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管理会计的应用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随着市场经济和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化与发展,建筑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而建筑安装行业大部分企业存在生产方式较为粗放,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利用,产能过剩日趋严重,严重影响建筑安装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激烈的市场竞争对建筑安装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也为建筑安装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调整。管理会计能够将建筑安装企业中的会计和管理进行有效的融合,根据掌握财务会计信息的具体内容,对企业进行深入的分析,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更加正确的信息,提高决策的影响力以及对抗企业风险的能力。利用管理会计有助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鉴别出成本浪费的源头和效率低下的作业,帮助建筑安装企业改善低端化发展倾向,进入互联网建筑时代,实现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现阶段管理会计在我国建筑安装企业中的应用不是很普遍,很多建筑安装企业没有意识到管理会计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作用,对管理会计的应用不够重视,没有把管理会计纳入财务管理的范畴,使得管理会计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在经济新常态和“营改增”大背景下,建筑安装企业要认识到管理会计的重要性,将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心由会计核算和财务报表向管理会计转变,实现管理会计在建筑企业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中的普遍应用。
二、建筑安装企业管理会计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会计专业的人才比较欠缺。现阶段建筑安装企业管理会计专业人才缺乏,建筑安装企业财务人员对专业的理解主要在财务核算、数据统计、编制财务报表的知识结构层面,财务管理工作主要是完成日常核算管理工作。部分大中型建筑安装企业的财务人员虽然经过了管理会计相关知识的培训,但是仅局限在理论知识上,并没有系统的应用于实际工作中,管理会计应用绝大多数还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同时建筑安装企业的管理会计有其特殊性,有着很高的专业性和应用性,大多数会计人员并没有机会将所学的管理会计知识应用在实践中,也缺乏相对的积极主动性,限制了管理会计在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二)缺乏完善的管理会计制度。目前,建筑安装企业的会计制度主要侧重于鉴证类会计和记账类会计(简称财务会计),忽略了管理会计提供的相关信息,严重影响了建筑企业管理会计制度的建立健全。管理会计在我国起步较晚,现有的研究成果大多是依靠国外西方先进的管理会计理论取得的,导致管理会计并不能适应我国建筑企业的需求。大多建筑安装企业缺少科学、系统的管理会计制度作为日常管理的指导思想,会计人员在使用管理会计的过程中自由发挥,出现了许多错误认识,导致管理会计在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存在诸多问题,管理效率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三)管理会计研究缺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现阶段我国管理会计研究的理论性太强,缺乏与实际的联系。现阶段建筑安装企业会计人员过于倾向于理论研究,不注重将相关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建筑安装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中进行实践,导致管理会计在建筑企业中得不到普遍应用。对管理会计在建筑企业中的应用的相关研究仅限于理论层面,且片面追求复杂数学理论模型的实践,缺乏可实用的操作性。管理会计理论的研究没有立足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实际发展情况,盲目搬照国外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不能满足中国建筑行业的实际发展状况。(四)管理会计方法和技术单一。建筑安装企业管理会计的应用包含统计学、经济数学以及会计等方面的知识,但是目前我国管理会计的方法和技术与实际操作不相适应。管理会计方法主要集中在经济数学中,仅仅为揭示事物本质提供了一种数学模型,纯属理论性探讨,不能从本质上解决实际问题。此外,管理会计的现代化手段和方法,在计算机上具体运用不够,主要靠人工方法进行,出现人为误差,准确性较差。随着经济发展形式的不断多样化,其对管理会计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使用人工计算的工作量巨大,无法适应现代化市场发展,削弱管理会计功能。
三、加强建筑安装企业管理会计应用的建议
(一)提高对管理会计的认识,建立健全科学管理会计制度。建筑安装企业要加强企业战略层面对管理会计的认识,企业的管理层应加强对管理会计的认识和理解,坚定支持管理会计的应用实施。建筑安装企业应参照2015年12月财政部的《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征求意见稿)》相关规定,建立完善、规范管理会计制度体系,且必须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做好管理会计顶层制度设计,包括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全面风险管理制度、集团投资管理制度、全面成本管理制度、全面绩效管理制度,并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后,在进行实际管理时我们要严格按照制度的要求进行管理。(二)加强建筑安装企业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建筑安装企业管理会计相对于传统的财务会计,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会计人员具备更高水平的综合型企业管理素质和能力。随着建筑安装企业管理会计的应用与实施,企业财务活动与业务活动将进行融合,需要会计人员深刻理解具体业务的实际运转,需要更多的复合型人才。建筑安装企业要完善管理会计的人才引入机制和加强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建筑安装企业应针对财务管理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和高层管理会计人才缺乏的现状,开展风险管理、全面预算管理、成本管理和合同管理等相关内容的培训工作。通过业务学习增强财务管理人员对管理会计岗位职责的认识,鼓励将管理会计理论应用于财务管理实践,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益。(三)加强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管理会计的关键之处在于实时提取管理状态的数据信息加以分析,提出改进措施、调整或修订,增加企业价值。建筑安装企业要增加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将管理会计应用与计算机相结合,将计算复杂分析工作由计算机来完成,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程度。建筑安装企业要打破部门壁垒,有效实现财务业务融合,实现企业在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方面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管理,提高企业在会计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和综合集成的灵敏和准确程度,同时实现真正的经营数据真实可靠、实时化、口径统一化。(四)实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有效结合。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都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会计主要服务于企业外部决策的需要,管理会计主要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二者对财务管理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建筑安装企业要充分将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共同促进企业财会会计工作的发展。建筑安装企业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企业财务工作的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明确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流程、内容、岗位职责,促进两者的有效结合。在完善财务会计体系和制度时,要充分考虑到管理会计发展的要求,扩大信息交换能力,与管理会计相结合,避免资源重复和浪费。同时管理会计在进行决策的制定时,也要充分考虑到财务会计的方面,有效融合建筑安装企业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与市场经济的不断改革,建筑安装企业发展中管理会计的作用会越来越重要,建筑安装企业应该加强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建筑安装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按计划、分步实施应用管理会计,研究制定企业发展规划,将管理会计融入规划和信息化系统建设中。提高对管理会计的认识,建立健全科学管理会计制度,加强建筑安装企业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实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有效结合,实现管理会计与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密切协同,促进建筑安装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刚.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中管理会计的应用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2):151-152.
[2]孙婷.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研究与思考[J].工业经济论坛,2016,(3):225-228.
关键词:现代管理会计;案例研究
引言:管理会计的实践与理论都表明,案例的研究不但能够为各行业的企业提供管理会计的应用样板,促进其各种方法及经验的广泛应用,还能够为管理会计教学提供素材,以促进管理会计教学的效率。
一、管理会计案例的选择
企业在进行战略管理中,为了能够提高其竞争优势,必须要对自己的战略态势进行分析,将确保成功的重要因素找出来,这就离不开案例分析的帮助了,而管理会计的案例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管理会计的案例可以很好的将企业价值管理的情况、存在的各种矛盾或冲突、涉及到的各种数据、编写案例的人员的理念等很好的反映出来。在管理会计案例的选择中要注意适用对象的广泛性,兼顾适应国情、现实新颖、应用实际、典型示范等特点。案例研究主要包括一下方面:
(一)研究企业的竞争战略。企业竞争战略的研究主要包括在公司发展的不同阶段是怎样进行筹资、投资、分配激励等各种战略的选择的,以及企业内外部的环境又会对这些战略的选择产生什么影响,企业应该采取什么策略来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并且应该选择哪些手段来适应这些战略,来保证其竞争优势。
(二)研究企业的低成本扩张。在对企业的低成本扩张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国内的企业应该重点以兼并作为典范,而管理会计方面的兼并主要是战略性价值管理的研究。例如,选择取得兼并成功的某企业作为案例,就需要对该企业的兼并策略、竞标成功的原因、信息整个过程中作用、兼并后如何处理财务及会计实务如何发展等进行分析研究。此外,对于企业的合并、破产、分立等进行类似研究。
(三)研究管理会计的某一领域。研究企业的价值链管理、组织结构变迁等对管理会计实务产生的影响,信息技术环境下价格的转移,以及竞争价值工程、竞争成本管理等。
(四)研究企业的流程再造。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及网络已经成为进行企业管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传统的管理会计范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实际需要。对于“企业再造”理论,分析和研究企业的流程再造的典型案例,对现代管理会计的创新与应用新的方法有促进作用。
目前,现代管理会计相对热门的案例研究主要有:一,管理规划的研究核心是预算控制;二,主要约束和激励机制研究,其中主要是为了增加经营者的作用;三,现代管理会计与企业资本经营相结合的问题研究;四,管理会计的核心竞争力研究;五,在信息时代的创新性研究;六,管理会计在跨国经营方面研究等。但是,在案例研究过程中,要选择的企业具有代表性,要选择那些具有失败经验或成功的企业作为案例研究,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波动很大,因此,研究其中典型的企业,对于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发挥的作用,十分重要,同样会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二、管理会计案例的编写
(一)设计案例标题。在设计案例标题时,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研究人员可以合理选择应用,比如,可以用企业的名字或者加上某些关键词作为标题,同样也可以把案例的相关方面作为标题,或者以案例内容和企业名称相结合作为案例的标题。不管使用哪种方法,必须要体现研究案例的本质。
(二)内容布局。相比于其他案例,管理会计案例更侧重于使用性,在书写正文部分时,同样比较灵活,可以是三段式,也可以是五段式等,但是,在书写的内容上要求比较高,应该体现其简单、通俗易懂的特点,且具有参考性和指导性的作用。
(三)基本介绍。这是现代管理会计案例的核心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种表述方法:一,按照事物的类型安排;二,按照一定的时间先后顺序安排;三,按照混合方式安排。
(四)评价。分析和概括现代企业管理会计的核心理论,使其与实际联系起来,从中学习对自己有用的经验教训。
(五)附录。主要是说明一些没有列入正文且和管理会计案例有关的资料,虽然这些资料不是案例的核心内容,但是对案例的讨论、理解都有很大的帮助。附录起着对正文补充说明的作用。
对于管理会计案例的编写要求是,首先具有高质量、值得推广、有效的案例,这些案例通常是在广泛调查研究相关部门或者企业的基础上编写出来的,也可是根据杂志、报刊等资料改变而来。学习国外的管理会计成功案例,然后通过实践运用到我国的企业当中,通过对其中内容等加以修改,编写出适合自己的案例,这种方法十分重要。
三、管理案例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避免用过去的案例作为研究样本。管理会计的随着时间不断发展的,每个时期的案例都有其时代特征,并且它们之间也没有可比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用动态的眼观来看待事物,杜绝用之前的案例来进行统计推断。
(二)研究的结论要有思考性。管理会计的案例研究主要包括实务解释与理论验证,进而使人们进一步深层次的理解案例所处的会计环境及其所反映出的问题。
(三)对管理会计研究的主体范围以及时空界限进行明确。管理会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领域,这就要求进行案例研究时要有侧重点,也就是为了方便编写案例,应该对研究主体的主体及时空范围进行界定。
(四)避免案例研究中的偏见。主观性和偏见是有区别的,管理会计实务要由研究人员进行解释,不一样的研究背景下,研究人员可能会有不同观点的案例报告,这就要求管理会计相关的研究人员尽量去避免偏见产生。
(五)保证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关系的道德标准。管理会计研究必须要保证研究者与被研究人员之间关系的道德标准,将机密信息获得的必要性与利用该信息的可能性间的关系处理好。
(六)到企业进行深入调研。管理会计的研究不能单靠理论来支撑,这就要求研究人员进入到企业内部展开深入调研,来保障研究的有效性,此外,还应该加强实务界与学术界的合作,主要经过研究人员通过企业管理会计资料的收集整理,写出详细的案例报告,还可以以此为指导管理会计的教学工作,目前管理会计案例在我国大学教学当中已经得到普遍的应用,学生可以以此为基础,深入学习现代管理会计的相关知识,促进我国现代管理会计的发展。
四、总结
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管理会计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尤其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现代管理会计的案例研究十分重要,综上本文所述,现代管理会计的案例选择十分关键,对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研究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最终促进现代管理会计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一)管理会计的概述
管理会计这一名称最早是奎因斯坦在1922 年其发表的管理会计专著《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入门》中被提出,然后在1952 年的伦敦世界会计师联合会上被正式提出,从此以后,管理会计相继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包括:成本的确定与财务控制、管理规划和管理控制、流程优化和资源集约、资源利用和价值创造。我国是从20世纪70年代逐渐开始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和引进有关管理会计的基础知识和理论的,到了1979年,我国才出版了第一本名为《管理会计》的教课书,此时,厦门大学把管理会计这门学科引入了教学课堂,并专门设置了管理会计学科,才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管理会计的应用研究和发展。
(二)我国管理会计的现状及问题
1. 管理会计理论不完善
自从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从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和引进管理会计的理念以来,管理会计被应用到我国的很多学科和行业当中,但是至今我国还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关于管理会计的基础理论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因为我国现今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是建立在对国外理论的简单翻译和介绍,而没有针对我们的具体国情去总结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理论、方法和体系,在各行业的实际应用当中,存在缺乏可操作性的问题。
2. 缺乏专业的管理会计人才
国外管理会计已经步入了正规化和专业化进程,设有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和协会,取得管理会计职称需经过专门的考试。而我国管理会计正处于起步阶段,没有专业化队伍,只有相关的财务人员及研究者对管理会计做理论及应用的研究工作,从而缺少向管理会计专业化方向发展的动力,也导致企业重视财务会计而忽视管理会计,这种现象反过来也进一步制约了管理会计的应用及发展。
3. 管理会计实际应用不全面
由于管理会计的认知度还不够高,应用范围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以及管理会计的信息化水平低,导致企业缺乏对管理会计的重视及系统应用,我国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以及企业经营者的认识不到位加上某些经营者自身经营理念的落后,使管理会计的实际运用不够全面,不受重视及应用不普遍,导致管理会计理论失去了在实践中的检验及进一步的发展。
4. 管理会计理论联系实际不够
我国关于管理会计的理论学习及先进经验的引进时间不长,加上我国的管理会计理论研究还未形成一个完整的适合我国国情的体系,因此,忽略西方发达国家高度发达经济背景的情况下,使得我国学习和引进到的理论及实践经验并不一定适用于我国的国情,引进的理论未能有效的指导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和应用,目前,我国管理会计在各个领域理论联系实际还不够。
二、管理会计在我国的研究进展
(一)在教育教学中
加强高校的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加强高校和企业合作的力度,进一步完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相关制度是促进我国管理会计工作长足发展的重要途径。接民,富元斋等在《合作办学条件下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模式探析》一文对在合作办学条件下对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作了一些探索及实践。
夏勇通过教学案例的准备、案例分析方法的传授、案例教学的组织和实施过程控制、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及教学成果的评估等五个方面的阐述,认为案例教学对于《管理会计》是非常必要的教学手段,虽然案例教学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存在一些方面的问题,比如:教学课时的明显不足、教学所需的网络设备配套跟不上、案例教学的资源库不足及任课老师的相关培训的缺乏等。
(二)在商业银行中
肖世练在《推动管理会计建设、加快中小商业银行管理转型的思考》文章中认为,管理会计是促进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和业务转型的必备手段。作者针对中小商业银行,提出了包括建立规范的责任中心产品体系和客户分类体系、清理数据源和规范所有数据建立数据仓库、统筹规划系统体系的建设、逐步推进系统开发等管理会计的实施路径。
田娜在《基于金融数据仓库技术的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系统的构建》文章中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特点,对我国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系统的技术架构、数据架构及系统测试方案的构建等问题做出阐述。
韩曙光认为管理会计作为一个重要工具对我国商业银行提高经营决策和加强商业银行背部管理能力有重要作用,作者通过对管理会计基础理论的具体论述,既表明了管理会计在我国商业银行应用的成效,也指出了问题及相关的解决建议。
(三)在医院中
董炳为在《构建医院管理会计体系,服务医院发展》文章中指出,医院应当重视建立管理会计,从管理的意识与组织机构,还有建立责任中心与管理会计电算化等方面建立管理会计体系,有效的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
冯欣从管理会计的创造价值功能出发,探索了公立医院在应用管理会计的案例。文章分三个阶段,一、理论学习阶段:在高校的指导下系统的学习卡普兰的管理会计理论;二、厘清概念、梳理框架阶段:按照不同的目的和不同的成本,对照分析结果系统的推进管理会计的应用;三、应用级持续改进阶段:推广作业成本法及改善成本法,结合实际作出业绩评价。通过作者的探索和实践,总结成功案例经验,发现不足,继续学习及应用管理会计。
(四)在国有企业中
王茜在《管理会计在国有企业中的应用研究》文章中,就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会计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论述,用大量事实和数据指出管理会计在我国国有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于云超在《黑龙江省集团公司管理会计实务操作研究》一文中就集团公司管理会计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汇总及分析,并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具体方案。
位春苗通过对我国电信企业管理会计的应用现状与价值链的分析,提出了电信企业战略管理会计体系构建的设想,作者认为传统会计向战略型管理会计的过渡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我国企业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还处在初级阶段,存在的问题也相当多,所以加强战略管理会计理论及应用的研究与建设是当务之急。
三、管理会计发展的建议
1. 加强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
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人员和会计实际工作者在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会计研究理论时不能就理论而研究理论,而是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并结合我国的经济大环境进行研究分析,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原有的理论体系反复推敲,仔细斟酌,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制定一套适合我国现行经济发展水平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2. 加快管理会计专业化进程
从西方国家的经验看,设立管理会计师协会,并组织管理会计师资格考试,取得管理会计师资格证书的人会有更多的就业机会,进而可以得到更加客观的经济收入和更高的社会地位,我国也应该设立专业的管理会计相关组织机构,并组织管理会计师的资格考试制度,还应创办管理会计刊物,使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得到更快发展,使更多的人了解并理解管理会计的作用,使管理会计走上一条职业化道路。
3. 强化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我国应加强管理会计作用的宣传,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会计应用方法,并提高各行业管理者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并将管理会计在实践应用中所取得的良好经验总结推广,真正发挥管理会计应用的作用,而不是使管理会计流于理论,而无真正的用武之地。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跃发展,管理会计在我国各大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现阶段,管理会计仅在我国部分企业分散应用着,尚未形成一套科学的完整的管理会计应用体系,由此可见,研究企业应用管理会计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对策具有重大的意义。
2.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作用及意义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可综合履行更多的职能,其职能作用主要在于将财务会计简单核算过去、控制现在以及筹划未来有效整合。
在国外发达国家,管理会计已全面渗透到企业的各个管理环节,其不仅符合企业管理的发展要求,为企业的各项决策提供各种信息依据,成为企业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还是价值管理中的核心内容,因此,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是其它管理手段难以比拟的。我国企业应用管理会计,会促使企业充分发挥决策、预测、组织以及控制等职能,进而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成本支出,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企业管理会计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3.1企业管理会计的应用环境有待改善
现阶段,我国企业尚未高度重视管理会计对企业制定各项决策、调节控制各项经济活动以及评价考核各项经济业绩等所起的作用,特别是一些中小型企业,根本不重视对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应用,这种现象及其普遍。企业对管理会计缺乏高度的重视,对其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大多数管理者仅是凭借以往经验,并未利用科学理论及方法进行指导生产实践,导致管理会计无法发挥应有巨大作用。此外,我国有部分企业管理者仍未系统掌握现代化的科学管理知识,尤其是会计人员对管理会计了解甚少,目前,管理会计人员队伍的综合素质普遍较低,职业水准不高,会计披露信息存在虚假现象,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这些因素导致在实际经营管理中,在应用管理会计方面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同时,企业的管理会计学科体系仍不够完善,实用性较差。整体上,企业管理会计的应用环境有待改善。
3.2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范围过于狭窄
以往,企业在管理会计的应用上,仅仅将目光放在内部的经营管理上,盲目控制成本实现管理会计的目标,并未结合企业近期或目前的产业成本以及市场竞争者的实际成本,分析本企业的成本优劣势所在。对要如何使企业在产品市场中抢占先机,掌握竞争主动权等并未做详细的规划决策,忽视管理会计信息的提供,特别是对企业的战略性发展决策,更是缺乏信息提供,短期行为较多,未立足长远来解决出现的问题。现阶段,仅有部分企业应用了一些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对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大部分管理会计内容仍未得到充分地应用,导致管理会计的作用无法发挥出来。整体上,管理会计理论、内容虽得到应用,但相对分散,我国企业必须建立完整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
3.3管理会计成功案例缺乏研究和总结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在实践工作中,应用到了管理会计的部分方法,并取得较好成效,例如:经济预测、本量利分析。随着财务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发展,财务会计得到长足发展。而管理会计却不同,其仍停留与原有的初级理论上,发展缓慢。当前,管理会计学逐渐成为各大高校的会计专业必修课,学术界对其的研究深度不断加大,并在实践中产生一些典型的成功案例,但由于缺乏对成功案例的系统研究和总结,管理会计并未在我国企业得到大范围的普及与推广应用。据资料统计看,我国部分企业在以往应用管理会计实践中,由于未有学术界参与,其所获得的经验无法在理论上得到系统化研究和总结,导致无法继续深入推广下去。而学术界所获得的成效也由于未能深化到企业的实践管理中,导致实用性不强。
4.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对策分析
4.1要不断更新管理会计的观念
企业的生产环境是相对稳固的结构,其所生产出的产品最大特征是大批量与标准化。由于市场的需求变化较为缓慢,其并无过多的个性化特征,企业产品之间最大的竞争在于市场的占有率。为适应当前经济环境的变化,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企业必须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企业管理会计的应用能从不同角度将企业管理分解为多个子系统,要求子系统的目标相一致,当然,发生一定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这就要求将企业管理看做一个整体,对其进行分析整合,只有形成整体目标才能形成系统目标,只有使整体目标得到实现,才说明管理会计对策最优。传统企业管理通常只重视各项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这在知识经济时代是行不通的。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企业的管理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实行软管理。价值观念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其通过企业的经营方针、座右铭、信条等形式表现出来。成功企业均会有属于自己的企业座右铭、精神、方针,其用共同的价值观促进职工的发展、成长。企业文化的创造,直接影响到管理会计系统的设计和构建,促使管理会计系统愈加重视人的因素,为自身的发展营造适合企业战略发展要求的文化环境,有助于管理会计对企业管理的全过程控制。
4.2加强管理会计学科体系的构建
企业应用管理会计,首先必须充分考虑国情,中西方在会计制度与企业经济环境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就要求企业不可完全照搬西方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部分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并不适用于我国的企业管理。其次,要不断缩小管理会计理论和实际工作的差距。当前,学术界缺乏可指导并能应用于实际工作的理论体系,有的管理会计理论甚至脱离实际工作。这是由于传统的管理会计中部分数学模型构建与经济环境基础之上,而在现实中,部分假设不成立,这就导致会计计量的结果无法起到任何指导作用。最后,要及时对企业应用管理会计成功的案例进行归纳总结及推广使用。任何理论均是建立在成功的实践上才成立的,因此,应加大对成功案例的宣传推广力度,促进理论的进一步升华。现阶段我国企业应加紧对成功案例的研究,同时,结合研究成果,投建适合于我国国情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关键词:管理会计;课程改革;管理会计教学
自2014年10月27日财政部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我国再一次掀起了管理会计应用的热潮。文件指出,争取3年-5年内,在全国培养出一批管理会计人才,力争通过5年-10年左右的努力,管理会计人才队伍显著加强,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完成这一宏伟目标,推进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持续发展,离不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化推进。高校是培养管理会计人才的摇篮,而目前管理会计课程仍存在诸多问题,使得管理会计教学处于尴尬的地位。宏伟的应用目标与高校理论教育的反差,使得管理会计课程改革的推进迫不容缓。
一、管理会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时较少,授课内容偏向传统
管理会计课程一直是财会类专业的主干课程,除了财务会计、审计学两大分支以外,管理会计以偏向内部管理为特征,多与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等形成关联课程。我国财会类专业多数开设了管理会计课程,而且大多高等院校的教学培养方案中将管理会计指定为财会类专业的必修课或专业选修课,足以体现其课程地位。
然而,虽然管理会计的知识在学生培养的知识结构中不可或缺,但是,就有限的课时资源分配上说,管理会计课时仍偏少。以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为例,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课程在会计类专业的课时平均在68节左右,而管理会计课程只有34课时,课时量是财务会计核心课程体系的1/2。
在授课内容方面,由于课时紧张,加之管理会计外延的宽泛,使得管理会计课程内容偏向传统的基本理论,例如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短期经营决策、长期投资决策、全面预算、标准成本等占了绝大部分的比重,而管理会计相对前沿的理论诸如战略管理、平衡计分卡、组织行为学、作业成本法、阿米巴等涉及相对较少,在课堂教学中仅仅只能一带而过,甚至无法涉及。近年来质量成本、作业成本、战略管理会计等领域的理论与实务得到迅速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与扩充了管理会计的内涵与外延,然而就教材而言,大部分的教材仍停留在传统的内容,更新较慢,而且无法形成系统的练习,这也是使得学生在学习前沿的管理会计方法与理念时一个巨大的障碍。
2.与财务管理、成本会计交叉严重
财务类课程体系并不像财务会计类课程体系有明显的层级区分,它的课程更多的是一种平行并列的关系,例如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财务分析等,管理会计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主线侧重于各种管理手段的介绍,而财务管理以资金运动为核心考察对象对公司财务进行管理,成本会计主要依赖于各类成本核算方法对成本进行考察,财务分析则侧重于财务报表的研究。虽然各个课程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是课程与课程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划分,所以诸如成本形态分析、存货管理、资金时间价值、长期投资决策等存在大面积的内容重叠问题。这反映了教师在选用教材时各自为政、课程内容衔接未得到充分协商、专业培养方案设计等多方面的弊病,它们都在无形之中浪费了学校宝贵的教学资源。
3.观念性培养不足,缺乏实训指导
西方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相比国内实务应用进程超前许多年,而在近年对管理会计应用的极力推崇与呼吁,也对管理会计课程授课内容的变革提出了新的方向。以往管理会计课程的教授方法单一,以教师为中心讲授为主,而鲜有见到以案例、实践教学为教学手段的管理会计课程,而实践应用中,管理会计的实践操作与管理理念的培养,恰恰是传统的课堂讲授所无法弥补的,加之管理会计的课程章节之间相对独立,知识单元之间不存在严格的连续性关系,因而给学生造成一种管理会计课程内容是“拼凑”出来的感觉。就转变这一观念而言,强化实训指导,增加实训课时,以具体的操作或案例使学生领会管理会计方法间错综复杂的应用理念,并非所有的方法都是适合某一企业,也并非某一种方法就可以照搬照抄地拿来应用于企业管理。
二、管理会计课程问题的原因探析
1.管理会计课程设置并未受到足够重视
管理会计课程在学分设置、课时设置上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课程整体呈现课时少、学分缺、学生不重视的尴尬局面。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来自于课程地位与课程内容两方面原因。由于财务类课程存在着课程内容重叠问题,而且相对于财务会计、审计类的课程来说,门类多,内容杂,因而在整体课时分配上管理会计所能被分配的课时相对较少。不仅如此,由于课时少、学分缺,也导致了学生主观的不重视与实训课程难以开展的两大关键性问题。学生认为管理会计并不像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在求职过程中几乎是一边倒地考察财务、会计或者审计的知识,鲜有涉及管理会计,而且管理会计并不能在初期具体工作中得到应用与体现。这也是造成管理会计并不受学生重视的原因之一。
2.双师型师资配备不足
相对而言,综合类院校双师型资源充足,而对于财经类专业性的院校、独立学院双师型资源匮乏,虽然独立院校主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根本宗旨,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始终无法在双师型师资上获得充足的“外援”,然而管理会计课程却恰恰需要双师型师资的充分介入。然而,由于我国目前管理会计理论尚未成熟,管理会计方法多而复杂、适用条件并不统一、方法应用不具普适性,且国内应用管理会计成功案例仅仅只是个例,使得管理会计在我国应用十分局限。而企业内部一般不设置专门的管理会计岗位,只有少数的大型企业才会设置相应的岗位提供决策支持,绝大多数的企业管理会计的职能基本是由财务人员所替代,因而管理会计专门性人才的匮乏也会最终导致国内管理会计应用经验的整体缺乏。就双师型培养问题而言,高校难以从外部获得充分的人才支持。
3.外部行业规范与执业引导未成体系
外部行业规范与资格证书的缺位也是造成管理会计课程改革方向无所适从、管理会计人才缺乏的关键性因素之一。目前会计类得到广泛认可的证书是中国的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而管理会计领域仅有CMA、CIMA等国外被广泛认可的证书。因而,行业规范的缺位与执业引导体系的未形成,也使得课程内容并没有一个引导性的改进方向,也难以体现实务界对理论的更深层次的要求,与此同时,不能明确管理会计专业人才的就业路径,造成高校培养管理会计人才始终处于没有目标的状态。
三、推进管理会计课程改革的建议
1.合理划分课程边界,正确界定授课范围
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与成本会计的内容存在较多的重合,也相对难以区分。就教材编撰系统性而言,可以不必做严格划分,而在授课内容上需要多位任教教师进行沟通协商,以确定授课内容的取舍。首先将三门课程的知识点打散,不以课程为界限划分,而以知识点的形式去判别归类。然后,梳理以成本性态、资金时间价值、成本核算方法三条主线,分别将知识点重新纳入到对应的主线中以确定课程边界。最后,开设一门实践教学的课程,将上述所有的知识点用实际操作的方式串联印证,以强化形成学生完整的知识结构,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学习兴趣。
2.适当引入西方管理会计案例
管理会计课程在国内的成功案例相对较少,而西方已经有许多经典的应用案例。管理会计课程可以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穿插案例教学,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和知识面,同时强化课堂学习的知识。教学时可以通过西方经典案例引入课程,以具体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提升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在案例研讨中获得更为直观的感受与成长。与此同时,以课堂讲授的方式将知识点灌输给学生,授人以渔,仅仅只是将解决问题的工具传授给学生,而并非直接告诉学生如何解题,既能快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又能强化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学生使用管理会计工具,就具体情境进行分析、研究、判断最终做出决策,也就达到了课堂教学的目的。但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贯彻的根本前提是教学管理层面与学生认识层面的双重重视,才能够为后续管理会计课程拓展提供良好的培育平台。
3.双师型人才内培为主,外引为辅
管理会计在我国尚未大面积运用,而实务界对某些管理方法是不是管理会计的范畴也存在认知的差别,加之行业规范等并未形成体系,导致管理会计从概念的源头都带有一系列的模糊感,因而,在近年内快速培育管理会计专业人才,并将之转换为双师型人才引进高等院校显得不切实际。因而高等院校对于双师型师资的培育应以内培为主,外引为辅。培养教师切实关注管理会计发展动向,了解管理会计人才需求,走访事务所、行业协会等了解管理会计应用的需求,制定合理完善的培养目标,提高教师对管理会计最为直观的认知。同时鼓励专任教师至企业挂职锻炼,一方面为某些优秀的企业梳理管理会计应用经验,一方面也从中获取实践经验以反哺教学。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之后可以将管理会计实际工作的经验汇总编写成应用案例,以丰富我国管理会计实践案例,从外部吸收养分再回馈课堂。
4.提升课程信息化程度,推进信息化管理理念
管理会计的基础是推进信息化建设,这也是企业内部管理的基本要求。没有信息化根基,财务人员忙于应付财务报表的列报与日常会计工作,对于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提供决策支持方面就会被相应地削弱,也便无从谈及管理效率。因此,课堂改革也必须时刻关注信息化对教学管理中的作用,从潜移默化中使学生领会信息化对管理效率的提升发挥的巨大作用,来强化管理会计的信息化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信息化应用应当做到三点:及时、互通、互动。可以通过微信、BBS、网络课堂等新形式的工具来进行信息与沟通,在后台教学管理中实现多课程的知识点互通、成绩管理互通等,转变教师的职能,以传统的教师为中心转变为教师服务学生为中心,提供多种方式的互动,将学习资源推送到学生面前,并通过管理控制手段,确保学生学习响应,使学生能够随处可得学习资源,随时获得疑问解答,随时能够查漏补缺,最终促进管理会计课程的长足发展。
四、结束语
管理会计课堂的改革顺应了当下管理会计应用的潮流,也是当下课堂改革的必经之路。借助管理会计应用推进的契机,管理会计课堂改革也表现出了多种多样的需求,例如课时分配需求、教师人才配备需求、行业规范需求等等,这也从全局角度反映了管理会计目前在中国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因而,管理会计课堂改革可能无法一蹴而就,其改革进程仍需随管理会计应用的深化与拓展而逐步转变,但在不远的未来,管理会计课堂的教学模式或许会经历翻天覆地的转变,我们翘首以待。
参考文献:
[1]郝亭生.管理会计教学和应用中若干问题探讨[J].财会月刊,2008(24).
[2]何波,蒋葵.《管理会计》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探讨[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
[3]熊红胜.“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做法与体会[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S1).
[4]欧阳歆.独立院校管理会计课程改革的思考[J].当代经济,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