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

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

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范文第1篇

关键词: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教学改革;教材建设;教材分析

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大学生接触到的计算机硬件设备无论从种类还是功能都比之前有更多的样式,并具有更快的发展趋势。计算机硬件有关产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具有明显的日常化、集成化、工具化的发展趋势。在计算机硬件新的发展阶段,让学生们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硬件原理,熟悉各类硬件接口技术,懂得计算机硬件产品的基本运行方式,是各学科各专业教学体系建设中重要的一个教学和实践环节。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理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计算机技术公共基础课程,也适合非理工科的其他专业学生选修。该课程是学生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了解计算机硬件发展、熟悉硬件原理及接口技术的主要课程。

1课程现状和问题分析

2006年,教育部高教司将微型计算机原理和微机接口技术等课程精简整合为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并明确提出了该课程是针对大学非计算机专业的理工类本科生设置的6门典型核心课程之一。

2009年,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确定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建议面向电类专业授课70学时,实验20学时;面向非电类专业授课48学时,实验10学时。[1]

课程名称及学时上的变化,一方面显示教学指导委员会对计算机硬件类课程的重视,同时也反映出在大学课堂上如何引入计算机硬件公共基础课程还存在争议。事实上,计算机硬件类课程在实际实施中存在很多实际困难和问题,导致全国大多数高等学校没有开设此类计算机基础课程,部分开设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学校往往由非计算机类专业教师开设并讲授,不归属于计算机基础教学范畴。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1) 课程定位不清晰,学时很难落实。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课程如果作为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应该主要放在大二,兼顾大三授课,面向没有数字电子基础的学生,作为选修课,以32学时为宜。然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划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主要面向大三、甚至是大四学生开设,学时数量超过60,甚至在90,还需要数字电子方面的先导课,很多高校在学时、先导课等角度都无法将该课程编排进教学大纲。

2) 现有实验条件落后,学生难有兴趣,硬件投入较大。传统授课中,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所安排实验需要借助定制的实验箱完成实验[2],而实验箱的投入成本较高,新实验开发受限,使用效率较低,教师和学校往往都没有热情开设该课程。另外一些课程仅以汇编语言或单片机技术作为实验内容,技术广度不足,仅适合小部分特色专业。

3) 教学内容落后,教材急需建设。无论是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还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讲授内容仍然以计算机专业的80x86、汇编语言、可编程接口芯片等内容为主,没有结合计算机硬件近10年来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发展。由于课程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这种专业性很强的内容很难符合学生们的学习预期。纵观5年内新出版的相关教材,所讲授内容的绝大部分与10年前(2000年左右)教材的教学内容一致,教材改革和建设需求迫切。

本文从面向大二兼顾大三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角度出发,全面分析整理了2005年后出版的《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相关教材的教学内容和实验内容,客观还原已出版教材现状,寻找教材建设的薄弱环节和问题,从而为进一步教材建设理清思路。同时,本文结合北京理工大学的教学改革情况,给出了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的思路和方法,希望能够为计算机硬件类公共课更为广泛的进入大学课堂提供参考建议。

2教材情况概述

为了全面还原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课程教材建设情况,我们对2005年之后出版的相关教材进行了汇总,合计34本,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34本教材来自于13个出版社,其中,正式本科教材26本,教学实验指导书等教辅类教材6本(本文后面使用表示表1中第N本教材),高职高专教材2本。后面,我们将主要对本科和高职高专共28本教材进行分析。

3教材分析与问题汇总

3.1教材组织和定位分析

课程教材定位指教材的受众面,我们根据教材介绍中作者对教材的定位说明分成四类:电学为主的理工类专业、非电学为主的理工类专业、非理工类专业、各学科专业(内容难度偏低,适用于所有学科开展教学)。其中存在一本教材划分到多个类别的情况。

表1中教材(含本科和高职高专教材)共28本,根据上述划分,各教材定位如表2所示,其中,高职高专教材由于教学内容较为实用,被划分到各学科专业类别中。

根据教材的不同定位,图1和图2分别给出了教材章节数、页数、实验数的统计值。

从这两个图中可以看出,针对电学为主的理工科类专业(编号为A)的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教材页数最多,章节最多,实验最少(数量为0)。可以看出,目前这类教材主要以理论讲授为主,定位中缺少实验内容,内容覆盖面广泛但缺乏实践性。实际中,这类课程是从“微机原理”精简而来,内容变化不大。

针对非电学为主理工类专业(编号为B)的教材章节最少,平均实验数为1。可以看出,这类教材的建设思路是讲授基本的计算机硬件知识,简单的开展少量实验。实际中,这类专业往往在大三、大四会讲授“嵌入式系统开发”、“单片机”等硬件类相关课程,为此,针对大二为主的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类教材在内容上比较基础并为后续课程有所保留。

对于非理工类和各学科专业的教材,章节数量相对较多,实验数量也比之前有所增加。可以看出,这类教材的建设思路是使学生掌握较为全面的硬件知识,并有一定的动手训练。实际中,非理工类专业在本科阶段最多能够学习一门计算机硬件技术相关类课程,为此,教材建设思路反映了全面性和实用性。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市面上已有的《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相关教材主要针对四类不同的受众学生,教材组织上偏重于内容讲解(尤其是针对理工科学生的教材),总体建设思路还停留在讲授计算机原理的阶段,无法体现当今计算机硬件日常化、集成化、工具化的发展趋势。突出问题是教材配套实验很少,实践性差。

3.2教材实验分析

表1中28本教材和6本实验指导书一共记录了109个实验。根据各实验特点,我们将所有实验分为四类:实验箱实验、芯片实验、汇编语言实验和PC机实验。各分类描述如下:

 实验箱实验:指依托于特定实验箱的实验,针对该课程的实验箱往往是从其他课程的实验箱中裁减下来的,种类较多且良莠不齐,没有公认的标准;

 芯片实验:指基于单片机或者接口芯片的实验,包括:8051系列单片机、计数器芯片8253、定时器芯片8254、并口芯片8255A、中断芯片8259A、DMA控制器芯片8237A等。这类实验专业性强,应用性差,适合特定专业或者大三以上的学生;

 汇编语言实验:指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编程训练不是该课程的主要目的,这类实验尽管能够让学生对计算机硬件有一定了解,但程度有限;

 PC机实验:基于PC机的实验,包括:model安装、存储器测试等。目前,这部分实验内容受到学生喜爱,可以锻炼实际能力,易于推广,但如何让学生了解到CPU、存储器等核心部件内部的工作原理,需要创新性设计。

图3给出了109个实验在组织结构、运算控制器、存储器、IO和其他等6个方面的统计。从图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实验都集中在IO方面,反映出这部分实验内容很重要,也是教材的主要内容。相比较而言,实验箱类和PC机实验能够覆盖到计算机硬件的各个部分,而芯片实验主要针对IO,缺少对运算控制器、存储器等其它部件的覆盖,汇编语言实验主要针对运算控制器。

图3教材中实验的分类

基于以上分析,针对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课程,汇编语言实验和芯片实验数量较多但比较重视接口,无法让学生对计算机各组成部分有更深入的理解。实验箱实验针对性很强,但前期投入大,灵活性不强。我们认为,随着PC机的广泛应用(学生们几乎人手一台PC机),基于PC机的创新性实验是该课程的发展方向,同时,这类实验还能较好的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实验,并激发学习兴趣。

3.3教材内容分析

对于教材内容,我们主要分析和汇总讲述的重点知识点,还原现有教材的主要内容组织。全部教材为28本,其中4本(、、、)没能找到原书,为此没有统计在内。表3给出了24本教材中知识点的排序。

从表3可以看出,所有教材都有存储系统内容的讲授,大部分教材(19本)都包括汇编语言,18本包括80x86,半数以上教材都讲授了8259A和8255A等内容。图4给出了这些内容在原书中平均的页数,可以看出,汇编语言、80x86、单片机等内容都超过了25页,在教材中所占比重很大。此外,8259A和8255A等芯片的讲授内容也在10页以上,成为某些教材的重点授课内容。

纵观2005年至今出版的全部相关教材,《计算机

硬件技术基础》教材还是以《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汇编语言》等课程的内容简化为主,仍然以很大的比重讲授80x86、汇编语言、单片机等内容。这些内容对于某些专业十分必要,但对于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来说,这些内容相对陈旧,而且无法与计算机硬件的最新发展相结合。

教材具有教学的引导作用,在教材建设上,这种内容组织方式的落后需要引起重视。

4教材建设建议

4.1教材定位建设

我们认为,面向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材名称确定为《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比较合适,表明教材内容是计算机硬件的基础内容,以全面了解计算机硬件知识为主,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教材应结合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实际情况,以32学时(含6~10实验学时)为宜,适度扩展到54学时,实验学时扩展到12学时(实验学时占总学时的25%)。这种学时设计有利于各学校将该课程以校公选课、通识课、实验课等形式安排到教学大纲中。

针对大二学生的教材,前导课程为计算机基础(或者大学计算机基础)等计算机基础类公共课程,不需要学习数字电子等课程。教材内容适度增加相关的数字电子知识。

教材应该充分利用该课程特点,以增强学生的实践兴趣为根本,通过实践环节使学生们主动学习教学内容。为此,在教材设计中,应该以实验建设为导向,注重让学生们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工作原理,为学生们进一步理解其他硬件技术和实践硬件设计打好坚实基础。

过去十几年来,在计算机硬件相关课程讲解过程中,教师们主要关心接口技术,并引导学生们在该方向进行实验。随着计算机硬件种类、功能和应用程度的增加,我们认为,学生们应该综合了解计算机硬件组成,理解各部分的工作原理,而不是侧重某一方面。使学生在课程学习和实验实践后能够分析新技术和新方法在整个计算机硬件发展中的作用和价值。

4.2教材实验建设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教材应该更加重视实验建设,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概念。[3]为此,我们建议教材中的实验能够覆盖计算机硬件结构的各个领域,并且能够有一定趣味性,以了解基本的硬件原理为主。

与此同时,教材中的实验应该能够与学生们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设计创新实验,将数字消费类电子产品(MP3、手机等)、互联网、物联网、蓝牙、PC外设接口等融入计算机硬件实验的设计,引导学生兴趣,同时适应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使得学生通过教材学习能够掌握对计算机硬件的正确认识,并解决一些基本实际问题。

在这里,我们建议将实验分为:基础实验和提高实验两类,以适合不同专业的学生。经过北京理工大学2010年的教学反馈,表4中的实验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

在教材建设过程中,考虑到各院校建设计算机硬件实验室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结合学生兴趣,我们基于PC机和少量配件设计了一些候选实验。初步的教学实践表明,这种实验设计完全能够创新性的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掌握更为实际的计算机硬件知识,并通过实践理解计算机硬件基本原理。

候选实验包括三类:测试类、开发类和操作类。例如:存储系统性能测试(测试类)、CPU和GPU性能测试(测试类)、BIOS定制刷新(开发类)、串口短信收发(开发类)、并口液晶点阵控制(开发类)、基于PSOC的物联网结点(开发类)、计算机认知和组装(操作类)等。

4.3教材内容建设

在教材内容建设上,我们认为《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教材应该全面讲解各类计算机硬件原理,以理解计算机硬件部件功能为主,注重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运行规律,并结合实际硬件器件分析,以不变的理论应对万变的计算机硬件产品。

为此,教学内容 以“基本概念+基本部件”方式组织,例如:存储系统与存储器,其中,存储系统是基本概念,理解起来有一些抽象,需要课堂讲授;而存储器(内存等)则是基本部件,学生们平时接触较多,通过适当的实践教学,学生们不仅可以很快认识硬盘、Flash存储器、光存储器等设备,还可以通过测试类实验了解各设备的工作速度和基本模式,易于将存储系统和实际硬件有机的关联起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5结语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课程建设是近年来计算机公共基础课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难点问题,《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教材更是教改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如何合理定位该教材,并有效地选取适合高等院校开展该课程的内容是我们的进一步工作。在回顾2005年后出版的34本教材的基础上,我们验证了该课程和教材建设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些建议。我们将在2011~2012年度北京理工大学的教学实践中检验教材建设的初步效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137-183.

[2] 邹逢兴. 关于创新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实践和思考[J]. 计算机教育,2004(2):81.

[3] 嵩天,李凤霞.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课程实验的改革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10(10):65-68.

Analysis and Suggestions to Textbooks for Computer Hardware Fundamentals

SONG Tian, LI Fengxia, SONG Dandan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1, China)

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3)09-0093-02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院校各专业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各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入门基础课程。适应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各行业对计算机能力的要求,满足未来工作岗位的需要,计算机信息素养和计算机技能是衡量大学生是否合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对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重视学生差异,实施因材施教

由于高校的生源来自全国各地,各地区文化水平和经济水平不同,造成了各地计算机基础教育普及程度的差异,因此,学生在中学所接受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应用能力都有所不同,导致高校新生计算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所以,计算机教师的教学方式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保证计算机水平较好的学生除了掌握教学大纲要求的知识点外,还可以通过校园网络教学平台学习ACCESS数据库、网页制作、动画制作、CAD制图等高层次的应用软件;层次一般的学生通过学习可以掌握计算机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学会使用常用的计算机应用软件,了解网络应用基础,参加全国计算机能力一级考试并获得优异证书;无计算机基础的学生,主要学会常用软件的使用,争取获得计算机一级考试合格证书,结合自身的需求和兴趣进行学习。

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实操性很强的课程,主要考察的是学生的电脑实际操作能力,既要重视对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素养的培养,更要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上机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等。因此,计算机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学生的上机实践。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讲练结合,精讲多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对新知识及时消化吸收,提出问题,教师与学生之间展开良好的教与学的互动。

要做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必须提高教师的教学和实操水平,把过去理论授课和实操截然分开的教学模式改为授课和实操同时进行的教学模式,授课教师应既有理论水平又有熟练的操作演示和指导能力,从而保证在教学中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

三、针对学生的专业设置课程内容

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学进度,能确保学生达到均一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但忽视了不同专业的不同需求,不利于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任何一门课程都有两个目标,一是学习对象应获得知识、学会技能、提高能力;二是为后续的课程预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大学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不再局限于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而是操作、使用和应用三项相结合,通过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综合应用计算机知识、开发工作领域中计算机系统的能力。对不同的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要求不同。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讲授时要满足计算机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两方面的要求,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主要以实际应用为目的,计算机基本理论少讲。

例如,对计算机专业方向的学生,为了延续后续专业基础课的需要,在讲解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时应着重讲解计算机硬件配置、数制之间的转换、原码、反码、补码的转换以及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对非计算机方向的学生,这部分的内容可以略讲,简单明了,侧重让他们了解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及不同应用领域的特点,了解信息技术理论的基本概念,在使用计算机时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及应该具备的防护意识。

四、与时代接轨及时更新教材内容

计算机技术更新换代频率加快,而高校受到配套使用教材、硬件环境等因素限制,教学内容更新迟缓,从而导致社会需求与学校培养相差甚远。此外,一些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局限于WORD、EXCEL和WINDOWS,根本达不到就业单位的期望值,并且学生所学知识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不能学以致用。

为适应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形势,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要与时俱进,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方应根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丰富与课程配套的教学资源,完善教学课件、习题集和试题库的建设,将新技术、新知识融于日常教学中,保证教学与计算机发展的水平基本同步。

五、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针对教学内容多而课时不足等情况,《计算机应用基础》宜采用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把网络辅助教学模式融入常规教学中。网络教学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的网络教学平台,把教师制作的课件、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课程基本要求、需要掌握的重点和难点、实验素材、模拟试题等放在教学平台上,提供给学生使用,同时,学生遇到问题时,也可以在教学平台上留言,由专职教师予以回复,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和积极探索者。

六、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计算机应用基础》可采用多种方法,精讲多练,针对当前计算机应用发展的特点,结合学生将来就业岗位的需求,实现与当前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接轨,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实验内容,采取任务驱动方式并及时考核和点评,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突出知识应用及技能训练。另外,课外作业应选择相关的实操内容,如学完WORD文字处理软件后,让每个学生自己制作一份艺术小报;学完PPT演示文稿的制作后,让每个学生制作一份毕业论文答辩的演示文稿;学习Internet的综合应用后,让学生搜索与学生就业相关的信息,再进行数据处理(可运用Word、Excel、PPT等常用办公软件),或者让学生了解常用聊天工具的用途,如腾讯、微信、易信的使用等。教师对课外作业进行讲评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通过对学生完成任务的评价,让每个学生相互交流,互相比较,找出差距和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考核方式多样化。

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要注重学习过程的考核,学生的成绩不是单一的期末考试成绩,而是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各占50%组成。平时成绩包括平时作业、课外作业、课堂提问和上机操作等,重视实操和应用能力,可以考虑在考核中加重能力平方的权重。将计算机应用基础和计算机一级考试相结合,在学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计算一级考试证书,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不懈努力、不断创新,进一步完善课程建设计划,深化教学改革,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建设网络教学平台,进一步实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分级、分类及模块化教学,推动整个《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刘英,高锁军.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0,(15).

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学模式 课程建设 教学做一体化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确立了课程建设总体思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从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分析入手,进行课程规划并确定课程内容、组织实施教学、探索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创新,并建立与职业技能资格考核体系接轨的测试体系。在此基础上,为精品课程建设打下良好基础。争取出版优秀的教材、创建优秀教师队伍、树立优秀教学理念、组织科学的教学内容、开发优秀的教学手段、形成优秀的教学管理模式。

1 一体化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模式

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协调教学系统的各方面因素,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主动作用,配合用现代技术开发出来的软件平成教学活动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力求反映最新的计算机学科的理论知识成果,通过案例来介绍基本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同时力争做到同一个应用针对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侧重点,具体表现为:

根据实际应用需要,选择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将计算机基础的知识点恰当地融入工作任务的分析和工作任务的实施过程中。根据相关工作岗位的信息化能力需求,整合原有课程内容,按照从单项技能到综合技能的形成为主线,依据实用性、先进性、典型性、服务性的要求,选择有代表性的实际工作情境为载体,设计了计算机的配置与使用、认识操作系统、文字处理WORD、电子表格EXCEL、演示文稿PowerPoint、基本网络应用共6个学习情境 。

教学活动全部在一体化实训室展开,强调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仿真的环境中掌握操作技能,提高动手能力。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每个情境中通过若干个工作任务让学生进行案例同步训练、案例自主训练、案例拓展训练来让学生初识工具、巩固应用、拓展提升。

2 一体化教学模式各子系统

2.1教师队伍建设

我院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研室自成立以来,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注与关怀。经过不断的锤炼,到今天打造成了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这是一支职称、学历、年龄、专兼职、双师结构合理、核心人员稳定、教学水平较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这是一支团结向上的团队,做到了资源共享,无私助人。课程组整体的专业知识与社会发展、市场需求一直保持着近距离接触,并及时将其融入教学和教改之中。目前,已形成一支具有团队精神,负于责任和使命感,以中青年教师为一线教学骨干的课程教学师资队伍,其中多数教师获得过院级各类教学奖项,形成了本课程教学和建设的后备力量。

2.2 教材建设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选用自编教材《计算机实用基础情境式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计算机实用基础情境式教程》是课程组目前根据工学结合思想,基于行动导向开发的适应我校一体化教学的教材,该教材将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整合在计算机的配置与使用、操作系统的应用、文字处理WORD、电子表格EXCEL、演示文稿PPT、基础网络应用6个学习情境中,每个情境又以情境描述、工作任务分析、工作任务实施、工作任务总结和技能拓展几个部分组成,能够很好地适应一体化教学,方便教师“教”“学”“做”的开展,锻炼学生计算机基础操作的各项能力。

2.3 教学网站建设

学校有很好的网络环境,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我们建设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网站。通过网站学生可以了解课程,共享优秀资源。

建立课程教学网站,应用网络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网站已投入使用,可以满足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和交流。网络教学资源库由教学文件、课程录像、习题库等组成,其中教学文件包括课程标准、电子教案、PPT课件、FLASH课件、视频教程、案例、实训项目、学习指导、历年考题等;课程录像资源包括课堂实录、案例操作录像等;习题库中主要是书上的全部习题。学生还可以上传作业、在线测试等。教师可以实现在线批阅,推荐优秀作业等。

2.4一体化实训室建设

要结合专业和课程特点,建立健全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实践教学方案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践教学内容,重视综合性、创新性实训课程;加强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2.5 建立综合评价和网络考试系统

为了更好地反映一个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我们建立了综合评价体系,即“平时作业+期末考试方式”,两者各占50%,前者侧重于单项技能测试,后者侧重于综合运用。为了实现考试的电子化和网络化,我们开发了考试题库,并准备建立电子考试系统,以实现教考分离、实现个性化教学、标准化教学的重要工具。并建立与职业技能资格考核体系接轨的测试体系。

3 结语

高职教育培养的大学生应该是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课程是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必要渠道,抓好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水平的根本保证,课程建设要以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多年的实践验证了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越性。我们精心进行全方位的课程建设,使教学活动不受时空限制,以其互动性强、协作性强、教学相长等特点在为提高我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效率与质量,培养具有高级技能实用型人才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化教学;实践;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社会对于各类人才的计算机能力水平做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支柱,他们的计算机能力水平更是对社会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优化计算机教学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与迫切性。虽然经过多次教学改革,我国在各个科目的教学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客观来说,教学中还存在着各种问题,可以说在许多科目的教学中都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比如说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

一、项目化教学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应用现状

虽然我国除了经济以外的各方面,包括教育,在近些年都有了比较大的进展,但是总的来说,我们与发达国家还有相当一段距离。教育是国家的基石,相比于我国在经济上的发展,教学发展可以说是相对滞后的,对此,教师需要秉承谦虚的心态、创新的精神以及开放的观念对待教学。项目化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法,在特点上综合了较多的教学手法,比如说探究性学习以及案例教学法,根本的形式是通过教师的分解示范之后,学生进行自由讨论,通过共同合作完成项目。相比于传统教学,项目化教学明显具有更加明显的实践性,给予了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比如说小组讨论、自主学习等等,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计算机学习当中去,并且能够有效激发出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

二、优化项目化教学在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的应用措施

1.实施项目化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能力

项目化教学的特点就是强化知识的迁移能力,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内容都是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的,在理解上具有一定的困难。即使是经过了实践操作,它与实际活动还是有一定的区别,这也是局限学生迁移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项目化教学可以说是更加贴近现实,按照各个专业的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项目设计,有机结合了专业知识与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内容,可以说是将计算机教学的应用性、针对性增强了。项目化教学的设计相比于一般的教学可以说是更加紧凑,比如说对于学生能力训练的综合性。项目化教学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基本过程是教师首先进行示范,导入课程内容的学习,讲解了操作的方法之后设计训练项目令学生完成。比如说演示了一个powerpoint的应用操作,然后要求学生完成一个训练项目,在演示结束后,会留有一定的时间给予学生进行整理与回顾,记录下老师操作的要点,然后一段摸索探索的时间,然后再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讨。比如说确定项目的主题,各个项目部分的分工等到等等,遇到不懂的问题时通过组内讨论解决。整一个项目化教学流程中可以说是比较综合的训练了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将几种高效的教学手法有机的结合到了一起,发挥出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2.实施项目化教学,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机制

从整个项目化教学流程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它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对于学生表现的考核也应该是多方面的。比如说整一个项目的完成情况,单独的项目完成情况等等,在进行评价的时候需要多方面进行,比如说自评、小组评以及师评。有时在一个角度看的不一定是事实的全部,即使是老师也不能够非常细致的观察到每一个人,为了更加全面的给予学生表现考核成绩,多方面的综合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与此同时,这也能够帮助学生反思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还有与人配合的能力等等。一定的教学实践证明,项目化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于计算机学习的热情,表现出较大的优势。从教学内容上分析,计算机应用基础这一门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应用性较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各方面能力都做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计算机能力水平,因此,提高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重要性。信息时代的来临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例如教学,随着计算机的普遍化,计算机应用的能力逐渐成为了人们需要掌握的基础技能。项目化教学可以说是比较新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一定的实践教学中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教学优势,但是在教学中还有很多细节问题,对此,教师还需要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完善,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虽然说教师需要走的路还很远,但是相信在广大教育者的共同努力下,学生的计算机能力水平,甚至是综合素质水平都能够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都书博.谈电大开放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特点和讲授策略[J].科技展望.2014(20)

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硬件组装;常见故障;判别

1 计算机组装过程

作为计算机硬件组装课程,首先要学生确计算机的各个组成部件及功能,熟悉计算机的组装过程,一套完整的计算机系统主要包括了硬件系统及软件系统。计算机硬件系统包括了所有看的见,摸的着的东西,具体包括了主机和外部设备。主机箱内主要有主板、CPU和风扇、内存条、硬盘驱动器及硬盘、软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电源等。外部设备主要包括显示器、打印机、扫描仪、音箱等。作为组装与维修课程,首先要学生明确各个硬件的基本功能及作用,目前的计算机安装起来非常简单,组装多媒体计算机的安装步骤大体为:(1)选择机箱与电源;(2)设置主板的跳线;(3)安装CPU和CPU散热风扇;(4)安装内存条;(5)固定主板于机箱底板;(6)连接主板电源线;连接主板和机箱正面面板的开关和指示灯等;(7)安装显示卡;(8)连接显示器;(9)连接键盘和鼠标;(10)安装软盘驱动器、安装硬盘、安装光盘驱动器;(11)安装其他I/O扩展卡;(12)最后检查并开机运行。

学生在通电前要细致的检查一遍,确认无误后,方可按下机箱电源开关,机箱不要盖上,注意通电后有无异常,如冒烟或发出烧焦的异味等,一旦有问题,立即关机检查,留意BIOS自检是否通过,如果BIOS不能自检,则表明是板卡接触不良或板卡有问题如损坏等,BIOS自检通过后,在BIOS程序中正确设置软驱、硬盘等参数,对硬盘进行分区和高级格式化,安装操作系统等。

2计算机的常见故障和一般处理方法

学生在对计算机的部件及功能以及安装熟悉的情况下,在实际工作中会经常遇到计算机出现故障导致不能正常工作,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不便。因此对计算机的正常维护和掌握必要的检测及维修方法是必要的。

2.1硬件故障:(1)接触不良的故障。其中各种接口卡、内存与主板接触不良的现象比较常见,通常只要更换相应的插槽位置或用橡皮擦一擦金手指,就可排除故障。

(2)未正确设置参数。CMOS参数的设置主要有硬盘、软驱、内存的类型,以及口令、机器启动顺序、病毒警告开关等等。由于参数没有设置或没有正确设置,系统都会提示出错。

(3)硬件本身故障。除了本身质量问题外,也可能是负荷太大或其他原因引起,如电源的功率不足或CPU超频使用等,都有可能引起机器的故障。

2.2软件故障:由软件出错或不正常的操作引起的微机故障。(1)软件故障通常是由硬件驱动程序安装不当引起。(2)病毒。对计算机的保养和维护,必须准备工具如干净的DOS启动盘或Windows98启动盘,以及杀毒和磁盘工具软件等,若BIOS感染病毒,只有更换BIOS或向固定在主板上的BIOS中重新写入原来版本的程序。

3 多媒体计算机的故障排除和常用方法

计算机故障处理的一般步骤主要有:

(1)先静后动,先分析考虑问题可能在哪,然后动手操作。(2)先外后内,首先检查计算机外部电源、设备、线路,然后再开机箱。(3)先软后硬,先从软件判断入手,然后再从硬件着手。具体在故障排除过程中,我们通常可以采用清洁法、观察法、拔插法、交换法、比较法、振法、升降温法,各种方法无先后顺序,在实际应用时交叉使用。

(1)清洁法:用毛刷轻轻刷去主板、外设上的灰尘;用橡皮擦擦去插卡或芯片插脚表面的氧化层。(2)观察法:即“看、听、闻、摸”; “看”即统板卡的插头、插座是否斜歪,电阻、电容引脚是否相碰,表面是否烧焦,芯片表面是否开裂,主板上的铜箔是否烧断,是否有异物掉进主板的元器件之间,也可看板上是否有烧焦变色的地方,印刷电路板上的走线是否断裂等。“听”即监听电源风扇、软/硬盘电机或寻道机构、显示器变压器等设备的工作声音是否正常;系统发生短路时常常伴随着异常声响。“闻”即辨闻主机、板卡中是否有烧焦的气味,便于发现故障和确定短路所在地。“摸”即用手按压管座的活动芯片,看芯片是否松动或接触不良;另外,在系统运行时用手触摸或靠近CPU、显示器、硬盘等设备的外壳根据其温度可判断设备运行是否正常,用手触摸一些芯片的表面,如果发烫,则为该芯片损坏。(3)拨插法:关机将插件逐块拨出,每拨出一块板就开机观察机器运行状态,一旦拨出某块后主板运行正常,那么故障原因就是插件板故障或相应I/O总线插槽及负载电路故障。若拨出所有插件板后系统启动仍不正常,则故障可能在主板上。(4)交换法:将同型号插件板,总线方式一致、功能相同的插件或同型号芯片相互交换,根据故障先行现象的变化情况判断故障所在。(5)比较法:运行两台或多台相同或相类似的微机,根据正常微机与故障微机在执行相同操作时的不同表现可初步判断故障产生的部位。(6)振动敲击法:用手指轻轻敲击机箱外壳,有可能解决因接触不良或虚焊造成的故障问题。然后可进一步检查故障点的位置排除。(7)升温降温法:人为升高微机运行环境的温度,可检验微机各部件的耐高情况,及早发事故隐患。

4 常见故障的判别

实际的计算机的应用过程中,涉及计算机硬件察系故障主要包括了主板的故障、硬盘常见故障的处理、内存条故障、光驱软驱等及显示器故障。采取的处理方法往往是上述7种方法的综合判断,甚至使用软件诊断法或采用工具检查法。

4.1主板是计算机系统中重要的部件之一,根据主板故障的现象和原因,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兼容性故障,主要是由于硬件的板卡存在资源冲突或者是接口标准不匹配造成的,如主板和内存、声卡等的不兼容,从而导致计算机运行不稳定,死机,不能安装系统等;(2)系统设置故障,主要由于主板CMOS或跳线设置不当引起的,如将CPU超频、IDE设备的主从设置不当等;(3)电源故障,由于电源因素引起的,电源功率不够或电压不稳定造成的机器不稳定;(4)接口故障,主要由于各种板卡与主板之间的连接接触不良或接口电路损坏而造成的。

4.2内存是电脑系统中比较敏感的部件,内存导致的故障往往表现在其他部件上,内存容量减少可能由于病毒、设置错误、使用不良软件、内存条接触不良、内存条之间速度不匹配、内存条物理损坏、主板故障等多种原因引起的,安装时松动,不牢固或芯片引脚锈蚀氧化,用橡皮擦擦去内存条引脚的金属针,可以避免接触不良的问题。

4.3 光驱和软驱的故障主要在于灰尘引起的软盘驱动器和光盘驱动器不能读盘或读盘能力下降,由于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被灰尘所覆盖,致使软驱经常出现“写保护”错误、“没有准备好”、目录“滞留”现象。

4.4硬盘故障主要有软故障和硬故障之分,首先考虑BIOS设定的错误造成系统不认硬盘,分区表错误引导的启动故障、DOS引导系统引起的启动故障、FAT表引起的读写故障、磁盘零磁道损坏的故障等问题。

除此之外,显示器的故障需要有专门的电路基础,如黑屏故障、图象花屏、白屏死机、图像、字符扭曲,屏幕有竖线、横线或光波等。主要也是因为显示器本身的电容、电阻和电极管老化等原因造成的。

4.5系统死机故障的排除。死机状态下无法用软件或工具对系统进行判断,因而增加了故障排除的难度,但主要也由以下几个方面所造成的:(1)假死机现象,因为电源没有插好早成假死机;(2)病毒感染造成的死机,可以通过杀毒来解决(3)软件安装、配置问题引起死机;(4)使用不当、维护不当引起死机(5)系统设置不当引起死机(6)硬件安装不当引起(7)硬件品质不良引起死机。

本文在给出常见计算机的组装过程后,指出了计算机出现的故障类型以及在实际维修中经常所采取的故障处理方法, 也使技工学校学生对计算机的内部结构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必要的维修经验,为今后的使用和就业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