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筑工程行业前景分析

建筑工程行业前景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筑工程行业前景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建筑工程行业前景分析

建筑工程行业前景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 特点 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种类和技术操作水平也在逐渐提高。由于近年来建筑行业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发展而建筑工程技术在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正是依靠专业的建筑工程技术和不断发展进步的专业技术手段,才能为这一行业在快节奏的社会发展中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现代的建筑工程技术

1、 智能建筑

综合利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包括计算机、信息通信等方面,设计建筑物内的电力系统、安全防盗、通讯设备等,可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便利的建筑环境,实现建筑物综合管理自动化、远程通信的有效合作。

2、生态建筑

一门新的建筑工程技术,吸收现代高新科技,综合性的运用一系列学科知识,包括建筑物理、材料科学、建筑设计、气候学等。运用该项技术进行建筑工程,一定程度上可减少了建筑综合耗能,减少污染。结合生态环境,尽可能的为人类的需求提供一个健康、舒适、自然的室内环境。

3、绿色建筑

该项技术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在不破坏基本环境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进行建筑。特点是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健康。为了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发展,技术要求尽可能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适用、自然的使用空间。

二、建筑工程技术的特点

1、专业性较强

建筑工程技术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技术手段,所有的从业人员需要经过多年的培养,并且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相当丰富的理论基础知识,以及在实践练习时能够对所需的具体技术做出专业、准确的判断。建筑工程技术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做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这些都不是外行人员可以轻易操作的。建筑工程技术由于涵盖领域非常广泛,从业人员需要经过多年的工作经验积累,才能由基础到高端逐步掌握各种工程技术,从而实现自身工作能力的完善和提高。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技术所需要的从业人员都需要具备一定水平的专业基础知识,以达到建筑工程施工一线技术与管理等工作对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高标准要求。随着我国建筑行业整体水平和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所需的建筑工程技术人才也越来越趋向于复合型人才,即除了拥有本专业所需的各种技术水平并能够解决专业性的技术问题外,还要能够应对各种技术操作过程中所遇到的其他难题。

2、更新速度较快

随着我国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技术的进步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影响力逐渐扩大,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和与世界其他各国的联系不断紧密,这些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促使我国的建筑工程技术不断的吸收到先进国家的高端技术手段,并引进了许多非常先进的设备、仪器,使我国的建筑工程技术行业发展速度大大提高,技术更新换代也有了质的飞跃。随着我国相关专业人才的不断优化,在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会更加显著。

3、覆盖面广泛

建筑工程技术主要包括土建、采暖卫生与煤气工程、电梯和消防四个方面。每个部分又都包含若干学科的理论知识以及各学科之间的交叉知识。对这一系列技术的掌握,在初学阶段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学校开设的相关主干课程包括建筑识图与建筑构造、建筑材料、建筑工程测量、建筑设备、土木工程力学、建筑结构、地基与基础、建筑施工、建筑工程造价、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广联达、建筑CAD 资料员专业管理实务等等。专业的技术人员除了需要熟练掌握这一系列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对与建筑工程相关的一些边缘学科有所了解,例如建筑材料学、经济管理学等等,通过对建筑施工过程的总体设计所需的所有技术有所掌握,才能在实际的工作中游刃有余的进行规划设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实际运作中还需要使用一定的管理学知识,以便对于所做的设计、施工过程的具体情况有所掌握,根据实际来作出相应调整和规划,使建筑施工过程能够更加合理和完善。

三、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前景

1、向着精细化方向发展。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建筑安装施工技术的精细化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对钢结构安装工程的吊装技术、焊接技术要求增高。其中焊接技术逐渐形成了集材料控制、焊接水平控制、射线检测焊缝等多功能为一体的WMS 焊接管理技术,从而加强对钢结构安装工程质量的监控吊装技术也进行了革新,在鸟巢施工中我国独立创造了计算机控制多吊点分散载荷吊装技术,从而使得液压提升器集群作业时的控制精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很好的完成了鸟巢安装工程的要求。现代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可谓是百花争艳,各种技术层出不穷,以上都是比较热门的建筑技术。可以得出现代建筑技术几个特点,技术种类繁多可满足各种需求,建筑的本质不再是单纯的居住要求,节能意识高,多为绿色建筑,和自然协调发展,尽量减少对大自然的生态环境破坏,技术服务的对象可以是多样化,可进行建筑家居,也可办公、观光、避险等,建筑物的保存周期长,坚固性更强,建筑工程的管理更系统化,技术的发展空间更大。

建筑工程技术人才会向复合型人才发展过渡

面临日益激烈的就业环境,以及建筑工程技术行业对从业人员要求标准的不断提高,促使相关专业的人才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储备,在熟练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还要积极展开对管理学、计算机知识、外语知识的涉猎和学习,以提高自身在就业竞争中的优势地位。这种专业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的转变,会成为建筑工程技术行业从业人员的主要趋势。

3、将向着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在建筑安装工程中,通过计算机技术模拟建筑安装的过程,并且通过科学的操作系统对安装过程进行校对,确保建筑安装工程的质量达到目标要求。通过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对安装工程施工方案进行校核,对安装过程进行动态模拟,实现了建筑安装施工技术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发展方向。

4、将向着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在建筑安装工程中,通过计算机技术模拟建筑安装的过程,并且通过科学的操作系统对安装过程进行校对,确保建筑安装工程的质量达到目标要求。通过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对安装工程施工方案进行校核,对安装过程进行动态模拟,实现了建筑安装施工技术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发展方向。

5、院校会加大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关注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房地产业在市场中的影响力不断加大,导致优质的建筑工程技术人才非常的稀缺,在就业市场上,这一行业正面临着巨大的人才缺口。这对于高校开展教学工作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动力,高校做好这一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能够使建筑工程技术行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据更加稳固的地位。

总结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种类和技术操作水平也在逐渐提高,而建筑工程技术行业在自身发展中,也会继续将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凸显出来,通过行业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业内良性竞争机制,会使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陈利军.地板采暖系统的现状与发展前景[J].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3)

[2] 蒋艳平,滨,刘有智.现代木结构房屋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分析[J]. 山西建筑. 2011(09)

[3] 陈景涛.岩土工程中的数值方法[J]. 科技创业月刊. 2007(12)

[4] 唐岚.干混砂浆促进建筑业低碳节能发展概述[J]. 中国废钢铁. 2010(05)

建筑工程行业前景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工民建、施工、节能措施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当今社会, 我国的建筑行业呈现出了一种新的局势,这样就使得能源问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样就必要进行技能减排。由于工民建施工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工民建施工中必须运用有效的节能技术,这样才能实现资源与能源的优化配置。

二、工民建施工节能技术的应用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这样就使得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现阶段,能源的使用方面受到了很大的阻碍,这样就使得能源损耗严重,因此,国家就应该对其进行高度的关注,并且出台一定的政策让,这样才能使得工民建施工节能技术很好的得到应用。此外,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这样就使得人们对房屋建筑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样就必须运用工民建施工节能技术,从而保障居民的居住环境。

三、工民建施工节能措施分析

1、采光技术

在进行工民建施工中,可以采用采光的节能技术措施,这样可以有效的起到节能能源的效果,其中采光技术主要由两种方式组成,主要包括间接利用和直接利用。在工民建工程中,采光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高自然光线的利用率,与目前的采光技术相比较,传统的采光技术比较重视直接利用光线的利用,并且在施工中,工人主要是采用的侧面采光;然而现代的工民建建筑工程在施工中,主要是采用的间接的利用,它既能有效的提高视觉舒适度和光线质量,还可以在更为广阔的范围内进行建筑物的使用,并且可以为其提供更多的自然光线以及有效的提高建筑物之间的供热能源的利用率,除此之外,还可以运用采光技术降低能源的损耗。

2、建筑屋顶隔热节能技术

根据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可以知道,我国绝大部分的地方都是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并且会有一部分的时间会被太阳直射,针对这样的情况,如果不进行屋顶隔热,就会严重影响建筑物的舒适度,这样在夏天温度高的情况下,其电能损耗量就会很大程度的增加,从而不利于各项资源进行优化合理配置。同时由于我国绝大部分的建筑物的顶部都是用混凝土浇筑而形成的,这样建筑物的保温隔热性能就会相对较差,并且白天升温的频率也会很快,房间内也比较闷热;在夜晚温度就会急剧下降,从而使得白天和夜晚的温差很大,那么人就会出现不舒适的情况,并且不能有效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作为施工人员,在工民建施工中,针对这样的情况,就可以采用屋顶隔热节能技术,主要是进屋顶上铺设一层具有很好隔热保温性能的隔热保温性能或者直接种植绿色的植被和花草,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提升建筑的功能以及很大程度的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从而达到节约能源和减少排放的目的。

3、建筑门窗安装节能技术

根据有关资料可以知道,在进行工民建施工中,门窗能源的损耗占据了总能源损耗的50%左右,这样就容易出现热量流失,也不利于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一般情况下,由于民用建筑的门窗都不是全封闭式的,这样热量就会经常出现从缝隙中流失的情况,从而就会造成建筑物的严重损耗。针对这样的情况,作为施工人员,在进行门窗材料采购中,应该充分的对节能问题进行考虑,并且选择较低的导热系数进行门窗的组建,同时在进行建筑门框中,就采用焊接,这样可以一定程度的减少缝隙,从而降低热量损耗以及提升建筑门窗的封闭性能,并且还可以起到隔热和降噪的作用。

4、合理运用太阳能技术

由于太阳能是一种可以循环使用,并且没有污染的天然能源,所以,被很多现代建筑物以及工农业生产广泛使用,现阶段,太阳能是一种可以利用的最丰富以及最洁净的能源,这样可以运用太阳能技术来起到节能的作用,特别是在北方,太阳能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建筑工程中。其具体的步骤是,首先在建筑楼顶上安装一个大的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这样发电系统将就可以通过太阳辐射得到热能,并且能有效的转化为电能;然后可以通过蓄电池组将电能储存在适合的供电设备上,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满足建筑物的照明系统和动力的用电要求,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5、充分利用能源的节能技术

要想有效的应用工民建施工节能技术,就不可以让其在某单一的建筑中进行施工,而是要节约能源和降低能耗以及可再生资源的理念贯穿于整个工民建行业中,这样就可以促使建筑工程的采暖供暖、建筑保温以及建筑的节能技术更加广泛的应用和实现。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降低能耗以及使用能源是应用工民建节能技术的目的,从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工民建施工节能技术具有可能实现能量的转换及对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并且已经朝着这个方向在发展,这样就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6、地面施工节能技术

在进行工民建工程之前,必须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对地基情况进行规划,做好保护层与防潮层的施工方案,还可以对地面进行有效的处理,这样可以有效地了防止保温层受到外力的破坏,从而提高地表面的抗冲击能力。在进行保温层的表面保护层和防潮层施工中,一定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图纸上的施工要求进行施工,这样就避免湿空气与地面进行接触,从而有效的控制室内的温度以及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7、水资源节能技术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可以知道,我国的水资源出现了严重的短缺,并且在进行建筑工程中,用水量就会更大,这样就必须采取适当的节能技术进行水资源的控制。在工民建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其具有工期长以及工程量大等特点,这样就使得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大,特别是在进行混凝土的搅拌与养护中,既增加了工程造价的费用,有对能耗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针对这样的情况就必须采用水资源节能技术。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工民建工程中,要想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就必须中提出具体的节能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民建施工的质量,从而促进建筑行业的长期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明辉,雒锋.建筑节能技术的现状及前景分析[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9,(06).

建筑工程行业前景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3D打印技术;建筑工程领域;应用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科技改变生活,科技提高效率,科技创造价值。随着科技进步,如今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被应用到建筑工程领域,极大地提高了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率。3D打印技术正是科技发展的产物,自打其研制诞生以来,就不断地吸引人们的眼球,受到各行各业的广泛关注,打印食物、打印机械零件甚至打印手枪等不一而足。3D打印技术先后进入了牙医、珠宝、医疗行业,人们希望利用3D打印等先进制造技术快速制产品,借此提升执行任务的速度并降低成本,3D打印技术未来应用的范围会越来越广。如今也有建筑工程人员将这项技术应用到建筑领域,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在3D打印技术的原理基础上,就3D打印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进行探讨。

一、3D打印技术

(一)3D打印技术的概念。我们都知道文字图片打印机,它们是平面的二维打印,3D打印就是在普通的二维打印的基础上再加一维。与普通打印机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只是打印材料有些不同,普通打印机的打印材料是墨水和纸张,而3D打印机内装有金属、陶瓷、塑料、砂以及尼龙玻纤、耐用性尼龙材料、石膏材料、铝材料、钛合金、镀银、镀金、橡胶类材料等不同的“打印材料”,是实实在在的原材料。3D打印机工作时先像普通打印一样,在一个平面上将塑料、金属等粉末状材料打印出一层,然后再将这些可黏合的打印一层一层的粘起来。通过每一层不同的“图形”的累积,最后就形成了一个三维物体。就像搭积木一样,一层一层的累积起来后,就完成了一个设计好的立体的样子。3D打印技术就是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它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一层又一层的多层打印方式,来构造零物件。模具制造、工业设计常将此技术用于建造模型,现在正向产品制造的方向发展,形成直接数字化制造。

(二)3D打印技术的现实意义。首先,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根据模型的尺寸以及复杂程度,传统方法制造出一个模型通常需要数小时到数天,而用三维打印的技术则可以将时间缩短为数个小时,开辟了快速成型的新途径。其次,降低成本。传统的制造技术如注塑法可以降低成本大量制造聚合物产品,而三维打印技术则可以以更快、更有弹性以及更低成本的办法生产数量相对较少的产品。再次,打印的物品逼真。因为3D打印机的分辨率对大多数应用来说已经足够,并且是三维的,所以打印出发产品例如模型十分逼真。今天的3D打印能复制出与原物一模一样的实物出来。最后,给设计者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

二、3D打印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一)建筑设计领域应用

3D打印实际就是快速成型技术的应用,快速成型技术是特种加工技术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它是集数控、机械CAD/CAM技术、激光加工、新材料科学等多种新型技术为一体的新技术。由于3D打印成品的可塑性非常强,从二维到三维,3D打印可以精确到600dpi,每层0.01毫米的厚度,几乎任何复杂的结构都可以轻松打印出来,于是许多建筑设计师将该技术用于建筑与市政布局模型、工业设计的快速成型。

以往建筑设计师制作模型和3D效果图都是手勾草图,现在,3D打印提供了一种与传统的3D效果图、建筑模型等建筑造型表现方式不同的、全新的操作模式,它将让模型作为建筑师矫正设计的手段这一初衷获得新生。整个建筑模型制造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拍照、建模、打印。这种操作方式比用软件画图、按照图纸仿形雕刻更精确、更快捷。

(二)建筑市场开发应用

1.建设方案初始设计阶段。我们知道通过看2D图想象3D空间确实比较困难,需要有丰富的空间想象力。3D打印模型在这一点不仅非常有用,而且还可以有效传达想法,根据各方讨论意见随时改变。例如在做城市综合体、交通综合体等这种大体量建筑群开发初始阶段,就需要研究这些综合体建成后会对周围的建筑和城市空间有何影响。最好的、最有效的做法就是给出模型,用以直观真实的展现建成后的情景,3D打印机具有这方面的极大优势。

2.建设提交方案成果阶段。建筑工程每个设计阶段的任务终将形成一个连贯一致的设计,包括方案、成本、准则等所需要求。如果用3D模型完成空间、环境设计,就相当一个缩微版的建筑与环境原型再现,必然会得到建设方和公众的接受,也可避免因为设计者的疏忽造成的失败建筑。

3.项目技术设计和营造阶段。随着建筑项目的开展,3D打印模型的辅助设计功能也随着改变,转向项目的技术设计和细部处理、风格展现,比如内饰、外饰的材料、风格、空间内部的陈设和装饰物品,使之更加深化细致。

4.建设项目成果展示。3D打印模型不仅是设计过程和项目施工过程中所用的工具,也可作最终展示。设想在一间设计公司的展厅内,陈列着这家公司完成的许多项目缩微模型,他们就是窗外真实城市景观的真实再现,这些模型就能赢得潜在客户的信任,给设计者带来新的收益机会。

(三)在建筑构件方面的应用。如今有一些建筑师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建筑构件。起初,建筑师采用SLS(选择性激光烧结)3D打印技术按照设计的尺寸分段打印各个节点,然后将其组装起来。SLS3D打印技术能够满足建筑所需要的美学和结构方面的需求。

(四)在制造实体建筑方面的应用。也就是用3D打印技术来盖房子。采用的方法是分段打印组装方式,即建筑模块化,在工厂里每块打印好,最后一起现场组装。与建设传统房屋一样,打印房子之前首先需要打下地基;接着,打印机根据图纸打印墙体结构,同时预留“梁”与“柱”浇筑的空间;最后,在预留空间置入钢筋、灌注混凝土,在墙体的中空部分填充保温材料。这种打印实体建筑在我国也有案例,肉眼观察,这些3D打印房与普通房屋有着明显的区别:它们的墙体有着类似雕饰的纹路,或横向或纵向,而整体效果宛如制作奶油蛋糕时挤出的奶油被一层一层堆叠起来。

三、3D打印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应用前景分析

3D打印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应用还有较长的路要走,特别是在实体建筑打印方面还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打印材料的限制。3D打印机使用的是真实的金属、陶瓷、塑料、尼龙玻纤等材料,虽然可以实现塑料、某些金属或者陶瓷打印,但打印的材料都是比较昂贵和稀缺的。另外,打印机也还没有达到成熟的水平,无法支持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各种各样的材料。虽然研究者们在一些打印材料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除非这些进展达到成熟并有效,否则材料依然会是3D打印的一大障碍。

其次,打印机器的限制。3D打印技术在重建物体的几何形状和机能上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水平,几乎任何静态的形状都可以被打印出来,但是那些运动的物体和它们的清晰度就难以实现了。但最基本的困难在于尺寸。2维打印大家都常用,一个最根本的常识就是,输出尺寸越大,打印机本身就越大,那么打印机的喷头活动范围要能够覆盖全幅的输出尺寸,那么必然会大一圈。在3维打印领域,这意味着:如果打印住宅则打印机需要比你的住宅大一圈。机器越大越难制造,更重要的是机器越大,打印精度和打印速度就会越差。所以现阶段解决3d打印房屋的一些基本问题:材料,控制,精度等。

再次,3D打印建筑的安全问题。一方面,3D打印技术能否把房屋的梁体、墙体和柱体做到和传统行业一样坚固,还有待检验。另一方面,建筑的抗震性。现在一般使用超轻的全新材料,打印的房子自重会小于传统房屋,抗震性也就更好,但如果打印房的自重大于普通房屋,抗震性的问题就值得考虑了。再一方面,建筑的耐撞击性,不管怎样由于材料的关系,打印的建筑的耐撞击性可能不如传统房屋。国家尚未对3D打印建筑出台相关标准,这使得3D打印房的安全性、抗震性等性能无法得到检验。

因此,短期内,3D打印技术不可能完全替代传统建筑方式。一种较大的可能是新技术与传统工艺互为补充,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础上结合3D打印技术,建造一些科幻建筑、概念建筑等。但在设计体系、模型制作、钢筋混凝土很难塑造的个性的效果方面,3D打印却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古丽萍.蓄势待发的3D打印机及其发展[J].数码印刷,2011,(10).

建筑工程行业前景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工程造价;全过程动态管理;前景分析

1. 引言

工程造价是指在某项工程建设中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其核心的工作内容主要由投资估算、设计概算、修正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结算、竣工决算等六大部分组成。根据《2013-2017年中国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中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出,在2000-2011年的十一年间,中国建筑业完成的工业总产值从2000年的1.25万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1.77万亿元,由此也可以看出工程造价工作的重要作用。尤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精益管理思想的不断提出,对工程造价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和标准,最近几年以来,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得到飞速的发展,云计算平台、大数据平台等信息技术新思路的提出,都促进我们对一个问题进行思考:如何经信息技术科学合理的应用到工程造价工作之中,促进工程造价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本文就对信息技术在工程造价工作中应用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可以对读者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2. 工程造价工作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也从根本上导致了工程造价工作的变革,使得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从传统的借助纸笔、计算器和定额编制来完成相关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向利用预算管理软件、自动化计算系统以及网络平成工程造价进行转变。信息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最具体的应用案例是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Construction Cos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CCMIS),CCMIS系统主要对工程造价的相关信息进行科学系统全面地收集、输入、加工存储、传输、维护和使用的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可以充分的存储、收集和分析工程造价的相关资料,同时也可以非常有效的采用以往所收集和存储的数据来对造价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相关智能预测。总的来看,工程造价工作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1)以计算工程造价为核心目的的工程造价管理软件层出不穷,软件的功能也从单一的计算工程造价向全面系统的工程管理发展。软件的推广和应用也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其中辅助计算工程量和计算工程造价的软件应用的最为广泛。

(2)工程造价相关软件中的技术含量不断增加,编程使用的语言从传统的初级语言FOXPRO发展到现在的DELPHI、C/C++、BUILDER等编程语言,使得软件的可用性和可操作性得到了极大的改进和完善;

(3)工程造价相关软件结构从传统的单机版本逐渐发展到网络版本,例如客户端/服务器结构(Client/Server结构),近期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设备成本的大幅度下降,工程造价相关软件结构也向着Internet网络进行发展,例如浏览器/服务器结构(Browser/Server结构)。

3. 工程造价工作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前景分析

通过第二部分的分析,本文认为工程造价工作中信息技术的主要的发展前景包括工程造价相关信息的自动处理和利用信息技术的全过程造价管理两个方面。

(1)工程造价相关信息的自动处理。所谓工程造价的相关信息是指工程造价有关的法律法规、价格调动文件、造价报表和指标等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的信息,自动处理功能是指软件可以智能的从Internet网络和相关服务器上面自动的采集、处理和分析相关信息,最终通过软件自主地给出工程造价测算的结果。工程造价相关信息的自动处理功能要求工程造价软件需要拥有更高的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和网络化水平,对软件接口要求较为严格,该功能在现在云计算和大数据平台快速发展的今天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际作用。

(2)利用信息技术的全过程造价管理。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是提高企业成本控制的关键因素,传统的技术对于实现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是极为困难的,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引入工程造价使得工程造价的全过程动态控制成为可能,这样以来,企业就可以在造价工作的整个过程来对相关工程的造价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处理,利用分析结果确定实际消耗和真实成本,这样可以在后续的报价、工程成本管理和工程造价控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要实现该目标需要把握造价管理中的所有环节,最重要的技术是信息处理技术中的数据挖掘分析技术。

4. 结束语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工程造价工作带了极大的便利,不仅大大的降低了工程造价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很大幅度的提高了工程造价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我们可以遇见,不远的未来,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工程造价工作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会更加丰富。

【参考文献】

[1]任明, 王洪峰. 浅析互联网对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影响[J].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23(4): 41-43.

[2]董晋吉, 梁剑. 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理论在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 电力建设, 2009, 30(7): 88-91.

[3]周仁强. 工程造价指数的信息采集和编制研究[D]. 重庆大学, 2005.

建筑工程行业前景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绿色,HPC,耐久性,工作性

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高性能混凝土概念及其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本文首先从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性能及其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第一,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

高性能混凝土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混凝土。欧洲混凝土学会和国际预应力混凝土协会将HPC定义为水胶比低于0.40的混凝土;在日本,将高流态的自密实混凝土(即免振混凝土)称为HPC;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委员会将HPC定义为以耐久性和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并适合工业化生产与施工的混凝土。虽然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学者或工程技术人员,对HPC的理解有所不同。比如美国学者更强调高强度和尺寸稳定性,欧洲学者更注重耐久性,而日本学者偏重于高工作性。但是他们的基本点都是高耐久性,这方面的认识是一致的。

第二,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

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高性能混凝土具有如下独特的性能:耐久性,工作性,力学性能,体积稳定性,经济性。

1.耐久性

高效减水剂和矿物质超细粉的配合使用,能够使混凝土结构安全可靠地工作50~100年以上,是高性能混凝土应用的主要目的。

2.工作性

高性能混凝土粘性大,粗骨料的下沉速度慢,在相同振动时间内,下沉距离短,稳定性和均匀性好。

3.力学性能

高性能混凝土中的高效减水剂对水泥的分散能力强、减水率高,可大幅度降低混凝土单方用水量。在高性能混凝土中掺入矿物超细粉可以填充水泥颗粒之间的空隙,改善界面结构,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强度。

4.体积稳定性

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较高的体积稳定性,即混凝土在硬化早期应具有较低的水化热,硬化后期具有较小的收缩变形。

5.经济性

高性能混凝土较高的强度、良好的耐久性和工艺性都能使其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第三,高性能混凝土发展和应用中所面临的问题

在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在高性能混凝土的原材料方面,我国水泥质量不稳定,离散性大;在骨料方面,粗骨料质量低劣,含泥量大,级配较差,细骨料细度模数不合要求;在外加剂和外掺料的选择上,尚缺乏充分的适用性的研究。在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有限,养护措施不到位,使HPC的密实性和质量不稳定;在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方面,由于高性能混凝土微管中水分的蒸发与凝聚而产生的收缩,使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这对HPC的抗碳化、抗冻融循环作用以及抗氯离子扩散等都是不利的,高性能混凝土的水泥用量高,水灰比低,硬化后长期处于水中时,水分通过微管扩散到内部,未水化的水泥粒子进一步水化,产生微膨胀也会使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为各种有害介质渗透提供通道,给氯离子侵入、碱骨料反应的发生和钢筋锈蚀创造可能;在高性能混凝土的设计方面,由于高性能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增长不及普通混凝土,而且脆性大,需要特别注意。同时,在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方面,现在的研究以实验室研究为主,但是实验室的情况与实际工况相差较大,这不利于今后高性能混凝土的推广应用。

二、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是混凝土发展的方向,是我国国情的需要,是建筑工程发展的需要。中国将大力开展科技创新以支援和促进行业发展,将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成套技术,低能耗大型公关建筑技术等加快技术公关,推动以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保为核心的建筑技术发展,逐步提高绿色建筑比重。因此,研发绿色高性能混凝土体现科学发展观,是利国利民,惠及子孙之事。上述这些都为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混凝土应该更多地掺加工业废渣掺和料,更多地节约水泥,有更高的强度和耐久性。高性能混凝土(HPC)具有下列特征:(1)更多地节约熟料水泥,降低能耗与环境污染;(2)更多地掺加工业废料为主的细掺料;(3)更大地发挥混凝土的高性能优势,减少水泥与混凝土的用量。因此,高性能混凝土本身就可成为绿色混凝土。事实上,许多工程如大体积水工建筑、基础等对强度要求不高,但对耐久性、工作性、体积稳定性、低水化热等有很高要求,都应采用HPC。由此可见,高性能混凝土并不一定强调高强,我国目前也己完成了普通混凝土的高性能化的研究和应用。因此,传统的GHPC的应用范围可以进一步扩大,可以将欧美对HPC强度的低限50MPa降低到C30左右,原则是只要不损害混凝土的内部结构如孔结构、水化物结构与界面结构等,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与体积稳定性。纳米混凝土、再生混凝土、免振捣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等都是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已被广泛应用于市政工程、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高性能混凝土具有更好的施工性能和耐久性,同时可以更多地利用工业废渣及其它废弃物,有良好的经济指标和环保意义,因此,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是混凝土的发展方向。

三、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前景分析

随着HPC的开发和应用,建筑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正引起社会的关注。建筑物在建造和运行的过程中需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和能源,并对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有专家指出,作为建筑工业主要原料的水泥,实际上是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产品。因此,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核心是在限制水泥用量以获得混凝土高性能的同时,坚持其可持续性的发展原则。21世纪前后, 吴中伟等提出了绿色混凝土的概念,在高性能混凝土的基础上增加了三个含义:1)节约资源、能源;2)不破坏环境,更有利于环境;3)可持续发展, 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大力开展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高性能混凝土具有普通混凝土无法比拟的优良性能,对混凝土的发展将起重要作用, 并为HPC的发展指明了非常明确的方向。

四、总结

如今我国HPC发展形势一片良好,但是要使HPC 在建筑工程中推广使用还需一个认识和实践的过程。随着我国建筑基础建设的不断增强,HPC必将成为新世纪的重要建筑工程材料。基于上述特点,高性能混凝土成为我国近期混凝土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张国军,齐小红,韩越.高性能混凝土在新疆减灾防灾及防护工程中的应用[J]. 塔里木农垦大学学报. 2002(03)

[2] 张建,陈志林,周建斌,傅峰.生物质结构SiC陶瓷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木材工业. 2009(02)

[3] 张运吉,朴永吉.老年人对公园利用的研究方向[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 2007(06)

[4] 查玉国,朴永吉,刘敏.商业步行街外部空间环境与其设施的研究[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 2008(08)

[5] 张朝晖,娄宗科.稻壳、稻壳灰水泥混凝土的研究现状[J]. 陕西农业科学. 2010(06)

[6] 徐军平,宋平根.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工程应用[J]. 现代装饰(理论). 2011(05)

[7] 贺红云,孙伟峰.高性能混凝土发展面临的若干问题[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