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相关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内容摘要: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理论框架研究的起点,对整个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备受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本文试从利益相关者博弈的角度出发探讨企业理财目标,认为企业的理财目标应该是企业资源优化配置情况下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均衡。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 财务管理目标 纳什均衡
作为财务管理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财务管理目标一直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研究和探讨。我国的经济体制是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这要求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必须广泛地关注各方面利益主体的利益要求。利益相关者利益均衡目标既满足了这种要求,又体现我国政府倡导的公平和效率原则。本文对财务管理目标的研究和探讨对我国企业理财目标的实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利益相关者利益均衡目标的理论依据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概念是1963年斯坦福研究院首次提出的,后被美国学者引入管理学界,使得利益相关者理论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但是利益相关者的概念至今仍没有一个普遍认可的表述,在众多的表述中以克拉克森(1994)的表述有一定的代表性。他认为“利益相关者在企业中投入了一些实物资本、人力资本、财务资本或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并因此而承担了某些形式的风险;或者说,他们因企业活动而承受风险”。我国学者贾生华、陈宏辉(2002)认为“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在企业中进行了一定的专用性投资,并承担了一定风险的个体和群体,其活动能够影响该企业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该企业实现其目标过程的影响”。它强调了专用性投资,也强调了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的关联性。但本文认为该概念把利益相关者的外延给缩小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不仅应该包含股东、管理者、员工、债权人,还包括供应商、经销商(或顾客)、社区和社会。本文认为企业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供应商和经销商,同时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与社区也会产生双向影响;企业占用了社会自然资源和公众资源,磨损了公众设施,同时国家也向企业征税,企业也向社会捐赠钱物,两者相互影响。所以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应包含他们。
(二)企业契约理论
企业理论起源于科斯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本质》一文,他指出“企业是能节约市场交易成本的市场的替代物,其中交易成本根据科斯等人的观点指的是围绕交易契约所产生的成本”。学者张五常认为:“企业代替市场是不准确的,而是一种契约形式代替另一种契约形式,或者说是劳动市场代替中间产品市场”。我国学者连建辉、赵林则认为,“企业的性质应该从三个角度来把握,一是企业的共性即企业是个市场性契约,二是契约的个性是个关系契约,三是契约的内容即企业是关于合作剩余的创造与分配的契约。三个方面联为一体,不可分割理解”。总之,他们认为的企业就是合作剩余的创造与分配的市场性的关系契约。本文采用连建辉和赵林的观点,认为企业是在市场中调整形成的,其目的是创造剩余和合理分配的一系列契约的联结。
(三)博弈论和纳什均衡
博弈论是描述和研究行为者之间策略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一种决策理论。一个博弈需三个基本要素:参与者、策略、支付。在博弈中至少有两个参与者,每个参与者都有一组可选择的策略。博弈的结局是每个参与者会得到各自的报酬,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每一个参与者得到的报酬(或称为支付)都是所有参与者各自所选择的策略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划分
(一)股东与债权人
股东和债权人是企业最重要的一批利益相关者。他们为企业的经营提供所需资本。作为资本的提供者,他们为企业创造价值提供了基础。股东作为企业的所有者,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在所有利益相关者中,权益资本投入者―股东的利益是最后得到满足的,承担了最大的风险。债权人在企业的地位仅次于股东。他们向企业出借资金,期望获得固定的利息收入以及在到期日索回本金。债权人在企业清算时有优先于股东的求偿权,但并不等于这个群体可以保证得到完整的补偿。另一方面,当经营状况良好时,随着资本存量的上升,其产生的价值归股东所有。随着现金流量的增加,股东可以获得更多的股利分配的权利或资产增值的机会,而债权人的利益却丝毫不会得到增加。因此,债权人也承担了风险。
(二)经营者与员工
经营者与员工均为企业人力资本的投入者。经营者投入的是他们的管理能力和知识资源,员工投入的是工作能力与知识资源。他们与股东和债权人一样,他们是企业契约缔结者的一部分。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他们的地位开始上升,并与股东和债权人处于同等的地位。但是同为企业人力资本的投入者,经营者与员工的地位又有所不同。经营者作为企业所有者的委托人,在所有者授权的范围内行使企业日常的支配权和决策权。员工指企业经理人员以外的普通员工,他们为企业提供了智力和体力的劳动,要求取得合理报酬。经营者和员工的自身利益与企业息息相关,企业的经营状况影响着他们的工资收入、个人的发展机会等等。如果企业能够保持良好的经营状况,他们的利益能够得到较好的保障;一旦企业经营困难或者失败,他们将面临着收入的下降或者丧失工作,甚至基本的生活都会受到威胁,这种风险是显而易见的。
(三)经销商、供应商、社区和社会
经销商(顾客)、供应商、社区和社会是处于企业的边界之外的。他们有的是企业在产品市场上的契约缔结者,包括经销商(顾客)与供应商。有的与企业有法律保护的正式契约,如政府对于企业的征税权;有的可能与企业没有直接的合同关系,如社区和社会。这一层次的利益相关者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和地位略逊于前两个层次的利益相关者,所受的风险也明显低于前两个层次。
利益相关者理论下财务目标的选择
本文认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应该是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均衡。这个目标应该是一个体系,具体如图1所示。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各方利益主体利益协调均衡的结果,而不可能是相关者各方利益的最大化。财务管理目标是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广泛博弈形成的,在博弈中当满足各方利益时必然会损害某个或某几个利益主体的利益。股东投资企业就是为了获得股利或者买卖股票之间的差价收入,当股东要求多分股利时,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必然受损,导致企业债权人的利益受损。企业因为缺少流动资金也会给企业的投资带来风险。所以说当一方的利益发生变动时,另一方的利益也会受到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就是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博弈均衡的结果。
为达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企业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达到均衡,企业应建立以董事会和工会为主导的协调机制。在企业中,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构成了公司财务管理的上层理财结构。股东作为资本所有者,将资本投入公司并形成法人财产后,委托由股东选举产生的董事会监管法人财产的运营,因此股东大会与董事会之间是一种信任委托的关系,两者有着共同的利益;董事会聘任并委托经理层负责日常经营管理事务,两者之间形成委托关系。作为理性经济人,财务管理主体都会站在自身利益的立场上,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所以股东追求的目标必然是股东财富的最大化;经理层的目标必然是在完整履行委托―责任的同时,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处于两者之间的董事会,地位是十分特殊的。股东片面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对公司不利;经理层片面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也会给公司的发展带来风险,或影响公司的长期发展能力。所以,董事会要协调股东与经理层的关系,避免各目标的冲突,其最佳目标是增强公司综合实力的发展潜能,协调各种利益主体关系。财务管理系统应从董事会的角度出发,平衡协调各利益主体的目标,考虑公司财务管理目标。
工会与董事会一样起着协调相关利益主体的作用。工会作为员工与管理层的纽带,代表员工与企业经营管理者对话。作为员工的代表,他们希望为员工争取最大的利益;而作为管理层中的一份子,他们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来满足员工。 所以在多方利益主体博弈的过程中,董事会和工会起着重要的协调作用。
作为一个目标来说,企业应建立具体的量化指标评价体系。对于企业来说,当企业的资源达到优化配置时,企业的经营最有效,所以当企业各利益相关者进行博弈时,应以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最优为目标。而对各个利益主体来说,也应该有具体的指标作为评价。股东财富最大化应以经济增加值(EVA)作为评价指标;偿债能力最优化应以速动比率(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和资产负债率(长期偿债能力)为评价指标;利润和奖励最大应以资产净利率和个人收入值为指标;员工个人收入最大化应以工资增长率(工资/行业平均工资-1)为指标;社区关系和谐度应以参照具体的社区人口量进行的社区活动量为准;社会贡献最大应以企业的税负和捐赠为参照。
因为各个企业所处具体情况不同,且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也不同导致企业的具体指标的值也不会相同,这就要求企业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达到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均衡。在企业中,企业的财务目标体系是不断运动变化、向前发展的。这种发展是由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来推动的。各利益主体作为理想性经济人,为了各自的目的、通过一系列契约结合在企业这个法律派生主体之中。他们会尽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冲突,通过博弈最终达到均衡。这种利益的均衡会促进企业向前健康、稳定发展,直到新的矛盾产生,再博弈,再均衡,循环往复,推进企业发展。
企业是一个持续经营的组织结构,为实现企业资源最优化和利益主体的长远利益,企业必须注意短期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在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之间发生利益纠纷时,企业中的协调者必须担负起协调关系的职责,尽最大的努力保证企业资源达到最优,使企业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得到保证。
财务管理目标应根据企业利益主体的层次性进行分层目标的具体划分,使其具有层次性。根据前述的层次划分,股东、债权人作为第一层次的利益相关者,向企业投入物资资本;经营者和员工作为第二层次的利益相关者,向企业投入人力资本;供应商、经销商(顾客)、社区和社会作为第三个层次的利益相关者,向企业投入公共资源等要素。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物资资本地位的下降,人力资本的地位上升,两者开始呈现出同等地位的趋势。所以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的利益相关者的目标索取应该划分到同一层次。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应具体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企业资源优化配置条件下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均衡目标;第二层次: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员工各自的目标最大化;第三层次:供应商、经销商(顾客)、社区和社会目标的满足。总的来说,这三个层次的下级目标须服从上级目标。但是也有例外情况发生,比如当企业行为明显违背社会公众利益时,企业必须调整自身的行为;当企业生产运营会对社会环境造成重度污染,社区甚至社会的利益受到损害时,企业必须调整企业行为;当企业偷税、漏税或抗税时,因法律的不可抗性,企业必须和税务部门协调解决。
参考文献:
1.周兴云,余洋.企业财务目标体系新探.财会月刊,2006(10)
2.吴天舒.财务管理目标的新视角.财会研究,2006(11)
3.陈玮.论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财务目标.会计研究,2006(4)
4.刘宗彬,王立莹.浅谈我国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12)
5.张秋茹.关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选择的重新认识.引进与咨询,2006(12)
关键词:股东至上主义利益相关者财务目标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概述
(一)股东至上主义此理论认为,公司是基于股东投资人股所形成的,且享有相当于所有者的权利,公司享有法人财产权,赋予公司法人财产权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股东投资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在公司治理结构的设计上,相应地形成了以股东权保护为中心的体系。传统上公司治理结构的构建和改革也都是遵循着这一理论框架而进行。但自上个世纪以来,面对新的经济形势,各国公司治理结构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构成了对传统治理模式的有力挑战。首先,股权内部挑战。传统的公司治理多为私人或家族持股,“二战”以来,随着机构投资者的兴起,出现了法人股权主导型公司治理模式。该模式相对于大公司日益分散化的股权以及因股东专注于投机而引起的对公司监控不力最终导致“控制权”弱化的公司现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处于相对弱势股东权的保护。然而这一模式仍然没有解决公司作为利益系统所应具有的权利平衡作用。再加之投资者的法人本身有自己的法人利益,同时又是众多中小投资者的委托人;这样一来,投资法人利益、被人利益以及公司利益就存在着难以解决的逻辑矛盾。其次,经理权挑战。经理权究其实质乃商法上的权,是独立于股东权的公司制度权利体系中的又一重要权利。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纷繁已使公司经理成为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公司在组织技术的要素中,管理要素已日益凸现出其重要地位。但公司经理以此为契机,由单纯的“他人资本管理者”发展到拥有公司控制权的庞大“经理阶层”,从而爆发“经理革命”。无论是经济学家还是法学家,不得不对这一影响公司命运的特殊利益阶层权利结构予以关注。因此,单纯地强调股东权及其对经理权的严格控制,已不再适合经理权的法律性质及其实际发展;但过分地强调经理权,而无视其他利益主体的存在价值,只能是有害无益的观点。实际上,经理权的过分强大已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构建一种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的目的在于使公司制度所涉及的相关权利(包括经理权在内)之间保持一种适当的平衡,而不是孰优孰劣的问题。就此而言,以股东权保护为中心的治理模式已不能做出有效的回应。再次,职工参与经营权挑战。经营权职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权利,一般是指股东依法定程序通过取得董事或监事资格等手段参与经营管理公司业务的权利。经营权通常为作为股东权益代表的董事会及其下属的经理层所拥有。但随着经济民主化和社会民主化程度的提高,在“公司法学的理念不仅仅是经济效益”的价值观念的指导下,人们已逐渐认识到“一个健全的公司法律制度是经济利益与对人平等权利尊重的民法价值的双重努力下的结晶”。就特定公司职工而言,其本身具有“人质”效应:当公司出现经营危机时,作为股东可以通过“用脚投票”,转移投资方向减少其损失;而作为职工由于其工作技能的资产专用性,使得其在短时间内难以做出迅速的回应。这说明职工与公司之间的紧密程度以及赋予其参与经营权的重要意义,职工参与经营权已成为历史的必然。如挪威于1980年修订的《宪法》中明文规定,有关职工在其工作场所享有共决权的条款应由法律做出明文规定,并据此建立了独特的公司大会制度;德国则建立了职工监事制度,赋予职工参与经营权;其他一些主要欧洲国家,也都纷纷建立了保障职工参与经营权的具体制度。
(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 利益相关者指的是在公司管理中参与公司运行的各种人员和组织都成为公司风险的承担者和利益的分享者。由此可见,股东、债权人、雇员、供应商、消费者、社区、相关的社团、社会组织还有政府等都可以视为公司的利益相关者,显然利益相关者的范围是宽泛的。美国学者克拉克森认为,“利益相关者是对于公司及其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活动享有或主张所有权、权利或者利益的自然人或社会团体”,克拉克森进一步把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划分为两大类:一级(Primary)相关团体,是指那些对于公司的生存不可缺少的人。包括公司的所有者、客户、职员、社区及政府,也可能还包括其他方面,如供应商和债权人等。二级(Secondary)利益相关团体,包括与公司的生存关系不大的其他组织和个人,但公司的经营对他们的利益有影响。二级利益相关团体包括有关各方,如环境主义者、媒体、学者和批评家、贸易组织,甚至竞争者。所谓“利益相关者”指的是“通过专用性资产的投入而为企业的财富创造做出过贡献的产权主体”。 “利益相关者”治理就是要让所有这些通过专用性资产的投入,为企业的财富创造做出过贡献的产权主体参与到公司的组织机制、决策控制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中去。美国经济学家科斯提出了“企业契约理论”,将企业概括为“生产要素的交易,确切地讲是劳动和资本长期权威性的契约关系”,由此更多的学者开始将公司理解为一个由物资资本所有者、人力资本所有者以及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间的一系列契约的组合,即具有不同资本的个人和组织通过谈判来分配各自的责任、权利和利益,谈判的结果就是形成有约束力的企业契约。可见,公司不只有股东一个人的利益主体,债权人与股东投入了物资资本;经理人员等经营管理者和职工是人力资本的投入者;顾客、社区等投入社会资本(信誉资产)。作为签约人的企业参与者都必须对自己投入企业的要素拥有利益请求权,这种利益可以通过经济形式也可以通过非经济形式表现出来。
鉴于股东至上主义存在的问题,使人们把眼光逐渐转移到企业利益相关者上来,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目标并非唯一地追求所有者的资本收益最大化,企业本质上是多边契约关系的总和,或是由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组成的“契约网”,契约本身所内含利益主体的平等性和独立性,要求公司管理结构的主体之间应该是平等、独立的关系。这些相互关联的主体,包括股东、债权人、经营者、生产者、消费者、供应商及其他有关利益主体,组成了利益相关者,而企业的效率则需要建立在利益相关者平等的基础之上。在这样一种新的公司治理逻辑下,企业不仅要重视股东的利益,而且要重视其他利益相关者对经营者的监控;不仅要强调经营者的权威,还要强调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实际参与。具体讲,在董事会、监事会中要有股东以外的利益相关者代表(如职工代表、债权人代表等),以发挥利益相关者的作用。1984年,美国学者弗里曼(Freeman)发表了名为《利益相关者探讨》的文章,认为股东的利益不应该被看作居于最高地位,而应是利益相关者网中的一员。公司是一个利益关系网,每个关系网中的各个要素都是建立在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在公司治理中公司的管理者不但要为实现股东利益服务,也应该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20世纪80年代后,许多国家开始在公司法中规定,允许经理对比股东范围更广的利益相关者负责,其实是要构建一种“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模式。
基于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考虑,西方国家进行了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实践。主要包括:(1)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制度
最早出现于美国的1940年的《投资公司法》,兴起于20世纪60~70年代。在世界范围出现董事会职能减弱,公司经营者成了企业的真正主宰,导致严重的内部人控制,公司业绩不佳,股东利益被侵蚀。董事会的沉默和缺乏监管的管理层控制被认为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为此,独立董事作为具有独立的外部董事和一种有效的监督经营者防止内部人控制的方式逐渐形成(2)职工持股计划。也称为股票期权计划,是将股票期权概念借用到企业管理中而形成的一种制度。是指经营者在与企业所有者约定的期限内享有以某一预先确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本企业股票的权利,这种股票期权是公司内部制定的面向管理人员等特定人的不可转让的期权。这种制度是美国经济学家、律师路易斯・凯尔索(LouisKelso)最先提出来的,因而他被称为职工持股计划之父。西方国家兴起职工持股计划的原由之一就是顺应兴起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同实物资本和货币资本等非人力资本在地位上等同,并且认为人力资本价值是企业最主要的无形资产。西方职工持股计划制度之所以在西方国家得到普遍发展,主要原因即为有效解决上市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与公司股东之间存在的委托――关系所固有的利益冲突,以及提升人力资本这一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其实质是一种有效的长期激励机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企业中,90%以上的公司都推行了职工持股计划。(3)管理层收购。1980年,英国经济学家迈克・莱特(Mikewright)在研究公司的分立和和剥离时发现了一种奇特的现象:在被分立或剥离的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被出售给了原先管理该企业的管理(或经理)层。后来,英国对此类收购进行融资的主要机构工商金融公司把这种现象起名为经理人融资收购(Managementbuy-outs),简称为MBO,并一直沿用至今。
二、西方国家基于利益相关者财务目标主要理论简述
(一)托管责任理论托管责任理论认为,公司是有自己个性、特点和激情的机构,关注的是利益相关者群体――投资者、雇员、供应商、顾客和管理者等的广泛利益,而不是只关注其中某一类。因此,这种公司很自然地被看成是一种社会组织,拥有社会责任和公共利益。这样的公司制度和管理模式,应当界定为“托管制模式”而不是“股份制模式”。在托管制模式中,公司的董事会成员是公司资产的受托管理人,而不是股东的人。受托管理人的职责是保持公司的资产,并公正地平衡各种利益关系,为了促进公司利益的发展,他们有权在任何情况下以他们认为合适的方式采取行动。
(二)公司社会责任理论 公司社会责任理论认为,公司对社区提供的服务有利于增进社区利益,社区利益作为一项衡量尺度,远高于公司盈利。早在1924年,谢尔顿(sheldon)就把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经营者满足产业内外各种人群需要的责任联系起来,并认为公司社会责任含有道德因素在内。按照一贯的解释,公司社会责任是指“公司董事会作为公司各类利害关系人的信托人,而积极实施利他主义的行为,以履行公司在社会中应有角色的义务”。该定义包括利他主义原则和受托管理原则。公司社会责任内含公司股东以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和社会利益以及整体社会的利益,理论上公司的社会责任通常与社会公平、社会正义、社会道德、社会福利及社会权等概念联系在一起,并以此为理论基础。
(三)共同所有权理论 共同所有权理论认为,在资本相对稀缺并且相对重要的环境中,尤其是在古典资本主义企业中,资本强权观或资本雇佣劳动的企业制度与现实情况显得比较和谐。但进入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企业,特别是以人力资本为关键要素的新型企业,资本强权观就显得难以自圆其说。因为公司并非是简单实物资产的集合,而是一种法律框架结构,其作用在于管理所有在企业的财富创造活动中做出特殊投资主体间的相互关系。首先,向企业提供专用性资源的并不限于股东,供应商、贷款人、顾客,尤其是企业雇员往往都做出了特殊的投资,都面临被“勒索”和承担企业经营的风险,所以,公司从经济本质上来看是一个难以被市场复制的专用性投资的网络,且是围绕着关键性资源而生成的专用性投资的网络,是一种管理专业化投资的制度安排。其次,对企业的权力并不需要财产权来支撑,对任何关键性资源的控制权都是权力的来源。按照风险承担者应该获得风险控制权的逻辑,那些向企业提供了专用性投资并承担企业经营风险的利益相关者,都应该分享企业的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再次,企业的本质在于创造和分配组织租金,而组织租金是企业专用性人力和非人力资本联合生产的产物。既然组织租金是团队成员共同创造的集体产品,自然应该由各方共同拥有。因此,向企业提供专用性投资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拥有企业的控制权并实行共同管理,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三、西方国家基于利益相关者财务目标理论的优势分析
(一)有利于各利益相关者的长期合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力资本或智力资本在企业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利益相关者财务目标理论更多的关注人力资本这种企业的专属资本在企业中所占的重要地位,而企业本质上是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契约,是两种生产要素博弈均衡的结果,并表现为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在企业中,一些资源的价值依赖于其他相关的资源,依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持久合作,任何一方的随意退出或机会主义行为都可能使对方的利益遭受损失。同时,相互依赖的资源也是相互特异的,从而存在替代成本。为保护相互依赖性的资源免于受损,企业成员只有缔结长期契约,以确保一个可以预期的补偿,而共同治理逻辑恰恰有助于保持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长期合作。
(二)有利于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均衡 现代公司的有限责任原则以及契约的不完备性决定了物资资本所有者常常会在资本市场上扮演“投机者”的角色,他们只关心市场上资本价格差所隐含的套利机会。一旦企业发生危机状况,投资者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用脚投票”一逃了之,不会考虑企业长期利益。相反,企业的经营者与广大职工等利益相关者则向企业投入了大量的专用性人力资本,一旦企业被接管或破产倒闭,人力资本随着其所有者的失业会大幅贬值,因此他们更有积极性关心企业的长期发展。从这方面考虑,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会比“股东至上”模式更有助于追求企业的长期发展。
(三)有利于实现了公平与效率的结合 首先,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会激励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利益的更加关注,从而减少员工的偷懒行为和企业激励监督的成本。其次,共同治理模式使企业与员工、供应商、债权人等之间签订了一份隐形保险契约,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得到了企业的隐形保护,这使得利益相关者在向企业投入更多专用性资本时无须担心遭到企业的敲诈,从而这种长期合作会大大减少交易成本。另外,在物资资本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股份公司中,经理人员可能会利用控制权来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发生成本。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处在公司外部的股东很难监控经理人的行为。而债权人作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具有信息优势,银行既有动机也有能力监督经理人的行为;员工则在企业的内部,能直接观察到经理人的行为。因此,他们参与公司治理能明显降低成本。
论文摘要:财务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但财务治理并不等同于公司治理,而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财务治理是一种制衡机制。而财务管理是一种运行机制,二者构成了公司财务的两个不同的方面。财务治理是对传统财务管理理论与财务战略理论的整合,财务战略是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联结的纽带。财务控制偏重价值管理,财务治理则偏重利益调整,财务治理是广义公司财务制度的一部分。本文就财务治理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一、财务治理界定
关于公司财务治理(corporate financial governance),国内各学者的观点不一,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伍中信(2001)认为,公司财务治理是一种企业财权的安排机制,通过这种财权安排机制来实现企业内部财务激励与约束机制,同时还指出,企业财务治理作为企业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其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这种经济利益冲突。杨淑娥(2002)认为,所谓公司财务治理,是指财权通过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不同配置,从而调整利益相关者在财务体制中的地位,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一系列动态制度安排。张敦力(2002)认为,财务治理是界定与协调各利益相关主体在财权流动和分割中所处地位和作用,最终实现各主体在财权上相互约束,相互制衡关系,促使企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效果的公司治理。衣龙新(2002)认为,财务治理涵义可概括为:财务治理就是基于财务资本结构等制度安排,对企业财权进行合理配置,在强调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前提下,形成有效的财务激励约束等机制,实现公司财务决策科学化等一系列制度、机制、行为的安排、设计和规范。林钟高(2003)则认为,财务治理是一组联系各利益相关主体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和结构关系网络,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这种制度安排达到利益相关主体之间权利、责任和利益的均衡,实现效率和公平的合理统一。饶晓秋(2003)认为,财务治理的实质是一种财务权限划分,从而形成相互制衡关系的财务管理体制。从上面的定义可以看出,国内学术界对于财务治理的定义并无很大分歧,都认为财务治理是以财权合理配置为核心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主要不同在于对财务治理主体的界定不同。笔者认为,只要涉及到财权的配置,均可归属于财务治理的研究之中,但是财务治理是否仅仅局限于一种“制度安排”。公司财务治理是指通过财权在企业内部的合理配置,并在各利益相关主体之间形成有效的财务激励、财务约束、财务评价等机制以达到权利、责任和利益的均衡,从而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一套正式的、非正式的制度、行为和规范。
二、财务治理与相关概念关系辨析
(一)财务治理与公司治理 财务治理是从财务的角度来研究公司治理,主要是界定与协调各利益相关主体在财权流动和分割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公司治理主要是界定和协调各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财务治理结构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公司治理的灵魂。财务治理总体上作为公司治理的一部分,其在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方面,必然要遵循、借鉴公司治理理论。应该说公司治理理论对财务治理理论的指导是最为直接的、重要的,公司治理理论的出现是财务治理理论的产生前提,没有公司治理理论的成熟与发展,就不可能有财务治理理论的产生、发展和成熟,而财务治理理论的不断充实、发展也必将促进公司治理理论的不断拓展、完善。如果用财务治理涵盖公司治理,则夸大了财务治理的范围和作用,限制了公司治理的范畴。公司治理除包含财务治理内容外,还包括人事、经营等方面的治理。应当说财务治理本质上是公司治理的核心部分和根本体现形式,公司治理的其他方面治理效果也最终要落实到财务利益上加以体现。如果用公司治理定义、替代财务治理,则更为偏颇,局限了财务治理内涵和外延,除从属于一般公司治理共性外,财务治理还具有自身独特的个性。可见,财务治理并不等同于公司治理,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的联系:一是公司治理是财务治理的基础,财务治理是公司治理的发展和深化。二是公司治理的模式决定财务治理的模式,财务治理的模式反作用于公司治理的模式。三是公司治理的目标影响财务治理的目标。四是公司治理和财务治理都根源于财产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的分离。五是从公司治理理论的发展角度来看,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都随着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的发展而发展,其内容也逐渐由只发生在公司内部所有者、经营者以及相关权利机构之间的狭义的活动扩展到广义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公司股东、债权人、供应商、雇员、政府和社区等。六是公司治理和财务治理不仅仅是一种静态的管理方式,更应该是一种动态的管理活动,因而不能将公司治理和财务治理仅仅理解为一种制度安排,更应该从治理活动的动态含义来理解。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的区别主要有:一是制衡的着眼点不同。二是激励的侧重点不同。三是约束制度的侧重点不同。四是机制涉及主体不同。五是保障实施主体不同。六是财务治理
比公司治理更为深化。
(二)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是基于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与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财务治理主要是对财务资源和财权的安排机制,以形成利益相关者之间财权的战略联盟,提高企业财务运作效率及公司治理效率。由此可见,公司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构成了公司财务的两个不同的方面,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的联系表现在:一是两者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公司财务系统,都是公司财务报告的影响因素。二是两者对公司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的处理,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和一贯性。如财务治理对公司财务战略的拟定,决定了财务管理的服务与发展方向;财务管理对公司财务的全面调控,决定了财务管理中财务控制的力度和手段;财务治理对公司财务政策的选择,决定了财务管理中具体财务制度的基调。三是财务治理决定了财务管理的框架和轨道,财务治理的模式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财务管理的模式特征。如果说财务治理是从财务角度对企业内外部人与人之间利益分配的关系所做的协调和配置,那么财务管理就是这种协调和配置的应用。四是财务治理、财务管理与公司绩效之间有着密切的逻辑关系。作为一种制度安排,财务治理状况的优劣直接影响财务管理,进而对公司绩效产生影响,而财务管理和公司绩效又受到财务治理的根本性制约。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的主要区别为:一是从公司运营角度看,财务管理是公司管理的核心,财务治理则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因此,公司治理与管理的区别也就决定了两者分别属于不同的范畴。财务治理主要从宏观上对财务管理中所产生的财务关系进行指导、监督、控制和制衡,保证管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是一种制衡机制;财务管理则是在财务治理框架下,具体进行财务运作和经营活动,基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一种运行机制。二是财务治理从制度性层面规定了公司财务运作的基本网络框架;而公司财务管理则着重研究在这样的框架下如何通过科学的财务决策实现具体的财务目标,主要集中在“操作性”财务领域,具有鲜明的“技术性”特征。三是财务管理着重于对财务主体的财务行为控制,表现为上层财务主体对下层财务主体的财务行为的一种单向规制活动。财务管理的效率性主要体现为公司财务成本总额的减少,即公司净资产值的增加;财务治理则着重于财务主体的财务权力、责任和利益的结构性安排,以及财务权力运作方式的优化,表现为财务主体之间财务行为的双边或多边相互协调与控制活动。财务治理的有效性主要体现为公司各层级财务主体的财务权力总成本的降低。四是财务管理是从定量角度论证企业价值,探讨企业财富是如何产生的,是财富创造的源泉和动力;而财务治理则是从定性方面研究企业价值,确保这种财富创造能够合乎各方利益要求的一种制度安排,是企业财富创造的基础和保障。
(三)财务治理与财务战略 财务战略是战略理论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应用与延伸,财务战略的本质既反映其“战略”的共性,又揭示着其“财务”的个性。财务治理包括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包括财务战略,财务治理是对传统财务管理理论与财务战略理论的整合,财务战略是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联结的纽带。财务战略的制定与执行是公司治理中一项牵涉面甚广的工作,财务管理部门乃至财务总管或财务副总经理往往是组织而非完全独立地承担企业的财务管理任务,这就需要财务治理理论的指导,从制度上保证企业最高决策层有效行使最终决策权,同时其他部门也能按制度积极配合,共同实现财务战略。任何大类意义上的财务活动,事实上都同时包含着战略与非战略的成分,其差异只是何者为主、何者为辅的不同而已,因此财务战略在财务管理中,进而在财务治理中的突出作用不可小视。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带领者也是其中的佼佼者,但是目前他们的不断扩张也给发展中的跨国公司带来了不少新的问题:集团经营管理成本日益上升,跨国公司管理难度增加,风险防不胜防,不当经营会使股东权益受损等。在上述情况下,美国福特公司首先提出了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即共享服务管理模式,它能改善低效率的工作状况,降低企业成本,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所以,这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在西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目前,世界上先进的管理思想已陆续传入国内,并逐步被企业所接受和采纳。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传统的管理思维仍然是占主导的;这样就与我国现今所积极提倡的先进管理思想背道而驰了,因此,基于中国实情,对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进行的相关研究是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积极的现实意义的。
一、扁平化理论与财务共享模式交互分析
(一)扁平化理论 扁平化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组织管理模式。主要指的是为了实现提高企业生产与管理方面的效率,使企业能迅速做出相关经营管理的决策,然后将这些决策快速的传递到企业内部的各个职能部门的目的;企业进行的精简人员,减少各种职能部门间的层级等一系列优化组织结构的操作管理模式。扁平化模式的主要特点是通过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层级间相互传递决策指令,在减少了不必要的服务部门后,传递的层级自然就变少了,那么就会极大的缩短传递时间,从而有效的提高经营效率。企业实行扁平化组织管理模式最大的目标,就是为了缩短企业内部的决策层级,以提高企业效率,降低经营成本。/
(二)财务共享服务的内涵 可以将财务共享服务定义为一种便利顾客的服务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同样也在财务管理方面有所建树,即以客户需要为目标,将各种涉及客户需求的财务方面的管理流程通过建立共享服本文由收集整理务中心来进行简易化和专业化等方面的处理,以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做到客户满意。财务共享的特点具体包括:一是服务专业性。对于财务管理方面的服务,在财务共享中心,都会配有相应的专业化人才,将针对客户的需求提供更为专业化,和有针对性的服务。二是标准一致性:在财务共享中心,根据客户需求所提供的所有相关服务,都遵循了中心制定的一致的标准,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也提高了办事效率。三是客户主导性: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提供优质化的专业服务时财务共享中心建立的宗旨。四是技术依赖性: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高新科学技术的使用,这些高科技是中心正常运作的有力保障。
(三)扁平化管理与财务共享交互机制 企业实行共享服务管理模式,会给企业经营带来一定的优势。总体来说是在成本方面的优势,这而种优势也不仅体现在成本节约上,还会为集团经营产生更大的规模效应,使得企业效益不断增加,最终增加集团收入。在传统的组织结构模式下,企业层级多,决策机制不灵活。但是进行扁平化模式转变后的企业效率提高,同时,引入了共享服务,如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后,跨国公司集团内部可进一步加强对内部成员企业的经营管理成本的控制,努力降低经营成本,最终实现规模经济。//html/jianli/
二、财务共享模式引入必要性与可能性分析
(一)财务共享模式引入必要性 随着我国企业的不断发展,集团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但在这样的一条发展道路上我国企业也面临着许多深层次的问题亟待解决,其中就包括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改革。基于上述分析,我国引入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就是十分有必要的。(1)经营管理成本过高。现代社会里,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各种企业都向着集团化的方向积极发展,这样做就必然会加快企业的扩张步伐,使得企业旗下的子公司越来越多,这就直接导致了企业内部经营成本的不断上升和管理难度的日益加大。(2)子公司自主权逐步提升,企业控制力减弱。当一个大型企业进行全球扩张后,他所拥有的全资子公司的数量也会越来越多。这些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子公司也会拥有一定的经营自主权,这就会使得企业内部的控制管理能力被弱化。(3)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相关法律制度欠缺。在中国,有很多企业虽然具备一定的经营规模,但是对于企业管理并没有相当的认识;并且,财务共享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目前还没有相对应的具体的法律体系的规定与之匹配。
【关键词】信息系统;项目管理
任何一个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都在不停的保持沟通,大到整体计划的制定,项目整体把控,小到项目使用的材料的类型都需要不断的沟通。沟通会带来很多不同的效果,通畅、高效的沟通会提高项目的质量、加快项目进度和节约项目成本。不合理的沟通会拖延项目的整体进度,带来项目的返工,增大项目的成本,使用户满意度下降,无法达到项目原有预期的目标。总之沟通在项目管理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沟通管理要严格落实。
从2008年本人来到公司以来,参加了大大小小多个项目,从项目的整体规划,到设备的选型,技术规范的制定到最终上线切换都全程参加,但是被任命为财务系统升级项目的项目经理后,还是感觉到这是个大挑战,因为该项目是本人到公司后独立负责的集团级的第一个大项目,虽然与厂商、业务部门人际关系很成熟,但这次系统升级面临着时间短,任务重、且牵扯业务面广等诸多不利因素。所以业务部门需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厂商、集成商等诸多方面都需要本人去协调与沟通,本人应该如何与业务部门,集成商,厂商之见沟通,用什么方式交流及集成商提供的技术人员水平如何都是一个未知数。所以在制定整个财务系统升级项目计划时,如何与相关人员的沟通本人列为了主要的工作重点,制定了详细的沟通计划,按照项目沟通管理理论,结合自己参与以往的项目实践经验,有条不紊地完成了财务系统升级项目。具体来说,本人是按照以下基本的管理过程进行沟通管理。
一、制定整体项目的沟通计划
首先在财务系统升级项目中,本人与业务部门、厂商、集成商取得联系,确定对应接口的在项目中的负责人,与其建立沟通关系,确定业务部门需求,以及在什么时候以何种方式分发给哪些人都有明确规划。
项目干系人:
通过对项目沟通、制定项目管理计划、明确项目范围,运用项目干系人分析、沟通需求分析和沟通技术等工具和方法,制定出项目沟通管理计划。
在本人管理的财务系统升级项目中进行沟通技术制定时,首先查看客户服务系统项目前期做的项目管理章程,项目范围说明书等文档,并找出项目干系人需求。
二、信息分发
信息分发就是把所需的信息提供给相关项目干系人。如何把信息发放给项目干系人需要根据沟通管理计划中规定的内容进行,信息分发分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两类。
信息重要的就需要使用正式方式进行沟通,进行例会,会前通知相关项目干系人,确定会议时间、地点、在会议过程中做好会议记录,使得沟通高效化。
信息非重要就可以与项目干系人进行面对面甚至于电话沟通等多种方式,了解项目过程中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了解原因后进行改进,这种沟通轻松,愉快。
在本人管理的财务系统升级系统项目进行,本人根据业务项目进度及时召开了例会,尤其是关于项目实施前对项目干系人所负责的范围进行了明确和分工,对项目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危险性进行初步预知与掌控,系统切换过程进行了多次的模拟和演习。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操作,避免了很多问题。
三、绩效报告
绩效报告是收集并分发相关项目绩效信息给项目干系人,包括进度报告,会议批审报告等。
在财务系统升级过程中,本人们根据项目进度,编写了项目的实施计划,项目的实施方案和回退方案,分阶段生成对应的实施文档和报告,并每天发送当日实施进度给相关项目干系人,保证所有项目干系人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项目的进展和所面临的问题。
四、项目干系人管理
项目干系人管理是满足信息需要者的需求并解决项目干系人之间的问题。
在财务公司项目过程中,本人作为项目经理,要合理的把握项目干系人之间的关系,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预防和解决项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于不同的项目干系人应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沟通。在财务系统升级项目中本人采取如下沟通方式:
与业务部门的领导,本人事先了解到领导的行事风格,尤其是业务部门领导比较严谨,所以在与业务部门沟通时本人事先准备好对应的方案与文档,在做汇报时,尽量让领导在有限时间内得到项目的最新和最全面的情况,这样领导对于本人的工作是大力支持。
在与集成商和厂商沟通时,严格按照项目所需设备型号和参数要求进行沟通,尤其是实施进度等方面进行了十次以上的方案往返确定,大到设备到货时间、工程师到场时间,小到设备上架后线缆的走向等进行详细的确定,并根据实施工程师的个人情况详细的安排他们之间的工作关系,保证每一个工程师在自己职责范围内做好自己的工作,严格按照方案实施,保证项目的质量.
在进行沟通时掌握几个原则:
沟通内外有别,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方式的沟通。
非正式的沟通有利于组成员关系的融洽,在私下的场合进行交流,更能促进关系的融洽。
采用对方能接受的沟通风格,以对方喜欢的方式交流,就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沟通的升级原则:扫清沟通的障碍,要进行良好的沟通管理,逐步扫清障碍。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