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管理会计相关性

管理会计相关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管理会计相关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管理会计相关性

管理会计相关性范文第1篇

在机迅速发展的今天,以手工操作为主的传统会计模式被计算机逐步取代的情况下,会计工作向何处去?是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坐等会计工作的空间日益缩小乃至“消亡”,还是抓住机遇、开拓进取、转变和延伸会计工作的功能,进一步发挥会计对客观活动调节、指导、约束、促进的能动作用?答案很明显。那就是向管理型会计转化。

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

管理会计,顾名思义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履行管理职能的会计。所以其主体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一个企业内的任何一个责任部门,期间可以灵活多变,计量不必那么精确,依据不需那么严格,所提供信息用于企业内部管理,着重依据现在、面向未来。而财务会计是核算型会计,基本职能是反映和监督,可以说是一种传统会计,主要是向外部有利害关系的单位或个人提供反映过去情况的财务会计信息。财务会计必须是以一个企业作为一个会计主体,严格划分会计期间,计算必须精确,严格按照《会计法》及其他法规办理事务,所提供信息除供内部使用外主要用于对外公布,着重对已经过去的业务作全面的反映。

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也是有很紧密联系的。管理会计的很多数据来源于财务会计,财务会计提供数据的真实与否对管理会计结果的正确与否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尤其在计算机和技术深入发展的今天,这两种会计的划分会逐步融为一体,形成一种内外结合、事前事中事后管理结合、既提供信息又利用信息进行管理的会计信息核算、管理系统。

二、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能。

管理会计完全冲破了传统会计条条框框的束缚,是在广泛吸收行为、管理科学、现代数学和系统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是通过预测、决策、计划、预报等环节提供有关未来信息的会计。管理会计就是一种实施管理职能的会计,而且是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管理在内的全过程管理的会计。

传统的财务核算会计时期,会计人员只能忙于应付核算,而无暇从事管理,再加上由于理论上的误导,人们也不去研讨有关会计的管理职能,。而现在,人们获取会计信息逐步;中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传统会计理论和方法对会计信息处理和利用的制约、指导作用有所淡化,这就使进一步改革信息处理和信息利用的理论与方法成为可能;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拓宽和加深了会计的信息源,这就为利用更加科学、更加先进的管理模型创造了条件。从信息论的角度看,会计工作既是一种生成信息、供应信息的工作,也就是一种利用信息、参与管理的工作。所谓管理一般是指确定目标、进行决策、制定计划、组织实施和实行控制等活动的总称,其中决策和控制是核心。控制的实施更便于实现规范化、系统化、制度化,更能够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渗透。控制是对人们行为的约束,控制的标准概言之是合法、合规、有效,从而确保目标的实现。实施控制需要建立各种机制,其中最重要的是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

三、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转换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管理会计的对象应定位于管理成本。管理会计对象大致有资金运动、现金流量、与企业价值运动有关的成本、利润等。其核心应该是成本。贯穿于管理会计的主要方法就是成本一效益方法,即对企业各种活动的形成与结果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成本问题应是其关注的重点。但管理会计所运用的成本概念,远远比财务会计里的成本概念含义丰富。财务会计主要从核算的角度来运用成本,注重的是将成本与对应的收入进行配比,以便确认损益,它关注的是成本信息的可靠性。管理会计对成本的认识和运用与财务会计有所不同,它以财务会计提供的财务成本为基础,对成本概念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加以展开,并运用于企业的经营活动。

管理成本的大致可分为三类:

1、决策成本。它主要是管理当局作决策时需要考虑的成本。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投资活动、融资活动时,都需要对不同的方案进行比较、选择,然后从中选出可行的或者最优的方案来具体实施。在对不同方案进行财务比较、选择的时候,一个共同的基础就是看不同的方案成本的大小。这里的成本就是决策成本。决策时需要考虑的成本很多,其核心是机会成本,机会成本选择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方案的性与合理性。因此,在决策阶段,人员应当提供科学的机会成本,为管理当局决策服务。

2、控制成本。企业的各方案确定以后,就需要各部门、各单位分工协作,相互配合来完成方案确定的任务。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管理当局需要制定各种预算指标和标准成本,通过对这些预算指标和标准成本的分解与落实,把各部门和各项任务都纳入预算体系,促使各部门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将各部门工作的实际完成情况与预算指标、标准成本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存在的,并及时进行纠正,保证目标的实现。在控制阶段,会计人员不仅要参与预算指标和标准成本的制定,更要利用其掌握的成本信息优势,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过程控制。管理会计所的控制成本,其核心是预算成本和标准成本。

3、责任成本。企业各种活动的结果既要通过其所取得的收入来反映,也要通过其所花费的成本来考核。为了有效评价各管理层的经营业绩,需要对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考核。按照“谁负责,谁承担责任”的原则来考核,其考核的依据就是各管理层的责任成本。但在对管理人员进行业绩评价时,不能依据成本总额,而应依其所能控制的成本来进行。因为只有依 据各自能够控制的成本进行的评价才是恰当的,所以,责任成本的核心是可控成本。

(二)管理会计是提供信息和运用信息的统一。通常认为,财务会计提供信息,管理会计运用信息。实际上,管理会计不仅运用信息,而且也提供信息。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对管理当局的决策、控制和业绩评价,更具有可靠性与相关性

1、管理会计提供大量的与经营管理决策相关的信息。例如,成本性态的划分有助于管理当局获得产品定价的相关信息,以便于合理利用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预期报酬率、贴现率等指标的生成和运用,便于企业进行筹资决策与投资决策。管理会计产生信息的过程也是一个运用信息的过程,两者很难具体分开。这使管理会计既不同于财务会计,又不同于财务管理,它是生成信息与运用信息的统一。

管理会计相关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企业;内部;核算会计;管理会计

会计是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工作,企业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就是财务管理能力的竞争,在这个过程中,会计工作人员需要不停地进修学习,加强对行业情况波动及公司的了解,通过复杂的核算变成简单的管理内容,实现当前快递转型效果的提升。真正把握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帮助当前阶段的会计人员解决转型问题。

1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意义与目的

企业由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财务工作效率,传统的内部核算会计工作一直处于不变的状态下,在工作中难以通过有效的学习来汲取经验,补充自己存在的不足。在新的管理会计发展形势下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应对不同的挑战。在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下,管理会计与市场的契合度更高,市场经济不断变化,企业的人才也向着专业化和全能化发展,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财务管理系统才能引导企业提高经营利润。管理会计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需要对市场波动情况进行灵活掌握,更要求工作方法科学、制度完善。因此,进行内部财务管理转型对公司的整体效益有直接的帮助,每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在这样的经营模式下,核算会计只能单纯的对计算计算公司的成本利润和营业额。这种机械化的工作会导致公司长期在僵化的管理体制下进行,而管理会计能够更好地对各方面资金进行估算,有效地制定良好的企业发展形势,不仅能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还能让市场的状态更加稳定。

2核算会计转型为管理会计的必然性

2.1核算会计与管理会计概述

核算会计就是常说的财务会计,在进行核算过程中会计人员需要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会计准则对企业发生的交易事项按照流程进行确认,统计和报告对当前企业的资产情况、负债情况以及现金流等进行核算,有效为企业内部管理人和债权人提供相关的信息。管理会计是内部会计工作,主要是通过对各类会计工具加强应用,将不同的财务与业务活动进行融合,这样能够对财务会计产生的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有效整理形成报告,为公司管理层在规划决策和各个经营活动中提供重要的依据。在企业会计工作中,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但当前核算会计逐渐向管理会计转型,对财务会计核算流程进一步优化能够促进当前企业财务服务更加完善。

2.2转型为管理会计的必然性

在信息化时代,财务工作不仅依赖于财务人员进行人工计算,而更多的是实现自动化,在财务平台内进行系统核算,大大减少了会计人员在基础会计过程中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当前市场经济变化日新月异,会计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财务会计,而应该进行转型,管理会计是当前各个企业发展自身的重点,财务部门先后颁发了多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导,足以见得当前我国市场经济进行管理会计工作的重要意义。核算会计人员转型为会计管理人员,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职能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必须对当前的经济环境进行进一步摸索,按照不同企业提出的新要求,制定与市场高度契合的财务制度,加强管理会计的分析和判断,提高对市场的洞察力和判断能力。此外,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效率也要进一步提升,只有真正地对会计事项进行有效的处理才能避免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损失。3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转化过程中的注意问题

3.1管理会计的对象应定位于管理成本

在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化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管理会计的对象,就是对成本进行管理,管理会计的核心内容是保证企业收益正常运营,提高企业的经济价值,在企业各个经营活动中都会支出成本,要保证企业各种活动,在经营过程中提高成本效益,增强企业内部的核心管理效果,可以通过成本效益分析方式,在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进行综合分类,加强成本控制和成本决策的效果。决策成本是管理层在进行各项经营活动过程中所要提前进行的成本预算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也要加强不同方案的选择,有效地进行比较,通过最优和最可行的方案来进行实施。在方案确定的过程中,会有多种不同因素对其影响,也会对成本预算造成波动。在这个过程中,会计管理人员在管理层进行方案决策时一定要提供科学的信息,保证成本管理的准确,同时在方案实施过程中也要加强成本预算的控制,通过有效的把控才能够帮助企业管理层确定各个活动方案,对方案的实施,制定各种预算指标。相关部门要加强联合,通过分解和落实责任,使其形成有机的预算整体,让各部门之间的工作效率明显提升。此外,在进行控制成本时,企业内部的监督检查部门也要及时参与,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处理,严格按照标准成本和预算指标进行责任成本为管理层和经营方向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可控成本对企业的活动进行评价考核,坚持谁负责谁担责的原则,综合对成本管理人员进行业绩审核工作。

3.2管理会计是提供信息和运用信息的统一

管理会计能够让信息提供和运用更加高效统一,在核算行会计向管理型会计转型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信息利用效率,加强对信息的综合应用。与核算行会计相比,管理型会计的可靠性和相关性更加明显,只有有效地为管理层提供大量的会计数据才能为后续经营决策提供依据。企业经营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只有保证企业的正常经营,提高经济效益,才能够实现信息运用效果增强。所以,管理会计为管理层提供更多的信息,使其责任成本增加,也是提高业绩水平和行业竞争力的重要基础。传统的手工会计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求,而在新的发展方向下,管理型会计的产生更符合市场发展的需要,也是对各种经济活动有效调控的重要方式。

4推进核算会计转型为管理会计的有效对策和措施

4.1转变理念,提高对管理会计的认识

在新型管理会计模式下,管理人员一定要转变理念,提高对管理会计的认识。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就是要对当前财务情况进行准确细致的反映核算,只有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才能满足企业效益的提升。当前,很多管理人员认为企业会计仍然停留在账务处理上,并没有将财务管理和企业发展有效结合,缺乏对企业管理基本的重视,导致当前即使进行系统的信息化发展无法满足人们正常的会计需求。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工作把控,会计人员摆脱传统的记账员工作模式,及时转变工作理念,发挥管理会计的优势。同时,会计工作要密切与企业业务相结合,让会计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加强对各类销售数据和经营情况的掌握,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判断,通过事前、事中、事后控制进行综合分析,对各个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进行把控,将更多的精力投入管理会计当中。

4.2加强综合学习,提升管理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

管理会计涉及的领域多,企业需要从战略目标制定预算编制到后期经营管理的整个过程,因此管理会计已经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工具。为了实现企业发展目标,必须进行全面的会计制度改革,通过有效的预算管理、战略制定、财务预算报告等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关键信息。管理会计人员需要明确自身责任,扩大知识储备量,通过持续学习来达到有效的学习目标,加强财务分析、绩效管理、企业管理等多个项目内容的知识储备,通过综合能力提升来实现管理会计效果的提升。企业管理人员应该增强战略意识,不仅要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更要有长远发展的眼光了解企业当前的发展形势,确保各项管理落地。同时,要推进精细化管理,让更多企业活动创造价值,将公司的预算决算和控制考核评估等多个活动有效应用,通过全面系统的管理工作才能提高企业会计有效性,实现企业精细化发展。

4.3注重培养管理人才,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

在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过程中,企业人才也应该相应地进行转型,注重人才培养实现会计体系的制度化建设。人才缺乏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阻碍因素,在当前会计工作不断信息化发展的今天,传统的人工核算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企业的发展需求,要进一步加强会计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管理系统完善化,有效地加强各方工作效率的提升。企业要想真正获得管理会计带来的优势,就需要对传统会计人员进行培训并招聘更多具有先进技术的财务人员,提高专业素质丰富知识体系才能使符合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此外,企业财务会计软件应用到企业会计管理的各个环节,加强软件和配套设施的制定,通过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将核算会计不断集中,更好地提高企业核算的效率,让财务人员的压力和负担减轻,实现会计管理体系进一步优化。

5结语

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在转型过程中虽然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但需要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共同努力,完善当前企业管理会计体系,提高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增强综合管理能力,实现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笑川.企业内部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思考[J].黑龙江科学,2020,11(21):138-139.

[2]杜宇.核算会计到管理会计的转型思考[J].理财(财经版),2017(7):61-62.

[3]杨小龙.企业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研究[J].现代商业,2020(6):180-181.

[4]邢占东.制造企业财务会计如何向管理会计转型的思考[J].财经界,2020(24):154-155.

管理会计相关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会计信息 真实性 企业运营管理

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深,面对全球竞争的日趋激烈、产品和流程技术的飞速发展、货币汇率和原材料价格的大幅波动,公司的会计系统必须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从而便于管理者控制成本、评估并提高生产力,以及设计更好的生产程序、运营管理程序。管理会计系统还必须准确地报告产品成本数据,从而才能够根据可能获取的最佳产品资源需求信息,制定产品价格、引入新产品/服务、抛弃过时产品/服务、应对竞争产品/服务等。最后,那些大型企业需要一个能够激励和评估管理表现的系统,很好地督促和指示不同职能、管理不同产品和过程的管理者们的工作。这一切决策和运营管理的基础就是信息,特别是公司会计系统提供的真实的会计信息,因此会计系统在公司成功竞争的策略当中是一个必需的要素。在如今的经济环境中,一个卓越的会计系统(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本身并不能保证成功,因为成功最终源于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有效的生产和分销系统,以及有效的营销活动。但是,无效的会计系统(不能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则会损害产品开发、过程优化、营销活动产生的效果。总之,会计信息可以用来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编制财务预算(计划),控制经营活动,分析资金状况,考核经济效益,对企业的资金、成本和销售、利润等进行管理,可以说会计信息深入到了企业运营管理的方方面面。

一、会计信息及其真实性

(一)什么是会计信息

关于会计信息的定义有多种,如“会计信息是通过会计系统所提供的经济信息”(杨纪琬,1991),“会计信息是按预定的要求,向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决策和管理的财务信息和有关的其他经济信息”(侯文坚,1995),“会计信息是会计工作所提供的经济信息,以凭证、账户、报表及有关分析资料等形式存在”(冯淑萍,2002)。会计信息的内容是企业、事业和其他单位的资金运动。如企业会计信息的内容,反映的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资金运动,包括资金来源、资金占用和资金循环。从这些定义和解释当中可以看出,会计信息的属性是经济信息,其反映的内容是资金运动,它是由会计系统的提供的,以凭证、账户、报表及有关分析资料等形式存在,它的功能是有助于决策和管理。

(二)什么是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会计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提供决策的信息,它的最终产品是利用会计信息做出的决策(含管理)。这些决策包括投资者和债权人等外部者做出投资或贷款的决策。会计信息的更重要的作用是满足董事会、CEO、CFO、各级经理的决策和管理的需要。公司管理当局利用这些会计信息做出各种战略规划,生产线主管利用详细的生产过程的成本信息来控制生产成本,生产流程设计师在考虑设备和人员最佳配置的时候,也利用相同的会计信息来减少成本或是提高效率。然而,这一切所有的决策和管理的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否则一切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会计信息最重要的两个质量特征是相关性和真实性(可靠性)。所谓真实性(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应能如实表述所要反映的对象,即所表述的应是意欲表述的,尤其要做到不偏不倚地表述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避免倾向于预定的结果或某一特定利益集团的需要。真实性的会计信息包含可验证性,即会计信息所提供的结果应能由不同的独立的提供者在采用相同的方法条件下从实质上复制出来。真实性(Integrity)表现如下特征:完整、不残缺、不窜改、正确、诚实和真诚。但是,由于现实经济中存在不确定性,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往往难以做到,即会计信息不可能绝对不失真。例如,会计的不少计量方法都要运用判断和估计,不论这些判断和估计多么科学,都不能完全符合客观实际。虽然不能要求信息完全客观,却应要求信息可靠(真实)――可以验证,即按同一计量或计算程序,不同的会计人员应获得相同的结果。信息具有真实性,才能够对决策和运营管理有用。

二、企业运营管理的主要内容

运营管理(Operations Management,简称OM),被定义为对制造产品和提供服务的系统/过程进行设计、运行、控制和改进。运营管理是一个有明确的生产管理责任的企业职能领域,它与营销和财务一起组成企业的三大主要职能。运营管理与运筹学(OR)、管理科学(MS)和工业工程(IE)的本质区别在于:运营管理属于管理范畴;而OR/MS是各领域在制定决策时都会运用到的定量方法;IE则涉及工程领域。尽管企业运营经理们需要OR/MS的决策工具(例如关键路径法),并处理很多IE方面的问题(例如工厂自动化),但运营管理独特的管理作用使之有别于其他学科。运营管理的范围因组织而异,主要包括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工艺选择、供应链设计和管理、选址规划、设施规划、预测管理、库存控制、综合计划(生产计划)、ERP、流程再造、项目管理、质量管理,等等。

在运营职能中,管理决策可以分为三大领域:战略决策(长期)、战术决策(中期)和运营规划和控制(短期)决策。运营管理决策在战略层次上通过企业是否能够充分重视顾客需求来影响公司运营的长期有效性。因此对于渴望成功的企业来说,运营管理决策就必须同企业战略相一致。战略层次的决策是企业中期和短期运营的固定条件和运营约束。决策过程的下一个层次――战术规划,主要是在先前制定的战略决策基础上有效安排原料和劳动力。这一层次运营管理的任务集中在:企业需要多少员工?何时需要他们?加班还是安排第二个班次?何时运送原料?库存策略应该如何?这些战术决策反过来又是企业制定运营规划和控制决策的约束条件。对于运营规划和控制而言,管理决策相对来说范围狭窄,时间较短。这一层次上的任务有:今天或本星期应着手哪些工作?安排谁来完成这些工作?先做哪些工作?

三、会计信息真实性对企业运营管理的重要影响

(一)会计信息真实性对产品或服务的设计与工艺选择的重要影响

了解工艺流程对于保持公司的竞争力是非常关键的。一个不适合公司需要的工艺无时无刻不在制约着公司的发展。举个例子,两家快餐店,如果一家快餐店将一个1/4磅汉堡包卖给顾客的直接成本是0.5美元,而另一家的成本需要0.75美元,那么无论第二家快餐店如何做,与第一家相比,其每销售一个汉堡包都要少赚0.25美元的利润。在电信行业,一个标准业务模式的推出和管理,应该包括以下程序:确定用户需求与市场潜力;根据市场价值链确定业务模式;根据业务模式调整管理流程;最后根据管理流程的变化来决定IT系统的改变。可见这一系列的变革都是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的,而IT技术只是对这种需求提供满足支撑。电信服务自身有其特殊性,比如电信服务中推广的是产品,但用户买的业务是各种服务,同时电信市场客户细分的一个原则就是一个细分的利益不能损害另一个细分的利益,这也和不同的产品间,服务互有交叉有关系。例如,中国移动推出的“动感地带”的定价模式就凸显了这样的问题。“动感地带”套餐的话音收费标准比其针对企业客户的话音收费要低,这造成了企业客户的心理失衡,并最终可能导致不同业务之间相互侵蚀和客户流失的问题。

在制造行业有种说法,那就是产品成本的70%决定于产品的设计。从技术方面来看,电信业运营涉及大量的资本投入,其成本结构表现为巨大的固定成本与相对较低的边际成本共存。为了提供电信业务,即便在没有获得一元钱的销售收入以前,企业也必须要投入大量金钱用于网络建设,而当一个电信网建成投入运营时,每增加一分钟的呼叫所增加的成本却微乎其微。在某种特定技术条件下,电信运营将对应一个最低有效规模MES,在该规模下,电信运营商的长期成本最低。当市场规模低于MES时,由一个企业经营将是最有效的选择。所以,要想在竞争中取胜,选择低成本的工艺是前提和关键,这就要求对不同的工艺的产品制造成本进行非常详细的比较,同时还要对每种工艺进行盈亏平衡分析。这个比较和分析就要求非常详细、真实并且能够具体追溯到产品的会计信息数据。如果会计信息提供的是不准确的或者不真实的数据,那么就会导致工艺选择的错误,进而导致竞争劣势!

(二)会计信息真实性对供应链设计和管理的重要影响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将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顾客联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供应链管理是在满足服务水平要求的同时,为了使系统成本达到最低而采用的将供应商、制造商、仓库和商店有效的结合成一体来生产商品,并把正确数量的商品在正确的时间配送到正确的地点的一套管理方法。供应链设计和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衡量和评价供应链的绩效,当绩效目标未达到或有新的具有吸引力的选择存在时,评价供应链的候选方案。比如在电信行业,现在有一种趋势就是只经营自己的核心业务,而把非核心业务如网络管理交给第三方专业公司管理,而这些第三方管理公司同样会去选择专业的硬件和软件供应商,这样他们就会形成一条供应链或价值链。供应链设计和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衡量和评价供应链的绩效,这就需要一些数据(售出产品成本、平均库存总值、日常维护费用等)来进行非常详细的量化评价,而这些数据只能从会计系统中取得,因此要求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可靠。

(三)会计信息真实性对质量管理的重要影响

不断地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已成为影响企业最主要的战略要素。在当今全球化竞争的环境中,许多跨国公司之所以能够占有比较大的优势,其原因之一就是他们能不断地提高其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新的质量管理观念的产物,是一种全员全过程的、以工作质量保证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保证体系,也是一种从产品的设计和投产开始,就以“零缺陷”为最终目标的管理观念和管理方法。质量管理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提高质量,目标是“零缺陷”,二是降低质量成本。质量成本分为四类: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缺陷成本和外部缺陷成本。质量成本信息的作用包括:①促进改善和控制质量计划决策的实施及评价计划实施后的有效性;②有助于企业进行战略定价决策;③有助于企业改善新产品的设计方案。

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和降低质量成本,电信运营商将进一步地加大对于网络管理、网络支撑、业务创新及市场创新对于软科学的依赖,咨询服务将越来越快地被运营商所看重。适应这个变化,就要从战略上考虑实现从网络扩张到网络经营和市场经营、客户经营的转变所需要做的工作,那就是必须加大对软科学和支撑系统以及管理系统的研究与投入。软科学和硬件制造有天壤之别,在硬件制造领域,当一个公司拥有一项专门技能,或一项专利技术,就可能成为在某一个细分市场领先者。而软科学则不同,这里没有任何一个企业能单独地成为象硬件行业中独立的霸主,必须进行行业的联合和联盟,以及资源的多样化和丰富,才能形成对软科学的支撑。电信运营商对硬件和软件的不断改善和优化,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和降低成本。所以,会计系统提供的真实的会计信息有助于运营商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竞争力。

(四)会计信息真实性对预测管理的重要影响

预测既包括收集整理历史数据并应用合理的数学模型来估计将来的情况,又包括对未来事件的主观或直觉的预期,还可以是将科学的数学模型和管理者的判断相结合来对未来的事件进行估计。从时间跨度上来分,预测可分为三类:①短期预测,主要包括短期采购、工作安排、员工需求、工作指派等;②中期预测,包括年度销售计划、生产计划、资金预算等;③长期预测,包括新产品规划、资本投资计划、生产设备的更新等。预测的方法包括定性和定量两种,对于很多预测都需要进行定量预测,这就需要非常真实的数据为基础。可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直接决定着预算的准确性。

(五)会计信息真实性对库存控制的重要影响

库存(Inventory)是指一个组织所储备的所有物品和资源。库存的作用包括:①保证各生产环节的独立性;②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③增强生产计划的柔性;④增强企业抵御原材料市场变化的能力;⑤获得经济订货批量的好处。库存的相关成本包括:①订货成本或调整成本,即企业为补充库存而进行订货时发生的各种费用之和,通常包括订货手续费、物资运输装卸费、验收入库费、采购人员差旅费以及通讯联络费等;②保管成本或持有成本,即物资在库存过程中发生的成本,主要包括物资变质、丢失等费用以及仓库运营的人工费和物资占用的资金成本等;③购置成本或订购成本,即购买物资花费的货款;④缺货成本或短缺成本,即由于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而产生的损失。以经济订货批量模型为例,首先用到的基本公式是:

TC=DCD×S/QQ×H/2

式中,TC代表年总成本,D代表年需求量,C代表单位产品成本,Q代表订货批量,S代表订购成本,H代表平均库存水平下单位产品的年持有和存储成本。从这个公式就可以清晰的看出,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对存货管理是多么的重要。

已有客户是电信运营商最重要的资源,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客户就是电信运营商的一种“库存”,除了现在使用的业务,运营商还有更多的机会向他们推广相关业务或高级业务。通常,获得一个新客户的代价要2倍于留住已有客户的代价。经济学家Douglas Lamont的说法更为夸张,向已有客户销售产品所付出的成本仅相当于向新客户销售产品付出成本的1/7。Douglas Lamont还说,如果能够降低离网率5%,利润将增加85%;如果能够向已有客户推销新业务,公司销售业绩得到增长的可能性将超过50%,而且,如果犯了错误能够迅速纠正,抱怨的客户中的70%将选择成为老客户。

(六)会计信息真实性对总生产计划的重要影响

所谓总生产计划就是部门经理通过调整生产率、劳动力水平、存货水平、超时工作及其他可控变量,来决定满足预测需求的最好生产方式的一个计划。总生产计划的目标是按时完成能够有效使用组织资源(使计划期内资源成本最小化)的生产计划,满足预期需求。总生产计划分为三种:①长期计划,一般一年做一次,它着眼于一年以上的时间段的运营活动;②中期计划,通常涵盖6到18个月,一般以月或季度为计量单位;③短期计划,从1天到6个月均可以,一般以周为时间单位。总生产计划的主要目的是确定生产率(每单位时间生产的产品数量)、劳动力水平(生产所需工人数目)和当前存货(上期期末存货)的最佳组合。制订总生产计划需要用到四种成本。①基本生产成本。它们是计划时期内生产某种产品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包括直接和间接劳动力成本,正常工资和加班工资。②与生产率相关的成本。这一类成本里典型的是与雇佣、培训及解雇人员相关的成本。雇佣临时工是一种避免这种成本的好办法。③库存成本。库存占用资金的成本是其中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其他组成部分包括存储费用、保险费、税收、损坏与折旧造成的费用等。④延期交货成本。通常这一类成本很难计算,它包括由于延期交货引起的赶工生产成本、企业信誉丧失和销售收入下降等成本。可见,要制订好总生产计划,必须掌握非常详细的存货数量及其相关的成本的真实准确的数据,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制订出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总生产计划。

(七)会计信息真实性对项目管理的重要影响

项目是一种一次性的工作,它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在明确的目标和可利用资源的约束下,由专门组织起来的人员运用多种学科知识来完成。项目管理可定义为计划、组织和控制资源(人员、设备和物料),使其满足项目的技术、成本和时间等方面的要求。为了控制项目的成本,时间―费用模型就产生了,它要求为整个项目建立最小成本计划。这些费用包括直接费用,如人工费、设备费等,还包括间接费用,如日常管理费用、设施维护费用、资源的机会成本等。在电信行业当中有很多都是属于项目管理的范围,如中国移动的“动感地带”、中国联通的“UP新势力”等。为了很好地管理这些项目,就必须要求会计系统提供非常详细准确的会计信息来控制成本。

(八)会计信息真实性对绩效评价与激励的重要影响

为了充分评价一个企业的绩效,需要使用两套评价系统,一套是从财务的角度出发,另外一套是从运营的角度出发。以财务指标组成的业绩指标体系应将分析的重点放在企业短期与长期的获利能力、经营效率和经营过程中运用资本和其他资源的有效上,并充分考核企业的财务安全程度,防范财务风险,使管理当局对企业发展和各项经营活动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规划,充分利用有限资源,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实力,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财务业绩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四类:①短期偿债能力指标;②长期偿债能力指标;③资产运用效率指标;④获利能力指标。这些指标必须结合起来使用才能够对企业或项目进行全面的评价。

财务评价在较高的层次上非常有效,但是在运营层次上却不适用。此时,我们需要另外一套指导性的评价指标:①产销率,即系统通过销售获取资金的速率;②库存,即系统为了销售的目的而投资在购买物资上的资金;③运营费用,即系统为了把库存变成产销率而花费的资金。

在分权组织中,上级作为委托人授权给下级,把下级成为人,形成委托关系,并产生控制与激励的需要。这就要求在建立有效的业绩评价系统的同时,应建立相应的奖励制度,形成一定的激励机制,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有效实现组织目标。对人,即管理人员的奖励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公司或部门的盈利相联系的;另一类是联系与普通股的市价,即股票奖励制。

从上面的介绍中可以看出,无论是财务业绩评价、运营评价,还是激励机制的设计与应用,都需要大量的、详细而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来支撑。

四、结论

管理会计相关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核算型 管理型会计 职能转变

在社会迅速发展的今日,会计的核算准则也不断地在进行改进,所以为了适应新的形势,企业的会计要将机遇抓住,使得会计工作的职能充分延伸和发挥,并逐渐的向管理型会计转型。

一、管理型会计

以记账、算账、报账等基础职能为前提,应用一些会计的手段和方式,对核算会计提供的财务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这样就能参与到企业的管理活动当中,也能将会计的决策、分析、控制、预测、监督的基本职能充分地发挥出来。管理型的会计不受传统的核算型会计的观念制约,融入了现代数学、现代的管理科学等内容。能够提供有力的条件促进企业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管理型会计能够适应市场和企业经济的需要,能够依照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对财务进行控制、对风险进行分析,能够为企业的管理人员提供相关的财务信息、管理信息,还能将市场的竞争力以及经济效益提高[1]。

二、向管理型会计的职能转变应注意的要点

(一)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机制得到完善

作为企业,要转变自身的观念,根据国家的相关规企定,使得业的财务管理机制和考核的标准得到完善,让企业内部的管理工作以及财务控制得到强化,以及管理型会计能够将预测、控制、分析、监督等职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严格地进行审核预算的工作,使得预算管理分析得以强化,要加大检查监督的力度,让集团的经营决策和集团财务的管控能力不断提升,并让集团的监管系统同资金系统不断地完善。统筹兼顾效益与成本、发展与风险、规范与效率、防范风险、夯实基础,构建财务管理的规范体系[2]。

(二)使得管理财务的素质提高

财务管理人员的从业能力以及素质就是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转变的前提和基础。所以,第一,企业要定期地开展一些业务的培训活动,针对性的对员工进行培训。企业要积极鼓励从事财务工作的员工参加会计的职称鉴定,这样也能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财务管理队伍。第二要将电算化有效地应用,应用电算化除了能够使得工作的节奏加快,也能够将财会的工作效率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财会人员能够从频繁的手工操作解放,使得财务管理得以强化,探索出更多、更好地管理方式,也能将更好地管理财务经验总结出来。第三,作为会计的管理人员,要及时的对财务规律进行总结,这样才能在第一时候发现不足和问题,要对财务风险认真分析,并将相应的应对措施提出来。最后一点,企业要让自己的员工认同企业的价值观,并使得他们能将责任意识树立起来。与此同时,企业要深化改革管理体制以及经济体制,根据管理型会计提供的管理信息以及财务信息,及时对经营策略以及管理制度进行调整,为推动企业的现代化建设进程做出实质性的努力,另外也能够为管理型会计构建良好的工作环境[3]。

三、管理型会计的工作职责

(一)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分析大量的信息,选用科学合理的方案对某一个特定的问题进行解决,这就是管理型会计的决策职责。为了能够保证各项制定的决策能够在实施当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管理型会计需要制定预算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并能够将现有的资源有效地使用。从实际情况出发,依照现有的资源在不同时期的特征,比如对烟卷销售在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的最佳分布进行分析,市场供需之间的一定差异及时掌握,科学合理地配置不同规格、不同价类的烟卷,使得品牌能够保持健康发展的态势。

(二)对财务信息进行科学分析

将企业的财务信息作为基础,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及时地发现管理当中的问题,对企业的经营成果进行评价。科学合理地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走向,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得到提高,这就是财务分析[4]。财务分析重视国有资产的管理、能对企业的资产进行有效监督,也保障了资产的运行安全,通过分析财务核算的方式,能够使得集团资源资产配置方式得以优化[5]。

四、结束语

这几年,要想企业得以健康发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改革。所以,企业要将多元化的企业经济运行的分析制度建立起来,要使得管理型的会计能够充分地发挥出自己的管理职能,强化经济运行的监控,将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经济运行效率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立群.浅议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的转化[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08(1):148-149.

[2]w秋颖.关于会计职能转变的探讨[J].价值工程,2010,29(36):3-4.

[3]李杰.会计在企业管理中职能转变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4,12(20):142,144.

管理会计相关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工商管理会计;财务核算;财务管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普及,让我国的会计工作呈现出了电算化的发展趋势。在计算机成为会计人员完成数据核算工作的主要工具以后,会计人员开始对企业的财务计划等问题进行了关注。现代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进步,也要求工商管理会计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对自身的工作重点进行转移,因此,工商管理会计的转变,也是顺应社会发展的一大重要措施。

一、管理型工商管理会计的主要概念

管理型工商管理会计,主要指的是一些为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而借助管理学和会计学的相关知识,对企业的财务问题进行预测、监督、分析、评价和总结的会计人员。这种新型会计人员的产生,可以被看作是信息技术和会计电算化技术发展的产物。在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在会计核算工作以后,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速度和工作的精确度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在会计人员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了传统用工作模式下的一些较为繁琐的问题以后,会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企业的财务计划、财务控制问题和财务总结等多项内容之中,在会计人员参与到这些事物的管理工作以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就会得到有效提升,这就可以为企业自身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帮助。

二、工商管理会计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的必要性

(一)核算型财务会计的主要缺陷

通过对核算型财务会计在新时期所表现出来的缺陷问题进行探究,我们可以发现,从跨级工作的侧重点来看,核算型财务会计需要在尊崇工商行政管理的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对企业的日常业务进行记录,并通过编制财务报表的方式将这些信息上报给工商管理部门。这种工作模式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服务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服务模式,从工作模式来看,核算型财务会计人员在对数据的准确性进行保障的基础上,还要让财务报告符合工商管理部门的规定。从财务管理会计的工作实效问题来看,由于这一工作模式是建立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过去的财务工作的基础之上的,因而这种会计模式并不具有前瞻性的优势,随着工商管理工作的发展,这一会计工作模式已经难以适应这一工作所表现出来的新特点。

(二)管理型财务会计的主要优势

对企业财务状况的直观化反映,是管理型财务会计模式的自身优势的一种表现。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分析总结是这种新型财务会计模式的主要侧重点。在对这种新型会计模式应用到工商管理部门以后,工商管理会计人员除了要按时提交企业财务报表以外,还要为相关部门提供相对完善的企业信息资料,以便为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因而工商管理会计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对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实效性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除此以外,在新型会计模式下,工商管理会计人员除了要对过去的财务工作进行总结以外,还要通过对现在的财务工作进行控制监督的方式,对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规范性进行提升,因此,工商管理会计的转型,也可以为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方向指导。

三、促进财务会计人员转型的措施

(一)对监管机制进行完善

对自身对企业的监督作用进行发挥,是工商管理部门日常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职责。为了对自身的换立职责进行充分的发挥,工商行政部门在日常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也需要对企业的内部财务状况进行有效监管。但是从我国工商部门的企业监管机制建设情况来看,我国的这一机制还在财务分析领域还存在着一定的漏洞。从工商行政管理单位的财务会计人员转型工作来看,企业监管机制是管理型管理工作的一大主要影响要素。为了对企业监督机制的科学化水平进行提升,工商管理部门在日常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首先需要对财务分析措施进行完善。在构建财务分析机制的过程中,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需要从财务管理理论的最新成果入手,对硬性企业财务管理状况的因素进行分析,以便让监督机制的针对性得到充分强化,第二,在对财务预算制度进行贯彻落实的过程中,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需要对管理财务方案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进行充分发挥,以便帮助企业对财务预算领域所表现出来的一些问题进行充分解决,第三,为了对监督机制的实效性M行提升,工商管理部门也可以通过构建内部审计机构的方式,对工商管理部门内部的监管工作进行强化。

(二)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行提升

从工商部门的会计转型问题来看,管理型财务会计在未来的工作中除了要对会计核算能力进行充分了解以外,还要对企业的管理知识等内容进行了解。这就要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会计转型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需要对会计人员的知识能力进行提升,在对会计人员培训机制进行运用的过程中,工商部门需要将会计人员的财务分析能力和财务预测能力看作是培训工作中的重点要素。要通过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的应用,对财务人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进行充分调动,在培训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工商部门也需要对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进行强化,以便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事件的发生。

四、结论

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的转变,是我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新时期的工作中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对财务会计管理观念和监督机制等因素尽心挖山的基础上,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行提升,是促进会计人员转变的一种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裴昱.试论工商管理会计从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J].中国集体经济,2016,(36):135-136

[2]宋伟光.试论工商行政管理会计从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J].财会学习,2016,(18):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