的散播方式:包括自身传播、动物传播、风传播、水传播等,小学生生活阅历肤浅,了解的生活常识也比较少,讲授式的授课学生是很难理解的,为此攻破这些重难点,教师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果能通过视频讲解或者利用3DMAX制作的三维动画给学生演示的话,学生就会非常理解了,并且理解的更加透彻。信息技术的运用实现了知识的转化,把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更加简单易懂,大大提升了教学和学习的效果。

四、使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小学科学课堂,小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育的目的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而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或者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做到学会学习。信息技术的使用颠覆了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给学生留足了思考和探究的时间与空间,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比如在讲授《面包发霉了》的时候,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发霉面包的危害以及发霉的原因。但是无论是从化学常识还是医学常识,学生都很难理解。但是计算机进入课堂后,这一切就变得十分容易了。教师可把这一课制成课件,先在屏幕上显示一块发霉的面包,然后再显示两组试验的详细过程,最后在本课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进行文字性小结。使学生在观察试验过程中,直观地感觉到当时的情景,使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从平面走向立体,使其思维性、创造性和严密性都得到很好的锻炼。

五、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自己寻求答案

新的知识在迅速增长,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学生自行获取的知识也是有限的。只有在教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学习探求知识的方法和应用知识到实践中去的能力,他们才能受益无穷。因此,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精神动力,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推动学生的求知欲,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自觉要求。多媒体技术的出现,正好可以满足学生的这一需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之后,就可以在网上进行人机对话,根据个人需要,寻找相应知识,扩充知识面。同时,也可以在网上与人对话,探求新知,扩充眼界,弥补个人局限,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更广的范围内自行获取新知。

总之,在科学教学中,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给小学生丰富多彩的信息刺激,无疑会为学生的想象思维创造广阔的空间,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恰到好处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也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艺术,为培养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胡春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思考[D].河北师范大学,2013.

动物医学和信息技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藏医药 数据库 建设

藏医药是我国一项珍贵的资源,而藏药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庞大的体系,涉及到的种类众多,对于地区来说,藏医药是非常重要的产业,一直以来相关领域的学者都将藏医药资源的开发作为重点研究主题。为了能够让藏医药系列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数据量,将相关的资料通过网络共享,对进行藏医药的开发和研究有着非凡的意义。

1 藏医药文献的类型和特点

1.1 藏医药文献的类型

作为经过漫长发展历史的医药体系,藏医药文献涉及到一系列的体系。具体内容涉及到从藏医药起源到发展至今涉及到的方方面面。主要类型包括藏医药起源类、历史发展类、医药理论类、治疗类、药方类、炮制加工类等,还涉及到天文历算等其他领域,这些类型的文献共同组成了博大精深的体系。除此之外,还有在藏医药漫长的实践中积累下来的经验以及扶梯的制药工艺,构成这些文献的内容是在几千年的历史以及藏医药传承者不断积累的,是我国医药领域十分珍贵的资源体系。

1.2 藏医药文献的特点

藏医药文献最大的特点就是载体非常复杂。由于藏医药的历史极为悠久,记录的方式也是随着历史的进步不断变化,文献从古代的金石一直发展到在纸制品上进行记载,其中充当文献载体的材质非常复杂。藏医药的古籍都是从各类古代载体上流传下来的,最早有在岩石和动物骸骨上记载的文献,随着生产技术的变化,逐渐出现木刻和石碑,到了后来逐渐运用金汁、银汁等由矿物质制作写在各类载体上,现今还有很多木刻的文献流传。后来纸质品出现,手抄体等古籍说明了古代藏医药文献的进步。

2 藏医药文献利用现状

根据各类渠道的统计,已经有明确记载的关于藏医药的文献已经达到3000种以上,被保存在各院校、博物馆以及档案馆等地。这些文献上记载着几千年来藏医药的进步和庞大的理论体系,不仅有医药方面的知识,还包括大量的哲学理论以及生命科学信息,凝聚了藏族这片土地上几千年来积累下来的文明和当地人民的精神意识,同时也是当今藏医药理论唯一的载体。经过多年来的研究,这些文献为藏医药的研究以及有关药品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依据。

3 建设藏医药系列数据库的必要性

3.1 开发科学文化资源

藏医药系列数据库的建设不仅是将该医药体系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更是为了能够扩宽了解这些藏医药文献的渠道,能够让这些文献中蕴含的科学文化资源得到深刻的挖掘。这些文献不仅是我国医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是藏族人民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所凝聚的思想成就和科学文化表现。从中也能够不断发展在我国古代中曾经创造过的文化成就以及相关的杰出人物。用全新的信息技术将这些文献进行统一的整合,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藏医药知识,也能够让我国的经济文化建设提升到新的高度。

3.2 便于现代化管理

藏医药系列是一套非常复杂的医药体系,其中蕴含的知识量以及资源种类众多,若是用传统的收集方式不利于管理。而数据库的建立则是让这些资源能够被科学管理,数据库是如今网络时代的重要应用,也是对数据信息管理的基础,是最有效的开发形式。只有建立数据库,才能将计算机技术与藏医药的开发联系起来。通过信息技术,藏医药系列资源就可以用简单的方式搜索到,而且更加精准。如今各行各业都在向着信息化管理的方向发展,藏医药系列要想充分开发出来,建立数据库是必然的措施。

3.3 抢救孤本、善本古籍

由于在漫长的历史中一定会有一些文献失传,这是不可避免的,如今很多藏医药的文献成为孤本和善本,这些资源都是珍贵的文化资源,需要更好的方式进行保护。历史上书写和印刷的技术不断改变,很多文献都无法流传下来,因此藏医药系列中大量文献是以手抄的方式保存至今,很多理论已经消失,还有一些理论濒临消失,这种情况下,以信息技术,用数据库的方式将这些宝贵的资源保存下来,已经成为当下最关键的一项事业。

4 建设藏医药系列数据库的问题

4.1 数据化标准问题

由于是利用W络技术,就涉及到行业标准,在进行数据库的开发中也要遵守最起码的网络秩序,遵守传输协议,按照标准的通讯格式,对藏医药系列文献进行分类,标引。网络传输有一定的标准和规则,藏医药系列在网络上进行传输也要符合最基本的流程,最终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

4.2 分工协作问题

藏医药系列体系庞大,结构复杂,因此要建设数据库的时候要尽量避免重复建设,一旦重复建设或者有所遗落,将付出更多的精力去弥补,不仅会造成资源上的浪费,也会影响数据库的使用。

4.3 系统安全问题

安全问题数最关键的,首先就是藏医药系列在网络上的访问要保持通畅,气息就是系统的防护要尽可能做到完美,最后就是防止数据库被恶意攻击,例如黑客入侵,一旦造成数据丢失或者篡改,将是重大损失。

5 结论

相关领域多年来进行藏医药系列数据库的建设,对此十分重视,此项建设意义重大,关系到藏医药文化的发扬和传承,以及对藏医药资源的开发,对我国医药体系的进步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不断完善相关的技术以及对资料的整理。

参考文献

[1]王慧忠.建立藏医药文献藏文特色数据库的设想[J].群文天地,2011(21):84-85.

[2]黄玲玲.我国中医药数据库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2(02):18-20.

[3]刘亮,高琦.论述中医药信息数据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电子世界,2014(01):24+39.

动物医学和信息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时期;机械电子工程;发展与创新

前言:在现在的经济社会情况下,更多的人越来越关注机械电子工程的发展,这不仅仅是国家重视的话题,同时和我们每个家庭每个人也是密不可分的,在飞速发展生活节奏日益提高的今天,机械电子类产品的更新也对生活的影响起着重大意义,它不仅仅是需要研究的一门学科,也是支撑现代人精神力量的动力,所以,我们有必要意识到机械电子工程的研究与投入是极为重要的,与其发展方向决不能忽视。我们也更加确信以现在的发展速度而言,我国的经济趋势也将会随着机械电子工程的深入研究而突飞猛进。

1.机械电子工程的概述

1.1机械电子工程的产生

人们的生活方式因科技的发展而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一个新型产业也随之诞生――机械电子工程。它从最初的产生到后来的不断进步发展是一连串复杂而多变的过程。它的前身是机械工业行业,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对机械的需求的也随之不断提高,电子计算机产品的问世,为其能够迅速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在旧有的生活模式下,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主要是依靠手工机械完成。但是社会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模式在改变,旧有的生产方式难以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必须要舍弃原有的手工机械的生产方式,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将信息技术用于机械行业中,这从根本上推动了机械电子工程的发展。显而易见,机械电子化离不开信息技术,因为有了信息技术,机械电子技术才得以诞生。

1.2机械电子工程介绍

机械电子工程是一项涵盖各类科学的技术,其核心专业是机械电子,同时要结合信息技术、网络、智能化的相关知识,各类学科相互交叉形成的一类科学,这些学科的理论在机械电子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总体来说,机械电子工程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机械电子工程实现了技术的多元化和技术的融合,其在使用的过程中必须借助其他学科。在对机械电子工程进行设计时,必须要将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以及机械相关的技术融合,将机械中不同的元件组合,完善设计。机械电子工程在设计时运用的知识比较复杂,但是设计比较简单,结构不复杂,而且具有较好的性能。机械电子工程投入生产时的效率高,外形小巧,从而取代了传统的机械。

1.3机械电子工程的特点

机械电子工程和传统的机械工程有着明显的区别,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电子信息技术的融合。计算机信息技术被应用于机械电子工程的每个环节,它不仅体现在机械的内在结构上,外观设计也有充分的体现,使得机械从里到外都散发着时代的气息。在机械设计方面融入了许多新鲜元素,它不再简单的机械工程,而是引入了多项技术、多种元素的机械设计,让其能更好地满足时代的需要,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更快的发展。

第二,产品设计简单,使用方便。与传统机械相比,机械电子工程在产品设计方面,要求更为苛刻和严格,它要求产品要不同与以往,具有创新性,且使用便捷,可操作性强。对产品之所以要强调创新和可操作性主要是为了能够跟上时展的步伐,也为了能更有利于用户的使用,满足实际需要,对此引来了社会众多消费者的注意。要做到这两点,也绝非易事,对机械师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设计者在做产品设计时,要做到两点,一是产品的实用性,二是产品的可接受性,只有做到这两点,该产品才会有市场。除此之外,设计的创新对机械行业的发展也具有巨大的作用,一些传统的机械设计时代淘汰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技术缺乏创新,设计太过简单,不具有可操作性,想要的功能根本体现不出来。同时,有不少机械师对机械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并不是十分清楚,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机械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所以,我们有必要加入新鲜元素,不断创新设计理念,从而从本质上推动机械设计的发展,减少或杜绝机械事故的发生。

2.机械电子工程的应用

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对机械电子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对其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增多。传统机械工程受其技术所限,它所应用的领域为有限,大多集中一些基础领域,这些领域对技术的要求不太高,或者比较低端。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这些基础领域在被淘汰,并逐渐消失。这个过程中,机械电子工程以其技术上的优势,不断地将传统机械工程取代,它的使用范围对传统机械工程的缺陷来说恰好是一个很好补充。机械电子工程的应用领域极广,不似于传统机械工程,只用于那些对技术要求不高的基础领域,它主要应用于改造后的基础领域,和相对比较高级的领域。随着人们对机械电子工程了解的越来越多,研究越来越深入,它所能应用的领域必将越来越多,越来越广。

3.机械电子技术发展与创新

3.1设计思想的发展

计算机信息技术最初应用于机械电子工程中,其主要目的就是提高机械的原有性能,并能让其变得更加小巧,不那么笨拙,它的做法也非常的简单,就是将机器中的某些机械部件用电子部件来替换。到了20世纪九十年代,机械电子系统的设计理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不再是简单地“替换”,而是开始注重系统的整体优化以及智能化。它的设计思想经历了四个过程,分别是替代、融合、系统优化、智能化。但是我们记住的一点是,现在的设计思想与原有的设计思想并不冲突,我们并没有抛弃原来的设计理念。

3.2与其他前沿技术的结合

3.2.1面向现代医学

现代医学的发展离不开机械电子系统,各类医学诊断、治疗的先进的医学仪器设备都离不开机械电子系统。比如现在大型医院都备有的CT、NMR等。另外,利用机械电子科技开发出的智能机器人,也可以应用到精密的手术中去。机械电子系统还可以实现互联网的远程监控设计,让外地的医生进行远程操控手术。

3.2.2面向现代生物技术

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对象十分广泛,大到各类植物、动物、微生物,小到各种生物组织细胞、生物分子和基因问题都是它的研究范围。在研究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绘制各种基因图谱、制造各种生物芯片、进行修补、注入、分离基因等工作。而这些工作的进行毫无例外都需要各类机械电子仪器的辅助才能进行。另外,现代人类进行各种严酷环境例如深水、严寒、外太空等的科学探测,由于人类本身不能长期在此环境下生存,都需要借助机械电子装置和智能仪器的帮助来完成诸如定期自动传输数据、自动检测及故障处理等任务。包括我们现在最前沿的航空航天科技,各类宇宙飞船和空间站的正常运转,他们庞大的系统需要各种机械电子装置的精密配合才能完成发射、运行、返航等重要任务。

4.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机械电子工程已经不仅仅是一门科学的研究,它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随着我们对这门科学的重视程度的逐渐加深,对机械电子工程研究的投入就越多,对机械电子工程的研究也就越加深广。它的发展越迅速,应用的领域越宽广,对我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也就越深入。为了让其更好的服务人类的生活,我们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机械电子工程的发展研究。

参考文献:

[1]潘雍,傅明星,于晨.机械电子工程综述[J].机电工程,2014,05:553-558.

[2]王建峰.对机械电子工程的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6: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