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等教育现代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公安高等教育;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7-0294-02
“教育的现代化”或“现代化的教育”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现代化的教育,作为教育自身发展追求的一个目标和作为教育现代化运动的结果,在一定的时限内具有特定的质的规定性。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教育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的内容和教育的方式都要发展,所以教育都要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教育的现代化决不对等于教育的科技化、信息化,它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除了科技、信息这些体现现代化的表象特征外,教育的现代化还应包含人文性、开放性、创造性、灵活性和和谐性等内容。
公安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的信息化和知识化的年代,也面临着从过去的教育模式中走出来,适应新的时代特征和新的社会条件的课题。公安教育应该体现自己的特点,体现时代的特征,坚决走自主创新之路,同时公安高等教育要走现代化之路,决不能故步自封。笔者认为在当前的时代条件下,公安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应首先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育主体要实现现代化
教育是主体和客体的互动的过程,对客体的培养结果,取决于教育主体的思想、知识和能力。公安高等教育是面向具体公安工作培养人才,能否培养出符合当前社会要求、经得起实践检验同时又适合公安工作具体需要的人才,对当前的公安工作影响巨大。而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完全取决于学校和教师的现代化程度。
对于一个高等学校来说,它的社会影响力取决于它的成果。而它的成果包括两个:一是所培养的学生,二是它的科研成果及产生的社会生产力。无论是学生还是科研成果,都主要取决于教育者的水平和能力以及现代化的程度。笔者认为,教育主体的现代化应该包含以下几点:
1.学历层次较高。学历并不是能力的代表,高学历并不代表高的能力。但获取高学历的过程必然是学习提高的过程。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无论是对学校还是对个人的考评,都把是否具有高学历的人才、是否具有高学历,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作为现代化的学校,决不能唯学历论,但一定应该把引进和正确使用高学历的人才作为重要的工作。是否拥有学历层次较高的人才,应该作为学校现代化的标志之一。
2.知识结构合理。教育的现代化要求教育者既要拥有丰富的知识,还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学无止境,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知识都是学不完的,但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可以构建的。当前的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才,学有所长,又文理兼顾。现代化教育需要一专多能的教育者 [1]。
3.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育来源于实际,服务于实际。高等公安院校的专业教师,必须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前公安院校的许多教师都是大学毕业后直接分配到学校工作的,虽然具有相当高的理论水平,但普遍缺乏实践工作的经验,所教授的内容受制于教材却偏离于实践,使受教育者所学的知识偏于理论化和理想化。这一方面制约了教育为实践服务的程度,另一方面也制约了教育者最大能力的发挥。笔者认为,当前应该加强公安院校专业教师的实践培养力度,使其真正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真正结合。
4.具备教师技能。教师技能应该是一个合格的教师所必备的。公安高等院校的教师应该能用标准的普通话和优秀的板书上课,同时能熟练应用各种现代的教育技术,比如幻灯机、多媒体和互联网等等。是否具备这些能力应该作为是否符合教育现代化的标准。
二、教育内容要实现现代化
在此所指的教育内容,不应仅仅理解为课堂教育的内容,还应包括德育教育、法制教育、日常行为教育等内容。受教育者的发展程度,受制于教育内容,也就是说教育内容对于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是至关重要的。要使所培养的学生具有现代化的思维方式、具有现代化的知识、具有现代社会所必不可少的人文情怀,都取决于教育内容是否现代化。笔者认为,教育内容要实现现代化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教育内容科学严谨。刚才已经提到了现代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才,学有所长,文理兼备。这不仅是对教育者的要求,也应成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当前公安高等院校的教育内容应该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科学思维、法制精神、人文情怀和公安技能的现代化的人才。公安高等院校应该建立系统完整、内容科学和体系严谨的教育内容。
2.教育内容贴近实际。公安高等教育是为公安工作培养人才,这是公安院校的特色,也是其生存的根本。所以公安高等院校所设定的教育内容应该着眼于“从理论上指导具体工作,在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这个出发点。教育内容一定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不能墨守成规,应该及时把一些社会问题和公安工作面临的新问题纳入进来。
3.教育内容具有前瞻性。当前中国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治安状况空前复杂,各种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层出不穷。比如、、犯罪等问题最近几年在中国越发突出,同时境内外各种敌对势力也是伺机而动。这一切都对公安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也对公安高等院校的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笔者认为,公安高等院校应该从理论上分析这些影响社会稳定因素产生的原因,同时对这些问题的发展趋势作出前瞻性预测,这些问题的分析和预测应该体现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能更好的了解社会,适应社会。
4.教学内容具有人文性。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想,社会稳定应该作为和谐社会的前提。公安机关作为经常与群众接触的执法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作用巨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人互相信任的社会,同时也是人民和政府互相信任和尊重的社会。公安机关在处理群众问题时实际上就代表着政府的形象,公安干警在与群众的关系处理上,应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明确“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公安高等院校的教学内容必须体现这一点,应该把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作为公安教育的重要内容,使受教育者牢固树立公安工作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意识[2]。
三、教学模式要实现现代化
当前高等院校的教学模式基本上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其中课堂教学虽然出现了一些技术化的特点,但仍然没有抛弃过去那种满堂灌的模式,教学基本上还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在教学中则是完全被动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增加,出现了很多可以供我们选择的教学模式。教育现代化的趋势要求我们理应革除传统的教学模式所体现出来的弊端,采众家所长。其实不管是哪种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利益的最大化才是我们的目标。笔者认为,要实现教学模式的现代化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实际上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当前的课堂教学都是学生在被动的学习,思维跟着老师走,并不能发挥其本身的主观能动性。再者由于学生缺少预习,很多学生并不知道老师上课要讲哪些内容,下课后不久就忘了。长期以往,造成了教师的惯性和学生的惰性,老师按习惯讲课,而不区分学生的水平和精神状态,学生按照老师的思路和要求听课,缺少对问题的主动思考。实际上,这种教学效果是最差的,而我们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不是让教师挣到更多的课时费。其实我们可以采用让学生更主动的教学模式,比如课堂教学案例化,公安院校的教学离不开案例,但这种案例往往是老师提供的,学生只是听热闹,容易忽视案例本身所反应出的社会问题和法律问题。如果在教学中让学生事先熟知案例,课堂上让一组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案例表达出来,表演、叙述都可以,案例表达的时间大约是十分钟,然后教师围绕这个案例再把相关的理论、概念、法律以及反映的社会问题和学生一起探讨,这个过程学生可以随时提问老师。这种方式将极大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另外还有其他的一些模式,比如课堂辩论方式、分组讨论方式等,不管何种方式,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介入课堂教学,发挥受教育者的能动性,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在这种教学过程中,不仅老师在带动学生的思维,同时学生也在带动老师的思维,让老师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2.教学过程的开放性。我们必须完全从过去的教学思维中走出来,赋予任课教师更大的自主性。如果教师认为某节课的最好的教学效果是在广场,那么应该让教师有这个权利将课堂从固定的教室中走出来,到其认为最好的教学地点上课。教学不应是封闭的过程,而应是开放的过程,只要是在允许的条件下,课堂都应面向全校师生开放。教师可以从其他教师的教学活动中获取灵感,学生也可以在自己喜欢的专业上获取知识。
3.教学方式的技术性。技术化并不是现代化教育的全部,但却是现代化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现代教育的发展。远程教学、信息教学都离不开现代科技的发展。现代化的公安教育也离不开现代科技,一方面是一些新的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比如投影仪、多媒体、电子监控设备等[3];另一方面一些新的现代化的仪器也应用在教学上,比如DNA鉴定仪器、测谎设备、火灾鉴定设备等等。公安高等院校的这些现代化的设备一方面可以为教学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以对社会开放,为学校盈利。
参考文献:
[1]谭正江.公安教育师资建设的思考[J].政法学刊,2002,(3):19.
关键词:民办高等教育;“互联网+”时代;教育现代化;转型
一、教育现代化与“互联网+”时代
(一)教育现代化
工业运动带来了工业社会,在这场社会变革中,带来了社会各领域的根本性改变。这个现象被称为为现代化的社会发展现象。19世纪为使教育适应工业化生产需要,欧美一些国家先后开始进行教育改革。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为了使教育发展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党和政府多次出台相关政策法规,积极引导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很多行业面临改革,顺应时展要求。教育同样面临改革,只有让教育适应当下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才能更好的推进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发展。
(二)“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时代,让人们突破时空的限制,降低了时间成本、调高了效率,为人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对于教育互联网让学习变得更加容易,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学习到世界一流大学的教学内容,弱化了大学的等级,使教育更加公平化。当然,这样对传统课堂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学生上课的“低头”现象越来越普遍,教师想把学生的注意力从手机转移到课堂变得越来越难。有的学校进行了类似“上课收手机、净化课堂”的活动,但收效甚微。这些现象值得我们反思,当一种新技术出现,我们应该利用它而不是屏蔽它,于是出现了慕课(MOOCs)、翻转课堂的尝试,互联网技术促使教育变革,让教育变得更加有趣、容易、公平。
二、民办高等教育推进现代化转型
民办高等教育历经30余年的发展,在过去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深入,出现人们对多元化教育的需求同时自身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民办高校在逐步壮大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单一资金来源影响下的教学管理体制不健全、办学定位不清晰盲目壮大发展、师资队伍建设缺乏有力保障、毕业生就业难或就业层次低等问题。
(一)办学条件的现代化
随着民办高校的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生人数不断增长,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导致教学设施等办学条件全面趋紧。在现有资金来源单一的情况下,民办高等教育需要注重合理安排资金分配,合理的利用互联网资源,如线上开发的图书馆、教学课程等。同时随着教育改革,学习方式也将逐步转变,由以往的老师主动讲授知识,转变为学生自主通过互联网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学校应搭建运营高效的学习分享平台,建立本校的优秀线上课程,方便本校学生学习,并逐步推广面向全社会。
(二)教育观念的现代化
近年来,随着政府宏观政策的规范管理、生源的急剧下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等问题的出现,民办高校普遍遭遇发展瓶颈。在这样的背景下民办高校应积极转变发展观念,摈弃过去的求大求全发展方向,正确定位,深刻检视自身特点,从规模建设转向内涵建设,实时了解社会需求能力,使学校资源与市场需求、学校规模相适应。运用互联网平台,将学生、教师、企业整合,搭建本校的教学平台,快速了解企业的需求,及时调整学习方案。立足区域经济特点,引导学生发展“互联网+”的创业发展模式,同时积极努力的提高民办高等教育的内部核心竞争力。立足现有办学层次、自身特色,专注培养人才,改变旧有的落后教学手段、教育理念,积极主动的进行现代化转型,扭转民办高等院校的发展观念。
(三)教育管理的现代化
【关键词】教育技术;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
一、教育技术的发展
一直以来,学校教育一直沿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课堂讲授、师生面对面进行信息交流的直观教育技术。电的发明深深影响了教育技术的发展,幻灯首先被引入教学,电影技术发明后,也被应用于教学。音频技术的出现对教育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对外语教学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留声机、录放机、收音机等的应用使外语语音教学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声音信息交流从此可以实现时间或空间的分离。20世纪70年代末,电视广播技术、摄录像技术、卫星传播技术逐渐在学校教育中崭露头角,以广播电视为主要媒体的远程教育迅速发展。但此时多数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去指导新的媒体的制作和运用。
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向校园的延伸,促进了教育技术的高速发展,形成了以多媒体、网络、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等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于1994年对教育技术做出定义,认为:“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由此可见,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领域应当包括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等五个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现代教育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系统论的观点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对学与教的过程和学与教的资源的设计、开发、使用、评价和管理,以促进学与教最优化的理论和实践。它是一门集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经营组织学、数理科学、信息科学、机械技术学、电子学、系统工程学等多学科组成的综合性学科。
现代教育技术以其多媒体展示的集成性、超文本连接的选取性、大容量存储的丰富性、高速传输的便捷性、人机交互的操作性和超时空交流的共享性等鲜明特点,在高等学校教学中形成了强大的技术优势,对教育方式、传播方式、学习方式及其他教育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特征
人类社会的进步表明,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工业社会的需求,是进入知识经济社会的必备条件。未来的知识经济社会需要特别依赖的无疑是“知识工人”———知识的生产者、传播者和应用者,而高等教育则是未来知识工人的主要培养基地。因此,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增加就业人口和居民人口中知识人员的比例是一个国家保证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健康增长的一个前提条件。截止到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人数已经超过了2000万,毛入学率达到20%,进入了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具有如下特征:
(一)教育规模的扩大化
美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教授曾明确提出:“当一个国家或地区适龄青年中接受高等教育者的比率在15%~50%为大众化(Massification)高等教育阶段,而低于15%属于精英化(Elite)高等教育阶段,50%以上为普及化(Universal)高等教育阶段。”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当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时,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将急剧扩大。
(二)教育的全民化和终身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一些新的观念在我国也产生了重要影响。青年时代的一次性教育已被终生教育所取代,成人教育、农民教育、妇女教育、老年教育、残疾人特殊教育……远非校园教育所能满足,“人人有享受教育的权利”理想的实现为教育提出了长久而巨大的需求。
(三)教育内容和层次的多样化
教育已不再是为了培养贵族的高雅,也不是仅仅为了求职谋生,而是为了全面提高人的态度、知识、技能、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涉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的需要。
(四)教育形式的个性化
人们需要教育根据个性化的要求,选择适合自己特点和条件的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学习材料、学习方式等,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作用
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三大支柱。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声音、文本、图像、图形、动画等多种媒体,通过计算机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网络技术是通过计算机间的相互联结,实现网上信息资源的共享。通讯技术是对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支撑。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将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现代教育技术改善了教与学的环境
多媒体技术是继文字、黑板、音像等教学媒体之后出现的又一种新的教学媒体。它可以通过声音、文本、图像、动画等媒体为学习者营造出形象、逼真的学习环境和效果。 (下转第163页)(上接第124页)它所具有的信息媒体多维化、集成化和交互性特征,极大地丰富了其表现力,多媒体教材以图文声像并茂的方式为学习者提供知识、示范和练习。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使学习者进行角色扮演和体会。学习环境的改善,使人的感官可以在同一时间内接受到同一信息源的信息;这些均能有效地提高学习者的趣味性和启发性,增大学习者视觉和听觉的传递信息比率,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学习时间,增强学习效果,并有效地培养和促进学习者的思维创造力。
(二)现代教育技术改进了教与学的模式
基于现代教育技术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活动中更加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教学过程作为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大大淡化了我教你学、我做结论你接受的色彩,而是更多地需要师生之间的交流,大大强化了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参与过程控制的功能。
(三)现代教育技术丰富了教育资源
在网络教学系统中,存储着大量数据、资料、程序、教学软件等,共同形成一个特大型的资源库,融为一个信息的海洋。比如网上图书馆,可以包揽国内外的著名图书;历史资料库,可以将国内外的历史资料分门别类存于其中;课件系统,可以向学习者提供所有的上网课件;名师指导,可以存储各个学科国内外著名专家、教授的经验和学识,任学习者自由上网访问等等,所有这一切,是其他任何一种教学媒体和技术所无法做到的。
(四)现代教育技术扩大了教育规模
电视广播技术可以把远距离的课堂搬上屏幕,走入千家万户;网络技术的使用,可以使教学走出校园,走向世界。网络信息资源所具有的共享性和开放性,打破了知识的垄断性和封闭性,结束了优秀教育资源只被少数人占有和使用的历史,从而可以使全社会每一个求知者得以利用,实现了教育的全民化。以电视广播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将使整个教学活动,从教育者、受教育者直至教学资源的使用过程,实现教育的社会化;使传统的学校走向社会,走向家庭,走向信息技术存在的任何地方,使教育的规模得到极大的扩大。
(五)现代教育技术拓展了高等教育的发展空间
以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网络教育,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大学”或“虚拟大学”,它不受教育资源所在地的影响,学生们甚至足不出户就能接受高等学府的教育。高等教育不再仅仅是象牙塔里的面壁求学,学生可以在学校,也可以在宿舍、家庭乃至任何现代教育技术可及的地方随时学习;学生的含义也扩展到社会的各个不同群体,并由阶段性教育扩展到终身教育。高等教育不再仅仅是校园内的事情,而是更多地具有了社会教育的性质。
(六)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个别化学习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在网络教学中,学习者可以根据个人的学习基础、学习进度和学习难度,选学相应的学习内容,及时寻求教师的指导与帮助,真正实现个别化学习。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个人的天赋、爱好,选择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时间及地点,真正实现教育的个性化。 参考文献
[1]张舒予.学习理论学习资源与教育改革──也谈教育技术94新定义[J].中国电化教育,1998,(6).
自2010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逐步增加,经过近五年的迅速发展,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559万人,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37.5%,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有1202所,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721.4万人,研究生招生62.13万人。
根据这一趋势,我们可以看到,在未来五年,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将在达到一个高位平台后稳步增长,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任务将着力于全面提高质量,更加注重人才培养,提升科研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特别要求高等教育特色办学、优化结构,向发展战略性转变及全方位注重教育质量迈进。
高等教育的发展将质量放在首要位置,这就为支撑教学改革及发展的物质基础行业——教育装备提出了挑战。教育装备,是指实施和保障教育活动的所有硬件、软件的统称,是学校建设的物质基础,是实施教学活动的基本手段,教育装备的水平已成为衡量学校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我国高等教育装备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国家战略缺失、部分仪器设备亟待更新、高精尖产品研发不足、装备市场体系不完善及相关研究不足等问题,这就需要我国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快速更新与之匹配的教育装备,加快制定高等教育装备战略,对仪器设备进行更新,提高高精尖产品的研发制造水平,进一步加强装备市场体系建设,加强高等教育装备的研究等。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高等教育,教育装备需要满足高等教育教学需求,提高教育水平,以教育装备的规范化、优质化发展带动教育的科学化、高效化发展。
(一)发现需求,保证需求
教育模式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呈现丰富化趋势,其教育标准也在不断提高,这对教育活动中的装备配置有了全新的要求。
教育对装备的需求除了显性的表现外,很多情况下是不易被发现的,这就需要我们进行有意识的挖掘和发现,教育装备的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深入到教育一线去,亲身参与教育教学,以此发现对教育装备的需求,同时将新型仪器、新式的教育模式及方法拓展到教育教学中,以此拉动需求。
而教育需求受科技水平、资金能力、人才因素等条件的制约,这就需要教育工作在研制、开发、生产、配备、建设等环节进行合理优化配置,在使用教育装备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故障,进行及时有效的维修、日常管理,这样才能保证在发现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证需求。
(二)规范发展,科学定位
教育装备工作就是要为教育优先发展、公平发展、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和基本保障。
而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提高教育质量,其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创新。教育装备是教育教学的物质基础、技术支撑,也是必要的手段,是体现教育思想及教学内容的重要资源,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高等教育的现代化要求教育装备率先实现现代化,这就需要教育装备向着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以此实现教育现代化发展。
而加快教育科学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关键在于清除体制机制障碍、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高等义务教育学校的标准化建设,发挥教育装备的应有作用。
(三)提高效能,优化系统
教育装备的设计和建设即使进行了大量的前期研究,也不能全然做到面面俱到,在运用的过程中会有一定需要改进的地方,提高装备的效能就是对装备系统的完善,也只有在教育装备发挥其功效的前提下,教育活动才能正常稳步的行进。
在追求教育、教育装备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考虑为此付出的成本,因此需要进行系统优化,对物品组成、工作程序及使用方法进行优化,合理配置教育装备工作中涉及人、财、物等全系统的资源,将完成高等教育任务所需要的物品进行有效整合,提高系统的联动性。
高等教育装备工作需要创新工作思路,将质量放在首要位置,寻找教育装备工作的新规律、新方法,强化战略谋划,将规律方法灵活运用到实践当中,转变发展方式,增强科学发展意识,提升科学发展能力,创新科学发展机制,推进教育装备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促进并推动教育科学的平稳发展。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高等教育;服务社会;二次人口红利
一、问题的提出
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7%,远低于发达国家80%及发展中国家60%的平均水平,城镇化建设将是中国一项艰巨的历史性任务。[1]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Joseph E.Stiglitz)甚至将中国城镇化与美国高科技并列为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课题。城镇化已是中国不断扩大内需的“动力源”及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加速器”。
这里的城镇化特指新型城镇化,而新型城镇化建设尤其需要普遍意义上的高等教育的参与。一方面,在知识生产已经打破基础和应用界限的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作为知识生产的载体,其功能要转移到服务社会上来,新型城镇化为高等教育服务转型提供契机;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这与以过度消耗资源和大量廉价劳动力为支撑而农民却没有真正实现市民化的传统城镇化道路不同,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标志是市民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城镇生活意识,这就需要通过高等教育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农村劳动力资本的二次开发,从而获得城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将在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讨论高等教育如何主动对接或服务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问题。
二、城镇化转型与教育的关系
(一)城镇化发展定位
目前中国城镇化主要以物的城镇化为主,具体表现为造楼运动明显,以致有些地方出现“鬼城”,这种城镇化被称为“表象城镇化”。实际上城镇化不仅是人口居住空间的迁移,同时伴随的是人的价值观念的转变。政府通过行政手段使大批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同时,也要尽快使农村人口适应城镇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
以造楼运动为主的城镇化属于传统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则更加强调人的城镇化,而人的城镇化追求人的全面发展,这在客观上要求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让教育先行。一方面,以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变更为内容的新型城镇化需要一批适应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变迁的高素质人才,但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文盲、半文盲比例偏高,只有借助教育才能将农村潜在劳动力资源转化成符合城镇非农产业所需要的人才[2]。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对于农民来讲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工作变动或空间移位,而是一种全面市民化过程。市民化要求农民在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转变。一般来说,新型城镇化要求农民具有自我意识、环境意识、开放意识和求知意识以及迅速适应城镇定时定点等工作方式的能力,并在思想观念上彻底放弃小农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小农意识。
鉴于中国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低下的客观事实,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不可忽视高等教育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但高等教育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研究主要聚焦于职业高等教育对新型城镇化的促进作用。新型城镇化打破了封闭的“二元经济结构”,吸引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但这种转移的有序性需要农民具备较高的劳动素质和专业技能,如此才能符合新型城镇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专业性、实用性、多样性等为特点的职业教育可以培养农民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使之更快融入新型城镇的工作和生活,发展职业教育是确保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必要前提。新型城镇化亦因伴随服务业的兴起而需要发展职业教育来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文化素质,职业教育是优化产业结构的有效路径。[3]从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分析职业教育对新型城镇化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二次人口红利”,职业教育可以通过投资人自身即开发人口红利来促进经济增长,反过来,经济增长能更好地利用人力资本并最大化实现人口红利效益。[4]另外,通过农民职业培训体系和创业扶持体系能提升农民文化素质、就业能力以及促使农村人口负担转化为人才智力资源,职业教育能很好地服务于农民市民化。[5]高等教育与城镇化建设处于共生关系之中,但高等教育与城镇化的关系研究目前主要局限于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这是一种被动适应城镇化的教育服务模式,缺乏通过普遍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在人口红利式微的形势下开发第二次人口红利,从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研究。
(二)何谓新型城镇化
高等教育服务新型城镇化探析
“城镇化”是中国学者创造的一个新词汇,在官方文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1999年)中被正式采用。“城镇化”被认为是一个农村人口持续向城镇转移以及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的过程,该过程伴随着城镇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以及农业文明向城市文明的转变。但综观中国过去的传统型城镇化模式,其特点是“市民身份不对等的不完全城镇化”、“人口城镇化与用地城镇化不同步的盲目扩张式城镇化”、“高成本城镇化”、“行政命令推动下的城镇化”以及“带来资源严重消耗与突出环境污染的城镇化”。[6]
针对传统城镇化模式存在的严重问题,需要对中国城镇化战略进行调整和优化,改传统城镇化模式为新型城镇化道路。何谓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指城镇人口比例的增加以及规模的扩张,而是强调在产业结构、人居环境、社会保障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农村”到“城镇”的转变,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亦称“农民市民化”。2013年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中心数据显示,中国户籍城镇化率非常之低,非农户籍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仅为27.6%,20年内农转非比例仅增长了7.7%。[7]相比之下,土地城镇化却远快于人口城镇化,这是一种粗放型增长的传统城镇化模式,具体体现为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以及劳动力的廉价使用,劳动力素质没有得到深入开发,人力资本利用率并不高。但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有很大不同,新型城镇化的最重要标志是市民具有能与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相匹配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并具有适应工业以及后工业文明的价值理念和行为习惯。这一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由农民到市民的转化过程,关键是人怎么变化发展,这其中需要研究通过教育以何种方式的发展来配合推动。
人的城镇化从更深层的含义上讲是指人的现代化,由自然人转化为具有现代意识、现代技能、适应现代社会的智慧新人的过程。英格尔斯(Alex Inkeles)等人在20世纪60年代对阿根廷、智利、以色列、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印度等六个发展中国家的大量经验研究中提出了人的现代化理论,并从十二个方面勾勒出现代人的特征,如现代人乐于接受自己新的生活经验、新的思想观念和新的行为方式以及准备接受社会的改革和变化等,现代化过程被认为是一个走出落后、保守心态,主动接受新观念、新思想的过程,因为现代化最显著的标志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生产方式的变化,要求人们欣然接受和迅速适应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成为充满创造智慧和革新思想的人。[8]
英格尔斯等人强调文化和观念对人的现代化的作用,列维(M.J.Levy)认为能源和动力的革命是工业化的标志,把现代化理解为工业化过程,或者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的过程。现代化指在近代资本主义兴起后的特定国际关系格局下,经济上落后国家通过大兴技术革命,在经济和技术上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历史过程。科学技术被视作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新型城镇化要求市民具有主动接受新事物的观念和革新的思想并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突破陈旧生活方式,主动接受新的生产方式和社会改革,追求创新。
工业化和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和进步主要依靠教育发展,在现代化社会中,无论是高度发达的社会还是步入现代化的后来者社会,教育的作用都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帮助每个人去适应未知的未来社会。[9]按照这种观点,高等教育作为高层次的教育,应以全面理性为最高原则,根据人的全面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持续进步要求,全方位变革不相适应的传统教育,使之向合理性与效率性相统一的现代教育转变,通过积极主动改革来服务社会,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国外城市化历史表明,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源于产业不断演进。产业变迁是加速城市化的主要动力,通过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来推动经济增长。主导产业在由农业向工业和现代服务业转变的过程当中,劳动力应具备适应城市中的制造业和服务业所需的专业技能和素质。事实上,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成为社会的“轴心机构”和经济发动机与动力源。促进人的城镇化是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应回应的重大社会需求,那么城镇化和高等教育之间是否存在本质的内在联系,怎样才能实现两者之间的结合,达到既推进了城镇化,又发展了高等教育?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与高等教育使命
(一)高等教育与城镇化关系历史审视
从历史演进来看,大学与城镇化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大学为城镇的形成培养了人才,提供了由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转型的基础。大学诞生之初就是以学者行会形式出现,欧洲中世纪城市的复兴为大学兴起提供了契机,城市与农村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城市中存在劳动分工。城市的兴起,出现了商业和手工业等职业。在国王和教皇的保护下,大学学者渐渐与城市劳动者相分离。自古希腊和教皇们就存在一种传统思想,拒绝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提并论,拒绝将“自由艺术”和“手工艺”相提并论。这导致大学学者与城市劳动者群体相分离,成为特权阶层,成为教会与世俗政权共同豢养并为其服务的享俸者和公务员。[10]因此,中世纪大学虽然开设法律、医学等课程,为城市培养职业人才,但基本上停留在经院哲学阶段,不注重实践。
直到19世纪德国现代大学的崛起,封闭的、僵化的经院教育转向到与社会发展同步、促进经济发展的道路。把科学研究引入大学,给大学注入创新的精神,科技的大发展迎来了工业革命的大发展。德国大学是由政府创立的,法律规定学校和大学是国家机构,其目标是教给年轻人有用的信息和科学的知识。[11]普鲁士官员彼得・博伊特(Peter Beuth)确信普鲁士工业化的主要障碍是技能的缺乏而不是资本的缺乏,因而于1821年开办了柏林职业技术学院,致力于讲授从国外引进的替代性的技术技能。为了满足新的社会需求,19世纪德意志创建了9所技术学院,而技术大学是由若干个技术学院构成的联合体,并于19世纪下半期逐渐获得了与大学相等的地位。鉴于工科大学在德国工业化和现代化中的杰出贡献,1898年德国威廉皇帝亲赐柏林等工科大学博士学位授予权。
1800-1820年间,德国各州农业人口占70%左右,属于落后的农业国,主要靠出口谷物给英国。相对于老牌资本主义英国来说,19世纪初德国的工业化相对落后。19世纪技术熟练的劳动力储备给德国带来了好处。1840-1870年德意志关税同盟成立和第一次工业革命在德国兴起,城市化全面启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主要角色是英国工匠和技师,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起重要作用的是掌握了专门知识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迅速产业化,企业建立在最新技术成果基础上,构成以钢铁、电气、化工等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形成了以重工业为核心的莱茵工业化模式。工业发达的莱茵、威斯特法伦、勃兰登堡柏林地区迅速崛起一批新型工业城市。德国在1910年城市化率就达到60%,基本实现城市化。[12]德国是继英国后第二个实现城市化的国家。德国城市化的步伐与德国工业化的步伐一致,在高度工业化的推动下城市化强劲发展。高速工业化给农村剩余人口向城市转移带来就业机会。成熟化的城市由产品加工和低层次服务向信息处理和高层级服务转变。在德国城市化过程中高等教育发挥了基础性作用,通过科技教育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通过科学研究支撑了产业提升。在这一过程当中,德国高等教育模式为世界所效仿。
美国大规模城市化过程同样得益于高等教育的发展。美国城市化的持续动力来自于产业结构的动态调整。[13]在迄今2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美国历经手工业时代、制造业时代和信息产业化时代,棉纺织业、钢铁业、汽车等制造业、信息产业相继成为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将会减弱,服务业成为继续拉动城市化的动力。美国产业的每一次升级飞跃几乎都以高等教育的发展为支撑。1862《莫里尔法案》签署后诞生了68所赠地学院,赠地运动回应美国迅速发展的工业和农业需求,高等教育渗透到了农业和工业当中,适应工业发展的技术教育和高级专业的学科与人文学科结合起来,把高水平真理和知识服务于社会需要的地方。195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以电子工业为基础,形成产学研发展体系,成为世界著名的“硅谷”。“硅谷”成为高科技工业中心,形成一系列新兴小城市,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讲,高等教育与城镇化之间呈现出一种互动共生关系。高等教育在走向现代化过程中,通过培养具有现代意识、现代技能的人来促进城市化进程,通过科学研究支撑起城市化产业从而吸引就业,形成人口的集聚效应。高等教育在这一过程当中走向实用和功效,成为真正的现代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更多是政府主导行为,通过新的产业培育形成集聚城镇的模式很少出现。中国高等教育在深化改革的同时,能否在培育新的产业和促进产业升级方面贡献智慧,通过科技贡献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是对高等教育服务能力的一种考验。
(二)人的城镇化与高等教育的回应
以市场化改革为导向的今天要求高等教育在传授知识和创新知识的同时服务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城镇化建设与大学教育之间的关联性可谓与日俱增。一般而言,开办一所质量较高的大学将具有远远快于并高于由产业集聚带来的人口集聚效应。高等教育是拉动城镇非农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能有效地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稳定转移。高等教育也是拉动城镇经济发展的“绿色引擎”,能带动城镇房地产开发、餐饮、交通、文化、信息等产业的快速发展。除此之外,高等教育具有塑造和教化功能,对实现进城农民“市民化”以及城镇文明和谐起到积极作用。
实际上,高等教育与新型城镇化的关联性除了带动、辐射以及塑造作用之外,高等教育亦可以促进人的城镇化即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人才支撑,这种支撑以开发二次人口红利为路径。人口红利是一个经济发展概念,是1998年布鲁姆(David E.Bloom)研究东亚奇迹时提出来的,主要指在某个时期内劳动人口比重较大,而少年和老年人口比重较小,从而形成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机会。[14]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具体体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大规模转移,农民工成为主要劳动力供给源,劳动密集型产业获得比较优势,于是充足的劳动力供给和高储蓄率两个方面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额外源泉,称为人口红利。[15]研究表明,过去30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有27%的比重是靠廉价劳动力支撑,即人口红利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率是27%。[16]但这仅仅是第一次人口红利,其利用形式主要是农民就业结构和就业身份的转化而不是消费模式、社会身份的转化,也就是说农民并没有成为真正的市民,没有进入到更高水平、更具现代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中来,农民对社会公共服务以及城镇居住设施提出的需求还没有被充分挖掘。
“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为高等教育转型到服务于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契机。蔡P把“刘易斯拐点”解释为劳动力需求增长速度超过供给增长速度,工资开始提高的情形。[17]在这种情况之下,以量大廉价劳动力为基础的传统城镇化道路并不具有可持续性。怎么办?一个替代性选择就是充分挖掘当前人口红利的潜力,创造新的人口红利,即走一条依靠人力资本的提高来促进新型城镇化的道路。这就要求高等教育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需要,从培育和提高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的角度主动服务于新型城镇化建设。按照这种思路,高等教育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实现现代化转型,既发挥对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的作用,又肩负培育新的劳动力以形成第二次人口红利的重任。
中国量大价廉的人口数量红利正在逐步消失,人口红利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开始下降,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如果能够正常解决城镇化问题,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减缓第一次人口红利的下降对中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因为很多人从农民变成市民,而农民和市民的劳动力素质不一样,这就是第二次人口红利,其以挖掘人力资本的利用率为主,同时通过社会保障制度的安排,形成新的储蓄动机,保持储蓄源泉等。第二次人口红利将在中国未来十年的经济发展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18]在这种背景之下,高等教育将主动抓住新型城镇化建设这个契机,通过人力资本的培育与二次开发所形成的人口质量红利来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
四、高等教育推进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
大学作为历史悠久而奇特的组织,一般来讲只需要完成三项任务,知识的积累、知识的传播和知识的更新。但是如果大学要继续生存下去,就要为社会服务,要把这三项任务首先同实际效用结合起来。[19]而当下中国以人的城镇化为主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则为高等教育服务社会提供了路径选择。
纽曼(John Henry Newman)强调大学是培养理智的场所,除了知识本身之外没有其他目的。大学正是通过最适宜于个体的理智训练,从而达到个人最好地履行社会职责的实用目的。[20]纽曼的大学理想是精英性质的,在教育过程中实现人的自我完善,而不是注重实用性和职业性,主张教育是对生活而不是职业的准备。纽曼的理想同时也是远离社会的,当他在畅谈大学理念之时,工业革命已经来临,大学开始进行专业教育以培养专业人才。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具有社会弥散性,已经从单一学科向跨学科迈进,知识的发现、应用和使用紧密整合在一起。大学要抛弃经院哲学的学术思维,把大学发展转型到服务社会上来。大学服务社会模式历经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促进产业提升几个发展阶段,在知识经济发展之下,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已经成为现代大学服务社会的主要模式。[21]产业升级与转型最终需要具有科技技能和创新意识的现代新人来肩负,同样,新型城镇化的实现最终依靠人的现代化来实现。
高等教育服务新型城镇化主要是着力于实现人的城镇化,重点是从人力资本的培育角度来实现其社会功用,即培养具有现代意识和具备职业技能的现代人,从而实现第二次人口红利。具体而言,高等教育首先要树立教育服务社会的理念,培养具有职业技能的创业型人才。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促进经济发展,学校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方式,教育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切合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但一般认为,职业教育如县域职业高中、职业技术学院、电视大学等因培养农村劳动力而与城镇化建设密切相关,但普通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则只专注于高深学术研究。这是一种认识误区,中国目前城镇化发展单靠农民工技能的低层次培训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新型城镇化要求高等教育提供更高层次的智力型人才。中国社会目前是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并存,在城镇化过程中并不是只存在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制造业更多向服务业转变,服务业更趋向于信息和高科技的支撑,而不囿于依靠廉价劳动力的低端层次的服务业。因此,需要高等教育切合新型城镇化需求来着力于创新和创业人才的培养。
城镇被认为是一个具有高度流动和没有人情味的集合体,城镇化加速了农民传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瓦解,这注定农民在转向市民的过程中将会产生文化的失落感和缺乏归属感。全球化的影响同样波及城镇化,互联网对现代和后现代的情绪进行全球传播,这将使农民在接受新的信息的同时表现出迷茫和盲从。而高等教育作为传承文化的载体,要通过文化创新去消除农村劳动力保守落后的封闭文化,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开放气质,崇尚理性和科学精神的人才,以及通过文化辐射作用来培养具有现代市民精神的人才。
总之,高等教育作为知识生产的载体,知识的创新和运用是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内在逻辑。新型城镇化作为现阶段中国重大的社会需求,需要大学积极回应。从中世纪大学诞生的源头来看,大学兴起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城镇的兴起。高等教育与城镇发展之间存在本质的联系,通过培育现代人来发展城镇,同时也成就为真正的现代大学。大学与城镇之间的逻辑不仅是为了获取大学发展资金,而且是大学发展的本质需求。发现潜在的社会需求是21世纪高等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成为中国大学变革的引擎,大学通过培养切合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而回归到服务社会的本质。
参考文献:
[1]新华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J].农村工作通讯,2014(6):32-48.
[2]钟笃粮.教育对中国农村城镇化的影响及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09(36):12729-12731.
[3]杜睿云,段伟宇.论职业教育与中国城镇化建设的互动关系[J].经济论坛,2010(1).
[4]孟令国,张裕豪.基于二次人口红利视角的职业教育制度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3(6).
[5]辜胜阻,吕勉.城镇化要围绕五大要素做文章[N].经济日报,2013-08-09.
[6]周良民.论新型城镇化对传统城镇化的根本性超越[N].中国经济时报,2013-07-02.
[7]清华大学调查显示中国户籍城镇化率仅为27.6%,http:///edu.
[8][美]阿历克斯・英格尔斯等.人的现代化――心理・思想・态度・行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5.
[9][19] [美] 列维.现代化的后来者与幸存者[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0:31,68.
[10][法]雅克・韦尔热.中世纪大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61.
[11][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73.
[12]徐继承.德意志帝国时期城市化研究(1871-1910):基于以普鲁士为研究视角[D].华中师范大学,2012.
[13]王春艳,李瑞林.美国城市化的特点及其经验借鉴[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14]David E.Bloom,Jeffrey G.Williamson.The Demographic Transitions and Economic Miracles in Emerging Asia[J].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1998(12):419-455.
[15]王敏.产业转移和深化教育:创造第二次人口红利[N].中国企业报,2011-05-17.
[16] [17]蔡P.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J].经济研究,2010(4):4-13.
[18]辜胜阻.城镇化红利与2013年市场新行情[J].中关村,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