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防震减灾科普讲解

防震减灾科普讲解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防震减灾科普讲解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防震减灾科普讲解

防震减灾科普讲解范文第1篇

为了进一步宣传防震减灾知识,传播防震减灾科学信息,增强广大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与能力,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县教育局和地震局的指导下,结合我校实际举行了招贤中心初中防震演练活动,现将活动过程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运用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手段,在校园内进一步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有效地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发动广大师生共同参与防震减灾活动,全面提高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努力构建和谐平安的校园环境。

二、目的要求:通过开展形式多样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活动,使师生了解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知识,掌握应对地震灾害发生时应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从而提高师生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为防震减灾工作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让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进课堂、进家庭,使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真正成为一种自觉的需要和行为。

三、活动安排:在年秋新学期开学后,集中安排一周时间,开展以“增强防震减灾意识,建设平安和谐校园”为主题的地震科普进校园宣传活动,采取各种有效方式,大力宣传地震科普知识,进一步加大学校防震减灾宣传力度,认真开展校舍抗震安全排查,组织师生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提高全体师生防震减灾意识,增强广大师生应急自救自护能力。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范意识。结合9月份新学期开学各项工作,努力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通过加强地震科普知识教育(利用班会教育课和图文资料展示与分发、广播站结合此次汶川抗震活动经验与教训)开展校舍抗震安全排查。

2、开设地震科普知识专栏,组织学生集中观看防震减灾科普音像片;在宣传栏等醒目位置张贴宣传挂图,分发《地震知识百问百答》、《地震来了怎么办》等地震科普读本。

3、通过组织班会等活动,在师生中宣传普及应急知识,让学校师生进一步了解灾害发生的原因、灾害发生前的防范方法、灾害发生时的应急措施。

4、组织疏散演练,增强应急能力。制订学校地震应急疏散预案,组织师生地震应急疏散演练等活动。为了使得演练方案安全可行,我们对这次演练的具体操作程序、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作了一一讲解。为了确保演练活动按方案顺利进行,演练活动领导小组在演练的前一天,进一步明确疏散集合地点、疏散顺序和注意事项。活动中,全校师生都能服从指挥,听从命令,快速、安全地进行疏散。学生反应很快,都弯腰、抱头、有秩序地按指定路线迅速撤离至目的地。在撤离过程中,没有拥挤推攘现象发生。学生从教室撤离到操场只用了大约20秒,安全撤离后,各班清点人数,报告总指挥。演练活动结束,各班有秩序地回到教室,班主任就本班参加这次演练活动立即进行分析、小结,再教育。全校师生在领导的指挥下,出色的完成了防震减灾疏散演练,达到提高防震减灾知识,增强自救的能力的目的。

5、结合组织“防震减灾”宣传周活动,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责任感,评选安全防护示范班。

各位领导,组织演练应注意:

演练前成立领导小组,认真做好部署,做好分工。演练时,学校领导要亲临指挥,既要确保演练顺利进行,又要通过演练来提高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

1、向学生讲解清楚演练的目的,以免家长和社会中发生“我县将发生地震”等误传。

2、正式演练前一天:通过广播进行最后动员部署,并提出注意事项。

安全方面应强调:

①在教室内的学生,应立即就近躲避,身体采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体尽量小,躲到桌下或墙角,不要靠近窗口,以避免身体被砸。听到第一次警报响,要迅速在课桌下抱头或顶书包躲避。注意保护好头部和眼睛,以免被课桌椅碰伤。

②撤离的总体要求是“安全、有序、快速”,而首先要保证“安全、有序”。学生在撤离过程中,特别在楼梯口,不准相互推、拉、挤。

③整个演练过程应保持紧张、严肃,不准喧哗、嬉闹。

④疏散原则:

(1)以年级(楼层)为单位,疏散;

防震减灾科普讲解范文第2篇

一、主要工作

(一)狠抓科技项目建设,努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通过打电话和发放企业创新情况调查表等方式,对企业创新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帮助企业更好的申报省、市科技项目,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深入等企业调查技术需求情况,指导企业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对于我局不能解决的技术需求问题,通过市科技局为企业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协助企业建立技术依托。今年,我局帮助企业包装申报明年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2个,一个是金后盾公司的新产品,另一个是公司的新产品;省级科技项目2个,一是用品有限公司承担的抗水树脂锚固剂项目,二是区科技开发服务中心承担的蓝天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展厅建设项目。申报今年市级科技项目6个,批准4个,一是抗水树脂锚固剂专利实施项目,二是新型中央空调压缩机转子座联合研发项目,三是生态园区湿地公园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项目,四是蓝天防震减灾科普展厅建设项目,争取市科研经费16万元。

(二)积极帮助集团跑办企业搬迁手续

在区领导的安排下,我局积极帮助集团跑办搬迁手续。由于集团拟搬迁的新厂址位于镇规划的非建设用地之内,因此,必须先调整镇规划,将拟搬迁的新厂址调整为建设用地。为此,区政府向市政府打了报告。市政府批给市规划局拿意见,而市规划局表示拟搬迁的新厂址是我市二级水源保护地,不同意向镇搬迁,建议搬出我区。后经我局多方沟通、协调,市规划局才表示只有市环保局和市南水北调办公室都同意搬迁到镇,他们才能同意调整镇规划,镇规划调整后,他们才能为搬迁出具选址意见书。我局积极协调市环保局、市南水北调办公室征求这两个单位对调整镇规划的意见,经反复做工作,市环保局和市南水北调办公室都出具同意调整镇规划、同意搬迁至镇的意见书。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加大有关手续的跑办力度,积极跑市规划、环保、土管等部门,力争早日帮集团跑完搬迁的各种手续。

(三)牵头开展了打击侵犯知识产权专项行动

按照省、市要求,我区全面启动了保护知识产权、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制定了《区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区工商、质监、教育等成员单位协调配合、各负其责,开展了“打侵”专项行动。查处“商标侵权”案6件,其中,移送公安机关1件,查处其它案件8件,罚款3.7万元。查处地条钢企业1家,无强制性生产电热锅企业1家,生产假冒长城机油、防冻液企业1家,取缔生产假冒面包、无证桶装水等无证照生产黑窝点7个。收缴非法出版物560余册,盗版光盘100余张。经过共同努力,专项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查处了一批侵权商品和劣质商品,震慑了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净化了我区的商品市场。

(四)积极开展科技下乡和科普宣传活动

年初,我局在东户村组织了送科技下乡活动。聘请市农科院小麦专家为东户村100余名群众讲解了小麦种植、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知识,并到麦田进行了现场指导。4月2日,我局带领留客大棚菜种植主管人员考察了南和县蔬菜大棚植物生长灯的使用情况。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我局在金牛广场组织了知识产权宣传活动。发放《专利知识一百问》、《知识产权法律常识》、图解知识等资料3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30余人次。5月18日,我局承办的全市2013年科技活动周现场咨询宣传活动在广场举行。来自区科协、中兴街道、中华北社区等单位的50多名工作人员,围绕“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主题,分别在广场设置了5个科技咨询宣传台,摆放图文并茂的科普展板近百张,宣传节能减排、防震减灾和计划生育等科普知识,为群众提供咨询服务。9月29日,在留客村开展了送科技下乡活动,为60多户计生户送科技图书300余册、光盘100多张。为了推动全民参与节能减排工作,倡导科学、文明、节约、低碳的生活方式,我局将科技部推荐的涉及百姓生活中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36项家庭节能减排科技常识印制了1万余本《全民节能减排手册》,于科技周期间送到区机关、街道办事处、社区和农村。该手册内容丰富、量大面广、可操作性强,最大特点是紧贴百姓生活,非常实用,受到普遍欢迎。

(五)举办了第二届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大赛

5月20日,我局与区教文体局在郭守敬小学联合举办了“区第二届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大赛”。比赛分高年级组和低年级组分别进行,每人一套器材,在满足作品功能,制作精美、整洁的前提下,依速度快慢排出名次,进行表彰。该活动调动了中小学生参与科技制作、发明创造活动的积极性,获得广大师生的好评。

防震减灾科普讲解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城市建设;抗震设防;减灾对策

引言:近一个世纪以来共发生6 级以上地震近800 次,地震烈度Ⅵ度以上地区达国土面积的60 % ,全国2/ 3 的百万人口城市位于地震烈度Ⅶ度以上的高烈度区。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并且具备行政管辖功能的城市作为经济政治文化、交通中心等高度集中,一旦在发生破坏性地震,其损失将不可估量。城市防震减灾工作举足轻重,因此,探讨如何开展城市防震减灾工作,有效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城市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我国城市防震减灾工作的特殊性

城市防震减灾的特殊性是由于城市的特殊地位决定的。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们是一个区域范围内工业、商贸、交通、通讯、科技文化教育等等都比较发达,人口较集中的地方。历史地震表明,地震发生的地区环境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差异悬殊,城市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国家,全球50 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1/ 4 在我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向城市,同时,受土地资源的制约,城市不断向高、大、密的方向发展,城市建筑物密集度增加,城市生命线愈加复杂,城市若遭受震灾,损失也将越来越大[1]。

1976 年7 月唐山7.8 级地震,发生在工矿业发达的地区,3.2 万km2受灾,24.2 万人死亡,16.4 万人受伤,经济损失近百亿元。2008年汶川8级强震猝然来袭,共造成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等10个省市的417个县(市、区)、4667个乡镇、48810个村庄受灾,总面积接近50万km2 ,其中极灾区和重灾区面积达1312km2。汶川地震共造成遇难者人数近7万人,受伤3.8万人,失踪1.8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人民币。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现代城市一旦遭到大地震等灾害的突然袭击,极易造成居民大量伤亡, 使整个城市的交通、通讯、水电、燃气等城市生命线瘫痪,随之陷入恐慌和混乱中,而震后的恢复重建工作也将极难开展。

我国在“十五”时期颁布的《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 ―2020 年) 》提出我国防震减灾的发展战略是“以大城市和城市群地震安全为重中之重,实现由局部的重点防御向有重点的全面防御拓展”,再次将城市确立为防震减灾重点[2]。城市是否能健康、安全、稳定地发展,关系着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更关系到每一个城市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加强城市防震减灾工作的若干措施

2.1加强地震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

面对近年来严峻的地震灾害,需要国家地震有关部门、政府采取有效措施,科学预防和应对灾害,需要通过灾害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唤醒民众的灾害、防灾意识,使民众懂得如何科学应对,减轻灾害乃至避过灾害。因此,我国的防灾科普教育,不仅在提高全民的科学技术素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预防减轻各种自然灾害方面更有现实的重大意义。

近年来,地震系统的各级领导对于防震减灾的科普教育工作日渐重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的成绩和效果也日益显著。一方面是由于《行动纲领》、《科普法》等法规的推动,另一面需要各地震部门,应该直接面对社会公众,进行各种新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全民防震减灾教育,建立长效的防震减灾宣传机制,使防震减灾工作警钟长鸣。

2.2搞好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规定:“防震减灾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作为震前的预防措施,如何去防御地震成了有效减轻地震灾害的根本。破坏性地震引起的建筑物、工程设施的倒塌、破坏,以及相伴生的次生灾害是导致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据统计,世界上130 次巨大的地震灾害中,90 %~95 %的伤亡是由于建筑物倒塌造成的。可见,如果房屋建筑没有进行抗震设防的话,也很难保证在破坏性地震面前就做到不伤亡、少损失。因此,提高房屋抗震能力,加强抗震设防标准,是有效减轻地震灾害的关键。

我国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有《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国务院条例,有中国地震局《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建设部《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等行业规章。同时具备较完善的建筑抗震各项标准体系,如《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等国家标准。可见提高房屋建筑的抗震能力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关键在于落到实处。也只有环环相扣,落实到位,才能真正实现房屋建筑“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只有各相关部门只有密切协作,加强监管力度,严格责任追究,才能更好地做好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工作,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在地震时才能做到最大程度的减小损失。

2.3加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

避难场所建设规划是防灾措施的重要内容,城市是人口、建筑物密集的区域,地震发生后,为了确保救灾工作高效进行,确保人员能快速撤离于安全地区,规划出避震路线通道和避难场所是城市防震减灾的主要对策之一。这些地方应当不受地质灾害或周围可能出现塌陷物影响的空旷地域, 而且应该具备一般临时居住的生活条件。首先合理控制城市建筑密度和人口密度,二是疏散路线要通畅。在设计和改造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时,道路要宽阔,在必要地段建造桥梁,增加城市的对外通道,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在人员集中的公共建筑如影剧院、图书馆、办公大楼、商场、车站等应设置宽敞的安全出口和明显的人员疏散标志,引导人员快速定向流动,避免造成混乱、拥挤、堵塞等事故。在城市中面积开阔地、高大建筑、高架电线、地下管线较少的地区建设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这些场所可以是城市中的广场、公园、绿地、室外体育运动场所等避震安全地带,应力求均匀分布,并保证居民在地震等灾害发生后能够迅速到达的场所。要更多的考虑防灾要求所需要的基本建设,这是亟需加强的方面[4]。

2.4积极开展城市地震应急演练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重,进一步做好严峻形势下的防震减灾工作,增强人民群众在地震中逃生自救的能力,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这就要求我们将地震应急演练融入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宁可备而不震,不可震时无备。社会各级部门,如学校、医院等都应在政府的正确组织领导下,定期开展地震应急演练。各级政府应加强组织领导, 分工明确, 各负其责。成立地震科普教育领导组,全面协调地震、教育、卫生、消防、广电等部门。地震部门应编写科普教案,起草演练规范, 提出演练要领与步骤。医护人员应在演练现场对参演人员进行自救互救环节进行培训。消防人员讲解灭火逃生注意事项、灭火器材的应用等。广电部门进行全程跟踪报道, 通过实例向社会宣传。要求从实战出发, 假戏真做, 充分体现实战性和突然性。按照“地震警报―就近避震―紧急疏散―避难场所集结―被压人员的搜救―自救互救处置”等几个环节进行。此外,社区作为防震减灾工作的基础单元,建立一支反应迅速、训练有素、突击力强的志愿者队伍,可以在强烈地震发生之后,专业救援队伍未到来之前,在第一时间内开展有效地自救互救,从而把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建设城市社区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是十分必要的,也是科学、合理的。

2.5提高城市周边地震台站监测力度

地震监测预报是防震减灾工作的基础和首要环节。对地震信息和地震前兆信息进行连续或定期的科学监测,对破坏性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和地震影响的准确测定能够极大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破坏和损失。因此,必须加强监测预报科研队伍建设,加强对地震预报工作的研究,完善预测预报机制,并在城市及其周边更加合理的布设强震动仪、应力仪等专业设备,提供有效数据,为我们的监测预报研究提供良好前提,为在不久的将来攻克地震预测这一世界难题积累高质量的数据基础。

3.结束语

城市是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重点。城市的特点决定了城市地震灾害的特殊性、严重性。而随着城市规模的的迅速扩大,单位面积人口和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也可能呈指数上升。城市对社会稳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抓住重点、落到实处,才能全面提升城市的防震减灾能力。提高全民对城市防震减灾的认识,保障我国城市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骆艳欣.城市防震减灾对策的探讨[A].防灾技术高等专科技术学报,2005.

[2] 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 ―2020 年).[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2006.

防震减灾科普讲解范文第4篇

一、组织机构

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同志为组长,副局长、二级事业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与主要工作目标同时分解下达,同时监督落实,同时检查验收。进一步明确依法行政领导小组成员的责任和分工,重点抓了科技项目审报,科技成果鉴定,专利申报,高新企业申报和民营科技企业审批等事项,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搞好政务公开,抓好“五五”普法的学习工作,并组织系统内全体职工学习了《科技进步法》、《合同法》和《民营科技企业管理条例》,并作了详细的安排部署,做到了事事有人抓,件件能落实。

二、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

1、我们把行政执法责任制作为保障科技工作顺利实施,提高执法水平的重要保障措施。制定了各科室工作职责,出台了《科技局党组议事规则》、《科技局党务公开栏》、《科技局政务公开栏》、《科技局重大行政决策公示制度》、《科技局重大决策事项专家咨询论证制度》、《科技局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科技局投诉举报制度》、《科技局监督制度》、《科技局奖惩制度》。组织全体人员学习各项规章制度,熟悉自己的职责,以及办事程序。在落实责任制中,一级抓一级,办事员对科室负责人负责,科室负责人对分管副局长负责,分管副局长对局长负责,形成长效机制,局主要负责人能随时掌握执法工作执行情况,对执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及时给予解决。

2、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一是搞好行政执法队伍的法律知识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主要学习了《科技进步法》、《合同法》、《民营科技企业管理条例》及《专利法》,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形式,把考核成绩作为年底评优评先的重要内容;二是坚持执法资格审查制度和年底考核制度,把《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行政许可法》和依法行政知识作为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考试和资格认证的重要内容,使执法人员的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

3、树立服务意识,全面推行政务公开。一是按照政务公开的要求,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做到各科室职责、办事程序及标准上墙。二是简化项目申报等相关环节和程序,明确了各科室的职责,方便了广大群众,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三是走出办公室,主动为社会服务。全年,走访辖区民营科技企业、科研院所及各大专院校,实地进行法律法规宣传,讲解办事程序,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或直接办理相关手续,帮助其建立健全有关档案资料,充分发挥了政府部门的服务功能。

4、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确保科技工作顺利开展。把民营科技企业的安全生产作为重中之重,全年对民营企业安全检查5次,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36份。

三、抓好科技项目申报及基地建设管理

年初,我们对年科技工作进行了部署,把科技项目申报作为工作重点,一是把好申报项目的质量关,积极联系动员辖区内企业、科研院所,及时传达省、市级各类项目的申报要求,并由专人负责对上报的项目进行筛选、公示,力争使项目更加完善、合法,更多的列入到省、市科技项目计划中去。全年我局共组织申报科技项目35项,其中省级项目5项,总投资2100万元,争取资金30万元;市级项目30项,总投资达到5000余万元,争取资金90万元;二是积极做好省重点大项目的申报工作,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重点科技产业园区申报工作成效巨大,区的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和清华科技园建设项目已争取到科技“13115”重点产业园区专项资金400万元;三是按照区政府提出的“南有苗菜花,北有果畜奶”的农业发展总体格局,结合“双千双万”工程的开展,我局先后在马庄、钓台、陈阳等镇、办建立了无公害优质红薯种植示范基地、奶牛养殖示范基地、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科技110示范基地等4个基地,引进农作物和畜牧新品种10项,推广普及实用农业新技术20项;实施了“无公害蔬菜生产”和“特色花卉苗木种植”两项星火科技项目,重点推广日光温室无公害反季节蔬菜栽培技术和特色花卉苗木种植技术。确定了“铁树、一叶兰、袖珍椰子、彩金银花”等6种特色花卉,实施规模化订单生产。基地的建设及星火项目的实施对增加全农民收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认真做好普法宣传工作

为了体现科技工作对辖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显示度,反映公众对科技的实际需求,我们举办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科技宣传活动,并制定了详细的科技三下乡活动方案。一是把科学技术普及作为工作重点和突破口,利用“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组织部分民营科技企业及科技工作人员在人民广场进行科普宣传,购买科普书籍1.5万册,分别向辖区社区、居民小区和包抓村进行发放。二是联系有关科技专家到马泉办姜家村开展养殖技术培训和钓台办八里庄无公害蔬菜技术培训。三是认真贯彻落实全省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加强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力度,开展了“农村建房莫忘防震”“区中小学校应急常识宣传”等一系列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活动,组织广大机关干部学生参加了省防震减灾知识网上答题活动,我辖区共有6名参赛者获奖;在利用农村民居抗震设防调查之机,在所调查的51个村张贴“农村民居抗震设防挂图”51套357张,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农村建房抗震设防技术;四是加强星火技术培训,在钓台、双照、马泉建立多媒体星火技术培训学校,年培训人数近万人。

五、重大项目建设及招商引资进展顺利

大项目建设:我局包抓的金益包装印刷有限公司项目,该项目占地19.492亩,其中实用地14.633亩,代征路4.859亩,总投资4852万元,项目完成后年平均销售收入8000万元,年平均净利润总额175万元。截至目前,已协调沣东镇,完成黄家寨村的征地丈量工作,地面附着物的赔付已结清。各项材料已报市土地局,并缴纳了三项费用,确保了项目的按时开工。

招商引资:一年来经过全局同志的努力,超额完成了区委区政府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其中:盛力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分公司项目,已成功落户清华科技园,分公司总投资400余万,预计年销售收入可达3000万元,解决就业50余人;融信装饰有限公司项目,位于我区宝泉路88号,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总投资800万元,年产值预计可达1100万元,解决就业60余人;钓台铁木家具厂项目,位于世纪大道钓台新村,占地1500平方米,总投资600万元,年销售收入800万元,解决就业20余人;市区玉泉宫洗浴广场扩建项目,位于朱泉路西段,占地面积800平方米,总投资600万元整,目前到位资金400万元整,解决当地就业60余人。

六、工作计划

年我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促进了我局工作作风的全面改善,办事效率不断提高。在年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认真贯彻执行法律、法规,坚持执法行政,为建设诚信、法制作出贡献。

一、加强普法宣传

1、利用每年的科技下乡、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进行普法宣传和《科技进步法》知识培训。

2、抓好各级领导干部科技素质培训工作;加强提高农民群众和失地农民素质,年培训农民群众不少于8000人次。

3、在社区开展防震减灾、地震监测预报等知识的宣传。

4、继续抓好城市社区地震自愿者队伍建设。

二、全面提升科技综合实力

1、进一步强化科技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能和服务能力。重点强化三个方面职能:一是是综合管理协调职能,二是公共服务职能,三是组织科技示范职能。进一步加强自身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以“有为”赢得“有位”,广泛争取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

2、认真实施农村科技信息“进村入户”工程。为了使农村科技信息库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区科技局负责用户的管理和信息的采集上报工作,各镇办及区直有关部门应配备信息管理员,配合区科技局进一步做好工程的管理工作。

3、全面开展“13115”重点产业园区建设工作

4、发展壮大民营科技企业群体

5、进一步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和科技宣传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培训和科普活动,提高劳动者的科技素质和技能。

6、利用我区科技资源优势,抓好大项目和招商引资工作。

三、全面加强地震工作

1、抓好全区中小学校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创建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1所,创建市级地震安全农居示范村1个。

2、抓好城市社区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在城市社区开展创建地震安全社区活动,通过在城市社区组织地震应急志愿者队伍、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活动推动城市社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防震减灾科普讲解范文第5篇

一、灾害教育的作用

在中学课程中开设自然灾害与防治这门课程,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教材,听专业教师的讲解,再加上通过媒体了解全球各地发生的各类自然灾害的信息,让中学生对自然灾害及其危害有一定的认识基础,有利于进一步学习如何规避灾害,提高防灾技能与灾害意识。应该说,加强高中地理灾害教育,能切实增强中学生防灾减灾整体素质,进一步增强防灾减灾能力。更有利于减少灾害发生时的人员伤亡,国家及个人的财产损失。

二、学校实施灾害教育实践的必要性

对于现在的中学生来说,发生在21世纪之前的自然灾害对他们来说,几乎没有任何影响,但对发生在近十年以来较大的自然灾害,影响深刻,尤其是近5年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海地大地震、玉树大地震和日本九级大地震,这些大的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巨大,经济损失惨重,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中学生也不例外,通过网络、电视新闻报道,会迅速了解到不同地区自然灾害对人的生命所造成的伤害,对灾害发生地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应该说,大部分中学生对灾害认识有一定的深度,但我在2011年对我校三千多名师生进行防灾减灾方法的抽样问卷调查时,调查结果显示全校师生近78.6%的师生并不清楚正确的防灾减灾方法,其灾害意识淡薄,甚至在进行调查问卷过程中部分师生认为我们的活动干扰他们学习,认为中学生应该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由此可见,中学生灾害意识淡薄原因在于升学压力使中学生没有时间,更无精力接受灾害教育。这也同时说明学校、家庭和社会对灾害教育的关注力度不够,重视程度不足,更谈不上防灾减灾的科普实践。

2008年发生在四川的汶川大地震造成的伤亡和经济损失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灾害对人们的伤害,而在这次灾害中,灾区有一个学校在大地震来临瞬间,让全校成功逃生,几乎没有伤亡,后来才知道该校师生每年都要举行防震逃生演练,这说明灾害教育实践演练对防灾减灾意义非凡。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十分重视灾害逃生实践演练,像日本这个国家,每年政府部门都要组织一次大范围的灾害逃生演练,所有部门都要参加,人们对逃生演练的态度非常端正,民众的逃生非常有组织有秩序的疏散撤离,2010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海底地震及其引发海啸,核电站爆炸所造成的核辐射,对日本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影响巨大;最终造成死亡1万3千多人,而无独有偶的是,2004年发生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底9.0级大地震同样引发的海啸,却造成15万多人的死亡,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日本的防震措施要强于印度尼西亚,这说明实施灾害教育,组织灾害逃生、救灾演练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中学地理灾害教育面临的困难

高中地理课程设计共有10个模块,其中3个必修模块和7个选修模块,《自然灾害与防治》属于选修模块,按现行的高考体制,理科学生在高一阶段只参加三个必修模块学习,不学选修模块,文科学生在高二阶段学习这一模块,但一所学校,文科人数仅占全校人数的20%多一点,就这部分学生也并非都参加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因为《自然灾害与防治》属于选修模块,学生只需要选修三个模块就行啦,不一定就选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这就导致这门课程的地位下降,学生重视程度不够,这种教学设置使得仅有很少的一部分学生才能学到《自然灾害与防治》,当然不利于灾害教育工作的开展和落实。而部分管理层对灾害教育的不重视,也是导致灾害教育实践难以开展的原因之一。

四、学校灾害教育实践探索

近年来,各类自然灾害的肆虐,让社会各界开始关注、并逐步实施灾害教育,尤其是学校,成为灾害的教育和实践基地,通过灾害教育,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最终达到教育全社会的目的。2008年,我地区地震局率先和地区实验中学联系,开展防震减灾进学校的科普实践,在我校地理备课组的努力下,我们发动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防震减灾科普实践活动,有调查研究“吐鲁番地区地质构造和地震关系”的研究性学习,有野外科普考察我地区的一些地质构造(断层带)及地质活动观察点,还参加一系列的科普宣传,包括防震逃生演练等活动,让我校师生对地震灾害及其正确的逃生技能、预防措施和救援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我们也得到学校领导、地区防灾办、科协和地区地震局的大力支持和援助, 使我校开展的灾害教育有了一定的基础。防灾科普实践活动开展的很顺利。这些活动的开展,既提高了学生防灾减灾的科普知识,学会了正确的避震技能;又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科学素养,也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提高了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当然,灾害教育不仅仅只有防震灾害活动,我认为,每个学校和地区,往往存在多种灾害,这就要求我们学校的灾害教育者,要把本地区危害、影响较大的各类灾害作为中学灾害教育的首要任务,结合当地相关部门,配合学校教学需要,因地制宜的开展科普实践活动,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全校师生的灾害意识,提升其规避灾害,自救和互救的能力,最终达到减轻灾害对人们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