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公有制和国民经济的关系

公有制和国民经济的关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公有制和国民经济的关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公有制和国民经济的关系

公有制和国民经济的关系范文第1篇

1.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⑴表现:

通过公有资产的优势来反映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公有资产的优势是量与质的统一,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对公有资产有量的要求,且要水平高、素质高,同时要把住命脉。

量的优势:全国范围的国有资产,集体资产,混合资产(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不同行业,量可以有所差别)

质的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确保了我国经济以公有制经济形式存在)

⑵实现的形式多样化:

①有利于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②股份制是主要的实现形式,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2.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⑴要性:国有经济直接关系到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经济性质)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

⑵表现:

①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有支配地位。

②国有经济必须提高整体竞争力和质量,引导和影响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发展。

3.非公有制经济

⑴地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⑵必要性:生产力水平决定;市场经济平等性要求。

⑶作用:①繁荣市场,满足人民生活各方面需求 ②增加就业

③优化经济结构④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增加国家及地方财政收入

⑷政策:引导、支持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依法保护各类企业的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

二.个人消费品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⑴直接原因:我国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的结果

根本原因: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

⑵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市场经济要求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尊重价值规律 ,优化资源配置。

只有承认生产要素带来收益,才能激励人们更有效地使用生产要素,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最终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必须完善各类生产要素市场,保证生产要素合理流动。

⑶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合理调节,防止两极分化

三.市场经济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

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

条件(根本):能够开展充分的竞争,保持灵活的价格。

⑵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说明市场经济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

①.平等性

含义:在市场上经济活动参加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

由什么决定:价值规律(等价交换原则)

要求:

参与者的地位是平等的。平等性是竞争性的前提,在市场交换中,必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依法保护各类企业的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

②.竞争性

含义:市场经济的参与者存在广泛的竞争

必要性:竞争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必要条件,是商品交换得以进行的前提

作用 :

使供求关系得到调整,促进优化资源配置的实现。竞争激励经营者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优胜劣汰。(体现价值规律的作用)

负面影响:竞争会导致垄断,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盲目的竞争会导致资源的浪费(自发性、盲目性)。竞争的动力源于对利益的追求竞争性易产生不规范行为要求市场具有法制性

要求:公平竞争,正当竞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个生产者和经营者都必须严格遵守公平竞争原则,开展公平竞争,正当竞争。

竞争形式多种多样:价格竞争、技术竞争、质量竞争、信誉竞争

③. 法制性 (市场经济的趋利性易产生不规范的行为)

含义:健全的完善的法律基础、经济活动要依法执行.

作用:法制性是公平竞争的保障。调节竞争中个体利益活动的矛盾,保护公平竞争,从而达到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的合法利益

要求: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个经济活动参加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规范,也能够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④. 开放性

含义: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市场、与世界市场联系在一起.

必要性:

开放是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客观要求。社会化的分工与协作要求生产要素能够自由流动,承认各种生产要素能够带来利益。

作用: 优势互补;激励企业改进技术,加强管理,提高生产率; 通过这两方面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要求:

反对封锁,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反对垄断,形成统一的市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实行对外开放,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调剂余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市场经济的四个特征以竞争为核心。平等性是竞争性的前提,法制性是竞争性的保障,开放性是竞争性的要求。

四.宏观调控

⑴任务: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保持物价稳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⑵必要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并不是万能的,市场存在着固有的弱点和缺陷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单纯的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经济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两极分化。因此,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不仅要求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而且需要有国家的宏观调控。加强宏观调控,不只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更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⑶手段: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经济手段:财政、货币、税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经济利益的调整(供需)

法律手段:立法、执法

行政手段:要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必要行政措施来规范。

道德手段:建立以产权为基础,以法律为保障,以诚信为重点的社会信用体系。

公有制和国民经济的关系范文第2篇

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产出的平均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国有经济,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据统计,目前狭义的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超过8000万人,而国有企业在岗职工人数只有5000多万人。近年来,非公有制经济出现了与公有制经济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趋势,促进了混合所有制的形成。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而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提出:要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要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可以预见,私营企业在这方面的积极性更加高涨。

一、非公有制经济存在的问题

尽管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已占有很大比重,而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现实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政策环境仍然不平等。总体而言,与公有制经济相比,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其中的个体私营经济得到的仍然是“次国民待遇”。无论是在行业准入方面,还是资源获得方面,都受到程度不等的歧视。这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不平等,与政府在资源配置和经济管理中的力量太大且随意性太强有极大关系,主要体现就是复杂繁琐的审批制度。可以发现,复杂繁琐的审批制度在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中,如注册、征地、取得经营许可、进入新的行业、投资立项、兼并收购等具体活动中,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制约比对公有制经济的制约要大得多,甚至在处理公有制经济的审批中出于社会稳定等政治需要而放宽尺度、实行倾斜政策。另外,非公有制经济中的个体私营经济由于企业规模一般较小、实力较弱、历史不长等原因,所以还会遇到融资困难的问题,而我们的社会环境不但没有为它们解决问题提供便利,反而制造了许多壁垒。

第二,缺乏法制化的财产保护体系、税收体系和其他经济活动规范体系。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没有坚实的财产保护体系、规范的税收体系和其他经济活动规范体系做基础,一方面会导致这些经济的业利受到侵害;另一方面也会导致业主想方设法“钻空子”、损害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特别应当注意的是,我国仍然处于转轨期,市场秩序还比较混乱,企业行为还缺乏规范,政府经常会进行一些整顿,如果政府不能严格地按照法律办事,或者自由裁量权过多过大,非公有制经济将很容易受到打击。

第三,普遍存在违反税法、劳动法、知识产权法、商标法等现象,存在“”和“寻租”现象。非公有制经济的确存在相当多的偷漏税、拖欠雇工工资和任意增加劳动时间、假冒他人商标等违法违规行为。一些个体户和私营企业甚至热衷于“”以获取不正当的资源和政府支持,从而牟取暴利。近几年,一些个体户和私营企业在参与国企改制中,与个别官员或国企领导勾结,低价攫取国有资产并进行欺诈性财产转移。

二、解决方法

由于存在上述问题,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特别是在加入WTO之后经济竞争日益国际化的大背景下,还显得发育不良。另外,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呈现明显的地区不平衡性,大部分非公有制的企业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特别是在浙江、江苏、广东等地区,而西部地区的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却要缓慢得多。所以,只有针对上述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失时机地制定政策措施,才能促进非公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第一,进一步强调对私人财产的保护。尽管有人认为宪法已经明确宣示,国家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没有必要调整。但是,由于宪法对公共财产的保护要强烈得多(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国家保护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破坏国家和集体的财产),这种区别性的表述可能被理解为区别性的政策,所以仍然有必要在党的文件中和宪法中进一步强调对私人财产的保护。

第二,要逐步建立法制化的财产保护体系、税收体系和其他经济活动规范体系,这在实际工作中比宪法宣示更重要。不仅仅是制定这方面的法律,关键是要建立严谨的诉讼、判决、执行体系,这样才能既约束政府的行为、也约束非公有制企业的行为。当然,这意味着向现代法治国家的转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但我们至少应坚决向这个方向迈进。

公有制和国民经济的关系范文第3篇

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经济的需要。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是我国的国情、最大的实际。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和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主要指生产力整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社会主义所必须的物质基础还比较缺乏。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程度、水平、特点,是我们考虑和构建社会主义所有制关系的基本出发点。这样的生产力实际客观要求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保证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前提下,还需要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企业等各种非公有制经济作为补充。只有发展多种经济成分,才能适应多层次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才能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经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和我党的不懈探索,1997年党的15大第一次明确了我国的所有制结构是除了作为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以外,还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中外合资经济和外资独营经济等等。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壮大的事实充分表明,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都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都必须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只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没有发生变化,我们就不能改变这个基本经济制度。当前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必须在毫不动摇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同时,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第二、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它在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发展,提供了多种市场经济主体,这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开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不同市场主体的良性竞争,能提高不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外资经济的存在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利用外资、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我国公有制经济尤其是国有经济的发展壮大以及体制改革创新提供借鉴。因此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把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两者统一起来。那种把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两者对立起来的看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第三、非公有制经济对我国经济的促进、发展的积极作用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经济发展就是充分调动和利用其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经济活力,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的积极性,其作用表现为:一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增加供给、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二是非公有制经济具有相对分散、规模小、易吸纳劳动力的特点,有利于增加社会就业。三是非公有制经济有助于调动多种积极性。由于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和经营特点不同于传统的经济形式,所以能够充分调动所有者、经营者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四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培养和造就了能够适应市场经济规律运作的经营、管理人才。五是非公有制经济的运行机制最接近于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在中体现得最充分,因而非公有制经济对国有经济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据统计,2012年,非公有制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超过60%,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已超过60%,提供的税收占全部税收的73.1%,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大量创新型科技企业都是民营中小企业,涌现出华为、海尔等一批技术创新走在行业前列的民营企业,在促进科技创新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成为解决就业的重要渠道;在各种所有制经济中,非公有制经济的税收增长是最快的,税收贡献超过50%。

二、应准确认识把握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内在联系

第一、在我国当前生产力水平的条件下,无论公有制经济还是非公有制经济,只要是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满足人民多方面需要的都应该提倡鼓励。因此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能只发展某一种所有制经济,排斥另一种所有制经济。既不能搞单一公有制,也不能否定公有制为主体,搞私有化。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第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是公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要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就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公有制,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产生、出现从根本上讲是生产社会化的必然要求,与生产力的充分发展高度适应。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建立公有制、用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是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历史趋势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它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这一点正是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区别。我们既然已经是社会主义,那就必须坚持公有制,决不能搞私有化。因为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在这方面必须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如果取消或动摇公有制主体地位、实行私有化,那就没有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没有了公有制这个根基,社会主义当然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因此坚持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就必须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十五大指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1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为我们坚持、发展、壮大公有制经济和充分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指明了方向。尤其要指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的探索和改革,都是以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为前提的,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也是以确保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为条件的。任何否定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观点,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在实践上也是有害的。因此,在坚持公有制和公有制主体问题上我们必须做到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第三、必须充分估计和正确看待非公有制经济的历史地位。应该指出的是,从本质讲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是两种根本不同的经济,在现阶段我们之所以还需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是因为我国生产力落后,还需要有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还需要有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活跃市场和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等方面的积极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我们最终是要彻底消灭私有制的。我们今天利用私有制,发展生产力,是为最终消灭私有制创造物质条件。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三、当前应如何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第一、正确认识非公有制经济的两重性,做到支持和引导相统一。在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支持和引导问题上,现在有一种倾向,对非公有制经济只讲鼓励、支持,而不讲引导,这是不全面的。这是因为,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条件下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在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非公有制经济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因此我们必须鼓励和支持它们发展;另一方面,非公有制经济的基础是私有制,存在雇佣和剥削关系,这同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有矛盾的,因而必须加以引导,以便使它的发展能够符合社会主义社会的需要。如果只讲鼓励、支持,忽视引导,会使得非公有制经济同社会主义的矛盾激化,从而不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第二、应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于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鼓励、支持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如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当前需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对非公有制企业鼓励支持上,国家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二是经济法律地位上,要废除、消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等平等地位。三是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方面,国家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四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无论公有制经济还是非公有制经济都一视同仁,其财产权都不可侵犯。五是技术创新方面,国家要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六是政策待遇上,对不同所有制经济要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创造市场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七在文化发展上,国家鼓励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允许参与对外出版、网络出版,允许以控股形式参与国有影视制作机构、文艺院团改制经营。积极支持各种形式小微文化企业发展。八是在特许经营领域方面,国家要鼓励并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比如对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公共交通等城市公用事业的具体办法。九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十是权利义务上,国家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权益,同时国家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

公有制和国民经济的关系范文第4篇

1.认识误区:纸币发行量增加会引起物价上涨、通货膨胀。

2.教材解读: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待售商品量、价格水平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因此,纸币发行量增加会不会引起通货膨胀,取决于很多因素。在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纸币发行量增加才可能引发物价上涨、通货膨胀。

3.典例分析:例1.(2011・安徽文综・3)假设一年内某国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为10 000亿元,货币流通速度一年为4次,同期中央银行发行纸币5 000亿元。若其他条件不变,此种情况会引起该国商品 ( )

A.价值量降低 B.价值量提高 C.价格下跌 D.价格上涨

分析:根据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可计算出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应为:10 000/4=2 500(亿元),而同期中央银行发行纸币5 000亿元,纸币的发行量大于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会引起货币贬值、价格上涨。本题答案应为D。

例2.(2010・四川文综・25)为克服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国家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发行量,向金融机构注资,引发了人们对通货膨胀的担忧。是否发生了通货膨胀,必须看是否出现 ( )

①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超过纸币的发行量 ②商品价格总额超过价值总额,货币持续贬值 ③国家发行的货币数量超过上一年发行的数量 ④物价总水平不断上涨使居民购买力普遍下降

A.①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分析: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超过纸币的发行量,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会引起通货紧缩。故①不符合题意。国家发行的货币数量超过上一年发行的数量不能简单地说会引起通货膨胀,还要具体分析待售商品量、价格水平及货币流通速度等的变化,只有在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它才可能引发物价上涨、通货膨胀。故③表达不准确。本题答案应为B。

【重难点二】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

1.认识误区:商品的价格是由商品的质量、性能决定的。

2.教材解读:商品有两个基本属性,即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商品的使用价值包括商品的质量、性能、功能等。一种商品的使用价值如何,会直接影响商品能否被消费者购买、能否顺利实现商品的价值、能否提高该商品的市场占有率、能否提高产品的知名度进而形成品牌。一种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的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因此,价格是由商品的价值决定的,并不是由商品的质量、性能决定的。

3.典例分析:例1.(2013・江苏政治・6)2013年4月中旬,纽约黄金期货价格连续两个交易日分别下跌了4.06%和9.27%,与2011年每盎司1 921美元的历史高点相比,国际金价回调超过28%。在此后的10天内,由于大量资金介入,黄金价格又从低位反弹,涨幅超过10%。这说明 ( )

A.黄金价格的波动是由价值的变化引起的

B.黄金作为一种商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C.人们的投机行为、心理预期会加剧黄金价格波动

D.黄金的使用价值有限,其价格不具备长期上涨的基础

分析:黄金作为货币时,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B错误。黄金价格不具备长期上涨的基础是因为开采黄金的劳动生产率变化不大,而不是因为其使用价值有限,D错误。黄金价格的不断波动主要是由供求关系引起的,而不是由价值的变化引起的,A错误。金价连续下跌,一部分人的投机行为导致大量资金的介入才是黄金价格从低位反弹的原因。本题答案应为C。

例2.(2010・福建文综・26)福州至厦门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动车)开通后,福州的张先生和李先生在“乘坐动车还是汽车前往厦门”的讨论中,张先生说,我会选择动车,虽然它的价格高一些,但速度快,用时少。李先生说,我会选择汽车,虽然它的速度没有动车快,但价格低。由此可见 ( )

A.商品价格的高低受供求关系影响

B.商品价格的高低反映商品质量的优劣

C.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的有用性

D.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

分析:材料表达的是人们选择商品时会综合考虑商品的价格及其功能,A不符合题意。商品价格的高低由商品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商品质量的优劣会影响人们是否购买这种商品,B表达错误。任何一个消费者选购商品时都不会仅仅关注商品的有用性,还会关注商品的价格,故C错误。本题答案应为D。

【重难点三】信用工具和外汇

1.认识误区:使用信用卡既非常方便又十分安全;外汇汇率跌落有利于增加出口。

2.教材解读:信用卡、支票是经济往来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使用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但个人使用信用卡如果不注意信息安全、面对面交易安全以及网上支付安全,往往成为犯罪分子盗刷或诈骗的对象。

外汇汇率跌落表明外币贬值、本币升值。在本币币值不变的前提下,当本国产品出口该国时,外汇汇率跌落会导致产品的外币标价上升,从而使出口产品失去价格优势,因而不利于商品出口,使出口商品竞争力下降。外币贬值后投资的本币数量不变,但兑换后的外币数量增加,相当于投资了更多数量的外币,因而有利于企业扩大对外投资。同理,中国学生到该国留学也能节约一定的费用等。

3.典例分析:例1.(2013・安徽文综・1)在经济生活中,一种经济现象的出现往往会引起另一种现象的产生。下列表述能体现这一关系的有 ( )

①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下跌,赴美留学费用一般会降低 ②水务公司供水价格提高,会使居民生活用水量大幅减少 ③合肥至北京的高铁开通,合肥飞北京航班的客流量可能下降 ④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导致居民消费以享受型为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分析: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下跌表明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赴美留学费用会降低,①正确。价格变化对生活必需品影响比较小,水务公司供水价格提高,会使居民增强节水意识,但居民生活用水量不会大幅减少,②错误。高铁和飞机互为替代品,因此,合肥至北京的高铁开通,合肥飞北京航班的客流量可能下降,③正确。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但不能因此得出居民消费以享受型为主的结论,④错误。本题答案应为B。

例2.(2013・大纲版全国文综・25)人们在经济往来中经常使用信用工具进行结算。下列情景中,一般采用汇票结算的是 ( )

A.某人支付网络购物货款800元

B.某企业支付外地供应商货款200 000元

C.某人支付本地酒店服务费10 000元

D.某培训机构支付本地专家劳务费5 000元

分析:一般使用汇票结算需具备两种条件:一是大额资金;二是异地结算。银行汇票是目前异地结算中较为广泛采用的一种结算方式。这种结算方式不仅适用于在银行开户的单位、个体经济户和个人,而且适用于未在银行开立帐户的个体经济户和个人。凡是各单位、个体经济户和个人需要在异地进行商品交易、劳务供应和其他经济活动及债权债务的结算,都可以使用银行汇票。银行汇票既可以用于转帐结算,也可以支取现金。实行银行汇票结算,购货单位交款,银行开票,票随人走;购货单位购货给票,销售单位验票发货,一手交票,一手交货;银行见票付款,这样可以减少结算环节,缩短结算资金在途时间,方便购销活动。本题答案应为B。

例3.(2011・浙江文综・24)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使用银行信用卡 ( )

A.可减少现金流通量并缓解通货膨胀

B.相当于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C.既非常方便又十分安全

D.可以获得银行指定额度内的贷款

分析:使用信用卡购物可以减少现金的使用但并不能缓解通货膨胀,购物时信用卡体现的是流通手段的职能而不是价值尺度,故排除A、B。使用信用卡可以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给持卡人带来便利,但个人使用信用卡如果不注意信息安全、面对面交易安全以及网上支付安全,往往会成为犯罪分子盗刷或诈骗的对象。因此,本题答案应为D。

【重难点四】供求关系与价格

1.认识误区:供求关系决定价格:供不应求时,商品价格上涨;供过于求时,商品价格下跌。

2.教材解读:市场上同一商品的价格有时高,有时低;有的地方高,有的地方低。引起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很多,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等,甚至、习俗等文化因素也能对价格产生影响。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当供不应求时,商品短缺,购买者争相购买,销售者趁机提价,商品价格就会上涨;当供过于求时,商品过剩,购买者持币观望,销售者争相降价,商品价格下跌。另外,商品的价格还会受到互为替代品和互补商品价格的影响。

虽然价格的变动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但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场里各种商品价格高低不等,首先是因为它们所包含的价值量不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3.典例分析:例1.(2013・江苏政治・5)一般来说,一国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将会导致粮食价格和需求量的变动。在下图中,可以较为准确反映这种变动的是 ( )

A B C D

分析:一国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将会导致粮食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C、D不符合一般规律。由于粮食属于生活必需品,其价格的下降不会带来需求量的急剧增加,B不符合这一规律。本题答案应为A。

例2.(2011・四川文综・24)在谈到某些图书的价格时,有人认为:“每一分的品质都是由每一分的成本堆积起来的,没有真正物美价廉的东西。”这一观点蕴含的经济道理是 ( )

A.图书的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它一定要等于其价值

B.图书的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它一定要反映其价值

C.图书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它不会等于其价值

D.图书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但它不会偏离价值

分析: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图书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它一定会反映图书的价值。但由于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可能低于价值也可能高于价值,从而出现偏离价值的现象;也可能在某些场合出现价格等于价值的情况。因此,本题答案应为B。

例3.(2012・广东文综A・24)《汉书・食货志》记载:“籴(dí,买进谷物)甚贵,伤民;甚贱,伤农。”近期,“十元钱两根大葱”、“卷心菜八分一斤愁坏菜农”等报道也时有所见。这说明 ( )

A.农产品的价格变化由流通环节决定

B.农产品的价格波动由价值变动引起

C.农产品“好货不便宜,便宜无好货”

D.农产品的价格应调控在合理范围内

分析: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反映供求关系,A错误。农产品的价格波动主要是由供求关系引起的,B错误。任何商品都可以找到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最佳结合点,“好货不便宜,便宜无好货”的结论不成立,C错误。本题答案应为D。

例4.(2012・江苏政治・6)右图表示某商品供给量和价格的关系(横轴为供给量,纵轴为价格,S1为变动前曲线,S2为变动后曲线)。在不考虑其他因素条件下,以下变量中会导致S1向S2方向平行移动的是 ( )

①该商品劳动生产率提高 ②该商品的市场价格提高 ③该商品的生产成本下降 ④生产该商品的企业减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分析:读图可知,由S1向S2方向平行移动,在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则该商品的价格下降,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另一方面可能是该商品的生产成本下降,从而使供给增多,①和③正确。②与题意相反,图表信息得不出④中信息,均排除。本题答案应为B。

【重难点五】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

1.认识误区: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

2.教材解读:商品是劳动产品,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形成的,因而它的价值量要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衡量。但同一商品有许多生产者,他们劳动有勤有懒,生产工具有好有差,技术水平有高有低,因而所用的劳动时间是不一样的。如果商品的价值量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同一种商品就会有多种多样的价值量,而且那些劳动越懒惰、生产工具越差、劳动技能越低的生产者的商品,价值量反而越大。显然这是不符合事实的。因此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它包括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无关、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社会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反比、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与商品价值总量无关。

3.典例分析:例1.(2013・大纲版全国文综・24)假设某国M产品只由甲、乙两家企业提供,售价为10元。2011年,甲企业生产500万件,乙企业生产400万件。2012年,甲、乙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都提高一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M产品的价格和社会总价值分别是 ( )

A.5元 9 000万元 B.10元 9 000万元

C.5元 18 000万元 D.10元 18 000万元

分析: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反比。由于2012年甲、乙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都提高一倍,因此,2012年M产品的价格应为5元。商品数量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因此,2012年商品总数量应为1 800万件。M商品的社会总价值是产品价格与商品数量的乘积,因此,2012年M产品的社会总价值应为9 000万元。本题答案应为A。

例2.(2011・新课标全国文综・12)2010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元,产量为10万件。如果2011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 ( )

A.1 452万元 B.1 320万元 C.1 210万元 D.1 100万元

分析: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根据题意,可计算出2011年该商品的单位价值量为:132÷(1+20%)=110(元)。商品的数量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根据题意可计算出该企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数量为:10×(1+10%)=11(万件)。商品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数量=110×11=1 210(万元)。故本题答案应为C。

【重难点六】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1.认识误区:我国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教材解读: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是我国主要的非公有制经济形式,它们在缓解我国就业压力、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方便城乡人民生活、促进商品流通与生产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典例分析:例.(2011・江苏政治・8)2010年,江苏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较快增长,全年共完成23 186.8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外资企业、民间企业投资额所占比例分别是23%、13%和64%。这说明 ( )

A.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B.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

C.多种所有制经济可以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发展

D.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析:从材料提供的数字看,并不能说明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及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A、B与题意不符。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D错误。本题答案应为C。

【重难点七】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与国有经济的地位

1.认识误区: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

2.教材解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而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它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作用。

3.典例分析:例.(2012・上海政治・16)下表是近10年来中国内地企业进入世界500强榜单的相关数据。

数据表明,我国 ( )

A.股份制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B.非公有制企业实力普遍增强

C.已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

D.国有经济成为经济制度基础

分析:国有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A错误。图表并没有反映出非公有制企业实力普遍增强,B与题意不符。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D错误。本题答案应为C。

【重难点八】各种所有制经济在所有制结构中的地位与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

1.认识误区:各种所有制经济在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和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是平等的,民间资本可以进入国民经济的所有领域、所有行业。

2.教材解读: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因此,在我国的所有制结构中,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地位并不是平等的。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市场的主体,它们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但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它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中居于主体地位。其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必须占支配地位,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因此,并不是说民间资本可以进入国民经济的所有领域、所有行业。

3.典例分析:例1.(2013・浙江文综・25)2010年5月,国务院“新非公36条”,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2012年9月,国务院《关于第六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进一步扫除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等领域的障碍。这表明 ( )

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原则进一步得到了贯彻 ②非公有制经济的主导性作用进一步得到了发挥 ③市场规律进一步得到了尊重 ④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障碍扫清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分析:国务院的相关政策表明,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原则进一步得到了贯彻,市场规律进一步得到了尊重,①和③正确。在我国所有制经济中,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②错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障碍不断得到了清除但不能说扫清了,④错误。本题答案应为A。

例2.民间资本蓬勃发展是整个经济发展的一个象征,是有活力的表现,也是自信的表现。目前最为重要的就是扩大准入,凡是政府政策没有规定不可以进入的,都应该让民间资本进入。这表明 ( )

①我国坚持以非公有制经济为基础的发展方针 ②民间资本可以进入国民经济的所有领域、所有行业 ③我国要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格局 ④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分析: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①错误。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必须占支配地位,因此并不是说民间资本可以进入国民经济的所有领域、所有行业,②错误。本题正确答案应为D。

【重难点九】劳动者维护合法权益的基础与劳动者维护合法权益的依据

1.认识误区:劳动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劳动者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

2.教材解读: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党和政府在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的同时,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我国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享有的各项权利。这些权利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

劳动者享受权利,是以履行劳动者义务为前提的。自觉地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

我国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

3.典例分析:例.劳动者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是 ( )

A.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B.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

C.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D.自觉履行劳动者义务

分析: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A错误。我国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享有的各项权利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B错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C与题意不符。自觉地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D正确。

【重难点十】投资理财的主要方式及选择

1.认识误区:储蓄存款是一种最安全、没有风险的投资方式。商业保险是可以避免风险的投资方式。

2.教材解读:我国居民目前主要有储蓄存款、购买债券、购买股票、购买商业保险等几种投资方式。这些投资方式在风险性上从小到大依次为储蓄、债券、股票。在收益率上从小到大依次为储蓄、债券、股票(投资商业保险在发生事故时可以获得赔偿,有保值、增值的可能)。在流动性上,储蓄特别是活期储蓄流动性强;债券有的可以上市交易,具有较好的流动性;股票则可以在股票市场上自由流通买卖。因此,储蓄存款虽然在安全性上最高,但并不是没有风险。其风险主要表现在若定期存款未到期提前支取,就要遭受利息损失;银行存款是商业银行提供的最基本的服务,但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企业,同样存在经营风险;在通货膨胀下,当银行存款的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时,储蓄存款就会蚀本。

商业保险是人们为应付无法预测的风险事故,采取由投保人向保险公司交纳保费,保险公司在被保险人蒙受损失时给予赔偿的一种经济补偿制度。商业保险是一种转移风险的投资方式,其特征是投保人交纳少量的保险费作为资金投入,一旦发生投保范围内的事故而造成经济损失时,投保人便可以从保险公司获得较大数量的经济赔偿。商业保险是有众多投保人共同参加的经济互助合作行为,能够分散被保险人的风险,它是一种经济互助形式。

因此,购买商业保险并不是为了避免风险,而是为了转嫁风险、规避风险,是直接针对风险的一种投资方式。

3.典例分析:例1.(2013・江苏政治・8)A公司以巨资购入S公司发行的股份,双方将在多领域进行深入合作,这一合作预计在未来三年内将给S公司带来大约3.8亿美元的营销和电子商务收入。次日,此消息引发S公司股价大幅高开,收盘涨幅达9.4%。A公司与S公司的合作推动了股价上升,说明 ( )

A.股票是一种高收益的投资方式

B.企业重组对股价会产生有利影响

C.股价上升主要是由相关消息推动的

D.股价受公司经营状况预期的影响

分析:S公司股价大幅高开是A公司与S公司合作,预计在未来三年内将给S公司带来巨额营销和电子商务收入所产生的结果。本题答案应为D。

例2.在物价快速上涨的背景下,“更多投资”取代“更多储蓄”正成为居民理财的首选。很多居民把房产、股票、基金作为投资首选,其影响因素可能是 ( )

①储蓄存款的收益风险加大 ②房产、股票、基金收益较高 ③对未来物价上涨预期加剧 ④购买商业保险可以避免风险

公有制和国民经济的关系范文第5篇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集体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C.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D.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必须占50%以上

E.在全国所有的地区和产业中,公有资产都必须占优势

5.2、我国的公有制经济有多种实现形式,可以采用(ABCDE)

A.合作制

B.股份制

C.股份合作制

D.承包制

E.租赁制

5.3、我国目前的混合所有制经济采取的形式主要有(ABCE)

A.股份制企业

B.中外合资企业

C.跨所有制组成的企业及企业集团

D.个人业主制企业

E.中外合作企业

5.4、股份制作为所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它(BCDE)

A.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选择

B.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

C.有利于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

D.有利于企业形成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机制

E.可以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5.5、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是(ABCE)

A.产权明晰

B.权责明确

C.政企分开

D.决策民主

E.管理科学

5.6、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有(ABCD)

A.个体经济

B.私营经济

C.港澳台投资经济

D.外资经济

E.中外合资经济

5.7、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经历的三个的阶段中,推行的主要改革措施是(CDE)

A.第一阶段,采取承包经营责任制

B.第二阶段,实行放权让利

C.第三阶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第一阶段,放权让利,扩大企业自主权

E.第二阶段,两步利改税

5.8、为搞活国有企业,应当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ABDE)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抓大放小,进行战略性改组

C.明晰产权,实行私有化

D.把改革、改组和改造与加强管理相结合起来

E.推进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为重点的配套改革

6.1、计划机制的特点是(BD)

A.微观性

B.宏观性

C.自发性

D.事前性

E.事后性

6.2、市场机制的特点是(AE)

A.微观性

B.宏观性

C.自发性

D.事前性

E.事后性

6.3、"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有市场"这个论断说明(ABDE)

A.市场经济只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手段

B.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C.社会主义以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资本主义以市场调节为主,计划调节为辅

D.市场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基本标志

E.计划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基本标志

6.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ACDE)

A.政府一般不直接干预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具体事务

B.计划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市场发挥辅调节作用

C.市场调节和国家的宏观调控相结合

D.市场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

E.市场机制是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运行机制

6.5、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特征有(ABCD)

A.经济关系市场化

B.企业行为自主化

C.宏观调控间接化

D.经营管理法制化

E.保障制度个人化

6.6、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特征是(ABCDE)

A.自负盈亏

B.追求利润的化

C.自主经营

D.直接为社会提品和服务

E.依法纳税

6.7、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应该具有(ABCDE)

A.统一性

B.开放性

C.竞争性

D.公开性

E.有序性

6.8、以下属于市场失灵现象的有(ACD)

A.垄断的形成和对产业的控制

B.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失误

C.公共产品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