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抗震救灾精神内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主题班会;德育;生活化
一、一节主题班会对学生的影响
2008年桂林市开展主题为“抗震救灾精神”中小学主题班(团、队)会比赛,笔者组织本校08-5班学生开展此次主题班会,班会题目叫“抗震救灾精神在我心”。班会的过程是:
1、观看学生自己在网上找出来的关于抗震救灾的视频
2、学生进行模拟场景表演
切入点1:灾区学生被困时表现出来的沉着、冷静、坚强。
切入点2:灾区学生在救灾现场表现出来的勇敢、自强不息、敢于抗争的大无畏气概。
切入点3:各地年轻人团结一心、患难与共的巨大凝聚力、向心力和物与同胞的人道主义精神。
二、学校德育教育需要生活化
通过这次活动,笔者更深刻地认识到,教育不能是单纯的说教。心灵的净化,不是煽情的演戏、虚伪的眼泪可以做到。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纯净的地方,只有真诚,才能涤荡虚伪的厚尘、功利的得失心,让每一个人深有感悟,让心灵中的纯净之地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德育在很大程度上是生成性的活动,它的存在必须以日常生活为前提。生活既是学生各种道德认识素材的主要来源,也是学生道德践行的土壤。离开生活世界的活动和交往,教育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课堂。学生的品德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能动地表现。德育教育的生活化,是德育对人的主体地位的认可和对生命的尊重。德育并不是学生敬而远之或高不可攀外在的东西,而是寻求个人成长优良环境的内在的、自觉的需要和保障,可以是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为。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来分析,人的品德形成和完善过程也是人在一个社会里合理合法地逐步满足长期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的过程。
三、学生表现自己对抗震救灾精神的理解
主要是唱歌和朗诵以及发表感想。
四、教师总结
抗震救灾精神不是一句空话。首先,它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勤劳勇敢、不畏艰难、敢于抗争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同时,还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患难与共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巨大凝聚力、向心力以及中华民族仁民爱物、物与同胞的人道主义精神。
汶川地震发生后,曾经饱受诟病的80后、90后年轻人表现出了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他们活跃在救灾、捐助等现场,表现突出,让人眼前一亮。在灾难来临的时候,在灾区的这些我们认为是“草莓一族”的年轻人,却让我们看到了坚强勇敢、自强不息的可贵品质。
我们同样是90后的学生能够理解和体会这样的精神吗?不少老师有着这样的担心。而事实是一开始学生确实觉得抗震救灾精神确实非常值得学习,但与自己的生活似乎距离有些远。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通过图书、报纸、网络搜索资料,积攒主题班会的素材,并找到三个切入点通过场景表演来展示他们所理解的抗震救灾精神。
开完主题班会后,学生们说,他们自己也曾献血,也曾捐款捐物,当时想的是自己也为灾区出一点力,没觉得自己有多么高尚。通过这次班会活动,他们发现,以往那些在他们看来让人敬畏的“精神”,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他们认识到勇敢、坚强这些精神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每个人只要有心就能够做到的行动。而这些行动,也并不是在抗震救灾的时候才能做到。在现阶段,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就能时时刻刻学习、展示这样的品格。
以往的学校教育过于强调社会道德规范、思想政治理论等的知识性传授,忽视学生思想和个性发展的状况,定位普遍“高、大、空、远”,脱离了学生实际生活和个人需要,忽视了生活中最普遍、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同时,德育目标又缺乏层次性,基本是用一个统一的模式去塑造所有的学生,德育内容以社会为本位,过于空泛,学生难有心灵的震撼和感情的认同。在个人主体意识日益高涨的现代社会,只有自下而上的、从学生个人本位需要出发的德育,才容易成为学生内在的、自觉的、主动的道德认同、价值选择、情感体验和行为追求,成为其当前和今后生活的基本内容,这也是学校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生活,是德育的“根”, 教育者如能以生活琐事为契机,事事育人,处处育人,时时育人,学生就能更好地健康成长,德育教育也就落到了实处。大千世界蕴藏着丰富的育人价值和教育意义,它在形式上似乎表现为平凡、琐碎和世俗,但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却泛化地存在于其中,人们在具体的生活中能够探寻和感悟其中的乐趣、价值和意义,孕育着某种精神品格,能帮助学生确立生活信念,领悟真善美,培养健康人格。在培养人的教育上,以关注内在的、改变人的思想认识来促进其形成合理合法的行为的德育,才是体现促进人的身心发展这个教育本质的德育。道德是个人自身发展完善需求的产物,德育是人自我完善发展的基本方式,其实质是追求和促进人的德性自由发展,实现个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这一人类最高价值。树立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德育理念,就是要尊重人的德行修养的选择权,尊重人的需要、兴趣、爱好,尊重人对德育的内容、方法、途径等的自由选择权,真正把教育的对象变成是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把为别人、为社会的教育变成是自己追求人格完善促进社会美满的教育,这才能充分实现德育对人的终极关怀。
学校德育生活化,更多地注重学生的生活世界,它让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回归学生的生活、回归真实,回归学生自我。它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现实生活、兴趣爱好、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在探究生活、探索生命的奥秘、思考人生价值的过程中,感悟生活,领悟道德的内涵,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并加以内化和升华,进而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断优化自己的道德行为,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它承认并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和权利,尊重学生不同与成人、不同于英雄人物、不同于历史文化人物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它强调“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德育理念,把学生看着是独立的人、完整的人、社会的人,是成长于社会生活中的有生命价值、有独特人格的个体。它更多地注重每个有个性特长的学生不同于他人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成长特点、能力倾向、价值观取向,最大程度地让学生在生活中愉悦、自信、有尊严感地成长与发展。这是目前提高学校德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广东教育学院教育系编著,《现代教育理论热点透视》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5年6月第2版
2、陈坤华、彭拥军主编,《现代教育学》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9年8月第1版
珍重生命是人类的本性,端午节在关爱生命的主题上表现尤为鲜明,所以现代社会人们一度称之为“卫生节”。端午赛舟本义是扶阴抑阳,水神祭祀,后来演变为水上军事训练方式,人们在竞技与观赏中实现了精神的升华。随着历史的推移,人们逐渐在端午节日中加注纪念爱国先贤的内涵
我们在享受与传承端午节俗中,获得伦理教育、精神愉悦与生命的祝福。在抗震救灾与支援灾区重建家园的特殊时刻,我们尤其要感念祖先给我们创造了这样一个融个人生命与家国情怀为一体的节日,让我们的祖国与人民在仲夏时节平安吉祥
今年的端午节非同寻常。汶川大地震让中国人经历了刻骨铭心的洗礼,山崩地裂,不仅没有动摇中国人坚强意志,中国人的万众一心,却让世界为之瞩目。在奥运圣火传递与抗震救灾过程中,中华民族充分展示了一个伟大民族的温厚与崇高。
深沉的民族感情来源于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培育,传统节日正是培育优秀民族文化的沃土。端午也不例外。从今年起端午节被列入国家法定节假日,这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是对民间情感的一种尊重。
端午是中国传统大节,又名端阳节、天中节、天医节、香包节、诗人节、粽子节、龙舟节等等,从这众多的端午节名中,我们可感受到端午节俗的五彩斑斓。端午节历史久远,起源于先秦,夏至节令是它最初发生的时间依据,它最终脱离节令形成独立节日是在汉魏时期,真正成为民俗大节是在六朝以后。在千年传承积累中,端午节俗丰富,内涵厚重。中华各地虽然由于水土的不同、生活条件的差异,节俗各有特色,千姿百态,但总体上看,端午节俗可归为三大类别:避瘟保健,龙舟竞渡,追念屈原。
从端午节在今天的传承意义上来说,端午节有三大值得弘扬的主题,那就是关爱生命、激扬精神、眷念家国。
——关爱生命。珍重生命是人类的本性,也是社会得以延续的保证。中国传统节日自古就重视对人的生命关注,如大年守岁的祈寿、重阳登高的求福等等,而端午节在关爱生命的主题上表现尤为鲜明。
端午节时间在夏历的五月五日,此时正值仲夏,暑热潮湿、毒虫肆虐,人们易感疾病,人的生存环境出现季节性恶化。传统社会人们称五月为“恶月”,五月五日为“恶日”。人们为了祛除现实的健康危险与消解对死亡的精神恐惧,创造出了众多纾解身心的节俗保健活动,其中之一是采药。人们在端午节的正午上山采药,说这时阳气最旺,采回的药草治疗阴虚的病最有效。端午的药草最为人看重的是艾草与菖蒲,人们在门口挂艾,用菖蒲根簪发髻,艾叶、菖蒲煎水洗浴,五月以兰汤沐浴方法在《夏小正》中就已有记载,后来成为端午节俗之一。在北京旧时有端午捉蟾蜍入药的习俗,所以俗谚有蟾蜍最怕端午节的说法。保健节俗之二是香囊去秽。佩香去秽是古人看重的习俗,我们看屈原的《离骚》就能明白香草与健康的关系。在传统社会,医疗条件严重不足的仲夏时节,是一个充满危险的时段,人们不仅要门口插艾,兰汤洗浴,而且随身要佩戴驱邪去秽的香囊。外绣吉祥图案,内盛香草的香囊在民间称为香包。端午送香包,就是送去生命的关爱与祝福。保健习俗之三是喝雄黄酒。雄黄酒在传统社会是端午节的保健药酒,传说它有驱避毒害的作用。白娘子就是在雄黄酒的作用下,现出了白蛇的真容。其实从今天的药理分析看,雄黄有毒性,雄黄酒是不能服用的。
无论如何,人们对生命的关爱与呵护,体现在端午的细微节俗之中。所以现代社会人们一度将端午节称为“卫生节”,我觉得端午卫生护生的节俗在今天值得弘扬。
——激扬精神。人不仅要有基本的物质条件保障生命延续,同时人作为万物之灵长,还需要精神生存,精神是人的生存支柱之一。由于环境的恶劣与岁月的平庸,人们易于产生精神的疲乏与困顿,为了健全人类心灵,激发生命动力,人们发明了节日,以周期性的节日娱乐活动调剂个人与社会的精神需要。端午节就是这样一个激扬精神的民族节日。
中国的端午节重要习俗之一是龙舟竞渡。龙舟竞渡是一项水上竞技活动,至今仍是民族体育的重要内容。前时香港龙舟传圣火的创意就来自传统与现代、西方与中国的文化互渗与交融。其实在中国早期社会,端午节有两种趋向:一种是静养过节,人们认为夏至是阴阳二气变化急剧的时刻,在家隐居避免活动,这是早期社会主要的岁时避忌方式;一种是人们的活动应该顺从时气变化的需要,以人事助长生气,这种方式主要体现在端午竞渡上。随着人们对自然认识的加深与生存能力的增强,人们的心态发生了从被动适应自然到主动应对自然的变化,端午竞渡逐渐成为主要过节方式(南方尤其如此)。端午赛舟本义是扶阴抑阳,水神祭祀,后来演变为水上军事训练方式。水上的激烈竞技与对抗,不仅需要勇气与力量,同时强调团体协作精神。在龙舟赛中,龙舟参赛者精神昂扬、齐心协力,观赏者夹岸欢腾,船桨声、舵手叫号声、观众欢呼声,击浪拍岸,这是一年一度地民众精神振奋的良机,民族的勇武、坚韧、团结精神在端午节龙舟竞渡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人们在竞技与观赏中实现了精神的升华。
——眷念家国。中国是一个重视文化伦理的国度,中国传统节日大多具有或隐或显的伦理意义。端午节之所以在中国成为民俗大节并延续千年,就与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有直接关系。端午节在起源时主要是避瘟保健、水上祭祀活动等,随着历史的推移,人们逐渐在端午节日中加注纪念爱国先贤的内涵。
灾难性报道中人情味的体现与效果
灾难性报道中情感的渗入,深化拓展报道价值。记者和主持人在采访和主持中融入感情,在充满人情味的报道中深化拓展报道价值。2008年5月18日,《朝闻天下》主持人文静在播报“母亲用身躯为自己的孩子撑起生命并留下感人短信”这则新闻时,潸然泪下。央视早间新闻节目主持人赵普在播报抗震救灾新闻时多次潸然泪下,致使主持工作中断。对于这些,观众并没有责备他们,反而因为他们的真情流露而喝彩,为之动容。李小萌、张泉灵等工作在灾难一线的央视记者,亲临灾难现场,目睹受灾群众,面对如此特殊的采访对象,记者首先是一名要进行客观真实报道的记者,但更是一名肩负重任的有爱心的“人”。作为“人”的记者,将自己的感情自然而然地呈现在镜头面前甚至是掩面痛哭,并不损害新闻的客观性原则。
在常态新闻中,记者通常是保持不偏不倚公正立场的旁观者,隐匿或者淡化自己的情感倾向,但是面对灾难,记者的情感几乎是无法克制的,“新闻工作者往往不能满足于报道显而易见的事实。他们还想把社会问题报道得富于人性,甚至激起读者的同感。为了做到这一点,他们必须和正在经历这些事件的人打成一片,以深刻的洞察力采访他们,心怀同情和关心描述他们的处境”①。在这次地震报道中,大多数记者都是饱含人情味进行采访,面对令人痛心的灾难现场,面对失去亲人的灾民,记者不得不动情也不能不动情,用他们的真诚唤起了广大人民的救灾热情。
版面、画面及声音的人性化设计,彰显人文关怀。“新闻传播的内容应具有审美价值,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新闻传播活动中传者与受者的共识。”②在对汶川地震的报道中,我国新闻媒体利用版面、画面及声音的人性化设计,使新闻报道富有人情味,报道内容不只是冷冰冰的数字和客观的受灾程度,更多的是人性美的体现。报道中有一个震撼人心的画面感动着全国人民。2008年5月13日早晨,在灾区废墟上,一个左臂受伤名叫郎铮的3岁小男孩躺在临时担架上,举起右手向8位抬着他的人民敬礼。当小郎铮的坚强勇敢和感恩的敬礼出现在电视画面上时,激发起了全国人民自强不息与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和对人民子弟兵的感恩之情。报道中还有一些感人心扉的声音,2008年5月15日,当救援人员解救被困很深的薛枭时,薛枭指着旁边被困的同学说:“你们先救她。”但是薛枭的情况更危急,由于困得很深,救援人员有些着急, 此刻薛枭的一句话缓解了救援人员的紧张情绪:“叔叔,别着急,如果我能活着出来,你们就要给我买可乐喝。”救援人员都会心地笑了。在生死关头,这些“90后”把生的希望首先让给同学,同时又不乏幽默。在这次地震报道中,各大报纸头版的主要篇幅都刊登了抗震救灾的相关新闻,甚至撤销广告,全版刊登。《泰山晨刊》2008年5月19日的版面以“生命奇迹”、“爱的奉献”为标题,配色为灰色,占据1/5的版面;具有强烈视觉效果的插图占据1/3的版面,成为强势区域;色彩上加大了对黑色的应用,以黑白配色,表示强烈的悲痛和坚毅。“灾难新闻并不是灾情展览、感官刺激和新闻炒作,而应该具有一种人文品格和审美内涵。”③
对于灾难新闻的报道,媒体应该对新闻事件的传播内容与形式进行审美观照,并了解受众的审美心理,版面、画面及声音的策划应该符合受众的心理接受程度和视觉要求,使新闻报道具备良好的审美情趣,使受众产生心理共鸣。
人情味的报道体现主流价值观。灾难性报道中适度情感的自然流露体现出主流价值观,增强了社会凝聚力。对于汶川地震,总书记及总理提出抢救受灾群众“生命高于一切”的指示,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主流价值观,这种理念以媒体为渠道传达给人民群众,将正确的价值观贯穿于整个社会。新闻媒体具有强烈的社会公共色彩,承担着舆论导向职责,良好的舆论导向可以达到稳定社会的目的,有利于危机事件向积极方面发展。
在报道中,前线记者将最主要的画面留给了那些埋在废墟下的虚弱灾民和他们渴望被救助的企盼,以及奋力抢救灾民的救援现场和救援人员的不畏艰险,充分体现了总书记作出的重要指示:“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新闻报道中融入人情味,记者和主持人的真情流露,体现了保障灾民生命始终是第一位的,抗震救灾,救人最要紧。以人为本是救灾的核心,抢救灾民生命是整个抗震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这种情感倾向体现了媒体的人文关怀,符合国家的主流价值观。
人情味的报道应注意“度”的把握
汶川地震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汶川地震的报道,对于媒体也是一场突如其来的考验。“面对大量的、新鲜的、持续的新闻来源,能否把握妥当,检验着媒体思想的深浅、手段的高下、效益的优劣。”④灾难新闻是具有强大卖点的新闻,但是单纯依靠情感和泪水去追求受众关注的目光,而忽略客观真实的新闻事件、忽略良好的舆论导向,报道上就会出现理念或者价值观的偏差,有违政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违人文关怀的宗旨。因此,在灾难性新闻的客观性报道中融入人情味要把握好“度”,既要体现政府和媒体的人文关怀,又要保障受众的知情权,同时也有利于政府对灾难事件的良好处理。
人情味的融入应以客观性报道为基础。在灾难性报道中,人情味应该与客观性相结合,体现人文关怀。在实际的新闻报道中,有些媒体刻意地宣扬人文关怀,脱离客观公正的原则过分抒发感情,致使新闻的客观性与情感相分离,不仅破坏了应有的人情味,也损害了新闻固有的客观真实性。
新闻报道中的情感运用不是随意的,不能将自己的主观情感倾向强加于新闻报道中,因为过分的情感投入既损害了新闻的客观性,又因为情感的过于直露而影响受众对于新闻报道内容和形式的接受程度,所以新闻作品中的情感运用要遵循新闻自身的规律。
充满人情味的报道不等同于煽情。新闻的情感渗透着理智的因素,充满人情味的报道需要处理好情感与理智的平衡问题,如果过分注重情感就会使媒体走向一种极端,那就是煽情。新闻的情感因素是基于客观事实本身的,媒体的情感因素要在理智的基础上进行发挥,如果过分强调感情,就会违背人情味本身的内涵和作用。在实际的新闻工作中,新闻工作者不应该为了体现人性美而着意地或是随意地进行人性化的感情抒发,而应该用新闻事件、新闻事件中所涉及的人物本身来体现情感因素,用对客观事件的叙述来承载媒体对新闻事件的情感关注。
处理好情感与理智的问题,避免煽情,这对于媒体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至关重要。“新闻舆论引导的直接目的是以新闻舆论影响公众舆论,使公众沿着新闻媒体所希望的方向运动,同时避免出现与理性、良知和社会意识形态相违背的负向舆论。”⑤作为媒体要对公众对国家负责,要具备正确的舆论导向,媒体如果煽情其目的不是以自己的社会职责去打动受众,而是要让受众明白媒体自身是在打动受众,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获取收视率,而不是以感动的积极事例来引导公众、启迪公众。在灾难性新闻中,如果把充满人情味的报道形式等同于煽情,就与媒体要宣扬的人文关怀不完全符合,与唤起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共同抗震救灾的目的相违背。
强化“受众本位”的媒介思想。“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就是指媒介的一种能力:通过反复播出某类新闻报道,强化该话题在公众心目中的重要程度。”⑥由于我国媒体把引导正确舆论作为一项基本的任务和要求,所以在诸多关于媒介对舆论的引导理论中,议程设置理论越来越受到我国传媒界的重视,在灾难性报道中,媒介的议程设置的导向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
在以往的灾难性报道中,议程设置有一些误区,在这次汶川地震的报道中,媒介以人文关怀作为舆论导向,在客观报道的同时融入人情味的报道,突出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主题,切实做到了以受众为本位。“受众本位,就是指大众传播媒介在信息的传播活动中,应以最大限度地维护受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满足受众获取多方面信息的需要为己任,以提高受众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目标,全心全意为受众服务。”⑦
注 释:
①罗恩・史密斯[美]:《灾难情境中的新闻伦理学》,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②③邓利平:《负面新闻信息传播的多维视野》,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④罗恩・史密斯[美]:《新闻道德评价》,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⑤王雄:《新闻舆论研究》,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155页。
⑥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13页。
⑦陈燕、刘东平:《危机事件报道案例分析》,北京:外文出版社,2007年版。
是促进学生素质拓展、全面参与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服务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我系团总支高度重视,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成立社会实践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领导,制定详细、周密、安全的实践方案,协调各方面密切配合,集中力量做好暑期社会实践的各项工作,确保本次实践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一年前,我们“援爱”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走进灾区,对家庭受灾同学的生活和心理进行深入调查,及时了解了他们的心理和生活状况。并以此为依据,组织开展了心理咨询活动,帮助他们恢复正常的心理状况。以此掌握同学们的基本状况,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抗震救灾贡献我系的一份力量。同时也为学院救助受灾同学提供了部分依据和参考。
时隔一年,灾区重建的情况如何,灾区人们的生活情况如何,一直牵动着我们的心。目前,抗震救灾工作已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为了了解当地的灾后重建情况,尤其是近年来国家针对提出的新农村建设,走“一村一品”特色农业道路,为了对重建工作和发展做出可行性建议,为灾区的重建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资料,尽一份当代大学生该尽的义务,同时也是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我系积极筹划组建在校大学生赴德阳灾区抗震救灾志愿服务团,引导他们开展关于灾区重建及灾区群众生产生活的调查,支持灾区人民重建家园。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由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团委主办,化学工程系承办的“援爱”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将在四川省德阳地区进行深入调查记录,旨在培养“理想远大、信念坚定,品德高尚、意志顽强,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青年,进一步增强青年学生投身灾区重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伟大实践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全社会树立互帮互助的良好风气,增强民族凝聚力,为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
很荣幸我能担任我系实践分队项目负责人,参与该实践项目的6位成员均通过我系团总支的严格选拔,此次实践活动,我主要负责前期策划、实践过程中的统筹协调工作以及后期图像总结资料的制作。
一、前期策划
我系党总支、团总支和实践分队成员通过多次会议,最终确定项目立项和实践主题,围绕此项目、主题,我将实践策划为“三步走”,即:前期准备、实施阶段、实践成果展示。以前期准备为基础,以实施阶段为核心,以成果展示为重点。
1、前期准备。分为实践动员会、联系实践地、实践成员培训、前期调查材料准备四项工作。
2、实施阶段。结合实际情况,在团总支的指导下,我将其分为假期前准备、假期中调查和假期返校总结。
3、实践成果展示。整理实践过程中搜集的所有文字、影像资料,形成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初稿。并在化学工程系团总支学生会内部组织召开报告会、交流会、答辩会等。
各阶段中的具体工作均有具体成员进行负责。
二、实践中的统筹协调
1、积极同德阳市绵竹地区遵道镇团委和罗江县金山综合实验区相关负责人取得联系,争取他们对我们此次暑期社会时间给予一定的支持与帮助。
2、在“明确责任,精心组织,抓好落实”的思想指导下,我实践队一行走访了位于四川省德阳市的重灾区——绵竹市、罗江县,为期一周。分别走访了绵竹市遵道镇棚花村、罗江县金山镇综合实验区。
3、由于最近地震灾区余震频发,在指导老师考虑到全体队员的安全问题,最后,通过和全体队员的协商下,思想汇报专题决定采取集中与分散的方式对震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实践调查,队员回到自己所在地方了解当地新农村建设的一些基本情况。
4、20xx年07月09日下午,在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在团队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为期一周的暑期社会实践也就告一段落,指导老师为我们开了一个短会后,我们就地解散。
三、实践成果展示
1、我在网易博客平台上制作了我系社会实践分队的博客,其主要是我系社会实践分队奔赴灾区进行实地走访的新闻资讯和团结广大网友进行讨论。其博客发挥了我们实践分队的主观能动性,广大网友通过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使之对我们的实践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博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及时、详细、真实的报道了我系此次社会实践的各项工作进程和工作成效。单日最高访问量突破一百。
关键词: 生命教育 思想品德课 珍爱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说过:“我存在,乃是生命的一个永恒的奇迹。”生命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变得如此生动和精彩。人作为一种独特的生命体存在应该十分珍爱自己的生命,不断地追求自身生命价值的升华,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但是,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对生命的漠视与随意促使人们一次次敲响了教育的警钟。
如何融生命教育于思想品德课中,我在教学中作了如下尝试。
一、领会生命的意义
思想品德课有许多生命教育内容涉及各种节日主题,思想品德课应充分利用好这些生命教育资源,帮助学生领悟源于现实生活、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生命主题,使节日教育的内容充满生命气息,具有时代特征。例如在讲授《爱在屋檐下》章节时可以结合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国际家庭日等节日;讲授《崇尚社会文明》章节时结合6.26国际禁毒日、10.10世界精神卫生日、12.1世界爱滋病日等节日开展生命教育,领会生命的意义。思想品德课作为育人的主阵地,这些节日资源中隐含的生命教育素材,无疑为思想品德课开展生命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也与生命教育密切相关,如“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与教材中“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关,“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与教材中“学习为社会服务的本领”相关,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将生命教育与“八荣八耻”结合起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促使学生最终树立科学的生命价值观。
二、激发生命的意识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0秒,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大地震。大地震给灾区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同时,灾区人民在大灾面前的无比坚强和全国军民的众志成城、万众一心,让全世界人民看到了信心和希望。结合抗震救灾,教师可及时对学生进行“了解生命,欣赏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保护生命;提升生命,回馈生命”等生命主题系列教育。对于“生命的轻”与“生命的重”的思考总是使所有人的大脑不能停歇,尤其是当看到还有那么多在震后一百多小时仍能保持生命坚强的奇迹后,我们对生命的“轻”与“重”的思考尤为强烈。
经历了大灾,也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抗震救灾中的那一具具废墟下的尸体的惨状,那一幕幕幸存者得以施救的感人镜头,那全国“上下一心,军民团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抗震救灾的感人画面,那不顾小家顾大家,不顾个人安危,奋力抢救他人的一个个感人事迹,总在冲击着学生的感官,学生的神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加强生命的教育
十三四岁的青少年正处在人生的花季,生机勃勃,他们探索人生,幻想未来,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在思维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分析判断能力还不强,加上社会经验的缺乏和同龄人的相互影响,当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诱惑时,他们往往不知所措,很容易脱离正常的人生轨道,酿成终生遗憾。在学习《拒绝诱惑》章节时,教师先让学生搜集并列举自己身边的诱惑,如“金钱的诱惑”、“游戏机的诱惑”、“黄赌毒与的诱惑”等。针对教材内容,教师对学生进行“远离、珍爱生命”的禁毒教育,采取有力措施预防青少年涉毒违法犯罪,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提醒学生们要“珍爱生命,远离”。
四、珍爱生命的成长
在学习“珍爱生命”时,对学生实施交通安全教育。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然而由于有些人安全意识淡薄,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在日常的生活中,会造成一些不可挽回的悲剧。而导致悲剧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缺乏安全意识和防卫知识,自我保护能力差。3月份最后一个星期的星期一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12月4日是“全国法制宣传日”,我利用这一契机围绕“珍爱生命,安全第一”和“弘扬宪法精神,共建和谐社会”的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教育宣传活动,这些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此外,也可通过学生收集相关文字资料,选择较为典型的几个案例,结合图片(如:闯红灯、乱穿马路、超载驾车、翻越栏杆等较具代表性)讲述几个交通事故发生的前因后果,让学生们清楚遵守交通规则、珍爱生命的重要性,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真正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小公民。
五、体验生命的价值
传统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偏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所学到的往往是抽象、背离现实社会生活真实层面、与生活脱节的常识。我在教学中强调了学习经历的获得,在开展生命教育的过程中,结合思想品德课教材的具体内容,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走进自然,如讲《学会生活自理》和《承担责任,服务社会》章节时,我引导学生完成相关的“德育作业”:如帮爸妈洗脚、帮家长倒茶、帮家长打扫卫生、拜访敬老院、到街道上清除小广告等,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人生的生活经历,体验生命价值。
在讲“保护资源资源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时,我结合油田环境的现状、校园环境的卫生情况,如:有毒废弃物,野生生物灭绝,大气、水污染,人口的增长和生产活动的增多给环境带来的压力,引导学生们了解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开展如“鸟类保护区”、“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争当环保小卫士”等活动,启发学生从身边的环境做起,鼓励学生不使用餐巾纸、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垃圾分类放置、不随地吐痰等,让学生树立起对自己生命的珍惜和对他人生命的尊重的观念,让生命与自然、社会、他人建立美好的、和谐的关系。
生命教育是现代教育不可遗漏的一环,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未来接班人的需要。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师要不断充实与生命教育相关的理论知识,将生命教育融于教学中,使学生能充分地感受生命的动感、活力与喜悦。
参考文献:
[1]程红艳.呼唤教育的生命意识――生命教育及其对德育的启示[J].班主任之友,2000,(7).